GB/T 41552-2022 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正式版)_第1页
GB/T 41552-2022 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正式版)_第2页
GB/T 41552-2022 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正式版)_第3页
GB/T 41552-2022 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正式版)_第4页
GB/T 41552-2022 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CCS65.020.20GB/T41552—2022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CodeofpracticeforecologicalcultivationofPanaxnotoginsenginfores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GB/T41552—2022 Ⅲ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三七林下生态种植程序的构成 15林地环境选择 25.1可利用林地选择 25.1.1优先利用的林地 25.1.2适度利用的林地 3 35.3林分选择 3 3 3 35.7土壤 36林下土地整理 36.1林地清理 36.2整地 46.3起垄 4 4 4 47.2种苗运输与保存 47.3种苗处理 47.4移栽要求 47.4.1移栽时间 47.4.2种植规格和要求 4 48.1总体要求 48.2水分管理 58.3养分管理 58.4光照管理 58.5垄面管理 58.6病害生态防治 58.6.1防治原则 5 58.6.3防治措施 5 58.7.1防治原则 5 68.7.3防治措施 68.8杂草管理 68.10野生动物管理 6 69.1总体要求 69.2三七花采收 79.2.1采收对象 7 79.3种子采收 9.3.1采收对象 79.3.2采收时间 79.3.3采收方法 79.4茎叶采收 9.4.1采收对象 79.4.2采收时间 9.4.3采收方法 79.5根部采收 89.5.1采收对象 89.5.2采收时间 89.5.3采收方法 810林下土地轮作 811资料记录与档案管理 811.1基础资料 811.2生产管理记录 8 811.4人员培训和健康记录 811.5档案管理 8附录A(资料性)林下三七主要病虫害症状与发生规律 9 9A.2林下三七主要害虫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 附录B(资料性)文件记录与档案管理表 B.1三七林下种植地的基础情况表 B.2生产管理记录表 ⅢGB/T41552—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7)归口。准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云南滇南本草大养投资有限公司、澜沧澎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GB/T41552—2022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大宗药材,是关系国民医疗、健康的战略资源。随着三七需求量增加,需借助人工栽培提高三七的产量。本文件发布的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是利用林下物种间互作和林下生境与三七对生长环境需求相耦合的原理,推动三七种植回归山野林下。三七林下生态种植主要利用山区的可开发森林资源,不占用农田,不与粮食水果蔬菜争地;林下生态种植模式,不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确保了三七的品质和安全;林下种植省去了设施大棚和农药本文件在依据国家现行的林下经济相关政策和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和实践,通过三七林下生态种植的总体原则和要求以及相关技术等内容确立本技术规程,指导三七林下生态种植全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助推林下三七生态种植产业健康发展。IN1GB/T41552—2022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本文件确立了三七[Pana.rnotoginseng(Burk.)F.H.Chen]林下生态种植的程序,规定了林地环境本文件适用于三七的林下生态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3术语和定义3.1药和化学肥料生产高品质中药材的栽培模式。4三七林下生态种植程序的构成三七林下生态种植包括6个阶段,流程图如图1所示。2林地环境选择(见第5章)可利用林地选择(见5.1)种植区域选择(见5.2)林分选择(见5.3)种植环境选择(见5.4、5.5、5.6、5.7)林下土地整理(见第6章)林地清理(见6.1)整地(见6.2)起垄(见6.3)排水、防洪沟渠的设置(见6.4)种苗移栽(见第7章)种苗质量要求(见7.1)种苗运输与保存(见7.2)种苗处理(见7.3)移栽要求(见7.4)图1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流程图H问管理(见第8章)水分管理(见8.2)养分管理(见8.3)光照管理(见8.4)垄面管理(见8.5)病害生态防治(见8.6)害虫生态防治(见8.7)杂草管理(见8.8)鼠害防控(见8.9)野生动物管理(见8.10)采收(见第9章)三七花采收(见9.2)种子采收(见9.3)茎叶采收(见9.4)根部采收(见9.5)林下土地轮作(见第10章)3GB/T41552—20225.1.2适度利用的林地下列林地可适度开展三七林下生态种植:a)自然公园中允许利用的林地;b)国家一级公益林外的其他公益林;c)划定为天然林重点保护区域外的其他天然林;适宜三七林下生态种植的区域条件如下:a)北纬20°~27,东经97°~107°;b)海拔为1000m~2400m;c)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5℃,最热月均温<23℃,年积温>4000℃;d)年均降雨量900mm~1800mm;e)无霜期>280d。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相关规定。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的相关规定。宜选择郁闭度0.6~0.9的林分。三七林下种植土壤条件如下:a)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和壤土;b)土壤有机质含量≥2%,pH值5.5~6.5;c)土壤污染物含量符合GB15618的相关要求;d)5年以内未种植过五加科人参属植物。6林下土地整理4GB/T41552—20226.2整地对种植区域的土壤翻耕2次~3次,深度不超过20cm6.3起垄c)垄与树干的距离20cm~40cm;d)根据土壤养分情况,适当施加符合GB/T19630规定的有机肥作为基肥。7种苗移栽三七移栽苗应满足以下要求:a)无农药残留;7.2种苗运输与保存通风处保湿保存。12月上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移栽。种苗与垄面水平栽种,株行距(10cm~15cm)×(10cm~15cm)为宜。移栽后覆土深度3cm~5GB/T41552—2022三七林下生态种植过程中不应施用任何化学肥料,在三七生长关键期适当补充符合GB/T19630规定的有机肥。根据林地的郁闭度适当调节遮阴度,保证三七生长期透光率为15%~20%。及时清理垄面上的树木枯枝及不利于三七生长的杂草。三七主要病害及症状与发生规律参见附录A中的表A.1。三七病害可采用以下农业防治措施:a)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防止病害扩散;c)雨季及时清理沟渠排水,避免土壤水分过多导致根腐病发生;d)保持垄面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枯枝枯叶。在雨季来临前于垄上方搭建塑料避雨膜棚,物理阻隔雨水,降低田间空气湿度,创造不适宜病害发生和传播的微气候条件。采用符合GB/T19630规定的植保产品进行病害的预防或治疗。防治和理化诱控措施为主,不应施用化学农药。6GB/T41552—20228.7.2主要害虫三七主要害虫及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参见表A.2。系统的控害保益功能。三七虫害可采用以下农业防治措施:b)对林下三七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科学管理,保护林间及林下三七种植区周围的开花植物或对害虫产卵和取食具有引诱作用的植物。三七虫害可采用以下理化诱控措施:a)利用食诱剂诱杀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和金龟子等鞘翅目害虫;b)利用性诱剂诱杀小地老虎、斜纹三七虫害可采用以下生物防治措施:b)利用GB/T19630中规定的生物制剂防治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幼虫和金龟子等c)在土壤中施用GB/T19630中规定的生物制剂防治土壤中蛴嘈等害虫。8.8杂草管理三七采收应符合如下要求:7GB/T41552—2022b)加工要求和过程符合GB/T19630的相关规定;c)清洗用水符合GB5749的相关规定。三七花的采收方法如下:a)摘花时间为花序轴≥7cm,花蕾开始d)清洗后自然晒干或45℃~55℃烘烤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3%。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果实充分红熟时采收。种子的采收方法如下:a)用剪刀从花序轴上1/3处剪断,采回脱粒;c)清洗干净的种子阴干。二年生及二年生以上的三七。当年12月至翌年1月,天气晴朗时采收。茎叶的采收方法如下:a)用剪刀从距地面4cm~8cm处剪断三七的茎秆;c)清洗后自然晒干或45℃~55℃烘烤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3%。8GB/T41552—20229.5根部采收三年生及三年生以上的三七。不留种三七根部的采收时间为当年12月至翌年1月,留种三七根部的采收时间为摘除果实后1个9.5.3采收方法根部的采收方法如下:d)置阳光棚下晾晒,或45℃~55℃烘烤干燥,或使用冷冻干燥设备冻干,至含水量低于13%。三七林下种植具有连作障碍,不应重茬。采收后应进行轮作或休耕,轮作或休耕周期宜达5年以资料。记录表格参见附录B表B.1。所有基础资料、生产管理类记录及销售资料均应存档,保存期为相应批次三七产品出库后三年9GB/T41552—2022(资料性)林下三七主要病虫害症状与发生规律A.1林下三七主要病害症状与发生规律林下三七主要病害症状与发生规律见表A.1。表A.1林下三七主要病害症状与发生规律病害名称病原症状发生规律三七圆斑病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ac-erina叶片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水渍状,病斑呈现褐色同心轮纹发病期主要在雨季,5月是圆斑病的初发期,7月和8月是圆斑病的发病高峰期三七黑斑病人参链格孢Alternariapanax和细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三七植株的各部位都可能受害发病,但以地上部分幼嫩组织的发病较为严重。叶部受害时,初期呈水浸状近圆形、椭圆形褐色病斑,近而发展呈不规则形,后期肉眼可看到病斑上有黑褐色霉层,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茎秆、叶柄和花轴受害时,往往造成发病部位缢缩,凹陷而扭折一般有3个发病高峰期,分别在5月、7月中旬至8月下旬、9月下旬,每个高峰期随气候变化、初次降雨时间不同提前或延后10d左右三七白粉病白粉孢霉Oidiumerysiphoides主要危害三七的地上部分叶片,叶片感病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黄色病斑,病斑上可见到灰白色粉状物一般在夏秋季时发病,高温干旱,闷热阴雨,植株过密,通风不良等均会导致白粉病的爆发三七炭疽病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主要侵染地上部。茎秆受害时,受害部位出现淡青色小圆斑,继而向上下扩展,形成黄褐色梭形病斑。叶片受害时,初期在叶脉之间出现褐色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病斑边缘为深褐色,中央坏死呈透明状,最后病斑破裂穿孔一般发生于夏秋季节,长时间的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根结线虫病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hapla主要发生在三七的须根上,特别严重时也能危害三七主根,造成根部组织损伤,形成根结或根瘤。侵染初期三七的地上部分无症状表现,受害较重时,表现为矮化、黄化或萎蔫、长势衰弱,类似于缺水缺肥三七种植地块土壤相对湿度低、土质疏松、气候温凉,这些环境适宜根结线虫活动,为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流行创造了良好条件。三七的种植年限较长,根结线虫病一旦发生,会有积年流行的趋势三七根腐病毁灭柱孢Cylindro-carpondestructans,恶疫霉菌Phytoph-thoracactorum,茄腐镰刀菌Fusariumso-lani等患病后呈黑腐,褐腐,锈腐,茎基腐等多种症状。患病三七初期地上部叶色泛黄,后期叶片萎蔫脱落,地下局部根系受害,叶片下垂,萎蔫,严重时受害主根全部腐烂土壤沙化或酸化、养分失衡可加重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发病特点是连作地重于新地、高龄三七重于低龄三七,施肥不当也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全年均可发生,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4月—9月GB/T41552—2022表A.1林下三七主要病害症状与发生规律(续)病害名称病原症状发生规律三七立枯病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主要症状为茎基部凹陷,失水缢缩,随后地上部分逐渐萎缩,幼苗枯死,但不倒伏于每年3月—4月开始发病,4月一5月病害加剧。三七立枯病是三七种苗的重要病害,常与猝倒病相伴发生三七猝倒病腐霉菌Pythium.spp发病初期在近地面处,受害部位呈水浸状褐色病斑,茎部缢缩变软倒伏死亡;湿度大时,在被害部表面常出现一层灰白色霉状物常与立枯病相伴发生,于每年3月—4月开始发病,4月—5月病害加剧三七疫病恶疫霉菌受害叶或叶柄呈暗绿色不规则病斑,随后病斑颜色加深,患病部变软,叶片呈半透明状,后干燥或下垂粘在茎秆基部上4月—5月开始发病,7月—8月发病严重A.2林下三七主要害虫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林下三七主要害虫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见表A.2。表A.2林下三七主要害虫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害虫类别害虫种类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地老虎类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幼虫取食三七嫩芽、幼叶或将三七嫩茎齐土表咬断,造成缺苗幼虫白天潜入土中,傍晚出土取食中旬危害较重,之后的危害较轻。成虫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和强烈的趋化性,喜吸食糖蜜等带有酸甜味的汁液蟋蟀类中华蟋蟀Gryllus-chinensis,油葫芦Gryllustestaceus等主要危害三七根、茎、叶、种子和果实等,常常咬食三七近地面的嫩叶和幼茎,造成缺苗蟋蟀具穴居习性,常栖息于地表、石块下、土穴中、草丛间。夜间活动、取食危害,食性杂蛴蜡(金龟子类昆虫幼虫的统称)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oblita,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等蛴嘈生活在土壤中,取食三七种子萌发的嫩芽及根或将三七嫩茎齐土表咬断。其成虫(通称金龟子)取食三七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以3龄幼虫(蛴蜡)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上升到表土危害,5月开始化蛹,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金龟子)羽化盛期,7月产卵,幼虫孵化后在土中危害三七根茎部,造成缺苗。成虫(金龟子)昼伏夜出性,白天躲藏于土中,晚上出土活动和取食危害三七叶片灶马类突灶螽(灶马)Diestrammenajaponica等主要取食危害三七根、茎、叶、种子和果实等,常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多于夜间活动、取食危害。阴天或光线较暗时也出来取食危害白天栖息于砖石下、土穴、草丛、杂物缝隙中,傍晚开始活动、取食危害GB/T41552—2022表A.2林下三七主要害虫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续)害虫类别害虫种类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尺蠖类尺蠖Buasrasuppressaria以幼虫取食危害三七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还可危害幼嫩茎秆或取食植株生长点幼虫在5月上旬发生,取食危害三七叶片,取食时会将整株三七叶片取食完仅剩主干,幼虫可吐丝下垂并随风飘动转株危害。成虫多在晚上羽化和活动,白天栖息在树木的主干上,有趋光性螽斯类条螽Ducetiasp.和草螽Conocephalussp.等螽斯的外表像蝗虫,别称蝈蝈,长长的触角是其典型的特征。取食危害三七茎、叶和种子等,还可咬食三七近地面幼嫩茎,造成断苗。多于夜间活动、取食危害多栖息于草丛、矮树、灌木丛中。通常6月—9月为成虫的活动、取食和交配期。多在白天活动取食,食性杂夜蛾类斜纹夜蛾Spodopt-以幼虫取食三七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并危害幼嫩茎秆或取食植株生长点,还可钻食三七花蕾和果实斜纹夜蛾是一种杂食性和暴食性害虫,低领幼虫啮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呈透明斑;4龄以后进入暴食期,咬食三七叶片。成虫具有昼伏夜出习性,白天潜伏于植株周围的阴暗处或土缝里,傍晚后出来活动、交配和产卵蓟马类烟蓟马Thripstabaci,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和棕榈蓟马Thripsppalmi等以锉吸式口器锉吸三七叶片、幼茎和花的汁液,造成三七叶片褪色、皱缩,呈现许多褪绿斑点,虫口数量大时,危害后可导致整个植株枯萎。此外,蓟马还能传播番茄斑萎病毒等多种植物病毒。具趋蓝色、黄色的习性蓟马的发生与危害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高温和干旱有利于蓟马的发生和危害。其危害时期为3月下旬至9月下旬,而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及8月上旬至9月下旬期间为危害高峰期。温度较高地区,到12月份仍有发生危害蚜虫类桃蚜Myzuspersicae和豌豆蚜Acyrtho-siphonpisum等主要危害三七茎、叶,花期也可危害三七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