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培训教程
第一章压力容器设计管理与资格证
1-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适用与不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适用范围:(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最高工作压力(P.)大于等于0.IMPa(不含液体静压力)的容器;
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断面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大于等于0.025m:'的容
器;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休的容器;
4.其他适用范围详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9版)。
不适用范围:
1.超高压容器;
2.各类气瓶;
3.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4.核压力容器、船舶和铁路机车上的附属压力容器、国防或军事装备用的压力容器、真空
下工作的压力容器(不含夹套压力容器)、各项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直接受火焰
加热的设备(如烟道式余热锅炉等)。
5.正常运行最高工作压力小于0.IMPa的压力容器(包括在进料或出料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
压力大于等于0.IMPa的压力容器,不包括消毒、冷却等工艺过程中需要短时承受压力大于等
于0.IMPa的压力容器);
6.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如压缩机、发电机、泵、柴油机的承压壳或气缸,但不含造
纸、纺织机械的烘缸、压缩机的辅助压力容器);
7.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波纹板换热器、空冷式换热器、冷却排管。
1-2哪此单位必须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答: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组焊)、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均应严格执行本规
程的规定。
1-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程》中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答: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A类
1.1A级系统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单层、无缝、锻焊、多层包扎、
绕带、热套、绕板等);
2.A2级系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
3.A3级系指球形储罐
4.A4级系指非金属压力容器。
(二)C类
LC1级系指铁路罐车;
2.C2级系指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
3.C3级系指罐式集装箱。
(三)D类
LD1级系指第一类压力容器;
2.D2级系指第二类低、中压容器。
(四)SAD类型系指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划分表
级别代号称品种范围备注
A1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注明结构形式;单层、锻焊、多层包扎、绕带、
A2第三类低、中压容器热套、绕板、无缝等
A3球形储罐
A4非金属压力容器
C1铁路罐车
C2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
C3罐式集装箱
D1第一类压力容器
D2第二类低、中压容器
SAD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1-4《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中设计单位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设计单位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设计A类、C类、SAD类压力容器的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得少于10名,其中,
审批人员不得少于3名;
2.设计D类压力容器的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得少于7名,审批人员不得少于2
名。
1-5根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
文件(质保手册)应包括什么内容:
答:质保手册包括下面各项内容:
1.质量方针;
2.质量体系;
(1)设计组织机构;
(2)设计、校核、审核、审定、技术负责人的职、责、权;
(3)各级设计人员名单和任命书
3.设计质量控制:
(1)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
(2)设计工作质量控制程序;
(3)材料代用原则;
(4)设计审核修改原则(校审提纲)。
4.各级设计人员的培训、奖惩;
5.设计管理制度(十三项);
1-6根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的“十
三项”设计管理制度?
答: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下列设计管理制度:
1.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的条件;
2.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的业务考核;
3.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4.压力容器设计工作程序;
5.压力容器设计条件的编制与审核;
6.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签署;
7.压力容器设计标准化管理;
8.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质量评定;
9.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管理;
10.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的更改;
11.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复用;
12.压力容器设计条件图编制规定;
13.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的使用与管理。
1-7《容规》与《条例》及标准有何关系?
答:国务院发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履行政法规,是我国锅
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的基本法规,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的依据和准则。依据
《条例》制订的《容规》也履行政法规,是从安全角度,对压力容器安全监督提出最基本的要
求。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是设计、制造压力容器产品的技术依据。《容规》是压力容器安全技
术监督和管理的依据。由于安全技术监督的内容同标准的任务、性质、工作进度和角度不同,
有些与标准一致,有些可能不一致,这是正常的,并不矛盾。二者无大小之分,作业产品的设
计和制造单位,遵守《容规》和执行标准是一致的,二者不协调时,宜按高的要求执行。但作
为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只要产品符合《容规》要求即可。
1-8《容规》和GB150-1998对压力容器的范围如何划定?
答:1.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装置连接的;容器接管与外管道连接的第一道环向焊缝、螺
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
封面;
2.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坚固件;
3.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
1-9如何划分压力容器的压力等级?
答:按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等级,具体划分如下:
1.低压(代号L)0.lMPa^P<1.6MPa
2.中压(代号M)1.6MPa^P<10MPa
3.高压(代号H)10MPa^P<100MPa
4.超高压(代号U)P>100MPa
1-10压力容器的品种主要划分为哪几种?
答:按容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
容器、储存压力容器。具体划分如下;
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反应器、
反应釜、分解锅、分解塔、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煤气发生炉等;
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变换的压力容器。如管壳式余热锅
炉、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等;
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和气体净化分离等压力容
器。如分离器、过虑器、集油器、缓冲器、洗涤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
缸、除氧器等;
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盛装生产用的原料气体、液
体、液化气体等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2-11压力容器分为三类,其划分的原则是什么?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将《容规》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划分为三
类;
1.低压容器(除本条第2、3款规定的除外)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2.下列情况之一为第二类压力容器(本条第3款规定的除外);
(1)中压容器;
(2)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
(3)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
(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5)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下列情况之一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1)高压容器
(2)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
lOMPa.m3);
(4)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
0.5MPa.m3);
(5)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
0.2MPa.m3);
(6)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7)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8)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
料制造的容器
(9)移动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
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
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
(10)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
(11)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等于5m
1-12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适用与不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适用范围:
1.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的钢制造压力容器;
2.设计温度范围根据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确定。
不适用范围:
1.直接火焰加热的容器;
2.核能装置中的容器
3.经常搬运的容器;
4.诸如泵、压缩机、涡轮机或液压缸等旋转式或往复式机械设备中自成整体或作
为部件的受压器室;
5.设计压力低于0.IMPa的容器;
6.真空度低于0.02MPa的容器;
7.内直径小于150mm的容器;
8.要求作疲劳分析的容器;
9.已有其他行业标准管辖的压力容器,如制冷、制糖、造纸、饮料等行业中某些
专用压力容器和搪玻璃容器。
1-13中石化集团公司系统内具有压力容器设计资格的单位必须遵守的法规和文件?
答:中石化集团公司的设计单位必须遵守下列法规文件:
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
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
颁发);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实施细则(试行)》(中国石
油化工集团公司颁发)。
第二章材料
2-1碳素钢沸腾钢板Q235-AF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GB150-1998第1号修改单已取消该钢号,不得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
2-2碳素钢镇静钢Q235钢号A级、B级、C级等三个等级的区别是什么?它们的适用范围是
什么?
答:它们的主要区别为冲击试验温度不同:Q235A级不做冲击试验;Q235B级做常温20°CV
型冲击试验;Q235c级做O°CV型冲击试验。
它们的适用范围是:
1、Q235A级:不得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
2、Q235B级:容器设计压力pW1.6MPa,钢板使用温度为。〜350°C,用于容器壳体时,钢板
厚度不大于20mm,不得用于毒性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
3、Q235c级:容器设计压力pW2.5MPa,钢板使用温度为0〜400℃,用于容器壳体时,钢板
厚度不大于30mm。
2-3碳素钢和碳镒钢在高于425℃温度下长期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GB150-1998规定,碳素钢和碳镒钢在高于425c温度下长期使用时,应考虑钢中碳化
物相的石墨化倾向。因为碳素钢和碳镒钢在上述情况下,钢中的渗碳体会产生分解,
Fe:,Cf3Fe+C(石墨),而这一分解及石墨化最终会使钢中的珠光体部分或全部消失,使材料的强
度及塑性均下降,而冲击值下降尤甚,钢材明显变脆,美国ASME规范对此也有同样规定。
2-4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GB150T998规定,奥氏体的使用温度高于525c时,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0.04除这是
因为奥氏体钢在使用温度高于500〜550c时,若含碳量太低,强度及抗氧化性会显著下降。因
此,一般规定超低碳(CW0.03%)奥氏体不锈钢的使用范围,18-9型材料用到400℃左右,18T2-2
型材料用到450c左右,使用温度超过650℃时,国外对于304、316型材料一般要求用H级,
即含碳量要稍高一些,主要也是考虑耐蚀,而且耐热及有热强性。
2-5不锈钢复合钢板的使用温度范围是什么?
答:复合钢板的使用范围应同时符合基材和复材使用范围的规定。
2-6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当达到何种厚度时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为什么?
答:壳体大于30mm的20R和16MnR;其它受压元件(法兰、管板、平盖等)厚度大于50mm
的20R和16MnR,以及厚度大于16mm的15MnVR,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这主要是考虑国内
轧制设备条件限制,较厚板轧制比小,钢板内部致密度及中心组织质量稍差;另外对钢板正火
处理可细化晶粒及改善组织,使钢板有较好的韧性、塑性以及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2-7调质状态和用于多层包扎容器内筒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为何应逐张进行拉力试验和夏
比(V型)常温或低温冲击试验?
答:低合金钢经调质处理后,屈服点大大提高了,但冲击韧性不够稳定,为了正确判断综合
力学性能,所以要逐张进行拉力和冲击试验来验证。
多层包扎容器内筒是一种承受较高压力的设备内筒,其设计压力为10~100MPa;同时高压
容器往往还需要承受较高的温度和各种介质的腐蚀,操作条件苛刻,故高压容器的材料验收、
制造与检验要求都比较高,这样才能保证高压容器的安全使用。
2-8当设计温度小于0℃时,名义厚度bn大于25mm的20R和"大于38mm的16MnR、
15MnVR或任何厚度的18MnMoNbR,和13MnNiMoNbR为何要以批进行夏比(V型)低温
冲击试验?试样为何横向取样?低温冲击的指标是什么?
答:因为国产钢材20R、16MnR、15MnVR,当厚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或18MnMoNbR。和13MnNiMoNbR
强度级别较高的任何厚度钢板,无延性转变温度可能就在T9.99°。〜0C之间,非常危险,但又
未按低温材料对待,为避免这个问题,就要求在上述温度区间做母材和试板V型冲击以验证能
否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浇铸钢锭时形成化学成份不均匀(金相上称为偏析)或含有杂质,则在热轧变形后不均
匀部分和杂质就顺着金属伸长方向延伸,形成所谓“流线”或纤维状组织(金相称带状组织),
这时金属力学性能就表现出各向异性,即平行于流线方向(纵向)的力学性能要高于垂直于流
线方向(横向)的力学性能,尤其塑性和韧性更为突出,所以制造容器钢板标准中取力学性能
低的横向作为冲击值标准,以提高材料安全使用可靠性。
低温冲击功的指标为:20R的AKV>18J;16MnR.15MnVR的AKV>20J;18MnMoNbR。和13MnNiMoNbR
的AK、,227J。
2-9用于容器壳体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什么情况下要逐张做超声波检验?
答: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逐张进行超声波检测:
1、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
2、盛装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硫化氢含量大于100mg/L的压力容器;
3、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lOMPa的压力容器;
4、GB150第2章和附录C、GB151《管壳式换热器》、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及其他国家
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规定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的钢板(详见各标准);
5、移动式压力容器。
2-10低合金钢钢板使用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其使用状态及最低冲击试验温度应符合什么
要求?
答:其使用状态及最低冲击试验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6MnR热轧状态,厚度6〜25mm,最低冲击试验温度为-20℃
正火状态,厚度6〜120mm,最低冲击试验温度为-20C
16MnDR正火状态,厚度6〜36mm,最低冲击试验温度为-40℃
厚度36〜100mm,最低冲击试验温度为-30℃
9MnNiDR正火,正火加回火状态,厚度6〜100mm,最低冲击试验温度为-70℃
15MnNiDR正火,正火加回火状态,厚度6〜60mm,最低冲击试验温度为-45C
2-11什么是奥氏体不锈钢的敏化范围?
答:奥氏体不锈钢在400C〜850C范围内缓慢冷却时,保持足够的时间在晶界上有高铭的碳
化物Cr23c6析出并沉积,造成碳化物邻近部分贫铭在腐蚀介质中,引起晶间腐蚀倾向,这一温
度范围称为敏化范围。
2-12何为固溶处理?它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有何作用?
答: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
到饱和固溶体的工艺称固溶热处理。通过固溶处理格银不锈钢将高温组织在室温下固定下来获
得被碳过饱和的奥氏体,以改善铭银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此外,它还能提高铭锲不锈钢的塑性
和韧性。
2-13目前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大致有哪几种?
答:大致有三种:
1、固溶化处理;
2、降低钢中的含碳量;
3、添加稳定碳化物的元素。
2-14什么是应力腐蚀破裂?奥氏体不锈钢在哪些介质中易产生应力腐蚀破裂?
答:应力腐蚀破裂是金属在应力(拉应力)和腐蚀的共同作用下(并有一定的温度条件)
所引起的破裂。应力腐蚀现象较为复杂,当应力不存在时,腐蚀甚微;当有应力后,金属会在
腐蚀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破裂,由于破裂是脆性的,没有明显预兆,容易造成灾难性事故。
可产生应力腐蚀破坏的金属材料与环境的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1、碳钢及低合金钢:介质为碱液、硝酸盐溶液、无水液氨、湿硫化氢、醋酸等;
2、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氯化物+蒸汽、湿硫化氢、碱液等;
3、含铜奥氏体不锈钢:碱液、氯化物水溶液、硫酸+硫酸铜的水溶液等;
4、黄铜:氨气及溶液、氯化铁、湿二氧化硫等;
5、钛:含盐酸的甲醇或乙醇、熔融氯化钠等;
6、铝:湿硫化氢、含氢硫化氢、海水等。
2-15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能否采用超声波检测,为什么?
答:由于奥氏体不锈钢中存在的双晶晶界等显著影响超声波的衰减及传播,因此目前超声
波检测未能在这种不锈钢焊缝中得到广泛的采用。
2-16选用新研制的钢材设计压力容器时,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选用新研制的钢材制造压力容器时,必须具有完整的技术评定文件,该文件应经全国
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合格。
2-17用GB713-86《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中的20g钢板可代用什么容器用钢板?
答:GB713-86《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中的20g钢板可代用Q235-C钢板。
2-18用GB712-88《船体用结构钢》中的B级钢板代用Q235-C钢板时,应符合什么要求?
答:GB712-88《船体用结构钢》中的B级钢板可代用Q235-C钢板,但钢厂必须按标准进行
冲击试验。对经船检部门同意钢厂未进行冲击试验的B级钢板,只能代用Q235-B钢板。
2-19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管,当使用温度W-20°C时,其使用状态及最低冲击试验温度应符合什
么要求?
答: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管使用温度低于或等于-20C时,其使用状态及最低冲击试验温度
按下表的规定。
钢号使用状态壁厚,mm最低冲击试验温度,°C
10正火W16-30
20G正火W16-20
16Mn正火W20-40
09MnD正火W16-50
因尺寸限制无法制备5mmXIOmmX55mm小尺寸冲击试样的钢管,免做冲击试验,各钢号钢
管的最低使用温度按附录C(标准的附录)的规定。
2-20锻件的级别如何确定?对于公称厚度大于300mm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应选用什么
级?
答:锻件级别按JB4726《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规定选用。对于公称厚度大
于300mm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应选用III级或IV级。
2-2116MnD钢锻件,当使用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其热处理状态及最低冲击试验温度是什
么?
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号热处理状态公称厚度,mm最低冲击试验温度,。C
16MnD调质<300-40
2-22低合金钢螺栓,当使用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其使用状态及最低冲击试验温度是什么?
答: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号使用状态规格(mm)最低冲击试验温度
CAKV(J)
30CrMoA调质WM56-100227
WM56-100
35CrMoA调质227
M60-M80-70
2-23压力容器受压元件采用国外钢材应符合些什么要求?
答:选用国外钢材时,应是国外相应压力容器最新标准所允许使用的钢材,其使用范围一
般不应超出该标准的规定,且不应超出GB150—1998第4章材料部分中相近成分和技术要求的
钢材的规定。并应符合《容规》第22条的规定。
2-24铝和铝合金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应符合什么要求?
答:1、设计压力不应大于8MPa,设计温度为-269〜200℃;
2、设计温度大于65℃时,一般不选用含镁量大于3%的铝合金。
2-25钛和钛合金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应符合什么使用条件?
答:1、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
2、设计温度:工业纯钛和钛合金不应高于300C;钛复合板不应高于350C;
3、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钛材应在退火状态下使用。
2-26铜及铜合金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应为什么状态?
答:一般应为退火状态
第三章钢制压力容器
3-1什么叫设计压力?什么叫计算压力?如何确定?
答: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
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确定设计压力时,应考虑:
容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的规定确定设计压力。
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在规定的充装系数范围内,设计压力应根据工作条件下可能达到
的金属温度确定。
确定真空容器的壳体厚度时,设计压力按承受外压考虑。当装有安全控制装置(如真空泄放
阀)时,设计压力取1.25倍最大内外压力差或0.IMPa两者中的低值;当无安全控制装置时,
取0.IMPao
计算压力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厚度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当元件
所承受的液柱静压力小于5%设计压力时,可忽略不计。
确定外压容器的计算压力时,应考虑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外压力差。
由两室或两个以上压力室组成的容器,如夹套容器,确定计算压力时,应考虑各室之间的
最大压差。
3-2固定式液化气体容器设计中,如何确定设计压力?
答:盛装临界温度大于等于50℃的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如设计有可靠的保冷设施,其设
计压力应为所盛装液化气体在可能达到的最高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如无保冷设施,其
设计压力不得低于该液化气体在50℃时饱和蒸汽压力。
盛装临界温度小于50℃的液化气体压力容器,如设计有可靠的保冷设施,并能确保低温储存
的,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试验实测的最高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没有实测数据或没有保冷设
施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所装液化气体在规定的最大充装量时,温度为50C时的气
体压力。
3-3GB150-1998标准对压力容器设计应考虑的载荷有那些?
答:1.内压、外压或最大压差;
2.液体静压力;
必要时,还应考虑以下载荷:
3.容器的自重(包括内件和填料等)以及正常操作条件下或试验状态下内装物料的重量;
4.附属设备及隔热材料、衬里、管道、扶梯、平台等的重力载荷;
5.风载荷和地震载荷;
6.支座的作用反力;
7.连接管道和其他部件引起的作用力;
8.温度梯度、热膨胀量不同而引起的作用力;
9.包括压力急剧波动的冲击载荷;
10.冲击反力,如由流体冲击引起的反力等;
11.容器在运输或吊装时承受的作用力。
3-4GB150-1998标准除了规定的常规设计方法以外还允许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设计?
答:允许用以下方法设计,但需经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定认可。
1.以应力分析为基础的设计(包括有限单元法分析);
2.验证性试验分析(如应力测定、验证性水压试验);
3.用可比的已投入使用的结构进行对比的的经验设计。
3-5什么叫计算厚度、设计厚度、名义厚度、有效厚度?
答:计算厚度系指按有关公式计算得到的厚度。需要时,尚应计入其他载荷所需厚度,不
包括厚度附加量;设计厚度系指计算厚度与腐蚀裕量之和;名义厚度是将设计厚度加上钢材厚
度负偏差后向上圆整至钢材标准规格的厚度,即是图样上标注的厚度,对于容器壳体,在任何
情况下其名义厚度不得小于最小厚度与腐蚀裕量之和;有效厚度系指名义厚度减去厚度附加量。
3-6什么叫最小厚度?如何确定?
答:为了满足制造工艺要求,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对壳体元件规定了不包括腐蚀裕量的最小
厚度。加工成形后圆筒的最小厚度6n汨。按下列确定:
1.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容器:6.23mm;
2.对高合金钢容器,5nlim22mm;
3-7厚度附加量C由哪两部分组成?
答:厚度附加量C按下式确定
C=C1+C2mm
式中Cl为钢板或钢管的厚度负偏差,按相应钢板或钢管标准选取,mm;C2为腐蚀裕量,mm;
3-8对于钢材各种强度性能如何选取其安全系数?螺栓的安全系数选用较高,为什么?
答:如下表
弋々性能常温或设计温度设计温度下经10设计温度下经10
常温下最低
下的屈服点万小时断裂的持万小时蠕变率为
抗强度
1%的蠕变极限
。b久强度a'
D°„
钢\数
nbnsn【)ns
材
碳素钢、低合金、铁
23.021.621.521.0
素体高合金钢
奥氏体高合金钢23.01.5"21.521.0
注:1)当部件的设计温度不到蠕变温度范围,且允许有微量的永久变形,可适当提高许用应力,但不超过
0.9。上此规定不适用于法兰或其他有微量永久变形就产生泄漏或事故的场合。
螺栓的安全系数在选取时应考虑:
1.使在旋紧螺栓时的初始应力大于设计值,以保证密封;
2.压力试验时因试验压力高于工作压力,因而螺栓可能伸长,垫片松弛,必须再次拧紧螺栓;
3.法兰与螺栓的温度差,以及两者材料的线胀系数不同所引起的热应力。
因而螺栓的安全系数较高,见下表
设计温度下屈设计温度下经10万小时断裂
材料螺栓直径mm热处理状态
服点。S’的ns的持久强度。o1的平均值的nd
WM22热轧2.7
碳素钢
M24-M48正火2.5
低合金钢WM223.5
马氏体M24-M48调质3.01.5
高合金钢2M522.7
奥氏体WM22固落1.6
高合金钢M24〜M481.5
3-9不锈复合钢板在设计中如需计入复层材料的强度时,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如何计算?
答:对于复层与基层结合率达到JB4733-96的B2级以上的复合钢板,在设计计算中需计入
复层材料的强度时,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按下式确定:
[]=⑸1:+[人—MPa
司+品
式中:61一—为基层钢板的名义厚度,mm;
一一为复层材料的厚度,不计腐蚀裕量,mm;
[。上一一为设计温度下基层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上一一为设计温度下复层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3-10对容器直径不超过800mm,不能检测的单面焊,如何处理?
答:对容器直径不超过800mm的圆筒与封头的最后一道环向封闭焊缝,当采用不带垫板的
单面焊对接接头,且无法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时,允许不进行检测,但需采用气体保护焊打底。
3-11钢制压力容器液压试验的压力如何确定?
答:1.内压容器液压试验压力PT按下式确定:
PT=1.25P[。]/[。-
式中:P---设计压力,MPa;
[。]——试验温度下的材料许用应力,MPa;
[。了一一设计温度下的材料许用应力,KPa;
2.外压容器和真空容器按内压容器进行液压试验,试验压力P.按下式确定:
PT=1.25XPMPa
式中:P---设计压力,MPa;
3.夹套容器应在图样上分别注明内筒和夹套的试验压力。
a.内筒:内筒的试验压力按上述1与2款确定;
b.夹套:夹套内的试验压力按上述1款确定,但必须校核内筒在试验外压作用下的稳定
性。如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则应规定在作夹套的液压试验时,必须同时在内筒内保持一定压
力。以使整个试验过程(包括升压、保压和卸压)中的任一时间内,夹套和内筒的压力差不超
过设计压差。
3-12液压试验中,对试验液体有什么要求?
答:试验液体一般采用水,需要时也可采用不会导致发生危险的其他液体。试验时液体的
温度应低于其闪点或沸点。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后应将水渍去除干净。当无
法达到这一要求时,应控制水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o
试验温度:
1.碳素钢、16MnR和正火15MnVR钢制容器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其他低
合金钢制容器,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15ro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
温度升高,则需相应提高试验液体温度。
2.其他钢种制容器液压试验温度按图样规定。
3-13何种情况下方可进行气压试验?如何进行?
答:1、容器容积过大,无法承受水的重量;
2、结构复杂,水压试验不足以充分检验各部位的试压要求;
3、由于设计结构的原因,用水不适合的(如不允许容器内残留试验液体);
4、其它难以克服的困难,诸如大型容器供水困难者。
气压试验时应有安全措施。该安全措施需经试验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并经本单位安全部
门检查监督。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容器,气压试验时介质温度不得低于15℃,其它钢种制容器气压试验温度按图样规定。
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10分钟,然后对所有焊缝和连
接部位进行初次泄漏检查,如有泄漏,修补后重新试验。初次泄漏检查合格后,再继续缓慢升
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50%,其后按每级为规定试验压力的10%的级差逐级增至规定的试验压力。
保压30分钟后将压力降至规定试验压力的87%,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后再次进行泄漏检查。如
有泄漏,修补后再按上述规定重新试验。检查无漏气、无可见异常变形即为合格。不得采用连
续加压耒维持试验压力不变。气压试验过程中严禁带压紧固螺栓。
3-14何种情况下要做气密性试验?如何进行?
答: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
行气密性试验;
2、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对设计图样要求作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是否需
再做气密性试验,应在设计图样上规定;
3、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C,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
按设计图样规定;
4、压力容器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安全附件应安装齐全;
5、气密性试验所用的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6、气密性试验压力应在图样上注明。试验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30分
钟,对所用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泄漏检查,小型容器亦可浸入水中检查。如有泄漏,修补后重
新进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经检查无泄漏即为合格。
3-15第一'三、四强度理论涵义是什么?
答:第一强度理论即最大主应力理论,其当量应力强度S=O1。它认为引起材料断裂破坏的
主要因素是最大主应力。亦即不论材料处于何种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应力达到材料单向拉伸断
裂时的最大应力值,材料即发生断裂破坏。
第三强度理论即最大剪应力理论,其当量应力强度它认为引起材料发生屈服破坏
的主要因素是最大剪应力。亦即不论材料处于何种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剪应力达到材料屈服时
的最大剪应力值,材料即发生屈服破坏。
第四强度理论亦称最大应变能理论,其当量应力强度为:
222
S=(1/^/2)yj(o03)+(o2-o:i)+(0.-O1)
它认为引起材料发生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最大变形能,亦即不论材料处于何种应力
状态,只要其内部积累的变形能达到材料单向拉伸屈服时的变形能,材料即发生屈服破坏。
我国GB150-1998标准是计算式主要以第一强度理论为基础的。
我国分析设计标准JB4732《钢制压力容器一分析设计标准》中应力强度计算均采用第三强
度理论。
3-16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中的圆筒计算公式采用了哪种强度理论,涵义是什么?
答:圆筒计算应采用Lame公式,该式对应于四种强度理论又派生出四个应力计算式。
GB150T998中的圆筒计算公式是由壳体薄膜理论的环向应力表达式演变而来,即平均直径处的
薄膜应力公式(中径公式);这个公式当外径与内径比值KWL5时经推演可证明它与Lame公式
的第一强度理论表达式近似相等。因此,在工程上就将中径式视为第一强度理论式,亦可用于
厚壁容器(KW1.5)时的计算。
3-17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中,内压圆筒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基本公式:PcDi
2匕了①-Pc
适用范围为Do/DiW1.5或PcW0.4[。『6
3-18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中,内压球壳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及适用范围?
答:基本公式:sPcDi
0=---------
4⑸'①-Pc
适用范围为PcW为
3-19内压圆筒与球壳厚度计算公式中的焊缝接头系数指的是何焊缝接头系数?
答:圆筒公式中的焊缝系数为纵焊缝(即A类焊缝)的焊缝系数。球壳公式中的焊缝系数
为球壳上各焊缝的最小焊缝系数,其中包括球壳与圆筒相连接的环焊缝(即A类焊缝)的焊缝
系数。
3-20外压容器破坏形式有哪两种?外压容器的设计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答:外压容器破坏主要有强度不足引起的破坏和失稳破坏两种。设计应包括强度计算和稳
定性校核。因失稳往往在强度破坏前发生,所以稳定性计算是外压容器设计中主要考虑的问题。
3-21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中,外压圆筒(Do/be220)的有效厚度如何计算?
答:1、假设6n令6e=5n-C,定出L/Do和Do/6e;
2、在图中利用L/Do、Do/6e,查出相应系数A;
3、由A和材料的弹性模量E查图得B值,用下式计算出许用外压力[P];
[p]=-^—或[p]=2AE
Do/3e3(。。/㈤
4、[P]应大于或等于Pc,否则须再假设名义厚度6n,重复上述计算步骤,直至[P]大于且
接近于Pc为止。
3-22常见的容器封头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答:常见的容器封头有半球形、碟形、椭圆形、无折过球面、锥形、平盖等。
从受力情况看,依次为:半球形、椭圆形、碟形、锥形、平盖最差。
从制造上看,平盖最易,其次为锥形、碟形、椭圆形、球形。
锥形封头受力不佳,但有利于流体均匀分布和排料,使用也较多。
3-23蝶形封头球面部分的内半径和封头转角内半径有何要求?
答:蝶形封头球面部分的内半径应取不大于封头的内直径,通常取0.9倍的封头内直径,封
头转角内半径应不小于封头内直径的10%,且不得小于3倍名义6n。
3-24受内压的碟形封头和椭圆形封头的形状系数是什么?
答:蝶形封头的形状系数M按下式计算:
M=4[3+bRi]
式中Ri为球面部分的内半径,r为转角内半径。
椭圆形封头的形状系数K按下式计算:
K=-[2+(—)2]
62hi
式中Di为封头内直径,hi为封头不包括直边部分的高度。
标准椭圆形封头K=k
3-25受内压碟形封头厚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MPcRi
答:计算厚度3=
2[(y]'(/)-0.5Pc
式中M为封头形状系数。
3-26GB150-1998对碟形封头的有效厚度有何限制?
答:对于Ri=0.9Di,r=0.17Di的碟形封头,其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封头内直径的0.15%,其
它碟形封头的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封头内直径的0.3%,但当确定封头厚度时已考虑了内压下的弹
性失稳问题,或是按分析法进行设计者,可不受此限制。
3-27受内压椭圆形封头计算厚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KPcDi
答:计算厚度6=
2Mo—0.5Pc
式中K为形状系数。
3-28GB150-1998对椭圆形封头的有效厚度有何限制?
答:标准椭圆形封头(K=l)的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封头内直径的0.15%,其他椭圆形封头的有
效厚度应不小于0.3%。但当确定封头厚度时已考虑了内压下的弹性失稳问题,或是按分析法进
行设计者,可不受此限制。
3-29受内压(凹面受压)无折边球面端封头的计算厚度公式是什么?
答:封头的计算厚度按下式确定:
cQPcDi
o-----------
2[a]/<p-Pc
式中Q—一系数,可查图取得。
3-30受外压(凸面受压)无折边球面端封头的计算厚度如何确定?
答:封头的计算厚度按下列两种方法确定,取其较大值:
1.外压球壳所需的有效厚度按以下步骤确定:
a.假设6n,令6e=bn-C,定出Ri/6e;
b.按下式计算系数A
,0.125
c.根据所用材料从有关图中找到系数B,并按下式计算许用外压力[P]:
rmB-「DI0.0833E
[P]=育或2
Ki(Ri/de)
Se
d.[P]应大于或等于Pc,否则再假设名义厚度6n,重复上述计算,直到[P]大于且接近Pc为
止。
2.按下式计算封头的计算厚度
§_QPcDi
~2[(y]'(/)-Pc
式中Q---系数,由图查取。
3-31两侧受压的无折边球面中间封头的厚度如何计算?
答:当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封头两侧的压力都同时作用时,应分别按下列两种情况计算,
取较大值:
1.只考虑封头凹面侧受压,计算厚度按下式计算:
cQPcDi
o-----------
2[a]'(/>-Pc
其中Q值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图7-6查取;
2.只考虑封头凸面侧受压,计算厚度的公式同上,但其中Q值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
器》的图7-7查取。此外,还应不小于按613150-1998中第6.2.2条确定的有效厚度。
当能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封头两侧的压力同时作用时,可以按封头两侧的压力差进行设计;
当封头一侧为正压,另一侧为负压时,则必须按两侧的压力差值进行设计:
a.当压力差的作用时使封头凹面侧受压时,计算厚度的公式同上,式中Q值按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的图7-6查取;
b.当压力差的作用时使封头凸面侧受压时,封头计算厚度仍按上式确定,但式中Q值由图7-7
查取。此外,尚不应小于按GB150T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第6.2.2条确定的有效厚度。
3-32GB150-1998对锥形封头的设计范围有何限制?对其几何形状有何要求?
答:对锥形封头规定只适用于轴对称的无折边或折边锥形封头,且其锥壳半顶角应a<60°。
对其几何形状有如下要求:
1.锥壳大端,当锥壳半顶角a<30°时,可以用无折边结构;当a〉30°时应采用折边结构,
否则应按应力分析方法进行设计。
2.大端折边锥形封头的过渡段转角半径r应不小于封头大端内径Di的10%,且不应小于该
过渡厚度的3倍。
3.锥壳小端,锥壳半顶角aW45°时,可以采用无折边结构,a>45°时应采用折边结构。
4.小端折边锥形封头的过渡段转角半径rs应不小于小端内径Dis的5%,且不小于该过渡段
厚度的3倍。
5.锥壳与圆筒的连接应采用全焊透结构。
3-33当锥形封头的锥壳半顶角Q>60°时,应如何设计?
答:当锥壳半顶角a〉60°时,锥形封头的厚度可按平盖计算。也可以用应力分析(包括有
限元)法确定。
3-34锥形封头的锥壳,其厚度如何计算?De的含义为何?
答:锥壳厚度的计算式为:
2[CT]'0-PCCosa
式中De的含义是:GB150-1998允许锥壳由同一半顶角的几个不同厚度的锥壳段组成,锥壳
段的直径是逐段变化的,因此,锥壳的厚度也是逐段变化的。各锥壳段的厚度均按此式计算,
式中的De分别为各锥壳段大端内直径。
3-35受内压无折边锥形封头大小端如需补强时,对加强段有何要求?加强段厚度如何计算?
有何限制?
答:若需要增加厚度予以加强时,锥壳加强段与圆筒加强段应具有相同的厚度。
受内压无折边锥形封头大端加强段的厚度按下式计算:
a=QPeDi
2[a]</>-Pc
式中的Q值由GB150-1998的图7-12查取。
受内压无折边锥形封头小端加强段的厚度按下式计算:
3r_QPeDis
-2[a](/)-Pc
式中的Q值由GB150-1998的图7-14查取。
加强段的限制:在任何情况下,加强段的厚度不得小于连接处锥壳的计算厚度。锥壳加强
段的长度,对于大端,应不小于2、悭巫;对于小端,应不小于、陛无。圆筒加强段的长度,
VcosaVcosa
对于大端,应不小于2疯而为;对于小端,应不小于VI而序。
3-36受内压折边锥形封头大端的厚度,在GB150-1998中是如何确定的?
答:受内压折边锥形封头大端厚度的确定,在GB150-1998中,是以过渡段与锥壳相连接处
的过渡段厚度与锥壳厚度相比较,取其大者。将过渡段视作碟形封头的过渡区,因而按碟形封
头计算其厚度。与之相连的锥壳,由于此处的直径巳小于过渡区前的圆筒体直径,此处直径可
根据其过渡区半径和锥壳半顶角值计算得出,而后用锥壳厚度计算式计算。
GB150-1998中的折边锥形封头大端的过渡段厚度计算式
cKPcDi
O=------------------
2㈤,0-0.5Pc
和与过渡区相接处的锥壳厚度计算式
3=fPcDi
.2r八、
1---:(1-C0S6Z)
2COS6Z
均系按此机理推导得出,其中的系数K值和/值分别由GB150-1998中的表7-4和表7-5查取。
3-37压力容器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答:压力容器因机械载荷或温度载荷过高而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称为失效。其形式有三种:
1.强度失效:容器在载荷作用下发生过量塑性变形或破裂。
2.刚度失效:容器发生过量弹性变形,导致运输、安装困难或丧失正常工作能力。
3.稳定失效:容器在载荷作用下形状突然发生改变导致丧失工作能力。
压力容器的设计必须及上述三种失效可能,予以全面考虑,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3-38压力容器的常规设计法与分析设计法有何主要区别?
答:目前压力容器的主要设计方法有常规设计法与分析设计法两种。
常规设计法,是以弹性失效为准则,以薄膜应力为基础,来计算元件的厚度。限定最大应力不
超过一定的许用值(通常为1倍许用应力)。对容器中存在的较大的边缘应力等局部应力以应力
增强系数等形式加以体现,并对计及局部应力后的最大应力取与薄膜应力相同的强度许用值。
GB150中的内压圆筒、球壳的厚度即是针对元件中的薄膜应力(一次总体薄膜应力),并控制
在1倍许用应力水平进行计算的。而对椭圆封头、碟形封头的厚度则是计及封头与圆筒边缘效
应的局部应力,并将其与薄膜应力叠加后的最大应力控制在1倍许用应力进行计算的。常规设
计方法简明,但不臻合理,且偏保守。
分析设计法以塑性失效及弹塑性失效准则为基础,计及容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足球服装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超声波凸探头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财务管理系统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观光农业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采购部个人试用期工作总结
- 2025-2030中国药用甘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2025-2030中国舞台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动泡沫皂液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动催化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GB/T 3091-202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 猪场买卖合同协议
- 【9语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啤酒分销合同协议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直销队管理制度
- 股份代持协议合同6篇
- 贵州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NB-T 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中小学生守则ppt课件(18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