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_第1页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_第2页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_第3页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_第4页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

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写。他发现了一

种沟通方式,按照这种沟通方式来进行我们日常的谈话与聆听,能够使人们沟通

变得顺畅,并且和谐相处。这就是被他称之为的"非暴力沟通"。

这本书的前言是印度圣雄•甘地的孙子阿伦•甘地所写,他在文中有这样两句

话。

由于缺乏了解,我们常常认识不到自身的暴力。除非从我做起,我们的梦想

就不可能实现。不幸的是,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先开始改变。

说到暴力二字,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刀枪剑戟,打架斗殴,甚至于战争。

可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语言常常充满了暴力,但是我们却并不自知。然

而,就是这样的语言对我们身边的人却造成了很多伤害。

比如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甚至于我们自己也会说出这样的话。

父母会对孩子说:你这次考试考得这么糟,太让我伤心了。

恋人之间会说:你一点儿都不爱我,你从来都不关心我,你能不能对我好点

儿。

类似这样的话我们已经司空见惯,听上去也并不觉得奇怪,可实际上这些话

语里充满了语言暴力。

有句古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那么,怎么巧说呢?卢森堡博士总结出

了非暴力沟通方式的四个要素。

卢森堡博士首先深层次地剖析了暴力产生的来源,并针对根源发现了这种沟

通方式。《非》这本书中把非暴力沟通总结了一套标准化的方式,它分为了四要

素。

那么,什么是暴力产生的来源呢?换言之,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什么呢?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就是当一个人受伤的时候,都是因为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

满足。所以这个时候不是发泄情绪的时候,而是寻找需求的时候。

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过的话。比如,"你这次考试这

么糟,太让我伤心了。"这就是一句典型的暴力语言。

孩子没有考好,和你伤心是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但是在生活中,许多父母

早已把"因为你没有考好,所以我伤心"看作是理所应当的逻辑关系,这是极其

错误的。

实际上,你伤心的原因是你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你的需求是什么呢,

是你希望孩子考试成绩好。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你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

时你就会发泄你的情绪。

然而,情绪是个双刃剑,它既伤人又不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在指责孩子没有考好,或训斥或生气时,孩子通常会有相反的两

种反应。

一种情况是孩子也许会觉得很内疚,他为了不让你生气,他愿意去好好学,

但是最终他都不是在为自己学,是为了取悦你而学。另一种情况是,有可能走向

另一个极端,反正我怎么样你都不高兴,那就无所谓了,破罐子破摔,彻底不用

心学习。

所以说,发泄情绪是双刃剑,它伤的是双方,而且一点儿也不解决问题。那

么,非暴力沟通应该怎么做呢?

一、讲事实

首先,我们要讲事实,而不是去评判。那么如何讲事实呢?比如,生活中我

们常常听到夫妻之间因为丈夫晚归时妻子的牢骚。天天这么晚回来,你别回来算

了,家就是你的旅馆,等等等等……然而这样的话貌似事实却不是事实,而是妻

子的情绪和评判。

那么正确的沟通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是只讲事实。你可以罗列出最近一周

丈夫晚归的次数和时间。比如,这一周丈夫已经三天都是晚上十点以后回家,有

一天甚至12点才回家。这些是事实。

我们常常用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判断和评价。讲事

实就是讲出发生的事情而已。

二、讲感受

第二步,讲感受。妻子总是只顾连珠炮似地发泄情绪,会越说越生气。常常

会出现这样的话语”这样的日子有什么过的,我觉得真没意思这些话看似她

的感受,其实依然是她的情绪。而感受指的是高兴、开心、幸福、生气、伤心、

紧张、焦虑、失望、郁闷、孤独等等,这样的词汇表述的是感受。

那么针对上面的例子,妻子正确表述感受的话应该是"老公,你一周已经三

天都十点以后才回来,我很难过,一个人呆在家里也感到很孤独。"我们应该明

确地告诉对方我们的真实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发泄情绪。

三、讲原因

第三步,讲你会有这种感受的原因。"我不希望咱们家像旅馆,我希望晚上

能够和你一起吃晚饭,我也担心你总是这么晚归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这是你因为他晚归这个事实造成的你难过并孤独的这个感受的原因,要明确

地告诉对方,不要让对方去猜你的心思。这是女性常常会犯的错误,总是希望自

己不说,男人就能猜中自己的所思所想,其实这是令许多男人都很头疼的一道难

题,也是造成恋人之间或夫妻之间种种误会的根源。

我们应该真实地感受自己内心的需求,并客观地说出之所以有这种需求的原

因,再开诚布公地告诉对方,这是满足内心需求最切实可行的办法。

四、讲要求

第四步,讲你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一定要清晰,明确,而不是抽象的。

比如说"老公,我知道你很忙,但是你一周可不可以保证至少三天在家吃晚

饭。"或者说"老公,你晚上不能按时回家时提前给我打个电话,给我说句好听

的"。甚至你要求老公每次晚归时给你带件礼物,这都是可以明确提出的要求。

切记不要说"你随便","你自己看着办",这种既不明确又暗藏威胁的话。

以上是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随时用这四点来提醒

自己与对方沟通,我相信会让我们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顺畅。

那么,我们以往的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暴力沟通又是怎样的一些表现呢?暴

力沟通,通常也有四种表现。

一、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就是我们习惯性地下定义、贴标签,却不讲事实。

正如上面丈夫晚归的例子,说丈夫不关心这个家,把家当旅馆等等这样的语

言就是一种道德评判。

又如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一些不文明现象上升到道德层面,对一个乱扔垃圾

或闯红灯的人会很容易地说成没素质,这就是典型的道德评判。

想象一下,你对一个随手扔垃圾的人说"你把垃圾扔在地上了,旁边就是垃

圾桶,你方便扔到垃圾桶里吗?""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素质,上学老师没教你吗?

不能乱扔垃圾!"哪一种沟通会更有效呢?

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看法。

二、进行比较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比较估计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的老公","别人

的老婆”。

丹・格林伯格在他的《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诙谐地揭示了比较对

我们的影响。他说,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这句话发人

深省。

三、回避责任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到"不得不"这个词,似乎许多事都不是出于我们本

心,而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其实深层挖掘这个词的背后,是一种回避责任、推卸

责任的行为。

例如,许多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的父母,口口声声说"我不得不为他做饭,

他什么都不会,我不给他做饭,他就得挨饿"。其实父母并不知道,孩子的理解

和父母的理解往往天差地别。

我们常常把自己扮演成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事实上并非如此。尤其是在父

母子女之间,父母常常以为孩子离不开他们的照顾,其实孩子们往往认为父母的

照顾是一种羁绊。

因此,卢森堡博士建议将"我不得不…"改为"我选择…"变被动为主动,

"我不得不给孩子做饭"变成"我选择为孩子做饭",因为不得不做的事一定会

让人不开心,而我主动选择做的事是我愿意承担责任的事。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种场景,拉长着脸的母亲气呼呼地给全家人做好饭,然后

把碗筷重重地放在桌上,再加上一句厉声的“吃吧",这时你还能愉快地吃饭吗?

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用"我选择"代替"我不得不",为

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四、强人所难

例如,在上述丈夫晚归的例子中,当妻子提要求时,如果不能清晰明确地提

出客观现实的要求,而是说"你随便"、"你看着办"或者"你应该怎么怎么样",

这些话都是一种变相的强人所难。它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对方就会付出代

价或者受到某种惩罚。比如,妻子会给丈夫冷脸,会几天不理丈夫,甚至不许丈

夫亲近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一种惩罚。

我们许多人使用的语言都是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去耐心

认真地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这正是导致暴力沟通的根源。

在我们的日常沟通中,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出现这四种暴力沟通的表现。

牢牢记住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我相信我们最终一定能达到书的封面上讲的那句

话。

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爰将自然流露。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2

"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一次"互相吐槽大会"上,好友们指出我的缺点:在表达上有时会忽略她们

的感受,过于直接理性。

我其实也有察觉到,自己在亲昵熟悉的人面前,说话容易不带斟酌,更加只

追求结果而不顾及感受。但以前并不觉得恃"亲近"而骄有什么问题,以为互相

了解脾性就不会心存芥蒂。

但看了《非暴力沟通》后,才真正意识到沟通实在是T牛需要省察的练习,

对所爱的人尤其应该注意沟通方式。因为人们习惯把自己内心的小孩暴露在最亲

近的人面前,如果得不到回应和爰,那么ta可能就会收回对你的信任,关上心

门。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超越自己心智和情感的局限,用更加柔情的目光,

去看待自己、他人及其它生命,从而体验更和谐的关系」

当我开始控制自己的语言情绪,学会表达感受和需求、肯定和赞美,发现既

表达自己,又让他人感到被关爰,真是一件自由又快乐的事情。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3

因年底工作比较忙碌,心情有时候比较浮躁,对孩子和老公就难免带着情绪

和不满,加上孩子最近放假在家,总是想着玩,不想做作业,我就着急了,对他

态度就有点不好。

一天,我下班回家他就缠着我玩,我比较累不想和他玩,就跟他说:"我不

想玩,你去写作业吧,别老想着玩!我还做饭呢。"他不高兴了,回到自己卧室

大声的喊叫,还把东西扔的到处都是。我一看就急了,对他大声训斥,他更来劲

了,把橡皮扔到我的餐桌上,把铅笔扔到地上。我本想冲到他的房间对他大吼大

叫,但是我猛然感到我错了。我需要冷静,就当没有看见他的演出,自己到厨房

里去做饭了。

他的声音渐渐小了,做好饭,我叫他:"吃饭了,快去洗手吧。"我一看地上

和餐桌上的铅笔、橡皮不知道啥时候已经都捡起来了。我们坐下来吃饭,他对我

说:"妈妈,我不应该对你嚷嚷,我不对「我点点头,表扬他:"嗯,知道自己

错了,很不容易,妈妈允许你有自己的脾气和发态度,但是不能伤害别的东西,

可以去扔自己卧室里的枕头「孩子说:"嗯,我知道,妈妈说过很多次了」

我很高兴没有把事态扩大化,没有更深的伤害到孩子,让他发泄了脾气并认

识到自己的错误。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4

我墙裂推荐大家去看这本书!就算你觉得自己跟别人的沟通不存在任何问题,

没有任何的矛盾,这本书也值得你一看,它会让你对沟通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

如果你苦恼于自己总是不能正确的表达观点,如果你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

亦或是心情不舒畅,都应该看这本书,它能解决你的问题。

1、提出具体的请求:

直接告诉他你的请求,你希望他做什么,尽量的表述具体详细些,而不是直

接说不希望他做什么。

使用抽象的语言会使我们无法深入的了解自己。

2、明确谈话目的:

如果我们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对自己的

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昨天我突然陷入思想的沼泽,我想不通一些事情,那让我非常的痛苦,可能

身边的朋友没办法理解我的痛苦。直到今天我再次翻开《非暴力沟通》,顿时云

开雾散,我觉得我可以采纳书本里的建议,去照着执行。

我想我可能真的表达方式不对,我只是一昧的说他从来不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甚至直截了当的说他是个没有想法的人。怎么可能没有想法呢,有的人只是天

性不爱表达出来。我又是否有认真的回顾我们之前的交流,或许是我自己没有用

心罢了。

要解决我的烦恼,可以试着找一个具体的话题,然后展开。每个人擅长的领

域不同,我如果从他的角度切入,可能会对他有更真实的认识。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5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身体暴力都源于语言,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带来的

、不同感受,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竟然不自知,这些伤害不露声色,仅

用只言片语便使我们遍体鳞伤,进而激怒受害者时,马上将小问题发展成"身体

的暴力",使他们情绪失控、难以自已,做出无法挽回的事。

对方的"暴力"反击时,让我们才觉悟到自己说话的得失,伤害了对方自尊、

面子、情感,同时也造成了自己情感和精神上的伤害,彼此之间变得冷漠、隔阂、

敌视。真是说者无心听者难受,不会表达真实感受和愿望不能倾听对方的需求,

困于暴力沟通之中,百思不得其解,令人痛苦不堪。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让我们学会转变谈话和聆听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地

说出伤害人的话,学会了好好说话温柔以待,言语上不再批判、指责、诋毁、猜

忌、比较、命令、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口不择言等无心

或有意的暴力,刺穿我们坚硬的盔甲,直至内心深处。

非暴力学会创始人阿伦.甘地说,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

活方式造成了它的无情。

而改变沟通方式则是转变生活方式,改变无情世界的最佳途径。

《非暴力沟通》教给了我们一种沟通方式,通过表达与体会观察、感受、需

要,以及作出具体请求,明确表达内心,提醒我们觉察和内省,体会自己和他人

的情绪与需要。

只说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事实,不要妄加评判,不要用有色眼镜看人看事,

凭主观意识下定义;

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连同自然而来的情绪,不要试图影响他人判断,

而将感受与想法混为一谈;

在表达需要之前,先推弃自己的情绪因素,不要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刻意扭

曲他人行为,明确表达自己的需要。

出于自己的感受与需要,希望对方做些什么,清楚表达出来,请求而不要命

令。

用心倾听他人的感受与需要,询问和反馈,有效地帮助对方。

不要吝于表达感谢与赞美,大方表达与接受。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都是友善的,那些看似不友善的沟通

方式,多来自于生活中的不经意的习惯。非暴力沟通源于爰,让我们用非暴力的

沟通方式迎刃而解遇到的难题,让爰、关怀与欢乐融入我们的生活。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6

第一次写心得思绪万千、真不知道该如何阐述我所想表达的内容,其实在教

育女儿这方面我也是在不断的去查资料,去找书看,去倾听别人好的教育方法。

女儿很小的时候体质不好,我总觉得我应该给她更多的爰,应该什么都惯着她,

依着她,可是渐进的我发现她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越发强烈,我当即决定重新寻

找新的教育方法,幼儿园三年我似乎又变成了文中所描述的(控制型育儿方式)

的家长,我深感很累,女儿应该也是一样。读了本书几页下来,感觉轻松了,理

解只有尊重才能赢的合作,当然首先必须自我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

朋友交往之间的尊重,要让女儿看到妈妈是怎样去做的,就算偶尔的跌倒和不完

美,但是妈妈也在努力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父母与子女虽然在年龄上有长幼之

分,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父母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去尊重和理解孩子。

合作不是要求父母一味的迁就孩子,也不是要求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真正的合

作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双方都乐意接受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所以对我而言,在以

后和女儿相处的过程中必须处处讲究合作的技巧。

文章中所提到的奖励和惩罚实则对我的触动比较大启从女儿上了一年级以

后,在我的思维里我认为她已经长大了,所以"奖惩"几乎占据了我教育方式的

50%不管是女儿的生活能力还是学习能力只要有明显的进步,我都会加以奖励;

反之,也会加以惩戒,有时的惩罚会让女儿无比激动的骂我是个坏妈妈,那一刻

我知道不合实际的惩罚会让女儿对我失去信任,会让她在妈妈这里找不到安全感。

再者,我真的需要把长时间贴在女儿身上的标签彻底撕掉,在读本书之前,其实

我会给女儿贴各种标签,类似于:你好懒,你真笨,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似乎根本

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基本的就是尊重,那么此时我把对女

儿的尊重又放在了哪里呢?

在本章节中出现最多的词"目标"首先育儿的目标,对我而言我对女儿的目

标有两点:一是保障她的人生安全,帮助他规避风险,这是作为监护人最基本的

责任。二是丰富她的人生,尽可能地给她创造各种机会让她能够去了解和感受生

活的多种多样,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女儿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不强,很多事情

都是奶奶在帮她整理,因为奶奶认为没关系,孩子小,家长可以代劳。其实不然,

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看到行为背后的需要,第59页中的一段话"典型的围绕策略展开的争吵"

仿佛是我经常跟女儿的对话,例如:你需要睡觉了,你需要写作业了,女儿的回

复也总是:我想再玩会儿,等一会儿之类的话语。而我总是去批评她干什么事情

喜欢磨蹭,浪费时间。这就是因为我没有很好的去了解我和女儿之间的需要和彼

此尊重,我应该用尊重的态度去倾听女儿的需要,而不是评判和指责,让我们相

互理解彼此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去合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在不停的需要,需

要工作,需要学习,需要如何去更好的经营家庭。我们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

去使用各种方法和策略,也会因为你的需要被满足而感到快乐和愉悦。

父母要想真正地了解孩子,就要听听她的心里话。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

放弃大人的成见,客观地认识她的世界,并试着用她的视角来感受她的生活。以

前女儿经常会跟我分享一些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一件事她需要阐述很久,放

学的路上讲,回家继续讲,我总讲她你可以简短一点讲完结束,回家就写作业吧,

别浪费时间了,絮絮叨叨讲个没完没了,她会很不高兴!嘴里还在说:“妈妈天

天就只知道让我写作业,都不跟我玩。"我也会很生气,甚至很大声的说:“你已

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就知道玩,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别跟我讲那么多没用的

赶紧去写作业。"显然我和女儿的情绪都糟糕透了,这种情况下孩子在我这里学

到了什么呢?我的行为影响了她的情感和安全感,我为什么不能给她时间让她有

机会表达自己,倾诉自己想法呢?应该让她知道妈妈愿意倾听她的点点滴滴,参

与她每一个阶段的成长,让我们之间相互尊重,相互联结。

我们都希望孩子的童年无忧无虑,希望她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去保障她们的快

乐成长。

家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在我们共处的生活中和工作中无时无刻都

在体验着相互间的给予,以及给予后的那份快乐。在第四把钥匙:激励给予。学

习这一章节的内容后让我很惭愧,因为女儿幼儿园大班时开始在外面学画画,起

初每次学完之后回来都会画一张送给我,那时的我总是很感动,去拥抱她夸奖她,

女儿也很满足,久而久之我也不那么在乎了。当有一次()她问我:妈妈、我送

给你那么多幅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副呢?我敷衍她说:你画的都一样,而且你没以

前认真了,谈不上喜欢哪一副。从那以后我几乎很少会收到她送给我的画了。我

把她给予我的礼物制定的标准过高,没有用心去分辨并接受她给予我的礼物,同

时也失去了我和女儿之间的情感联结。其实小孩子的给予是奉献的天性,不求任

何回报的、很纯粹的给予,应该值得我们现在很多的家长去学习。我经常会想把

对女儿讲出去的话收回来,语言中也会充满批评和命令,缺少对她的尊重,也缺

乏和她的沟通。前段时间听过师傅发的一段夜读"别让脾气阻挡了福气",如果

我能多一些长颈鹿式的表达、多一些长颈鹿式的倾听,少一些豺狗语言,应该也

会少一些睥气多一些福气吧!

有段时间我的情绪比较糟糕,遇事总容易急躁,压不住火气,总觉得这个事

情没有办法解决,唯有用争吵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弄的家庭关系异常僵化。在成

长中学习教会了我面对问题时我们总会有很多解决方法,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然说起来很简单,这一切的方法还需要我们在遇到困难的同时保持一个清晰的

思路,稳定的情绪,合作也会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鼓励孩子跟你合

作,当我们的策略得到孩子满足的时候,孩子的那份笑容也是建立自信的强有力

的方式,即使失败了,总结经验,调整策略,继续学习继续前进。创建“无错区"

首先让我想到的就是"尊重"这两个字,我做的很不够,缺少自我审视的习惯,

缺少从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缺少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希望自

己可以慢慢的在和女儿之间和家庭之间创建一个充满尊重与合作的“无错区"。

为此我要不断的学习和改变。

今天我大声读完这一篇的,感觉好像比默念更有效果。标题:“每日提醒"

我觉得太棒了,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书中介绍的这些概念不断的在我的脑海里更

新。今天女儿的一句话让我触动很大,她在写作业,我下班回家后做在她旁边正

好用手机在上网查一些资料,她抬头看着我说:妈妈你不看书吗?我说:晚上再

看。她又说:你不是说要和我一起学习一起看书一起进步吗?我随即脱口而出:

用心写你的作业,少讲话。紧接着女儿的一句:就知道你做不到。我似乎被什么

东西刺了一下,这本书已经快读完了,我试问我收获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为什

么面对孩子却连最基本的承诺都无法兑现,我应该自我反省。我在说这句话的时

候并没有考虑女儿的感受和需要,回应的方式也是有问题的。我需要"每日提醒

纸条"不断的去提醒自己重温:七把钥匙,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建立我和女儿之

间的信任、尊重与合作。

来自"无错区”的故事分享,似乎觉得每一故事都在我的生活里出现过,昨

晚师傅跟我说:学多少不重要,关键是能够会用多少是最关键。我思考了许久,

辗转难眠,刚开始读《非暴力沟通亲子篇》,让我觉得我自己是个非常差劲的妈

妈,样样不合格,样样不达标,缺乏耐心倾听,缺乏对女儿的尊重、未知女儿的

需求,各种标签往女儿身上贴,豺狗式的语言也是屡见不鲜。今天中午我尝试性

的问女儿:妈妈以后不再对你乱发睥气,不再对你大喊大叫了,好不好?她用怀

疑的眼神看着我说妈妈你能做到吗?我说你相信妈妈吗?女儿说我相信你,

如果连我都不相信妈妈,还有谁会去相信妈妈呢?那一瞬间,我流泪了,感觉被

女儿的爱和信任包裹着,女儿带给了我生命的真相。或许你会认为孩子不断地向

我们索取,而事实上,我们从孩子身上获取的反而更多,让我们的生命趋于"完

整"。当我们凶了孩子,误解了孩子,但孩子还是会原谅你,不是吗?最后孩子

还是会紧紧抱着你,不是吗?

这是孩子对我们的爰。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一次又一次发脾气的“勇气”来源。

请千万别忘了,我们是孩子最爰的人。要留一份平和、尊重、温暖的爰给孩

子。因为我们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童年的色彩!希望自己继续加油,期待自己和

女儿的每一次改变,每一次进步。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7

在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前,我对非暴力沟通没有认识和理解,想着肯

定是本鸡汤书,看看总是有好处的。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非暴力即意味着

让爰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

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

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的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非暴力沟

通》这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得到提

升。

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爰,让爰融入生活。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去探寻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我们要通过日常的

观察,找到结果,并清楚地描述下来。要成功地进行非暴力沟通我们还要建立表

达感受的词汇表,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感受源于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无法牺

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效的暴力沟通要求我们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有时候倾听比语言更

具有力量,倾听会使人身心痊愈,因此学会倾听尤为重要。让爰融入生活不仅仅

意味着要爱他人,同时还要爰自己。充分表达愤怒,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我们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在情绪低落时,我们要用心去

了解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我们才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非暴力沟通还要求我们学会表达感激。

其次,"爱自己”的观点给我很大的震撼。

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有一点完美情结的缘故吧,很容易自我生气,自我纠结。

的疏导,确实让我很受益。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

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

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

来寻求改变,而让爰主导我们的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

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

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

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学会非暴力沟通,我们在以后

的生活、工作上都会受益匪浅。或许是读的速度较快,对其中的某些内容理解的

较为浅薄。看来这本书还是要多看常看,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8

还列举了四种异化的沟通方式,来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踩过雷:

a.道德评判: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警惕

对他人进行分类和评判,比如"地域歧视"、"贴标签"。

b.进行比较: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

"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DanGreenberg

《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

c.回避责任:成长环境、他人行为、上级命令、同伴压力、规章制度、无法

克制的冲动等等都是回避责任的借口。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同

样我们也不用对别人唯命是从,要意识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

d.强人所难:可以提出请求,但不要威胁或强迫他人。如果人们认为不答应

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所以要确保我们

清楚地传递了并不想强人所难的信号。

"如果一个人选择新的生活,是为了追求幸福,而非逃避惩罚,那他的行为

就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9

本书的第4、5章都是和感受有关,第4章主要分享的是如何体会和表达感

受,第5章分享的是感受的根源,本书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和词汇帮助我们去理

解【感受】,这点对于读者很友好。

关于"感受",在大二的个案工作课上,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让我开始对"感

受"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我目前看来,学会觉察感受,并表达出来,是内在成

长的第一步。

第4章一开始,讲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从来没有人问过他的感受,人们认

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大家是被鼓励着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

接着分享了几个小故事,有小时候因为老师提出的"男孩子不要胆小怕事"

的观念,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害怕,哪怕手受伤也忍痛打了一个月的棒球。也有

在非暴力研讨班上,一个太太表示自己的丈夫仿佛是一堵墙,太太希望丈夫能多

体贴她,但是她运用的是指责的说法。

通过几个小故事,引入观点:非暴力沟通鼓励表达内心的感受,因为这不仅

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随后提出我们需要区分"感受和想法"。以下

是想法和感受区分的例句。

1、想法:我觉得我吉他弹的不好。

2、感受: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很郁闷/烦透了。

还提出,当我们说:"我觉得",常不是表达感受,而是表达想法。也有很多

词语是表达想法,例如: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

被束缚、被欺负、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被忽略。

我觉得十分有趣的是,还分享了表达感受的词汇表,十分有用,表达感受需

要有丰富的词汇,这样更好的觉察自己细微的情绪和感受,把需要得到满足和没

有得到满足的感受分了两组。

认为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

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读到这里,我霎时间想起萨提亚的

冰山理论和应对方式,翻开图表,我发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

萨提亚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如同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我们往往看到

只是冰山表面的行为和应对方式,其中萨提亚的应对方式有4种,讨好、指责、

打岔、超理智,4种应对方式是有4种表现姿态的,如图所示,我自己有觉察过,

我常用的应对姿态是指责。

在相关的培训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刻,"没有所谓的XX型人格,有的

是应对姿态,不要用理论把人定义了"。而且我们每个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应对姿

态可能互换,比如像我常用的应对姿态是指责,但面对更高压的一些环境,我对

应对姿态就有可能变成讨好。

回归本书,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和非暴力沟通都共同提到了,行为、事件带来

感受,但导致了感受的是,我们内在的观点、期待还有需要(渴望X

前不久发生了一件让我情绪崩溃的事情,过后我用冰山理论来回顾自己的心

理过程,的确有帮助我觉察到自己的需要。

事情的起因是我得知我申请的你我伙伴平台"性教育种子讲师”的电子证书

没有通过。当时,我内心首先是不相信,然后我通过文字的方式和你我伙伴平台

的工作人员不断地解释、说明自己的原因。(行为)

对方的解答让我无法不能接受,我在文字中表示,因为准备性教育实践课程,

我花费了多少时间、精力,没有通过审核这件事情,让我感觉十分受伤,难过,

而且从对方的反馈来看,似乎是我在指责tao(应对方式:指责)

我首先是生气,接着开始难过,感觉十分的委屈。(感受)伴随着这样的感

受,我哭了,而且是嚎啕大哭地给朋友打电话,说自己是多么的委屈和悲伤。(行

为)

一段时间过后,我冷静下来,我思考,我为什么崩溃得大哭呢?

我认为我这么认真地学习完全课程,完成了将近20xx字的作业,还完成了

一次我自己还算满意的性教育实践课,我应该被肯定,应该要通过审核,应该取

得证书,这才是有价值的。(观点)

对ta人,我期待对方对我的付出和努力学习的肯定,对自己,我期待拿到

这个证书。(期待)我渴望自己被对方肯定,被对方认同。(渴望)

那关于自我的部分,我还是不太能够理解,所以没有写到这个部分。当我一

点点挖掘自己当下爆发的情绪背后的观点、期待、渴望,知道自己需要的是被认

可,那我就可以自我给予,觉察感受后开始更好的自我关怀。:有时也是慢热的。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0

这几周参加读书会学习《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最开始想要学习这本书是因

为老师在给我们做导读时,提到要了解对方内在的需求,你才能更好地与对方沟

通,而这又是在工作生活中非常需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

比如客户拿了一个图给你说:你帮我稍微修一下。其实他的需求是,你认真

看一下,用心把图改好看。而我们经常理解成稍微改一下就好。这就容易导致需

求与解决方案不一致,出来的效果会让客户不满意。当然更直接的例子就是现在

常说的直男癌,这是需求的发出与接收差距太大的典型。

所以了解对方的真正需求是非常的重要,学习了这本书,我经常把"对方的

需求是什么"挂在心上,从近期的效果看,给自己的工作带了比较多的帮助。

上周刚从书上学到的另外一点沟通用语:观察与评价。

我们往往喜欢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给人下定义,在定义中又很容易把对方的

缺点放大,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我们的上司或者家人对我们说:你很不细心啊!这是对你的评价,我们

听了会很难过。如果他们说:这周工作中你在这里,这里还有那里都做错了,你

很不细心啊。这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羞愧,想一下确实不细心,心里就接受

了,下次就不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了。只是换一种说法,给人带来的感受却是如

此巨大的不同,因此学习非暴力沟通是多么有必要啊~

学无止境,《非暴力沟通》确实是一本非常值得学习的好书,希望老师们一

起参加,提升自我,让生活工作中的沟通更加顺畅。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1

教育家感言"没有爰就没有教育",但今天让更多一线教师感慨的是"有爰

也不见得有教育"。君不见,一些老师对学生满腔热情,而有的学生却敬而远之;

君不见,有的老师很负责地帮助学生组正错误却遭到“敌视",甚至于恶语相向、

爆发激烈冲突……何以至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增强

了而我们教育工的沟通能力却相对滞后了。

在教育部颁布试行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三个"教师专业标准"中,"沟通

与合作"被同时列为教师的一项基本专业能力。提升沟通品质,既是时代的呼唤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一项必要的修炼。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

一书虽然不是专为教师而写,但在提升教师的沟通品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

却是一本经典之作。

你是否以为拳脚相加才是"暴力"?或许你知道"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但是否意识到自己对当事者陈述不当行为时却把"观察"与"评价"混为一谈了?

你是否经常会给孩子以"道德评判"、说张三却拿李四来比较以及惯于使用"我

不得不""你让我"这类口头禅?你与学生或家长交流时,是否只顾自己说话而

忽视了“倾听"对方?你是否喜欢用"安慰式""同情式""反驳式""辩解式"

"建议式”等等方式向倾诉者作出反馈?

当我看到《非暴力沟通》对种种"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剖析以及由此造成的

危害就足以让我震惊了。原来,一直为伶牙俐齿而自得的我其实常常像在公园里

丢了钥匙、却因为光线比公园里好而趴在街灯下寻找的醉汉,由于表达方式不当

而偏离了沟通的初衷和方向。

许多老师认为自己依法执教,不体罚学生,根本与暴力扯不上关系。但实际

并非如此。本书把"暴力"分为"身体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两类。教师涉

及使用武力的"身体的暴力"比较容易辨别、发生的概率也比较低。但是,通过

语言和行为让对方产生精神恐惧、紧张和痛苦的“隐蔽的暴力",往往连自己都

很难察觉,政策法律更管不到,发生的频率也就更高。如果我们用心体会和留意

一下自己和同事、哪怕是优秀教师的日常谈话方式就会发现,我们的语言的确经

常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隐蔽的暴力"虽然没有肢体上的冲突,但它同样

会激怒受害者、迫使对方作出暴力反抗,它的实际危害性被大大低估了。

当我读到本书的相关章节时,不由自主地想起20xx年10月,一名女教师

在家访途中被陪同男生掐死的惨痛事件。在对学生丁某逃课去网吧的违纪行为进

行批评教育后,这位敬业负责、新学期刚调来的优秀班主任还努力争取家庭的配

合。因电话联系家长未果,她便骑自行车载着丁某一同家访。途中,17岁的丁

某谎称父母不在家、只有爷爷在果园干活将毫无防备的老师骗至山上……(详见

浙江频道10月28日《丽水缙云县一名中学班主任家访竟被学生杀害》等报道)

用"隐蔽的暴力”分析不难看出,被充当"向导”的丁某对班主任会怎样向家人

"告状"、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家法"有着难以预料的恐惧。同行中,源自身

边这名女教师的恐惧和焦虑不断在发酵、不断折磨着丁某的神经。终于,在即将

到家、让自己颜面扫地的一幕出现之前,心理崩溃的丁某转而对"恐惧源"实施

了暴力反抗。假如这位女教师懂得"隐蔽的暴力”的危害,惨剧也许就可以避免。

所谓大道至简。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模式并不复杂深奥,关键在于有意

识地在实践中依次运用好以下四个步骤:

观察——明了正在发生的事情、对方在干什么并客观加以陈述(比如,本

周三次数学作业你两次没交也没有说明理由);

感受表达"难过""开心""气愤""害怕"等基于观察的感受(比如,

我不满意);

需要告知那样的感受是出于内心何种需要(比如,因为我需要每个学

生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请求——明确告知希望对方怎么做(比如,请补交前两次的作业以后要按

时完成1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这“四要素”的察觉,运用时则可以根据需要作出

调整而不是固定不变。借助这“四要素"诚恳、清晰地表达自己,这只是其中的

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借助这一沟通模式学会倾听,用心体会对方此刻的观

察、感受和需要并予以帮助。

"观察”是非暴力沟通模式的第一个要素,但不幸的是我们平常在沟通中往

往将观察和评价(包括批评、归类、比较等)混为一谈。我们自以为在表达观察

的结果,实际上却是主观评价、甚至武断地给对方贴"懒惰""不负责任""自私"

等种种负面的标签。

比如:学生做错了2道题目。有的老师会说"这种题目还做错,真笨"。这

样的表述并非是在指出学生的错误(观察),实际表达的是老师主观的感受(连

不该错的都做错了,我很不满意)和评价(你是个笨家伙X对观察结果的正确

陈述是“这次布置的N道题,你做对了N-2道,做错了2道"。非暴力沟通模

式并非要求我们不作任何评论,而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即使要评价

也要基于特定的事件和环境而不要绝对化甚至拔高到人品、道德的层面上去。如

果不能将评价从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察”中剥离出来、哪怕评价中包含着我们的

需要和请求那么对方将倾向于关注批评等评价性信息而可能对我们的需要和请

求弃之不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摩提说得好:"不带评论

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0

大多数人在不顺心时习惯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听到批评时一般会申辩、退

缩或反抗;在沟通中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考虑问题。非暴力沟通则非常强调通过

观察和倾听体会双方的感受和需要。当别人批评、指责自己时,不是条件反射式

地反驳对方,而是通过倾听,帮助对方从杂乱无章的表述中找到其真实的感受和

需要;同时也能诚恳、清晰地表达自己。这样,双方的真诚和爰就会自然流露,

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和暴力。

《非暴力沟通》还涉及到如何避免过分自责、合理地表达愤怒、运用强制力

避免自己遭受伤害、解决内心冲突以及正确表达感激等内容,视野广阔、论述独

到。在看来,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法,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

醒:"让爰融入生活",让每个人实现既丰富他人生命、也更加欣赏自己的人生追

求目标。这也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2

这本书是我带着目的来看的,但是又不抱太大希望,因为我想要的是一个整

个体系,但是没想要,这本书好像帮我打开了这所大门,自我感觉这本书把倾听

作为这本书的主要部分,当然倾听也是一门艺术,看完这本书后,感觉只能作为

我交流认知体系中的一个知识点或者底层的构架,因为这里面的,观察、感受、

需求、请求、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拿出来都值得再做细分研究!观察、感受、需求、

请求、中的前三个要素我都感觉挺难的,为什么叫?因为这是先入为主的思维习

惯或者自己认知真的不够全面造成的问题,所以对我来说想要改变需要大量的书

籍和经历才可能对其有所大致的了解,

不加评论的观察!

清晰明确的感受,

具体的需求

最终由上得出自己的请求。

而上面的四个要素是搭建在倾听之上的!不仔细倾听启然不会有明细感受,

明确的需求,

后面的章节不管是

"爰自己”

还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都给我一种,有事就直说,如果总是模糊不清

别人可能不会察觉

后面的这些总给我感觉

要像一个孩子一样去表达自己就好,没有那么多需要顾忌的。

就这样,爰自己!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3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本书,感觉自己对于本书的理解还有有

许多有待加深的地方。

这里就简单地写下自己看完本书之后的一些心得体会吧。非暴力沟通鼓励我

们以充满爰的方式去和他人沟通,加强联系。这其中离不开非暴力沟通的四个基

本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其中有几个部分对我个人来说,是印象最

为深刻的:一是在沟通的时候要更多地关注自己以及他人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

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不经意间所带来的语言的暴力:二是注重倾听的力量。很多

时候,在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判断等,

但是也许他人需要的仅仅只是得到充分的倾听,得到来自别人的理解和认可;三

是要更多地关注自身。当我们表现不够完美时,我们往往会陷入自责和内疚当中

而忽略了对自己的爱。另外如果我们只是出于内疚、羞愧的心理去做一些事情,

效果通常比不上我们发自心底的出于对自己的爱,出于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目的去

做的事情。转变对自己评价的方式,让生命之花绽放。

最后,非暴力沟通自己想要做到完全地理解以及日常工作生活的融会贯通,

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正如本书结尾所说的,值得做的事情哪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