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桐柏一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郑州桐柏一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郑州桐柏一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郑州桐柏一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郑州桐柏一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桐柏一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镁在空气中燃烧: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利用如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对试管内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变大B.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个数变多D.分子间隔变大3.模型构建可以变抽象为直观。下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C.原子核中可能含有6个c和6个bD.原子中含有6个a和8个c4.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0368反应后质量/g16m424A.甲和丙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B.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是5:1D.甲、丙一定都是单质5.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石油分馏 C.纸张燃烧 D.煤的干馏6.小明从下列某粒于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表示阴离子 B.核电荷数为12 C.有两个电子层 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7.“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符合这个理念的是A.废弃物品焚烧处理 B.循环使用教科书C.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D.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将t1℃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9.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A.1、2、3 B.2、4、1 C.4、8、2 D.4、4、1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甲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11.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事实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选项事实结论A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均有催化作用不同的反应有时可以使用同一种物质作催化剂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C与O2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C与O2不需要任何条件就可以发生反应DAl在常温下就能与O2发生发应,Fe在常温下几乎不与O2反应Al的抗腐蚀性能比Fe弱A.A B.B C.C D.D12.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①冰水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氧④食盐水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你另写一个优点_____。(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的燃烧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14.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_。(3)小王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利用装置B证明CO2能溶于水,锥形瓶内装满CO2,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注水至如图位置,关闭活塞K,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5)若用装置E装置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底部有破洞的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请从下图选项中找出与其有相同优点的装置______(填序号)。(6)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F铁丝燃烧的实验,写出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15.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若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____(填字母序号)。1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F收集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3)实验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请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若在F装置的集气瓶中放入用紫色石蕊浸泡过的纸花并通入二氧化碳后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称取了24.5g氯酸钾和5.1g的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共热,加热至完全反应。求:(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小数)。18.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在化学实验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现象或结果产生影响。(1)钢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生锈。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更大、更明亮。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请举出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乙醇,故用天然气做燃料的化学方程式是:,不符合题意;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产物为水和氧气,故其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符合题意;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候:,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2、D【详解】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选项正确。故选D。3、C【分析】由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可知,c是质子,b是中子,a是核外电子。【详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故A不正确;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集中在b和c上,故B不正确;C、c是质子,b是中子,质子数可能和中子数相同,则原子核中可能含有6个c和6个b,故C正确;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A【分析】甲反应后质量减少,甲属于反应物,丙反应后质量减少,丙属于反应物,丁反应后,质量增加,丁属于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0-16)+(6-4)=(24-8),故m=3。【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甲和丙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符合题意;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是:(30-16):(6-4)=7:1,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甲、丙都是反应物,但是不一定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5、B【解析】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乙醇产生,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产生,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6、A【解析】A、表示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A错误;B、核电荷数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故B正确;C、有三个电子层,原子虽然失去了最外层两个电子,但电子层仍然存在,故C错误;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8个电子是一种稳定结构,故D正确。点睛∶原子核电荷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7、B【详解】A、废弃物品焚烧处理,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主题;

B、循环使用教科书可节约资源,减少木材的利用,符合主题;

C、鼓励开私家车出行,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主题;

D、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主题;

故选:B。8、D【解析】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此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不确定溶液质量,不能确定溶质质量,说法错误;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由于不知道溶液质量的大小,故无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说法错误;C.甲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变小,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说法错误;D.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此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将t1℃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相等,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注意涉及溶质质量比较的时候,要看清楚溶液质量是否相等。9、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该用的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原子个数守恒,即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是不发生改变的,根据观察,反应后共有4个碳原子,所以x的值就应该是4,反应后的氧原子个数为8+4=12,所以反应前也应该有12个,由于氧气中已经有10个,所以y的值应该为2,反应后氢原子一共是8个,所以z的数值应该是8,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10、C【详解】A、由图可知,t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t1℃时,若甲、乙两种物质都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若是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符合题意;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用降温结晶的办法,甲析出,乙不会析出,故可得到纯净的甲,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及结晶的一般方法:11、A【详解】A、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均有催化作用,故得出结论:不同的反应有时可以使用同一种物质作催化剂,故A合理;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都是溶液,如水,故B不合理;

C、碳常温时,具有稳定性,点燃时,具有可燃性,碳与氧气反应需点燃,而不是C与O2不需要任何条件就可以发生反应,故C不合理;

D、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铁锈结构疏松,易吸水,会加快铁器的腐蚀,而铝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故铝的抗腐蚀性能很好,故D不合理。

故选:A。12、A【详解】①冰水混合物是由同种物质水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②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③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由同种物质氧气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④食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③。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A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防止高温熔融物落下,使集气瓶底部受热不均而炸裂软塑料瓶变瘪【详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为了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应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G装置的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铁和氧气燃烧生成高温的熔化物,所以实验前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4、试管长颈漏斗2KMnO4K2MnO4+MnO2+O2↑AD或AE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BD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把燃着的小木条放在C管口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①③3Fe+2O2Fe3O4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解析】(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仪器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选用发生装置为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装置D、E收集。(3)小王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收集了一瓶氧气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故选BD;(4)利用装置B证明CO2易溶于水,锥形瓶内装满CO2,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注水至如图位置,关闭活塞K,二氧化碳溶于水,使集气瓶中的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长颈漏斗进入,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故选B。(5)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验满方法是:把燃着的小木条放在C管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G装置使用时将破洞的试管放入锥形瓶中反应开始,将试管提起,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G装置的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①关闭开关,反应生成的被封闭的气体产生较大压强,使干燥管中的液面下降,直至固液分离,②小试管仅起到密封长颈漏斗管口的作用,无法使固液分离,关闭止水夹会导致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生较大的压强将单孔塞弹出;③关闭开关,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生较大的压强,使注射器的活塞向外弹出,直至液面与固体分离,④关闭开关,不能使液体与固体分离,且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生较大的压强将单孔塞弹出。故装置①③也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6)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反应方程式为3Fe+2O2Fe3O4,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15、试管B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复燃则满;【解析】(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试管;(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条件是不加热,故选固液不加热型装置B;(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复燃则满;16、长颈漏斗DaB纸花变红【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①为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D;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若用F收集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