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随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量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的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二氧化碳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193462反应后的质量/g11待测2820A.表中的待测值为32B.X中一定含有C、H、O元素C.反应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3.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二氧化硫 B.空气 C.磷 D.碘盐4.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彩球升空 B.载歌载舞 C.礼炮轰鸣 D.国旗飘扬5.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6.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B.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杂质C.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D.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7.以下四幅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中与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分布较一致的是()A. B. C. D.8.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氯由一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B.次氯酸钠是由一个钠元素、一个氯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次氯酸钠比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低D.二氧化氯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9.电子和原子总数相等的粒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NO和O2 B.Ca2+与Cl﹣ C.SO2与CO2 D.OH﹣与NH﹣210.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

(1)“花瓣”上的物质从物质类别上看,都属于_____。(2)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发生化学反应,其中Fe与甲剧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若物质甲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为,则构成物质甲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可表示为(4)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正:_____;反_____。(5)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化学性质相差很大。①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姐妹,但其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②装有石灰水的烧杯久置一段时间后上层形成一层白膜其原理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③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不能用_____填序号;A闻气味B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点燃D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2)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可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其原因是_____;还可以用于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3)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选择此装置的理由是_____。(4)现有如下资料:①制取NO2的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制取NO2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有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想用10%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两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①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回答: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14.6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②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干净的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他们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现象: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________NaOH溶液部分变质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__________。14.暴雨过后的河水浑浊不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经过以下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一中,加入的A物质是絮凝剂,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2)图一中操作①②③对应图二中的装置分别是(填序号)________,其中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所用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单一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写名称);(3)图二中的装置(Ⅱ)从下端入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4)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点即可);要将浑浊的液体C变澄清还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经上述操作后,检验所得液体是硬水,生活中转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维生素C(C6H8Ox)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76.试计算:(1)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2)维生素C分子式中x=_________;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3)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16.常温下,一锥形瓶中盛有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3%的稀硝酸,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与加入稀硝酸的关系曲线如图。请回答问题:(1)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时,溶液的数量(浓度)逐渐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2)时,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01%,写出计算过程)。(3)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2.6%的稀硝酸进行本实验,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A、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A选项现象的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B选项现象的描述正确,符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C选项现象的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选项现象的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分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描述,学习中识记镁、氢气、红磷、木炭、铁丝等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区分是在氧气中燃烧还是在空气中燃烧,同时注意现象描述的语言中不能出现生成物。2、C【解析】

A、待测的氧气=19+34+6+2-11-28-20=2,故A错误;B、由二氧化碳知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由水知X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19g-11g)=8g,碳元素的质量+氢元素质量=X的质量,故X中只含碳、氢,故B错误;C、反应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8g-6g):(20g-2g)=22g:18g=11:9,故C正确;D、该反应中X和氧气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物不是一种,故不是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C。3、A【解析】

A、二氧化硫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磷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D、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含有碘元素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A。【点睛】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C【解析】

A、彩球升空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载歌载舞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礼炮轰鸣过程中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等,是化学变化;D、国旗飘扬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C。5、D【解析】

A、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6、C【解析】

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称得固体质量可能偏小,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错误;B、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将偏小,故B错误;C、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所以溶剂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就偏大,故C正确;D、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溶质质量分数是不变的,因为溶液是均一的,故D错误。故选C。【点睛】只要是称得的溶质质量偏大,或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都能导致结果偏大。7、A【解析】

地壳中各元素含量按质量计氧48.60%、硅26.30%、铝7.73%、铁4.75%,故选A。8、C【解析】

A.二氧化氯由二氧化氯分子构成,一个二氧化氯分子由一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B.元素只能说种类,没有数量的意义,次氯酸钠是由钠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此选项错误;C.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比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低,此选项正确;D.二氧化氯中氯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此选项错误。故选C。9、B【解析】

A、NO中的核外电子数为7+8=15,O2中的核外电子数为8×2=16,则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A错误;

B、Ca2+中的核外电子数为20-2=18,Cl-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7+1=18,则核外电子数相等,且原子总数均为1,故B正确;

C、SO2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6+8×2=32,CO2中的核外电子数为6+8×2=22,则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C错误;

D、OH-中的核外电子数为8+1+1=10,NH-2中的核外电子数为7+1×2+1=10,则核外电子数相等,但原子总数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点睛】阳离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质子数之和减去电荷数,阴离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质子数之和加上微粒的电荷数。10、D【解析】

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单质氧气供呼吸铁生锈分子的构成不同A【解析】

(1)通过分析可知,“花瓣”上的物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物质类别上看,都属于单质;(2)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发生化学反应,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都会与氧气反应,所以甲是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则构成物质甲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可表示为;(4)由氧气的性质可知,正面:氧气供呼吸,可以用于医疗急救,气割气焊,登山航天等合理均可。反面:铁生锈,浪费金属资源,食物腐烂变质等。(5)①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姐妹,但其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②装有石灰水的烧杯久置一段时间后上层形成一层白膜,白膜的成分是碳酸钙,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原理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③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且一氧化碳有毒,不能通过闻气味的方式鉴别。不能鉴别,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具有该性质,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燃着的木条会将一氧化碳点燃,在二氧化碳中熄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在紫色石蕊试液中会形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一氧化碳不县有该性质,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酒精灯;集气瓶;防止加热时KMnO4粉末进入导管;2KMnO4K2MnO4+MnO2+O2↑;连接仪器,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氧气不易溶于水;D或F;2H2O22H2O+O2↑;固体与液体混合常温下制取气体;B;F。【解析】

(1)仪器a是酒精灯;仪器b是集气瓶;(2)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KMnO4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连接仪器,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选用D或F收集;(3)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是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4)由制取NO2的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NO2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用F装置收集,短导管接吸收尾气的装置。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或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等)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完全反应32%AC产生白色沉淀,酚酞变红加入适量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恰好反应(或刚好不再产生沉淀),过滤。【解析】

试题分析:①酚酞溶液为酸碱指示剂,所以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或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等);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完全反应;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14.6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HCl物质的量:14.6g×10%÷36.5=0.04mol……(1分)设氢氧化钠为xmolNaOH+HCl→NaCl+H2O(1分)11x0.04mol1:1=x:0.04molx=0.04mol(比例式和答案共1分)0.04×40÷5×100%=32%(1分)答:略②乙组: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产生白色沉淀,酚酞变红证明已部分变质;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必须出去碳酸根离子,但不能引进新杂质,故加入适量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恰好反应(或刚好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即可。考点: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