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1页
5.5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2页
5.5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新旧衔接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或走进当地的科技馆、天文馆等,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和用途,并进行操作和观察,请按用途列举望远镜的类型有:玩具用望远镜、军用望远镜、、等。根据用途,你联想到了什么:?预学新知1.教材P132图5.5-2中的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当于,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2.视角的大小跟、有关,视角越大,人眼看到的“物体”越大。3.制作与图5.5-2原理相同的望远镜,取放大倍率为2倍,选用目镜的焦距是10cm、直径是4cm,物镜的焦距是cm,选取的物镜比目镜的直径要大一些,成像质量会更好,根据以上数据制作和调试望远镜。素养目标1.(物理观念)了解教材图5.5-2开普勒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知道视角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放大倍率。2.(重点: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动手进行探究、设计、制作、调试简易望远镜。3.(难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观察校园内远处的物体,通过交流、评估,改进简易望远镜,使成像效果更好,并进行展示。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或尝试制作其他不同类型的简易望远镜。认识望远镜的发展历史,体会这一历程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课堂任务1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1.(体验)了解和记录两块凸透镜(焦距不同)的焦距分别是cm、cm,两手一前一后分持凸透镜,用眼睛观察远处的物体,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放大且清晰的像,另一同学用刻度尺或卷尺等测出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并记录为cm,估测放大的倍数是。2.根据以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呢?(1)观察图甲,物体到人眼的距离固定时,物体越大,视角越大;同一个物体,离眼睛的距离越近,视角越大,离眼睛的距离越远,视角越小,这就是物体看起来近远的原因。(2)图乙是望远镜的光路图,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结合图丙分析下表可知,虚像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大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物∶f目。物体的视角大小i虚像的视角大小r目镜的焦距f目物镜的焦距f物1°2°5cm10cm1°3°5cm15cm2°4°10cm20cm2°6°15cm45cm课堂任务2设计简易望远镜(1)所需器材:两块直径、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瓦楞纸板、热熔胶、美工刀、剪刀、直尺等。(2)设计过程:。(3)确定倍率:确定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为倍。(4)确定镜筒长度:物镜的焦距约为20cm,直径约为5cm;目镜的焦距约为10cm,直径约为4cm。按前面课堂任务1-1中的方法,测出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并记录为cm,分别作为目镜筒和物镜筒的长度。(5)如图所示,制作时,根据物镜和目镜的长度截取适当尺寸的长方形的瓦楞纸板,并把它卷起来,用热熔胶封边制成镜筒,把凸透镜分别嵌入到镜筒一端。(6)按教材P135“使用与调整”中的要求进行调试。课堂任务3反思与拓展制作的望远镜使用了两块凸透镜,观察到的远处物体的像是倒立的,怎样才能通过望远镜看到正立的像呢?改进方案一:,进行制作和调节。改进方案二:思考如下光路图,可以,进行制作和调节。参考答案【新旧衔接】红外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它们的原理是什么(或结构有什么不同,或如何制作一个望远镜呢)(合理即可)【预学新知】1.照相机;放大镜2.物体本身的大小;物体到眼睛的距离3.20课堂任务11.答案具有开放性,根据实际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