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名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四平市名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四平市名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四平市名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四平市名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四平市名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物质质量/g181232反应后物质质量/g待测26212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B.待测数据是23C.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1D.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CO用作燃料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3.阿莫西林是一种很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下列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莫西林中含有16个碳原子B.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43个原子C.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D.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9:34.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为甲烷,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B.物质B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D.该反应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1:95.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环境B性质与用途①过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污染②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①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热,可与汽油混合作为汽车燃料②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做电极C性质与现象D结构与性质①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所以墙内开花墙外香②因为CO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向燃着的高低蜡烛中倾倒CO2,蜡烛自下而上熄灭①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②因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A.A B.B C.C D.D6.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8.下列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C.称量NaCl D.检验H2的纯度9.下列关于的理解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B.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C.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10.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把火盖灭,原理是()A.清除了可燃物B.让油与空气隔绝C.降低油的着火点D.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11.厨房中报警器检测到煤气泄漏,从分子性质角度解释,这是利用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再分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将碘加入汽油中:无明显现象B.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紫红色的铜生成C.向氢氧化铁中加入氯化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向滴有石蕊溶液的稀硫酸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溶液仍为红色13.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1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氮气液化15.腐烂的蔬菜不能吃,主要是因为产生了有毒且致癌的NaNO2。NaNO2中N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装置C、D、E、F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________(填字母)。(3)通常情况下,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_______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口进人。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应用水等液体吸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18.(8分)已知:2CaCO3+O2+2SO2=2CaSO4+2CO2,有50KgCaCO3参加反应,求反应后生成CaSO4的质量?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I.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1)建造航母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2)建造航母用到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4)为了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C.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Ⅱ.文化自信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6)战国时《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与草木灰、水混合后所得的碱液可用来洗涤帛丝。(“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蜃”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得到的碱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b增加25g是生成物;d减少20g是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所以a的质量应该减少5g是反应物;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化合反应;B.待测数据是18g-5g=13g;C.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5:20=1:4;D.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选A点睛: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中质量变化的特点进行判断;2、D【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A选项一氧化碳做燃料,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B选项金刚是用来裁玻璃,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选项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D选项氮气用作保护气,,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选择D考点:物质的性质3、C【详解】A、通过化学式可知,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故A说法错误;B、通过化学式可知,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含有44个原子。故B说法错误;C、通过化学式可知,阿莫西林这种物质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故C说法正确;D、通过化学式可知,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9]:[14×3]=19:42。故D说法错误。故选C。4、D【详解】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A为甲烷,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其中不含氢分子,故错误;

B.物质B是氧气,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错误;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故错误;

D.该反应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2+2×16):2×(1×2+16)=30:18=11:9,故正确。

故选:D。5、D【详解】A、①过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污染;②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①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热,可与汽油混合作为汽车燃料;②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做电极;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①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所以墙内开花墙外香;②因为CO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向燃着的高低蜡烛中倾倒CO2,蜡烛自下而上熄灭;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表示氦原子,属于稳定结构;表示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溶易失去电子,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6、D【解析】试题分析: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A、煤属于化石燃料.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D、氢气可以人工制造,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化石燃料方面的知识.7、D【详解】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故选项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选项错误;C、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活泼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氢气;故选项错误;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8、C【详解】A、在连接仪器时需要用水润湿玻璃管口,使仪器更好的连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手掌要紧握试管,导管要伸入液面以下,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操作错误,符合题意;D、检验氢气的纯度时要将试管倒拿,手指盖住试管口移动到酒精灯上在放开手指,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32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2:32=1:1,故选项错误。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故选项正确。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正确。

故选:A。【点睛】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10、B【分析】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注意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不能被降低。【详解】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把火盖灭,这是让油和空气隔绝,隔绝空气灭火。故选B。11、B【解析】试题分析:厨房中报警器检测到煤气泄漏,是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选B。考点:分子的性质12、D【详解】A.将碘加入汽油中,可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液体变成紫红色,选项错误;B.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能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紫红色的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选项错误;C.向氢氧化铁中加入氯化镁溶液,由于氢氧化铁是沉淀,不反应,无明显现象,选项错误;D.向滴有石蕊溶液的稀硫酸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反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溶液仍为红色,选项正确。故选D。13、C【解析】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A选项说法正确;B、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自己不能灭火,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B选项说法正确;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C选项说法错误;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不能乱跑,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4、A【详解】A、铁钉生锈的过程中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B、冰雪融化的过程指的是水的形态的转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C、香水挥发的过程中,香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是物质的形态转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D、氮气液化的过程中,氮气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是物质的形态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故选A。15、B【详解】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NaNO2中N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B分解反应CA①防止污染空气【详解】(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固-固加热型B,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属于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以用装置D(或F,气体从①进入);氧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选择装置E,装置C、D、E、F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C;(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可选择固-液常温型A;(3)通常情况下,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①口进人。SO2易溶于水,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应用水等液体吸收,目的是防止污染空气。【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9.9(2)90%.【详解】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产生CO2的总质量为25g+150g-165.1g=9.9g;(2)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x,则:CaCO3+2HCl═CaCl2+CO2↑+H2O10044x9.9gx=22.5g,鸡蛋壳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