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在2A+B=2C+3D中已知17gA与1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gC,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96B.48C.35.5D.322.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分别加入蒸馏水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3.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C.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D.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县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易拉罐应投放的垃圾桶是A.可回收垃圾B.其他垃圾C.厨余垃圾D.有害垃圾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C.滴加液体 D.给液体加热6.下图中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A. B.C. D.7.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此装置评价错误的是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质量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也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C.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精确D.在探究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反应后丙、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是()A.O B.Si C.Al D.Fe10.下列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元素(氩元素除外),在化学反应中,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失电能力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B.得电子能力:S<ClC.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1.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Sb2O3 B.SbO2 C.HSbO3 D.H3SbO412.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B.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D.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3.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B.观察颜色可以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两种固体粉末C.用石蕊溶液鉴别水和碳酸溶液D.品尝味道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14.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的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 B.C. D.15.小刚要用托盘天平称取10.6g的蔗糖(1g以下用游码),称量时他误将物质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称得的蔗糖的实际质量为()A.10g B.9.4g C.10.6g D.11.2g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我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我不选B而选用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_____。我认为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从气体性质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4)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____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有(填写一条)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1)C3H7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2)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N:O=______。(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0.1%)(4)8.9gC3H7NO2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______g。18.(8分)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1)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______?(3)每500g该品牌的食盐中共含氯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空白。(1)小明同学选择A装置准备用氯酸钾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完成上述实验的操作步骤有: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_____,将该操作编号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2)小华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代替氯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氧气(不考虑水蒸气),她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3)当过氧化氢接触到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但如果你稍改变所选择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速率,请从下图所示的仪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替换小华同学选择的装置中一种仪器,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4)你认为小明和小华制取氧气的方法,哪一种更好?_____(填“小明”或“小华”),理由是_____;_____(写两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17gA与1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gC,D的质量为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故选D。2、D【解析】

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空气和氧气,方案不可行;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木条在空气和二氧化碳中都有可能熄灭,现象不明显,方案不可行;C、空气、氧气两种气体均不易溶于水,且均不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无明显现象,用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的方法无法鉴别,方案不可行;D、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故选D。3、D【解析】

A.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解释正确;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增大压强使石油气分子之间有间隙减小,可贮存在钢瓶中,解释正确;C.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更快,解释正确;D.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解释错误。故选:D。4、A【解析】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铁或者铝等金属,为节省金属资源,应予以回收。因此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A选项正确。故选A。5、B【解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6、D【解析】

A、水的净化过程水分子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B、冷凝水在冷凝过程水分子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C、水的汽化和液化过程水分子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过程水分子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之后氢原子和氧原子重组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发生改变,符合题意。故选D。7、A【解析】试题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只能测出氧气的体积,A错误;此装置不使用导管,较密闭,可减少误差,BC正确;故选A。考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8、C【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可知甲乙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依次1、2、1、2;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故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不变。【详解】A、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不符合题意;B、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故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C、反应后丙、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符合题意;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解析】

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是硅元素。故选B。10、D【解析】

A、硫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则硫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正确;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得电子能力S<Cl,正确;C、由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正确;D、钠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故其核外电子数也为11,错误。故选D。11、A【解析】

试题分析:原子种类反应前原子个数反应后原子个数x中含有的原子个数Sb022H440O473根据“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发生改变”可推得X的化学式为Sb2O3,应选A项。12、A【解析】试题分析: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变大,而不是体积发生变大。故选A.考点:分子性质13、B【解析】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而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更旺,而燃着的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故A可以达到目的;B、二氧化锰和氧化铜都是黑色固体粉末,所以不能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故B不能达到目的;C、石蕊溶液在水呈紫色,在碳酸溶液中呈红色,可用石蕊溶液鉴别水和碳酸溶液,故C可以达到目的;D、蔗糖是甜的而食盐是咸的,所以在厨房中可以通过尝味道的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故D可以达到目的。故选B。【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4、B【解析】

反应前一段时间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反应后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小,锰元素质量不变,因此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因此B选项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故选B。15、B【解析】

天平使用时,1g以下用游码,称取10.6g的蔗糖,砝码10g,游码0.6g。【详解】1g以下用游码,称取10.6g的蔗糖,砝码10g,游码0.6g。称量时他误将物质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称得的蔗糖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10g-0.6g=9.4g。故选B。【点睛】天平使用时,正确的方法是“左物右码”,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砝码和物体防反了,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2KClO32KCl+3O2↑2H2O22H2O+O2↑可以控制反应物的量(或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量达到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目的)D密度和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a可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或可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解析】

(1)A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没有放棉花,适宜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不选B而选用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物的量(或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量达到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目的);(3)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D;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从气体性质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密度和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4)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丙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a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否则,丙装置中的水就会被气体压出,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通过丙装置中是否有气泡冒出(或冒出气泡的多少来)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或输出氧气的流速)。故答案为可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或可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936:7:32:1415.7%0.7【解析】

(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7+16×2+14=89,故填:89(2)丙氨酸中C、H、O、N元素间的质量比为:(12×3):(7×1):(16×2):14=36:7:32:14;故填:36:7:32:14(3)根据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则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故填:15.7%(4)8.9gC3H7NO2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故填:0.7【点睛】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利用,即可求得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丙氨酸的质量×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氢元素的质量。18、74.58.4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