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专家讲座_第1页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专家讲座_第2页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专家讲座_第3页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专家讲座_第4页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治标准与治法福建医科大学从属协和医院中医科毛小红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页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治未病内容、治病求本标准、病治异同概念及八法含义。2、熟悉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准。3、了解三因制宜内容。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页防治标准

详细内容1.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素问·四气调神论》“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2.治病求本、分清标本缓急。

何谓正治与反治,何谓标本缓急。3.调整阴阳。

唐·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4.扶正祛邪。《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5.病治异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6.三因治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页治法八法详细内容1.汗法2.吐法3.下法4.和法5.温法6.清法7.消法8.补法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4页中药福建医科大学从属协和医院中医科毛小红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5页中药学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中药主要性能及60种中药分类、药性特点、功效和主治。2、了解其它中药分类、药性特点、功效和主治。3、了解中药产地、临床配伍、煎煮方法以及临床用药禁忌。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6页中药性能四气:是指药品含有寒、热、温、凉四种不一样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是指药品含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五味作用区分以下:辛:“能散、能行”,含有发散、行气、行血、开窍、化湿等作用。甘:“能补、能和、能缓”,含有补益、调和、缓急等作用。酸:“能收、能涩”,含有收敛、固涩作用。苦:“能泄、能燥”,含有通泄、燥湿等作用。咸:“能下、能软”,含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另外,“淡”含有渗湿利小便作用。“涩”与“酸”作用相同,含有收敛固涩作用。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7页辛温解表药麻黄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8页麻黄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9页辛温解表药

麻黄麻黄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行水消肿;散阴疽、消癥结。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0页辛温解表药

麻黄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外感喘咳证。3、用于水肿证。4、用于阴疽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1页辛温解表药桂枝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2页桂枝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3页辛温解表药

桂枝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4页辛温解表药

桂枝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之痹证、痛经、闭经,能温经、祛寒、活血通络。3、用于心阳不振之胸痹心痛证、水饮凌心之心悸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5页辛温解表药荆芥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6页荆介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7页辛温解表药

荆芥荆芥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8页辛温解表药

荆芥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表证。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证。3、用于吐衄下血症。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9页辛温解表药防风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0页防风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1页辛温解表药

防风防风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2页辛温解表药

防风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3、用于破伤风。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3页辛凉解表药柴胡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4页柴胡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5页辛凉解表药

柴胡柴胡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6页辛凉解表药

柴胡临床应用:1、用于邪在少阳,外感发烧。2、用于肝郁气滞诸证。3、用于气虚下陷证。4、用于疟疾。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7页辛凉解表药薄荷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8页薄荷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9页辛凉解表药

薄荷薄荷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功效: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0页辛凉解表药

薄荷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烧、微恶风寒、头痛者。2、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3、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4、用于疏肝解郁,症见胸闷、胁痛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1页辛凉解表药菊花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2页菊花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3页辛凉解表药

菊花菊花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4页辛凉解表药

菊花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烧头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肿毒。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5页辛凉解表药葛根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6页葛根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7页辛凉解表药

葛根葛根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功效: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8页辛凉解表药

葛根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发烧,头痛项强。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3、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9页辛凉解表药桑叶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40页桑叶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41页辛凉解表药

桑叶桑叶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肝经。功效: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42页辛凉解表药

桑叶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症见发烧头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43页祛湿药化湿燥湿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44页化湿燥湿药藿香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45页化湿燥湿药

藿香藿香性味归经:微温。归脾、胃、肺经。功效:化湿、解暑、止呕。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46页化湿燥湿药

藿香临床应用:1、用于湿滞中焦证。

2、用于暑湿证及湿温证初起。

3、用于呕吐。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47页祛湿药利湿渗湿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48页利湿渗湿药茯苓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49页茯芩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50页利湿渗湿药

茯苓茯苓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51页利湿渗湿药

茯苓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2、用于脾虚诸证。

3、用于心悸失眠。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52页祛湿药清热利湿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53页清热利湿药茵陈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54页茵陈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55页清热利湿药

茵陈茵陈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56页清热利湿药

茵陈临床应用:1、用于黄疸。

2、用于湿温、湿疮、湿疹。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57页清热药清热泻火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58页清热泻火药石膏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59页石膏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60页清热泻火药

石膏石膏性味归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61页清热泻火药

石膏临床应用:1、用于气分实热证。

2、用于肺热咳喘。3、用于胃火牙痛。4、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62页清热泻火药知母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63页知母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64页清热泻火药

知母知母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65页清热泻火药

知母临床应用:1、用于气分实热证。

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3、用于阴虚消渴。4、用于骨蒸潮热。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66页清热药清热解毒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67页清热解毒药连翘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68页连翘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69页清热解毒药

连翘连翘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胆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70页清热解毒药

连翘临床应用:1、用于疮痈肿毒、瘰疬结核证。

2、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71页清热解毒药金银花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72页金银花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73页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金银花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74页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临床应用:1、用于疮痈疔肿。

2、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3、用于热毒血痢。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75页清热药清热凉血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76页清热凉血药牡丹皮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77页牡丹皮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78页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牡丹皮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79页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临床应用:1、用于血热斑疹吐衄。

2、用于虚热证。3、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跌打损伤。4、用于疮痈、肠痈。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80页清热药清热燥湿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81页清热燥湿药黄芩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82页黄芩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83页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芩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84页清热凉血药

黄芩临床应用:1、用于湿温暑湿,黄疸泻痢,热淋涩痛。

2、用于肺热咳嗽。3、用于热病烦渴、寒热往来。4、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5、用于血热出血证。6、用于胎动不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85页清热燥湿药黄连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86页黄连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87页清热燥湿药

黄连黄连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肝、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88页清热燥湿药

黄连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中阻、脘痞呕恶、泻痢腹痛。

2、用于热病高热。3、用于心烦失眠、胃热呕吐、肝胃失和、呕吐吞酸。4、用于痈肿疮毒、皮肤湿疮、目赤肿痛。5、用于血热出血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89页清热燥湿药黄柏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90页黄柏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91页清热燥湿药

黄柏黄柏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92页清热燥湿药

黄柏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带下、热淋涩痛、足膝肿痛、泻痢、黄疸。

2、用于痈肿疮毒、湿疹、湿疮。3、用于阴虚发烧、遗精盗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93页清热药清热解暑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94页清热解暑药青蒿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95页青蒿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96页清热解暑药

青蒿青蒿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肾、肝、胆经。功效:清热解暑、退热除蒸、清胆截疟。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97页清虚热药

青蒿临床应用:1、用于热病伤阴。

2、用于痈肿疮毒、湿疹、湿疮。3、用于阴虚发烧、遗精盗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98页清热药清肝明目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99页清肝明目药决明子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00页决明子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01页清肝明目药

决明子决明子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肾、肝、大肠经。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02页清肝明目药

决明子临床应用:1、用于目赤肿痛、目暗不明。

2、用于头痛眩晕。3、用于肠燥便秘。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03页消导药山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04页消导药

山楂山楂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05页消导药

山楂临床应用:1、用于肉食积滞证。

2、用于泻痢腹痛。3、用于瘀阻肿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06页消导药鸡内金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07页鸡内金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08页消导药

鸡内金鸡内金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效:消食健胃、固精止遗、化坚消食。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09页消导药

鸡内金临床应用:1、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证。

2、用于遗精遗尿。3、用于结石癥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10页泻下药攻下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11页攻下药大黄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12页大黄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13页攻下药

大黄大黄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心、肝、大肠经。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14页攻下药

大黄临床应用:1、用于胃肠积滞,大便秘结。

2、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火邪上炎之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证。3、用于热毒疮疡,丹毒及烧烫伤。4、用于瘀血诸证。5、用于黄疸,淋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15页攻下药芒硝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16页芒硝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17页攻下药

芒硝芒硝性味归经: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功效:泻下,软坚,清热。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18页攻下药

芒硝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积滞,大便燥结。

2、用于口疮,咽痛,目赤及疮痈肿痛等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19页润下药火麻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20页火麻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21页润下药

火麻仁火麻仁性味归经:甘、平。归脾、大肠经。功效:润下通便。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22页润下药

火麻仁临床应用:1、用于肠燥便秘。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23页祛痰止咳平喘药清化热痰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24页清化热痰药前胡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25页前胡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26页清化热痰药

前胡前胡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肺经。功效:降气化痰,宣散风热。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27页清热化痰药

前胡临床应用:1、用于痰热阻肺证。2、用于外感风热咳嗽有痰之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28页清化热痰药贝母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29页贝母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30页清热化痰药

贝母贝母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31页清热化痰药

贝母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肺燥及阴虚咳嗽。2、用于瘰疬及乳痈、肺痈、疮痈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32页清化热痰药桔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33页桔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34页清热化痰药

桔梗桔梗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利咽。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35页清热化痰药

桔梗临床应用:1、用于肺气不宣咳嗽痰多,胸闷不畅。2、用于热毒壅肺之肺痈。3、用于咽喉肿痛,失声。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36页温化寒痰药半夏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37页半夏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38页温化寒痰药

半夏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39页温化寒痰药

半夏临床应用:1、用于湿痰、寒痰证。2、用于胃气上逆呕吐。3、用于胸痹,结胸,心下痞,梅核气。4、用于瘰疬瘿瘤,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40页止咳平喘药杏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41页苦杏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42页止咳平喘药

杏仁杏仁性味归经:辛,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43页止咳平喘药

杏仁临床应用:1、用于咳喘诸证。2、用于肠燥便秘。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44页温里药附子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45页附子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46页温里药

附子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47页温里药

附子临床应用:1、用于亡阳证。2、用于阳虚证。3、用于寒痹。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48页温里药肉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49页肉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50页温里药

肉桂肉桂性味归经:辛,甘,热;归心、肾、脾、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51页温里药

肉桂临床应用:1、用于肾阳虚证。2、用于寒凝诸证。3、用于寒凝血滞诸痹。4、用于阴疽。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52页理气药陈皮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53页陈皮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54页理气药

陈皮陈皮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55页理气药

陈皮临床应用:1、用于脾胃气滞证。2、用于痰湿壅滞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56页理气药枳实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57页枳实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58页理气药

枳实枳实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59页理气药

枳实临床应用:1、用于食积气滞,脘腹痞满证。2、用于痰浊阻,胸脘痞满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60页理气药香附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61页香附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62页理气药

香附香附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

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63页理气药

香附临床应用:1、用于肝郁气滞诸证。2、用于月经不调诸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64页理血药活血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65页活血药川芎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66页川芎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67页活血药

川芎川芎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68页活血药

川芎临床应用:1、用于血瘀气滞诸证。2、用于头痛。3、用于风湿痹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69页活血药丹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70页丹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71页活血药

丹参丹参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调经,凉血消痈,清心安神。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72页活血药

丹参临床应用:1、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腹痛诸证。2、用于血瘀之心腹疼痛,癥瘕积聚等证。3、用于疮疡痈肿。4、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烦燥不安,心悸失眠等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73页活血药红花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74页红花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75页活血药

红花红花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76页活血药

红花临床应用:1、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淤血腹痛等证。2、用于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瘀阻疼痛等证。3、用于血热瘀滞斑疹紫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77页止血药三七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78页三七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79页止血药

三七三七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胃、肝经。

功效: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80页止血药

三七临床应用:1、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2、用于跌扑瘀肿疼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81页止血药蒲黄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82页蒲黄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83页止血药

蒲黄蒲黄性味归经:甘、微辛,平。归肝、心经。

功效:化瘀、止血,利尿。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84页止血药

蒲黄临床应用:1、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2、用于瘀血心腹疼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85页补益药补气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86页补气药人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87页人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88页补气药

人参人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89页补气药

人参临床应用:1、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危重证候。2、用于肺气虚弱短气喘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等证。3、用于脾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证。4、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90页补气药

人参临床应用:5、用于气血亏虚面色萎黄、神倦脉虚等。6、用于气虚不能摄血便血、崩漏等。7、用于气虚血滞不行关节痹痛、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等。8、用于气虚津亏消渴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91页补气药黄芪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92页黄芪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93页补气药

黄芪黄芪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机。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94页补气药

黄芪临床应用:1、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2、用于肺气虚及表需自汗,气虚外感诸证。3、用于气虚水湿失运浮肿,小便不利。4、用于热病气津两伤之身热口渴及消渴等证。5、用于气血亏虚心悸,失眠,健忘等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95页补气药党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96页党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97页补气药

党参党参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脾经。

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98页补气药

党参临床应用:1、用于中气不足食少便溏、四肢倦怠等证。

2、用于肺气亏虚气短咳喘、言语无力、声音低落等证。3、用于热伤气津,气短口渴之证。4、用于气血两亏虚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199页补气药白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00页白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01页补气药

白术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02页补气药

白术临床应用:1、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诸证。2、用于脾虚失运,水湿内停之痰饮,水肿,小便不利等。3、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自汗。4、用于脾虚气弱,胎动不安之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03页补益药补血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04页补血药熟地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05页熟地黄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06页补血药

熟地熟地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07页补血药

熟地临床应用: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证。2、用于肾阴不足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3、用于肝肾经血亏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08页补血药当归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09页当归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10页补血药

当归当归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11页补血药

当归临床应用:1、用于血虚诸证。2、用于血虚或血虚兼有瘀滞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证。3、用于血虚、血滞或寒凝,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疼痛证。4、用于痈疽疮疡。5、用于血虚肠燥便秘。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12页补血药白芍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13页白芍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14页补血药

白芍白芍性味归经: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15页补血药

白芍临床应用:1、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月经不调,崩漏诸证。

2、用于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头痛、眩晕等证。3、用于阴虚盗汗、营卫不和表虚自汗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16页补益药补阴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17页补阴药沙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18页沙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19页补阴药

沙参沙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20页补阴药

沙参临床应用:1、用于肺阴虚肺热燥咳、干咳少痰或劳嗽久咳、咽干音哑等。

2、用于胃阴虚或热伤胃阴,津液不足等症。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21页补阴药枸杞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22页枸杞子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23页补阴药

枸杞枸杞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明目、润肺。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24页补阴药

枸杞临床应用:1、用于肝肾不足腰酸遗精及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

2、用于阴虚劳嗽。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25页补益药补阳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26页补阳药鹿茸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27页鹿茸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28页补阳药

鹿茸鹿茸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效: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固带脉,托疮毒。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29页补阳药

鹿茸临床应用:1、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诸证。2、用于肝肾不足诸证。3、用于冲任虚寒、带脉不固崩漏不止、带下过多。4、用于疮疡久溃不敛,脓出清稀,或阴疽内陷不起。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30页补阳药冬虫夏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31页冬虫夏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32页补阳药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肾经。

功效: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33页补阳药

冬虫夏草临床应用:1、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

2、用于肺虚或者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劳嗽痰血。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34页固涩药收敛止汗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35页收敛止汗药麻黄根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36页麻黄根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37页收敛止汗药

麻黄根麻黄根性味归经:甘、平。归肺经。

功效:收敛止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38页收敛止汗药

麻黄根临床应用:1、用于自汗、盗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39页收敛止汗药五味子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40页五味子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41页收敛止汗药

五味子五味子性味归经:酸、甘,温。归肺、肾、心经。

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42页收敛止汗药

五味子临床应用:1、用于久虚咳喘。2、用于津伤口渴、消渴。3、用于自汗、盗汗。4、用于遗精、滑精。5、用于久泻不止。6、用于心悸、失眠、多梦。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43页固涩药固崩止带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44页固崩止带药海螵蛸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45页海螵蛸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46页固崩止带药

海螵蛸海螵蛸性味归经: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47页固崩止带药

海螵蛸临床应用:1、用于遗精、带下。2、用于崩漏下血,肺胃出血,创伤出血。3、用于胃痛吐酸。4、用于湿疮,湿疹,溃疡不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48页平肝熄风药天麻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49页天麻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50页平肝熄风药

天麻天麻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效: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51页平肝熄风药

天麻临床应用:1、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2、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3、用于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52页平肝熄风药钩藤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53页钩藤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54页平肝熄风药

钩藤钩藤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熄风止痉、清热平肝。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55页平肝熄风药

钩藤临床应用:1、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2、用于头痛眩晕。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56页安神药酸枣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57页酸枣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58页安神药

酸枣仁酸枣仁性味归经: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59页安神药

酸枣仁临床应用:1、用于心悸失眠。2、用于体虚多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60页安神药远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61页远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62页安神药

远志远志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

功效: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63页安神药

远志临床应用:1、用于惊悸、失眠健忘。2、用于痰阻心窍、癫痫发狂。3、用于咳嗽、痰多。4、用于痈疽疮毒、乳房肿痛。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64页

方剂学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65页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方剂组成标准和配伍规律,培养临床用方能力。2、了解方剂剂型及方剂分类与临床应用。3、重点掌握代表方剂组成、功用、主治。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66页方剂概念方剂概念

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辨识临床病证基础上,依据对应治法和组方标准,确定适当药品、剂量、使用方法,以防治疾病一个用药形式。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67页方剂组成标准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药品,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乏主药。臣药:有两种意义。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药品;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药品。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68页方剂组成标准佐药:有三种意义。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药品;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药品;3、反佐药,即并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药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69页方剂组成标准使药:有两种意义。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药品;2、调和药,即含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70页以麻黄汤为例说明

君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臣药—桂枝,辛甘温,温经和营,解肌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佐药—杏仁,苦温,降肺气以助麻黄平喘,散风寒以助麻、桂解表。使药—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71页方剂组成改变药味加减改变药量加减改变剂型更换改变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72页解表剂概念:以辛散轻宣药品(解表药)为主组成,含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以治疗表证方剂。

本类方剂是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理论立法,属于“八法”中“汗法”。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73页解表剂解表剂是为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表证而设。此时邪未深入,病势轻浅,可用辛散轻宣药品使外邪从肌表而出。假如失时不治,或治不如法,病邪不从外解,必转而深人,变生他证。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强调外感六淫初起,若及时利用解表剂治疗,使邪从外解,则能早期治愈,防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74页解表剂止传变。

解表剂主要用治表证,故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之时,见恶寒、发烧、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75页解表剂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异,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别。表寒者,当辛温解表;表热者,当辛凉解表;兼见气、血、阴、阳诸不足者,还须结合补益法,以扶正祛邪。因而解表方剂对应地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另外,解表剂是针对六淫外邪袭表病变而设,故本书中疏散外风、轻宣外燥、祛风胜湿等章节部分方剂,亦属解表剂范围。学者不可拘泥上述分类,当前后合参,方能窥其全貌。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76页解表剂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在服法上普通宜温服,服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取汗程度以遍身连续微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汗出病瘥,即当停服,无须尽剂。同时,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品吸收和药效发挥。若表邪未尽,而又见里证者,普通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77页第一节辛温解表辛温解表剂,适合用于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烧,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涕,咳喘,苔薄白,脉浮紧或脉浮缓等。常以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羌活、苏叶、防风等为主组成方剂。因寒邪束表,每致营阴郁滞,肺失宣降,故这类方剂每配伍活血通脉桂枝、川芎及宣降肺气杏仁、枯梗等。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香苏散。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78页麻黄汤组成:麻黄9克桂枝4克杏仁9克甘草3克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烧,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方解: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烧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干嘛贵姓?)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79页桂枝汤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烧,汗出恶风,关节肌肉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缓。方解: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自汗恶风项强痛,调和营卫此为功。(大嫂炒姜汁)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80页第二节辛凉解表辛凉解表剂,适合用于风热表证。症见发烧,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咳嗽,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常以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旁子、桑叶、菊花等为主组成方剂。因为温邪袭人,含有发病急、传变快、易搏结气血、蕴而成毒、且多夹有秽浊之气等特点,加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每致肺气失宣,故这类方剂多配伍清热解毒银花、连翘及宣降肺气桔梗、杏仁等。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81页银翘散组成:连翘9克银花9克桔梗6克薄荷6克竹叶4克生甘草5克荆芥穗5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9克鲜芦根30克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发烧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方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烧咽痛服之瘥。(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82页桑菊饮组成:桑叶12克菊花9克连翘12克杏仁9克薄荷4.5克桔梗6克芦根18克甘草3克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热犯肺证。身热不甚,口微渴,咳嗽有痰,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方解:方歌: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饮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荷叶杏花,草根更俏。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83页祛风剂

概念:以祛风药或除风湿药品为主组成,含有疏散外风和清熄内风作用方剂。本处重点指疏散外风剂。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84页祛风剂

风病范围很广,病情也比较复杂,但依据其成因,概括起来可分为外风和内风两大类。风从外来者,名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人体,留着于肌表、经络、筋肉、骨节等所致病证。其它如皮肉破伤、风毒之邪从伤处侵入人体所致破伤风,亦属外风范围。其主要表现为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歪斜,甚则角弓反张等。风从内生者,名内风,是由脏腑功效失调所致风病,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以及血虚生风等。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甚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风病治法为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故治风剂分为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两类。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85页祛风剂

治风剂利用,首先应辨清风病之属内、属外。外风治宜疏散,而不宜平熄;内风只宜平熄,而忌用疏散。但外风与内风之间,亦可相互影响,外风能够引动内风,内风亦可兼感外风,对这种错综复杂证候,应分清主次,或以疏散为主兼以平熄,或以平熄为主兼以疏散。其次,宜分清病邪兼夹以及病情虚实,进行对应配伍,如兼寒、兼热、兼湿,或夹痰、夹瘀等,则应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以及活血化瘀等法配合利用,以切合详细病情。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86页第一节疏散外风疏散外风剂,适合用于外风所致病证。风为六淫之首,风邪致病多兼夹或寒,或热,或湿,故有风寒、风热、风湿等证型。若外感风邪,邪在肌表,以表证为主者,治当疏风解表,其方剂已在解表剂中叙述。本节所治之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侵入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所致病证。代表方如川芎茶调散、牵正散、独活寄生汤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87页独活寄生汤

组成:独活9g克寄生15克

杜仲9克

牛膝9克

细辛3克

秦艽9克茯苓9克桂枝6克防风9克

川芎6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当归9克白芍9克

干地黄9克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养气血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方解: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芩地芍并黄芪;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独活寄生交房辛,八珍独种贵牛膝)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88页祛湿剂

概念:以祛除湿邪药品为主,组成含有祛除体内湿邪病证作用方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89页祛湿剂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含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方剂,统称祛湿剂。属“八法”中“消法”。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者,每因居住湿地、阴雨湿蒸、冒雾涉水、汗出沾衣,人久处之,则邪从外侵,常伤及肌表、经络,见恶寒发烧、头胀身重、肢节酸痛,或面目浮肿等。内湿者,每因恣啖生冷,过饮酒酪、肥甘,则湿从内生,多伤及脏腑,见脘腹胀满、呕恶泄利、水肿淋浊、黄疸、疹痹等。然肌表与脏腑表里相关,外湿能够内侵脏腑,内湿亦可外溢肌肤,故外湿、内湿又常内外相引而相兼为病。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90页祛湿剂

湿邪侵袭,常与风、寒、暑、热相兼为患,且人体质有虚实强弱之分,邪犯部位又有表里上下之别,湿邪伤人还有寒化、热化之异。所以,湿邪为病较为复杂,祛湿之法亦种类繁多。大抵湿邪在外在上者,可从表微汗以解;在内在下者,可芳香苦燥而化,或甘淡渗利以除之;水湿壅盛,形气俱实者,又可攻下以逐之;从寒化者,宜温阳化湿;从热化者,宜清热祛湿;体虚湿盛者,又当祛湿与扶正兼顾。本章将祛湿剂分为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风胜湿等五类。攻逐水饮之剂,已见于泻下剂中,可联络学习。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91页祛湿剂

湿与水异名而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肾为主水之脏,脾能运化水湿,肺能通调水道,故水湿为病,与肺脾肾三脏亲密相关。脾虚则生湿,肾虚则水泛,肺失宣降则水津不布,所以在治疗上又须结合脏腑辨证施治。它如三焦、膀胱亦与水湿相关,三焦不利则决渎失权,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是以通利三焦,助膀胱气化,都有利于祛除水湿。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92页祛湿剂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腻,最易妨碍气机,而气机阻滞,又使湿邪不得运化,故祛湿剂中经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气化则湿化。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均应慎用。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93页第一节清热祛湿清热祛湿剂,适合用于外感湿热,或湿热内郁,或湿热下注所致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痢疾、泄泻、痿痹等病证。常以清热利湿药如茵陈、滑石、薏苡仁等,或清热燥湿药如黄连、黄芩、黄柏等为主组方。代表方如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94页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30g克栀子15g克大黄9克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身目均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中渴,大便不畅,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沉数。初起可伴发烧恶寒,身乏倦怠。方解:方歌: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除湿总相宜。(茵陈蒿汤大黄知)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95页清热剂

概念:以寒凉药品为主组成,含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方剂。本类方剂是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理论立法,属于“八法”中“清法”。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96页清热剂温、热、火三者异名同性,温盛为热,热极为火,其区分只是程度不一样。里热证成因不外内生与外感两端。外感六淫,皆可入里化热;五志过极,脏腑偏胜,亦可化火;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虚热乃生。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97页清热剂治疗里热证应在清法指导下辨证使用清热剂。因里热有在气分、血分、脏腑等区分,有实热、虚热之分,有轻重缓急之殊,所以本章方剂按治法对应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等五类。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98页清热剂清热剂应用标准:普通是在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已盛还未坚固情况下使用。若邪热在表,应该解表;里热已成腑实,则宜攻下;表邪未解,热已入里,又宜表里双解。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299页清热剂应用清热剂须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区分里热所在部位。若热在气而治血,则必将引邪深入;若热在血而治气,则无济于事。此即叶天士所谓“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之理。二是区分热证真假,勿为假象迷惑,若为真寒假热,不可误用寒凉。三是区分热证虚实,要注意屡用清热泻火之剂而热仍不退者,即如王冰所说“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此时当改用甘寒滋阴壮水之法,使阴复则其热自退。四是权衡轻重,量证投药。热盛而药量太轻,无异于杯水车薪;热微而用量太重,势必热去寒生;对于平素阳气不足,脾胃虚弱,外感之邪虽己入里化热,亦应慎用,必要时配伍醒脾和胃之品,以免伤阳碍胃。五是对于热邪炽盛,服清热剂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温热药,或采取凉药热服法,此即《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治热以寒,温而行之”反佐法。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00页第一节清气分热

清气分热剂,适合用于热在气分证。症见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多汗,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此时当用清热生津法治之,惯用辛甘大寒石膏与苦寒质润知母等为主组方。因为里热炽盛易伤津耗气,所以应在清泄里热同时,适当配入养阴生津药品,如天花粉、石斛、芦根等;或配入补气药,如人参、炙甘草等。若兼夹热结、肝风、湿郁等证,需与泻下、熄风、化湿诸法配合使用。代表方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01页白虎汤组成: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方解:方歌: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师母洁净。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02页和解剂

概念:含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等作用,治疗邪在少阳或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方剂。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03页和解剂

和解剂原为治疗伤寒邪人少阳而设,少阳属胆,位于表里之间,既不宜发汗,又不宜吐下,惟有和解一法最为适当。然胆附于肝,与肝相表里,胆经发病可影响及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及胆,且肝胆疾病又可累及脾胃,造成肝脾不和;若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又可造成肠胃不和。故和解剂除和解少阳以治少阳病证外,还包含调和肝脾以治肝郁脾虚、肝脾不和证;调和肠胃以治肠胃不和证。所以本章方剂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三类。和解剂组方配伍较为独特,往往既祛邪又扶正,既透表又清里,既疏肝又治脾,无显著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作用和缓,照料全方面。此为本类方剂优势所在,也是其应用范围较广,主治病证较为复杂原因。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04页和解剂

和解剂毕竟以祛邪为主,纯虚不宜用,以防其伤正,且因兼顾正气,故纯实者亦不可选,以免贻误病情。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05页第一节和解少阳和解少阳剂,适合用于伤寒邪在少阳病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惯用柴胡或青蒿与黄芩相配为主组方,兼有气虚者,佐以益气扶正之品,并防邪陷入里;兼有湿邪者,佐以通利湿浊之品,导邪下泄。代表方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06页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12g黄芩9g人参6g半夏9g炙甘草5g生姜9g大枣4枚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少阳证。见口苦,咽干,目眩。或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妇人热入血室;疟疾;内伤杂病。

方解: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愈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今夏大人老江湖。)

(请人下江找柴草。)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07页第二节调和肝脾调和肝脾剂,适合用于肝脾不和证。其证多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因脾虚,营血不足,肝失疏泄而致院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手足不温。惯用疏肝理气药如柴胡、枳壳、陈皮等与健脾药如白术、茯苓等配伍组方。代表方如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08页逍遥散组成:柴胡3克芍药3克当归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甘草1.5克薄荷3克煨生姜1片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方解:方歌: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09页消导剂

概念:凡以消导药为主组成,含有消食导滞作用,治疗食积方剂。消法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程钟龄曾说:“消者,去其塞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医学心悟》卷1)所以,凡由气、血、痰、湿、食、虫等窒滞而成积滞痞块,均可用之。本章主要叙述食积内停治法与方剂,其它可分别参阅理气、理血、祛湿、化痰、驱虫等章。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10页消导剂

食积之病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脾虚饮食难消所致。所以,本章方剂分为消食化滞和健脾消食两类。

食积内停,易使气机阻滞,气机阻滞又可造成积滞不化。故消食剂中又常配伍理气药,使气行而积消。其它还有兼寒或化热之异,处方用药亦应有温清之别。另外,消食剂虽较泻下剂缓解,但毕竟属于攻伐之剂,故不宜久服,纯虚无实者禁用。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11页第一节消食化滞

消食化滞剂,适合用于食积内停之证。症见胸腕痞闷,嗳腐吞酸,恶食呕逆,腹痛泄泻等。惯用消食药如山碴、神曲、莱菔子、麦芽等为主组成方剂。食积易阻气机,又轻易生湿化热,故常配伍理气、化湿、清热之品。代表方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12页保和丸

组成:山楂180g神曲60g半夏90g茯苓90g陈皮30g连翘30g萝卜子30g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一切食积。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恶心纳呆,呕吐腹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方歌: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消食化滞和胃气,煎服亦可加麦芽。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13页泻下剂

概念:凡以泻下药为主,含有通便排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治疗里实证方剂。属“下法”范围。形成里实证病因不一,有因热而结者,有因寒而结者,有因燥而结者,有因水而结者。人体体质有虚实之异,故治法、用药亦随之而不一样。因热结者,宜寒下;因寒结者,宜温下;因燥结者,宜润下;因水结者,宜逐水;邪实而正虚者,又当攻补兼施。因而泻下剂对应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和攻补兼施五类。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14页泻下剂

泻下剂是为里实证而设,用于表证已解,里实已成之时。若表证未解,里实虽成,亦不可纯用泻下剂,以防表邪随下法内陷而变生他证,应权衡表证与里实证之轻重缓急,或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方能切合病情。若兼瘀血、虫积、痰浊,则宜配合活血祛瘀、驱虫、化痰等法。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或正值经期、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必要时宜配伍补益扶正之品,以其攻邪不忘扶正。泻下剂大都易伤胃气,使用时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同时,服药期间应注意调理饮食,少食或忌食油腻或不易消化食物,以免重伤胃气。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15页第一节寒下寒下剂,适合用于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甚或潮热,苔黄厚,脉实等。惯用寒下药如大黄、芒硝等为主组成方剂。因为实热积滞于肠胃,易致气机升降阻滞,甚至造成气滞血瘀,故常配伍行气与活血祛瘀药如厚朴、枳实、木香、桃仁、丹皮等。代表方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16页大承气汤组成:大黄12克厚朴12克枳实12克芒硝9克功用: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证见,大便秘结,矢气频作,腹部胀满拒按,或高热神昏,潮热谵语,手足微汗。舌苔黄燥、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有力;热结旁流。证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里热实证之惊厥、抽搐、发狂。方解: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肖黄识谱。

)中医防治原则与治法第317页化痰止咳平喘剂

概念:以祛痰药和止咳平喘为主组成,含有消除痰液,缓解或阻止咳喘作用方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