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无脊椎动物部分(二)绍兴县鲁迅中学王海鸥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1页无脊椎动物主要特点是身体中轴没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这类动物包含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步骤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动物界中绝大多数种类属于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各主要门基本特征以下表: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2页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3页腔肠动物门——水螅腔肠动物门是低等多细胞动物,体壁有内、外两个胚层,两层中间是中胶层,中央是消化腔,即胚胎发育中原腔肠,所以叫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呈辐射对称,有水螅型和水母型,这是适应固着生活或飘浮生活结果。水螅是腔肠动物代表,是营淡水生活水螅纲动物。腔肠动物内、外胚层细胞已经有明确分工,到达组织水平。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4页1)神經细胞联成网状,(网状神经系统)传导刺激,刺激强烈时会引发整体反应。2)含有细胞内和细胞外两种消化形式,有口无肛门。3)水螅兼营无性和有性生殖。生活条件良好时,经常进行无性出芽繁殖,秋后进行有性生殖。水螅大多数是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精巢生在靠口体壁上,卵巢生在下半部。它们不一样时成熟,所以是异体受精。受精卵进行完全卵裂,由一个细胞继续不停分裂成2个、4个、8个到许多个细胞,很快发育成中空囊胚,以后形成有内、外胚层和原肠腔原肠胚。围绕胚胎,分泌一层有保护作用壳。胚胎从母体上脱落下来,沉入水底,渡过严冬或干旱。到春季环境转好时,胚胎完成发育,破壳而出,发育成新小水螅。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5页其它腔肠动物——珊瑚、水母1.珊瑚珊瑚虫是跟水螅相类似水螅型腔肠动物,属珊瑚纲。在温暖海底营固着生活。珊瑚是由很多珊瑚虫集生而成群体,多数种类珊瑚虫,外胚层细胞能分泌石灰质骨胳,老珊瑚虫死去,新珊瑚虫又不停由出芽或分裂繁殖产生,大量骨胳能堆积成珊瑚礁和珊瑚岛。我国西沙群岛就是珊瑚骨胳形成。水螅型和水母型腔肠动物即使形态不一样,但它们基本结构是一致。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6页⑸出现了原肾管(由、排泄管等组成)排泄系统。(四)扁形动物门:(约2万种)主要特征:⑴身体扁平,两侧对称。焰细胞⑶产生了皮肤肌肉囊(中胚层肌肉和外胚层表皮紧贴而组成体壁)⑵出现了中胚层。⑷不完善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⑹出现了原始中枢神经系统——梯式神经系统。⑺形成了固定生殖腺及一定生殖导管,大多♀♂同体。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7页分类:⑴涡虫纲(代表:三角涡虫)①主要营自由生活,体表具纤毛及皮肤肌肉囊。③含有消化系统。②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较发达。④涡虫是雌雄同体动物,它们生殖器官比较复杂。有性生殖时异体受精。精液暂时贮藏在对方交配囊中,以后沿着输卵管跟卵结合。另一个方式是一条涡虫把阴茎插入另一条涡虫皮内,注入精子,以后,精子再跟后者体内卵受精。这种特异受精方式,叫做“皮下受胎”。涡虫还保留无性繁殖能力,用横分裂进行裂体繁殖。再生能力极强而著称,在试验室内用涡虫做再生试验,轻易取得成功。这是因为涡虫组织分化还比较原始缘故。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8页
⑵吸虫纲(代表:血吸虫)①均为寄生种类,运动机能退化,体表无纤毛。④生殖系统、生活史趋向复杂,常有两个以上寄主
③消化系统普通较简单,相对趋于退化。②神经、感觉器官也趋于退化。⑤寄生在人肝门静脉。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9页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10页
⑶绦虫纲(代表:猪带绦虫)①全都寄生,身体结构高度适应寄生生活。④生殖器官高度发达,繁殖力极强,大多只经过一个中间寄主。
③体表纤毛消失,感觉器官、消化系统完全退化。②普通由许多节片组成,头节集中附着器官。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11页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12页原体腔动物(约有1.8万种)
主要特征以下:⑴体表被一层角质膜。原腔动物,较主要有以下2纲(现已将它们列为门:线虫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⑹雌雄异体且雌雄异形。⑸有围咽神经环及成正确侧神经节和腹神经节,感官不发达。⑷排泄器官是一个独特原肾管(无焰细胞)。⑶完善消化管(有口有肛门,消化管分前、中、后肠)。⑵出现原体腔(又称假体腔)。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13页
原腔动物新分类
1.线虫动物门:
蛔虫:雌生殖孔在中部,雄交合刺在末端,直接发育
钩虫:雄虫尾端具交合伞.雌雄口囊均发达,腹侧内外两对钩齿,摄取血液
2.轮虫动物门:
轮虫:头部较宽,具由1~2圈纤毛组成头冠,纤毛摆动似车轮;尾又称足,具足腺分泌粘液,末端普通含有一对趾.
轮虫生活史
3.腹毛动物门:腹面若干排纤毛
4.棘头动物门:全寄生,吻上有许多倒钩
5.线形动物门:细长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14页线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多、分布广一门。线形动物门动物身体通常呈长椭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消化系统比扁形动物完全,有口和肛门,这个特点在动物进化史上有主要意义。线形动物门所包含种类,各位学者预计有很大出入,少到10000种,多达400000~500000种。线形动物大都是小型营自由生活种类,在一铲肥沃园土中,就有近百万个线形动物在那里栖息。寄生种类也不少,许多动物和植物体内,最少有一个线形动物寄生,寄生在人体里线形动物不下50种。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15页主要特征:
⑴含有原体腔。♀♂人蛔虫线虫动物门(代表:人蛔虫、钩虫、蛲虫)⑺水生、陆生或寄生生活,分布广。⑹无呼吸循环系统⑸大多雌雄异体且异形;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⑷排泄系统腺型或管型⑶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⑵身体呈长线型,体表具角质膜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16页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17页其它线形动物——钩虫钩虫是寄生在人体里另一个线形动物,属线虫纲,钩虫科。世界各地都有分布。钩虫比蛔虫小得多,长1厘米左右,乳白色透红。成虫身体前端有口囊,口内有两对角质钩齿,钩附在人小肠粘膜上,吸收人血液为营养。身体基本结构跟蛔虫相同,除生殖器官外,其它器官都不发达。雌雄交配产卵,天天多达1~3万粒,随人粪便排出。丝状蚴接触人体,从皮肤上毛囊、汗腺处钻入人体,随血流经心脏侵入肺泡,再沿气管到会厌部,被吞入肠内发育成成虫。钩虫吸血时能分泌抗凝血酶,使伤口流血不止。当它不停更换吸附部位时,新老伤口不停流血,使人贫血。♀♂钩虫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18页人蛲虫♀♂虫卵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19页转轮虫
⑵轮虫动物门(代表:转轮虫)①含有原体腔动物主要特征。④需精卵未受精发育成雄性个体,不常见。在环境条件良好时主要营孤雌生殖。③各器官组织结构均为合胞体(许多细胞以原生质突起相连接成集合体)。②身体微小,普通分头、躯干、尾三部分。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20页步骤动物门:(约1.7万种)
主要特征:⑸出现了后肾管排泄。⑷出现了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有一定方向,流速较恒定)⑶开始含有附肢形式疣足、刚毛,增强了运动功效。⑵出现次生体腔(或称真体腔)。⑴身体出现分节现象(体节形态相同,属同律分节)。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21页扁形、线性、步骤三门动物体腔比较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22页分类:⑴寡毛纲(代表:环毛蚓)①头部不显著,感官不发达。②具刚毛,无疣足。③♀♂同体,异体受精,直接发育。⑺陆、淡水生直接发育;海生发育成
担轮幼虫再发育成成虫。⑹索式(链状)神经系统(体前端背侧1对神经节愈合成脑),感官发达。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23页步骤动物门——蚯蚓步骤动物门动物,体长,圆柱形或长而扁平,左右对称,由前后相连许多步骤合成。它们有真正体腔,形成比较完善循环系统,并促进了其它器官、系统发展。这门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一个主要类群,在进化史上占有主要地位。蚯蚓身体由许多步骤组成,除了前部一些步骤和最终一节外,其余各节形态结构基本相同,呈同律分节,所以叫步骤动物。这种分节现象,是深入分化成结构、机能不一样体节如头、胸、腹、尾等基础,在进化上有重大意义。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24页蚯蚓身体保持线形动物管中套管结构,但体腔是中胚层发育出来空腔,四面被体壁内侧和消化道外侧体腔膜所包围,体壁和消化道壁都有发达肌肉层,各个步骤之间都有隔膜。这种体腔已不是线形动物初生体腔即假体腔,而是一切较高等动物次生体腔,即真体腔。真体腔形成和发展,不但可容纳各种器官系统,而且使消化管和体壁在运动时相互不受牵制,对加强身体运动和消化管活动都是有利。蚯蚓体表是上皮组织组成皮肤。背部中央从12~13节间开始,每节间有小孔,叫背孔。背孔开张时能分泌出体腔液,润湿身体表面,防止在土中运动时皮肤受到损伤。蚯蚓体壁肌肉层有环肌和纵肌,每一体节表面都有一圈粗而短刚毛。依靠环肌、纵肌交替收缩和刚毛帮助,蚯蚓便能以波浪式运动方式缓缓蠕行。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25页蚯蚓消化管也是从口到肛门一条直行通道,不过在结构和功效上比线形动物有以下较复杂分化:口前叶能翻出口外,口后是咽,收缩力强,咽后是食管,食管后接不太显著嗉囊,后面是砂囊,砂囊后是多腺体胃和肠,肠上有内褶盲道,盲肠以后是后肠,它贮存食物残渣,最终由肛门排出体外。蚯蚓有专门循环系统,它由心脏、血管和微血管组成,是封闭式循环系统。蚯蚓排泄系统是分布在每一体节里小肾管。它们一端呈漏斗状,开口于体腔,搜集废物;另一端开口于体表,把废物直接排出体外,或开口于肠壁内,随粪便间接排出体外。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26页蚯蚓中枢神经系统呈链状,它由咽上神经节、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组成。腹神经索由两条神经链合并,外包结缔组织。每一体节都有一对神经节,从那里发出神经,分布到身体各部,把全身各部分联络成一个整体。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27页蚯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成熟后,蚯蚓就在14~16节生殖环带部分分泌粘液,形成圆筒状粘膜管,卵巢里卵即从第14节雌性生殖孔排出,蚯蚓后退,粘膜管带着排出卵向前移动,移到7~9节处,受精囊里贮藏精子便注入圆筒状粘膜管内,进行受精。粘膜管再向前移,从蚯蚓前端落下,两头封闭,形成卵茧。卵茧留在土壤里,每茧有1~3个胚胎,到第二年春天发育成小蚯蚓。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28页其它步骤动物——蛭、沙蚕蛭属蛭纲,是步骤动物门中常见种类。俗称蚂蟥。它们身体基本结构跟蚯蚓相同。不过,蛭类吸收动物血液作为营养,营半寄生生活,有半寄生生活特点。吸血时蛭先从咽壁上分泌内含抗凝血物质蛭素,再将蛭素注入寄主伤口,作用于纤维蛋白原,预防血液凝固。然后蛭便借咽部肌肉鼓动,大量吸血。在蛭类消化道里,还有贮存血液几对盲囊。蛭类生殖跟蚯蚓相同,雌雄同体,进行异体交配,也形成卵茧,卵和精子在卵茧里受精发育。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29页沙蚕⑵多毛纲(代表:沙蚕)⑶蛭纲(代表:水蛭,俗称:蚂蟥)水蛭①头部显著,感官发达(有眼2对,有触手和触角)。②具疣足,其上有成束刚毛。③♀♂异体;发育经担轮幼虫期。①头部不显著,无刚毛,营暂时性外寄生生活。②体前、后端各具一吸盘,有吸附功效。③♀♂同体,异体受精,直接发育。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30页沙蚕,属多毛纲,是步骤动物门中常见海产种类。躯干部每一体节都有一对附肢,叫疣足,使沙蚕外表很像蜈蚣,所以俗名水百脚。疣足是体壁向外突出扁平状物,外面着生两束刚毛和两根黑而粗针毛,能用来游泳和爬行。疣足内部有很多微血管,又是跟外界交换气体呼吸器官。沙蚕最终一节没有疣足,有1~2对丝状触须,叫肛须,当它身体后退时有触觉作用(图14-12)。沙蚕这些特点,跟节肢动物有类似之处,它是步骤动物跟节肢动物中间步骤。再结合其它方面证据,现在普遍认为节肢动物是由步骤动物进化而来。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31页软体动物门:(约13万种)软体动物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主要特征以下:⑺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在外套膜内形成肺。⑹神经系统原始种类成梯状,其余各纲集中为4对神经节。⑸多为开放式循环(头足类为闭管式循环)。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窦(体腔+腔内血液)及血液组成。⑷消化管发达,多数种口腔内具颚片和齿舌(软体动物特有器官)⑶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同时存在(混合体腔)。⑵具外套膜,具贝壳(外套膜外层上皮分泌物能形成贝壳)。⑴身体柔软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和内脏团3部分。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32页分类:⑴双神经纲(代表:石鳖)①神经系统较原始,两条神经索呈梯状。②按贝壳可分为无板类、单板类和多板类。⑼大多数♀♂异体,许多♀♂异形;发育经担轮、面盘两期幼虫。⑻(除少数种类幼体外)后肾管排泄。石鳖新分类:单板纲:新碟贝“活化石”(P202)
无板纲:龙女簪“原始种”(P203)
多板纲:石鳖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33页⑵腹足纲(代表:圆田螺、蜗牛、海牛)蜗牛海牛①头部发达,具眼、触角,多营活动性生活。②足发达,具足腺,位腹侧。③体外多被一个螺旋形贝壳(又称螺类)。
圆田螺动物解剖和分类讲座第34页蚬⑶瓣鳃纲(代表:无齿蚌)①体具两片套膜及贝壳(又称双壳类)②头部消失(又称无头类)③足呈斧状(又称斧足类)④瓣状鳃(又称瓣鳃类)⑤无齿舌⑥雌雄异体,发育经钩介幼虫期钩介幼虫注:无齿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工程承包资金周转借款合同
- 2024年度商品代销协议书3篇
- 2024年全球艺术品拍卖与交易合同
- 2024年专业护坡工程安装施工承包合同版B版
- 2024公司委托代持股协议
- 2024年大型油田勘探开发与合作合同
- 2024年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许可协议
- 2024国际贸易中合同的内容及格式
- 2024年墓穴风水咨询与规划合同
- 2024年劳务派遣协议修订协议正式版一
- GB/T 43829-2024农村粪污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
- GB/T 43743-2024工业回用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导则
- 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 托育运营方案
- 从《水浒传》看古代中国的民间反抗精神
- 高血压病患者女性不孕问题研究
- 智能驾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无人机应用平台实施方案
- 标准化基础知识简介课件
- 2024年核苷类药物行业技术趋势分析
- 智能变色纺织品染料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