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册教案-07-直线和圆的方程-01_第1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册教案-07-直线和圆的方程-01_第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册教案-07-直线和圆的方程-01_第3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册教案-07-直线和圆的方程-01_第4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册教案-07-直线和圆的方程-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掌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以及直线的斜率公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直

线上的点与直线的方程的解的一一对应关系、方程和直线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

迁移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品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

1.重点:通过对一次函数的研究,学生对直线的方程已有所了解,要对进

一步研究直线方程的内容进行介绍,以激发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兴趣;直线

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是研究两条直线位

置关系的重要依据,要正确理解概念;斜率公式要在熟练运用上多下功夫.

2.难点:一次函数与其图象的对应关系、直线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是难

点.由于以后还要专门研究曲线与方程,对这一点只需一般介绍就可以了.

3.疑点:是否有继续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

三、活动设计

启发、思考、问答、讨论、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次函数及其图象

已知一次函数y=2x+l,试判断点A(1,2)和点B(2,1)是否在函数图象上.

初中我们是这样解答的:

2)的坐标满足函数式,

.,.点A在函数图象上.

•;B(2,1)的坐标不满足函数式,

.,.点B不在函数图象上.

现在我们问:这样解答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要给足够

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体会.)

讨论作答:判断点A在函数图象上的理论依据是:满足函数关系式的点都在函

数的图象上;判断点B不在函数图象上的理论依据是: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应

满足函数关系式.简言之,就是函数图象上的点与满足函数式的有序数对具有一

一对应关系.

(二)直线的方程

引导学生思考:直角坐标平面内,次函数的图象都是直线吗?直线都是一次函数的

图象吗?

-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直线不•定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如直线x=a连函数都不是.

一次函数丫=1«+13,x=a都可以看作二元一次方程,这个方程的解和它所表示

的直线上的点一一对应.

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某条直线上的点;反之,这条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

这个方程的解.这时,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

上面的定义可简言之:(方程)有一个解(直线上)就有一个点;(直线上)有一个

点(方程)就有一个解,即方程的解与直线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显然,直线的方程是比一次函数包含对象更广泛的一个概念.

(三)进一步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性

通过研究一次函数,我们对直线的方程已有了一些了解,但有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如y=kx+b中k的几何含意、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方向怎样求直线的方程、

怎样通过直线的方程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都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

(四)直线的倾斜角

一条直线1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

斜角,如图121中的a.特别地,当直线1和x轴平行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

角为0°,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WaV180°.

直线倾斜角角的定义有下面三个要点:(1)以x轴正向作为参考方向(始边);(2)

直线向上的方向作为终边;(3)最小正角.

按照这个定义不难看出:直线与倾角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五)直线的斜率

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

率常用k表示,即

If。I

当aE[0,k€[0,4-<»)j当时,直继制率不存

44E(

在j当aE(p幻时.8.直线的斜率反映了直线对帮

的愉椎度.

直线与斜率之间的对应不是映射,因为垂直于X轴的直线没有斜率.

(六)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在坐标平面上,已知两点Pl(xl,yl)>P2(x2,y2),由于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

线,直线P1P2就是确定的.当xlWx2时,直线的倾角不等于90°时,这条直线

的斜率也是确定的.怎样用P2和P1的坐标来表示这条直线的斜率?

设直线R玲的耐角是a,斜率是匕璃是向上的方向,从

P2分别向x轴作垂线P1M1、P2M2,再作P1QJ_P2M,垂足分别是Ml、M2、Q.那

么:

a=NQPiP2(图1-22甲)或a=JT-NP2P1Q(图1-22乙)

在图1-22甲甲.w(l=笠二Ik.

P】Q*1,

在图1-22乙中,Iga=-igZP^Q^

QPl>4-K

如果丽归下时.丽向上,用苜面的结论可待,

…91=Z1ZZL.

«i-«a«a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经过点Pl(xl,yl)、P2(x2,y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对于上面的斜率公式要注意下面四点:(1)当xl=x2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l、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

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

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七)例题

例1如图1-23,直线11的倾斜角a1=30°,直线12±11,求11.12的斜

率.

图1-23

鼎I酗悴=**

;12的倾斜角a2=90°+30°=120°,

本例题是用来复习巩固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可由学生课堂练

习,学生演板.

例2求经过A(-2,0)、B(-5,3)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1卜=岩=一】纸=号=-1.

.,.tga=-l.

VO°Wa<180°,

Aa=135°.

因此,这条直线的斜率是T,倾斜角是135°.

讲此例题时,要进一步强调k与P1P2的顺序无关,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可通过

直线上的两点的坐标求得.

(八)课后小结

⑴直线的方程的倾斜角的概念.

⑵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⑶直线的斜率公式.

五、布置作业

1.(1.3练习第1题)在坐标平面上,画出下列方程的直线:

(i)y=x

(2)2x+3y=6

(3)2x+3y+6=O

(4)2x-3y+6=0

作图要点: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找出方程的两个特解,以这两个特解为坐标描点

连线即可.

2.(1.4练习第2题)求经过下列每两个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1)C(1O,8),D(4,-4);

Q)>OH,®

6M(一倔历、历.

解:(1)k=2a=arctg2.

(2>=--M6.a=120*.

⑶k=l,a=45°.

3.(1.4练习第3题)已知:a、b、c是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经过下列每两

个点的直线的倾斜角:(l)A(a,c),(b,c);(2)C(a,b),D(a,c);(3)P(b,

b+c),Q(a,c+a).

解:(1)a=0°;(2)a=90°;⑶a=45°.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