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级某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级某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级某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级某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级某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

试卷

1.下列对运动的相关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它的体积一定很小

B.第4秒末到第6秒初经历了1秒的时间

C.某同学绕400米标准跑道跑一周他的位移是400米

D.在研究地球公转规律时,最好选择地心为参考系

2.下列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速度、平均速率、时间B.路程、加速度、长度

C.速率、位移、质量D.平均速度、力、加速度

3.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心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C.当戊―0时,会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

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种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4.足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飞来,运动员又把它以lOrn/s的速度反向踢回,踢球时间为0.2s,

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200m/s2B.200m/s2C.—100m/s2D.100m/s2

5.水球可以挡住高速运动的子弹.实验证实:如图所示,用

极薄的塑料膜片制成三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

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

第三个水球,则可以判定(忽略薄塑料膜片对子弹的作用,子

弹视为质点)()

A.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ti:t2:t3=l:1:1

B.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之比t2:t3=(V3-V2):(V2-1):1

C.子弹在穿入每个水球时的速度之比为%:v2:%=3:2:1

D.子弹在穿入每个水球时的速度之比为%:%:%=(V3-V2):(V2-1):1

6.一火车司机发现前方有一障碍物而紧急刹车,刹车时的速度为12m/s,刹车过程可视为匀

减速直线运动。已知火车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4加,则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为()

A.9mB.10mC.1\mD.Mm

7.如图所示的t图中,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

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4、B两图线表示,以下叙述正确的

是()

A.t=ls时,8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t=2s时,A、B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A、B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同的方向运动

D.在t=4s时,A、B相遇

8.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产的作用,尸的大小与时

间r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2N

9.如图所示,。的质量是2侬,的质量是1依。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和6都静止不动,其

中。受一个弹力的是()

10.甲乙两车在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以

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像如图,其中甲图线过

。点的切线与AB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匕时刻,乙车速度突然减小

B.匕-13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0-t3时间内,甲车的速度不断增大

D.J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11.A物体自高为”的塔顶自由下落的同时,8物体自塔底以初速度大小为竖直上抛,8物体

上升至最高点时,A物体正好落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落地时速度大小等于:

B.8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等于与

C.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为当

D.两物体相遇时,A、8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均为:

12.一列长L的火车以加速度a匀加速经过一座长为x的直桥(L<%),火车通过桥头和桥尾的

时间分别是口和tz,贝")

A.火车过桥的总时间的电

a

B.火车通过桥头的平均速度是二

c.火车头从桥头到桥尾的时间是华3

D.火车头从桥头到桥尾的时间是坐善+空

13.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交流电频率为50Hz,实验中得到如图

所示纸带,A、B、C、D、E各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测量时,发现B点模糊不清,于是

他测得AC长为14.56cm、CO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

\;;;;;,

①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

②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一名同学用如图1示装置做“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

Vo

图1图2

①以下是这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设想拟定的实验步骤,请按合理的操作顺序将步骤的序号写在

横线上______

A.以弹簧长度/为横坐标,以钩码质量〃?为纵坐标,标出各组数据(,,6)对应的点,并用平滑

的曲线连接起来;

8.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其下端A处指针在刻度尺上的刻度好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读出弹簧下端指针指示的刻

度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由图象找出皿-1间的函数关系,进一步写出弹力与弹簧长度之间的关系式(重力加速度取

g=9.80m/s2);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②如图2为根据实验测得数据标出的对应点,请作出钩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之间的关系图

线.

③写出弹簧弹力尸和弹簧长度/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

④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此弹簧的劲度系数k=N/m.(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⑤如果将指针分别固定在图示4点上方的B处和A点下方的C处,做出钩码质量力和指针刻

度/的关系图象,由图象进一步得出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册、七.他、标与Z相比,可能是(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AJ(B大于kB.kB等于kC.小于kD.自;等于k.

15.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8.0N时,

木箱静止。当拉力尸2=10.3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g取9.8N/kg)。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木箱在拉力F1的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由静止开始启动时加速度为2m/s2,加速行驶5s

后又匀速行驶120s,然后刹车滑行50%,正好到达乙站(速度为0)。求:

(1)甲乙两站的距离;

(2)全程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7.将巨型娱乐舞城内升降机送到离地面100〃?的高处,然后让

座舱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20,“高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使

座舱均匀减速,到达地面时刚好停下。(不计空气阻力,g=

lOm/s?)试求:

(1)此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离舱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3)整个过程下落的总时间是多少?

18.有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两车速度以=10zn/s、vB=30m/so

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50〃?时才发现4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1800〃?

才能够停止。

(1)求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4车若仍按原速度前进,试分析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

远?若会相撞,撞车前A车的位移为多少?

⑶若B车刹车8s后,A车也发现了B车,立即以加速度以=0.5m/s2加速,试分析判断能否

避免事故?若能够避免,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若不能避免,撞车前A车位移多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

当作质点,所以看做质点的物体体积不一定很小,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地球就

可以看成质点,但是地球体积很大,故A错误;

8、在时间轴上第4秒末与第6秒初之间的间隔是1秒,则从第4秒末到第6秒初经历了I秒的时

间,故B正确;

C.某同学绕400米跑道跑完一周时,回到了起点,所以位移为零,故C错误;

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要选择太阳为参考系,故。错误。

故选:B.

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根据

时间间隔的大小判断;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参考系是描

述物体运动,假设不动的物体。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时间间隔、参考系和质点的概念,知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

可能不同,以及知道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2.【答案】D

【解析】解:4、速度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为矢量,平均速率

和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为标量,故A错误;

8、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为矢量,路程与长度只有大小没

有方向,因此为标量,故B错误;

C、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为矢量;速率和质量都只有大小

没有方向,因此为标量,故C错误;

。、平均速度、力、加速度这三个物理量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都

是矢量,故。正确。

故选:Do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循代数法则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

都是标量。

本题是一个基础题目,就是看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掌握,正确理解标量和矢量的区别即可正确解

答.

3.【答案】B

【解析】解:A、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因此重心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故A正确;

8、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是为了抓住事物体的主要矛盾,忽

略次要因素,这种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B不正确;

C、瞬时速度是依据速度定义式"=笫当4t非常小时,会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该定义应用了数学极限思想,故C正确

D.研究变速运动时,把变速运动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再将这些运动累加,

这种方法叫微元法,故。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瓦

知道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极限思维、微元法等的判断方法即可解题。

本题涉及了物理多种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理想化模型,等效替代,极限思维、微元法等,这些

都是老师在课上经常提到的,只要留意听课,这些很容易解答。

4.【答案】C

【解析】解: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10m/s;

运动员立即以lOm/s的速度反向踢出,v=-10m/s,方向为负。

加速度为:a=詈=I]”=—lOOm/s?;

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与10m/s的方向相反;

故选:Co

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为矢量,故在解题前应先设定正方向;这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一个好习惯.

5.【答案】B

【解析】解:AB、根据逆向思维法,子弹的运动可看成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子弹穿过

水球时,相当于通过三个连续相等的位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子弹依次穿过3个水球

的时间之比为1:(鱼-1):(V5-&),再逆回来,子弹依次穿过3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8-V2):

(或-1):1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逆向思维法,子弹的运动可看成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2=2ax,子弹穿过三

个水球的速度之比为1:V2:V3,再逆回来,子弹依次穿过3个水球的速度之比为百:四:1,故

8错误;

故选:B。

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

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来解决此题。

本题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应用,只要能掌握运动情景及正确应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逆过

程即可顺利求解.

6.【答案】A

【解析】解:火车在最后1s内的位移,利用逆向思维可得

1,

si=

代入数据解得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Tm/s2=8m/s2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为

诏122

S=2H=2V8m=9m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利用逆向思维先求出火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再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火车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

在处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通常利用逆向思维,把该运动看作是反方向的初速度为

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答案】B

【解析】解:A、由图知,在0-2s内,8质点的速度均为负值,说明在0-2s内运动方向沿改变,

故A错误。

B、在v-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可知,t=2s时,A、8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故8正确;

C、前2s内A朝正方向运动,而B朝负方向运动,在t=2s后沿相同方向运动,故C错误;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在,轴上方,位移为正值,在「轴下方

位移为负值,则知,前4s内A的位移大于2的位移,两者从同一地点出发,故在t=4s时,A、B

没有相遇,故。错误;

故选:B。

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通过位移关系分

析质点的运动情况,判断两质点是否相遇.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并能根据图象

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

8.【答案】B

【解析】解:4、由u-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速度为零,即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

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即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

BCD、由b-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保持4m/s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

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受到的推

力为2M所以该过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济=F=2N;

由v-t图象可知,2s〜4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以,则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为2M故8正确,错误。

故选:B。

(1)由u-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从而可知物体所处的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

断推力和拉力的大小关系;

(2)由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由F—t图象读出推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

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由U-t图象知,2s~4s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可判断所处的状态;

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和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并能将v-t图象和F-t图象相结合,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

平衡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要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9.【答案】AB

【解析】解:44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地面的弹力平衡,人球与。球之间不可能产生弹力,否

则a不可能平衡,故A图中a只受一个弹力作用,故A正确;

B、a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地面的弹力平衡,8球与。之间不可能产生弹力,否则b不可能平衡,

故A图中a只受一个弹力作用,故8正确;

C、图中。受到〃的压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到地面的支持

力和6对a的压力两个弹力作用,故C错误;

D、力图中方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子的拉力为等于人的重力,F=mg=10N,a也处于静止状

态,且重力大于绳子的拉力,所以a受到重力、绳子向上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因此。受到地

面的支持力和绳子对a的拉力两个弹力作用,故。错误。

故选:AB.

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和形变;

只接触而没有弹性形变不可能产生弹力;

或者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弹力的有无。

本题考查了弹力有无的判断,弹力是高中阶段所学的一种重要作用力,要正确理解其产生、大小、

方向等问题,在判断弹力大小方向时可以根据物体所处状态进行判断。

10.【答案】AC

【解析】解:A、“时刻,乙车图线的斜率突然减小,则速度突然减小。故A正确;

8、0-打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0-《3时间内,甲车图线的斜率不断增大,则速度不断增大。故C正确;

D.t3时刻两车图线斜率不同,则速度不相等。故。错误。

故选:AC.

在x-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根据斜率的大小判断出速度的大小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4-t图像的应用,理解在x-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11.【答案】CD

【解析】解:AB.因为A、B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间相同,速度变化量相等,则A物体落地

时速度与8物体上抛时初速度大小相等,都等于北。

8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与A物体的下落高度相等,都等于4,故AB错误;

CD、设两物体相遇时所用的时间为t,速度大小为v,由速度时间公式得,对于A物体有:v=gt,

对于B物体有:v=v0-gt,

联立以上两式可解得:t=M,则两物体相遇时,4、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u=gt=gxM=^,

2

由速度-位移公式得,诏=2gH,Vo-v=2gHB,

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故C。正确。

故选:CD。

根据两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时间相等可判断A物体落地时速度和8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知道两

物体相遇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即可求出其大小,然后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列方程

求出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

本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综合应用,关键抓住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熟练运用匀

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12.【答案】BD

【解析】解:A、从物理量纲角度看,辿均的单位是S2,不是时间的单位,故A错误;

a

BCD、火车通过桥头的时间为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火车通过桥头的平均速度为:石1=:,

则火车头达到桥头的瞬时速度大小为:%=反-同理,火车通过桥尾的平均速

度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可知,火车头到桥尾的速度以=这一吟=,一。t2;

则火车头从桥头到桥尾的时间》=忙”=晔鸟+呼,故8。正确、C错误。

aQti/22

故选:BD。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解时间进行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

时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关系求解。

本题主要是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答本题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以及速

度-时间关系计算公式,还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3.【答案】0.9862.58

【解析】解:①因为电源的频率为50”z,各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则T=0.02sx5=0.1s;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

m.iAE14.56+11.15+13.731八.2/nor/

则比=行=一而H—*1°乐/s=n0986m/s

②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竺孚=11.15+1373丁4.56乂包-2m小2=

47"4x01

2.58m/s2

故答案为:①0.986;②2.58

①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计算出瞬时速度;

②根据逐差法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规律,解题关键点是根据逐差法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计

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换算。

14.【答案】CBDAEF=12.5(/-0.15)12.5/10

【解析】解:①本实验中首先wkg

0.30■4-14.i.-UI』A-1-14-UU-44.4.-IT♦-ITATT♦>TT+

要正确安装仪器,并记下弹簧1-ITr-n-tt-n-»ri-iTr1-1TrT-n-»rlitrn-itr

TITr■mT■mr:»□!£?DIE:oai?3IE"It

Ti~-ri-rTIII£

0.25TT♦+-IT♦-ITATT-»TT++TT+♦■-H4F-ITATT

自然伸长时的位置,然后再挂1-i-rr-ri-rt-mrrrrri-»rr-1-ITr-ri-tr-nnrlitr

?DIE:O1EPDIE:OIE:OIE?3JE?DI£

0.20■1-14-4--luxa.-M44.-1-14.k-i"-ITATT+

上钩码分别得出对应的长度;i-iTr-inTr-n-tr-n-trI-»Tr-n-tT•n-tri-»tr

niTr•|~|Tr■mr■mr?DIE:oni:O3£?DIE

r-iT「一「~ir-c~i「1111

0.15-1-44.t.A4-U444.-M4l.J-»4.*.4--ITA-ITATT+A

建立坐标系,作出对应的尸一/i-itri-irr-n-tr-rtnr-mT-ntr-ritr1-tYr

niTrTITr•mr:O2I:O3E:O1E:OIE

Ti--nir~mr

0.10ATT+A-IT+-ITATT+「TT+A-UI4X-U44.-M44.

图象即可;故答案为:C,B,i-i-»ri-»rr-mr1-ITr-1-ITr-H-»Tr

JD1E:QIE:OI£:GI£-mT~mr■nir

C~iT一「Hr-ci「

0.05-U4A.-IU44.TT-i--ITATT+A-it+-ITA

D,A,Elitrlitr-n-tr-n-trrrtr-11Tr-rint-ri-tr

:oir?DIE:anr:oir?DIEI?DJE

iiii

②利用描点法得出图象如图所010?030SO

示;

③由图象利用数学规律可知对应的函数关系为:

F=12.5x(/-0.15)

④对比胡克定律F=依可知,劲度系数应为:k=12.5/V/TTI

⑤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8处,由于选用的弹簧变短,则弹簧的劲度系数变大,得出弹簧

的劲度系数与k相比,要大于左,故A正确.

如果将指针固定在4点的下方C处,弹簧的长度不变;故劲度系数不变,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仍

等于A,故。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⑴CBD4E:(2)如图所示;(3)尸=12.5(,-0.15):(4)12.5;(5)4。

(1)根据测量弹力与弹簧形变量之间关系的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

(2)根据描出的点利用直线将各点相连;

(3)由得出的图象,利用数学规律可得出对应的表达式;

(4)结合表达式及胡克定律可得出对应的劲度系数;

(5)根据固定点不同时,得到的弹簧实际长度的变化可得出对应的劲度系数的变化.

应用胡克定律注意弹簧的形变量既可以是弹簧的伸长量又可以是压缩量,解题时注意弹簧是被拉

长还是被压缩.同时注意图象法在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15.【答案】解:(1)当拉力F2=10.3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先与拉力

尸2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A=F2=10.3N

又/1=〃N=〃mg,得:〃=得=^^=0.35

(2)由题意,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木箱处于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得摩擦力:%=0=8N

答:(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

(2)木箱在拉力&的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M

【解析】(1)当拉力Fz=10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平衡,

求出滑动摩擦力,由摩擦力公式f=〃V求解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木箱处于静止,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摩擦力.

求摩擦力时,一定区分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根据公式f=〃N求解.

16.【答案】解:⑴0=5s,t2=120s

11

起动阶段行驶位移为:/=洋=2x2x527n=25m,

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也=2x5m/s=10m/s,

匀速运动的位移:%2=比2=10x120m=1200m,

所以甲乙两站的距离为X=%]+右+%3=257n+1200m+50m=1275m.

(2)刹车滑行50m,所用的时间为t3=答=H-s=10s。

严lX10

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为:力==Q需而m/s=9.4m/so

答:(1)甲乙两站的距离为1275机;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4m/s。

【解析】(1)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分别求出各阶段的位移,从而知甲乙两站的距离;

(2)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

本题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去求解,是常规题,比较容易,考试时不能丢分.

17.【答案】解:(1)设此过程中座舱的最大速度是为

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即为最大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为久1=100m-20m=80m

由埸=2g%i,得加=40m/s

(2)座舱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20m

设座舱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2

由0-埸=2a%2»得Q=-40m/s

(3)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