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科学家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比地球至少早700万年形成。铪、钨元素的原子本质不同的是()A.核内中子数 B.核内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数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稀硫酸中和B.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测定其pH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预留少量的水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3.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B.KCl、K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D.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4.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 B.刻舟求剑 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5.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1.00g,得到铁粉0.75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氧化物是Fe₂O3B.该氧化物可能是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C.该氧化物是FeOD.该氧化物中不含FeO6.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所以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7.《滇南本草》中记载臭灵丹草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臭灵丹草中含有臭灵丹二醇(C6H4N4O3)。下列关于臭灵丹二醇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为188g B.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该分子由17个原子构成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香扑面而来,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很小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不同,性质不同9.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水的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对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加点句子,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检查气密性C.过滤悬浊液 D.称取25.4g某固体药品12.茶叶中所含锌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41gB.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8C.锌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D.锌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13.下列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然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铁片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14.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也生成红褐色沉淀,因此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碱溶液可以生成红褐色沉淀。上述过程中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演绎 B.归纳 C.分类 D.观察15.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放入滴瓶 B.检查气密性C.过滤天然水 D.二氧化碳验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2)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该装置存在处问题,请进行改进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要组装一套“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4)图2是利用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有关的性质实验。①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②实验二:向装置中通入二氧化碳,甲中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_____色。乙中的现象是_____。根据丙中的实验现象,列举一例二氧化碳的用途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课外小组的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25g贝壳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当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100g时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烧杯内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20.6g(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要求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18.(8分)某科技活动小组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混合4.9g氯酸钾和1.5g二氧化锰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后,使反应停止,测得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30.0%。请计算:(1)若4.9g氯酸钾完全分解可产生氧气的质量_________;(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①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②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选填序号).A观察颜色B加稀盐酸C在空气中灼烧(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1.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1)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①反应中溶液的稀硫酸的质量逐渐____(填“增大”或“减小”).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____.(3)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填“1”或“2”)更合理.2.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27.6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浓硫酸能吸收水分,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3.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左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装置实验前/g实验后/gC198.0205.2D221.0225.4①图中F点对应的m=_____.②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该碱式碳酸铜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③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y”____、“z”____的值分别会怎样(选偏大,偏小,不变).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成,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的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铪、钨元素的原子本质不同的是质子数,故选B。【点睛】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就属于同种元素,核内质子数不同,就不属于同种元素。2、C【详解】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以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D【详解】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原子,故说法错误;B.KCl、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化合价相同。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5价。故说法错误;C.表示的是原子,故错误;D.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说法正确。故选D。4、A【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物质燃烧的过程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刻舟求剑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司马光砸缸只是将水缸砸破,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杵磨成针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5、B【详解】该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100%=75%;Fe2O3中铁的质量分数:×100%=70%;FeO中铁的质量分数:×100%≈77.8%Fe3O4中铁的质量分数:×100%≈72.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质量分数可以是75%。故选B。6、D【详解】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且只有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氧化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ClO3中含有氧元素,它是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A不正确;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氖原子与水分子中的质子数都是10,故选项B不正确;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是由氧元素组成,故选项C不正确;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选项D正确。故选:D。7、C【详解】A、臭灵丹二醇(C6H4N4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4+14×4+16×3=180,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B、臭灵丹二醇(C6H4N4O3)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4)=1:14,故错误;C、臭灵丹二醇(C6H4N4O3)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4):(14×4):(16×3)=72:4:56:48,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D、一个该分子由6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3个氧原子总共17个原子构成,故错误。故选:C。8、B【详解】梅花香扑面而来,用分子观点解释梅花香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人的鼻孔,被感觉器官感受到,所以能闻到气味,故选:B。
9、D【解析】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正确;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正确;③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正确;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正确。故选D。10、C【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质量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C。11、C【解析】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管口向上倾斜,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溶积的三分之一,选项错误;B.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将气体发生装置的导气管口关闭,向漏斗中加水,加水至没过漏斗导管口,使导管内外形成一段液面差,且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选项错误;C.过滤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选项正确;D.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选项错误。故选C。12、D【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故A错误;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30=2+8+x+2,x=18,故B选项错误;C、锌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C选项错误;D、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且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也可知,锌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故D选项正确。故选D。13、C【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C、铁片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D、镁条在空气中然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故选:C。14、A【解析】A、演绎是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该过程没有用到演绎;符合题意;B、“因此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碱溶液可以生成红褐色沉淀”属于归纳;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碱溶液都能生成红褐色沉淀”,碱是化合物的一种,属于分类;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也生成红褐色沉淀”属于观察;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15、B【详解】A、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不能清洗;故选项错误;B、烧杯中的玻璃导管有气泡产生,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正确;C、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故选项错误;D、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验满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长颈漏斗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CD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于灭火(其它合理答案也可)【详解】(1)根据常见仪器可知,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应选择固固加热型装置A。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该反应产物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对应化学方程式为。(3)C装置可以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填:C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4)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溶液能是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可以用于灭火,做气体肥料等。故填: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于灭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4.4克(2)40%【详解】(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5g+100g-120.6g=4.4g;(2)设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4.4g100/x=44/4.4gx=10g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25g×100%=40%。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4.4g;(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0%。18、(1)1.92g(2)21.4%【分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详解】(1)设设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故4.9g氯酸钾完全分解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92g。(2)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未分解的氯酸钾中的氧元素的质量为,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质量为,故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AlFeCuFe+CuSO4=FeSO4+CuA减小2Cu+O2+2H2SO4=2CuSO4+2H2OSO2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将B中残留的气体赶到CD装置20.4g46.4%偏小偏大【详解】(一)(1)金属材料,人类使用的越晚,金属活动性越强,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Fe、Cu;(2)①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A、黄铜和黄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密合作协议范本
- 建筑围墙施工合同范本
- 抵押财产借款合同书
- 黄冈市公共卫生间施工合同样本
- 办公室大面积装修改造合同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读写练习题
-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55向心加速度导学案
- 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系统的建立及优化
-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 学前儿童保育学练习题题库
- 2024年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建设与应用指南报告
-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超标应急演练方案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认识生命》教学设计
- 广东省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第2课时 去括号
- 沪教牛津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清单(记忆版)
- DB3301∕T 65.1-2024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部分:通则
- 2024至2030年中国金属钼行业应用现状及投资发展前景展望分析报告
- 《列车运行管理与安全》全套教学课件
- 教育集团教师培养方案
- 一例登革热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个案护理20190-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