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讲:简笔与繁笔(学生版)_第1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讲:简笔与繁笔(学生版)_第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讲:简笔与繁笔(学生版)_第3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讲:简笔与繁笔(学生版)_第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讲:简笔与繁笔(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笔与繁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明确文章繁简应该“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提倡简练为文。2.学习本文用辩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论述问题的方法。背景简介: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艺界、出版界一片春光,期刊和书籍如雨后春笋,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尤其是小说,产生了许多扣动读者心弦,发生了广泛影响的作品。《人到中年》、《齐厂长上任记》、《高山下的花环》即是典型的例子。但繁荣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长篇小说出得很多,但真正成功的却很少;许多作品只有生活,只有感情,但语言艺术却不高,有些艺术上还相当粗糙。如本文所述,作者是因“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倾向”而写作本文的,但作者并未简单地从现象上看问题,而是透过现象看到“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他独辟蹊径,以文章繁简的辩证关系为基点,令人信服地论述了文章繁简“不可以文字的多寡论”,而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避免了以偏纠偏,以偏概全的弊病,令人读了耳目一新。本文作者周先慎,发表于1981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俗话说“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文章的繁简、撰著的长短,要根据思想内容、读者对象、社会条件、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具体需要来决定,所谓“文无定法”就包括这方面的意思。但是,提倡简练为文,还是正确的,懒婆娘的裹脚布应当扔到垃圾堆里去固然有理,就是文章里的赘文、累句、浮词,也应当看作欺骗禾苗的芜草,一概除掉,甚至像鲁迅所主张的那样,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字、句、段,使文章的表达通畅、鲜明、有力。臃肿是令人难以忍受的负担。《简笔与繁笔》是篇一题一议的敇文艺随笔敋。属于文艺评论中的一种。文艺随笔是评论者对于文艺作品、文艺现象随时抒写的所见所感,因此这种文体具有议论兼感想,行文活泼轻灵,篇幅不大,格局精巧,语言警譬等长处。段落结构: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述文章繁简的观点;用笔繁简,应该从实际需要出发,“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第二部分(2─3自然段)以《水浒传》为例,各举一例,阐明上述观点。第三部分(4─5自然段)进一步阐述如何看待文章的繁简问题。第四部分(6─7自然段)针对现实,分析原因,提出应“提倡简练为文”的意见。二、第一段简析:泚┌─┬───────────────┐│起│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合││转│文章的繁简又不可以文字的多寡论││├───┤└─┴───────────────┘││各各│┌─┬───────────────┐├─│得尽││承│“简”的分寸,“繁”的好处│││其其│└─┴───────────────┘││宜妙│┌─┬───────────────┐│└───┘│接│文学大师的“简”与“繁”│─┘└─┴───────────────┘这是一种通过严密的推理,而后得出结论的归纳推理,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在提出论点前就进行初步的论证,不但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十分鲜明,而且作者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在“详细地占有材料”以后,“给以科学的分析”,然后才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观点建立在事实和分析的基础上,一提出就令人信服。短短的一段文字,既生动活泼,又严密周到,这正是作者严密精致的构思在文字上的表现。观点和材料的水乳交融:1.第二段文学大师创作中的简笔材料──《水浒传》中以二字和一字点染景象,写出“神韵”的例子,紧扣第一段中的“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2.第三段文学大师创作中的繁笔材料──《水浒传》中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例子,紧扣第一段中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3.第四段文学大师创作中的繁笔材料──《社戏》中写“我”早年看戏的情状的例子,紧扣第一段中的“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和“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这三段中的例子,又是以“例”(典型的事例)来论证本文的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用例准确精当。作者没有大段抄录例子的原文,只是摘用了最能说明问题的那么几句,并且又谈又议,三言两语就点明了例子与所说道理之间的关系。运用辩证观点分析说理:1.分析简的两种情况:“言简意赅”和“言简意少”(前好后不好)2.分析繁的两种情况:“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和“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提出的“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正是这一辩证观点的结晶。)3.如何做到繁简适当,既强调了主观努力,“需要提炼”;又强调主观努力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来自生活,发诸真情”。4.在评论当前文艺创作倾向时,既持两点论“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又注意抓重点,突出主要的倾向是“一种长的趋向”。5.在分析这种“长的趋向”的原因时,既指出这“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同时也指出“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6.在纠正这种“繁冗”的不良倾向时,既从“简笔”的一面,说如何写得“简”;又从“繁笔”的一面,说怎样“繁”得好。综上所述,这样的辩证分析,避免了片面性和绝对化,文章也就真正起到了导向作用,真正具有了生命力。例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A.捉襟见肘变幻莫测精巧绝伦B.相形见绌变幻莫测精巧绝伦C.捉襟见肘讳莫如深巧夺天工D.相形见绌讳莫如深巧夺天工例2.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⑥④①③②⑤D.③⑤②⑥④①例3.下列诗句与“漠漠水田飞白鹭”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艳艳红花映山前B.盈盈春风到天明C.阴阴夏木啭黄鹂D.幽幽竹影到静斋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南卡通、秦时明月、夏达、翻翻动漫这些动漫形象、动漫名家、动漫企业,你都能在梦想专列里遇见,也为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营造浓厚氛围。B.保罗·沃克在出车祸罹难后,《速度与激情7》的拍摄进度受到很大的影响,原定7月上映的计划,看来不得不往后推迟了。C.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D.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步履(lǚ)趿拉(dā)颓垣(yuán)命运多舛(chuǎn)B.掳掠(lǔ)缱绻(qiǎn)瞭望(liáo)晶莹剔透(tì)C.吟哦(é)冰伛(yǔ)鬈曲(quán)通衢大道(qú)D.汲水(jí)洞窟(yáo)纤绳(qiān)茕茕孑立(qióng)2.下列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亭亭玉立荒诞不经粉装玉琢未雨绸缪B.层峦叠障不容置辩浮想连翩变幻莫测C.富丽堂皇廖廖无几心荡神驰峥嵘岁月D.历尽沧桑道听途说伶仃孤苦有条不紊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夏天,树木欣欣向荣,;秋天,,;冬天,,,清新淡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①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②像天上飘下一朵淡紫色的云霞③婷婷玉立④青翠欲滴⑤遍野金黄,雾缭烟绕⑥清风徐来,树影婆娑⑦四野茫茫,白雪覆盖⑧大雪覆盖,粉妆玉琢⑨像姐妹般排列成行⑩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A.②④⑤⑧⑨B.①③⑥⑦⑩C.②④⑥⑧⑩D.①③⑤⑦⑨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B.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C.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D.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汉语的魅力,我国许多地方至今还流行着猜灯谜、闹元宵的习俗。B.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C.各省市交通部门未雨绸缪,在2006年“五·一”黄金周到来之际,出台多种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D.“综合治理”是指组织全社会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行政、教育、文化等,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巩固提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3题。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乃知其。”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1.依次填入文中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增密B.减疏C.增疏D.减密2.“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刘勰是南朝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其代表作是《》,作者引用刘勰的话,是为了阐明_______;引刘器之的话是为了阐明_______。阅读《简笔和繁笔》一文的选段,完成面各题。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言,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至的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哆嗦。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哆嗦”。《社戏》里写“我”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极点。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4.第1段的中心意思是()A.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B.言简则意赅,语繁则拖沓。C.繁也自有它的好处,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D.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5.第1段分别指出了“简”、“繁”的好处:“简”,_______;“繁”_______。6.第2段运用什么方法,论证了作者的什么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者为证明简笔用得好,选用百万言长篇《水浒》中的实例,为证明繁笔用得好,选用了短文《社戏》中的实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从用例的目的及选例的标准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我们的古人在诗歌创作上强调“炼字”,主张“意胜”,要做到“平字见,常字见,陈字见,朴字见,”这就说明他们对艺术语言的重视,要求人们在这方面下刻苦的功夫。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也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大概越是出色的作家,越不肯放松对自己语言的锤炼。相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多次更易,最后才选定了“绿”字;刘公勇在词话里,极口称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认为“一闹字卓绝千古”。据说这个“闹”字也经过多次改动,临末才确定下来。其实“绿”也罢,“闹”也罢,好处就在于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了春天的蓬勃的生机。可见形象的突出,还必须依靠语言的渲染。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惟一的句子、惟一的动词、惟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我看古今中外,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一条: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1.这段文字处应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险奇雅美B.奇险新色C.险奇新美D.奇险雅色2.作者在引用福楼拜话之后说:“这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同样的道理”指的是()A.最具表现力、最适用的词或句子只有一个。B.形象的突出,还必须依靠语言的渲染。C.作家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笔头。D.作家都重视语言的锤炼。3.在文中画出阐明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文字强调锤炼语言,找出最能表达内容的那个惟一的句子,惟—的动词,惟一的形容词,这是否就是在提倡“简笔”?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4—2015学年度江苏省南通第二学期高一语文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我看文化热王小波我们已经有了好几次文化热:第一次好像是在八五年,我正在海外留学,有朋友告诉我说,国内正在热着。到八八年我回国时,又赶上了第二次热。这两年又来了一次文化批评热,又名“人文精神的讨论”。看来文化热这种现象,和流行性感冒有某种近似之处。前两次热还有点正经,起码介绍了些国外社会科学的成果,最近这次很不行,主要是在发些牢骚:说社会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态度不端正,知识分子自己也不端正;夫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要向君子看齐——可能还说了些别的。但我以为,以上所述,就是文化批评热中多数议论的要点。在文化批评热里王朔被人臭骂,正如《水浒传》里郓城县都头插翅虎雷横在勾栏里遭人奚落:你这厮若识得子弟门庭时,狗头上生角!文化就是这种子弟门庭,决不容痞子插足。如此看来,文化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还有点党同伐异的意思;但我不愿把别人想得太坏,所以就说,这次热的文化,乃是一种操守,要求大家洁身自好,不要受物欲的玷污。我们文化人就如唐僧,俗世的物欲就如一个母蝎子精,我们可不要受她的勾引——像这样热下去,我就要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我知道一种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是一个社会里精神财富的积累,通过物质媒介(书籍、艺术品等等)传诸后世或向周围传播。根据这种观点,文化是创造性劳动的成果。现在正热着的观点却说,文化是种操守,是端正的态度,属伦理学范畴。我也不便说哪种观点更对。但就现在人们呼吁的“人文精神的回归”,我倒知道一个例子:文艺复兴。这虽是个历史时期,但现在还看得见、摸得着。为此我们可以前往佛罗伦萨,那里满街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这种建筑是种人文的成果。佛罗伦萨还有无数的画廊、博物馆,走进去就可以看见当时的作品——精妙绝伦,前无古人。由于这些人文的成果,才可以说有人文精神。倘若没有这些成果,佛罗伦萨的人空口说白话道:“我们这里有过一种人文精神”,别人不但不信,还要说他们是骗子。总而言之,所谓人文精神,应当是对某个时期全部人文成果的概括。现在可以回过头去看看,为什么在中国,一说到文化,人们就往伦理道德方面去理解。我以为这是种历史的误会。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的最大成就,乃是孔孟开创的伦理学、道德哲学。这当然是种了不得的大成果,如其不然,别人也不会承认有我们这种文化。很不幸的是,这又造成了一种误会,以为文化即伦理道德,根本就忘了文化应该是多方面的成果——这是个很大的错误。不管怎么说,只有这么一种成果,文化显得单薄乏味。打个比方来说,文化好比是蔬菜,伦理道德是胡萝卜。说胡萝卜是蔬菜没错,说蔬菜是胡萝卜就有点不对头——这次文化热正说到这个地步,下一次就要说蔬菜是胡萝卜缨子,让我们彻底没菜吃。所以,我希望别再热了。(选自《沉默的大多数》,有删节)5.作者批判的观点是什么?他针锋相对提出的观点又是什么?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4-2015学年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杂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他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木搭成了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团锦簇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没有见到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学文学的人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对胃口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文学趣味方面也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文学作品也很难直正地了解欣赏。纯正的文学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就不能正确地欣赏任何作品的佳妙。趣味是对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造,趣味也是如此。纯正的文学趣味必有创造性,必时时刻刻开发新境界。如果让你的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它无机会可创造开发,怎能不随之僵死腐化?从前私塾冬烘学究如井底之蛙,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八股文、试帖诗。他们对于这些乌烟瘴气何尝不津津有味?然而,这算是文学的趣味么?(节选自《话说文学趣味》)1.根据原文,下列对“纯正的文学趣味”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所有小说、戏剧、杂文都能够当一首诗看。B.对诗有浓厚的兴趣,能欣赏到其他种类的作品的佳妙处。C.有广博的趣味,能够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处。D.有创造性,时时刻刻都能开发创造新的文学趣味。2.下列对“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比别类的文学作品更加谨严、纯粹、精微。B.爱好诗的人,在小说和戏剧中不仅仅看到故事。C.一个人喜欢诗就可以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D.诗是纯正的文学趣味的必要的构成元素。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流的小说家反而很难写出福尔摩斯探案这样的故事。B.一个人不喜欢诗,在小说和戏剧中就只能见到故事。C.第一流小说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并不仅在故事。D.从前私塾冬烘学究都深研八股文、试帖诗。(2014—2015学年浙江省瑞安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阅读理解。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诗中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韩愈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让人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里,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