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地理及信息技术复习_第1页
地理中国地理及信息技术复习_第2页
地理中国地理及信息技术复习_第3页
地理中国地理及信息技术复习_第4页
地理中国地理及信息技术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中国地理及信息技术复习地理中国地理及信息技术复习一、中国地理1.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五种地形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3.气候特点:我国气候类型的多样性,以及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情况。4.河流与湖泊:主要河流的名称、发源地、流经地区、流域特点等;主要湖泊的名称、位置、特点等。5.自然资源: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类型、分布、特点等。6.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以及各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分布。7.人口与民族: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人口政策、民族分布特点、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等。8.经济发展:我国的经济类型、产业结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趋势等。二、信息技术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等。2.网络基础:网络的发展史、网络的基本组成、网络的传输方式、互联网的应用等。3.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信息处理的工具和技术等。4.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安全的风险、信息安全的技术和策略等。5.电子地图:电子地图的定义、分类、特点、应用等。6.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概念、组成、功能、应用等。7.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概念、组成、功能、应用等。8.遥感技术:遥感技术的概念、原理、应用等。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1.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灾害防治等。2.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地图导航、位置服务、智能交通等。3.地理信息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地形分析、气候研究、生态监测等。4.地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地理教学、虚拟实验、远程教育等。四、复习建议1.系统学习地理中国地理知识,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关注地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4.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习题及方法:1.习题: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经73°26'-135°05',北纬18°10'-53°33'之间,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南邻东南亚,北接俄罗斯。解题思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习题:请列举出我国的五种地形及其特点。答案:我国的五种地形分别是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山地地形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高原地形约占26%,平原地形约占12%,丘陵地形约占10%,盆地地形约占19%。山地地形起伏较大,海拔较高;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地面坦荡;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丘陵地形海拔较低,坡度较缓;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我国五种地形及其特点。3.习题:请简述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答案:我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等。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苏等地;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等地;高原气候高寒,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地。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了解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4.习题:请列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和主要湖泊。答案:我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等。主要湖泊有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等。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5.习题:请简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答案: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具有区域性、多样性和不均匀性。水资源在南方丰富,北方短缺;能源资源在西部丰富,东部短缺;矿产资源在北方丰富,南方短缺。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6.习题:请简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各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分布。答案: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各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分布。7.习题:请简述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答案: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为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人口政策主要包括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晚婚晚育等。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了解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8.习题:请简述我国的经济类型、产业结构及区域差异。答案:我国的经济类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结构主要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区域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我国的经济类型、产业结构及区域差异。其他相关知识及习题:一、中国地理1.习题:请描述中国的海陆位置。答案: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沿海地区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与周边国家隔海相望。解题思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的海陆位置。2.习题:请简述中国的气候特点。答案: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等。气候特点表现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冬冷夏热。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掌握中国的气候特点。3.习题:请列举出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域特点。答案: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和淮河等。长江流域地形起伏较大,流经多个省份,水量丰富;黄河流域地形平坦,流经干旱地区,水量较少;珠江流域地处南方,气候湿润,水量丰富;黑龙江流域地处东北,气温较低,水量较少;淮河流域地处华东,气候温和,水量适中。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域特点。4.习题:请简述中国的自然资源特点。答案: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具有区域性、多样性和互补性。水资源在南方丰富,北方短缺;能源资源在西部丰富,东部短缺;矿产资源在北方丰富,南方短缺。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特点。5.习题:请描述中国的行政区划特点。答案: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划特点表现为省区数量较多,行政层级分明。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特点。6.习题:请简述中国的人口特点。答案: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多西少。人口特点表现为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城镇人口比重逐渐增加;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了解中国的人口特点。7.习题:请描述中国的经济发展特点。答案:中国的经济发展特点表现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渐升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对外贸易逐年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掌握中国的经济发展特点。8.习题:请简述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答案: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各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农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解题思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了解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二、信息技术1.习题:请解释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答案: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解题思路: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2.习题:请描述网络的基本传输方式。答案:网络的基本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有线传输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无线传输主要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卫星通信等。解题思路:通过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基本传输方式。3.习题:请简述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答案: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输、处理和展示等。解题思路:通过学习信息处理知识,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4.习题:请解释信息安全的概念及风险。答案:信息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泄露等威胁。信息安全的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