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20》详细解读_第1页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20》详细解读_第2页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20》详细解读_第3页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20》详细解读_第4页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20》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20》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基本原则4勘查目的及勘查阶段4.1勘查目的4.2勘查阶段5勘查研究内容contents目录5.1成矿地质条件5.2矿体特征5.3矿石特征5.4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5.5矿床开采技术条件6勘查工作程度6.1勘查控制基本要求6.2普查阶段要求contents目录6.3详查阶段要求6.4勘探阶段要求6.5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复杂和小型矿床的勘查工作程度要求contents目录7绿色勘查要求7.1基本要求7.2勘查设计7.3勘查施工7.4环境恢复治理与验收8勘查工作及其质量8.1勘查测量contents目录8.2地质填图8.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8.4物探、化探8.5探矿工程8.6岩矿鉴定取样、制样与鉴定8.7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制备与测试8.8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contents目录8.9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测试8.10原始资料保存、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9可行性评价9.1基本要求contents目录9.2概略研究9.3预可行性研究9.4可行性研究10资源储量类型条件10.1资源量10.2储量contents目录10.3资源量、储量类型调整11资源储量估算11.1矿床工业指标11.2资源量估算的基本要求11.3储量估算的基本要求11.4资源储量类型确定11.5资源储量估算结果contents目录附录A(资料性附录)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各勘查阶段探求的资源量及其比例的参考要求附录B(资料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量和储量类型及其转换关系参考文献011范围地质勘查单位规范了进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单位和组织的行为和要求。矿产勘查项目明确了本规范适用于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项目,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煤炭等。适用对象勘查阶段划分预查对矿点进行初步踏勘和评估,确定是否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普查在预查基础上,对矿区进行较系统的地质调查和简单的勘探工作,初步查明矿产资源的远景。详查在普查基础上,对矿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为矿床开发提供地质依据。勘探在详查基础上,对矿床进行系统的勘探和评价,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地质调查包括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勘查内容和要求01勘探工作包括钻探、坑探、槽探等勘探手段的实施和要求。02取样和测试规范了取样方法、样品制备、测试项目和分析方法等要求。03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要求勘查单位对勘查资料进行整理,并按照规定格式编写勘查报告。04022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文件的必要性确保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引用相关规范性文件,可以确保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统一的标准,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勘查技术的交流与共享规范性引用文件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平台,有利于勘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保障勘查工作的法律效力引用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可以确保勘查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法律依据。其他相关专业技术规范根据具体的勘查项目和地区特点,可能还需要引用其他相关的专业技术规范,以确保勘查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是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依据。《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该条例对地质勘查单位的资质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了勘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主要引用的规范性文件在勘查报告或相关文档中直接引用规范性文件的条款或要求,以证明勘查工作的合规性和科学性。直接引用根据规范性文件的指导和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勘查方案和实施细则。参照执行将规范性文件作为培训材料,对勘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作为培训材料引用文件的应用方式033基本原则勘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所有操作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是保障勘查活动合法性和避免法律风险的基础。1.依法合规原则在勘查活动开始前,应进行充分的科学规划。这包括根据地质条件、矿产资源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勘查计划和方案。科学规划有助于提高勘查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勘查成本。2.科学规划原则3.基本原则3.合理性原则勘查活动应基于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的特点,采用合理的勘查方法和技术手段。同时,勘查工作的部署和间距设置也应合理,以确保勘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基本原则4.经济性原则在勘查过程中,应注重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评估。通过优化勘查方案、提高勘查效率等方式,降低勘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5.环境保护原则勘查活动应遵循环保理念,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勘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确保勘查活动与环境和谐共存。044勘查目的及勘查阶段勘查目的确定矿产资源种类、规模和品位通过勘查,明确矿区内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范围、储量和品位,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评估矿产资源开发潜力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估其开发潜力,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提供地质环境信息勘查过程中,对矿区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为矿产资源的开采提供地质环境信息,确保安全生产。预查阶段通过对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的综合分析,选定找矿远景区,进行初步的现场踏勘和取样分析,确定勘查目标。详查阶段在普查阶段选定的矿床(体)上,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取样和测试工作,查明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和品位等,为可行性研究和矿山设计提供依据。普查阶段在预查阶段选定的找矿远景区内,开展系统的地质调查、物化探工作,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并对矿床的成因类型、规模、品位等进行初步评价。勘探阶段在详查阶段的基础上,对矿床进行加密勘探,进一步查明矿体的内部结构和空间位置,为矿山的开采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勘查阶段054.1勘查目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首要目的是发现和评价可供进一步勘查或开采的矿床(体)。这包括对矿床的类型、规模、品位和分布进行初步确定。发现和评价矿床勘查目的概述通过勘查,收集和分析地质信息,为是否进行进一步勘查或开发提供决策支持。为勘查或开发决策提供依据勘查结果将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地质资料,有助于合理规划矿山建设和开采活动。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资料降低投资风险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查,可以减少开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准确的地质信息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勘查目的的实现意义064.2勘查阶段01普查阶段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基础地质研究和初步勘查,寻找和发现矿化线索和矿(化)体。4.2.1勘查阶段划分02详查阶段在普查基础上,通过更系统的勘查工作和取样测试,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03勘探阶段这是最深入的勘查阶段,目的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普查阶段目的任务4.2.2各阶段的目的任务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有效勘查手段寻找矿化线索。通过稀疏取样工程控制和测试,初步查明矿体地质特征和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开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断资源量,评价是否转入详查,并提出详查范围。4.2.2各阶段的目的任务“详查阶段目的任务在普查基础上,通过系统勘查和取样测试,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技术性能。为矿区规划、勘探区确定等提供地质依据。4.2.2各阶段的目的任务010203评估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经济价值。在详查基础上,通过精密勘查和系统取样,全面查明矿床的地质构造、矿体形态和矿石质量。勘探阶段目的任务(虽未直接提及,但根据常规理解补充)4.2.2各阶段的目的任务这些阶段的划分和目的任务,有助于指导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确保其科学、有序和高效地进行。4.2.2各阶段的目的任务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确定矿床的工业价值和开采技术条件,为矿山开采提供详细的设计依据。010203075勘查研究内容5.1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研究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分析它们与矿产形成的关系。探讨成矿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包括物质的来源、运移和富集规律。研究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空间位置,确定矿体的分布范围和连续性。5.2矿体特征研究分析矿体内有用组分的含量及其变化情况,评估矿体的经济价值。研究矿体中夹石的种类、规模、岩性及其分布情况,以及无矿地段和顶底板岩性的特征。5.3矿石特征研究分析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嵌布特征,了解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01研究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情况,以及有害组分的种类和含量。02根据矿石的特征,划分矿石的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并评估其品级和利用价值。03进行矿石的选矿试验,确定合适的选矿方法和工艺流程。研究矿石的冶炼性能,确定最佳的冶炼条件和参数。评估矿石加工选冶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指标,为矿山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5.4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研究0102035.5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分析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评估矿床充水因素和对开采的影响。研究矿床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岩体的稳定性和开采过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探讨矿床的环境地质条件,评估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综上所述,《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20》中规定的勘查研究内容涵盖了从成矿地质条件到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多个方面,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全面的科学依据。085.1成矿地质条件温度成矿作用通常发生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不同类型的矿床形成温度有所不同。压力成矿作用过程中的压力条件对矿物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时间成矿作用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过程,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矿床的形成。0302015.1.1矿床形成的物理条件成矿溶液的酸碱度对矿物的溶解度和沉淀有重要影响。pH值成矿溶液中各种元素的浓度会影响矿物的结晶和沉淀。成分浓度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矿物组合。氧化还原环境5.1.2矿床形成的化学条件大地构造位置不同的构造单元和构造环境下,成矿作用和矿床类型有所不同。断裂和褶皱构造断裂和褶皱构造是矿液运移的通道和矿体赋存的空间。岩层性质和产状岩层的岩性、厚度、产状等因素会影响矿液的运移和矿体的赋存状态。5.1.3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岩浆岩的类型和性质不同类型的岩浆岩会形成不同的矿床类型。岩浆活动的时代和期次岩浆活动的时代和期次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岩浆分异作用岩浆在冷却结晶过程中会发生分异作用,影响矿物的分布和富集。5.1.4矿床形成的岩浆活动条件095.2矿体特征5.2.1矿体的形态和产状产状矿体的产状是指其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分布。矿体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等产状要素,对于矿产勘查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形态矿体的形态多样,包括层状、似层状、脉状、网脉状、透镜状、囊状、不规则状等。这些形态反映了矿体的形成环境和成矿作用。矿石矿物矿石矿物是构成矿体的主要物质,其种类、含量和组合特征是评价矿床经济价值的重要依据。脉石矿物脉石矿物是与矿石矿物伴生的非经济价值的矿物,但其对矿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5.2.2矿体的物质组成结构矿体的结构是指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相互关系等。这些结构特征反映了矿体的形成条件和成矿过程。构造5.2.3矿体的结构和构造矿体的构造是指矿体内部的裂隙、节理、断层等地质构造现象。这些构造对矿体的稳定性和开采条件有重要影响。0102规模矿体的规模是指其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尺寸参数。规模是评价矿床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品级矿体的品级是指其有用组分的含量和质量。品级的高低直接影响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效益。5.2.4矿体的规模和品级105.3矿石特征VS根据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产出特征,可分为氧化矿、硫化矿、混合矿等多种类型。矿物组成矿石由多种矿物组成,包括有用矿物(如铜、铁、金等)和脉石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矿石类型5.3.1矿石类型与矿物组成指矿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态及相互关系等,如粒状结构、交代结构等。矿石结构指矿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如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矿石构造5.3.2矿石结构与构造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光泽、硬度、密度、磁性等,这些性质有助于矿石的鉴定和分类。化学性质涉及矿石中元素的化学性质、含量及其赋存状态等,对选矿和冶炼工艺有重要影响。5.3.3矿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5.3.4矿石的工业利用价值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影响选矿和冶炼的难易程度及成本效益。有用组分的含量与赋存状态决定矿石的工业价值和利用方式。115.4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5.4.1加工选冶试验的重要性加工选冶试验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的重要依据。01通过试验可以确定矿石的可选性和冶炼性能,为后续的开采和利用提供指导。02试验结果可以为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03可选性试验包括破碎、磨矿、选矿等流程,以确定最佳的选矿方法和参数。综合利用试验针对矿石中的伴生元素或矿物,进行综合利用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冶炼试验通过不同的冶炼方法和条件,研究矿石中有价元素的提取和分离效果。5.4.2加工选冶试验的内容030201采样与制样按照规范要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矿石样品,并进行加工制备。试验设计与实施根据矿石性质和试验目的,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并进行试验操作。结果分析与评价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评价矿石的加工选冶技术性能。5.4.3加工选冶试验的流程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在进行加工选冶试验时,应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选择环保型的选冶方法和设备。试验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矿石性质、试验条件等,因此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5.4.4注意事项125.5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地下水类型与特征详细查明矿区地下水的类型、分布、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以及动态变化规律和化学成分等。矿井涌水量预测防治水措施5.5.1水文地质条件基于水文地质条件,预测矿井的涌水量,为矿山开采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依据。提出有效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岩体结构与稳定性分析矿区内岩体的结构特征、力学性质和稳定性,评估岩体对矿山开采的影响。5.5.2工程地质条件采矿方法选择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和支护措施,确保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地质灾害预防预测和分析可能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评估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措施建立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监测,并提出治理建议。监测与治理建议5.5.3环境地质条件矿体赋存状态详细描述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等特征,为开采设计提供依据。开采顺序与方式根据矿体的赋存状态和开采技术条件,确定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方式。安全生产措施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5.5.4其他开采技术条件136勘查工作程度01目的与任务初步了解工作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工作内容收集区域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进行地面地质踏勘,选择有希望的地区开展1:5万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成果要求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为普查工作提供依据。6.1预查阶段02036.2普查阶段01对工作区进行系统的地质观察和测量,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条件,大致查明矿产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和分布范围。开展1:1万或更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进行系统的取样工程和相应的分析测试,圈出矿化体或矿体。对工作区的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进行初步评价,提出详查工作区或勘探靶区。0203目的与任务工作内容成果要求目的与任务基本查明工作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变质作用等地质条件,详细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矿石质量等特征。工作内容开展1:2千或更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施工系统的钻探、坑探等取样工程,进行详细的地质编录和分析测试。成果要求计算推断的资源量或控制的资源量,为勘探工作提供依据,或为矿山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地质资料。6.3详查阶段010203目的与任务详细查明工作区的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01.6.4勘探阶段工作内容在详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加密取样工程,进行更为详细的地质编录和分析测试,必要时进行选矿试验和开采技术条件研究。02.成果要求探求控制的资源量和探明的资源量,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同时,为矿山生产提供必要的地质技术支持。03.146.1勘查控制基本要求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勘查目标,合理确定勘查工程的间距和网度,以确保勘查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勘查精度依据矿体规模、形态、产状、构造复杂程度和矿石类型等因素,将固体矿产勘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更好地指导勘查工作。勘查类型划分6.1.1勘查精度与勘查类型划分6.1.2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工程布置应系统、全面,确保对矿床的控制程度。01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勘查目标,合理确定勘查工程的种类、规格和数量。02勘查工程应尽可能垂直或近似垂直矿体走向布置,以便更好地揭露和控制矿体。03010203严格执行勘查设计和施工规范,确保勘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勘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确保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定期对勘查设备和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6.1.3勘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勘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6.1.4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勘查区域的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对勘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确保其不对环境造成危害。156.2普查阶段要求1.基础地质研究在1:25000至1:5000的比例尺下进行勘查区地质填图,通常使用简测图。这一阶段还需结合遥感解译和露头检查,以研究成矿地质规律,对比已知矿床,并探讨矿床的成因。此外,应总结找矿标志,并初步查明勘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地质体特征。016.2普查阶段要求2.矿化线索验证通过矿点检查,以及1:1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物探、化探剖面测量或面积性测量,对勘查区内发现的矿化线索进行逐一验证、检查、追索和评价。对发现的矿体,特别是主要矿体,地表应以取样工程稀疏控制,深部则应有工程证实。026.2普查阶段要求3.矿体连续性推测当矿体出露地表时,应根据需要开展1:5000至1:1000比例尺的矿床地质填图。通过控制研究,合理推测矿体的连续性,并初步查明主要矿体的地质特征和勘查区内矿体的总体分布范围。4.矿石特征查明通过稀疏工程的取样鉴定、测试和分析,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类比,初步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矿石矿物的嵌布特征等。5.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研究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查明勘查区内矿石的加工选冶技术性能。6.2普查阶段要求6.开采技术条件研究:收集并研究区域和勘查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资料,初步查明这些地质条件,并初步划分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查类型。这些要求共同构成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普查阶段的标准流程,确保了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66.3详查阶段要求6.3.1地质填图010203地质填图应详细反映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为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开采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填图比例尺应根据矿床规模和勘查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采用1:10000或更大比例尺。填图方法应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地质界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勘探线的布置应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勘查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应垂直于矿体走向或构造线方向。6.3.2勘探线布置勘探线间距应根据矿床的复杂程度和勘查精度要求确定,以确保对矿床的充分控制和评价。在勘探线上应布置必要的钻孔进行验证和控制,以确保勘探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3.3样品采集与测试010203在详查阶段,应对矿区内的矿石、岩石和土壤等进行系统采样,并进行必要的化验和测试工作。采样方法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测试工作应选择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同时,应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为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在资源量估算过程中,应考虑矿体的形态、产状、品位和厚度等因素,以确保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和对比,以评估其可信度和误差范围。资源量估算是详查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参数进行估算。估算方法应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勘查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常用的方法包括几何法、地质块段法和SD法等。6.3.4资源量估算010203176.4勘探阶段要求1.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加密勘探工程,详细查明矿床的地质构造、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空间位置,以及矿石的质量、类型和品位等特征。2.确定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床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研究,评估矿床开采的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为矿山设计和开采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6.4勘探阶段要求6.4勘探阶段要求3.进行可行性评价在勘探阶段,需要对矿床的经济价值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选矿和冶炼的难易程度、市场需求等因素,以确定矿床的开发利用前景。4.编制勘探报告勘探阶段结束后,需要编制详细的勘探报告,总结勘探成果,提出开发利用建议,并附上必要的图表和资料,供相关部门和投资者参考。010203此外,勘探阶段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勘探工程的布置应合理、科学,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矿床的地质特征。勘探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勘探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6.4勘探阶段要求对于勘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总的来说,勘探阶段是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重要环节,其成果直接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勘探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4勘探阶段要求186.5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复杂和小型矿床的勘查工作程度要求勘查类型和工程间距的确定复杂矿床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等,合理确定勘查类型和工程间距。小型矿床可适当放宽勘查工程间距,但应保证对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和矿石质量等基本查清,满足矿山建设设计的要求。应详细查明矿体的数量、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范围,以及矿石的类型、品级、质量和工业利用性能。对于小型矿床,应重点查明主要矿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以及矿石的质量和加工技术性能。对于复杂矿床,应特别注意对断裂、褶皱等构造的研究,以及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准确圈定矿体边界。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勘查工作应遵循有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勘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勘查工作的质量控制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勘查过程中的样品采集、加工、测试和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对于复杂和小型矿床的勘查工作,应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设计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勘查方案和工作计划,确保勘查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于复杂和小型矿床的勘查成果,应结合矿山建设设计的实际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利用,确保矿山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勘查成果的表达和利用勘查成果应以报告、图表等形式进行表达,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勘查报告应详细阐述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矿石质量等,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010203197绿色勘查要求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活动中,应优先考虑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小化环境影响合理规划勘查活动,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勘查方法和手段,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7.1环境保护原则加强现场环境管理勘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环保标识,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处理和管理,防止污染扩散。制定绿色勘查方案在进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前,应制定详细的绿色勘查方案,明确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勘查活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要求,依法取得相关环保许可,并严格按照许可内容进行勘查。7.2绿色勘查实施要求勘查活动结束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受影响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恢复措施实施后,应定期对恢复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7.3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鼓励绿色勘查技术创新支持研发和推广对环境影响小、勘查效率高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绿色勘查技术水平。加强绿色勘查宣传与培训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培训课程,提高勘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勘查技能水平。7.4绿色勘查技术创新与推广207.1基本要求评价矿床的经济意义,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对矿产勘查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确保勘查工作的有序进行查明固体矿产资源的分布、规模、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7.1.1勘查目的和任务010203遵循地质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运用勘查技术和方法注重勘查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勘查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遵守勘查工作规范和标准7.1.2勘查工作原则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勘查需要,合理划分勘查类型和确定工程间距7.1.3勘查类型和工程间距的确定勘查类型应反映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勘查难易程度,为勘查工程布置提供依据工程间距的确定应考虑矿床的规模、形态、产状和品位变化等因素7.1.4勘查手段和方法010203综合运用地质、物探、化探等多种勘查手段和方法,提高勘查效果和精度注重勘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根据勘查需要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勘查手段和方法,确保勘查工作的有效性和经济性217.2勘查设计7.2.1设计原则科学性原则勘查设计应以地质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科学合理地布置勘查工程。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勘查效果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勘查成本,优化勘查设计方案,提高经济效益。可行性原则勘查设计应结合实际,确保设计的勘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灵活性原则勘查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勘查方案。制定合理的勘查周期和预算,确保勘查工作按计划进行,并控制勘查成本。勘查目标明确勘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包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等。勘查方法根据勘查目标和矿床地质特征,选择合适的勘查方法和手段,如地质测量、钻探、坑探、物探、化探等。勘查工程布置根据勘查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布置勘查工程,包括钻探工程、坑探工程、采样工程等。勘查周期与预算7.2.2设计内容01030204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物化探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勘查设计提供依据。现场踏勘与调研对勘查区进行现场踏勘和调研,了解实际地质情况和矿床特征,为勘查设计提供第一手资料。设计方案制定根据资料分析和现场调研结果,制定勘查设计方案,明确勘查目标、方法、工程布置等。方案评审与优化组织专家对勘查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对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设计成果提交将优化后的勘查设计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单位,作为勘查工作的指导文件。7.2.3设计流程0102030405227.3勘查施工根据勘查任务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钻探、坑探、槽探等工程的布置和施工顺序。设计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如钻杆、钻头、炸药、雷管等。准备施工材料组织具备相应资质和施工经验的队伍,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组建施工队伍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检查施工设备7.3.1施工前准备钻探方法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勘查要求,选择合适的钻探方法,如回转钻探、冲击钻探等。钻探质量控制确保钻探过程中孔位准确、孔径适当、岩心采取率达标,并及时记录钻探数据和岩心情况。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并实施钻探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警戒线、穿戴防护用品等,确保施工人员安全。7.3.2钻探工程根据地质条件和勘查要求,合理布置坑探与槽探工程,并设计相应的施工图纸。工程布置与设计确保坑探与槽探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现象和数据。施工过程控制在坑探与槽探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如设置安全网、穿戴安全带等,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安全防护措施7.3.3坑探与槽探工程施工质量检查按照规定的验收流程,组织专家对施工完成的勘查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工程验收流程问题整改与反馈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整改情况,确保勘查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定期对各项勘查工程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7.3.4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237.4环境恢复治理与验收保护生态环境矿产勘查和开采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进行环境恢复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环境恢复治理的重要性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有责任对受损环境进行恢复治理,以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避免法律纠纷按照相关法规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可以避免因环境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对受损植被进行恢复,包括重新种植树木、草皮等,以恢复土地生态功能。植被恢复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如修建挡土墙、排水沟等。水土保持对矿产勘查和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进行治理,确保达标排放。污染治理恢复治理的主要内容出具验收报告经验收合格后,相关部门出具验收报告,作为项目完结的依据。若不合格,则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限期完成整改。提交验收申请完成环境恢复治理后,向相关部门提交验收申请。现场核查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评估恢复治理效果。验收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标准,制定具体的验收标准,包括植被覆盖率、水土保持效果、污染物排放浓度等指标。验收流程与标准248勘查工作及其质量01遵循地质勘查规范勘查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确保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8.1勘查工作的基本要求02科学布局勘查工程根据地质条件和矿产分布特点,合理布置勘查工程,提高勘查效率。03注重综合勘查与评价在勘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程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对矿产资源进行全面评价。对勘查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确保勘查工作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强化现场质量监管勘查工作完成后,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勘查成果的质量。严格验收标准勘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勘查工作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8.2勘查工作质量监控及时整理勘查资料勘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勘查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强资料保密工作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商业机密的勘查资料,应加强保密工作,防止泄露。建立资料归档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建立资料归档制度,方便后续查阅和使用。8.3勘查资料整理与归档勘查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规定,确保勘查工作的安全进行。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勘查单位应关注勘查人员的职业健康,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和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定期对勘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勘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开展安全培训与演练8.4勘查工作安全与健康010203258.1勘查测量根据勘查任务和目标,明确勘查区域的范围和边界。确定勘查区域收集与勘查区域相关的地质、地形、遥感影像等资料。收集资料根据勘查需求和区域特点,设计合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精度要求等。设计测量方案8.1.1测量准备工作布设控制网在勘查区域内布设控制网,以确定测量基准。地质点测量对重要地质点进行精确测量,包括位置、产状、岩性等。地形测量对勘查区域内的地形进行详细测量,包括高程、坡度、地貌等信息。8.1.2野外实地测量数据整理对野外测量数据进行整理、检查,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处理编制图件8.1.3数据处理与成图采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坐标转换、误差校正等。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编制地形图、地质图等图件,为后续的矿产勘查提供参考。过程检查在测量过程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查,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成果验收完成测量工作后,组织专家对测量成果进行验收,确保满足勘查需求和相关规范要求。8.1.4质量检查与验收268.2地质填图目的地质填图是为了查明工作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等地质情况,为矿产勘查和资源评价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要求地质填图的目的和要求地质填图应准确反映地质体的分布、产状、岩性和构造特征,填图精度和详细程度应满足矿产勘查和资源评价的需要。0102地质填图主要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穿越法是通过穿越整个工作区,系统采集各种地质体的信息;追索法是对某一特定地质体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追踪其延伸和变化。方法包括野外踏勘、实测剖面、地质界线勾绘、样品采集与测试等。野外踏勘是初步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情况;实测剖面是获取详细的地质信息和数据;地质界线勾绘是准确反映地质体的分布和相互关系;样品采集与测试是为了获取岩石、矿物等成分的定量数据。步骤地质填图的方法和步骤地质填图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填图比例尺和填图单位的选择。比例尺越大,填图单位划分越细,填图的精度就越高。精度为了保证地质填图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野外实地检查、室内资料整理与检查、综合研究与分析等。同时,还需要对填图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素质。质量控制地质填图的精度和质量控制地质填图是固体矿产勘查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查明工作区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矿产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质填图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提供基础地质资料。意义地质填图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评价等多个领域。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地质填图可以帮助确定找矿方向和成矿远景区;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地质填图可以揭示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层格架;在环境地质评价中,地质填图可以为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应用价值地质填图的意义和应用价值278.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确定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矿坑水的来源、动态及其与地表水、地下水的水力联系,预测矿坑涌水量。查明含水层、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埋藏条件,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水质及其变化特征。水文地质调查要求研究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以及矿床开采后的工程地质问题。对矿区内的断层、破碎带、风化带、软弱夹层的分布及其对矿山开采的影响进行评价。对于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岩溶塌陷、采空区塌陷等,进行预测并提出防治措施。工程地质调查内容010203提出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建议措施,确保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环境地质调查重点调查矿区及其附近的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情况,评估其对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的影响。对矿山开采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测,如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等。010203288.4物探、化探物探方法与技术利用地下矿体与围岩之间的密度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重力异常来研究地下地质构造和矿体分布。重力勘探通过观测和分析岩石、矿石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传播的规律,来探测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一种方法。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石的电性差异,通过观测和研究自然电场、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地质问题。电法勘探01020403地震勘探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通过采集和分析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推断矿体的可能位置和规模。气体地球化学测量通过采集和分析地下气体中的化学成分和浓度变化,预测隐伏矿体的存在和性质。水系沉积物测量采集河流、湖泊等水系沉积物样品,分析其元素含量和组合特征,为找矿提供线索。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系统采集岩石样品,分析其中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指标,进而寻找矿产资源。化探方法与技术298.5探矿工程010203钻探是固体矿产勘查中最常用的探矿手段之一。通过钻探可以获取地下深部的岩心或岩屑,以便进行详细的地质观察和取样分析。钻探工程应遵循相关的钻探技术规范,确保钻探质量和安全。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坑探工程是通过挖掘坑道或巷道来揭露和观察地质情况的方法。01坑探工程适用于地表露头不好或需要详细了解矿体内部情况的情况。02进行坑探工程时,应注意施工安全,采取必要的支护和排水措施。03物探是通过物理方法来探测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化探是通过化学方法来分析地下岩石、土壤或水中的元素含量,从而推断矿产资源的存在。物探和化探工程可以为钻探和坑探工程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提高勘查效率和准确性。物探和化探工程010203探矿工程记录和资料整理探矿工程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项数据,包括钻探进尺、岩心描述、取样情况等。探矿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分析所获得的地质资料,为后续的矿产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308.6岩矿鉴定取样、制样与鉴定取样目的确定岩石、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矿物含量,为地质勘查提供基础数据。取样方法根据勘查目的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如刻槽法、剥层法、方格法等。取样要求确保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均匀性和适量性,避免污染和混淆。030201岩矿鉴定取样将取得的原始样品加工成适合鉴定的分析试样。制样目的包括破碎、过筛、混匀、缩分等步骤,确保试样的粒度、质量和代表性符合要求。制样流程避免样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损失和变化,保持试样的原始性质。制样注意事项岩矿鉴定制样岩矿鉴定010203鉴定方法采用显微镜鉴定、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方法,对试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定内容确定岩石、矿石的矿物成分、含量、结构构造、蚀变程度等,为地质评价和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依据。鉴定要求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满足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318.7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制备与测试采样方法和工具采样时应使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工具,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确保样品的原始性和准确性。采样记录和标识采样过程中应详细记录采样位置、时间、人员等信息,并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以便于后续管理和追溯。采样点的选择应根据地质勘查目标和任务,结合地质、地貌、构造等条件,合理选择采样点,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样品加工与缩分为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需对原始样品进行加工和缩分处理,通常采用四分法或二分法进行。样品粒度与干燥根据分析测试要求,需将样品破碎、研磨至一定粒度,并进行干燥处理,以消除水分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制备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污染源的引入,确保制备环境的清洁和整洁。化学分析样品的制备化学分析样品的测试01根据勘查目标和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试,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在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质控样测试,以确保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对测试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和分析,结合地质背景进行解释和评价,为地质勘查提供有力支持。0203测试方法的选择测试过程的质控测试数据的处理与解释328.8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8.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样品数量根据矿石类型、矿床规模和试验需求,合理确定样品数量和重量。采集方法应遵循科学、系统的采样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样品标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详细标识,包括采样位置、日期、矿石类型等信息。8.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VS评估矿石的可选性、冶炼性能和产品质量,为矿山开发提供技术依据。试验内容包括矿石的破碎、磨矿、选矿(如浮选、磁选等)、冶炼等工艺流程的试验。试验目的8.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8.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试验方法根据矿石性质和试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设备,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8.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结果解读结合矿石性质、工艺流程和市场需求,对试验结果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数据处理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项技术指标,如回收率、品位等。8.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报告编制:撰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方法、结果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内容,为矿山开发提供决策依据。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全面、系统地评估矿石的加工选冶技术性能,为固体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这些规范也有助于提高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投资风险,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38.9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测试采集要求样品应具代表性必须能够反映所研究区域或矿体的整体特性。采集数量与规格根据测试需求确定采集的样品数量和规格,确保满足测试精度要求。避免污染与混杂在采集、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与其他物质混杂。按照测试要求,对样品进行破碎、缩分和研磨等加工处理。样品加工测试前处理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对样品进行适当干燥处理。样品干燥对每个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并详细记录其采集位置、时间等信息。样品标识与记录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根据岩(矿)石的物理技术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测试设备要求应使用经过校准的、精度符合要求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测试环境控制确保测试环境稳定,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方法与设备030201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准确的物理技术性能指标。报告编制要求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测试报告,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报告审核与签发测试报告应经过审核并签发,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测试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348.10原始资料保存、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8.10.1原始资料保存电子资料备份为确保数据安全,所有纸质资料应进行电子化备份,并存储在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介质中。保密性要求涉及商业机密或国家安全的原始资料,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密处理。纸质资料保存所有原始地质勘查资料和记录应以纸质形式妥善保存,包括但不限于野外记录本、采样记录、测试分析报告等。0302018.10.2原始资料编录野外记录编录对野外地质观察、测量、采样等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日期、地点、天气、观察描述等信息。01样品编录对每个样品的采集位置、类型、数量、编号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确保样品标签清晰可辨。02测试分析报告编录对各类测试分析结果进行整理编录,包括测试方法、结果数据、分析结论等信息。03资料分类整理按照项目类型、地区、时间等要素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后续查询和使用。数据统计分析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取有用信息,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图件绘制根据勘查结果绘制各类地质图件,如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等,以直观展示地质情况。8.10.3综合整理报告内容要求地质勘查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勘查目的、方法技术、勘查结果、结论与建议等内容,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客观。8.10.4报告编写报告格式规范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写,包括标题、摘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确保报告结构清晰、易于阅读。审核与修改报告初稿完成后,应进行多次审核与修改,确保报告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359可行性评价可行性评价是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对勘查结果的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以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从而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决策依据。以下是关于可行性评价的详细解读9.可行性评价“经济合理性评价对矿床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包括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分析。预测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以确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9.可行性评价0102039.可行性评价考虑开采成本、加工成本、运输成本等,综合评估矿产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9.可行性评价0302技术可行性评价01考虑矿床的地质条件、矿体形态、矿石性质等因素,对开采和选矿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当前的采矿技术、选矿技术以及相关的工艺流程,评估其是否适用于目标矿床的开发。研究并预测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和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9.可行性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评估矿产资源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包括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9.可行性评价9.可行性评价考虑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意见和诉求,确保矿产资源开发符合当地的社会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综上所述,可行性评价是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通过全面的可行性评价,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69.1基本要求9.1基本要求在《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20》中,基本要求部分涵盖了多个关键方面,以确保勘查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以下是对这些基本要求的详细解读9.1基本要求1.勘查目的与阶段划分01勘查活动应明确目的,即确定矿产资源的类型、数量、品位和分布等地质特征。02勘查阶段通常根据矿体的资源量规模来确定,包括普查、详查和勘探等阶段。032.勘查工作程度勘查工作应达到相应的程度,以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例如,在普查阶段,需要初步查明矿产资源的分布、规模和品质;在详查阶段,需要详细查明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在勘探阶段,则需要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和储量数据。9.1基本要求9.1基本要求0102033.勘查控制勘查过程中应对矿床进行有效控制,对矿体的连续性进行有效查定。这包括合理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以及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和部署。勘查类型的划分是勘查控制的重要环节,通常根据矿体规模、形态、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等因素进行划分。不同类型的矿床应采取不同的勘查策略和方法。9.1基本要求4.绿色勘查勘查活动应遵循绿色勘查的原则,即在勘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这包括采用环保的勘查技术和方法,以及合理规划勘查路线和活动范围等。9.1基本要求5.勘查质量勘查活动应保证质量,确保所获取的地质资料和储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包括严格遵守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及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和检查。““9.1基本要求6.可行性评价01在勘查过程中或结束后,应进行可行性评价,以评估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这有助于为后续的矿山建设和开采活动提供决策依据。02综上所述,《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20》中的基本要求涵盖了勘查活动的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勘查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这些要求对于指导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03379.2概略研究目的概略研究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矿区进行初步评价,为进一步的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任务初步查明矿产资源的经济意义、地质特征、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初步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9.2.1目的和任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初步评价根据矿产资源的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初步评价,包括矿石的加工选矿性能、产品的市场需求等。矿产资源概况通过收集资料和野外地质调查,了解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初步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评估矿床开采的难易程度。9.2.2研究内容通过地质填图,了解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为矿产资源的评价提供依据。地质填图通过探槽、浅井等工程揭露,了解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等特征。探槽、浅井等工程揭露对矿石进行取样化验,了解其化学成分、品位和物理性质等,为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取样化验9.2.3工作方法根据概略研究的结果,编写概略研究报告,阐述矿区的地质特征、矿产资源概况、开采技术条件和开发利用初步评价等内容。提交概略研究报告根据概略研究的结果,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包括需要补充的地质工作、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的重点等。提供进一步工作建议9.2.4成果要求389.3预可行性研究目的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对矿床开发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为是否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编制项目建议书提供依据。任务9.3.1目的和任务初步查明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和赋存状态;初步评价矿床的工业价值;研究可能的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多方案比较。01029.3.2工作内容和要求通过地质填图、钻探、坑探等手段,初步查明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储量。地质勘查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矿石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确定矿石的品位、物质成分和可选性。根据初步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和采矿、选矿技术方案,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估矿床开发的经济合理性。采样与测试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石性质,研究可能的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并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比较。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研究01020403技术经济分析报告内容包括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附图、附表等。编写要求报告应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成果,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结论明确。同时,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9.3.3成果报告编写399.4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研究,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的深入研究矿床地质条件,评估矿产资源储量、品位和开采技术条件;分析市场需求、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等因素,预测项目投资效益。任务9.4.1目的和任务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包括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等。地质研究评估矿床的开采方式、选矿方法和生产工艺等。开采技术条件研究进行项目投资估算、成本分析和效益预测,确定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投资回报期。经济分析9.4.2研究内容010203地质勘探通过钻探、坑探等手段,获取详细的地质资料和样品。实验测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确定矿石的品位和物质成分。市场调研收集相关市场信息,分析矿产品的供需状况、价格趋势等。经济评估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可行性建议。9.4.3工作方法和要求VS包括项目概述、地质勘探成果、实验测试结果、市场调研分析、经济评估结论等。报告要求报告应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分析深入,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报告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便于审查和存档。报告内容9.4.4成果报告编写4010资源储量类型条件根据矿体规模、形态、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等因素,将资源储量划分为不同类型,如简单类型(Ⅰ类型)、中等类型(Ⅱ类型)、复杂类型(Ⅲ类型)。允许存在过渡类型,如简单-中等类型(Ⅰ-Ⅱ类型)、中等-复杂类型(Ⅱ-Ⅲ类型),以更精确地反映矿体的实际情况。10.1资源储量类型划分确定资源储量类型时,应综合考虑矿体的整体规模和各矿体的地质特征。10.2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方法对于主要矿体,应根据其特征和空间相互关系来确定矿床的资源储量类型。当主要矿体的勘查类型不同时,应综合考虑各主要矿体特征和矿床整体控制研究程度的要求,合理确定矿床资源储量类型。普查阶段由于矿体基本特征尚未查清,难以确定资源储量类型,但可与同类矿床类比初步确定。详查阶段应根据影响资源储量类型的主要地质因素来确定类型。勘探阶段应根据地质因素的变化情况验证资源储量类型,并进行必要的调整。10.3资源储量类型与勘查阶段的关系10.4资源储量估算的要求资源储量估算应基于可靠的勘查数据和合理的估算方法。01估算结果应反映矿体的真实情况,并考虑到勘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02估算报告应详细说明估算方法、数据来源、假设条件等,以便审查和验证。034110.1资源量资源量的定义资源量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已查明的、可供当前或未来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蕴藏量。它反映了矿产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和满足人类需要的程度,是矿产资源管理、规划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资源量的分类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的不同,资源量可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等不同类别。各类资源量的划分有助于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进行规划,并为矿业权评估、矿山设计和矿山生产提供重要依据。资源量的估算通常采用地质块段法、断面法、算术平均法等多种方法。估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矿体的形态、产状、厚度、品位等因素,以及勘查工程的布置和见矿情况。资源量的估算方法在进行资源量估算时,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还需根据矿产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选择估算方法和参数,以确保资源量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同时,应关注勘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环节,以减少误差和提高估算精度。资源量估算的注意事项4210.2储量储量定义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经济开采和利用的矿产资源量。储量分类根据矿产资源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阶段和地质可靠程度,储量可分为多个类别,如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等。储量的定义与分类01几何法利用矿体的几何形态和矿石的体重等参数,通过几何计算求得储量。储量计算方法02统计分析法根据大量样品的化验结果,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矿石的平均品位和储量。03地质块段法在勘探工程控制的基础上,将矿体划分为若干块段,分别计算各块段的储量,然后累加得到总储量。储量评审与备案储量评审储量报告需提交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储量评审机构进行评审,以确保储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储量备案经评审通过的储量报告需向相关部门进行备案,以便后续管理和监督。定期对矿山进行储量核实,确保储量的准确性。定期检查当矿山储量发生较大变化时,需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储量变动报告。变动报告相关部门需对矿山储量进行监督管理,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监督管理储量动态管理4310.3资源量、储量类型调整资源量与储量定义储量指在资源量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勘查和可行性研究,确认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部分。资源量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中,能够被开采利用的部分或潜在部分。调整结果应反映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利用可能性。技术经济可行性根据勘查进展和市场变化,适时进行资源量与储量类型的调整。动态管理资源量与储量类型的调整必须遵循地质成矿规律和勘查工作规律。遵循地质规律类型调整原则采用地质统计学、经济分析和专家评估等方法,综合考虑地质、技术、经济和市场等因素进行调整。方法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资源量与储量类型的申报、审查和批准。程序调整方法与程序调整结果形成新的资源量与储量分类,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矿业权评估、矿产资源税费征收、矿山设计、生产计划和矿业投资等领域。调整结果与应用4411资源储量估算11.1估算方法与参数选择参数选择根据矿床类型和勘查阶段,合理选择品位、厚度、体重等参数。估算方法通常采用几何法或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根据矿床特点和开采技术条件,制定合理的工业指标,如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等。工业指标依据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品位等因素,对矿石类型进行合理划分。矿石类型划分11.2工业指标与矿石类型划分资源储量分类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将资源储量划分为探明的、控制的和推断的等不同类别。0111.3资源储量分类与估算结果估算结果给出各类资源储量的数量、品位和分布情况,为矿山设计和开采提供依据。0211.4误差分析与质量控制通过严格执行勘查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资源储量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对资源储量估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提出降低误差的措施。误差分析4511.1矿床工业指标工业指标的定义工业指标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床或矿体达到工业利用的综合指标要求,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估算资源量的重要依据。工业指标通常包括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以及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等。““确定工业指标的原则必须符合国家的资源政策、技术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01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02必须进行方案对比,选择最优方案,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03对于大型、特大型矿床或经济价值巨大的矿床,应对工业指标进行专门论证。论证后提出的工业指标,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论证时,应综合考虑矿床的地质特征、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产品的市场需求等因素。工业指标的论证工业指标是矿产勘查、资源评价和矿山设计的重要依据。合理的工业指标能够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业指标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工业指标的意义0102034611.2资源量估算的基本要求估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矿床特点和勘查阶段选择合适的资源量估算方法,确保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常用的资源量估算方法包括几何法、地质统计学法和SD法等,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估算参数包括矿体厚度、矿石体重、品位等,这些参数的确定应基于实际测量和统计分析。参数的确定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估算参数的确定估算结果的验证与评估应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确保其符合地质规律和实际情况。验证方法包括与实际采矿数据的对比、不同估算方法的对比等,以确保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报告编制要求资源量估算报告应详细记录估算过程、方法和结果,以及相关的图表和数据。报告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规范性。4711.3储量估算的基本要求1.依法合规储量估算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估算结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2.科学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