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的追诉时效制度相关资料样本_第1页
论刑法的追诉时效制度相关资料样本_第2页
论刑法的追诉时效制度相关资料样本_第3页
论刑法的追诉时效制度相关资料样本_第4页
论刑法的追诉时效制度相关资料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追诉时效概念追诉时效是指根据刑法要求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使用期限。犯罪分子犯罪行为已经超出刑法要求追诉时效期限,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假如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该给予撤销。追诉时效期限追诉时效期限是依据多种犯罪法定刑轻重,分别要求长短不一追诉时效期限: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期限为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期限为;3、法定最高刑为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期限为;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追诉时效期限为20年。假如20年以后认为必需追诉,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能够追诉。追诉时效法定情况中国刑法分则条文中对法定刑要求包含多个不一样情况:在一个犯罪有多个量刑幅度情况下,应该根据犯罪实际情况确定追诉时效期限长短,即犯罪符合哪一个量刑幅度,就应该以那个量刑幅度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时效期限。不受追诉时效限制情况。依据中国刑法要求,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审判,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该立案而不予立案,不受追诉期限限制。时效中止。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时效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不过,假如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追诉时效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一、时效概念刑法上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要求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事追诉权和刑罚实施权,这些权力即归于消亡,对犯罪人就不能再追诉或实施刑罚。时效完成是刑罚消亡关键制度之一。一个人犯罪后,经过一定时限虽未被追诉或未被实施刑罚,但没有再犯新罪,据此可推断其已悔改,不致再危害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失去追诉或行刑意义。实施时效制度,既符合中国适用刑罚目标,又有利于司法机关开展工作和稳定社会秩序。不过为了预防少数犯罪分子利用时效制度逃避法律制裁,刑法在要求时效时,同时要求了时效中止、延长等制度。二、时效种类时效分为两种: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追诉时效,是指中国刑法规定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使用期限制度。超出法定追诉期限,司法机关或有告诉权人不得再对犯罪人进行追诉,已经追诉,应撤销案件或不起诉,或终止审判。追诉时效完成,是刑罚请求权消亡关键事由之一。行刑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要求,对被判刑人实施刑罚使用期限制度。犯罪人被判处刑罚后,只有在行刑时效期内,刑罚实施机关才有权对犯罪人实施所判处刑罚。行刑时效期间内所判处刑罚未实施,超出行刑时效,便不能再对犯罪人实施所判处刑罚。行刑时效完成,是刑罚实施权消亡一项关键事由。中国刑法总则只要求了追诉时效,对行刑时效未作要求。三、追诉时效期限中国刑法依据罪刑相适应标准,以犯罪法定最高刑为标准,要求了4个档次追诉时效。依据刑法第87条要求,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有期徒刑,经过;3、法定最高刑为以上有期徒刑,经过;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经过20年。假如20年以后认为必需追诉,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依据上述要求,在确定具体犯罪追诉时效期限时,应该依据犯罪性质、情节,分别适用刑法分则要求对应条款或量刑幅度,按其法定最高刑进行计算追诉时效期限:(1)在只要求一个量刑幅度条文中,应依据该条文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时效期限。(2)在一个条文中要求有两个以上不一样量刑幅度,应按和其罪行相对应条款法定最高刑确定其追诉时效期限。(3)假如所犯罪行应该适用条款法定最高刑确定其追诉时效期限。四、追诉期限计算依据中国刑法第89条要求,追诉时效计算分为两种情况:(一)通常犯罪追诉期限计算犯追诉期限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所谓犯罪之日,是指犯罪成立之日。(二)连续犯和继续犯追诉期限计算依据刑法第89条要求,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追诉时效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由此可见,连续犯和继续犯追诉期限计算标准,为“犯罪行为终了之日”。(三)追诉时效延长依据刑法第88条要求,中国追诉时效延长分为两种情况:1、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犯罪人逃避侦查或审判,不受追诉期限限制。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该立案而不予立案,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这里“被害人包含受到犯罪侵害公民个人和法人。控告能够是书面,也能够是口头。但控告必需是被害人在自己人身、财产权利遭受不法侵害而且已经发觉犯罪嫌疑人而向司法机关所作告发。假如被害人在不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谁情况下报案,则不能适用时效延长要求。(四)追诉时效中止中国刑法第89条第2款要求,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一要求表明,中国追诉时效中止是以犯罪人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为条件,但不管新罪性质和刑罚轻重。依据刑法这一要求,追诉时效中止后时效起算时间为“犯后罪之日”。所谓犯后罪之日,即后罪成立之日。

刑法追诉时效是指享受追诉权主体对特定犯罪没有适时行使追诉权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期限,则对于该罪追诉权消亡法律制度。作为现代刑事立法所普遍采纳一项刑法基础制度,其意义和必需性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我中国地和澳门亦不例外,而且在各自刑法典中对追诉时效部分基础制度作出了要求。本文着眼于追诉时效范围内部分基础制度对二者作一比较。一、追诉时效适用范围

追诉时效适用范围关键是指它适适用于哪些犯罪行为,规制(消亡)是哪些权力(权利)。内地刑法将追诉时效内在依据关键定在刑罚处罚需要消亡。刑法第八十七条要求“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意味着犯罪即使经过了法定追诉期限,不过追诉权在实体上并不妥然地消亡,国家只是基于刑事政策上考虑,认为没有追诉之必需或代价太大而不再追诉。顺理成章,该条第四项就要求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犯罪行为,即使经过了法定追诉时效期限20年,假如认为必需追诉,也能够报请最高检察院核准给予追诉。所以,内地刑法即使没有明文要求哪些犯罪不适适用于追诉时效,不过实际上那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犯罪是存在着不受追诉时效期限限制可能性。内地刑法亦未明文要求追诉时效规制是什么权力(权利),但从第八十八条要求能够判定是开启刑事诉讼程序权力(权利),包含检察院、公安、安全机关对对应案件立案侦查权力;自诉案件自诉人向法院提起自诉权利。对刑事案件而言,追诉时效期限通常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至检察院、公安、安全机关立案侦查之日或自诉人提起自诉之日止,以后诉讼活动不再受追诉时效期限约束。

澳门刑法典将追诉时效内在依据关键定在尊重时间经过事实之力,维持以实现实际目标为任务法秩序,第110条要求“自实施犯罪之时起计经过下列期间,追诉权随即因时效而消亡”,意味着只要犯罪行为经过了法定追诉时效期限,对该罪追诉权在实体上就当然地消亡。由此,便可肯定地推出追诉时效适适用于全部犯罪行为。澳门刑法典第112条将诉讼活动中障碍作为时效中止事由,第113条将每一诉讼阶段中含相关键标示意义诉讼活动之作出作为追诉时效中止法定事由,能够看出澳门刑法中追诉时效规制对象包含求刑权、量刑权,不管刑事诉讼程序开启,还是控诉提起,抑或案件审理活动全部无一例外地受追诉时效约束。其追诉时效期限是从犯罪实施之时起计算至作出判决之日止。

内地刑法和澳门刑法追诉时效制度区分,源于二者对追诉时效制度存在内在依据上不一样定位。澳门刑法在这一问题上奉行严格规则主义,和刑法基础属性(安定性、可预见性和人权保障)是相符合,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损刑法社会保护功效;内地刑法在这个问题上,更重视保护社会,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刑法安定性和可预见性。应该说,二者不一样要求对于其各自刑法体系来说全部是较为合理。就二者在追诉时效制度所规制对象差异来说,在刑事程序中,侦查、控诉、审判机关职能活动全部是代表国家对犯罪行使追究刑事责任权力,在诉讼活动进行期间,时间经过一样产生一定事实之力,刑事程序期间过分拖延会侵犯犯罪行为人人权,所以,对诉讼活动进行期间将相关司法权力纳入追诉时效规制范围是有主动意义。同时,澳门刑法又设置了时效中止制度,要求了时效必需完成最长久限对上述要求缺点给予填补,是较为合理。二、追诉时效期限制度

追诉时效期限制度是指刑事法要求对犯罪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使用期限(期间)。内地刑法典第八十七条对此确立了四个档次: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为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为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为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为20年。“法定最高刑”不是指个案中犯罪人实际应该判处最高刑罚,也不是指犯罪人所触犯之罪名法定最高刑,而是指依据所犯罪行轻重,确定其应该适用对应量刑幅度(罪刑单位)要求最高刑。

澳门刑法典第110条第1款对此确立了五个档次:可处以最高程度超逾15年徒刑之犯罪为20年;可处以最高程度超逾10年但不超逾15年徒刑之犯罪为15年;可处以最高程度为5年或超逾5年但不超逾10年徒刑之犯罪为10年;可处以最高程度为1年或超逾1年但少于5年徒刑之犯罪为5年;(5)属其它情况者为2年。在确定对每一犯罪可科处之刑罚之最高程度时,须考虑属罪状之要素,但不考虑加重情节或减轻情节。

即使内地刑法和澳门刑法均依据犯罪法定最高刑(可科处刑罚之最高程度)轻重来确定不一样犯罪追诉时效期限,但澳门刑法典要求主刑只有徒刑和罚金。内地主刑从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死刑,其轻重跨度比澳门大得多,而追诉时效期限仅划分了四个档次,每一档次跨度太大,尤其是对较轻犯罪和尤其严重犯罪没有深入区分不一样时效期限,是不合理,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这一基础标准。三、追诉时效起算制度

追诉时效起算制度是指追诉时效期限从何时开始计算制度。内地刑法典第八十九条第一款要求:“追诉时效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澳门刑法典第110条要求,追诉时效期间从实施犯罪之时开始计算。第111条要求,通常情况下,追诉时效之期间,自事实既遂之日起开始进行;继续犯,自既遂状态终了之日起开始进行;连续犯及习惯犯,自作出最终行为之日起开始进行;犯罪未遂,自作出最终实施行为之日起开始进行;从犯,以正犯所作之事实为准;如不属罪状之结果之发生为关键者,自该结果发生之日起开始进行。

对于通常情况下追诉时效起算时间,澳门刑法明文要求是犯罪行为实施之时。内地刑法要求起算时间是犯罪之日,理论界对此了解不一,通说认为是指犯罪成立之日。笔者认为应是实施犯罪行为之日。过失犯罪只有发生了符合组成要件结果才组成犯罪,其追诉时效按通说应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算。这对于那些犯罪行为实施后很长时间才发生犯罪结果情形,就会产生过失犯罪行为人因其很多年前过失行为仍要受追诉不合理现象。由此,通说见解是值得商榷。

相关连续犯和继续犯追诉时效起算,内地刑法和澳门刑法要求基础上是一致;相关习惯犯、未遂犯、从犯、结果加重犯追诉时效起算,内地刑法没有对应具体要求,在司法实践中可能会产生认定混乱。应该说,澳门刑法典中这种针对每一个情形具体地给予要求,值得内地刑法借鉴。四、追诉时效中止制度

追诉时效中止是指在追诉时效期限进行过程中,因为法定事由或不可抗力事由出现,造成追诉时效期限暂停计算,待上述事由消除后,追诉时效期限继续进行计算制度。设置时效中止制度意义在于:有利于保障追诉权有效行使,有利于追究犯罪,也不会发生案件能够无限期地追诉情形,是对各方利益进行平衡后得出较为科学、合理制度。内地刑法对此没有作出要求。澳门刑法第112条要求了以下三种时效中止事由:一是“因无法定许可或无非刑事法院所作之判决,或因必需将一审理前之先决问题发回予非刑事法庭,又或因诉讼程序之临时中止,而依法不能开始或继续刑事程序期间”;二是“自作出控诉通知时起刑事程序处于待决状态期间,但属缺席审判之诉讼程序除外”;三是“行为人在澳门以外服剥夺自由之刑罚或保安处分期间”。而且要求如属第二种事由之情况,中止之时间不得超逾3年。

因为内地实施一旦开始刑事诉讼程序就不再适用追诉时效制度,所以内地司法机关欲追究相关犯罪,只须开启刑事诉讼程序就行了。所以,尽管内地刑法没有要求追诉时效中止制度,但司法机关追诉权有效行使基础上能够得到保障。不过,这使得原来应该作为时效中止情形成为了不受追诉时效期限限制情形,使犯罪人处于无限期追诉不利境地,背离了追诉时效立法宗旨。所以,内地刑法应该确立追诉时效中止制度。五、追诉时效中止制度

追诉时效中止,是指在追诉时效期限进行过程中,因法定事由发生造成以前已经经过时效期限归于无效,当法定事由消除后,追诉时效期限重新起算法律制度。内地刑法典第八十九条第二款要求:“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澳门刑法典第113条要求了追诉时效中止四种法定事由:一是作出行为人以嫌犯身份被讯问之通知;二是实施强制方法;三是作出起诉指示或具相同效力之指示之通知;四是定出在缺席审判之诉讼程序中进行审判之日,并深入要求了时效必需完成最长久限。二者区分是显著。澳门刑法对行为人所实施每一犯罪单独计算时效期限,一罪追诉时效期限进行不因另一罪实施而发生改变,侧重于尊重时间经过事实之力和法秩序稳定;内地刑法将又犯新罪作为前罪时效中止事由,侧重于对行为人处罚必需性充足考虑。澳门刑法典要求四种中止事由全部是刑事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所实施含相关键意义诉讼活动。这一要求是有理论依据,因为司法机关每一次含有标示意义诉讼活动实施,全部表明追诉权主动行使,也全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因时间经过而产生事实之力形成进程。因为内地刑法对追诉时效制度规制对象仅限于刑事诉讼程序发动,所以在诉讼活动进行过程中不可能出现时效中止情形。内地刑法这种要求有利于处罚犯罪,但对犯罪行为人人权保障是不利,会把犯罪行为人置于无期限地被追诉地位。

另外,内地刑法第八十八条要求了追诉时效效力阻却(或称追诉时效无限期延长),是不合理,即使为避免一些犯罪行为人利用追诉时效逃避刑事追究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因为其将犯罪人置于永久受追诉境地,和追诉时效设置目标是相悖。刚才看见《中国法院网》中一篇文章,刘卫国本案被告人是否超出追诉时效

恰好我在寻求相关问题,所以仔细看了文章。发觉文章含有不可了解判定问题。

原文引用部分以下:

“笔者认为,首先,本案是《中国刑法》施行后审理一九九七年九月三十日以前发生刑事案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适用刑法第十二条多个问题解释》第三条中“假如刑法要求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和修订前刑法相同,应该适用修订前刑法”要求,一审法院依据《中国刑法》第十二条适用修订前刑法对李东定罪处刑是正确。其次,追诉时效要求法定最高刑是指刑法要求和具体犯罪行为轻重相适应量刑幅度最高刑,在一个刑法条文里,因犯罪情节不一样而要求数个量刑幅度,应按其所犯罪行应该适用量刑幅度法定最高刑计算追诉时效。一审法院依据本案查明事实、情节,认为李东行为组成私放罪犯罪,且情节严重,并依据李东归案后认罪态度、悔罪表现,依据1979年《中国刑法》第一百九十条要求,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幅度内,酌情从轻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所以,对李东追诉时效应依据《中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第(三)款要求,即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经过十五年。本案中李东犯罪行为并没有超出追诉时效期限,应该依法追究其私放罪犯刑事责任。

所以,驳回申诉人申诉意见是正确。

既然法院是根据5-幅度量刑为5年,最高刑期为,法律明明要求,5-量刑追诉期为,原文中追诉期为何要根据以上追诉期呢?

林振通文章滥用职权罪认定及追诉时效确实定

一谈到追诉期确实定,就让人摸不着头脑。

引用部分原文以下“二、相关本案是否超出追诉时效问题。

一个见解认为,本案危害结果直至9-10月贷款期满后未偿还才发生,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通知》第六条(二)要求:“玩忽职守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当初没有发生,而是玩忽职守行为以后一定时间发生,应从危害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玩忽职守罪追诉期限。”本案追诉时效应从9-10月贷款期满后才起算,所以本案并未超出追诉时效;另一个见解认为,依据刑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要求:“追诉时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里所说“犯罪之日”是指犯罪行为发生日期,“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是指连续犯和继续犯,其追诉期限应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该法条明确告诉我们危害结果发生并不是追诉时效起算。具体到本案,两被告人许亚丁、罗建坤违规审批住房公积金贷款滥用职权行为发生于9至10月间,犯罪行为发生之日应为9至10月间,而本案犯罪所触犯刑法罪名法定最高刑为3年,其追诉期限应为5年,公诉机关直至初才给予立案追诉,显著超出追诉时效,所以本案已超出追诉时效。

本案被告人许亚丁、罗建坤违规审批城镇个人住房政策性贷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