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阳社区综合体及配套建设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岷阳社区综合体及配套建设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岷阳社区综合体及配套建设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岷阳社区综合体及配套建设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岷阳社区综合体及配套建设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岷阳社区综合体及配套建设项目PS-00第第页共10页第四篇排水工程设计说明1、概述1.1项目区位本项目路位于郫都区中部,道路A呈西北-东南走向,起于长清路,止于东大街路;道路B呈西北-东南走向,起于长清路,止于安民路是郫县规划的重要支路之一。1.2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道路A、道路B两部分排水管网工程。项目A路起于长清路,止于东大街路,全长0.542km。项目B路起于长清路,止于望丛东路,全长0.463km。本项目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20km/h,红线宽度12m,为双向两车道。给排水工程包括:雨水工程、污水工程。1.3现状地下管线情况本次设计道路周边地块正在开发,路A与道路B起点均为长青路,长青路综合管线均已敷设,其中包括(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线缆沟、燃气管道)。道路A终点位置现状有一栋高层建筑。现状地形,高差较大。高层建筑小区内排水系统完善。道路B终点段K0+360-K0+462为既有道路。已敷设有排水管线。道路周边除开发地块外,其余地块管网系统已形成,现状雨污水通过既有管网排入市政排水系统。2、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2.1设计依据1)主要规范标准(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7)《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8)《检查井盖》(GB/T23858-2009);(9)《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0)《安全网》(GB5725-2009);(11)《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用橡胶密封圈》(JC/T946-2005);(1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4)《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16)《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1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50010-2010);(19)《铸铁检查井盖》(CJ/T511-2017);(20)《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21)《四川省市政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试行)》(22)《排水球墨铸铁管道工程技术规程》T/CECS823-20212)其他相关文件及资料(1)实测1:500地形图;(2)《成都市郫都区排水专项规划2020-2035》(3)《郫筒街道岷阳社区综合体及配套建设项目勘察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022.10)。3、建设条件3.1沿线自然地理概况3.1.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长青路,现为空地,钻孔孔口标高553.61~554.53m,最大高差约0.91m,地形较为平坦,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Ⅰ级阶地。3.1.2气象与水文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象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热同步,霜雪稀少。据1970-2004年3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27℃、极端最高气温37℃、最低-3.3℃,月平均最高气温26.19℃、最低6.61℃。多年平均降雨量1026.5mm,一日最大降水量284.3mm(1995年8月24日),多年降雨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2.3%,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016.3mm,较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少10.19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风速1.4m/s,主导风向西北。3.2工程地质条件3.2.1地层岩性本次勘察钻探揭露深度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填土层(Q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组成。各土层特征由上往下描述如下:(一)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杂填土(①):杂色,松散,稍湿,主要成分为黏性土、砂卵石,含少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植物根茎等,硬颗粒含量约30%,结构松散,均匀性差,回填年限<2年。在场地内普遍地段分布,局部较厚,层厚1.00~5.60m,层底埋深1.00~5.60m,层底标高550.82~553.80m。场地内分布的杂填土为附近工程建设渣土、新近抛填而成,未经压实,为欠固结土,均匀性和密实度差,具有湿陷性,需考虑在地表水、地面荷载作用下,压缩变形大,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开裂、地下管网渗漏、市政道路塌陷等危害,建议采用适宜的加固处理措施(如夯实、碎石桩等),以消除沉降(陷)的影响。(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土(②):灰黄色,稍密~中密,稍湿,少量铁锰质氧化物,摇振反应一般,无光泽。在场地内普遍地段分布,层厚0.70~3.30m,层底埋深2.30~6.10m,层底标高549.71~552.47m。卵石(③):灰色、灰黄色等,稍湿~饱和,卵石母岩成分以岩浆岩和沉积岩为主,中风化~微风化状,磨圆度中等,分选性较好,粒径一般约为3~10cm,少量大于20cm,主要为砂土充填。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依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四个亚层。分述如下:松散卵石层(③-1):卵石粒径一般在3~8cm,少量可达20cm以上,含量约占总质量的50~55%,排列混乱,颗粒间大多相互不接触,粒间由砂土、泥质等充填,充填程度一般。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1.20~2.60m,层底埋深3.60~6.10m,层底标高548.04~550.50m。稍密卵石层(③-2):卵石粒径一般在3~9cm,少量可达20cm以上,含量约占总质量的55~60%,颗粒部分接触,粒间由粘性土及砂土充填,充填程度较好。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60~3.20m,层底埋深5.90~8.40m,层底标高546.13~548.20m。中密卵石层(③-3):卵石粒径一般在3~9cm之间,少量可达20cm以上,含量约占总重的60~70%,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粒间由细砂及圆砾充填,充填程度良好。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90~2.30m,层底埋深8.70~9.10m,层底标高545.18~545.29m。密实卵石层(③-4):卵石粒径一般在4~10cm之间,少量可达20cm以上,含量约占总重的70%以上,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粒间由细砂及圆砾充填,充填程度好。在场地内普遍分布,本次勘察未揭穿。3.2.2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拟建场地内及附近未见地表水分布。(2)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上部的人工填土层、粉土层中,靠大气降水渗透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无统一地下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第四系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地下水径流及地表水河水补给,主要以地下径流排泄为主,丰水期与上层滞水水力联系较为紧密。地下水位本次勘察期间为平水期,拟建场地紧邻龙湖恒邦云玺在建项目,地下水位受该在建项目降水影响较大,勘察期间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未测得地下水水位。据调查,在排除周边在建工地降水影响的情况下,场地丰水期正常地下水位埋深3.30~4.20m。水文地质参数及变幅拟建场地的地下水年变化幅度为2.00m左右,卵石层的渗透系数建议采用30.00m/d。3.2.3不良地质现象场区内及周边未见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地下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勘察时场地未见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2.4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建筑场地地貌上属于岷江水系Ⅰ级阶地,场地开阔较平坦。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钻探结果,建筑场地内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无洞穴、坟等不良埋藏物,场地内分布主要土层为粉土以及卵石层,各地层土质均匀,层位稳定;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该场地和地基相对稳定,适宜建筑,工程建设适宜性分级为适宜。3.2.5地震效应评价本工程场地范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场地内分布有杂填土,属软弱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5.7.11条文说明,本场地软弱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均大于90m/s,可不考虑场地软土的震陷影响。。本项目拟建道路采用城市支路标准设计,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规定,拟建道路的抗震设防分类可划分为标准(丙类)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4、排水工程设计4.1排水工程1)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3)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德阳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污水量按城市综合污水量标准(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的85%)和规划人口进行计算,规划人口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4)基本设计参数:①最大控制设计流速:排水管道Vmax=5m/s。②最小流速:雨水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6m/s。③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污水充满度设计表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200~3000.55350~4500.65500~9000.70≥10000.75④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按下表:最小控制坡度管径最小控制坡度300塑料管0.0020,其他管0.0034000.00155000.00126000.00108000.000810000.000612000.000614000.000515000.0005⑤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2)雨水系统(1)雨水排水现状及规划现状地块内雨水通过临时沟渠或市政雨水管道排入自然水体,根据《成都市郫都区排水专项规划2020-2035》规划本次设计道路规模为d600-d800。2)雨水量计算本次设计雨水量按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成都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i=44.594(1+0.651lgP)/(t+27.346)^0.953(lg(P)^(0-0.017))(mm/min)q暴雨强度(L/(s·hm²))p设计暴雨重现期(a),取3年t降雨历时(min),t=t1+t2t1为地面积水时间(min),本工程取10min;t2为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雨水设计流量计算:Q=q·Φ·FQ雨水设计流量(L/s)Φ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取0.65F汇水面积(hm²)雨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满流)Q=vA(l/s)水力计算按曼宁公式:(m/s)过水断面:A=(θ-sinθcosθ)r2(m2)——h﹤D/2水力半径:(m)Or:A=(π-θ+sinθcosθ)r2(m2)——h﹥D/2(m)n,管材粗糙系数:钢筋混凝土管取0.013。3)雨水管道布置本次设计道路标准路幅均为12m,新建雨水管单侧布置于道路车行道下,距离道路路缘石1.5m,具体布置位置详见《综合管线标准横断面图》。排水管线标准横断面图雨水排放具体如下:道路A:K0+000-K0+120段,设计雨水管d600,自南向北,K0+120-K0+370段,设计雨水管d600,自北向南;:K0+370-K0+480段,设计雨水管d600,自南向北,在道路K0+370处排入下游道路B雨水系统,最终排入望从东路雨水系统。道路A终点,K0+480-K0+540,设计雨水管d600,排入东大街。道路B:K0-K0+462.512段,设计雨水管d600-800,自北向南排入现状望从东路雨水系统。本次设计中根据现状情况,为方便沿线地块雨水的收集,在道路两侧适当位置和地势低洼地段、道路交叉口等处预留雨水支管,将周边地块雨水汇入设计雨水管道中。。3)污水系统(1)污水排水现状及规划现状地形主要以荒地、施工区域为主,现状污水通过临时管道或周边市政道路污水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根据《成都市郫都区排水专项规划2020-2035》规划,地块内部未规划污水管,本次设计污水管仅收集地块内污水排入周边市政污水干管,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2)本设计污水量按污水采用比流量公式计算,本工程取90%的给水量为污水量。另外,在污水量中计入10%的地下水渗入,污水比流量q0取值1.3升/秒.公顷。比流量计算公式:q1=F×q0×Kz×Ks(L/s)q1:设计管段的本段旱季流量F:设计管段服务街区面积q0:单位面积的本段平均流量,即比流量(L/(s·hm2))Ks:雨水及地下水渗入量系数,取值1.1。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总变化系数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72.42.12.01.91.81.61.5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非满流)Q=vA(l/s)水力计算按曼宁公式:(m/s)过水断面:A=(θ-sinθcosθ)r2(m2)——h﹤D/2水力半径:(m)Or:A=(π-θ+sinθcosθ)r2(m2)——h﹥D/2(m)n,管材粗糙系数:球墨铸铁管取0.012。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复核污水设计流量在雨季设计流量下过流能力,按照雨季设计流量是旱季流量的5倍复核计算。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序号计算管段服务面积旱季设计流量雨季设计流量过流能力是否满足(hm2)(L/s)(L/s)(L/s)是/否1W1~W17311.657.9103是2W17-W241.76.633122是3W25-W331.97.43791是4W33-W417.528.6144.8162是根据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3)本次设计道路标准路幅均为12m,新建污水管单侧布置于道路车行道下,距离道路路缘石1.5m,具体布置位置详见《综合管线标准横断面图》。排水管线标准横断面图污水排放具体如下:道路A:K0+000-K0+120段,设计污水管d400,自南向北;K0+120-K0+370段,设计污水管d400,自北向南;K0+370-K0+541.22段,设计污水管d400,自南向北,在道路K0+370处排入下游道路B污水系统,最终排入望从东路污水系统。K0+480-K0+540段,设计污水管d400,排入东大街。道路B:K0+000-K0+462.512段,设计污水管d400-500,自北向南排入现状望从东路污水系统。本次设计中根据现状情况,为方便沿线地块污水的收集,在道路两侧适当位置、道路交叉口等处预留污水支管,将周边地块污水汇入设计污水管道中。4)管材、基础及接口(1)管材本工程设计雨水管道采用国标II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覆土深度H<0.7米或H>4.5米选用III级钢筋砼管。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成品必须符合《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要求。污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K8级),排水球墨铸铁管和管件的公称直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排水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2608l-2022的有关规定。(2)基础本工程钢筋混凝土管采用180度砂石基础。对于埋深<0.7m或>6m的排水管道,基础采用满包混凝土加固。球墨铸铁管采用砂垫层基础,详见大样图。(3)接口钢筋砼排水管(承插口)接口形式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柔性接口管道采用的橡胶密封圈应满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用橡胶密封圈》(JC/T946-2005)标准要求,球墨铸铁管采用滑入式柔性接口,接口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排水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26081-2022,球墨铸铁管及管件的密封圈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GB/T21873-2008的有关规定。输送污水密封圈材质采用丁睛橡胶(NBR)。(4)防腐排水球墨铸铁管的内、外防腐涂层应由制造商厂内完成,市政排水管应选用铝酸盐水泥砂浆内衬。水泥砂浆内衬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球墨铸铁管和管件水泥砂浆内衬》GB/T17457-2019的有关规定。管道外壁喷涂锌层和终饰层,锌层和终饰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球墨铸铁管外表面锌涂层第1部分:带终饰层的金属锌涂层》GB/T17456.1-2009、《球墨铸铁管外表面锌涂层第2部分:带终饰层的富锌涂料涂层》GB/T17456.2-2010的有关规定。其中喷锌密度不低于130g/m2,沥青漆厚度不低于70μm。所有钢制构件、管件在安装前或安装后,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钢管内防腐铝酸盐水泥砂浆内衬,厚度不小于3.5mm。钢管外防腐采用环氧煤沥青涂料特加强级防腐,六油二布,电化学防腐采用14.5Kg镁阳极。用高分子系列防腐涂料防腐,衬涂前须清除金属表面的油污、尘土、焊渣、氧化物、浮锈等附着物,再用砂轮除锈处理,质量达St3级,处理后,要求基层平整干燥无水迹。必须等前一道涂漆干透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涂漆。为了保证焊缝处的漆膜厚度,涂刷时应先将焊缝部位涂刷两道,然后再全面涂刷防腐漆。涂刷后的表面应光洁,无流挂,无皱皮,无刷痕,无露底和开裂现象,涂层应均匀。5)检查井及其它构筑物(1)检查井①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20-25米距离设置检查井。雨、污水检查井均采用混凝土检查井。钢筋混凝土检查井与球墨铸铁管采用国家标准图集02S404《防水套管》预埋柔性防水套管的方式连接,详见图集02S404-5②检查井井盖、盖座均采用球磨铸铁成品。技术标准应严格按照《检查井盖》(GB/T23858-2009)。本次设计采用“五防”(防响、防跳、防盗、防坠落、防位移)且外开180°开启式检查井盖。按其承载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上最低选用D400类型,并设防盗、防跳及防坠落装置。本次设计管道位于车行道下时,按车行道选用检查井井盖;车行道上选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检查井盖。检查井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平整。检查井井盖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规范允许范围内的最小井盖,检查井盖上设置对应管道标识。③检查井采用混凝土浇筑,其作法详见国标图集20S515。踏步具体安装详见国标图集14S501-1/35、36。④位于车行道下检查井周边80cm范围内采用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加强,自井底至井顶。⑤本次设计对位于车行道上检查井井圈、井座加强设计,以减少井筒周边土体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开裂、防止井圈发生水平错位等现象,位于车道内的雨、污水检查井均须要求进行加固处理。做法参见国标14S501《单层、双层井盖及踏步》执行(2)跌水井当跌落水头大于1.5m、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跌水井做法详见国标图集20S515。(3)沉泥井当排水管径较小时,在排水管道上有支管接入处设置沉泥井,以便于管道掏挖淤泥,其做法详见国标图集20S515/313。(4)雨水口①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双箅雨水口(球磨铸铁成品(防盗型),做法详见图集16S518/43。按其承载能力,车行道上最低选用D400类型②雨水口连接管采用满包混凝土基础,雨水口连接管管顶覆土不足0.7m时采用C25混凝土满包,当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小于20m时,端口接口做法参照图集06ms201-1-35页套环柔性接口。管径为d300,坡度为≥1%,坡向干管检查井。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雨水口标高比路面低3cm,以保证有效的收水。(5)污水接入井及支管为便于周边地块雨、污水接入,在道路沿线间隔120米左右设置预留支管和接入检查井。雨水接入井支管管径为d500,坡度为0.5%,坡向干管检查井;污水接入井支管管径为d400,坡度为0.5%,坡向干管检查井。雨污水预留井设置在绿化带边缘上。4.2管道施工1)现场复核本工程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查井横轴线交点。本工程排水管道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道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2)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5控制,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3)地基处理管道地基应为未扰动的原状土或经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柔性接口管道不小于0.12MPa。若地基为膨胀土,管道、检查井基础下增铺15cm厚砂卵石垫层加强,再按国标图进行基础施工。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当管道位于回填土基础上时,可采用砂卵石回填,其宽度为沟槽底宽度。先按土基要求检测合格后,再按照管道基础图进行施工。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松散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采用级配较好的连砂石或砂砾石等,具体换填深度由地质情况确定。4)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5)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6)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回填材料采用沟槽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回填。当沟槽回填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采用借土回填,回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0.1m,或采用符合要求的中、粗砂、碎石屑,最大粒径<40mm的砂砾回填,且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4.3抗震设计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特征周期为0.4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本次设计排水管道工程、给水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依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第10.1.4条可不进行抗震验算。4.4危大工程1)本工程管槽开挖、支护等基坑(槽)工程、管道安装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等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应结合住建部发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相关要求,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2)为保证雨季施工安全、质量及工期,施工单位应做好雨季的施工组织及安全防护措施。3)明确电源、配电箱及线路位置,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器防火措施,不得随意架设线路。4)针对现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5)其余未尽安全生产事宜请施工单位按照住建部发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标准规定执行。5、海绵城市设计5.1海绵城市设计原则1、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设计目标。2、海绵城市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带进行设计。3、海绵城市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道路及周边土壤、地质特征。4、海绵城市设施只负责收集道路范围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道直接汇入雨水系统。5、有泄流通道功能的道路应满足洪涝水的顺坡排放至下游泄流通道,且道路不应存在可能产生内涝特征的低洼点。5.2海绵城市设计控制目标1)设计控制目标根据《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新建市政工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改扩建市政工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0%。本次设计项目按新建市政道路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的要求,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1.2mm。5.3道路海绵城市设施道路工程海绵城市包括雨水花园、渗水路面(人行道)、生态树池、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等。海绵城市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消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海绵城市设施比选一览表单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处置方式经济性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景观效果集蓄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转输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分散相对集中建造费用维护费用透水砖铺装○●◎◎○●◎◎√—低低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高中80-90—透水沥青混凝土○○◎◎○◎◎◎√—高中80-90—绿色屋顶○○◎◎○●◎◎√—高中70-80好下沉式绿地○●◎◎○●◎◎√—低低—一般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低低—好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中低70-95好渗透塘○●◎◎○●◎◎—√中中70-80一般渗井○●◎◎○●◎◎√√低低——湿塘●○●◎○●●◎—√高中50-80好雨水湿地●○●●○●●●√√高中50-80好蓄水池●○◎◎○●◎◎—√高中80-90—雨水罐●○◎◎○●◎◎√—低低80-90—调节塘○○●◎○○●◎—√高中—一般调节池○○●○○○●○—√高中——转输型植草沟◎○○◎●◎○◎√—低低35-90一般干式植草沟○●○◎●●○◎√—低低35-90好湿式植草沟○○○●●○○●√—中低—好渗管/渠○◎○○●◎○◎√—中中35-70—植被缓冲带○○○●—○○●√—低低50-75一般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低中40-60—人工土壤渗滤●○○●—○○◎—√高中75-95好注1●——强◎——较强○——弱或很小;2S去除率数据来自美国流保护中心(CnterForterhdPotetion,CP)的研究据。各类用地中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一览表技术类型(按主要功能)单项设施用地类型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渗透技术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储存技术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技术调节塘●◎●◎调节池◎◎◎○转输技术转输型植草沟●●●◎干式植草沟●●●◎湿式植草沟●●●◎渗管/渠●●●○截污净化技术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注:●——宜选用◎——选用○——不宜选用。道路海绵城市设施的主要功能依次是削减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降低雨水径流峰值、减少径流产量。结合道路断面设计及规划,考虑道路周边全部为居住用地,人行通行需求量较大,不宜设置下凹式绿地等占用面积较大的设施。本次设计设计思路为道路雨水经过人行道透水混凝土的下渗、缓冲,净化径流,缓排雨水,当雨水量超过渗透层的容量,则通过雨水口排至设计雨水系统。5.4设计计算本次海绵计算范围为道路红线范围以内,包括车行道、人行道。设计考虑将本项目按道路划分为二个分区,,各个排水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加权平均值(权重为各个分区面积占流域面积的比例)应不小于流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各海绵分区面积如下:海绵分区面积表(㎡)道路车行道常规人行道透水铺装总面积道路A3794027106504道路B32410231555565.4.1海绵城市设计计算1)海绵城市径流控制指标设计调蓄容量(容积法)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m3);φ——综合雨量径流系数;H——设计降雨量(mm),按照年有效径流控制率70%,取21.2mm;F——汇水面积(hm2)。(1)计算参数选取不同类别下垫面径流系数`(2)计算结果详见下表设计进水量道路车行道(m2)人行道(m2)综合径流系数进水量(m3)道路A379427100.6488.25道路B324123150.6589.332)渗透量计算渗透设施渗透量计算公式:WP=KJAsts(2)式中:Wp——渗透量(m3);K——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