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A-2020-2-006 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板连接器详细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CESA-2020-2-006 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板连接器详细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CESA-2020-2-006 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板连接器详细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CESA-2020-2-006 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板连接器详细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CESA-2020-2-006 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板连接器详细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关于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第一批团体标

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团体标准《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塑料外壳数

据传输背板连接器详细规范》(计划项目代号为CESA-2020-2-006)由中国电子

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编制期限为2020年。

2、主要工作过程

主办单位接到任务后,落实了标准制定计划,并成立了由标准机构、研制生

产单位、用户单位组成的标准编制组。

2020年4月17日,编制组召开线上标准起草会。编制组对标准编制要求和标

准框架进行确定,并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工作,就国内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

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板连接器的技术能力、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产

品实际测试验证情况,形成标准草稿,并邀请行业专家召开标准起草会。参会专

家在听取编制组就标准编制过程简介、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说明等汇报后,

本着科学求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标准草稿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了相关修改意

见。标准起草会后,编制组对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内部讨论,并对标准内

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3、标准编制的主要成员单位及其所做的工作

标准编制的主要成员单位及其任务分工如表1所示。

表1标准编制组成员及具体分工

序号姓名单位职责任务分工

总体负责标准编制过程,把

1朱茗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项目负责人控标准修订过程进度,并负

责与其它单位进行沟通协调

负责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

2周国奇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员

并对产品指标进行试验验证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序号姓名单位职责任务分工

负责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

3赵亚超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员

并对产品指标进行试验验证

负责提供产品应用信息,并

4廖永生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员

对产品指标进行审核

负责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

5张洺诚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员

并对产品指标进行试验验证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负责提供产品应用信息,并

6侯绍铮成员

公司对产品指标进行审核

负责提供产品应用信息,并

7王博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员

对产品指标进行审核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编制原则

为保证本标准的技术内容能适应目前国内对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

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板连接器的需求,并且与国际上同类型产品标准相对应,体

现出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国内该类型连接器的研制生产状况

以及国内标准化工作导则的相关要求,编制中遵循下述原则:

a)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主要参考IEC61076-4-101(GB/T

5095-1997)进行制定。对于IEC61076-4-101不适用的特性阻抗、插入损耗、回

波损耗、差分对内时延差、串扰和低电平接触电阻,主要依据国外同类产品相关

性能指标进行了制定和补充。本标准的试验分组主要参考GB/T5095-1997;

b)本标准为产品标准。编写中切实注意标准的可执行性,同时在编写中注

意用字用词的统一性、规范性;

c)本标准编制符合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

的结构和起草规则》,按标准制定的程序进行工作,广泛征求国内有关单位意见,

保证技术内容正确;

d)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2、确定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是在产品协议书、客户要求、替代产品摸底试验、国内公司同类产品

试验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标准进行编制的,本标准各项性能指标已经过国内同类

产品的试验摸底。标准内各项性能指标如表2所示。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表2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板连接器主要性能指标

序号性能试验方法指标

试验后低电平电阻满

GB/T5095.6-1997中试验11f的规定,对插

1盐雾足要求,并进行外观

合好的连接器进行试验(试验条件B(48h))

检查

GB/T5095.6-1997中试验11m的规定将连接

器完全插合后放入试验箱内,50个循环,每循环

10小时,共500小时试验,1个循环明细如下:

a)从25°C、湿度80%-98%线性提升到65°试验后进行外观检

C、湿度90%-98%,持续时间:2小时;查,低电平接触电阻

2湿热循环b)65°C、90%-98%湿度,保持4小时;满足要求,绝缘电阻

c)降到25°C、湿度80%-98%,持续时间:2满足要求,耐电压满

小时;足要求。

d)25℃、湿度80%-98%,持续时间:2小时;

e)试验前后应按照5.3.6条的试验方法进行

低电平接触电阻测量。

GB/T5095.6-1997中试验11i中规定对插合

好的连接器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

a)连接器暴露温度:试验条件(105℃);

试验后外观质量符合

试验时间:500小时;

规定,接触电阻满足

3温度寿命b)电负荷条件:不加电荷;

要求,单pin拔出力满

c)试验前后应按照5.3.6条的试验方法进

足要求。

行低电平接触电阻测量。

d)试验后应按照5.4.1条的试验方法进行

单pin拔出力测量。

试验后外观质量符合

T/CESADDDD-20XX,不插合的连接器放入试验箱

4灰尘规定,接触电阻满足

进行。

要求。

使用GB/T2423.51-2000中表1方法3规定的试验后,连接器的应

气体,试验步骤如下:无起泡、起皱、脱落、

a)将未插合的插头、插座放入密闭的流动基体金属允许轻微发

工业大气空气系统中,并在第5天和第10天后测试低电平黑,但不得腐蚀;非

5

腐蚀接触电阻值;金属材料应无明显泛

b)将试验样品插头(带印制板)与插座(带白、膨胀、起泡、皱

印制板)插合,再暴露10天,并在第15天和第20裂、麻坑等;低电平

天后测试低电平接触电阻值。接触电阻满足要求。

磨损和盐按照T/CESAAAAA-20XX,不插合的连接器放入试

试验后外观质量符合

6雾综合试验箱进行,摩擦行程:1.5mm;按照条件I(a)

规定

验进行试验(f=1N)。

按照GB/T5095.3-1997中方法5a对插合好的连接器外观应无明显

7温升

连接器进行试验。并执行以下细则:变形,稳定温升值应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序号性能试验方法指标

a)头座插合;插座装在印制板上,插头接15min内温度变化不

触件利用导线连接,将所有接触件串联在进行温超过1℃。

升测试;

b)常温下测试,温升不超过30℃,连接器

接通1A的额定工作电流,并保持5h。

GB/T5095.4-1997中试验11d进行,标准大

连接器零件应无变

气条件,对插合好的连接器进行试验,并执行以

形、裂纹、保护层起

下细则:

泡、脱落等损伤。试

8温度冲击a)循环次数:25次;

验后其外观质量应符

b)极限温度下暴露时间:-55℃(30分钟至

合规定,低电平接触

+85℃(30分钟),从-55℃开始,到+85℃结束,

电阻满足要求。

转换时间不超过30分钟,恢复时间2小时。

正常条件下,≥1000

GB/T5095.2-1997中试验3a方法C;试验电

9绝缘电阻MΩ;试验后,≥20M

压:500V±50VDC。

Ω。

GB/T5095.2-1997中试验4a方法B,标准大

10耐电压漏电流≤5mA。

气条件。接触件:500V。

11额定电流额定工作电流1A。

正常情况下,20mΩ+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12接触电阻GB/T5095.2-1997中试验2a方法A

后,20mΩ+导体直流

电阻+Δ10mΩ。

插合好的连接器按GB/T5095.CCCC-20XX中

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

a)使用时域法测试设备进行特性阻抗检

测,允许采用试验夹具,但应把试验夹具的测试

85Ω中心值±8Ω;

数据排除;

Demating1mm以内,

13特性阻抗b)抽样:随机抽取一对差分对信号进行测

阻抗范围:中心值

量;

(+12,-8)

c)频率范围:0.0~10GHz;设备出口上升

沿时间17ps。

d)测试结果应将两端PCB过孔阻抗值排除

在外。

插合好的连接器按GB/T5095.EEEE-20XX中

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

a)使用频域法进行插入损耗检测,允许采用

14插入损耗试验夹具,但应把试验夹具的测试数据排除;不小于-2dB

b)抽样:随机抽取一对差分对信号进行检

测;

c)频率范围:0.0~10GHz。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序号性能试验方法指标

插合好的连接器按GB/T5095.HHHH-20XX中

0~2GHz,≤-15dB;

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

2GHz~7.5GHz,≤

15回波损耗a)抽样:随机抽取一对差分对信号进行检

-10dB;7.5GHz~

测;

10GHz,≤-6dB

b)频率范围:0.0~10GHz;

插合好的连接器按GB/T5095.KKKK-20XX中

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以下细则:

0~2GHz,≤-38dB;

a)抽样:随机抽取一对差分对信号信号进

16综合串扰2GHz~10GHz,≤

行检测;

-22dB

c)频率范围:0.0~10GHz;设备出口上升

沿时间17ps。

按GB/T5095.7-1997中试验13b的规定进行,

信号pin:

标准大气条件。采用下列细则:

最小拔出力:环境试

a)将弯母端产品安装在合适的位置或夹具

验前0.15N,环境试验

内,以便能逐步增加作用负荷,使插针与母端接

后0.1N;啮合深度≥

触件分离;

单pin拔2mm。

17b)试验时插针与弯母接触件的啮合深度为

出力屏蔽pin:

2mm~2.5mm;

最小拔出力:环境试

c)拔出时线、针体和母端连接器呈竖直状

验前0.15N,环境试验

态;

后0.1N;啮合深度≥

d)插针测试10次后需进行更换;

2mm。

e)每个连接器至少测量一半的孔位。

平均插入力:0.45*n

N;最小拔出力:环境

整体插拔GB/T5095.7-1997中试验13b的规定进行,

18试验前0.15*nN,环

力标准大气条件,测试速度为25.4mm/min。

境试验后0.1*nN;啮

合深度:≥2mm。

试验后连接器外观无

采用下列细则:

明显损伤,连接器内

a)将连接器和印制板安装在合适的位置或

部线路无短路不良;

夹具内,并采用力学测试设备给连接器施加以下

压接到位后,连接器

19承压力规定要求的力;

底部和PCB间隙不超

b)印制板PCB孔径需在规定孔径下限值,表

过0.1mm,压接后引脚

面处理方式采用化学镀镍或化学镀金;

上无金属丝刮出,无

c)测试速度:25.4mm/min。

跪脚现象。

孔径为0.31mm≤H≤

使用有力学曲线输出功能的设备,将单根鱼

0.4mm:最大压接力为

接端压接眼压入下限孔径板,记录压入力曲线上的峰值即

28N,最小保持力为

20力和保持为最大压入力。将单根鱼眼压入上限孔径板后使

2.5N;孔径为0.4mm

力用力学设备拔出,记录拔出力曲线上的峰值即为

≤H≤0.5mm:最大压

最小保持力。

接力为45N,最小保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序号性能试验方法指标

持力为3.5N。

采用如下细则:连接器应下表面与

a)将连接器压接在PCB板上,用合适的夹具PCB表面间隙不大于

夹持PCB板进行固定;0.15mm,或最大分离

侧向剪切

21b)印制板PCB孔径需在规定孔径上限值,表力小于所对应的合格

面处理方式采用OSP;数值:≥(单pin保持

c)从连接器前端底部连续施加侧向剪切力力×鱼眼数量)/3N

F,将连接器从PCB上推出来,记录最大推力。(适用于弯母)

GB/T5095.8-1997中试验15a规定进行。

a)把连接器放置在合适的夹具上(根据端

子与Housing的组装方式来放置连接器,端子从

上往下组装,连接器就倒过来放置,反之亦然,

端子保持

22要求从上往下能顺利推出组装的端子)。4.5N

力(直式)

b)选择合适的顶针组装到测试力学机传感

器上;

c)设置力学机相关参数,通过顶针从上向

下推出端子,力学机自动记录下测试曲线。

GB/T5095.8-1997中试验15a规定进行。试

10N,接触件在基座

接触件部验时连接器不插合,安装固定在合适的夹具内,

23中的位移量不大于

件保持力接触件部件与插头壳体之间施加力≥10N,可以

0.1mm。

使用悬重法或者计力仪器。

采用如下细则:

a)将弯公连接器压接在PCB板上并用合适

的夹具进行固定;

24侧壁强度b)用材料试验机推连接器壳体上下侧壁和不应小于25N。

左右侧壁(如果有)的上侧中间,从内侧往外推,

直到推断基座侧壁为止;

c)记录试验测试曲线。

连接器应能承受200

次的机械寿命,试验

GB/T5095.5-1997中试验9a的规定进行,标

后连接器应无机械损

准大气条件,并执行以下细则:

伤,但金属零件磨擦

插头与插座连接和分开一次为一个周期,用

表面允许有轻微磨

25机械寿命专用试验工具或手工进行。插拔速度插拔速度

损;插针、插孔接触

25.4mm/min,每分钟不大于5次,共200次。试验

表面不允许镀层大块

次数可分为两个100次分别进行,累积完成200次

脱落,接触对接触电

数。

阻满足要求,单pin

拔出力满足要求。

GB/T5095.4-1997中试验6d进行,标准大气不应有影响连接器正

26机械振动条件,对插合好的连接器进行试验,并执行以下常工作的损坏,不允

细则:许出现大于1μs的瞬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序号性能试验方法指标

a)安装:将连接器的插头、插座固定安装断。试验后其外观质

在合适的夹具内,在试验过程中,将接触件串联量符合规定,结构尺

在一起进行瞬断检测;寸符合规定,低电平

b)试验条件:II(10~500~10Hz),振幅接触电阻满足要求,

1.52mm或加速度10G;单pin拔出力满足要

c)试验时间:3个相互垂直方向,每个方向求。

2h;

d)试验前后应对相同的接触件进行低电平

接触电阻测量,计算低电平接触电阻的变化量。

GB/T5095.4-1997中试验6c进行,标准大气

条件,对插合好的连接器进行试验,并执行以下

细则:

不应有影响连接器正

a)安装:将连接器的插头、插座固定安装

常工作的损坏,不允

在合适的夹具内;

许出现大于1μs的瞬

b)试验条件:测试条件字母为H,即峰值加

27机械冲击断。试验后外观质量

速度50G,标称持续时间11ms,波形为半正弦波,

符合规定,低电平接

速度变化2.07m/s;

触电阻满足要求,单

c)冲击次数:沿着三条相互垂直轴线,每

pin拔出力满足要求。

一条轴线的两个方向各冲击3次,总共冲击18次;

d)试验前后应对相同的接触件进行接低电

平触电阻测量,计算低电平接触电阻的变化量。

采用如下细则:

a)将公端连接器压接在PCB板上并用合适

的夹具进行固定;

b)给推拉力机的压头施加10N的力从上面插针的变形量应不大

28针体强度

拉插针(仅限接地针),插针的变形量应不大于于2mm。

2mm;

c)每个连接器信号针和屏蔽针至少数量不

小于5根。

试验后外观质量符合

29斜插拔按T/CESABBBB-20XX的规定进行。规定,接触电阻满足

要求。

3、编制过程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标准规范了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板连接器

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要求,为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

板连接器的设计、制造和交收提供了指导。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产品在摸底试验过程中发现远端串扰异常,产品的远端串扰在测试频段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7-10Ghz以内,测试值为:<-21dB。回波损耗是传输线端口的反射波功率与入

射波功率之比,以对数形式来表示,单位是dB,一般是负值。经过分析,发现

主要为插针装配歪斜造成的。经过改善装配工装,远端串扰测试值为:<-24dB,

问题得到了解决。

产品在摸底试验过程中发现接触长度过小,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主要问题出

现在插针头部倒角大于原厂,对头部倒角尺寸进行调整以后,产品的接触长度与

友商保持一致。

四、知识产权情况说明

本标准中的产品不涉及界面专利,但是针对该产品在研发制造过程中的技术

积累,申请了一些产品内部结构专利,专利申请号:CN202010318585.7、

CN201910423465.0、CN201710922841.1,专利持有人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

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

高速背板连接器作为应用于高速互联系统的传输速率最高的元器件,其承载

着高速信号的可靠传输,不仅能满足现有通讯系统的传输要求,而且还能满足

5G移动网络、400G以太网等未来先进科技发展的需求,是先进通讯技术和数据

网络技术发展必备的关键元器件。

高速背板连接器主要应用于两大领域:1)数据网络领域,包括企业路由器、

转换器、存储器、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2)无线通讯领域,包括通讯基站、

核心路由器、转换器等。

国内,无线通讯设备、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交换机等每年对于高速连接

器的需求量,预估在年需求量在10000万套以上,随着5G网络、云计算等国家

重点工程的实施,对于背板连接器的需求量巨大。

国际上,高速连接器的主要的客户有Nokia、ERICSSON、SAMSUNG、Apple、

Google、Facebook等公司。Nokia、Apple等客户每年的高速连接器需求均在3

亿美元以上。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

年第四季度期间全球服务器市场需求上扬,出货量增加9.3%,惠普、戴尔两家

公司第四季度的出货量为1153279套,全年出货量预计为400万套以上。以每套

服务器至少10个刀片,每个刀片8套高速连接器计算,高速连接器的国外需求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量至少为32000万套。

本标准的制定将使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板连接器在设计、研制、生

产、检验、订购、使用、维护等方面有统一的依据,能更好的推动连接器的研制、

生产和使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转化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了IEC61076-4-101《印制板和背板用两件式组合连接

器详细规范(Connectorsforelectronicequipment-Part4-101:Printedboard

connectorswithassessedquality–Detailspecificationfortwo-partconnector

modules,havingabasicgridof2.0mmforprintedboardsandbackplanesin

accordancewithIEC60917)》,结合TE公司的Whisoer系列、FCI公司的Exmax系列

等,并结合了国内印制板连接器设计和验证的实际经验,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

值。

本标准相关主要指标与Amphenol公司的XCHD系列指标对比,大部分相同或

高于国外指标。具体对比情况如表3所示。

表3标准指标与Amphenol公司XCHD系列产品指标对比情况

序号项目拟定指标XCHD对比情况

1额定电流1A/pin1A/pin相当

2耐电压500V500V相当

3绝缘电阻≥1000MΩ≥1000MΩ相当

≤40mΩ,变化量信号

4接触电阻≤40mΩ相当

≤10mΩ

5机械寿命200次200次相当

振幅1.52mm或加速度振幅1.52mm或加速度

6机械振动相当

10G10G

7冲击50G50G相当

8温度冲击-55℃~85℃-55℃~85℃相当

9高温寿命105℃,500小时——

10传输速率20Gbps20Gbps相当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

起草规则》格式进行编制,本标准中的试验方法采用GB/T5095-1997、GB/T

18290.5-2000等标准,与现行标准相协调。

经查询,没有同类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本标准部分试验项目参考GJB1438A-2006《印制电路连接器及其附件通用

规范》确定,与GJB1438A-2006各项指标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4与GJB1438A-2006各项指标对比情况

序号试验项目GJB1438A-2006本标准对比情况

1工作温度-65℃~125℃-55℃~105℃满足

2互换性同型号互换同型号互换满足

接触件插入力≤0.45(宽0.54、厚

3≤0.45满足

(N/pin)0.25)

缺乏悬臂长

接触件分离力≥0.15(宽0.54、厚≥0.15(宽0.54、厚

4度,无法直接

(N/pin)0.25)0.25,宽0.66、厚0.3)

对比

GF3的接触件

能承受22.5N分离方的规格比较

分离方向施加1.1N的

5接触件固定性向施加1.1N的力,最小,无法承受

力,最大位移为0.4mm

大位移为0.4mm22.5N的轴向

按照GJB1217-1991中GB/T5095.2-1997中

6耐电压方法3001进行试验,方法4a试验电压500V满足

具体见产品详细规范DC

低于,该指标

和国际上其他

7绝缘电阻≥5000MΩ≥1000MΩ同类产品保持

一致,满足工

业级使用要求

8机械寿命见具体产品详细规范200次满足

振幅1.52mm或加速度

9机械振动—满足

10G

按照GJB1217-1991中按照GJB1217A-2009中

10盐雾方法1001进行试验,方法1001进行试验,满足

48h时间48h

11接触电阻无片式接触件片式接触件,≤40mΩ不具备可比性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序号试验项目GJB1438A-2006本标准对比情况

低于,该指标

和国际上其他

12温度冲击-65~125℃-55~85℃同类产品相

当,满足工业

级使用要求

该指标和国际

上其他同类产

13冲击100G,瞬断≤1μs50G,瞬断≤0.1μs品相当,满足

工业级使用要

按照GB/T5095.6-1997

14湿热循环—满足

中试验11f的规定

为了满足高速

性能,国际同

按GJB360A-196中方

15可焊性不适用,免焊压接类产品均使用

法208规定

的是免焊压

接。

为了满足高速

按GJB360A-196中方性能,国际同

16耐焊接热不适用,免焊压接

法208规定类产品均使用

的是免焊压接

不适用。该指

标主要是确定

按GJB360A-196中方

17压接抗张强度—压接的接触件

法208规定

与导线结合的

机械强度。

该指标主要针

对军备,国际

按照GJB150.15-1986

18防霉菌—上同类工业级

规定进行试验

产品无此项指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

九、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团体标准颁布实施。

十、替代或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由于本标准中的连接器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建议本标准早日发布实施。本

标准颁布实施后,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必要的修订,以更好地满足各方的实际使用

需求。

十一、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

背板连接器详细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起草组

2020-12-20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关于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第一批团体标

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团体标准《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20Gbps塑料外壳数

据传输背板连接器详细规范》(计划项目代号为CESA-2020-2-006)由中国电子

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编制期限为2020年。

2、主要工作过程

主办单位接到任务后,落实了标准制定计划,并成立了由标准机构、研制生

产单位、用户单位组成的标准编制组。

2020年4月17日,编制组召开线上标准起草会。编制组对标准编制要求和标

准框架进行确定,并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工作,就国内75芯和185芯传输速率为

20Gbps塑料外壳数据传输背板连接器的技术能力、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产

品实际测试验证情况,形成标准草稿,并邀请行业专家召开标准起草会。参会专

家在听取编制组就标准编制过程简介、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说明等汇报后,

本着科学求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标准草稿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了相关修改意

见。标准起草会后,编制组对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内部讨论,并对标准内

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3、标准编制的主要成员单位及其所做的工作

标准编制的主要成员单位及其任务分工如表1所示。

表1标准编制组成员及具体分工

序号姓名单位职责任务分工

总体负责标准编制过程,把

1朱茗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项目负责人控标准修订过程进度,并负

责与其它单位进行沟通协调

负责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

2周国奇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员

并对产品指标进行试验验证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序号姓名单位职责任务分工

负责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

3赵亚超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