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国银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1页
经济学中国银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2页
经济学中国银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3页
经济学中国银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4页
经济学中国银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银行机构不管在日本和德国等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还是在美国和英国等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银行的经济功能更加显著。从各国银行结构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银行结构,不同的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所不同,比如日本的主银行制对于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成长时期起了重要作用,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度为德国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障,美国的市场主导的银行制度使美国既有巨无霸型的大银行,又有服务个人和客户的社区银行适应了不同经济主体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两种金融系统模式有趋同的迹象,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中开始重视金融市场的作用,提高市场主导型的融资;而在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制中,逐渐减少传统制度壁垒,实行全能银行制度。反映银行市场结构的银行集中度指标不断在变化,近年来全球银行业的并购浪潮很好体现了这一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银行结构的变迁,继而利用1989-2003年的银行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分析了中国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选用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CR4即贷款、存款和资产反映的市场集中度指标衡量银行结构,选用GDP的变动率衡量经济增长。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只有CR4资产即用资产反映的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对这两个变量继续作相关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银行集中度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做相反的检验,结论并不能成立。最后,根据中国自身的特点并结合国外的银行结构变迁经验,本文探讨了现阶段适合中国经济增长的银行结构。概念的界定市场结构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是指特定市场中,不同市场势力的相互关系,主要指企业间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市场集中度是衡量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常用的指标,反映了市场垄断程度的高低。市场集中度是市场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根据梅森(Mason)和贝恩(Bein,1959)等人构造的市场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经济绩效(Performance)理论分析框架,强调垄断结构决定垄断行为,进而在效率、创新及其他方面影响经济绩效,即企业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的行为特点将影响其最终的市场绩效。具体到金融领域,我们知道,金融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且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Goldsmith(1968)认为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构成金融结构,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是互相作用的。金融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形成、并影响既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金融产业组织的市场集中度、金融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等是金融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1]。

[1]

王颖捷,《金融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p2。银行机构不管在日本和德国等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还是在美国和英国等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银行的经济功能更加显著。银行机构与产品的相对规模、经营特征,分支机构的空间分布等构成了银行结构(陆益美,2005),我们称之为广义的银行结构。银行业结构[1](林毅夫,章奇,刘明兴,2003)主要指银行集中度,一般以最大数家银行的资产(存款额、贷款额)占银行总资产(总存款、总贷款)的比例来表示,即银行的市场结构,我们称之为狭义的银行结构。银行集中度的高低及其变化不仅反映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而且反映了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性,刻画了大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在对不同企业进行融资方面所进行的分工。

[1]

在这里用银行集中度反映的银行结构主要指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本论文所涉及到的银行结构,也是以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为主,即以狭义的银行结构为主。我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同的贡献。那么银行结构究竟如何影响银行的绩效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变量呢,本论文分析了中国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合国际经验,分析了现阶段适合中国经济增长的银行结构。国外有关银行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经济学家许久以来就认识到:宏观层面上的金融市场和微观意义上的银行部门对于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从20世纪早期的研究者如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Shaw(1973),到世纪末期80年代到90年代的一些学者,如Stiglitz(1985)、Mayer(1990)、King和Levine(1993)、Levine(1997)等,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即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揭示了金融部门影响经济增长并反过来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认为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对于不发达国家取得经济整体发展而言是必要的。Townsend(1979)、Stiglitz和Weiss(1981)发展了一些基于效用和利润最大化的第一个与银行相关的模型,他们的模型主要针对研究部分信息不对称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一领域中接下来的研究主要研究银行和金融市场在克服借款者和贷款者之间的信心不对称问题上的作用。Diamond(1984)、GaleandHellwig(1985)、BoydandPrescott(1986)、andWilliamson(1986,1987)以Townsend和Stiglitz的研究为基础,发展了更加明确的金融中介模型的理论框架,在这些模型中,银行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手段。常见的一种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贷方(或银行)要花费很大成本来获得借方和他们计划的信息。在这些模型中,银行在收集信息和监督企业方面具有规模经济,这样的话要比私人投资者更有效率。19世纪20年代早期,大多数研究致力于从理论上分析银行和贷款者之间的关系,即银行能提供哪些个人不能完成的服务。在19世纪20年代,理论和实证研究转向研究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所研究的金融部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近的实证研究致力于研究这种关系,并发现正式金融部门以及经济增长率之间有强的正相关关系。King和Levine(1993a)研究发现银行部门的发展不仅仅与经济增长相关,而且能导致长期的经济增长。接下来的研究又精确了King和Levine的结论,得出金融市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来源。另外,也出现过一些关于银行部门和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金融系统能够通过影响储蓄的构成来影响实际经济的运行(BencivengaandSmith1991),影响信贷配给的范围(BencivengaandSmith1993;BoydandSmith1997,1998)。然而大多数研究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文献考虑的都是具有竞争性银行系统的经济。但事实上,每个经济中银行系统所处的竞争环境是千差万别的。下表揭示了各个国家银行部门的集中度,用各个国家最大五个银行的资产占银行系统总资产的比重来衡量银行部门的集中度。表一很难确切描述一个产业的竞争程度,经常用集中度,即最大四个或五个银行提供的服务占整个银行市场的比重。这个指标并不完美,因为即使最大的银行控制了绝大多数市场,它们之间也有可能竞争的很激烈。基于上述问题,现在有许多文献通过两条主线研究银行部门的市场结构,第一条主线是Krasa、Villamil(1992)和Winton(1995)研究的银行的最优规模、数量和资本总额。尽管这些研究研究了银行结构,他们主要研究风险存在时银行的最优规模。第二条主线是比较除了银行结构不同外其他经济条件相同的经济。这些模型研究了银行结构对经济的特殊影响。他们假定了一个特殊的市场结构,既非竞争性银行结构也非垄断银行结构。MarkG.Guzman就是沿着第二条主线研究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他们对以往的文献综述后得出结论,在讨论银行结构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时,MarkG.Guzman分为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来讨论,局部均衡模型解决的是关于银行和借款者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之间的基本问题,认为竞争性的银行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借款者,信息的不对称会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在特殊情况下,一个垄断银行能够解决至少是减轻银行和借款者关系中固有的这种问题。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完全信息不能轻易的、不费成本的被人们获得,那么就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个垄断银行可以通过选择预期的借款者、通过对利率和信贷配给的选择或者依赖于发展长期关系来促进自我选择和更低风险的行为。垄断银行能有效地运用这些技术来解决不完全信息带来的问题。局部均衡模型发现垄断要么对经济有利,要么不清楚垄断银行对经济有利还是有害。一般均衡模型的结论与局部均衡模型相反,一般均衡理论不仅考虑银行的信贷行为,而且考虑居民的储蓄行为,弥补了局部均衡模型中假定银行有足够资金进行信贷的缺陷,考虑了银行的存款来源,详细分析了特殊的银行结构对经济的全面影响,比如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样垄断的银行结构带来的成本很有可能超过它所带来的好处,认为要么对经济有害,最好的情况是分不清它对经济的影响。这表明银行部门和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建立的完全程度是影响结论的关键因素。NicolaCetorelli和MicheleGambera(1999)研究支持一般均衡理论的观点,发现银行集中与经济增长一阶负相关,集中的银行也会对整体经济增长有压制作用,这会影响到所有的部门和企业。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银行集中会导致经济中较低的信贷。如果不考虑对外部金融的依赖,这种影响对所有工业部门都是一样的。如考虑对外部金融的依赖,证据表明银行集中促进了工业部门的发展,这些工业部门急需那些能为年轻企业提供信贷便利的外部金融,集中的银行部门为他们提供了这种便利。这种积极影响事实上能够从数量上弥补消极影响,所以集中的银行业市场推动了贷款关系的发展,进而增强了对企业增长的影响。GenevieveBoyreau-Debray(2003,WorldBank,DevelopmentResearchGroup,FinancialIntermediationandGrowth:ChineseStyle)分析了中国各省金融中介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用区域资本市场的分割证明了地方信贷渠道的存在。并用GMM系统运用中国26个省份1990到1999年的数据回归估计了地方银行发展的各项指标与传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国有银行部门的信贷扩展与地方经济增长负相关。并且表明银行部门多元化的省份有着越快的经济增长。DominiqueM.Gross(2001)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了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且用最近的计量结果表明不管是从储蓄的角度还是从贷款的角度金融部门都对经济增长有贡献。公司的融资能力是导致金融部门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积极影响的重要因素。有些迹象表明,在微观层次上,由于市场扭曲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通过金融中介而获取资本的渠道严重受阻。这种情形迫切需要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改善局外人[1]的融资环境。

[1]

局外人,即excludedpeople,这里采用的是DominiqueM.Gross(2001)文章里的说法。LucaDeidda和BassamFattouh(2002)引进了包括实际部门和银行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说明银行集中对经济增长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专业化,这有利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既定资本情况下银行投资的重复,这对经济有害,这两种影响的较量可能导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LucaDeidda和BassamFattouh利用跨国的收入和工业增长数据发现只有在低收入国家,银行集中与单位资本收入的增长和工业增长负相关。这表明在低收入国家通过降低银行集中度要比在高收入国家更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MarkA.Guzman分析表明在一些情况下,银行垄断与竞争性的银行体系相比会导致较低的长期资本存量,较慢的经济增长率。垄断的银行将会操纵贷款和存款利率以增强银行利润。然而他们没必要一直同时操纵存贷款利率。如果储蓄的利率弹性不是很强,垄断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对资本形成没有负面影响,尽管这一做法确实使收入在银行存款者和银行所有者之间进行了再分配。然而,当垄断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会导致金融体系过多的监管,这对于资本形成和社会而言都是有害的。银行部门垄断的存在也会导致信贷配给,信贷配给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者产生于经济中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或者由于银行通过对存款利率的选择也不能产生足够的存款。MarkA.Guzman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竞争性的银行体系没有信贷配给(因为它们支付足够高的利率),而同时垄断银行体系存在信贷配给(因为银行通过压低存款利率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样的话一个垄断银行提供了较低的存款回报率并索取较高的贷款利率。拥有任何形式银行体系的经济都有可能由于信贷配给带来低资本存量的均衡状态。然而,在一个竞争性银行体系的经济中,由于资本存量均衡运动的潜在不连续性,更不可能经历发展陷阱。国内近年来关于银行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政府主导型金融模式,由国家承担与管理一切风险,1979年以前银行数目少,所以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必要性不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与财政分离和银行改革,实行体制双轨,但仍未放弃国有银行的控制地位。1986年以来,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形式的金融机构不断发展,但是国有银行仍然有着某些“特权”,银行间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外资银行的进入,民营银行的涌现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合意银行结构的呼唤,许多学者开始重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观点如下:银行集中不利于经济增长—支持一般均衡模型的结论一些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具有垄断的特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但是其垄断结构却没有显示出规模经济效应,与规模较小的综合性商业银行相比,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率均低于后者,成本费用也没有显著的优势。张谊浩(2004)认为,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比垄断性的银行市场结构能提供更低的贷款利率,这种较低的贷款利率会引致企业投资水平的增加,并能够降低企业因为破产而导致的信贷风险。钟子明、张宗益(2004)证明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垄断竞争银行结构是国家隐性补贴存在的基础性条件,这种补贴的存在不构成对商业银行的实际现金流,却实际上增加了总的货币供应量,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诱导出来的国家隐性补贴首先会成为国家银行的不良资产,并最终成为中央政府的债务。这种投融资体制虽然可能短期内取得融资量的迅速增长,但长期看很可能是低效而不持续的。构建一个稳健的以市场原则运行的银行体系是解决金融和财政两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赵旭、蒋振生、周军民(2001)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的作用不明显,关键在于现有的市场集中度和国有银行的巨大规模是来自于传统的体制,而非效率的结果,同样也不能保证效率的提高。而实证研究表明,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银行绩效的改善,所以在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中强调的应该是效率而非银行规模和市场份额。一般说来,集中度越高,少数企业的市场权力就越大,市场的竞争程度就越低,陆益美(2005)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率测算得出中国银行业无论在资产,还是存款、贷款和机构等主要指标的市场集中度都在60%以上,这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投资,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竞争性的经济当中,银行作为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自生能力(林毅夫,2001),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要生存,只能靠垄断,依靠政府保护,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各类银行首先是一种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自生能力也决定其竞争力。我国当前的体制约束下,解决国有银行的问题不能过分依赖产权结构的改革,培育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才是可行的措施(刘荣,2003)。银行集中有利于经济增长—支持局部均衡模型的结论现代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任何一个经济单位或实体要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都必须拥有一定的经营规模[1]。所以一般而言,银行数量少,银行集中率偏高的国家说明银行参与该国经济的程度高,也就是说银行在该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很重要。所以有些学者认为银行集中有利于经济增长。刘金凤(2003)认为,完善的国家银行体系应同时具有各种规模的银行,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银行体系,但只有银行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实行混业经营,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中,全能银行是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用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些经济发达、金融体制较完善且银行又对本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国家,银行集中度一直较高。

[1]

卞月波,王娟(2003)垄断结构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这一理论隐含着一个假定,即垄断结构的产生、发展与规模经济互为因果,垄断结构是规模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垄断结构也只能是规模经济规律实现的市场结构要求和载体。即垄断结构是市场作用的结果。而我国银行业的垄断结构具有先天性,是政府作用的结果。黄旭平、熊季霞(2005)认为,我国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商业银行的作用直接决定我国资源的配置效率,决定我国长期经济增长,银行配置资源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银行集中度的影响,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又受到金融环境[1]的制约,银行集中会带来两种相反作用的效应,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银行集中度提高,规模经济上升,促进银行效率;相反专业化经济下降损害银行效率。他们运用基于亚洲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方法研究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实证表明,混业经营条件下,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关系。因此混业条件下,提高银行效率必须寻求有效途径,加强竞争,适度提高商业银行的集中度。

[1]

金融环境,指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下的银行集中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银行效率,因为分业经营严格限制各银行的经营行为,必定会给银行效率带来重大影响,而混业经营因为可以为银行提供多种收入途径,同时银行内部利益冲突和混业经营风险又会带来不良后果,也会影响银行效率。黄旭平,杨新松(2005)提出,银行集中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市场竞争,二是行政管制,他们运用七个亚洲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市场竞争导致的银行集中,规模经济效应大于专业化经济效应,与银行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所以应进行银行准入制度改革,为民营银行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银行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化的银行集中,从而提高整个银行体系的绩效,促进经济长期增长。林毅夫、章奇、刘明兴(2003)以制造业为例,通过对全球制造业1980-1992年数据的经验分析证明了金融结构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金融结构和制造业的规模结构相匹配,即在一个以大企业为主的经济中,存在一个市场型的金融结构或存在一个较高的银行集中度时,才能有效的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制造业的增长。李琼,刘建军(2005)借鉴King&Levine的研究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在证明了中国资本市场相互分割之后,采用1999年和2000年国家层面上的跨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各地区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由于资金的跨地区流动受到限制,银行市场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经济发展对银行结构的影响Demirguc-Kunt和Levine(1999)发现,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不管是银行系统还是金融市场,规模会逐渐增大而且更加活跃并且更有效率,金融系统趋向于以市场为导向。杨德勇(1999)认为,中国金融效率[1]的提高表现为经济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率的提高是金融效率提高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而提高微观金融主体(指除中央银行以外的所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运行效率的关键是产权改革。

[1]

杨德勇,《金融效率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p7。金融效率是指一国金融整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效率,即把金融要素(人力、物力、各类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的投入与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禀赋结构、技术/产业结构与银行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林毅夫、章奇、刘明兴(2003)研究银行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相比,更强调银行分工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禀赋结构、技术/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银行业结构)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按照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技术/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是确保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和政府发展战略[1]的影响,才能正确解释银行业结构的国际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选择的发展战略对银行业的结构(主要指银行集中度)乃至整个信贷市场结构(主要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贷市场中的相对低位)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市场的规模与范围、金融管制的力度和一国采取的法律传统同样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银行业结构。

[1]

林毅夫、李周、蔡昉(1994,2000)提出“发展战略理论”,如果政府采取以技术赶超或者保护落后为目的的发展战略,为了尽可能的动员和控制社会资源,政府必然对金融结构进行扭曲,其结果使得资金流入到不具备比较优势和自生能力的产业中去,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比如,制度的完善会带来竞争环境的变化、法制环境的改善和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所以,银行集中度(银行结构)与银行效率及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取决于制度安排,提高银行效率应从制度入手,完善政府管制体系及经济法律环境(黄旭平,张协奎,2005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及现状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是政府主导型的金融模式,由国家承担与管理一切风险。1979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掌握了全国大约93%的金融资产[1],基本上承揽了全部金融业务,因此该时期的银行市场结构是典型的完全垄断市场;1979-1984年,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4家专业银行打破了中国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是4家银行存在较为严格的分工,业务条块分割,服务对象范围相对固定,互不交叉,每家银行对自身业务范围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不存在竞争对手,因此这一阶段的银行业市场仍旧是高度垄断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我国才大体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银行与财政分离,开始承担独立的职能,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遗产,再加上国家财力因放权让利而削弱,政府为控制经济,我国银行业采用了近乎垄断的国有银行体制,国家通过该体系将收集的资金投于国有企业。

[1]

龚明华,《发展中经济金融制度与银行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p46。我国银行改革是从改善其经营绩效开始的,而不是从改变其产权结构开始,在原有体制框架内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就是先不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造,而在旧体制旁边发展新体制,实行“体制双轨”。在不放弃对国有银行控制的条件下,保持体制内的稳定增长,组建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体制外”因素,作为新的金融增长点。从1986年9月交通银行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组建了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初步建立起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合作的金融组织体系。截至2004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681家城市信用社、32854家农村信用社、8家农村合作银行、7家农村商业银行、211家外资银行营业性金融机构、220家外资银行代表处、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59家信托投资公司、74家财务公司、12家金融租赁公司、3家汽车金融公司以及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证券业金融机构包括131家证券公司、43家基金管理公司、187家期货经纪公司和111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包括6家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69家保险公司、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317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和11万多家兼业保险中介机构。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4年底,金融业总资产达41.28万亿元[2]。中国银行业加入WTO六年来,整体绩效良好,已逐步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银行业机构并存、功能齐全、形式多样、互为补充的多层次机构体系。尽管如此,我国银行业仍然是高度集中的,在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中,1999年存款的市场份额占存款总额的90.00%,贷款的市场份额占贷款总额的90.22%,市场利润总额占全部利润总额的62.39%(齐绍洲,张斌涛,2005)。近几年来,在市场份额方面,虽然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产和存贷款方面比例不断增大,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仍然处于垄断地位。截至2004末,中国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吸收了65%的国民储蓄,承担着全社会80%的支付结算业务量,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56%,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在全部的银行业资产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到全部金融资产的60%,在国有重点企业的贷款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到80%。表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比较(2001年12月31日)中国银行业结构现状

从广义上来看,我国银行业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一、体系结构不健全尽管中国银行机构多元化的体系结构已初步形成,但仍不健全,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尚未形成分工合作和竞争有序的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国有银行过于庞大,资源垄断严重,资金分配效率低;中小银行实力较弱,信用度不高,规模过小,抗风险能力差。二、业务结构单一且同质现象严重目前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存款、贷款和传统的中间业务,现代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几乎没有,导致业务结构单一且同质现象严重,不能适应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几十年来的存款品种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变化,业务品种比例不当。传统业务品种多,新业务品种少;一般性产品业务品种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种类少;传统业务占比大,中间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电话银行业务等新业务占比少;优良品种占比少,不良品中占比大(不良资产占比2001年人民银行公开公布的数据达到25%以上)(徐先忠,2002)。

三、客户结构不合理从中国银行机构的资金来源来看,个人客户存款从1988年起就已超过公司客户成为资金来源的主题,但在银行机构资金运用方面,个人客户的地位受到严重忽视。信贷服务上占中国银行存款60%以上的个人客户只赢得银行机构20%的贷款[1],不利于刺激居民消费,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相悖。

[1]

陆益美,《当前中国银行结构的突出问题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四、银行市场结构集中度偏高表3中国近几年银行结构的变化列表: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四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存贷款总额占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的比重在大多数年份里都在50%以上,所以中国存在较高的银行集中度。与近几年来国民经济结构不相称。这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不利于银行市场行为的自由竞争,不利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导致银行经营费用居高不下,信贷资金过多的投放于大型国有企业,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年上升,所以中国偏高的银行市场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不相称。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和民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发生变化,据2005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3年非国有经济在GDP中占69.0%,在全社会固定资产中占63.1%,在全社会税收中占71.76%,占进出口总额的67.06%,占城镇就业人员73.18%[1]。根据《财经界》数据,2003年全国民间资本约为28万亿元,大大超过11万亿元的国有资本总额。从经济增长看,国有经济贡献约占1/3,非国有经济贡献占2/3。[1]《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报告》,/chinese/zhuanti/scjj/906206.htm在部分地区和行业,民营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中国第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004)披露,我国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达90.5%,银行贷款仅为4.0%,非金融机构为2.6%,其他渠道为2.9%。这意味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是靠自有资金滚动起来的。但目前银行体系在结构上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和贷款占全部银行的资产和贷款的75%左右,结算业务则超过80%,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这使得国民经济中最富活力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和民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发生变化,但银行体系在结构上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四大国有银行仍然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这使得国民经济中最富活力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可见,目前的中国银行业的结构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重构在所难免。另外这种资金流动的失衡使资金过多地流向并没有那么大需求和能力的国有企业,而其他需求者的资金却无法满足,于是形成资金的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人为的造成资本高价和配置扭曲,形成一条长长的资金食利链,滋生腐败。五、金字塔形的空间结构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国有商业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原则设置分支机构,形成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地级市)分行-县级(支行)-分理处-营业所(乡镇)-储蓄所,前几年竟然在有些行政村设立代办点等,导致机构庞大,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并且信息沟通不畅,决策慢,资金分散,工作力分散,难以发挥整体功能和综合优势,人员冗杂,经营成本高,规模不经济,效率低下。六、银行资金定价不合理国家控制了储蓄利率,并制定了较低的储蓄利率,从事资金集散的银行获得了对储蓄者资金的支配权,却没有通过商品的低成本和低价格返还消费者,反而成了各类中间取利者的收益和无效益的投资,最终形成银行的沉重负债。相反急需资金并有很好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没有正常的融资渠道,只能高成本借入发展资金,阻碍了其发展。这就形成了调整银行结构的基本出发点,即要疏通资金流通渠道,形成有效率、市场化的资金集散中心。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

对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的分析一般来说,衡量一个市场集中度的高低主要有两种办法:绝对法和相对法。绝对法包括行业集中度指数(CRn)、赫芬达尔指数(HHI)、海纳-凯指数(HKI)、熵指数(EI)等;相对法包括洛伦茨曲线法(LorenzCurve)和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以及厂商规模的对数方差(VarianceoftheLogarithmofFirmSize)。前者主要反映的是领先企业的集中程度,后者主要反映了该市场规模的差异程度。在市场份额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市场集中率是指某一特定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企业所占的销售额。一般地,集中度越高,市场支配实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市场集中度的计算方法有许多种,这里我们可以采用CRn指数和赫芬达尔(HHI)[1]指数两个指标来衡量中国银行业1989-2003年期间的资产、资本、存款、贷款、利润等主要项目的市场集中率。计算公式如下:[1]CRn指数和赫芬达尔(HHI)指数CRn指数的测定CRn指数是指某行业中前几家最大企业的有关数值的行业比重,这一指标数值越大,表明该行业的垄断性越高,其中n值可以选择,我们选择中国银行业前4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在相应项目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一般认为CR4指数≤40%为低集中度,40%<CR4指数≤60%为中度集中度,60%<CR4指数≤80%较高集中度,CR4指数>80%为高度集中度(袁鹰,2000)。贝恩、植草益等著名学者为了便于量化分析市场结构,提出了以产业卖方集中度为主要依据对不同产业垄断竞争程度进行分类的市场结构时间分类法,贝恩依据产业内前四位和前八位企业绝对集中度指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程度产业的市场结构作了分类。市场集中率CRn指标一览表据上表所列的CR4指数,不管是通过贷款、存款还是通过资产计算的数值基本上都在60%以上,根据袁鹰(2000)的分类,我国银行业在1995-1999期间属于较高集中度,垄断性很强;根据贝恩的分类,我国银行业在以上年份里属于寡占Ⅲ型以上。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列表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变动与存贷款和资产比重所表现的银行集中度尤其是与资产反映的银行集中度变动趋势类似,并且滞后于银行集中度的变动,这说明银行集中度的变化在一段时间后能够影响经济增长,并且二者大致呈现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稍后我们会在相关分析中验证。HHI指数的测定HHI指数能克服CRn指数的不足,能够表明几家大银行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在其内部的分布情况,并标明其余的数额分布在多少家银行中,表明他们各自占的份额。N指数=1/HHI指数,可以用来表明规模相等的企业的数目。HHI指数通常较小,实际应用时需乘上10000。根据美国政策实践中运用的标准,HHI指数∈(1000,1800),则该市场属于适度集中的市场,HHI指数>1800,则属于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利用赫芬达尔指数一览表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997年H指数较大,表明我国银行业垄断性强,1996年指数有所下降,表明竞争性增强,说明了当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建立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冲击,到1997年以后,指数又不断提高,说明银行业的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因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是我国的金融风险逐渐暴露出来,中小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下降,所以资产和业务开始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N指数一览表从N指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有接近3家规模相当的银行,它们在市场中拥有较强的控制力和较大的市场份额,说明我国银行业结构具有高度的垄断性。从1995-1999N指数有缩小的趋势,说明我国银行业集中的趋势基本上没发生改变。实证分析

在经济学上确定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一般用格兰杰因果关系(GrangerTestofCausality)检验。而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首先必须证明随机变量是平稳序列,因此,一个完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过程可描述为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变量之间的协整分析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下面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分析。单位根检验从单位根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资产反映的银行集中度、贷款反映的银行集中度和GDP变动率的数据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因为t统计量值大于临界值),变量是随机游走的,而存款反映的银行集中度变量是平稳的(因为t统计量值小于临界值)。但是资产反映的银行集中度、存款反映的银行集中度和GDP变动率的一阶差分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贷款反映的银行集中度的一阶差分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是随机游走的。所以在10%的置信水平下资产反映的银行集中度和GDP变动率都是随机游走的,但是他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符合要求可以继续做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协整检验关于GDP变动率和资产反映的银行集中度之间协整检验结果如下从上表的结果来看,存在一个协整方程,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两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做关于GDP变动率和资产反映的银行集中度之间的相关分析和因果分析。相关性检验通过分析得出GDP变动率与四大银行资产反映的银行集中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下: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GDP变动率与资产反映的银行业集中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资产反映的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更明显一些,这与图形反映的情况一致。因果检验既然GDP变动率分别与四大银行存款、资产和贷款比重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那么我们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下:统计量的P值为检验的概率值,若P值小于0.05,表示因果关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若P值小于0.1,表示因果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反之,因果关系不成立。所以在滞后两期的情况下,CR4资产是GDP变动率的格兰杰原因。但是GDP变动率不是CR4资产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银行业集中都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但是影响效果并不是马上显示为当年经济的增长,而对未来几年经济增长会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大。银行业结构的国际间比较金融系统的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性和银行主导型两种,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在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从银行业来看,各国的银行业结构不仅在历史上存在巨大差别,直到今天,这些差别依然明显。60年代,萨伊(R.S.Sayers)比较了美国的单一银行制度(unit

banking

systems)和遍及很多国家的英国分支银行制度(branch

banking

systems),认为这两种模式是银行制度的两个极端。从银行数量来看,美国的银行数量曾经达到16,000家以上,直到今天还有8000多家,而英国的银行只有400家(

根据英格兰银行网站上发布的数据,截至2001年8月31日,英国共有商业银行400家)。[1]70年代,威尔逊认为存在第三种银行业制度,一种介于英美银行业结构之间的“杂交银行制度”(hybrid

banking

systems),并且将法国、印度、奥地利、比利时、荷兰、西德和瑞士的银行制度都归于这一类型。萨伊认为虽然各国银行也各具特色,但是经过不断的金融创新,各国银行系统将朝一种共同的模式演化。由于金融创新容易被模仿,所以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将面对越来越相似的技术和成本条件。如果假定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在尽力采用成本最低的途径满足大众对金融的需求,那么全世界的金融体系必然向共同的目标演进。并且萨伊认为,各国银行业演变的目标将是英国的银行体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结构的变化似乎印证了萨伊的预言。但是最终由于美国和英国的国情非常不同,所以美国银行业银行的数目最终是不是会像英国那样只有400家,是值得怀疑的,所以也不能妄断最终美国合意的银行集中度。根据萨伊的预言和近年来各国银行结构的变化,中国银行业结构也需要朝着合意的银行集中度不断变化,虽然由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不可预知性使合意银行结构的预测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日本、德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二战前,虽然日本的银行林立,但真正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多仍是若干财阀拥有的城市银行,包括三井银行(MitsuiBank)、三菱银行(BankofMitsubishi)、富士银行的前身安田银行(YasudaBank)和住友银行(SumitomoBank)等。日本的主银行结构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雏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复兴时期得到发展,并在高速成长时期达到巅峰状态。是日本国情与历史的产物,主银行制在日本高速成长时期起了重要作用,商业银行依托于企业的密切关系,向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形成了以银行融资为主的企业金融体制,银行贷款在企业筹资总量中占很大份额,银行贷款总额对GDP的比率也逐年增加,这一倾向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前半期非常明显。非金融企业的融资结构(期间平均)%日本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对GDP的比率单位:亿日元日本经济的国际化和自由化始于60年代中期,战后第一次重要的银行主导型重组也发生在这一时期,重组的动因是为抗衡外部竞争者,在外部压力下以规模求发展。这一时期重组活动的代表是1970年10月第一银行(Dai-IchiKokuritsuGinko)与日本劝业银行(NipponKangyoBank)合并。虽然80年代以来日本顺应了全球经济金融解除管制迈向自由化的潮流,对金融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旧金融体制并未动摇,真正意义上的金融革命仍未开始。随着日本参与全球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日渐深入,发生了90年代日本银行业的重组。改革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逐步实现金融自由化,这使银行借款占企业融资总量的比重急剧下降。银行间的并购是解决银行不良债权、保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一种手段。1990年三家银行合并成立樱花银行;1995年3月8日日本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宣布合并,成立东京三菱银行;1998年5月13日,日本最大的证券行野村证券与日本兴业银行宣布结盟;1999年,富士银行、日本兴业银行和第一劝业银行合并。也就是说,直到1996年,日本政府才着手进行全面的实质性的结构改革,即“东京大爆炸”,金融改革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引导金融业走向全能银行的新纪元。90年代末的合并浪潮彻底改变了日本银行业的格局。

德国是全能银行体制(UniversalBankingSystem)的典型,这种体制出现在19世纪末,其出现背景是:一方面德国工业化初期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与必需的证券交易体制来为企业融通资金,德国必须依赖强大的银行体系为工业化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德国银行的建立主要通过合资的形式,这有利于银行扩充资本与风险管理并有利于银行收益的提高。德国的全能银行被称为无限制的全能银行,因为受制度标准和各种操作程序限制最少,在经营业务上实行混业经营,市场结构上有几个大银行控制着信用的大部分,企业主要通过银行的贷款融资。

德国的全能银行不仅便利了向各个经济部门廉价的提供银行服务,也保证了货币在银行部门快速流通,有一种更广泛地分散风险和稳定赢利的倾向,增强了银行业的活力。下表表明了德国全能银行制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从德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德国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政治上的分裂状态,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是家族式的私人银行,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才出现了联合股份银行,并出现了两次以此类银行为模型建立银行的浪潮。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并购机制在欧洲得到了有效地运用,80年代中期德国所有主要银行开始寻找兼并投资银行,以此来弥补对投资银行业务的缺乏。德国的购并活动是从1997年开始的,1997年8月有3453家银行,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10家,而同60年代早期12000家信用机构相比,更是大幅度下降。在综合性银行中,德国资产数量最大的四大银行为德意志银行集团(DeutscheBankAG)、拜尔抵押承兑银行(BayerischeHypoundVereinsbankAG)、德累斯顿银行集团(DresdnerBankAG)和商业银行集团(CommerzbankAG),2001年按照资产计算的集中度为16%,在Cross-broader货币交易市场中,四大银行贷款量占33%强,存款量占近50%。德国的银行集中度呈不断提高的趋势,2001年底,德国共有2700家银行(按总行数目计算),这比1990年底的银行数目降低了40%,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银行国内分支机构数目也明显下降,但是德国在国外的分支机构不断增加。德国银行数目近几年的变化美国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制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银行业与证券业是合二为一的,进入30年代后,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过度进入证券业,导致1929-1933年的大危机,并使美国通过了Glass-Steagall法案,实行分业经营,逐渐形成了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系统。美国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来自于证券市场,而不是银行贷款,1994年美国仅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市值就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72%,而银行贷款总量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4%。并且由于美国1927年通过的McFadden法案限制商业银行地域扩张,禁止银行跨州设立分行,导致美国银行的规模一般较小。从80年代开始,在金融自由化与一体化的条件下,对美国的分业经营提出了挑战,从而银行业出现了全能银行的趋势。美国全能银行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持股公司(BankHoldingCompany,BHCs)来实现的,持股公司一般是通过银行间的兼并组织起来的,这导致商业银行的数量从80年代开始持续稳定地下降,银行集中度不断提高。

美国的银行兼并及银行数量变化

在1980年到1998年间,商业银行数量从14,407家下降到8,697家,下降了40%;相反,在银行和银行组织数量大幅下降的同时,银行机构(bank

officeortheheadoffice)或者银行的一家银行分支机构(bank

branch)和银行资产明显增长,单个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持续地膨胀,以1987年的不变美元计算,在1980年到1993年之间,资产规模在1亿美元之内的商业银行的数量减少了3,671家;资产规模在1亿美元到10亿美元之间的商业银行数量几乎没有变化;而资产规模在1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之间的商业银行数量增加了25%;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商业银行数量几乎增加了1倍(兰斯,2000),而资产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资产占比从1984年的42%上升到2003年的73%(王文敏,2004)。1999年美国银行业与1990年有显著不同,在这十年里,美国银行为了适应管制的放松、技术的转变和新的市场压力,商业银行的数目下降了三分之一,同时平均资产规模几乎扩大了一倍。美国银行业的不断集中如上表所示,最大的BHCs的市场份额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上升反映了美国银行业资产的不断集中,1999年最大50家BHCs拥有所有商业银行资产的68.1%,而1990年仅有55.3%。并且KevinJ.StirohandJenniferP.Poole(2000)认为90年代美国的银行集中度的不断上升大部分是由于通过并购的外生增长,而不是通过内生增长,即通过现有分支机构的扩张。国际银行业的集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2003年全球最大10家银行的核心资产为3482亿美元,占世界最大1000家银行的核心资产19741亿美元的17.6%;2003年全球最大的25家银行的核心资产为6612.5亿美元,占世界最大1000家银行的核心资产的33.5%(1996年这一数据为28%)(胡峰,2004)。不管一国银行业的发展程度,市场结构如何,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美国和日本为了与国民经济结构相匹配,都有专门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美国中小企业在筹建阶段除了向个人投资者出售未上市的股票筹集资金外,还可以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并从政府的中小企业局得到政策性贷款和融资担保。企业开业后还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此时也有被称为“商业孵化器”的金融机构,也在中小企业起步阶段对其提供融资上的支持,得到“商业孵化器”帮助的中小企业倒闭率会降低20%。

日本从1954年起就先后通过十几部法案将中小企业置于国家政府支持的地位,日本的地方银行、相互银行、信用金库、信用组合就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建立的有层次的金融体系。美国同德国和日本的外部融资来源比较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银行主导金融体制的德国和日本,银行仍然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对于市场主导金融体制的美国,银行贷款仍然是在企业外部融资中占有接近40%的比重,银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其贷款的结构,所以银行结构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来源,这样的话银行的市场结构会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两种金融系统模式有趋同的趋势,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中开始重视金融市场的作用,提高市场主导型的融资;而在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制中,逐渐减少传统制度壁垒,实行全能银行制度。合意银行结构的构建经验表明,任何一个经历了现代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爆发前都存在不完善的银行体系。因此对银行业结构及其合意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使银行结构的合意性之争成为了一个敏感而且紧迫的问题,那么应该选择像日本那样的金融系统实行银行集中和垄断,还是选择像美国那样以市场主导的金融系统呢?很明显这两种金融系统都曾为促进两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究竟竞争的最优程度亦即能最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的银行结构是什么呢?白钦先(1994)[1]提出了“有限适度竞争”原则,他认为金融业是经营货币与信贷这一特殊商品的特殊企业,在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条件下,以货币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为主体的金融结构,具有极其广泛深刻的渗透性和扩散性功能,金融体系具有影响国家最高利益和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稳定等特殊的公共性和全局性,因此不允许银行向一般工商企业那样按充分竞争原则频繁倒闭和淘汰,对银行业应实行特殊监督管理原则,即有限适度竞争原则,其中有限是一个只能定性的概念,但可以描述“有限”和“适度”的区间,可以定在高度垄断毫无竞争和高度破坏性竞争两极之间。[1]

白钦先,《以市场经济原则重新构筑中国的银行体制(下)》,《金融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1期安俊,陈志祥(2001)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银行微观经济理论,对中国银行业竞争的格局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银行业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实践和探索,市场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但面对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要求和加入WTO后的严峻挑战,目前中国的银行业仍然缺乏一个有效运作的市场竞争机制,他认为要构建中国银行业有效竞争的模式,要实现这一目标模式,首先要降低中国银行业的进入壁垒,放宽具有相应资格和实力的单位进入银行业的限制,尤其是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设立和发展,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开放度。并且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鼓励商业银行之间的按照市场原则、通过商业化运作来进行的并购重组行为;并论证了银行结构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是通过新的银行产品与服务、新的组织机构与经营方式以及新的制度安排构成的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以及运行机制产生的变革,同时只有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才能形成为创新者提供报酬补偿机制,从而推动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取得更高的运营效率。

以上述设想为基础,笔者认为:构建合意银行结构的原则:与国民经济结构相适应是合意银行结构的充分条件。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流入国有企业,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银行业不能形成正常的竞争格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一般意义上讲,垄断主体是指垄断行为的执行者,也是垄断利益的获得者,但在国有银行的垄断现实中,二者并不统一,垄断外在表现为“国有银行在垄断”,实质上却是“为国家、地方利益而垄断”,所以要改变中国现行的银行业垄断的市场结构其本质不仅仅在于国有银行本身。首先鼓励和发展紧密服务市场的非国有金融机构。李莎(2005)指出一个稳定而有效率的金融体制是从民间部门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过程中生长起来的,而在计划体制背景下进行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其实质更应是政府部门的退出与民间部门的进入和成长,变政府配置金融资源为由民间部门配置金融资源,进而在民间部门之间确立正常的金融交易关系。并且由于资金需求是复杂的,单靠正规的银行业不能解决所有资金需求者的问题,需要通过各种特殊的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多元化的银行格局,才能解决资金的结构性流动失衡,有利于扶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