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膜公司企业管理手册_第1页
PET膜公司企业管理手册_第2页
PET膜公司企业管理手册_第3页
PET膜公司企业管理手册_第4页
PET膜公司企业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ET膜公司

企业管理手册

目录

一、公司简介........................................................2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4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4

二、产业环境分析...................................................4

三、上游:原材料与设备同步发展....................................6

四、必要性分析.....................................................8

五、人力资源及其特点...............................................8

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9

七、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要素........................................10

八、员工激励......................................................12

九、创立期企业的人才管理..........................................15

十、生存空间的选择................................................15

H-一、制度创新....................................................16

十二、管理创新....................................................19

十三、融资时需要准备的文件........................................22

十四、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原则.....................................23

十五、管理.........................................................23

十六、信息.........................................................25

十七、信息系统的IT基础...........................................26

十八、按解决问题的结构性分类.....................................30

十九、按对组织支持的主要目标分类.................................31

二十、固定资产管理................................................32

二十一、流动资产的投资与管理.....................................33

二十二、财务报表简介..............................................37

二十三、财务分析方法..............................................43

二十四、固定资产管理..............................................45

二十五、流动资产的投资与管理.....................................47

二十六、财务报表简介..............................................51

二十七、财务分析方法..............................................56

二十八、发展规划分析..............................................59

二十九、法人治理..................................................66

三十、SWOT分析...................................................75

三十一、组织架构分析..............................................84

劳动定员一览表.....................................................85

一、公司简介

(一)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蔡xx

3、注册资本:81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4-1-25

7、营业期限:2014-1-25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简介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

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

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

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

链管理平台。

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

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

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

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

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

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

(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

资产总额17818.2114254.5713363.66

负债总额8850.427080.346637.82

股东权益合计8967.797174.236725.84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

营业收入72401.2557921.0054300.94

营业利润11310.399048.318482.79

利润总额9265.467412.376949.09

净利润6949.095420.295003.3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6949.095420.295003.34

者的净利润

二、产业环境分析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省经济保持稳定较快、高于全国平均

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一般公

共预算总收入达5800亿元以上,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300

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

均增长11虬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明显上升,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进程

不断加快,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

重进一步上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城乡区域更加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发展空间格

局进一步优化,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同城化步伐加快,辐射带动

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加快培育,区域间协作协同

效益显著,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发展内生能力增强,

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8%左右,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达到67%左右。

一一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

性突破,若干领域走在全国前列,若干区域成为全国改革排头兵和试

验田。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

贸易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年均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

年均增长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

成效,闽台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更加密切,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对台合

作平台作用更加凸显。

——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等上新水平,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

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更趋完善,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

GDP比重超过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5件,科技进步贡献

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提

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8年现行国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020年现行省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业、教育、文化、社

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稳步提高。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

济支柱性产业。平安福建、法治福建、诚信福建建设全面推进,人民

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效应凸显。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

碳水平上升。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以及单位

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均控制在国家

下达的指标内。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水、大气、生态环境

质量保持优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

高。

三、上游:原材料与设备同步发展

复合铜箔设备包括磁控溅射设备和水电镀设备。在生产过程中,

首先是使用磁控溅射设备通过真空磁控溅射的方式将铜溅射到PET薄

膜上,使绝缘的高分子材料PET膜金属化,实现材料导电并保证膜层

具有好的致密度和结合力;然后将金属化后的PET膜放至水平电镀设

备上,通过水电镀方式将其两侧铜的厚度增至lum,实现材料的导电

需求。

化学镀铜得到的铜层具有致密、结合力极佳等特性。化学镀铜是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利用还原剂将电解质溶液中的铜离子还原沉

积在基材表面,形成致密铜层的金属化过程。该过程所得镀层结合力

普遍高于电镀。为高分子材料表面化学镀铜可以改善其表面的耐磨性、

耐热性、热稳定性、防腐、装饰性等性能,同时可使传统的绝缘高分

子材料表面具备导电性。

三孚新科正积极布局PET镀铜专用化学品领域。三孚新科深耕表

面工程专用化学品行业20多年,产品包括电子化学品和通用电镀化学

品。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测试能力,技术优势显著。面对PET

铜箔技术迅速发展,公司积极布局PET镀铜专用化学品。根据公司公

告,公司PET镀铜专用化学品具有镀层结合力佳、致密度高、内应力

低等优点。目前公司正推进相关产品应用测试,并积极开展专利布局

工作。

四、必要性分析

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

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

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

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

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

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

定基础。

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

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

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

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

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五、人力资源及其特点

什么是人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创

造社会财富的智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总称。

人类社会的生产需要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结合运用,由于人力

资源的社会属性,人类社会生产所创造的价值是为人类服务的。因而,

与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主导性、社会性和成长性等特点。这

些特点,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充分的表现。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由于其主导性特点,始终处于

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资源的重要地位。因此,要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就要优先考虑人力资本的投入需要。由于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和成长

性的特点,企业必须基于系统的观点、以开放的视角来认识人力资源,

在整合和优化人力资源的同时,挖掘和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这是人

力资源有别于其他资源的关键,是企业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的重点内

容。

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

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从资源的角度

来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规律。

1.系统优化原理

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优化是指经过有效的规划、组织、领导和控

制,使企业人力资源整体功能获得最优绩效的过程。为此,必须把握

四个要点: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和适应性。

2.能级对应原理

所谓能级,是指人的能力大小。由于人的能力存在差异,人力资

源开发与管理必须分层次、分对象,具有稳定的组织形态;不同能级

的人必须与其所处的岗位层次动态对应,并表现为不同的责、权、利;

人的能级不是固定不变的,能级本身具有动态性、可变性和开放性。

3.弹性冗余原理

弹性冗余原理是指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必须留有充分的余地。

一方面,企业的工作强度要具有弹性,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专业

而异,既要有难度,又要力所能及;另一方面,企业的人力资源要有

弹性,既要有储备人才,又不能浪费人才,使企业的适变能力有所增

强。

4,互补增值原理

互补增值原理包括知识互补、气质互补、能力互补、性别互补、

年龄互补、性格互补、技能互补,等等。另外,还必须注意互补的群

体中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并关注合作者的道德、品质、修养等。

七、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要素

1.人力需求与投入

人力需求是指围绕企业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对人力投入的需要,这

是人力投入、人力配置、人力发展的基础。

人力投入是指选择适量并满足需要的人力资源,投入到企业的生

产经营活动中去。劳动生产力与人力投入数量有关系。随着人力投入

的增加,企业劳动生产力呈上升趋势;但人力投入越多,管理成本越

高,企业组织的灵活性下降。最佳的人力数量区域与企业所处的行业

有关。

投入适量人力,以达到最佳规模经济效益,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第

一个途径,但其前提是必须有事可做,不能无目的地投入,另外还必

须有相应的资金保证,使人均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各

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及特点来选择适量的人力。

2.人力配置

人力配置是将投入的人力安排到企业中最需要又最能发挥其才干

的岗位上,以保持生产系统的协调。

合理配置人力,就是调整和优化企业的劳动组合,使得生产经营

各环节人力均衡,人岗匹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3.人力发展

人力发展是指通过教育培训I,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更好地适应企

业发展的需要。

人力发展是企业最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的要素。因此,企业应重

视员工培训,舍得智力投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自我发

展的积极性。有了高素质的员工,就有了强大的竞争力,有了企业健

康发展的基础。

4.员工激励

员工激励是指激发员工的热情,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其潜在的能

力充分发挥出来。企业激励水平越高,员工积极性越高,企业的劳动

生产力也就越高。这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管理

心理学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出发点。

人力资源开发的这四个基本要素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是保证企

业人力资源数量合理、配置优化、整体素质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人

力资源作用的基础。

八、员工激励

激励,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就是由于需要、愿望、兴趣、感情等

内外刺激的作用,使人处于一种持续的兴奋状态。从管理学角度来说,

就是激励热情,调动人的积极性。人的潜在能力是否能得到发挥,工

作是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使用配置的客观情况是否合理,更重要的

是要受到人的主观积极性的影响。

影响个人(或集体)的工作成效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个人(或集

体)的能力、个人(或集体)的积极性、所处的环境条件。企业实践

证明,通过科学的激励方法提高人的主观积极性,能把人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出来,大大提高生产力。

1.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

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因素,认为人的劳动行为是

有动机的,而动机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人的需要包括自

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两个方面。人的自然需要靠外在的物质生活资料去

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则要通过社会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工作成就去

满足。因此通过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劳动动机,促

使人通过劳动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由于该理论的内容是围绕着如何

满足需要进行研究,所以又称为需要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求

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论”

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具体采取行为的心理过

程,试图弄清人对付出劳动、功效要求和奖酬价值的认识,以达到激

励的目的。其观点是,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其积极

性才能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人的工作动机,不

仅受其所得绝对奖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类理论主

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以操作性条件反射论为基础,着眼于行为的

结果。该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行为会重复出现;反之,

行为则会削弱或消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和修正行为。这类理论

主要包括斯金纳的“强化论”、安德鲁斯的“归因论”等。

学习和借鉴这些理论,对领会激励的深刻内涵,形成人员激励的

机制,正确运用科学的激励方法,做好人员激励工作,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乂。

2.激励的途径和手段

在管理实践中,激励的手段主要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

物质激励常用的形式主要是工资、奖金和福利等。科学、公正、

合理的工资和奖金分配制度、福利制度等是达到有效激励的基础,这

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公平合理的客观的劳动成果评价标准,

在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

精神激励的主要形式包括表彰与批评、构架共同目标、给予继续

发展(培训)机会、改善工作环境、吸引员工参与管理和满足员工的

成就感等。

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有两点必须特别注意:一是二者

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采取

恰当的“激励组合”;二是由于二者都以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为

目的,所以必须通过人事考核、绩效考评等科学的方法,客观评价人

的行为表现和工作成果,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九、创立期企业的人才管理

高技术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其最大财富是在人的脑子里,高科技

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而人才是技术的载体。如果核心技术人员

走了,他也带走了技术,并且很可能使原公司多了一位竞争者。企业

能否保持人员的稳定性,将关系到企业核心能力的成长及企业核心技

术的保密问题。因此,高技术企业管理与一般企业管理的最大不同可

能就是人员管理方面的不同。

新创立的高技术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出现分裂现象,美国

硅谷有些经验值得借鉴。其中最值得借鉴的是知识参与分配和管理参

与分配,这种特殊的分配体制可以凝聚人才、吸引人才。知识参与分

配、管理参与分配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简单地送给核心技术人

员或者管理人员企业股份,另一种方式是实行期权制度。

十、生存空间的选择

任何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首先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对于

处于创业阶段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市场空间是生存空间最重要的

部分,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形式,企业只有预见、把握住了极其宝贵的

市场空间,才能克服种种创业困难。高科技中小创业企业的市场空间

主要有地域型、时差型、地域时差综合型、制度保护型及特殊需求型

等多种。

当不同地域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强大的竞争者又忽视

了这一差异,或当竞争对手无暇顾及该市场时,就给高科技中小企业

留下了开拓地域型市场空间的机会;当市场对某一产品服务有需求或

有潜在需求,而国内外竞争者尚未涉足该领域时,时差型市场空间就

出现了;当地域对区外竞争企业的进入构成一些障碍,会延迟竞争对

手进入时,区内企业就有了地域时差综合型市场空间;当国家对国外

产品采购实行许可证制度限制时,就会给企业留下制度保护型的生存

空间;此外,如军方等特殊需求也可能成为企业的市场空间。总之,

把握住市场空间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十一、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就是企业内部的体制机制的创新,是企业商业模式

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重新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创新活动。企

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制度体系,它包含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

管理结构,是企业顺利运转的产权规范、管理规则之集合,是调节人

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以及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行为关系的重

要规范与准则。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

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三者分别构成企业制度的不同层次。

通俗化理解的企业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制度安排。企业制度

创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制度创新,亦称组织创新,是指随着

生产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广义的制度创新不仅包

括组织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

一般而言,企业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产权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创新

和利益分配体制创新三方面的内容。

1.产权制度创新

所谓企业产权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围绕企业财产权利的运营而发

生的相关主体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它规定着企业内所有者、

经营者、生产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地位、相互关系以及各自的作用。它

的实质在于说明企业通过何种权利框架和组织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从历史角度来看,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经历了由个人业主制到合伙

制再到现代公司制的演进。企业产权制度的这一演进是一个自然的历

史过程,即它反映着生产力进步的要求,并总是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

进行调整。

2.管理体制创新

企业的管理体制决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管理体制也各

不相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资源配置,国家的

宏观经济政策决定了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企业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

表现为一种所有权与行政权的统一,企业的资产管理依靠庞大的行政

管理系统直接进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调配资

源,理论上企业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此对应的企业管理体

制以市场的运作为导向,以企业自身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混合经济

体制中的企业管理体制,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企业管理体制的建立既

受企业自身的效益影响,又受到社会的整体利益的约束。在实践中,

其实既没有纯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管理体制,也没有纯粹市场经

济体制下的企业管理体制。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管理体制经历了以自由经济为指导到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再到重新审视宏观调控下的企业管理体制这样

一个过程。管理体制的每一次创新都是以更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资

源的有效利用为目的的。

3.利益分配体制创新

企业的制度创新实质就是要改革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利

益分配体制的创新就是要通过新的利益安排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

化。在利益的调整中总会有人利益受损。这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原

因造成的:一是由于制度变革导致一部分人失去旧体制下的种种既得

利益,又不可能在新体制下获得相应的替代物,因而发生了实际收入

水平的绝对下降;二是由于改革虽说最终能使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获利,

但人们最终获益相对多少是不同的,只要有人在社会收入结构中与他

人相比收入的相对水平下降,他们就会反对制度创新;三是即使把补

偿因素也考虑进来,人们可以用改革所带来的高额收益对受损者进行

一定的补偿,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完全补偿”不可能实现。人们

的相对收入水平总要发生变化,否则旧的利益格局不会变,制度创新

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企业利益分配体制的创新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阻力。克服阻力、实施企业利益分配体制的创新是保证企业制度创

新顺利进行的关键。

十二、管理创新

由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将

会不断地出现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需求推动了企业的管理创新。管

理创新的成功实施可以使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市

场创新的功效得以更好地发挥。

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

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

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管

理。管理创新在现代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企业经

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拓展市场,提高

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家阶层的形成,等等。

企业的管理创新有五个重点。

1.构建共同愿景

企业的共同愿景是指企业所有员工共同的愿望和共享的景象。这

种景象是企业中所有成员所共同发自内心的意愿,这种意愿不是一种

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成员为组织的这一愿景而奉

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它能够创造巨大的凝聚力。企业的共同愿景

包含企业的发展蓝图、价值观、使命和组织目标。

构建企业共同愿景的基本途径主要有培养组织成员的共同语言,

进行团队学习、深度会谈以及实现自我超越等。

2,把握产业先机

现代企业若想在市场上获胜,那么首先是选择那些能够为企业提

供长期盈利可能的产业,然后才是在市场上、在企业资源的整合上如

何努力的问题。现代企业应该努力在把握人,类基本需求欲望的条件

下创造人类未来的需求,由自己来开创一个新兴产业从而在产业演化

更替中获得领先。

3.开展资产运作

资产运作是指运作资产以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资产

不同于资本的概念。资产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活动所形成的、现在拥

有或掌握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在未来能够产生效益的经济资源或

财产。企业的资产在运作的过程中能更快地得到增值,从而使得资产

的配置效率更高。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战略目标的变动、企业所处

环境的变动等都要求企业的资产作相应的运作。

4.再造工作流程

美国管理学家哈默认为流程再造是:根本性地重新思考,彻底地

更新作业流程,以便在衡量当前关键的要素表现上,如成本、质量、

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显著(戏剧性)的改善。这一定义中包含了四

个关键词:根本性、彻底性、戏剧性和流程。流程再造的概念目前已

经被广泛应用,包括政府部门。

5.回归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作为管理创新的重点之一,一方面是因为人力资本将在

企业众多资本要素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本身

的发展将呈现很大的空间与需求,也就是说人们将对自己本身的发展

更加重视了。

人本管理概念是建立在对人的基本假设之上的,实际上就是把人

看做是一个追求自我实现、能够自我管理的社会人。人本管理是指以

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和工作任

务,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企业共同理想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

式。显然,回归人本管理有助于人力资源能量的释放,是企业创新活

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十三、融资时需要准备的文件

创业者需要准备一些文件来证明:本人的素质,公司管理队伍的

素质和水平,公司的发展前景。如果公司刚刚创业,则对于前两者,

可以用一些历史业绩来证明。如果公司处于扩张期,则除了用历史业

绩以外,还需要用公司历年来的财务报表等证明。对于公司的发展前

景,则需要有发展计划。

简单地说,创业计划是一种管理资源以获得利润的方式或程序。

一个计划应该包括现在的情况和目标,以及要达到目标所应该采取的

方式。因此,创业计划应该回答4个问题:公司所处的环境和现在的

情况如何?公司的资源和优劣势情况如何?目标是什么?如何才能达

到目标?

十四、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原则

风险资本家有着各自的投资原则,创业者必须要有所了解。有的

风险资本家可能投资于公司形成或者产品开发出来之前的阶段,这种

投资称为“种子投资”;有的风险资本家可能投资于公司第一次或者

第二次发展的创业阶段,这种投资称为“早期阶段的投资”;有的风

险资本家可能投资于公司的成长阶段,这种投资称为“扩张期的投

资”;有的风险资本家可能投资于公司发展后期阶段,通过投资使得

公司能够上市公募资金。

因此,在了解不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范围和原则以后,创业者

才能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寻找和选择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洽

谈。

十五、管理

管理的职能可以归纳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通过这些管理

职能,有效地整合企业资源去实现企业目标的这个过程就是管理。

管理是否能够正确地履行各项职能,与信息密切相关:

1.计划

计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决策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制定的完善性

取决于用来制定计划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组织

组织是根据所确定的目标建立组织结构、安排人力资源以实现决

策目标的过程。因此,组织结构一旦确定,就决定了组织内信息流动

的途径。

3.领导

领导是对组织中的人员进行行为指导,沟通其信息,统一其思想,

激励其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领导意味着服从,因此,

好的领导也就意味着能够正确无误地传递指令信息。

4.控制

控制是管理者不断评估、确认和调整各项工作和资源以聚焦于组

织目标的活动。因此,只有掌握了各项活动的全面的真实的信息,管

理者才能对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5.协调

协调是使得组织的各个部分围绕组织的目标而相容、一致地开展

工作所进行的各项活动。而组织内部的协调是否顺畅、高效,主要取

决于其各部分间的信息沟通质量。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经营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知识、信息取代了土地、劳力和资本,市场全球化使得竞争更

加激烈。同时,科技的进步使新产品不断出现,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

互联网遍及全球使市场变得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企业的员工由经

济人转变为社会人。传统金字塔层级式的组织因环境变化而转型成扁

平化、网络型、虚拟式的组织,一些先进企业的经营模式也由实体型

转变为虚拟型。在这样的背景下,IT/IS被广泛应用以支持企业经营模

式的有效运作与反应能力。对于现代企业,如果期望能够快速、有效

地应对环境变化,寻求市场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设计良好的H7IS

架构来支持企业。可以说,IT/IS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设施

之一。H7IS与企业的战略、组织、流程、角色以及外部环境等要素之

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IT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

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

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

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MIS是学科交叉的产物,其主

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n71s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

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信息收集和整理,

建立正确的数据库,通过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报告管

理人员,以支持正确有效地进行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

济效益。显然,企业MIS的具体实施,都基于IT/IS。

十六、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人们有用的数据。信息是各类管理系统

的最基本的元素,是客观事物的状态、过程的描述形式,同时这种形

式对人们是有用的,它可以是文字、数字,也可以是图像、声音等。

相反,数据描绘的是发生在组织或物理环境中的原始事实,这些事实

并没有被整理成人们能够理解和使用的形式。

当今世界普遍将物质材料、能源与信息并列为社会发展的三大资

源,即信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除了物质材料和能源所具有的可利用、有价值等

一般特性外,还具备共享性、历史积累性、时效性、多次再生性,以

及精确性、完整性、相关性、可理解性、简单性和可证实性等特性。

强调信息是资源,并有其特性,这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前

提。

十七、信息系统的IT基础

IT基础对于企业IS来说,好比一个城市社区必须具备的道路、下

水道、煤气、电力、自来水等,IS的IT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网络等。

自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后,计算机经过电子管计算

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计算机按规模(指它的体积、字长、运算速度、存储容量、

外部设备、输入和输出能力等技术指标)可分为巨型机、大/中型机、

小型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等。计算机本身的发展实践证

明了摩尔定律的适用性,即Intel公司创办人摩尔在预测芯片技术进

步的速度时所预言的一“在可预见的未来,每过18个月的时间,芯片

的密度(也就等同于运算能力)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一倍。”

如果只有计算机硬件是没有用处的,必须还要有计算机软件的应

用。计算机软件由程序和文档两个部分组成,程序就是控制计算机运

行的详细指令,文档是程序的详细说明。计算机软件可以分成程序语

言开发工具、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用户软件等种类,典型的程序语

言有C++/C、Java和VB等,常用的系统软件包括MicrosoftWindows,

Linux等,MicrosoftOffice>Oracle、Sybase等就是企业IS经常使

用的应用软件,而根据用户需求开发建立的财务软件、ERP、SCM等则

是用户软件。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企业的IS都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

架构基础之上的。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有线或无线的通信线路将

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资源共

享和信息交流的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包括:信息传输、

资源共享和分布处理。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直至人

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产生影响的根源就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资

源相对于其他资源所具有的独特的特性,另一个就是计算机网络所具

有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网络拓扑结构可以

分为星形结构、总线形结构和环形结构;按网络覆盖范围划分可以分

为局域网络和广域网络,LAN是指连接距离较近的计算机网络(如一幢

大楼内,一般距离在10千米以内),WAN是指连接距离较远的计算机

网络(如一个地区、国家或全球);按照服务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内

联网、外联网和互联网。自从全球性、开放式的Internet取代了传统

的专有、封闭的网络之后,企业对内、对外的IS基本上都逐渐架构在

Internet上了。

所谓Internet是指一群网络的集合体,没有任何人拥有它,这个

网络没有中央主机,也没有提供特定的服务,没有整个网络的索引告

诉你可提供什么信息。互联网用户一般首先通过子网连接到ISP,再通

过ISP连接到NSP的骨干网,然后再通过NSP之间的骨干网连接到互

联网上的其他任何节点。其中ISP和NSP的连接点,称为网络接入点,

一般是由NSP所有并维护。

Internet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应用技术,首先是人和人之间的

交流,包括电子邮件、聊天室、电子公告栏和专题讨论组等;其次是

远程文件交流,包括文件传输、远程登录、Gopher信息查询、WAIS广

域信息服务系统和Archie自动标题搜索等;最后是万维网。3W网的技

术基础是超文本格式,其含义是信息的表达方式是由文本文件加入图

片、声音、图像组成超文本文件,信息资源通过关键字方式建立链接。

对于Internet来说,存在梅特卡夫定律,即所谓网络的外部性效

果。其意义是使用者越多,则对原使用者而言,不仅其效果不会如一

般经济财产那样“人越多分享越少“,其效用反而会越大。

Intranet指的是企业内部利用Internet/Web的技术,设置于防火

墙内,支持内部员工知识与信息的存取、传递与内部沟通协调合作的

一个企业内部网络系统。所谓防火墙是一类防范措施的总称,它使得

内部网络与Intem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

访,用来保护内部网络。

企业外部网络的词意可分解为Extend+Intranet,意指延伸

Intranet的各项服务功能扩展到企业与外部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因此

Extranet可说是企业利用Internet技术来与外部相关的供应商、顾客、

战略伙伴相联结,以提升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绩效的网络

系统。例如,供应商共享原材料的质量、规格和库存等信息;制造商

共享生产计划、存货等信息,通道商和零售商共享市场需求、运输、

顾客偏好、产品销售、存货水平等信息。通过共享可让上、中、下游

的企业对整个供应链、需求链的信息透明,可尽早制定更精确的经营

计划。此外,通过在线讨论或支持团队合作的群件、群体决策支持系,

统的辅助,不同企业所组成的项目团队可在Extranet上即时聊天讨论、

多媒体文档传递等,可让虚拟组织的运作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Extranet可支持全球化的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例如,支持顾客的在线

商品信息查询、议价、下单和付款等交易活动,形成一个电子集市。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无论IT基础架构如何变化,企业建立一个IS

的难点始终是在软件方面,如何选择或开发合适的软件产品并把它们

的功能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对一个企业用户来

说,当好一个IT/IS的使用者比成为一个最新技术的追随者和开发者

更为重要。

undefined

十八、按解决问题的结构性分类

1.支持结构化问题的IS

结构化问题的处理流程、步骤与方法都是既定的,每个流程的输

入、处理及输出也是固定的,因此决策方法也很清楚、明确。这类IS

主要有TPS、EIS和ERP等。

2.支持非结构化问题的IS

在企业中,有些问题的解决与处理并无明确、固定的法则或步骤

可以遵循,所使用的解决方法也因人而异,如支持开展头脑风暴和群

体合作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等。

3.支持半结构化问题的IS

企业中大多数的问题的处理过程都同时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

判断。例如,证券投资组合的选择决策,一方面需要了解和计算各个

不同投资组合的风险及其预期回报率,这可以用结构化的模型计算出

来;另一方面则需要凭借决策人员对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景气和

利率等的变化来进行判断,这部分就属于非结构化的问题。支持半结

构化问题的最典型的IS就是DSS。

十九、按对组织支持的主要目标分类

信息系统与支持的企业目标,主要信息系统类型分别用于支持企

业的各种目标。其中,CAD/CAM是指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提高内部相对效率

从不同标准所做的信息系统分类可以看出,许多信息系统的功能

具有多重特性,如ERP、SCM等,这里只是列出了一些代表性的信息系

统种类,不具完整性及排他性。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种类信息系

统之间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整合和相互补充的,

例如,ERP是TPS的整合,GDSS是DSS与群件的整合补充。

二十、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

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

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一)固定资产分类

企业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可分为以下六类:

1.生产用固定资产

这是指企业生产单位和为生产服务的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各种固

定资产,包括建筑物、运输设备、生产设备、仪器及试验设备以及消

防用具等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

2.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这是指非生产单位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俱乐部、

食堂、浴室等单位所使用的房屋、设备、器具等。

3.租出固定资产

这是指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多余或闲置的固定资产。

4.未使用固定资产。

这是指尚未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调入尚待安装的固定资产,进

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以及长期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5.不需用固定资产

这是指本企业目前和今后都不需用,准备处理的固定资产。

6.融资租人固定资产

这是指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生产设

备等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折旧

除房屋及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

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的但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提

前报废的固定资产等,不属于计提折旧的范围。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

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等。

二十一、流动资产的投资与管理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流动

资产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周转期短。流动资产一般在企业全部投资中

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对流动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资产

的效率和经营效益。

1.现金及有价证券管理

现金是指以货币形态占用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现金是企业可以立即作为支付手段的资产,在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

中,现金的流动性最大。由于企业持有现金属于非收益性资产,因此,

对现金的管理主要围绕以下两个目标进行:一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对

现金的需要;二是尽量缩小企业闲置现金数量,提高资金的收益率。

此外,企业常利用临时闲置的资金购入有价证券作为现金的替代储备,

其性质与现金有许多类似之处,因此,往往将现金与有价证券结合起

来管理。

现金与有价证券管理的关键就是要根据现金预算对现金收付的要

求,合理地优化企业持有的现金余额,即目标现金余额。现金是一种

盈利率很低的资产,企业的库存现金没有收益,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一

般也低于企业经营所得的投资报酬率。因此,企业持有的现金过多,

会降低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但如果企业的现金余额过少,又可能导致

企业丧失支付能力,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在现金余额的确定上

面临着收益与风险的权衡,目标现金余额就是一个既能保证企业经营

对现金的需要,又能使持有现金的代价最低的现金数量。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条件下,企业可将现金管理与有价证券管理结

合起来,当现金过多时,就进行有价证券投资,以获取高于银行存款

利率的报酬;而当现金较少时,就售出有价证券,以换回现金。企业

目标现金余额取决于企业对现金的需要量、有价证券的利息率以及现

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的转换成本。

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流通的有价证券主要有国库券、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和股票等,其特点是可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具有很强的变现

能力。这里有价证券投资管理所指的是:当企业持有的现金余额超过

正常经营活动的需要时,就可将闲置现金投资于有价证券,以获取,

比银行存款利率更高的报酬率。和其他资产投资时主要关注收益性和

风险性稍有不同,企业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与管理时还应注意以下三

个问题:证券的安全性、证券的流动性和证券的期限性。

2.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除销商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企业流

动资产的一部分。应收账款相当于企业向客户提供的短期贷款。企业

提供商业信用的目的在于扩大产品销路,增加企业收益,但提供商业

信用必然加大企业无法收回账款的风险,因此,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

理就是对其应收账款上的投资进行收益与风险的权衡,制定出最优的

信用政策。

所谓信用政策就是通过权衡收益和风险,对最优应收账款水平进

行规划和控制的一些原则性规定,以及企业针对不同信用状况的客户

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则性规定。企业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

件和收账政策。

信用标准就是企业同意给予顾客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它反映

了应收账款的质量水平。信用标准通常用坏账损失率表示,坏账损失

是由于客户违约不支付货款而造成的损失。

信用条件是企业规定客户支付除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和

现金折扣两项内容。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如

30天内付款等。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使买方尽早支付货款而给予提前付

款客户的货款优惠。

收账政策是指企业向客户收取逾期尚未付款的应收账款的程序。

收账费用是确定收账政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收账费用包括

收账所花的邮电通信费、派专人收款的差旅费和不得已时的法律诉讼

费用等。要确定适宜的收账费用水平,就要在收账费用与坏账损失和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企业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的制定都

面临着报酬与成本的权衡问题。制定应收账款管理最优策略须将信用

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者结合分析,决策中应比较每一种政策

改变后的收益与改变后的成本,通过比较,选择最优的政策。

3.存货管理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

各种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的项

目,在工业企业中占流动资产的50%〜60%,因此,存货管理水平的高

低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极大。存货管理的目的是既要充分保证生,产

经营对存货的需要,又要尽量避免存货积压,降低存货成本。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四个部

分。存货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合理确定一次订购的批量大小,由于

订货成本与订购批量成反比,储存成本与订购批量成正比,采购成本

在无数量折扣时;一般与订购批量无关,缺货成本难以计量有时不予

考虑,则存货成本主要取决于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因此,经济订购

批量就是使一定时期内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低的每次订购批量。

在企业的实际存货管理中可能存在每批订货不是一次到达,而是

在一定时期内每日均衡到达,或者是不允许缺货等各种情况,对应地

可以有相应的经济订购批量的计算公式。

二十二、财务报表简介

按照目前的国际惯例,企业应提供的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

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可以直接从调整后的试算平

衡表编制。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都是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其中利润表是

“动态”的报表,反映的是时期数。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报表,

反映的是时点数。现金流量表也是“动态”的报表,反映的是时期数,

但它是按现金制(或混合基础)编制的。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以后,期末所有资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数额以及当期的变化情况,反映的是时间点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呈左右结构,其中资产在左,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右,并

且左右两边最后一行的总计所显示出的数字金额必须是相等的。

资产按流动性从大到小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对外投资、固定资

产以及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等几类。流动资产一般是一年内能够收回

的资产(如现金及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这类

资产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期对外投资是

指企业不准备在一年内变动的股权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等;固定资产

是指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逐步收回的那部分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

等);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是指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

非专利技术、商誉等各种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以及企业发生的不能全

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当在以后几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开办

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等)。负债是指企业所欠的债务和

应付未付等项目。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一年

内必须偿还的债(如短期银行借款、应付账款等);而长期负债则是

指一年以上方需要偿还的债务(如长期债券、长期银行借款等)。所

有者权益表示所有者所提供的资源,是企业的自有资源,又可称为净

资产,包括原始实收资本或股本,以及所有者尚未从企业收回的资本

盈利部分(公积金及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表的判读,其主要目的是评价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财务

弹性。

所谓流动性是指资产转换成现金的能力。资产能越快转换成现金,

表明其流动性越强。如现金的流动性最强,而短期投资的流动性比应

收账款强,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项目即是按流动性从大到小排列的。

无论是短期债权人还是长期债权人都十分关心企业的流动性,它是企

业偿债能力大小的象征。而现在的或潜在的永久性资本投资者也会根

据企业的流动性来评价企业破产风险的大小,一般而言,企业的流动

性越大,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就越小。

财务弹性则是指企业为适应未遇见的需要和机会,采取有效的措

施改变企业现金流的流量和时间的能力。财务弹性强的企业不仅能从

经营中获得大量的资金,而且可以充分借用债权人的资金和所有者的

追加资本获利;需要偿还巨额债务时,可以较快筹集还债资金;发现

新的获利能力更高的投资机会时,也能及时调整投资,获取更高的收

益。一般而言,企业的财务弹性越强,经营失败的风险就越小。

2.利润表

利润表又称为损益表,具体包括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税金、

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非常损益和收益等项目。它从营业收入开

始直到最终的税后利润总额为止,表达这一期间内各种收入,以及费

用(或成本)的累积金额。

利润表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为投资决策提供依

据。经营成果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可以反映企业财富增长的规模。获

利能力是一个相对值指标,它指企业运用一定经济资源获取经营成果

的能力,经济资源可以是资产总额、净资产,可以是资产的耗费,还

可以是投入的人力。因而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净资

产(税后)收益率、成本收益率以及人均实现收益等指标。经营成果

的信息直接由利润表反映,而获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润表外,还要借助

于其他会计报表和注释附表才能得到。

根据利润表所提供的经营成果信息,股东和管理部门可评价和预

测企业的获利能力,对是否投资或追加投资、投向何处、投资多少等

作出决策。

(2)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为融资决策提供依据。偿债能

力指企业以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取决于资产的

流动性和资产结构,也取决于获利能力。获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的企

业,通常其偿债能力不会很强。

债权人通过分析和比较利润表的有关信息,可以评价和预测企业

的偿债能力,尤其是长期偿债能力,对是否继续向企业提供信贷作出

决策。

财务部门通过分析和比较利润表的有关信息和偿债能力可以对融

资的方案和资本结构以及财务杠杆的运用作出决策。

(3)企业管理人员可根据利润表披露的经营成果作出经营决策。

企业管理人员比较和分析利润表中各种构成因素,可知悉各项收入、

成本费用与收益之间的消长趋势,发现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

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4)评价和考核管理人员的绩效。董事会和股东从利润表所反映

的收入、成本费用与收益的信息可以评价管理层的业绩,为考核和奖

励管理人员作出合理的决策。

由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是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的,加上

会计上广泛使用的收入实现制、配比原则,以及众多的分摊方法,使

得这两张报表的数据无法全面地反映出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所关

心的信息,利润的计算也包含了太多的估计,难以全面地真实地反映

出企业的经营绩效与获利能力。因此,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者还是

投资者、债权人,都非常关注与决策有关的现金流量的信息。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动态

状况的报表。其组成内容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一致。通过现金流

量表,可以概括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对企业现金流入

流出的影响,对于评价企业的实现利润、财务状况及财务管理,可以

比利润表提供更好的基础。

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企业经营是否健康的证据。如果企业经营活动

产生的现金流无法支付股利与保持股本的生产能力,从而它得用借款

的方式满足这些需要,那么这就给投资者或管理者一个警告,企业从

长期来看维持正常情况下的支出存在困难。现金流量表通过显示经营

中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不足和不得不用借款来支付无法永久支撑的股利

水平,揭示了企业内在的发展问题。如果企业的现金流有足够的支付

能力,那么至少反映出企业在现金流方面的状况是良好的。

简要地说,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可归纳为:①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

评价企业未来产生现金净流量的能力;②评价企业偿还债务、支付投

资利润的能力,谨慎判断企业财务状况;③分析净收益与现金流量间

的差异,并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④通过对现金投资与融资、非现金

投资与融资的分析,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

二十三、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范围的确定以及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分析的目的而定。一

般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趋势分析法、百分率(同型)分析法、财务比率

分析法、杜邦分析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等几种,并且在一份完整的分析

报告中,往往需要几种方法同时使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趋势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和杜邦分析方法。

1.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就是对企业财务报表各项目(或财务比率)的趋势进

行分析,借以观察和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预

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通常的做法是在年度(或中期)

财务报告中,将财务报表中连续几年(一般为3〜5年)的数据连接起

来,以比较财务报表的形式列示,以便于趋势分析。依据这种比较财

务报表,就可以计算出表中主要项目数据变动的金额及百分比,从而

确定引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它们的变动

趋势和延续性,揭示其成长能力。

2.财务比率分析法

汇总在财务报表上的各个项目,彼此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比

率分析就是将这种联系用比率的形式表示出来,以揭示企业的各项财

务状况,并进行企业之间、企业与行业之间及企业当期与过去期间的

比较,分析企业的发展趋势,作出各项投资决策和财务决策。

财务比率分析法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方法。它

使人们可以把注意点从复杂的经济过程中超脱出来,而集中于分析企

业财务方面的各种相互关系上。但是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具体的一个

比率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它必须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作比较,或者与会

计前期比较才具有意义;而且,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对比率计算

中的各要素定义可能会有不同,分析人员必须加以调整。另外,会计

处理方法不同,或通货膨胀的影响等,都会使得财务数据缺乏可比性

或失真,财务分析人员要充分注意这一点。

3.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的财务经理创造的,它是一种利用

各个主要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财务比率分析的综合模

型一一杜邦模型,来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

合分析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可使财务比率分析的层次和条理更加清

晰,为财务分析人员能全面地、仔细地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获利状况提

供方便。

杜邦模型由杜邦延伸等式和杜邦修正图两部分内容组成,其最显

著的特点是将若干个用以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比率按其内

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净资

产利润率来做综合反映。

前面的三种财务分析方法中,财务比率分析法无疑是最常见和最

重要的方法。但每一项财务比率只能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状况,

即使是综合性最强的净资产利润率也不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

因此,为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的评价,可以选定若干财务比

率,按其重要程度给定权数(即重要性系数);并使权数总和为100。

然后将实际比率与标准比率比较,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最后求出综

合系数并与权数之和进行比较,以判明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这种方

法称为综合评价法。三种财务分析方法的详细内容可参阅吴世,农主

编的《CEO财务分析与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二十四、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

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

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一)固定资产分类

企业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可分为以下六类:

1.生产用固定资产

这是指企业生产单位和为生产服务的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各种固

定资产,包括建筑物、运输设备、生产设备、仪器及试验设备以及消

防用具等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

2.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这是指非生产单位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俱乐部、

食堂、浴室等单位所使用的房屋、设备、器具等。

3.租出固定资产

这是指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多余或闲置的固定资产。

4.未使用固定资产。

这是指尚未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调入尚待安装的固定资产,进

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以及长期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5.不需用固定资产

这是指本企业目前和今后都不需用,准备处理的固定资产。

6.融资租人固定资产

这是指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生产设

备等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折旧

除房屋及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

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的但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提

前报废的固定资产等,不属于计提折旧的范围。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

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等。

二十五、流动资产的投资与管理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流动

资产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周转期短。流动资产一般在企业全部投资中

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对流动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资产

的效率和经营效益。

1.现金及有价证券管理

现金是指以货币形态占用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现金是企业可以立即作为支付手段的资产,在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

中,现金的流动性最大。由于企业持有现金属于非收益性资产,因此,

对现金的管理主要围绕以下两个目标进行:一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对

现金的需要;二是尽量缩小企业闲置现金数量,提高资金的收益率。

此外,企业常利用临时闲置的资金购入有价证券作为现金的替代储备,

其性质与现金有许多类似之处,因此,往往将现金与有价证券结合起

来管理。

现金与有价证券管理的关键就是要根据现金预算对现金收付的要

求,合理地优化企业持有的现金余额,即目标现金余额。现金是一种

盈利率很低的资产,企业的库存现金没有收益,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一

般也低于企业经营所得的投资报酬率。因此,企业持有的现金过多,

会降低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但如果企业的现金余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