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
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卷(1)含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C.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N2+3H2=2N/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molH-,键断裂的同时有6mo,N-H键形成
Be%)与c(N”3)保持相等
C.2”4H2)=3。逆(NH3)
D•"哀N?)=3u逆(“2)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升高温度能够增大O.lnw/•『1的HF的电离程度
B.滨水中存在平衡:Br2+H2O^HBr+HBrO,加入AgNOs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C.合成N%反应中,为提高N%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D.对平衡体系:CO(g)+N02(g)=。。2(9)+NO(g),加压可使颜色变深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
质的量的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1/(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5.科研人员利用新型催化剂催化某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一表示催化制
A.过程④中有H-。键的形成
B.该反应将也、C。转化为CH30H
H
:C:o.
C.过程②生成的中间体-C“2。-的电子式为H
D.催化剂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
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右(g)=2Z(g),已知X?、匕、Z的起始浓度
分别为0.1mo〃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
的浓度有可能为()
A.%为0.4mo〃LB.Z为0.3mo//LC.X2为0.2mo〃LD.Z为O.4mo,/L
7.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一定能发生有效碰撞
B.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会引起化学键的断裂
C.有效碰撞是活化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的碰撞
D.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具有最高的能量
8.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K来表示,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K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B.K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C.K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D.K与温度有关
9.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氯水中有下列平衡*2+H20UHCl+HC10,当加入AgN/后溶液颜色变浅
B.工业上合成氨中,选择高压有利于提高产率
试卷第2页,总20页
C.硫酸工业中进行的反应25。2+。2=2s。3,往往使用催化剂
D.2NO2(g)=电0式g)AH<0,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
10.
在温度为T1和与时,分别将0.50?no1C“4和120nw1NO?,充入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
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4(g)+2NO2(g);N2(g)+CO2(g)+2”2O(g),测得n(C“4)随
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时间/m讥010204050
n^CH^/mol0.500.350.250.100.10
n^CH^/mol.......
T20.500.300.180.15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Ti时,0〜lOminN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O.15mo2•L•min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72时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0m。,C%和1-20小。/可。2,与原平
衡相比,达新平衡时%的浓度增大、体积分数减小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11.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O.lmol/LCG、0.1mol/L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
应:c“4(g)+co2(g)=2co(g)+2H2(g),测得c/平衡时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关系
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强为24时,在丫点:v正逆
B.上述反应的4”>0
C.压强:P4>P3>P2>P1
D.110CTC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约为1.64
12.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4气体与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
4、B、C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A和G时,B
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min内4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B.在反应达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
C.在反应达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4的转化率增
大
D.在LC时,若4的浓度减少了lmol/L,则B的浓度会减少C的浓度会增加
2mol/L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和氯化钠晶体中氯离子的配位数相同
B.常温下,反应2%。2。2。)+2。。2(9)=2Na2(7O3(s)+。2(。)能自发进行,该反应△
H<0
C.反应。6)+也。(9)=。。(9)+“2(9)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CO(g)平衡转化率
不变
D.O.lmo/•『iNH4G溶液加水稀释,c(OH-)减小
14.下列事实或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灌制香肠时,添加红曲红
B.餐后立即喝水不利于健康
C.常用冰箱保存食物
D.食品加工时,往往添加抗氧化剂
15.一定温度下,将2moL4和2rno,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反应:24(g)+B(g)UxC(g)+2£>(s)。末该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剩余,
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能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zno//(L-min)
B.4的转化率是40%
C.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约为0.72
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二、解答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8分,共计40分,)
试卷第4页,总20页
16.无水FeC%固体呈棕红色,FeCb极易与水蒸气反应,100℃左右时升华。某学习小
组利用如图装置(某些夹持仪器略去)制备并收集无水FeCb固体。请回答:
(1)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部分装置
可重复使用)。
(2)装置产的作用为,装置E中冷水浴的作用为
(3)写出装置B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装置。为C%的尾气吸收装置,烧杯中所盛试剂不可能为
A.NaOH溶液B.NctzC/溶液C.氨水D.浓硫酸
(5)若将装置B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分别用pH传感器和
氯离子传感器测定溶液中"+、C厂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J0
@
=8O
越
爱6H
卜4iwl
椀.5
2晌
眸.01)I
5050X50
时间/s时间/s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变化.
17.某温度时,在5L的容器中,X、八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
示。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I)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
(2)该反应在3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丫起始浓度相同,z起始浓度为o,反应物
x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时间(min)0102030405060
序号浓度
温度(°C)
18001.00.800.670.570.500.500.50
29001.00.700.600.600.600.600.60
37901.00.400.400.400.400.400.40
①实验1中,在10〜20min内,以物质丫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min),
50min时,实验3中Z的浓度
②0~20min内,其它条件一样实验2和实验1的反应速率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实验3和实验1的反应速率不同,其原因是
18.SO?是硫酸原料气的主要成分,许多工业过程中会产生SO?,又是大气主要污染物
之一。利用SO?的性质可以解决工业尾气对环境污染的问题。SO2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
到硫酸和芒硝(Na2sO4•10"2。),其转化关系如下:
(1)利用SO2的还原性,可以回收工业尾气中的SO2得到硫酸。
已知25℃、10知Pa时:
则2SC)2(g)+。2(9)+2H2°(9)-2H2so式I)△H=。
(2)IH中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将其通入NaO”溶液中,得到NaHSOs溶液。NaHSO3
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o
(3)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含硫各微粒(H2s。3、HSO1和S。g)的物质的
量分数X(i)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S(?3,可将溶液的pH控制在
试卷第6页,总20页
②向p"=5的NaHSOs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降低的原因是。
(4)IV中将NaC,。溶液加入NaHSg溶液中,得到Na2s。4溶液,其离子方程式是
19.甲醇是一种优质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为探究用。。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
容器中,充入Imo,。。2和3mo1“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02(5)+3/(9)UCH30H(g)+/。(9)△W=-49.0fc/小。厂温度下,测得CO2和
CH30H⑷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请回答: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反应速率也”2)=。
②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一定条件下,。。2、和C%。”的浓度相等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3血01“2的同时生成lmo/C/。”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混合物中吟冷增大的是_______O
u2)
A.加入催化剂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升高温度C.将为。(9)从体系中分离
④求此温度(A)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⑤另在温度(72)条件下测得平衡常数K2,已知72>71,则K2K1(填“>"、"="
或“<")。
(2)己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0H(l)+302(g)=2CO2(g)+4H2O(g)△Q
②2C0(g)+。2(。)=2CO2(g)△H2
则Imo/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时反应的△H=(用含△/1、
△%的式子表示)。
(3)用甲醇在熔融的碳酸盐中也可制作成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的正极通入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0.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是中国
政府部署的一项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旨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为群众留住更多蓝天。
对废气的进行必要的处理,让空气更加清洁是环境科学的重要课题。
(1)已知:N2(g)+C)2(g)=2N0(g)AH1=+180.5k"mol
C(s)+02(g)=。。2(。”也=一393.5k〃mo/
2c(s)+02(g)=2C0(g)4H3=-221.0kJ/mol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黑好%:,
C2(N0)C2(C0)
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SO2分别转化为NHj和SO”
NH4HSO4
浓溶液和A
NH4HSO4
稀溶液
①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②N0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3)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SO?,可生成NH4HSO3和(NHJSR。
①某同学测得氨水吸收SO2所得溶液中NH4HSO3和(N“4)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为
2:1,写出该吸收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
②已知常温下H2s的电离常数七1=1.3x10-7,(2=7.1x10-15,将等物质的量浓
度的NaHS与Na2s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用物质的量浓度符号由大到小排列)
试卷第8页,总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
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卷(1)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
【答案】
C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C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化学键
【解析】
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等不随时间
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分析。
【解答】
A.键断裂的同时有键形成,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证明正反
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错误;
B.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等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2)与
c(N”3)保持相等,并不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C.当2巴衣也)=3逆(N%)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正确;
D.当3"哀岫)="9(%)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
误;
故选C。
3.
【答案】
D
【考点】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
勒沙特列原理的内容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
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
与可逆过程无关,则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
【解答】
4”尸为弱电解质,电离过程吸热,加热促进电离,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4正确;
B.加入AgN03溶液后,生成沉淀,8万+为。="Br+"BrO正向移动,澳水
浓度降低,颜色变浅,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正确;
C.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增大氨气的产率,可用勒夏特
列原理解释,故C正确;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二氧化氮浓度增大,
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0错误;
故选
4.
【答案】
C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4化学反应速率适用于溶液或气体,不适用于纯固体和纯液体,故A错误;
B.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是平均值不是即时值,故B错误;
C.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反映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C正确;
D.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故。错误;
故选C。
5.
【答案】
C
【考点】
催化剂的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电子式
探究化学反应机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过程④中有"-。键的形成,故A正确;
B.该反应将“2、转化为故B正确;
H
••••
cto-
c.一。“2。—的电子式为II,故c错误;
D.催化剂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C。
6.
【答案】
试卷第10页,总20页
B
【考点】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到达平衡,X2、七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
则:
Xz(g)+%(g)=2Z(g),
开始(mo〃L):0.10.30.2
变化(mo,/L):0.10.10.2
平衡(mo〃L):00.20.4
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到达平衡,X2、匕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
则:
X2(g)+为(g)=2Z(g),
开始(moZ/L):0.10.30.2
变化(mo"L):0.10.10.2
平衡(mo,/L):0.20.40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2<
C(Y2)<0.4,0<c(Z)<0.4,故B正确;
故选B。
7.
【答案】
C
【考点】
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D
【考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解析】
化学平衡常数可衡量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K越大,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K只与温度
有关,与浓度无关,以此来解答。
【解答】
化学平衡常数可衡量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K越大,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K只与温度
有关,与浓度无关;
A.K越大,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则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故4错误;
B.K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故B错误;
C.K与生成物的浓度无关,故C错误;
D.K为温度的函数,则K与温度有关,故。正确;
故选。。
9.
【答案】
C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氯水中有下列平衡Cz+HzOuHCl+HC”,当加入AgNOs后,溶液中氯离子浓度
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能
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4不选;
B.工业上合成氨中,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即正向进行,有利于提高产
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C;
D.对于27。2(9)=岫。4(9)//<0,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进行,即逆向进行,
体系颜色加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故。不选;
故选C.
10.
【答案】
C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由表中数据可知,起始"(CH。相同,前2(hnin内,&时n(C“4)的变化比/时大,而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有71<72;72温度时该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
的时间小于40min,50zn讥时A、彩下该反应均处于平衡状态,此时0下n(C”4)大于A
下n(CG),说明温度越高,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小,故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4错误;
B.A时,0〜lOmin消耗0.15molCH,,同时消耗0.3THO(NO?,则有"(NO?)=
o.3?no:_QQ3mo/.『1.min,B错误;
ILxlOmin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0nw/C“4和1.20mo/NO2,与保
持CH4、NO?的量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是等效平衡,而缩小容器体积,平衡逆向
移动,故与原平衡相比,达新平衡时总的浓度增大、体积分数减小,C正确;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平衡逆向移动,D错误。
故选C。
11.
【答案】
A
试卷第12页,总20页
【考点】
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在y点,甲烷的转化率小于平衡时的转化率,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故4错误;
B.从图象分析,随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正反应吸热,4H>0,故B正确;
C.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烷的转化率变小,故P4>P3>P2>P1,故
C正确;
D.由三段式:。“4(9)+。。2(9)=2。。(9)+2”2(9),
起始(mo,/L)0.10.100
变化(mo,/L)0.080.080.160.16
平衡0.020.020.160.16
平衡常数K=“Fa:.";=16%故。正确;
0.02X0.02
故选A。
12.
【答案】
D
【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
【解析】
A、2min时反应达平衡,4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5mo/-0.27noz=0.2nio1,计算A的浓
度变化量,根据“=当计算”⑷;
B、由图/可知,4、B、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分别为0.2rno/、0.6mol,OAmol,物质的
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书写方程式,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
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结合方程式判断;
C、由图〃可知,7\先到达平衡,故温度7\>72,温度越高B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升
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
。、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解答】
解:4、2min时反应达平衡,A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5mo,-0.2?no/=0.2mo,,
0.2mol
v(A)==0.05moZ/(L-min),故力错误;
B、由图/可知,4、B、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分别为0.2mo/、0.6mo/>OAmol,化学计
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0.2nw/:0.6mo,:0.4m。/=1:3:2,反应方程式为4+
3BU2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体积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由图〃可知,7\先到达平衡,故温度7\>72,温度越高B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升
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4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
D、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若4的浓度减少了贝IB的浓度会
减少为2xImol/L=3zno〃L,C的浓度会增加为2x1=2mo//L,故。正确;
故选。.
13.
【答案】
B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A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4灌制香肠的时候,添加红曲红是为了调节颜色,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故4错误;
B.餐后立即饮水会降低胃酸的浓度,减缓食物消化速率,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故B
正确;
C.食物放在冰箱可以减缓食物的腐烂速度,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故C正确;
D.食品加工的时候,添加抗氧化剂是为了减缓食物的氧化速率,与化学反应速率有
关,故。正确;
故选4。
15.
【答案】
D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一定温度下,将2moL4和2mo/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24(g)+B(g)=xC(g)+2D(s)。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剩余
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1/L。根据己知条件可得三段式
24(g)+8(g)=*C(g)+2D⑸
开始/mol2200
转化/mol1.60.82.41.6
平衡/mol0.41.22.41.6
A.。为固体,不能用于表达化学反应速率,故4错误;
艮4的转化率为需XI。。%=8。%,故B错误;
试卷第14页,总20页
C.C物质的变化量为B物质的三倍,故方程式中C的系数为3,平衡常数/^=
(l.Zmoi/L)3
=72,故C错误;
(0.27nol/L)2x0.6moZ/L
D.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由于反应有固体参与反应,密度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
化学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选0。
二、解答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8分,共计40分)
16.
【答案】
(1)c玲i玲j玲a玲b玲d玲e玲g玲h玲a玲b玲f
(2)除去氯气的中氯化氢气体,冷却收集产品(使FeCG凝华也可)
(3)Mn02+4H++4Cl-===MnCl2+Cl2T+2H2O
(4)D
光照
(5)2HC10===2HCI+02T
【考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化学性质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冷却反应气体性质实验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连接仪器装置
【解析】
【解答】
解: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镒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有氯化氢和水杂质,为
制备并收集无水FeCG,尸装置中装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4置中装浓硫
酸干燥氯气,C置中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E装置收集生成的氯化铁,实验尾气中
有氯气,要用D碱石灰吸收,由于无水FeC"极易潮解,所以之间连接4防止吸收
装置中的水份与氯化铁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再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得到目标产物。
(1)装置依次是制备氯气、除杂、反应装置、收集装置、干燥装置、尾气处理,按照
气流方向连接装置时要注意流进的导管要插入液面以下,按此原则可得连接顺序为
c玲i玲j玲a玲b玲d玲e玲g玲h->a-b玲f,故答案为:c玲i玲j玲a玲b玲d玲e玲g玲h玲a玲b玲f。
(2)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的中氯化氢气体,装置E是为了降温冷凝,便于FeC%收集。
+
(3)装置B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02+4H4-4C/~===MnCl2+
Cl2T+2H2O„
(4)A.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可以吸收氯气,故4符
合题意;
B.氯气溶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可以用来吸
收氯气,故B符合题意;
C.氨水是弱碱,可以和氯气发生反应,可以吸收氯气,故C符合题意;
D.氯气不与浓硫酸反应,也不能溶解于浓硫酸,故不能用来吸收残余氯气,故。不符
合题意;
故选D。
(5)产生的气体为CL和水反应生成"C/0,HG。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和生,
光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2HCI+02T,使HCZ的浓度增大,故C厂和"+浓度
增大,故图像氯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变强,pH减小。
17.
【答案】
X+3丫=2Z
0.039,1.2瓶。,/乙,实验2比1温度高,实验3加入了催化剂
【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解析】
(1)根据图知,X、丫是反应物而Z是生成物,前2分钟内,△n(X)=(1.0-0.9)mo/=
O.lmoK△n(y)=(1.0—0.7)mol=0.3moK△n(Z)=(0.2—0)mol=0.2mol,相同时
间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2)①实验1中,在10〜2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竺等丝mo,/(Z,.min)=
0.013mo//(L.min),相同时间内同一可逆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
之比;
50min时,实验3X消耗的浓度=(1.0-0.40)mo〃L=0.60mo〃L,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
段时间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据此判断Z
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解答】
根据图知,X、y是反应物而Z是生成物,前2分钟内,△n(X)=(1.0-0.9)mo,=
O.lmols△n(Y)=(1.0—0.7)mo/=0.3mo/、An(Z)=(0.2—0)mol=0.2mol,相同时
间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X、八Z的计量数之比=
O.lmol:0.3moZ:0.2moZ=l:3: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X+3丫U2Z,
故答案为:X+3YU2Z;
①实验1中,在10〜2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竺等"mo〃(L.min)=
0.013mo//(L.min),相同时间内同一可逆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
之比,则丫的化学反应速率=3x0.013mo〃(L.min)=0.039?no/(L.min);
50min时,实验3X消耗的浓度=(1.0-0.40)mo〃L=0.60nio〃3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
段时间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Z的浓度=
0.60mol/Lx2=1.2mol/L,
故答案为:0.039;1.2mol/L;
②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比较实验1、2知,二者温度相差较大,且温度越高达
试卷第16页,总20页
到平衡时间越短,说明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比较实验1、3知,其温度接近,但是
反应3化学反应速率很快,说明加入催化剂,
故答案为:实验2比实验1温度高;实验3加入了催化剂。
18.
【答案】
-545kJ/mol
HSO1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3=SOg+H+,溶液显酸性;HSOJ在溶液中存
在水解平衡:"SO*+"20H2s。3+。”-溶液显碱性,电离大于水解,所以呈酸性
4〜5左右,HSO]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g=SOg+H+,加CaC6溶液后,
2+
Ca+SOj-=CaSO31使电离平衡右移,c("+)增大
+
HSOi+CIO~+H20=S0l-+Cl~+H(或HSO*+CIO-+0H-=S01~+Cl~+
“2。)
【考点】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盐类水解的应用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
【解析】
为二氧化硫和氧气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n为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in为二氧
化硫被氢氧化钠吸收生成亚硫酸氢钠,IV是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得
到硫酸钠晶体,
(1)1.2SO2(g)+GS)=2so3S)△H^-197kJ/mol;
H.S03(g)+“2。(9)=△H2=-174kJ/mol
盖斯定律计算I+U2X2得到2s02(g)+。2(。)+2H2。(。)W2H25O4(0△H;
(2)NaHS03溶液呈酸性,是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3)①当溶液的pH=4时,根据图示得到溶液是亚硫酸氢钠溶液;
②NaHSOs溶液中HS05的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示酸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来回答;
(4)IV中将NaCI。溶液加入NaHSg溶液中,得到Na2s。4溶液,是利用次氯酸根离子
的氧化性氧化亚硫酸氢根离子生成磷酸根离子,结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
子方程式。
【解答】
1.2SC)2(g)+02(g)#25。3(。)△H尸一197kJ/mol;
II.SO3S)+/。(9)=H2S04(l)△H2=-174kJ/mol
盖斯定律计算I+口2x2得至lj2SC)2(g)+。2(。)+2H20(g)U2H2soKI)△H=
—545kJ/mol,
故答案为:-545kJ/mol;
NaHSOs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HSO*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1US0g+H+,
溶液显酸性;HSO]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5。3+"2。="25。3+。"-溶液显碱性,
电离大于水解,所以呈酸性,
故答案为:HS03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SOj-+H+,溶液显酸性;HSO]
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HSOI+H2OWH2SO3+o/r溶液显碱性,电离大于水解,
所以呈酸性。
①图象可知,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SOs,可将溶液的pH控制在4〜5左右。
故答案为:4〜5左右;
②NaHS4溶液中HSOJ的电离大于水解,HSO^SOj-+H+,溶液显示酸性,加入
CaC"溶液后,Ca2++S0g=CaS3[使电离平衡右移,
故答案为:HS。]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SOj-+H+,力口Cat7%溶液后,
2+
Ca+SOl-^CaSO31使电离平衡右移,c(H+)增大;
IV中将NaCYO溶液加入Na,S(?3溶液中,得到Na2s0,溶液,是利用次氯酸根离子的氧
化性氧化亚硫酸氢根离子生成磷酸根离子,结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
+
程式:HSO^+CIO-+H20=S。广+cr+H(或HS05+CIO-+0H-=S0l-+
CI-+H2O),
故答案为:HSO^+CIO-+H2O=S0l-+cr+H+(或+CIO-+0H~=
so1~+cr+H2O)1,
19.
【答案】
—1
0.225mol•IT1•min/,。,5.33,V
△“1—△H2
2
。2、。。2
【考点】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解析】
(1)①由图可知,lOmin到达平衡,平衡时甲醇的浓度变化为0.75mo//L,由方程式
可知氢气的浓度变化等于甲醇的浓度变化量3倍为2.25mo〃L,结合〃=卷计算;
②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
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
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
③使平衡混合物中当然增大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④K为生成物浓度基之积与反应物浓度事之积的比,结合平衡浓度计算;
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2)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至ij2cH3。”。)+2。2(。)=2C0(g)+4H20(5);
(3)用甲醇在熔融的碳酸盐中也可制作成燃料电池,负极上甲醇失去电子,正极上氧
气得到电子,且生成碳酸根离子。
【解答】
①由图可知,lOmin到达平衡,平衡时甲醇的浓度变化为0.75mo〃L,由方程式
COz(g)+3H2(g)=CH30H(g)+%。可知,氢气的浓度变化等于甲醇的浓度变化量为
0.75mol/Lx3=2.25zno〃3氢气的反应速率以/)==0.225moZ-IT1-min,
丝lO。m。in"4
故答案为:0.225moZ-L-1-min;
②儿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所以压强一直在变,则当压强不变时能说明达到平
衡,故4正确;
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体积也不变,所以密度一直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试卷第18页,总20页
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B错误;
C.。。2、C%。”的浓度相等,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与转化率、起始量有关,故C
错误;
D.单位时间内消耗3m。皿的同时生成加。2cH3。〃,都是指正反应方向,不能说明达
到平衡,故。错误;
故答案为:4
③要使煤等增大,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芈翳不变,故4错误;
n(C02)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对反应物质来说,浓度没有变化,平衡不移动,
半鬻詈不变,故B错误;
n(CO2)
C.因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半等学减小,故C错误;
71(%)
D.将也。(9)从体系中分离,平衡向正反应方法移动,当然增大,故。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收银员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11篇)
- 银行员工辞职报告集合(35篇)
- “环保”的演讲稿(16篇)
- 小学美术15 剪雪花教案及反思
- 感恩励志诚信筑梦演讲稿(14篇)
- 日常工作计划(16篇)
-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5 多普勒效应教案
- 大型综合超市肉类商品购销协议(3篇)
- 骨干教师帮扶青年教师计划(5篇)
- 市区二手房购房定金合同(11篇)
- 如何编制解决方案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代理记账有限公司简介(5个范本)
- 教科版 三年级下综合实践 3.2风的利用 教案
-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课内外古诗词对比阅读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用户体验设计导论》第16章 视觉设计的用户体验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课件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
- 通 用泛亚在线测评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