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课件 第1-3章 我国学前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理论基础、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理念与能力发展_第1页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课件 第1-3章 我国学前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理论基础、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理念与能力发展_第2页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课件 第1-3章 我国学前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理论基础、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理念与能力发展_第3页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课件 第1-3章 我国学前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理论基础、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理念与能力发展_第4页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课件 第1-3章 我国学前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理论基础、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理念与能力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一章我国学前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和特点。2.了解我国学前教师的职业发展史。3.理解影响学前教师职业历史发展的因素。4.掌握现代学前教师的职业状况与职业特点。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一章我国学前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第一节我国古代学前教师职业发展第二节我国近代学前教师职业发展第三节我国现代学前教师职业发展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一节我国古代学前教师职业发展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群婚制度下实行儿童的公养公育,教育儿童常常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长辈在起居、休息、劳作的同时,多以讲授、演示等方式向幼儿传授经验。主要包含生产劳动技能、礼规与道德、军事体格训练等内容。一、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的教育强调“礼不下庶人”,统治阶级掌控了教育,开始举办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相应地,也随之出现一些专门从事相应活动的人。(一)保傅制(二)“备三母”制二、奴隶社会时期西周没落,礼崩乐坏,百家争鸣中,私学出现,官私教育共存的局面从此出现。古代官学教育包括宫廷教育、中央办学和地方办学。(一)太子教师(二)乳母之教(三)私学启蒙教师三、封建社会时期(一)古代学前教师处于前职业化阶段(二)职责全面,选聘严格(三)社会地位差异大四、我国古代学前教师群体的特点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二节我国近代学前教师职业发展各类学制的颁布和政策的实施使得学前教育机构和学前教师在清末后逐渐专业化、系统化。(一)职业状况:中体西用(二)职业关系:附属地位(三)职业意义:女性觉醒一、晚清时期本部分所指学前教师为中华民国时期各阶段归属当期统治阶级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而国外或由共产党举办的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另计。(一)职业状况:多方完善、持续发展(二)职业关系:地位提高、相对独立(三)职业意义:鼓励就业、改善幼教二、中华民国时期老解放区指的是共产党军队在革命战争时期最先解放的一些地区,这一时期,边区政府组织了各具特色的学前教育活动。(一)职业状况:形式多样、灵活便利(二)职业关系:关注重视、因地制宜(三)职业意义:保障基础、实现自我三、老解放区时期(一)近代学前教师进入初级职业化阶段(二)职业发展不均衡(三)重保轻教、日益规范四、我国近代学前教师的职业特点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三节我国现代学前教师职业发展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起教育部开始制定学前教育方针,建立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制定相关规程与纲要,同时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支专业的幼教队伍。1966—1977年“文化大革命”将刚起步的学前教育几乎摧毁殆尽,教师队伍建设也备受打击。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76年末,“四人帮”被粉碎,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逐步走上正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前教育及学前教师发展也在改革开放中重启。二、改革开放之初至21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幼教师资队伍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持续深入改革学前教育,建立科学规范的学前教育体系,颁布了一系列学前教师的相关政策。这一阶段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更多地关注准入制度、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等问题,力图促进学前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三、21世纪以来(一)现代学前教师正式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二)职业发展不均衡(三)重保重教,科学化从教四、我国现代学前教师的职业特点思考与练习1.古代幼儿教育的形式有哪些?承担相应教育的教师主要有哪些?具有怎样的特点?2.近代社会,我国如何培养从事幼儿教育的师资?对现代学前教育有何影响?3.如何评价我国近代社会所出现的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4.比较我国不同时代的幼儿教育活动以及教师群体特点,试分析其发展的趋势及经验。5.21世纪以来,我国颁布了哪些针对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试分析其所涉及的教师职业的基本构成。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前教师专业发展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二章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理论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区分,明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2.厘清学前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独特问题,树立专业的信念。3.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理论取向,分析实践中不同的教师发展方式,并对未来专业发展的可能路径有清晰的认识。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二章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理论基础第一节专业与教学专业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理论取向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一节专业与教学专业相对于普通的职业,专业有一系列鲜明的特征。

第一,在社会功能上,专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体现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第二,在职业性质上,专业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需要较高心智才能完成的工作领域。

第三,在职业行为上,表现为专业人员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是基于智慧与知识、经过深思熟虑与理性分析而做出判断的,而不是仅凭经验、模仿或只按他人安排而去从事职业活动的,因而,专业人员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

第四,在职业道德上,专业人员具有为自己所做的判断与行为负责的责任意识,具有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具有自觉履行行业操守的道德自律意识。

第五,在职业生活方式上,专业人员坚持以不断地学习、研究与反思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因而,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自尊心和专业方向感;在专业共同体内部,专业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认同感和专业归属感。

第六,拥有很高的专业权威和专业自主权。如从业人员的聘用权、解职权以及与专业业务相关的权力(如医生的处方权)等不受专业外因素的控制。

第七,享有良好的职业声望和优厚的经济待遇。一、职业与专业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一节专业与教学专业(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1980年,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教育年报》指出,教师专业化存在两个目标:

其一,视教师为社会上职业层序以至社会分层中的一个阶层,因此专业化的目标就在于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以及力求集体向上流动。

其二,教师亦是一个在教室内教导学生及提供教学服务的工作者,因此他们亦必须以提高教学水平及扩展个人知识及技能为发展方向。为了与前者区分开,将以发展教师“专业能力”为目标的取向称为“专业发展”。二、教学专业与教师专业发展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表述强调专业发展的过程,有的表述更突出教师的持续学习,亦有研究者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主与自决。

本书将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意识、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探究,建构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培育专业情意,拥有专业自主,具备专业发展意识,从而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第一节专业与教学专业(一)学前教师的“专业”特性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第一,对社会的必要性。第二,非营利的服务性目的。第三,职业的独特性。第四,伦理规范性。第五,系统性。第六,发展性。三、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二)学前教师的专业素质

其一,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学前教师教育人格和伦理的核心,是做好学前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因素,其基础性价值处于头等重要的地位。专业精神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和职业道德。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

其二,专业知能。专业知能主要包括学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专业知识是教师教育工作成功的知识和技能性保障,而专业能力是新型教师的重要特征,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基础。

其三,专业自我。教师所获得的概念、知识等不是外部传授的,而是其自身在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景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意义的构建得到的。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理论取向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知识基础”对教学专业的重要性。主张教师通过掌握和学习各方面知识来提高其专业性。正规的培训(职前培训或者职后培训)大多采取这种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理智取向的问题在于:它的重要假设通常不能“完全”成立。在实践中,教师的教学不可能完全没有理智的支撑,但是很多时候包括教育决策在内的教育界大量的实践决策是非理性的。一、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该取向强调个人的、实践的、专业的知识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对教师与教学观的理解有所拓展。将其归纳如下:教师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人”。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史和心理存在。这些特质不但客观存在,而且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教师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获取外在的技术性知识,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反思,促使教师对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以及相关的物和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二、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关注个体教师本身的局限,更加强调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不完全依靠自己,还会向他人学习,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改进其教学的策略与风格。这种策略与风格的形成和改进更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这类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三、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理论取向

上述三种取向分别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为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了不同的启示。显然,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注意:

第一,发展离不开“基础”,这个“基础”不仅仅包含理智取向倡导的“科学知识”,达到这个“基础”的方式也不限于“获取”或“学习”;

第二,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不能将教师自己的努力排除在外;

第三,较之教师个人的努力,以合作为基础的专业发展可能更有利。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要素至少包括如下方面:1.个人的性情与意向2.兴趣3.认知发展4.生命阶段5.生涯发展(一)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微观系统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中观系统主要涉及家庭与学校两方面1.家庭家人支持、家庭角色、经济情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等因素2.学校(1)学校文化(2)学校规章(3)校长的管理风格(4)教学小组或部门(5)学生(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中观系统1.公共信任2.社会期望3.专业组织(三)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宏观系统一、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特殊介入活动,主要体现为特定的社会期望或政府的某些特定措施或政策导向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只有依据教师的发展需求、发展规律来进行,才能真正地发挥预期的成效。二、特殊介入活动视角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综合以上有关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大致可将影响教师生涯发展的因素总结如下:从个人因素来看,影响教师生涯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个人特质因素和教师的兴趣爱好。从组织因素来看,学校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组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组织氛围和组织文化等都对教师的生涯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环境因素来看,家庭和社会是两个影响教师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是教师生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教师的生涯发展过程中,种种影响因素都有可能对教师生涯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必须能够理解并很好地把握这些因素,把握教师生涯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教师生涯发展历程中的种种困境和危机。思考与练习1.对照经典专业的特点,教学从哪些方面看为经典专业?从哪些方面看不是专业?2.学前教师是否为专业人员?为什么?如何提升学前教师的专业认同?3.当前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背景下,在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可以做哪些工作,以促进教师的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4.案例分析。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思考与练习-案例模样相同的“妈妈”

这天园长转班,看到中一班的陈老师正在组织孩子们的美术活动———绘画“我的妈妈”。园长走近一名幼儿,仔细看他的作品,画得真不错!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卷发,耳朵上戴着一副大耳环,很形象!再瞧旁边小女孩的作品,也是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卷发,耳朵上戴着一副耳环。园长环视一圈,孩子们画的“妈妈”都是一个模样。看到前面陈老师的范画,园长立刻明白了。她把陈老师叫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的绘画技巧掌握得不错,看来日常你下了不少功夫。但既然是画自己的妈妈,为什么都是一个样子呢?相信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是不是应该引导孩子发现妈妈的特征,并把特征表现出来呢?那样的话,作品会更有价值!”陈老师立刻明白了园长的意思,认可地点了点头。试对以上案例中园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的期待与要求进行评析。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推荐阅读书目01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02卢乃桂,操太圣.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变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03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04胡惠闵,王建军.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05科恩,斯图皮安斯基.幼儿教师须知的教育理论:13个世界著名理论流派的幼儿教育观[M].刘富利,覃静,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学前教师专业发展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三章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理念与能力发展学习目标1.理解教学专业伦理的内涵,明确其在学前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表现。2.明确我国对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的基本要求,掌握解决学前专业工作中会面临的专业伦理问题的方法和程序。3.认同专业伦理和理念对学前教师工作的重要性。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三章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理念与能力发展第一节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的理论基础第二节我国教师专业伦理政策要求第三节学前教师提升专业伦理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一节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的理论基础教育哲学视角的研究从教学的伦理本质所依、教师专业伦理的规范性理据以及目的手段的视角等方面再三肯认教育与道德之间所具有的基础性关系。(一)关系:教学的伦理本质所依。(二)教育的内在标准:教师专业伦理的规范性理据。(三)教育的道德本质:目的-手段的视角。一、教育哲学视角专业社会学把专业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加以研究,其对于专业化的系统研究已经充分揭示出专业伦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一)专业伦理:专业承诺的象征(二)专业伦理作为教师专业性的基本构成(三)专业道德守则:教师专业伦理的规范二、专业社会学视角道德心理学是从实证层面对教学中的伦理现象进行探讨的,一方面,在经验层面证实专业伦理对于教学工作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揭示出教师工作中隐含的伦理维度。(一)教师是教育中道德目的的承担者(二)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影响(三)教学中的道德冲突三、道德心理学视角我国的文化传统向来重视师德,自有“师”以来,道德水平可以说是国家社会对教师最为基本和首要的期望。延续至今,在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师德仍居于教师必备素养之首。四、中国师道传统视角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二节我国教师专业伦理政策要求一、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伦理要求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7.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9.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一)教师专业标准的构成框架第二节我国教师专业伦理政策要求一、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伦理要求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11.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一)教师专业标准的构成框架第二节我国教师专业伦理政策要求一、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伦理要求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二)“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的内容解读

首先,从道德要求的范围来看,“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要求,包括一般公民道德要求、一般职业道德要求、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个体品格特质、专业学习态度、行为举止内容。其次,从道德要求的层次来看,“专业理念与师德”所涉及的要求有些明确具体,有些则抽象模糊。总的来说,教师专业标准的规定更倾向于在道德理想的层面引导广大教师向着卓越道德目标努力,尚未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进行具体的差异性规定,其倡导的引领性价值超过了具体实践指导价值。(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第一,处理教师与其职业的关系。第二,处理教师与幼儿的关系。第三,处理教师与同事、家长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第四,在教师个人修养方面,应重视教师自身日常态度言行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要求基本和国际上通行的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相通,不过在要求的范围上更为侧重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行;在表述上,亦受到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综合了专业性的要求与伦理道德要求;而在要求的程度上,更为诉诸崇高道德水平的要求。第二节我国教师专业伦理政策要求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一)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系加拿大美国日本英国苏格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新西兰与学生关心、尊重、信任公正、关爱、尊重公正诚实、公正、平等公正、平等、关心责任感、公平、尊重、信任尊重、平等尊重、平等与家长信任、尊重------------------公正、尊重、包容沟通尊重、友善尊重、平等、合作尊重、合作、真诚与同事信任、尊重尊重团结公正、尊重、包容关怀平等、真诚、尊重尊重、协作、真诚尊重、诚实、合作与公众信任---------平等开放、包容、公正关怀、良善尊重尊重、信任平等、合作与专业责任感诚实教育自由责任感---------责任感、使命感---------责任感第二节我国教师专业伦理政策要求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二)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政策的发展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次颁布:1984年10月13日,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试行草案,1991年8月13日,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草案做了修订.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修订:1997年与2000年再一次修订发布。3.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目前,在研究和实践领域依据的主要是2008年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2011年版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第一,教师应当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拥护党的领导,依法执教,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第二,在与职业的关系中,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应当认真负责,不敷衍塞责,而且应该做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