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建设项目一期-桥梁设计说明_第1页
旅游扶贫建设项目一期-桥梁设计说明_第2页
旅游扶贫建设项目一期-桥梁设计说明_第3页
旅游扶贫建设项目一期-桥梁设计说明_第4页
旅游扶贫建设项目一期-桥梁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扶贫建设项目一期设计说明PAGEPAGE1旅游扶贫建设项目一期桥梁设计说明初步设计意见批复及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意见及执行情况暂无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暂无项目地理位置滨江路延伸段道路起于双江互通X311改路处,沿涪江南岸由西向东延伸,终点接顺现状金龙路与滨江路交叉口。滨江路延伸段道路全长约1.439km,城市支路标准,设计速度20km/h,标准路幅11.5m,包含大桥315m/1座,本次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照明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图设计依据(1)工程设计合同。(2)建设方的设计委托书。(3)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气象等资料。(4)《涪江潼南县城区河段防洪规划报告》(5)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规范,规定。基本设计资料(摘自地勘报告)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潼南大佛寺-双江古镇片区旅游扶贫建设项目一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双江旅游环线)工程距离重庆主城区约120km,至江北国际机场约2.5h车程。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场地附近有主干道、县道及乡级道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区位于剥蚀浅丘宽缓斜坡及沟谷地貌,沿线多为农作物种植地和绿地,地形波状起伏,总体呈现反“V”字形分布,区内地形地貌受构造和岩性的制约。地貌构架受构造控制,岭脊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总体呈北东南西向排列,丘包呈串珠状排列,冲沟呈树枝状展布。地形受岩性制约明显,区内地层以泥质岩为主夹砂岩,受其影响,地形起伏平缓,泥岩出露区,丘坡浑园,丘谷宽缓,砂岩出露地段常形成局部陡坡,地形总体上南低北高,场地内原始地形起伏较大,道路轴线范围内地面高程255~290m。地形坡角一般在15°~20°,局部达30°。个别地段呈陡崖和陡坎,较平缓的地段主要分布着农田耕地,坡度较陡处为陡崖荒地。野外钻探期间场地内原有水体多已干涸或被掩埋,施工用水较困难。气象、水文重庆市潼南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冬温夏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季节变化大、多云雾、少日照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9℃,最高年份为18.4℃,最低年份为17.1℃,气温变化较为稳定,潼南最热月为8月,平均气温达28℃,极端最高温度40.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6.9℃,极端最低气温为-3.8℃。潼南区地处四川盆地底部,冬季温暖、很少霜冻,多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最长则长年无霜,无霜年率为14%。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18.8小时。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74.8毫米,最高年份达1413.9毫米,最少仅650.8毫米,年际变化显著。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也不均匀,夏半年(5-10月)降水量偏差,达781.4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冬半年(11-4月)降水量仅195.4mm,占年总水量的20%。潼南区1959年以来最大日降雨量210.40毫米(2013年7月2日)。拟建金滨路场地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道路工程沿线其它河流、溪流等大的地表水体,场地北侧约300m的涪江为地表水排泄基准面。场地内分布有大小不一的水田、鱼塘等的地表水体,勘察期间恰逢冬季枯水季节,多已干涸。综上所述,金滨路场地地表水文条件较简单。区域地质概况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东南拗陷带,沉积盖层是震旦系以来地台型建造,基底为元古界变质岩系及其下的老地层,两者为不整合接触,缺失泥盆系、石炭系、下白垩统和第三系,其余各系地层齐全,总厚6000~11000m,中生界分布最广泛,是构成重庆地区各褶皱带的主要地层。重庆东西两侧背斜为狭长条状中低山,高程一般600~1000m,山脊一般由二叠系~三叠系石灰岩组成。山势雄伟,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向斜呈宽谷丘陵,为红层地貌特征,丘顶高程200~450m,河流深切,河谷开阔,河渠发育。工程区位于龙凤场向斜南东翼,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的砂岩和泥岩互层,最大厚度750m。岩层倾向北西,倾角平缓。区域内无大的断层通过。详见勘察区构造纲要图。图2.1勘察区构造纲要图地震根据2016年6月1日执行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重庆潼南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属抗震设防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场地类别的划分应按照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进行划分。拟建道路场地按设计地坪高程平场后,其场地地层结构为人工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和基岩。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划分:拟建场地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按道路整平高程平场后后,路基岩土由未来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及岩石组成。粉质粘土及岩石为抗震稳定性较好,未来填土及素填土厚度大,作为路基时,在有效压实后,地震作用影响小。对路堤、路堑边坡采取措施处理后,场地岩土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坡、液化、震陷等震害的可能性小。地质构造拟建场地构造上位于龙凤场向斜北西翼,拟建场地地层呈单斜产出。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的泥岩。岩层产状160°∠3°。岩层倾向东南,倾角平缓。区域内无大的断层通过。详见下图3.3,重庆市潼南区1:50万区域地质图。重庆市潼南区1:50万区域地质图经过场地开挖地段的地质调查,工程区场地周边主要发育有构造裂隙2组:LX1:倾向:220°,倾角:64°,裂隙宽度0.5~1.0mm,裂隙间距1.1~2.2m,延伸较远,结合状态分离,平直光滑,少量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LX2:倾向:330°,倾角:65°,微张,裂隙间距1.0~2.0m,延伸较远,结合状态分离,平直光滑,少量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上述裂隙均为构造裂隙,属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场地基岩构造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经过场地周边开挖地段的地质调查,地表地层层序正常,无地层缺失和重复现象,未见断层破碎带出露;钻探深度范围内基岩地层层序正常,岩芯中所见岩层倾角与区域地层产状基本协调一致,无突变现象。岩心采取率一般较高,无断层破碎带显示。综上所述,根据场地周边开挖面的调查及钻探分析,岩体较完整,裂隙面较平直,无充填。综合判定LX1、LX2属于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拟建场地范围内,岩层呈厚层状产出,层理清晰,层面结合程度一般,综合判断层面结构面属硬性结构面。地层岩性根据工程钻探揭露和地面调查,工程区岩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Q4ml)、残坡积层(Q4el+d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下伏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沉积岩层,依据地层的新老关系对岩性特征作简要介绍:第四系全新统(Q4)1、第四系素填土(Q4ml):主要由泥岩碎块石、粉质粘土组成。泥岩碎块石呈棱角~次棱角状,粒径一般1-5cm,稍湿,松散~稍密,主要分布于道路沿线居民点、厂区附近,填土年限约5年以上,采取过一般碾压等处理方式,无污染物。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约0.4m(JZK2)~13.1m(JZK55)。2、淤泥(Q4al+pl):冲洪积成因,灰色、褐灰色。流塑~软塑状;饱和,含铁锰质氧化物条斑,腐植质,有机质臭味。粉粒、细粒含量较高,夹薄层粉土,刀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摇振反应较明显,干强度低,韧性低。主要分布于水田、鱼塘内及周边,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约0.80~1.50m。勘察期间恰逢降雨较少的冬季,干涸鱼塘范围内淤泥表层0.50~0.80m多呈硬塑状。3、粉质粘土(Q4el+dl):残坡积成因,褐色、褐黄色。可塑状。表层多见植物根系,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和干强度中等,摇震反应一般。残坡积成因。厚度一般为0.30~12.20m。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1、泥岩(J3sn-Ms):紫红色、褐色、褐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夹灰绿色团块和白色条带,厚层状构造。强风化泥岩岩芯呈碎块状,手捏可碎,强风化层厚度0.90~3.20m。中等风化泥岩岩质较完整,层理清晰,节长一般0.06~0.60m,呈短柱状~长柱状。钻探揭示的最大铅直厚度33.60m,为本场地的主要岩性。基岩面及岩体风化特征根据现场调查及剖面图分析,基岩面形态随地形起伏,台丘顶部、陡坡地段基岩埋深较浅,缓坡、冲沟地带基岩埋深相对较深。基面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据钻探获取岩芯的实际情况,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与中等风化带。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多呈碎块状、粉砂状及薄饼状,岩质较软。强风化层厚度0.90~3.20m。场区内所揭示的泥岩矿物成份主要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根据钻探揭露中等风化岩芯较完整,多呈0.6~0.60m的柱状、长柱状,少数短柱状,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岩块手折难断。裂隙多呈闭合状,少数微张。属较完整岩体。工程区岩层倾角总体3°,埋深一般0.3~12.2m,基岩面高程246~318m。场地基岩风化带随基岩面起伏变化,其一般厚约0.8~3.9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强风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钻探揭露钻进入基岩一定深度下(>2.0m)以下岩芯较完整,多呈0.06~0.60m的柱状、长柱状,少数短柱状,质较硬,岩块手折难断。裂隙多呈闭合状,少数微张。属较完整岩体。中等风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水文地质条件评价3.6.1场地内各地层赋水性场地属剥蚀残丘宽缓沟谷斜坡地带,场地内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属透水层,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中风化泥岩为隔水层。地下水主要为土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接受降水补给,埋藏条件主要受地形控制;斜坡地带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不易贮存,地形较高处及斜坡地带基本无地下水。观察钻孔水位抽干后24小时没有恢复。勘察期间沿拟建工程场地沿线未发现明显地下水渗出点。拟建工程区内基岩埋深深浅不均,填土内原始地形低洼地段(基本为原始地形上的水塘、水田)存在上层滞水。人工填土覆盖层较厚地段,人工填土松散,为透水层,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下伏的泥岩为隔水层,雨水沿填土排泄径流条件较好,由于人工活动改变了原有地下水排泄通道,地表水流入松散的人工填土后形成局部上层滞水。水位埋深受填土前的原始地形控制。场地内的地下水主要赋存在填土内和第四系全新统的残坡积层中,分布于地势低洼和平缓的沟槽边,埋深一般较浅,仅在地势低洼处以浸润带或间歇泉的形式排泄于地表,当地村民多在此掘井取水,多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水量小,动态幅度大,水质成分由含水介质的性质决定。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地表水的补给,沿孔隙或基岩面径流,易形成上层滞水,向场地北侧低洼处涪江排泄。素填土渗透系数取经验值k=10~20m/d。泥岩渗透系数取经验值0.005m/d~0.02m/d。3.6.2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及发育特征基岩主要为泥岩,在区域上为隔水层,构造裂隙水主要赋存在断裂面及破碎带中。参考四川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测制的1:20万遂宁幅综合水文地质图(1981版)称:“遂宁组地层厚层状-块状泥岩与砂岩,砂质泥岩略等厚互层,砂岩相变大,厚度不稳定。风化裂隙水,井泉流量<0.05L/s,地下径流模数<0.1L/s·Km2,单井涌量<50T/d。以Hco3-Ca及Hco3-CaMg水为主。矿化度0.3~0.5克/升。红层地区浅层基岩风化带裂隙水在垂向上的赋存空间普遍在20m以内。”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沿裂隙面径流。3.6.3岩土层透水性金滨路场地范围内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和粉质粘土,下覆岩层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根据地区经验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判定,拟建场地范围内素填土渗透系数取经验值K=10~20m/d,粉质粘土渗透系数取经验值K=0.2~0.3m/d,泥岩渗透系数取经验值0.005m/d~0.02m/d。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7-2016)表9.12,拟建场地范围内素填土渗透等级属强透水层,粉质粘土属弱透水层。泥岩属弱透水层。水、土腐蚀性评价场地位于重庆潼南区双江镇,场地周边主要为农田坡地。根据相邻场地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判定。场地内及周边代表性水样及土样简分析和腐蚀性评价分析成果资料,从试验成果可知,路线区地表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3-1·SO4-2-Ca2+型。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版)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拟建场地属于Ⅱ类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内素填土主要为区域场平抛填,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和泥岩块碎石,场地及其周边无污染源。在场区内地表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以及钢结构具微腐蚀性(水、土腐蚀性判别见表3.7)。根据相邻场地土样腐蚀性分析报告:土按环境类型Ⅲ类、弱透水层的情况及含水量W≥20%的土层考虑,土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仅依据PH值判定,土对钢结构的钢材具有微腐蚀性。通过在勘察期间的调查,场地中及场地周边无污染性土,无污染性水源,根据地区经验,和场地周围环境特点,结合区域经验,根据环境地质条件判定,地下水及地基土对基础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的钢材具有微腐蚀性。不良地质现象据现场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调查范围内未发现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及活动断层。无变形破坏等现象,场地内未见古河道、沟浜、墓穴、地下硐室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现状稳定。道路岩土参数建议根据野外鉴别、室内岩土试验成果资料,按相关技术标准确定。其中岩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第4.2.6条确定,由下式确定:fak=γf×fukfak——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uk——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Pa);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14.3.2条:“当岩体完整、较完整、较破碎时,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由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地基条件系数确定。完整时地基条件系数取1.70~1.40(较硬岩与较硬岩取较小值),较完整时取1.40~1.10,较破碎时取1.10~0.70。”本工程泥岩采用天然强度,岩体较完整,地基条件系数:取1.10。则,中等风化泥岩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取5290×1.10=5819kPa。γf——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对于岩质地基取0.33;则,中等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819kPa×0.33=1920kPa。强风化岩层:根据地区经验,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取值,强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300kPa。地基及地基岩土参数取值建议21.5*19.524.60*24.322.0*19.724.80*24.4岩、土体天然抗剪强度c(kPa)3018.0/330φ(°)49.4/29.4土体饱和抗剪强度c(kPa)2815.8//φ(°)28.4//天然///5.29饱和///3.33//600*5819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压实后实测140*300*19200.25*0.25*0.30*0.45*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10*14*//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35*55*岩体破裂角///59.7M30砂浆锚固体与岩、土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40*120*360*岩体抗拉强度(kPa)///128弹性模量(MPa)///742变形模量(MPa)///532土体压缩模量(MPa)/5.66//土体压缩系数(MPa-1)/0.30//岩体泊松比///0.430.30*////55*140*/设计规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327—2016)《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19)《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主要设计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计算取值;设计速度:20km/h;地震标准: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根据《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中3.1.1、3.3.3条规定,明确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桥梁抗震设防方法为C类;桥梁所处环境的年均相对湿度为:80%;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主体结构100年;可换部件:15年;桥梁总宽度:12.0~12.7m;护栏防撞等级:SA级;环境类别:项目桥涵工程基础所处环境类型为Ⅱ类,大气中环境类型为Ⅰ类。结构安全等级:Ⅰ级;桥面横坡:双向坡度1.5%;桥面防水等级:I级;人行道栏杆扶手设计荷载:竖向荷载1.2KN/m,水平荷载2.5KN/m;桥梁工程概况桥梁工程概况本项目道路设计标准断面形式为3.5m人行道+8.0m机动车道+0.5m宽防撞护栏,总宽12.0米。桥梁横断面布置与道路设计标准断面一致,断面布置图见图。拟建潼南滨港路大桥K0+939~K1+258.50最大高度约为9m,该桥全长319.5m,采用3x25+3x25+3x25+(2x25+35)米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结构。桥面变宽由12.0m变化为12.7m,采用变湿接缝宽度和梁体翼缘宽度处理变宽。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U台,桩基础。桥型及桥位平面见图。桥位平面图桥型布置图主要材料混凝土35、25m跨径预支小箱梁梁,预制主梁(梁肋、翼缘板和横隔板)及梁间湿接缝、桥面连续采用C50混凝土;支座垫石采用C40混凝土;桥墩盖梁、桩柱式桥台台帽采用C35混凝土;墩柱、U台台帽、系梁、耳墙、背墙采用C30混凝土,桩基(水下C35混凝土);重力式台台身、侧墙采用C30。桥面铺装为10cm厚C50防水混凝土+防水粘结层+10cm厚沥青混凝土铺装。钢筋钢筋采用热轧HPB300、热轧HRB400两种。设计采用HPB300、HRB400钢筋。HPB300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的规定;HRB400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8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的要求。除特别说明外直径≥20mm的钢筋均采用机械连接,接头连接等级为I级,连接区段内的接头率不大于50%,并满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要求。钢筋焊接网:设计主要采用D10规格的钢筋焊接网,其材料应满足相关现行规范的要求。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必须按照《预应力砼用钢绞线》(GB/T5224-2014)所示的方法进行试验。预应力钢绞线采用ФS15.2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Ey=1.95×105MPa,其材质应符合《预应力砼用钢绞线》(GB/T5224-2014)的要求。预应力锚具与连接器预制小箱梁采用M15系列锚具,其性能和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和《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T/T329-2010)的规定,一套锚具包括夹片、锚板、锚垫板、螺旋钢筋。本项目预制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采用圆锚。配套千斤顶采用YCW150B或YCW250B。波纹管预应力管道采用镀锌金属波纹管,其质量应满足相关规定。预应力管道压浆采用智能真空辅助循环压浆。锚具采用VLM、OVM、PM等自锚系列优质锚具及与之配套的千斤顶,技术指标必须满足国标要求。真空灌浆技术要求如下:1、孔道及两端必须密封,且孔道内无石砂、砼块及其它杂物,保持畅通。2、抽真空时,真空度控制在-0.08~-0.1MPa之间。3、灌浆应采用专用真空灌浆添加剂后的特种浆体,配合后浆体的性能如下:①浆体水灰比:0.3~0.38。②浆体流动度:≤40s(拌和后完成),最多不得大于45s。③浆体沁水性:小于水泥浆初始体积的2%;四次连续测试的结果平均值<1%;拌合后24h水泥浆的沁水应能吸收。④浆体凝结时间:初凝≥5小时,终凝<24小时。⑤体积变化率:0~5%。⑥浆体强度:标准养护条件下,7天龄期抗压强度≥40MPa。28天龄期抗压强度≥50MPa。⑦浆体对钢绞线无腐蚀作用。4、其它未尽事宜均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执行。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GBZYH500x112/GBZYH600x113,其性能和质量符合《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的规定,尺寸参照《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伸缩缝伸缩缝采用80型伸缩缝,选用伸缩缝的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327—2016)的规定。钢板Q235钢材,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标准。桥面防水选用Ⅱ型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的性能和质量应满足《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15)的规定。桥面纵、横向排水系统桥面排水系统采用UPVC泄水管。其它材料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等各材料的有关质量要求均按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条文办理,细骨料必须采用中粗砂。本桥所有材料质量的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的所有规定。并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本桥所有材料及标准件产品均采用通过国家级或部级鉴定的产品,并应按国标、部标要求进行抽样检验。设计要点9.1设计原则本项目上部结构按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主梁由预制小箱梁+现浇湿接缝组合而成,结构型式为简支梁桥面连续结构。9.2主梁横断面本桥上部结构由预制小箱梁+现浇湿接缝组合而成,结构型式为简支梁桥面连续结构。主梁标准跨径L=25m、L=35m,桥梁断面由2片边梁和2片中梁组成,其中,中梁预制宽度为2.40m,边梁预制宽度为2.85m,翼板湿接缝宽1m/0.8m,边梁具体宽度见梁片布置图。曲线段主梁设计:曲线段按路线中心线处布置标准跨径,墩、台沿径向设置,以折线代替曲线,每跨各片梁预制不等长。曲线上横向超高通过改变小箱梁翼缘板的横向倾角适应,以保证桥面铺装厚度的基本一致,避免砼桥面铺装过厚或过薄,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应注意翼缘板底模斜度的可调节功能。梁长变化采用调整端横隔板至梁端的长度实现,注意保持梁端至支座中心线的距离不变。预应力束采用调整其跨中直线段长度实现。边梁预制时翼缘板应按曲线预制以适应设计线型变化及美观要求。直线段预制梁长L,预制横坡I%。曲线段预制梁参数详见《主梁平面布置图》。9.3桥梁耐久性设计及其措施在耐久性设计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注重桥梁结构细节设计,适当加大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防止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碳化引起钢筋钝化膜破坏。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除按规范要求,控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工作裂缝以外,采取构造措施,加强构造钢筋,控制混凝土施工及使用过程大量出现的非工作裂缝。加强桥面排水和防水层设计,改善桥梁的环境作用条件;桥面铺装层顶面设置防水层,重视防水层设计。桥面铺装层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混凝土铺装层内设置钢筋网,防止混凝土开裂。此外,加强桥梁泄水管设计,使桥面积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而不渗入梁内;加强桥梁伸缩缝处的防排水设计,防止水分从伸缩缝处渗入梁内。配制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砂、石、水等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拌制、运输和浇注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执行,并应符合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检验及质量标准。混凝土强度控制采用“三控制”,即评定混凝土强度时综合考虑标准试件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非破损或局部破损检测强度。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碱含量不大于1.8kg/m3,不得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为增强结构的耐久性,承包人应配制耐久性混凝土、施工中加强早期裂缝控制、加强养护等措施。上部结构计算及施工要点10.1计算程序本项目上部结构采用计算软件MIDASCIVIL2020计算,横向分配系数按刚接梁法计算。10.2计算原则1、环境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取80%(70%≤RH<90%)进行计算。2、混凝土:重力密度γ=26.0kN/,C40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C=3.25×104MPa,C50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C=3.45×104MPa。3、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γ=24.0kN/。4、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驰率ρ=0.045,松驰系数ζ=0.3。5、锚具:锚具变形、钢筋回缩按6mm(一端)计算;镀锌金属波纹管摩阻系数μ=0.25,偏差系数k=0.0015。6、竖向梯度温度效应: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规定取值。7、桥面铺装:10cm厚沥青混凝土+10cmC50混凝土调平层作为恒载计入。仅车辆横向撞击护栏工况,验算边梁翼板受力时,考虑10cm混凝土调平层参与受力,同时计入防撞护栏伸入铺装层的钢筋和梁体翼板上缘加强钢筋对悬臂板承载力的贡献。10.3施工要点本图有关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查标准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办理,另外尚需注意下列几点:10.3.1主梁预制(1)浇筑主梁混凝土前应严格检查伸缩缝、护栏、泄水管、支座等附属设施的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能浇筑。施工时,应保证预应力管道及钢筋位置准确。梁端1m范围内及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较大、钢筋密,特别是锚下混凝土,应充分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其质量。(2)横隔板钢筋骨架的位置,施工时应准确放样,以期给搭接钢筋的顺利焊接及绑轧创造条件。(3)采用梁底预埋钢板调平纵坡时,严禁采用预埋钢板下垫砂、垫钢筋等简易方式调平纵坡,因这些方法均不能保证梁底纵坡调平的准确性和可靠度。需在预制台座预埋钢板位置设槽口,槽口应该根据梁体坡度和预埋钢板尺寸由承包人自行设计,但应当保证脱模容易和脱模后砼表面平整以及保证梁体张拉时自由缩短。T梁预制时应根据调平坡度,准确定位槽口内钢板四角位置,固定好钢板然后浇筑梁体砼(可采用组合钢楔或浇筑低标号砼来调节钢板顺桥向倾角,也可参照连续梁的做法,在梁底设楔形块来调平纵坡)。梁体钢筋与预埋钢板位置冲突时,可适当移动梁体钢筋。预制台座对应梁端下方(梁端至梁底预埋钢板边缘长度范围)应当放置橡胶垫块,防止预应力钢束张拉后,由于梁体反拱导致的梁端局部受压而破损;预制台座构造应适应梁长变化,具体构造由承包人结合台座形式自行设计。(4)预制主梁时,应注意预埋顶面抗剪钢筋、护栏、伸缩缝、泄水管等公用构造部件及交通工程方面的标志、通讯管线预埋件。(5)当横隔板钢筋可能与纵向预应力钢束干扰时,可适当挪动横隔板钢筋以避让预应力管道,钢筋挪动要求详见《T梁端横隔板钢筋构造图》与《T梁中横隔板钢筋构造图》。端横隔板如需设置防落梁拉索孔,则与孔位干扰的相邻横隔板钢筋可适当挪动,钢筋挪动要求详见《T梁端横隔板钢筋构造图》,横隔板主筋严禁弯折、严禁截断。(6)为了防止预制梁上拱过大,预制梁与桥面现浇层由于龄期差别而产生过大收缩差,存梁期不超过90d,若累计上拱值超过计算值10mm,应采取控制措施。预制梁应设置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反拱(包括梁顶)。预制梁在钢束张拉完成后、各存梁期跨中上拱度计算值及二期恒载所产生的下挠值所示,施工单位可根据工地的具体情况(如存梁期、砼配合比、材料特性及地区气候等)以及经验设置反拱。反拱值的设计原则是使梁体在二期恒载施加前上拱度不超过20mm,桥梁施工完成后桥梁不出现下挠。施工设置反拱时,预应力管道也同时起拱。预加力引起的上拱度及二期恒载产生的下挠值表25米小箱梁存梁期上拱值及反预拱值设置表单位:mm梁位预制梁上拱值(理论值)二期恒

载挠度反预拱度

建议值钢束张拉时存梁30d存梁60d存梁90d边梁29.044.247.549.4-10.5-20中梁27.642.145.347.1-11.0(表中正值表示位移向上;负值表示位移向下)反拱值设置的建议值:按存梁60d,年环境相对湿度80%。35米小箱梁存梁期上拱值及反预拱值设置表单位:mm梁位预制梁上拱值(理论值)二期恒

载挠度反预拱度

建议值钢束张拉时存梁30d存梁60d存梁90d边梁38.355.158.860.7-20.6-30中梁38.955.559.261.1-22.8为防止同跨及相邻跨预制梁间高差过大,同一跨桥不同位置的预制梁的存梁时间应基本一致(边梁可稍短),相邻跨的预制梁的存梁时间亦应相近。10.3.2预应力工艺(1)25米小箱梁1)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必须严格按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与箱梁腹板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钢筋发生碰撞,应适当挪动钢筋位置。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2)箱梁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3)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预制梁内正弯矩钢束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0.75=1395Mpa,预应力张拉时还需考虑钢束与锚圈口之间的摩擦损失,锚口摩阻损失暂按3%考虑,即钢束锚外张拉控制应力为1437Mpa,锚口摩阻损失的具体数值应根据试验确定,或采用厂家及施工单位常年积累的数据,任何时候锚外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0.8。预施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两端伸长量之差不宜大于5%。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各钢束终张拉引伸量(两端之和)详见下表:钢束引伸量一览表单位:mmN1N2N3N4N51741731721721734)主梁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以对称于构件截面的中轴线、上下左右均衡为原则,同时考虑不使构件的上、下缘混凝土应力超过容许值。主梁正弯矩钢束张拉顺序为N1→N3→N2→N5→N4。5)预应力施工应采用自动智能控制张拉系统。6)张拉用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油压表的精度等级不得低于1.0级。千斤顶标定的有效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且不应超过300次张拉作业。油压表检定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且宜采用耐震压力表。当采用0.4级压力表时,检定周期可为三个月,但每个月应进行定期校准。千斤顶张拉吨位不应小于张拉力的1.2倍,且不应大于张拉力的2倍。7)预制梁在终张拉时及24h后,断丝及滑丝数量不应超过预应力钢绞线总丝数的1.0%,并不应处于梁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8)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及早压浆,一般应在48小时内灌浆完毕。孔道压浆宜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为保证真空压浆的质量,应根据JG225-2007《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的要求对金属波纹管进行现场检测。孔道压浆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执行,水泥浆强度不小于50MPa,要求压浆饱满,至少能保证一根束道灌浆用量(一般至少为管道体积的1.5倍),禁止边加原料,边搅拌,边压浆。压浆过程及压浆后2天内气温低于5℃时,在无可靠保温措施下禁止压浆作业。温度大于35℃不得拌和或压浆。为保证钢绞线束全部充浆,进浆口应予封闭,在水泥浆凝固前,所有塞子、盖子或气门均不得移动或打开。水泥浆强度达到40MPa时,箱梁方可吊装。9)封锚。压浆后应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清除支承垫板、锚具及端面混凝土的污垢。封锚混凝土应仔细操作、捣实,保证锚具处封锚混凝土密实。封锚混凝土可与箱内端横梁及封头混凝土同时浇筑。(2)35米小箱梁1)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必须严格按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与箱梁腹板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钢筋发生碰撞,应适当挪动钢筋位置。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2)为有效控制预制梁生产过程中微裂缝的产生,箱梁钢束在移梁前宜分两次进行张拉(预张拉和终张拉),在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60%后进行预张拉,带模预张拉时,模板应松开,避免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箱梁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时,方可终张拉预应力钢束。3)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预制梁内正弯矩钢束锚外预张拉控制应力为0.45=837Mpa,预制梁内正弯矩钢束及墩顶连续段处的负弯矩钢束锚下终张拉控制应力为0.75=1395Mpa,预应力终张拉时还需考虑钢束与锚圈口之间的摩擦损失,锚口摩阻损失暂按3%考虑,即钢束锚外终张拉控制应力为1437Mpa,锚口摩阻损失的具体数值应根据试验确定,或采用厂家及施工单位常年积累的数据,任何时候锚外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0.8。预施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两端伸长量之差不宜大于5%。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各钢束终张拉引伸量(两端之和)详见下表:钢束引伸量一览表单位:mmN1N2N3N4N52442442442422424)主梁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以对称于构件截面的中轴线、上下左右均衡为原则,同时考虑不使构件的上、下缘混凝土应力超过容许值。主梁钢束预张拉顺序为:N2→N5,终张拉顺序为N3→N1→N4→N5→N2。5)预应力施工应采用自动智能控制张拉系统。6)张拉用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油压表的精度等级不得低于1.0级。千斤顶标定的有效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且不应超过300次张拉作业。油压表检定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且宜采用耐震压力表。当采用0.4级压力表时,检定周期可为三个月,但每个月应进行定期校准。千斤顶张拉吨位不应小于张拉力的1.2倍,且不应大于张拉力的2倍。7)预制梁在终张拉时及24h后,断丝及滑丝数量不应超过预应力钢绞线总丝数的1.0%,并不应处于梁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8)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及早压浆,一般应在48小时内灌浆完毕。孔道压浆宜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为保证真空压浆的质量,应根据JG225-2007《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的要求对金属波纹管进行现场检测。孔道压浆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执行,水泥浆强度不小于50MPa,要求压浆饱满,至少能保证一根束道灌浆用量(一般至少为管道体积的1.5倍),禁止边加原料,边搅拌,边压浆。压浆过程及压浆后2天内气温低于5℃时,在无可靠保温措施下禁止压浆作业。温度大于35℃不得拌和或压浆。为保证钢绞线束全部充浆,进浆口应予封闭,在水泥浆凝固前,所有塞子、盖子或气门均不得移动或打开。水泥浆强度达到40MPa时,箱梁方可吊装。9)封锚。压浆后应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清除支承垫板、锚具及端面混凝土的污垢。封锚混凝土应仔细操作、捣实,保证锚具处封锚混凝土密实。封锚混凝土可与箱内端横梁及封头混凝土同时浇筑。10.3.3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正式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本桥墩、台基础控制点和基桩中心点坐标进行一次全面的校核,如与施工图文件有出入,请尽快与设计部门联系。(2)横隔板钢筋骨架的位置,施工时应准确放样,以期给搭接钢筋的顺利焊接及绑扎创造条件。(3)主梁就位后必须及时进行翼板及横隔板间的钢筋连接和湿接缝混凝土的浇筑。只有其设计强度达到85%并采取压力扩散措施后,方可在其上运梁。运梁设备在桥上行驶时必须使设备重量落在梁肋上(施工单位应按所采用的设备对主梁及下部构造等进行施工荷载验算,验算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4)主梁吊运按兜托梁底起吊法考虑,不设吊环。预制时应在梁底预留穿索兜底所需的活动段底模,同时在主梁翼板上的对应位置预留穿索孔洞,吊具根据施工单位的条件自行设计。(5)预制主梁梁顶、翼板及横隔板横向端部等与现浇混凝土结合的混凝土表面必须凿毛、冲洗,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质量。(6)凡需焊接的受力部位,均应满足可焊性要求,并且当使用强度级别不同的异种钢材相焊时(如HRB400级钢筋和Q235钢相焊)所选用焊接材料的强度应能保证焊缝及接头强度高于较低强度级的钢材(如Q235钢)之强度。(7)为确保梁体在运输过程及安装就位时的稳定性,应采取有效的防倾倒措施。(8)预制主梁时,应注意预埋顶面抗剪钢筋、护栏、伸缩缝、泄水管、纵向排水管吊筋等公用构造部件及交通工程方面的通讯管线预埋件。(9)其它未尽事宜,均应严格按照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有关规定办理。下部结构设计要点及施工要点11.1.桥墩及基础(1)1号~7号桥墩采用双柱式圆柱墩,柱径为1.4m,桩径为1.5m,盖梁宽度为10.9米,桥墩桩基按嵌岩桩进行设计,墩间距为6.4m。地系梁尺寸为1.2m(宽)×1.3m(高)。(2)8号~10号桥墩采用双柱式圆柱墩,柱径为1.4m,桩径为1.5m,盖梁宽度为12.5米,桥墩桩基按嵌岩桩进行设计,墩间距为7.8m。(3)11号桥墩采用双柱式圆柱墩,柱径为1.6m,桩径为1.8m,盖梁宽度为12.5米,桥墩桩基按嵌岩桩进行设计,墩间距为7.8m。(4)墩高<7m,不设置地系梁;7m≤墩高,设置一道地系梁。11.2.桥台及基础(1)大里程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桩基础,台帽宽度宽1.5m,长12.7m,台帽高0.5m,台帽按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桥台耳墙长度3.96m。桩基直径1.5米,每个桥台采用6根桩基。(2)小里程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台帽宽度宽1.5m,长12.0m,台帽设计中心线处高1.656m,台帽按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桥台耳墙长度3.96m。桩基直径1.5米,每个桥台采用3根桩基。11.3.下部结构设计要点1、桥墩均采用双柱墩。结合地质、地形条件,桥台采用重力台,采用桩基础;桥墩桩基础按嵌岩石桩基础设计。桩基础深度根据冲刷情况、土层分布、覆土层厚度、单桩轴力、桩径进行确定。2、桩的内力按“m法”计算。3、墩的受力计算中,在墩顶处按铰接考虑有一定水平位移。4、盖梁顶横坡与桥面横坡保持一致,支承垫石顶水平,以保证支座水平放置。11.4下部结构施工要点1、施工前校核要求:(1)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对桥位处地面线进行复测,如出现与设计所采用的地面线不符应上报施工监理及设计代表,并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调整桥梁下部设计。(2)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对全桥标高系统进行复核,以确保无误。(3)本桥基桩采用坐标定位,施工放样前应对基桩坐标认真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并对所放桩位用钢尺进行各个方向的丈量校核。2、全桥基桩按嵌岩桩设计,钻孔施工达到设计标高后,若发现地质情况与地质钻孔资料不符,施工单位应会同驻地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及设计院地质专业工程师和结构设计工程师,共同按照单桩设计轴向力结合实际地质状况共同确定桩基终孔高程。桩基终孔时,应根据实际的挖孔记录资料,仔细判明地层分类及相关力学指标,确保桩基进入设计要求的地层和深度。3、严格控制桩基偏位在规范容许范围内。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检查工作,对桩位测量放线图的所有计算数据,必须经第二个人进行百分之一百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报检测量监理工程师;下护筒过程中测量工程师经常性检查护筒及平台平面位置,及时调整缆绳长度,保证护筒位置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在桩基钻进过程中要不定时抽检桩基的垂直度;桩基成孔后,下放钢筋笼时必须校正钢筋笼的中心位置。4、灌注桩基砼之前要把桩底沉渣清除,嵌岩桩成孔后桩底沉淀厚度不得大于5cm。同时,基桩设钢质声测检测管,应严格按有关标准检验基桩质量,对桩基超声检测有问题的均应进行钻探取芯进行成孔质量检测。桩身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研究处理方案,报监理单位处理。5、桥墩施工中注意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清洗和凿毛,为使全桥颜色一致,宜选用同一厂家的水泥。墩身钢筋全部采用挤压接头或直螺纹套筒等强连接。6、支座垫石浇注必须与墩台盖梁同步完成,并切实控制好垫石标高;施工时对梁底楔形块要精心制作,确保支座保持水平,以提高支座的使用寿命。7、支座垫石标高应严格按设计提供的数值控制,并保证支座水平和支座顶面清洁。8、设计文件中采用材料均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施工中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因特殊原因需作更改,应事先提供相关材料最新试验资料报设计院和业主审核通过,该试验检测资料应经过有关权威检测部门鉴定认可。11.5墩、台身施工要点1)为防止高墩墩身在分段施工过程中出现收缩裂缝,一方面建议施工单位作温控设计,采取必要的温控措施,在材料上应反复优化配合比,在工艺上应尽量降低骨料的入模温度,缩短节段之间的混凝土龄期差,特别是承台与墩底第一节段之间的混凝土龄期差(建议承台与墩底第一节段之间的混凝土龄期差不大于7天),并加强混凝土养生。另一方面为使墩身节段施工时节段刚度能平顺过渡,施工接缝应严格禁止设置在横隔板交界面处,应在其交界面上不小于3m的位置处。2)由于空心墩及薄壁桥墩较高,桥墩施工时应严格做好施工控制。桥墩可采用爬模或翻模施工。桥墩施工时,顺桥向双壁间应设置临时撑,临时撑位置宜布置在有内横隔的位置。3)桥墩施工中注意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清洗和凿毛,为使全桥颜色一致,宜选用同一厂家的水泥。墩身钢筋全部采用挤压接头或直螺纹套筒等强连接。空心墩墩身设有通风孔,施工时注意不可因此截断结构钢筋。4)桥台采用支架法施工。施工时应确保模板强度和刚度,对大体积砼应注意水化热问题。5)台身砼宜采用同一厂家的水泥。相邻箍筋的弯钩接头,沿墩身方向应交错布置。6)在砼养生时限内,应确保砼任何表面均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养生操作应完全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进行。7)支座垫石浇注必须与墩台盖梁同步完成,并切实控制好垫石标高;施工时对梁底楔形块要精心制作,确保支座保持水平,以提高支座的使用寿命,并须注意按支座厂家要求预留支座锚栓孔。8)在浇注台身、背墙及耳墙砼时,应注意预埋下一阶段钢筋,以及垫石、支座、伸缩缝、护栏及泄水管等构件的预埋件;9)台后填土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1)为减少桥头路基沉降,应严格控制桥头路堤填土质量和压实度;(2)台后填土不得使用含杂质、腐殖土或冻土块等土类,台后宜采用透水性土等材料;(3)桥梁两侧10m范围部分采用相邻路段的路基填料分层填筑压实,填筑时注意台前、台后均衡、对称填筑压实,压实度为96%。桥台周围(包括锥坡)填土应采用小型压实机械进行薄层压实,在台后填土稳定后再浇筑桥头搭板,并与路面基层施工相协调。10)桥台施工时应结合《桥头路基处理设计图》要求,使其与台后引道及挡土墙接顺。抗震设计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中3.12、3.1.4条规定,明确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桥梁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Ⅵ级;2、抗震措施:结构抗震采用预设在桥墩、台盖梁上的挡块+橡胶垫限制主梁位移并设置防落梁装置。耐久性设计桥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必须考虑预应力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本项目桥涵工程基础所处环境类型为Ⅱ类,大气中环境类型为Ⅰ类。根据结构的重要程度及其使用环境,设计采取措施,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1)保证必需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充分重视结构的细部构造设计,根据环境条件和构件类别,保证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是保护钢筋免受腐蚀破坏的第一道屏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