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 超大城市空间与交通治理》_第1页
赵弘《 超大城市空间与交通治理》_第2页
赵弘《 超大城市空间与交通治理》_第3页
赵弘《 超大城市空间与交通治理》_第4页
赵弘《 超大城市空间与交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我国城市分类及超大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理论与案例:超大城市的空间与交通治理深化我国超大城市空间与交通治理的思考与建议二一一我国城市分类及超大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城市分类(一)城市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超大城市城市常住人口500~1000万特大城市城市常住人口100~500万

大城市300~500万为Ⅰ

型大城市,100~300万为Ⅱ

型大城市城市常住人口50~100万

中等城市城市常住人口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为Ⅰ

型小城市,20万以下为Ⅱ

型小城市我国有7座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我国有14座特大城市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超大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城市病”的困扰(二)“城市病”城市化速度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规模大、增长快交通拥堵问题大气污染问题交通拥堵“城市病”的根源在哪里?城市发展的规律在哪里?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习近平为什么一些人口规模更大的城市没有得“城市病”?如何从原来的“城市病”中解脱出来?为什么国内一些非一线大城市也陷入“城市病”的困扰?为什么用“城镇化”而非“城市化”?探究城市病的根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什么是造成“城市病”的主要原因?空间结构不合理和交通结构不合理是“城市病”产生的两个最突出的原因。二理论与案例:超大城市的空间与交通治理空间治理(一)城市空间演进规律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的空间结构转变。都市圈组团城市单核城市城市群集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活力。集聚达到一定规模,供需才能形成市场。经济规模过大会造成各种成本的提升。卫星城形成都市圈布局,是解决城市人口集聚和避免规模不经济带来“城市病”的唯一选择。向都市圈演进都市圈以一个经济势能强大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地域相邻、联系紧密的城镇所形成的经济社会高度一体化的区域。东京都市圈分三个阶段,启动建设7个副都心1958年,规划建设新宿、池袋、涩谷1982年,大崎、上野—浅草、锦系町—龟户1987年,临海副都心业务核都市(卫星城)北京早期的城市规划曾引入“边缘集团”“卫星城”等概念。“卫星城”要承载城市的一部分功能,且与主城之间保持紧密联系。“卫星城”的建立要规划与实施并行。“卫星城”的关键因素承载城市功能或产业,尽可能实现职住新城离主城距离一般在30—70公里之间大容量、高效便捷的市郊铁路以中小城市为主理念距离通道规模“卫星城”的人口总数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卫星城”的关键因素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民住宅顺序交通治理(二)交通结构指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城市中各种交通工具所占的比重。不能只重视地面公共交通。轨道交通要在公共交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结论:大城市、超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唯一出路是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体系。站距短,速度慢,主要满足都市密集区交通需求站距长,速度快,主要满足近郊区的快速出行需求大容量,高速化,低票价,主要满足卫星城、新城远距离的快速出行需求主要满足城市间的交通需求地铁快线铁路市郊铁路城际铁路、干线铁路东京地铁线路图东京大多数住宅到车站的距离不超过500米,居民乘坐轨道出行十分方便,因此,大部分居民选择轨道出行。北京地铁线路图市郊铁路的三个特征联系两个交通需求大的区域小站快进快出,和其他交通工具无缝换乘在通勤高峰期密集发车超大城市理想交通结构60—15—15—5—

5轨道交通公交车私家车自行车出租车国际上超大城市空间和交通治理的成功案例(三)伦敦都市圈案例一1952年伦敦毒雾事件新城运动伦敦第一代卫星城由于距离母城近,承担功能单一,对母城有很强的依赖性,功能不完备,发展缓慢。伦敦第二代卫星城增加了相当数量的产业和服务设施,独立性有所加强。但距离母城过近,规模扩大受限。伦敦第三代卫星城新城、卫星城拉开了与母城的距离,除居住功能外还配置产业功能,居民可就近工作。但规模过小,服务不完备,吸引力弱。伦敦第四代卫星城与母城拉开较远的距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多,能够替代母城部分职能,成为伦敦大都市圈多中心区域网络的重要节点。伦敦绿带伦敦轨道交通图纽约都市圈案例二20世纪初,纽约市面临着人口激增、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城市商业功能和产业功能郊区化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建立边缘城镇(新城)纽约都市圈建立了地铁、捷运线、市郊铁路。地铁线路24小时不停运。捷运线连接了纽约地铁和新泽西州交通枢纽,服务于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往返的通勤人员市郊铁路延伸了都市圈的腹地,设有8条支线,年客运量过亿纽约市设置了连接周边地区的通勤火车,为居住在周边地区、往返上下班的人提供经济快捷的交通服务。三深化我国超大城市空间与交通治理的思考与建议深化我国超大城市空间与交通治理的思考与建议(一)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当前,我国很多城市治理“城市病”任务十分紧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未来还会有大约2亿人持续进入城市工作、生活,基本完成第二阶段的城市化。波士华城市群由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四个都市圈组成。都市圈城市群功能通过功能分散化、合理化布局,提升大城市的承载力与运行效率不同大城市之间强化经济社会联系,提升区域竞争力范围半径一般在70公里范围内面积可达到5—15万平方公里规模就业人口达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多中心的效率开始超过单中心,可向都市圈发展以若干都市圈为基础,形成城市群核心支撑条件以地铁、市郊铁路、轻轨为交通骨架,形成“一小时通勤圈”城际铁路、干线铁路和高速公路构成骨架,交通一体化,但不要求“一小时通勤圈”现实价值对治理城市病具有直接、关键、决定性作用是不可或缺、不可逾越的阶段联接大城市,联动发展,同时不排斥中小城市直接参与都市圈分工都市圈城市群功能通过功能分散化、合理化布局,提升大城市的承载力与运行效率不同大城市之间强化经济社会联系,提升区域竞争力范围半径一般在70公里范围内面积可达到5—15万平方公里规模就业人口达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多中心的效率开始超过单中心,可向都市圈发展以若干都市圈为基础,形成城市群核心支撑条件以地铁、市郊铁路、轻轨为交通骨架,形成“一小时通勤圈”城际铁路、干线铁路和高速公路构成骨架,交通一体化,但不要求“一小时通勤圈”现实价值对治理城市病具有直接、关键、决定性作用是不可或缺、不可逾越的阶段联接大城市,联动发展,同时不排斥中小城市直接参与都市圈分工规划不合理很容易引发“城市病”。《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促进城市功能互补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都市圈建设成为多个省市“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上海都市圈、深港都市圈、广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福州都市圈等相继启动,成为下一步发力重点。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中值得商榷的问题之一把“都市圈”

理解为在原有城市群中几个大都市对原有城市群的简单分割,面积过大,未能抓住“一小时通勤圈”

这个都市圈建设的核心。加快弥补超大城市轨道交通“两块短板”(二)不同规模类型的城市有不同的交通需求,应结合城市规模、需求特点等,构建不同结构、各具特色的交通供给体系。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中值得商榷的问题之二没有把三个层次的轨道交通作为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战略凸显出来。交通圈指包括通勤交通、卡车物流以及其它在内的所有交通。通勤圈指往来于城市与郊区之间,满足上下班需要的交通。轨道交通建设的误区之一简单化、机械化理解职住平衡。轨道交通建设的误区之二用城际、干线铁路承担市郊铁路的功能。大城市要建立自己的城市独立轨道交通体系,和国铁之间形成相互联系,不能过度依赖国铁。轨道交通建设的误区之三用延长地铁承担市郊铁路功能。轨道先行城际铁路和地铁不能代替市郊铁路市郊铁路布局要有前瞻性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三)1 建立规划持续实施的刚性保障机制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习近平都市圈的建设过程中要避免“不知而不去为,知之而不去为,为之而不持久”。2探索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