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心理发展试题
一、单选题
I、下列哪个选项是新的体育课包含的基本理念()c
A掌握运动技能
B增强体质,保卫祖国
C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D达到体育锻炼标准。
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新的体育课包含的基本理念()A
A达到体育锻炼标准。
B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C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D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3、体育课程的改革,可以使体育课在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其价值。下
面4项哪个不是体育课能体现的价值。()C
A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
B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C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
D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科学家研究发现A型性格的人更容易患的疾病是:()A
A冠心病
B癌症
C糖尿病
D哮喘病
二、填空
1、据1978年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论证确认:_____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心理学家把易患癌症者的性格称为型性格。
3、主要或完全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被称为。
三、简答
1、新的体育课包含那些基本理念?
2、体育课程的改革,可以使体育课在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高索质人才的教育过程中体现那些价值?
四、论述题
1、体育对心理健康有哪些影响?
2、如何理解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
第二部分:答案
一、单选题
1C
2A
3C
4A
二、填空
1、A型
2、C型
3、心身疾病
三、简答
1、新的体育课包含那些基本理念?
新的体育课包含以卜基本理念:即
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②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体育课程的改革,可以使体育课在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过程中体现那些价值?
答案:(1)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
(2)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3)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论述题
1、体育对心理健康有哪些影响?
答案:体育能促进人心理过程的发展。
(1)体育运动能促进人认识过程的发展。
(2)体育运动能促进情感过程的发展
(3)体育运动能促进意志过程的发展
体育运动能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体育活动有助于矫正某些心理缺陷
2、如何理解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
首先,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身体是载精神之舟、当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时,人的心理健康也常常会遭到破坏。
人如果得了严重的急性疾病,病人的精神一般比较痛苦,常常伴有焦虑、忧郁、恐惧、失眠等情绪变化,
患者的心理负担很大。而这些不快的情绪体验乂反过来加重躯体疾病,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人类的各种疾病中,有一大类疾病称为心身疾病。心身疾病
是指主要或完全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也称为“心理生理疾病”。
来自社会环境的心理压力与紧张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便产生了紧张、焦虑、恐惧、忧郁、
愤怒等情绪体验,同时这些剌激信息传递至下丘脑,使机体产生•系列植物神经一内分泌反应。
首先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施质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增加心脏、脑和骨
骼肌的血流供应,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或舒张,血压升高,呼吸增速,胃肠蠕动减慢,糖原分解,血糖
升高,代谢加速,以动员机体的更大力量来对付外部的刺激。
同时卜,丘脑释放神经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刺激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
CTH),进而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大量类固醇激素,同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机体各系统功能和代谢的广
泛改变。
由于激素分泌的大量增加,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如胸腺功能失调、T细胞成熟受阻、降低巨噬细胞活
动能力、引起淋巴系统功能紊乱、抑制r球蛋白形成等。因此,持久或过度的情绪反应或应激状态,可导
致严重持久的神经功能改变,甚至可以使相应内脏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心身疾病。
所以说,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的。
第三部分:评分标准
・、单选题(每小题1分)
1C
2A
3C
4A
二、填空(每小题1分)
1、A型
2、C型
3、心身疾病
三、简答
1、新的体育课包含那些基本理念?(6分)
新的体育课包含以卜基本理念:即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分)②激发运动
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1分)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1分)④关注个
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2分)
2、体育课程的改革,可以使体育课在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过程中体现那些价值?
答案:(1)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1分)
(2)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1分)
(3)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2分)
(4)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分)
四、论述题
1、体育对心理健康有哪些影响?(15分)
答案:体育能促进人心理过程的发展。(3分)
(1)体育运动能促进人认识过程的发展。(2分)
(2)体育运动能促进情感过程的发展(2分)
(3)体育运动能促进意志过程的发展(2分)
体育运动能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3分)
体育活动有助于矫正某些心理缺陷(3分)
2、如何理解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15分)
首先,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作用(7分)
身体是载精神之舟、当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时,人的心理健康也常常会遭到破坏。
人如果得了严重的急性疾病,病人的精神般比较痛苦,常常伴有焦虑、忧郁、恐惧、失眠等情绪变化,
患者的心理负担很大。而这些不快的情绪体验乂反过来加重躯体疾病,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作用(8分)
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人类的各种疾病中,有一大类疾病称为心身疾病。心身疾病
是指主要或完全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也称为“心理生理疾病”。
来自社会环境的心理压力与紧张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便产生了紧张、焦虑、恐惧、忧郁、
愤怒等情绪体验,同时这些剌激信息传递至下丘脑,使机体产生一系列植物神经一内分泌反应。
首先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增加心脏、脑和骨
骼肌的血流供应,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或舒张,血压升高,呼吸增速,胃肠蠕动减慢,糖原分解,血糖
升高,代谢加速,以动员机体的更大力量来对付外部的剌激。
同时下丘脑释放神经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刺激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
CTH),进而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大量类固醇激素,同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机体各系统功能和代谢的广
泛改变。
由于激素分泌的大量增加,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如胸腺功能失调、T细胞成熟受阻、降低巨噬细胞活
动能力、引起淋巴系统功能紊乱、抑制r球蛋白形成等。因此,持久或过度的情绪反应或应激状态,可导
致严重持久的神经功能改变,甚至可以使相应内脏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心身疾病。
所以说,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的。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童年期是指岁的儿童。
A.12岁以下B.6-12岁
C.12-14岁D.8岁以下
2、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较学前儿童和青少年相比,具有的特点。
A.焦躁不安B.单纯、外露
C.稳定而愉悦0.不好说
3、小学生有时会出现“说谎”或“欺骗”的主要原因是
A.故意的B.跟大人学的
C.想象与现实相混淆I).天生的
4、小学阶段的教师教学时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实物(如木棍、纸片等),原因是
A.缺少教具B.材料好找
C.省事D.小学生的思维具体而形象
5、青春期主要指年龄在的青少年。
A.11、12-14、15岁B.12-18岁
C.14、15岁D.18岁以下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小学生是指处于的学生,他们正在逐步完成从幼儿园到的转变。
2、小学生的社会性交往包括亲子关系、、.
3、小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适应问题,表现在、、_______三个方面。
4、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在、内脏机能及______三大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青春期是个体
成长发育的第二个«
5、自我意识的发展可分为、、_______三个阶段。
三、简答题
1、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
2、小学生社会性认知的发展有哪些主要趋势
3、小学生的同伴交往具有哪些特点?
4、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上学恐怖症”,应该怎么办?
5、防止和矫正孩子说谎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6、为什么会在初中阶段出现心理失衡的矛盾状态?
7、青春期白我意识的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8、初中生为什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9、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特点?
10、高中生的自治意识有哪些变化?
11、应该如何调节和改变高中生的害羞心理?
四、论述题
1、初中生心理发展出现成熟性与幼稚性相互交织的原因和具体表现是什么
2、初中生的人际交往有哪些特点
3、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会发生哪些变化?
4、初中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和教育措施有哪些?
5、初中生为什么会出现早恋现象,有哪些特点?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和预防?
6、高中生为什么会自卑感?应该如何预防?
7、嫉妒具有哪些特点?应该如何调节嫉妒心理?
8、高中生不良性心理有哪些表现,应该如何预防?
9、体育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B.6T2岁
2,C.稳定而愉悦
3、C.想象与现实相混淆
4、D.小学生的思维具体、形象
5、A.11、12-14、15岁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小学阶段;学校生活
2同伴关系;师生关系
3入学适应;人际关系的适应;学习生活的适应
4身体外形;性的成熟;"生长高峰"
5自我中心期、客观化时期、主观化时期
三、简答题(每题6分)
1、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
(1)感知觉的充分发展;(1分)
(2)注意的稳定性和范围不断地发展,但注意水平有限;(1分)
(3)儿童的机械识记非常发达,意义识记逐渐发展;(1分)
(4)想象力丰富,但幻想的成分较大;
(5)以形象思维为主(2分)
2、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有哪些主要趋势
(1)从表面到内部,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对更深刻的品质特征的注意;
(1分)
(2)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
(1分)
(3)从呆板到灵活;。分)
(4)从对个人及时事事件的关心到关心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1分)
(5)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1分)
(6)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1分)
3、小学生的同伴交往具有哪些特点:
(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趋于复杂化;(2分)
(2)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2分)
(3)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它儿童的活动;(1分)
(4)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1分)
4、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上学恐怖症”,应该怎么办?
“上学恐怖症'是一种分离焦虑,由于害怕离开母亲故而害怕去学校:或是由于家长期望过高,教师要求
过严,学生感到精神压力过大造成的。(3分)
预防措施:
(1)千万不可打骂、恫吓;(0.5分)
(2)家长应和学校教师取得联系,找出患病的原因(0.5分)
(3)设法消除儿童的惧怕心理(0.5分)
(4)要热情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表扬每一点进步(0.5分)
(5)检查自己的教育方法有无不妥之处(0.5分)
(6)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0.5分)
5、防止和矫正孩子说谎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1)在孩子面前,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行;(2分)
(2)家长应正确处理孩子的错误与过失;(2分)
(3)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说谎行为。(2分)
6、为什么会在初中阶段出现心理失衡的矛盾状态?
(1)初中阶段的生理发育I•分迅速,在2至3年内身体的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水平;(3分)
(2)心理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时期。(3分)
7、自我意识的发展可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我中心期,出生后八个月,婴儿己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2分)
第二阶段是客观化时期,从3岁到青春期,儿童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2分)
第三阶段是主观化时期,由青春期到成年,进入自我意识成熟时期。(2分)
8、初中生为什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1)心理发展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容易使他们产生固执偏见:(2分)
(2)如果对他们所犯的错误处理不当,会使矛盾激化;(2分)
(3)父母粗暴的管教方式使孩子产生反抗心理。(2分)
9、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特点?
高中阶段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一切问题都是以“我”为核心展开的。(1分)其自我意识具有如
下特点;
(1)自我明显分化,从“混沌”的无我的蒙昧状态发展到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1分)
(2)十分注意自己的身体形象,女生比男生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1分)
(3)自我意识更经常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关注自己的个性品质(1分)
(4)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较初中生客观、全面,独立性提高(1分)
(5)具有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期望在班集体中有适当的地位,获得较好的评价(1分)
(6)容易自卑,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0.5分)
(7)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他们形成稳定的人格及价值观都有决定性的作用
(0.5分)
10.高中生的自治意识有哪些变化?
(1)亲子关系:与父母的直接冲突减少,与父母和睦相处,平等地探讨某些问题;(2分)
(2)选择职业:需要做出是继续上学接受高等教育,还是参加工作直接就业的选择:(2分)
(3)对现实社会不满:由于高中生仍处于理想主义的阶段,观察和分析问题还带有片面性及表面性,思想
上易出现偏颇。(2分)
11,应该如何调节和改变高中生的害羞心理?
(1)、增强口信心。正确评价自己,多看到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卑:(2分)
(2)、放下思想包袱,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议论;(2分)
(3)、有意识地锻炼自己。(2分)
12、如何正确看待青春期的心理疾病?
(1)、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只要坚持心理与药物治疗,终会痊愈的,应当主动积极地与医生相
配合,提高治疗功效。(2分)
(2)、心理疾病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可耻的事,就像我们的身体会生病一样,我们的心理也会患病,不
必为此而羞愧,防范于他人。(2分)
(3)、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当同情、爱护、帮助他们,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帮助他们恢复
正常的学习和工作。(2分)
四、论述题(每题15分)
1、初中生心理发展出现成熟性与幼稚性相互交织的原因和具体表现是什么
原因:
(1)由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他们的态度、情绪、情感及行为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感到自己已
经成熟,渴望得到信任和尊重;(5分)
(2)但其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还不成熟,具有明显的幼稚性。(5分)
这种矛盾具体表现为:
(1)反抗与依赖(1分)
(2)封闭与开放(1分)
(3)勇敢与怯懦(1分)
(4)高傲与自卑(1分)
(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1分)
2、初中生的人际交往有哪些特点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3分)
(2)朋友关系日益重要(3分)
(3)与异性朋友交往(3分)
(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3分)
(5)初中生开始品评教师(3分)
3、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会发生哪些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
(1)情感上的脱离。由于在情感上有了其它的依恋对象,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不如儿童亲密。(4分)
(2)行为上的脱离。初中生要求独立的愿望十分强烈,在行为上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4分)
(3)观点上的距离。初中生对于任何事件都喜欢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愿意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4
分)
(4)父母榜样作用的削弱。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出现了偶像崇拜。相形之下,父母黯然失色。(3分)
4、初中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和教育措施有哪些?
原因:
(1)少年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容易使他们产生固执偏见;(3分)
(2)如果家长、教师对他们所犯的错误处理不当,会使矛盾激化;(3分)
(3)父母粗暴的管教方式使孩子产生反抗心理。(3分)
教育措施:
首先,要理解和真诚地关心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再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改变胡涂观念。(2分)
其次,要善于发现和支持他们的正确行为,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并在班集体和家庭环境中创造信任和欢
迎他们的气氛。(2分)
总之,教育要耐心,方法要灵活,对症下药,切忌急躁。(2分)
5、初中生为什么会出现早恋现象,有哪些特点?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和预防?
原因:
从初:开始,随着身体的发育与性成熟,中学生的性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对性问题新鲜和好奇,开始愿意
接触异性,对异性感兴趣,并产生了朦胧的性爱体验。(3分)
特点:
(1)少男少女往往崇拜、向往年龄稍长的异性。他们喜爱或尊重的老师,邻居的叔叔、阿姨都有可能成为
他们仰慕的对象。(2分)
(2)少男少女开始对同龄异性表现自己的爱慕。男孩的特点为外显、热烈,喜欢显露自己的能力来博得女
性的好感。女孩则矜持、腼腆,感情深藏不露,有时甚至故意给对方难堪,然后从对方的窘态中获得精神
上的快感。(2分)
(3)少年男女彼此之间的兴趣和爱慕往往并不针对某一个人,他们注视着每个异性,而且也觉得每个异性
都在注视自己。(2分)
(4)少年的爱情心理具有独特性,其核心成分是友谊,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某些对爱的幻想和体验,两者
相互交织在他们的性意识中。在这一年龄阶段,友谊与爱情是个复杂问题。起初,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
建立的只是友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产生一种朦胧的爱情体验,部分少年会出现早恋现象。(2分)
措施:
1.成年人尤其是教师的热情、主动的关心和帮助;(2分)
2.对青少年早恋问题要特别注重教育的方法,避免产生“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逆反心理。(2
分)
6、高中生为什么会自卑感?应该如何预防?
自卑感是指高中生言谈举止所表现的忧郁孤僻、自我封闭、言行被动,拘谨避让、不敢抛头露面的现象.
(4分)
原因有:
(1)、自我认识不足;(2分)
(2)、经验不足;(1分)
(3)、缺乏特长:(1分)
(4)、畏惧挫折;(1分)
(5)、生理条件相对不足。(1分)
措施:
(1)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能力(2分)
(2)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1分)
(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1分)
(4)及时从社交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1分)
7、嫉妒具有哪些特点?应该如何调节嫉妒心理?
嫉妒感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发现自己不及他人而生发出来的抱怨、憎恨、愤怒等复杂情感。(3分)
特点:
(1)潜隐性。嫉妒者不承认自己存在嫉妒心理,且有意无意地去掩饰这种嫉妒;(2分)
(2)对等性。嫉妒总是产生在与自己性别、年龄、文化、地位、职务相类似的人群身上;(2分)
(3)行为性。在社交中,嫉妒感往往导致讽刺、挖苦、挑拨、中伤、诋毁等嫉妒行为,这类行为具有程度
不同的破坏性(2分)
(4)变异性。当被嫉妒者的优势转为劣势时,嫉妒便可能转变为同情、怜悯、幸灾乐祸等。(2分)
调节措施:
(1),正确看待别人的能力和长处。(1分)
(2)、善于调整目标。(1分)
(3)、善于转移注意力。(1分)
(4)、保持良好的心态。(1分)
8、高中生不良性心理有哪些表现,应该如何预防?
(D性恐惧。由于性生理的快速成熟而产生的震撼、恐惧、不安的情绪体验:
(2分)
(2)性焦虑。由于出现性梦、性幻想等念头而焦虑、紧张、矛盾、困惑和压抑;(2分)
(3)性行为错置。以不当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性意识和性需要的行为。(4分)
它包括:自慰(手淫)、性幻想、猎黄、恋物癖等不良性行为。
预防
(1)观看有关青春期生理成熟发展的影片;(2分)
(2)讲述性心理知识;(2分)
(3)传授性别角色发展的知识。(3分)
9、体育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1)体育教师应当是一名教育家和心理保健医生(3分)
(2)积极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2分)
(3)体育教师应成为儿童的朋友(2分)
(4)注意因材施教,在体育活动中完善孩子的性格(2分)
(5)培养孩子终身体育的意识,指导和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2分)
(6)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分)
(7)学会运用心理训练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2分)
第三章学生体育学习动力调节系统
第一部分:试题
一、单选题
1、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A.体育学习动机B.体育习惯C.运动兴趣1).体育态度
2、体育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运动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动力和的作用。
A.驱动B.引诱C.阻碍D.定向
3、体育活动的愿望达到一定水平,推动学生行动起来,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这是体育学习动机对学生体
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
A.发动B.选择C.强化D.维持
4、学生的运动活动行为具有特定的内容,趋向一定的活动目标。这是体育学习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
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
A.发动B.选择C.强化D.维持
5、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努力程度、注意力水平、克服困难的决心大小等有所不同。这是体育学习动机时学
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造成的。
A.发动B.选择C.强化D.维持
6、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活动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这是体育学习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
挥的功能造成的。
A.发动B.选择C.强化D.维持
7、为了获得刺激、眩晕、运动欣快感觉和宣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
8、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
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
9、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
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
10、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
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运动活动的动机,为。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
11、指向于运动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特征的动机,是: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
12、指向于运动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结果的动机,是。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
13、学生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内心中追求的成就价值内涵和对什么是体育学习成功的
理解与看法是。
A.目标定向B.目标设置C.目标结构D.目标情景
14、国外学者尼克尔斯、杜达、德维克等人认为,把掌握知识、学会技能、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和超越自
我作为学习目的学生,拥有的是目标定向。
A.自我表现B.掌握任务C.目标定向D.目标设置
15、国外学者尼克尔斯、杜达、德维克等人认为,把考试、测验得高分,博得老师、家长、同学赞许,表
现自我、取胜他人作为学习目的学生,拥有的是目标定向。
A.自我表现B.掌握任务C.目标定向D.目标设置
16、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是_
A.成就标准B.成就情境C.成就动机D.成就需要
17、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一行为任务的实际能力的推测和主观评价是。
A.自我定向B.自我效能C.自我感知D.自我意识
18、个体多次经历了无法挽回的失败和挫折后再次面对同一任务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是。
A.习得性无助感B.自我效能感C.自我失败归因D.自我意识低下
19、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是。
A.归纳B.归因C.归因教育D.归因训练
20、以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探究需要为基础,推动他们优先认识和积极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活动的心理
倾向是«
A.体育兴趣B.体育学习动机C.体育态度D.运动习惯
21、由体育活动过程本身引起的兴趣是。
A.中心兴趣B.广阔兴趣C.直接兴趣D.间接兴趣
22、由体育活动的目的或结果引起的兴趣是o
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阔兴趣
23、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是o
A.体育兴趣B.体育学习动机C.体育态度D.运动习惯
24、体育态度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通过等社会学习方法获得体育价值观和相应行为方式的社会化过
程。
A.观察和模仿B.观察和讨论C.讨论和模仿D.模仿和重复
25、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他人的行为表现,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新经验的过程是体育态度的。
A.模仿学习B.观察学习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
26、学生通过榜样行为的示范,直接学到积极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方式是。
A.创造模仿B.观察学习C.直接模仿D.间接模仿
27、学生通过模仿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所展示的榜样来形成自己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是。
A.创造模仿B.观察学习C.直接模仿D.象征性模仿
28、用实物、表扬和其他形式对合乎要求的体育态度和行为进行的奖励,属于。
A.内部直接强化B.内部间接强化C.外部直接强化D.外部间接强化
29、学生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而使自己受到鼓励,进而使相应态度和行为出现频率增加的趋势,属
于。
A.替代性强化B.自我强化C.外部直接强化D.外部间接强化
二、填空题
1、体育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与的内部心理动因。
2、体育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运动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发动、选择、和的功能。
3、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体育
学习动机分为和o
4、为了获得刺激、眩晕、运动欣快感觉和宣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属于;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
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5、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锻炼活动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
可以将体育学习动机划分为和。
6、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
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由学生
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
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运动活动的动机,为。
7、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
将体育学习动机分为和。
8、指向于运动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是:指向于运
动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是«
9、促使学生从没有体育学习活动动机到形成活动动机的过程是,而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动机充
分调动起来的过程是。
10、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参与某•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是学生内心中追求的—和对什么是体育学
习成功的.
11、国外学者尼克尔斯、杜达、德维克等人根据学生学习目的的差异将目标定向划分为
和两类。
12、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受以及的交互影响。
13、目标设置是根据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以及环境条件、练习时间、次数等因素,确定在一
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以及达到标准所需要的和时间安排的过程。
14、自我效能是个体时自己能够完成某一行为任务的的推测与o
15、自我效能感是学生身体能力、技术水平与行为表现的一个,学生的身体能力、技术水平与行
为表现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16、影响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和O
17、体育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是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
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
18、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讨论,可使他们对与运动学习成就动机有关的自我行为产生:通过游戏、
竞赛或其他相关活动安排,使学生认识到设置目标、采用实现目标的行为策略与成败的关系,以及成败对
情感体验的影响,获得成功与失败经历的。
19、通过对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运动目标”、“心理定向”、“成功标准”等概念的讲授与理解,使这些
观念在学生头脑中;多强调学生自己运动学习和锻炼前、后的比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
会”,变“常模参照”为.
20、一个人在评价其原因时,主要包括6个因素:能力、、运气、身心状况和他人的影响。
21、根据学生将成败的结果原因归咎于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还可将他们的归因划分为和—
—两类。
22、体育教师通过强调不同的教学目标(如竞争获胜、合作学习,还是个人提高)、反饿(如赞许获胜者、互
动者,还是进步者)、制定成功标准(如战胜对手、小组成功,还是超越自我)等可以在教学中制造出
_、和个体化的课堂教学气氛。
23、一般来说,竞争可分为自我、和三种形式。
24、合作学习是以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利用师生尤其是学生之间的
来促进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5、大多数的合作学习都是按小组形式进行的。每个小组4-6人,按照“、
”的原则组成。
26、许多合作学习的方法都将小组间的竞争作为激励学生们在组内进行合作的手段,简而言之,就是一
27、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某个学生”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在成绩单上给某个同学画小红旗”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o
28、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根据学生的技术或能力表现给予分数”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以排名次的方法给学生打分”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
29、体育兴趣是以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探究需要为基础,推动他们和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活
动的心理倾向。
30、由体育活动过程本身引起的兴趣是,而由体育活动的目的或结果引起的兴趣是。
31、体育兴趣是在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
学生个体的主观条件对体育兴趣的产生和延续起着决定的作用。
32、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和的综合表现。
33、凯恩经过研究,提出的体育活动具有的六个价值有:健康和健身、社会交往、感官刺激、美感体验、
和O
34、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他人的行为表现,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新经验的过程是体育态度的;
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采取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榜样的一致是体育态度的。
35、学生通过榜样行为的示范,直接学到积极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体育态度的
学习;通过模仿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所展示的榜样来形成自己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是体育态度
的学习。
36、学生为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而从表面上接受社会、学校的体育规定、要求,听从体育教师的说教,
在体育行为表现上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
37、根据凯尔曼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不良体育态度的转变过程应包括服从阶段、
和.
三、简答题
1、简述体育学习动机与运动行为之间的关系。
2、简述体育活动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3、简述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对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4、简述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对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5、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6、影响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
7、归因教育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8、如何保证竞争对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产生积极作用?
9、合作学习有哪些特征?
10、体育教学中的反馈形式有哪些?
11、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恰当的表扬和批评?
12、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的观察和模仿学习受到哪些强化的作用与影响?
13、体育兴趣的作用。
14、凯恩提出的体育活动价值。
15、体育态度的形成
四、论述题
1、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体育态度转变的阶段与条件
第二部分:答案
一、单选题
1、A
2、D
3、A
4、B
5、C
6、D
7、C
8、D
9、A
10、B
11、C
12、D
13、A
14、B
15>A
16、C
17、B
18、A
19、B
20、A
21、C
22、B
23、C
24、A
25、B
26、C
27、D
28、C
29、A
二、填空题
1、运动学习身体锻炼活动
2、强化维持
3、生物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4、生物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5、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6、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7、直接动机间接动机
8、直接动机间接动机
9、动机的培养动机的激发
10、成就价值内涵理解与看法
11、掌握任务的目标定向自我表现的目标定向
12、自身认知教育措施
13、具体行为标准步骤策略
14、实际能力主观评价
15、中介因素是否一致
16、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17、社会性动机心理倾向
18、意识化体验化
19、概念化自我参照
20、努力任务难度
21、内部控制型外部控制型
22、竞争合作
23、个体间日团体间
24、学习小组相互作用
25、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6、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27、社会性评价介象征性评价
28、客观性评价介标准性评价
29、优先认识积极从事
30、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31、体育需要体育活动实践
32、情感体验行为意向
33、宣泄磨炼意志
34、观察学习模仿
35、直接模仿象征性模仿
36、服从阶段
37、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三、简答题
1、简述体育学习动机与运动行为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体育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运动行为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应当培养和激发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使
其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还应当认识到体育学习动机对学生运动行为的影响是复杂的,只有正确的动机及其适宜的强度才能
对运动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过弱或过强的动机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的影响是消极的。
不适宜的动机可通过认知、情绪、自我控制等机制对运动行为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学生注意涣散或狭窄、
情绪低沉或亢奋、技能学习缓慢或动作完成失误,甚至出现伤害事故。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对学生体育学
习动机的性质与强度做出准确观察、评价和适当调控。
2、简述体育活动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体育活动动机与效果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体育学习动机对体育学习结果有促进作用,同时,良
好的体育学习与锻炼效果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学生在运动活动中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满足了心理需要,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其原有的体育学习动机
就可以得到加强。
因此,在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中,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和认可,获得奖励,产生“行必
有果”、“还想再行”的效应,进而使他们的体育学习动机得到巩固与提高。
3、简述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对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一般而言,内部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推动力量较大,维持的时间也较长。因为由内在需要所引发的
活动本身就可以使学生心理得到某种满足,如运动乐趣的获得、竞争的参与、运动效能感的提高等,无需
外力的作用。因此,内部动机的“内滋奖励”是既经济乂更富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心理动力。
而外部动机对学生体育参与的推动力量相对较小,持续作用的时间也较短。“外附奖励”•旦消失,外部
动机的动力作用也会很快减弱。但外部动机并非一无是处,对于那些年龄较小或尚欠缺体育学习动机的学
生来说,利用外部动机引发运动活动行为还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4、简述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对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直接动机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本身相联系,动机内容相对具体,行为的直接动力作用较大,不失为
推动学生运动活动的有效力量。但当体育活动内容具有一定难度,需花较大、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学会和
掌握时,或学生对某•练习内容、方法、形式产生单调感时,直接动机作用的局限性就将表现出来,其作
用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也就减小。
间接动机虽然相对抽象,与当前体育活动的直接联系较少,但它与长时间活动后产生的最终结果和社会意
义相联系,其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能使学生更自觉地、持久地进行体育活动。
因此,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作用。
5、如何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激发他们的体育学习动机。
体育教师经常设法了解各类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育活动需要,并将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与学生的需
要满足联系在一起。
激发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部动机。
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小组或班级之间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出学生的归属需要。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技能和身体能力状况去选择自己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标准。
利用表扬、批评或奖励、惩罚等外部手段来激励或刺激学生参加体育学练活动。
6、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可通过教育得到提高。可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讨论,使他们对与体育学习成就动机有
关的自我行为产生“意识化”;
逋过游戏、竞赛或其他特别活动安排,使学生认识到选择目标、运用行为策略与成败的关系,以及成败对
情感体验的影响,获得成功与失败经历的“体验化”;
通过对与成就动机仃关的“目标”、“策略”、“成功标准”等概念的讲授与理解,寻找为取得成功所必
须掌握的行为策略,使这些观念在学生头脑中“概念化”;
通过变“常模参照”为“自我参照”,也就是多强调学生自己体育学习和锻炼前、后的比较,使学生获得
更多的成功机会与体验。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增加实现个人目标的自信心。成功哺育了对
更高成功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又哺育了进一步的成功。
7,影响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
(1)、直接经验。即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历的成功或失败的亲身经历。一般而言,成功能提高白我效能感,
而多次失败会使效能感降低。
(2)、间接经验。通过观察其他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特别是观察和想象与自己能力相近的同学成功完成技
术动作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和改变也有较大的影响。
(3)、言语劝说。包括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以及自我规劝。
(4)、情绪和生理状态。直接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也影响着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不良的情绪状态
和生理状态,如高度的生理唤醒、疲劳、紧张、焦虑和烦恼等会使学生个体低估自己的体育活动能力,产
生无法胜任的感知,从而使自我效能感下降。
8、归因教育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正确的归因是教育的结果。因此,在频繁竞争和自我表现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一定的方法、手
段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地分析结果原因、认识自我努力的归因技能,消除归因误差,形成比较合理的归因模
式。
归因教育和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在未来体育学习中的成就动机。首先应当使学生树立“只有努力才能成
功,不努力注定要失败”的信念。
其次,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全面的原因分析,并针对某些具体问题教育学生进行“现
实归因”。也就是帮助学生从体育能力、任务难度、锻炼方法、天气、场地设备、心理准备等影响体育活
动效果的因素上分析,看看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结果,哪些是可控的,通过努力可以改变,
哪些是不可控的,应努力加以适应。
10、如何保证竞争对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产生积极作用?
1、竞争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2、在三种竞争形式中,应以团体间竞争为主。因为团体间的竞争既能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又能激发他们
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同伴互动和同伴互为榜样的效应也能得到较大发挥。
3、进行个体间竞争时,应当按照能力分为高、中、低三组。竞争者之间差距不大,可使每个学生均有同等
获胜的机会,即使失败,下次也有可能通过努力获胜。
4、竞争活动要适量。竞赛本身在一定程度I:会增加学生的情绪紧张度,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
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发挥。因此,竞争活动不应过于频繁,尤其是在技能学习的初期。
5、在组织竞争活动中,要注意提醒学生获胜不是目的,发挥和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才是主要的:要避免个人
主义,提倡相互鼓励、团结互助;要鼓励胜不骄、败不馁,防止骄傲情绪和自卑心理的出现。
11.合作学习有哪些特征?
1、小组目标、计分与奖励
2、个人责任
3、成功机会均等
4、组间竞争
5、交往技能
6、注重个人需要
12、体育教学中的反馈形式有哪些?
社会性评价: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某个学生;
象征性评价:教师在成绩单上给某个同学画了个小红旗;
客观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技术或能力表现给予的分数:
和标准性评价:教师以排名次的方法给学生打分。
13、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恰肖的表扬和批评?
表扬和批评都是以促进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为目的的。
在多鼓励、严要求和适当、适度批评时,要力争做到表扬每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强化每•个努力;
要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能力的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
要“对事不对人”,尤其要将表扬和批评的重点放在学生是否努力上,放在行为表现上,放在是否有所提
高上;
要树立学生的评价标准,使他们逐步地做到自我表扬和批评;
要了解学生对教师表扬、批评的理解与评估;
要公开表扬,私下批评,理智、慎重地使用惩罚。
14、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的观察和模仿学习受到哪些强化的作用与影响?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的观察和模仿学习还受到强化的作用与影响。强化为学生对体育学习和
身体锻炼的认知提供了反馈信息,其种类包括:
外部直接强化,如实物、表扬和其他形式的对合乎要求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的奖励;
替代性强化,即学生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而使自己受到鼓励,进而使相应态度和行为出现频率增加
的趋势;
自我强化,学生因为实现了自己设置的体育活动目标而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给予的积极肯定。
15、体育兴趣的作用。
体育兴趣是学生体育活动心理选择、趋向和准备的突出表现,对他们体育活动的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首先,体育兴趣对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具有定向的作用。
其次,体育兴趣对体育活动行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快乐和满意感,能维持人脑的积极兴奋状态,能为人的身体和心智活动提供愉快
的情绪背景。
最后,体育兴趣能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创造性产生积极效应。
16、凯恩提出的体育活动价值。
健康和健身;
社会交往;
感官刺激;
美感体验;
宣泄;
磨炼意志。
17、体育态度的形成。
体育态度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等社会学习方法获得体育价值观和相应行为方式的社会化过
程。
体育态度的观察学习是指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他人的行为表现,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体育态度的模仿则是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采取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榜样的致。体育态度
的模仿学习包括三种类型:直接模仿,象征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的观察和模仿学习还受到强化的作用与影响。强化为学生对体育学习和
身体锻炼的认知提供了反馈信息,其种类包括外部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在学生体育态度形成过程中,体育教师、班主任及家长,甚至学校运动队的队员,都应当为学生树立良好
的榜样,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向学生灌输体育活动的意义、价值,并带头从事运动锻炼,对学生表现出的
良好体育态度与行为给予积极强化。
四、论述题
1、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既有区别乂有联系。动机的培养是指促使学生从没有运动活动动机到形成活动
动机的过程,而动机的激发是指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的过程。培养是激发的前提,激
发又可进一步加强已有的动机。在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
体育教师经常设法了解各类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育活动需要,并将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与学生的需
要满足联系在一起,以达到激发学生活动兴趣、满足活动欲望、获得运动乐趣、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育参与
的目的。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目标定向和恰当地设置目标
在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过程中,体育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通过它可以帮助学
生正确认识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社会意义和内在的个人价值,将他们在学校中的运动活动与未来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将个人的行为与国家要求、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从而端正他们的体育学习态度,提
高体育活动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正确的目标定向,结合学生个体技术和身体能力水平的目标设置,可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朝着正确的方
向,主动积极地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一步一步地提高体育能力,进而达到更高的目标。
3、培养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31511:2024 EN Requirements for contactless delivery services in cold chain logistics
- 淮阴师范学院《数字电子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导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武术A》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设计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4403T459-2024研发与标准化同步企业评价规范
- 常见客诉处理
- 托儿所服务的知识传授与认知发展考核试卷
- 以倾听为话题的话题作文600字
- 生物识别技术在空间探索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播音主持艺术毕业晚会策划
- 《线性代数》教案完整版教案整本书全书电子教案
- 塑胶原料烘料温度对照表
- 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流程图
- 贫困户困难补助申请书
- 桥梁养护与加固绪论课件
- 部队战时政治工作-PPT课件
- 平板显示技术:TFT-LCD工艺
- 动火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年更新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全套ppt课件
- 沟槽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4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