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1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2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3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4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及其意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的衰亡;两汉史学、文学、科技成就)课程标准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解读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相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冲突和农夫起义,相识两汉衰亡的缘由。汉初的统治2024广东T2;2024湖南T2、T201.了解汉武帝北击匈奴、张骞出访西域等史实,从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角度相识汉武帝开疆拓土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意义。2.搜集有关两汉时期社会冲突和农夫起义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相识两汉衰亡的缘由。汉武帝的施政措施2024湖南T2;2024天津T2;2024北京T16(1);2024山东T2东汉的衰亡2024山东T2;2024辽宁T2两汉的史学2024辽宁T2;2024江苏T2命题分析预料1.分析:高考试题多创设新情境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对其治国理政思想的相识。2.预料:汉武帝的统治政策可能仍是考查重点。学问点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2.汉初的统治“文景之治”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尊奉[1]黄老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政策,文景时期,经济得到了明显复原,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王国问题①背景:汉初“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实行[2]郡县与分封并行制。②问题:王国拥兵自重,给中心集权造成严峻威逼。③应对: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渐渐剪除,但又分封同姓诸侯王;汉景帝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七国之乱,后被平定。“汉承秦制,有所损益”(1)基本承袭了秦朝创立的皇帝制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2)基本承袭了秦朝以丞相为核心的三公九卿制。西汉建立后至汉武帝以前的中心官制基本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汉武帝时设立中朝,丞相职权转移。(3)基本承袭了郡县制,但又在地方推行封国制。(4)汉朝承袭了秦朝的法律制度,在秦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删减。(5)汉朝承袭了秦朝的赋税、徭役、兵役制度,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学问点二西汉的强盛1.加强中心集权政治颁行“[3]推恩令”胜利减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减弱丞相权力,设立干脆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起先提升。选官制度确立以[4]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5]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察监察。地方治理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心。实行[6]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在地方设均输官,在京师设平准官,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稳固边疆,开拓疆域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闻名的“丝绸之路”。通西南夷派兵灭南越,使得夜郎、南越政权归附汉朝,在海南岛置珠崖等郡。地方治理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7]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学问点三东汉的兴衰1.王莽篡汉(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西汉灭亡。(2)王莽改制: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冲突,王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冲突更加激化。23年,王莽政权被绿林军推翻。2.“光武中兴”(1)背景:[8]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随后刘秀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2)措施及其作用措施作用政治加强皇权,增加[9]尚书台的作用;严格限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约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加强中心集权,稳定社会秩序。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抑制豪强势力,缓和社会冲突。文化重视儒学。儒学接着发展。(3)结果:政局稳定,经济发展。3.东汉衰亡外戚、宦官专权是皇权的异化外戚、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的产物。君主集权的加强,必定使权力高度集中到皇帝手中,外戚和宦官是寄生于皇权的赘疣。当皇帝幼弱、统治失灵时,他们就会挟持皇帝,驾驭朝政。学问点四两汉的文化史学《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首创[12]纪传体通史体裁,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汉书》东汉[13]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科技医学《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14]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东汉华佗独创了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麻沸散。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西汉初期成书的《周髀算经》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最早引用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造纸术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来,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农学出现了《氾胜之书》,其后出现的《四民月令》中也有较多的农学内容。情境1汉初的社会状况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据材料概括汉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的背景。答案汉初民生凋敝,经济残缺。概念黄老之学始于战国时期,兴盛于西汉初年,其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家、儒家、墨家等诸家观点而成。在社会治理中,黄老之学强调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黄老之学的主见在汉初产生了确定影响,促进了“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情境2汉初的王国问题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汉书·主父偃传》材料说明汉武帝时期存在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问题:地方势力膨胀,威逼中心集权。解决:颁布“推恩令”,通过分割王国封地来减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心集权。图解历史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情境3盐铁官营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此皆……盐铁之福也。——(西汉)桓宽《盐铁论》据材料说明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干脆目的。答案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概念均输平准制度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令各郡国把应当缴纳的贡赋都依据当地市价,缴纳当地出产的土特产,由各地均输官依据物资供需状况,或是组织运往京师,或是运往缺乏该项物资的地区出售。平准,就是平抑物价,由大司农设立平准官于京师,“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以抑物价。均输平准制度将过去由富商大贾驾驭物资、操纵物价的利权收归朝廷全部。情境4光武帝的奴婢改革东汉初年,光武帝下令解放奴婢。解放奴婢的范围,包括因贫困而被“嫁妻卖子”者,王莽时没入官者,被略者等。有违反嘱咐而不解放奴婢者,以“略人法从事”。刘秀还下令禁止残害奴婢。——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分析光武帝奴婢改革的意义。答案解放了部分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复原发展;缓和了社会冲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社会进步;对后世国家治理供应借鉴。图解历史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情境5东汉时期的清议清议是东汉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