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3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球的演化_第1页
2024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3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球的演化_第2页
2024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3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球的演化_第3页
2024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3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球的演化_第4页
2024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3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球的演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集训3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球的演化一、单项选择题2024年10月9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北纬41.89度,东经82.26度)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结合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A.①圈层 B.②圈层C.③圈层 D.④圈层2.图中地球各圈层的特征是()A.①圈层底部密度最大B.②圈层厚度匀整C.③圈层是最活跃的圈层D.④圈层是地壳的一部分由震中向外传播的地震波可以被设在远离震中的地震检波器记录下来。多年以来,多数次地震的地震波传播到世界各地所花的时间,都被检波器记录了下来,构成了时距曲线(图1)。图2为地表四大圈层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图1图23.图1中曲线①②代表横波和纵波,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①为横波,传播速度慢B.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C.①为横波,传播速度快D.①为纵波,传播速度慢4.地震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对甲圈层造成的影响最大B.地震对乙圈层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其分布C.丙圈层生物能感觉到上下颠簸D.地震主要发生在软流层所在的丁圈层中北京时间2024年3月2日12时40分,墨西哥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10千米,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据此完成5~6题。5.该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A.① B.②C.③ D.④6.当该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向地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后波速变更是()A.横波波速完全消逝、纵波波速下降B.横波波速增加、纵波波速增加C.横波波速下降、纵波波速下降D.横波波速下降、纵波波速增加(2024·浙江湖州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1月26日3时49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旁边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据此完成7~8题。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上地幔C.下地幔 D.地核8.此次地震地震波经过莫霍面时,传播速度()A.变慢 B.先快后慢C.变快 D.先慢后快科学家通过地震波来探讨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下面两图为横波和纵波穿过地球内部的传播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依据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推断图1所示地震波类型及地核所处三态类型()A.横波,固态 B.纵波,固态C.横波,液态 D.纵波,液态图1图210.图中地核与其相邻圈层的分界面名称为()A.莫霍面 B.古登堡面C.康拉德面 D.雷波蒂面下图为寒武纪末期到现在全球海洋动物种类变更图。据此完成11~12题。11.推想图中距今260百万年的地质年头是()A.古生代末期 B.寒武纪末期C.中生代早期 D.新生代早期12.下列关于地质年头甲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活动猛烈,也是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B.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欧亚大陆雏形形成C.裸子植物快速发展,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D.哺乳动物大发展,发生大规模造山运动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探讨所与英国古生物学者合作,在浙江省安吉县发觉一种约4.5亿年前海洋远古节肢动物——安吉古鲎,它是我国发觉最古老的板足鲎类动物。读地质年头示意图(部分),完成13~14题。13.安吉古鲎当时生活的地质年头为()A.元古宙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14.安吉古鲎化石的发觉,可以()A.推断古气候分布规律B.重现全球海陆分布格局C.促进生物的演化进程D.推想当时的自然环境特征“金钉子”是确定和识别全球两个时代地层之间界线的唯一标记。2011年,我国第十枚“金钉子”——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经过专家团队的深化探讨,正式在浙江省江山市确立。据此完成15~16题。江山“金钉子”地层地层中的化石15.该化石中的生物常与珊瑚等动物共生,因此能指示 ()A.氧化环境 B.还原环境C.浅海环境 D.滨海环境16.按“代”的序列,江山“金钉子”地层剖面代表的地质时期()A.恐龙无影无踪 B.出现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盛行 D.无脊椎动物盛行(2024·浙江温州期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发生明显变更。下图为地质时期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变更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17.石炭纪地球大气含氧量快速增加,缘由最可能是()A.蕨类植物繁盛 B.被子植物繁盛C.裸子植物繁盛 D.藻类生物繁盛18.地球演化史中,中生代()A.基本形成现代地貌格局B.末期原始鱼类全部灭亡C.出现距今最近的大冰期D.是地质史上重要造煤期雁荡山于中生代时期古火山喷发中形成。右图为某学生在雁荡山景区研学时拍摄的“石球”照片,经探讨得知,它是由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形成的。据此完成19~20题。19.与“石球”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圈层是()A.岩石圈 B.地壳C.地幔 D.地核20.中生代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A.蕨类植物繁盛B.重要造煤时期C.两栖动物盛行D.海洋面积扩张小王同学在假期参加地理研学活动,考察了浙西的喀斯特地貌,并在当地的石灰岩中发觉了三叶虫化石。据此完成21~22题。21.三叶虫化石形成的地质年头是()A.元古代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22.促使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 D.海浪作用二、双项选择题23.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探讨,对地球内部进行圈层的划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纵波,乙是横波B.②层的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C.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D.图中X处为莫霍面贵州省毕节市一村民在河沟边发觉了一块“别出心裁”的石头,经地质学家鉴定后,确认为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化石,距今至少三亿年。据此完成第24题。24.三叶虫繁盛时期的地质年头代表性动物有()A.鱼类 B.两栖类C.爬行类 D.哺乳类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图1)和地质时期的气候变更图(图2),完成25~26题。图1图2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大羽羊齿化石出现于③地层B.①和②所在时期是重要的成煤期C.原始鱼类化石最早出现在④地层D.③地层可能出现两栖类化石26.对于不同地层所属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层晚期有利于物种沟通B.②地层时期降水偏多C.③地层时期干湿交替D.④地层时期裸子植物分布偏北优化集训3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球的演化1~2.1.B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①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应为大气圈;②圈层位于莫霍面以上,应为地壳;③为海洋,应为水圈;④位于莫霍面以下、软流层以上,应为上地幔顶部。材料信息表明,地震发生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当地主要位于我国地势其次级阶梯,地壳厚度一般厚于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9~41千米,而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仅10千米,B符合题意。故选B。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受重力影响,大气主要集中在大气圈(①圈层)底部,因此此处密度最大,A正确;地壳(②圈层)厚度不均,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大陆地壳中,海拔越高地壳越厚,B错误;水圈(③圈层)通过水循环比较活跃,但最活跃的圈层一般是指生物圈,C错误;④圈层为上地幔顶部,D错误。故选A。3~4.3.A4.C解析第3题,读图1可知,相同时间①传播的距离较短,说明①传播速度较慢,为横波,故选A。第4题,图2中,甲、乙、丙、丁分别是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地震对大气圈的影响小,A错误;地震对生物圈的影响主要是威逼其生存,B错误;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因此水中的生物只能感受到纵波造成的上下颠簸,C正确;软流层在岩石圈之下,不属于岩石圈,D错误。5~6.5.C6.C解析第5题,依据材料可知,墨西哥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10千米,而陆地的平均地壳厚度为39~41千米,所以该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幔,③为地幔,C正确。第6题,依据图中信息,地震波向地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后,横波、纵波速度都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7~8.7.A8.C解析第7题,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海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此次地震发生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属于大陆地壳,震源深度11千米,所以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第8题,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地震波在向下传播时,经过莫霍面时的波速变更是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次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位于地表与莫霍面之间;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是向下传播,波速变更是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快,C正确,A、B、D错误。故选C。9~10.9.C10.B解析第9题,由已学学问可知,地核为液态,而横波无法穿透液态,故无法穿过地核,因此图1地震波为横波,C正确。故选C。第10题,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故地核与其相邻圈层的分界面名称为古登堡面,B正确。故选B。11~12.11.A12.D解析第11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古生代是距今5.41亿年—2.52亿年,所以图中距今260百万年(即2.6亿年)的地质年头是古生代末期。故选A。第12题,读图可知,地质年头甲时期距今约50百万年,所属地质年头为新生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此时期哺乳动物大发展,发生大规模的造山运动,D对;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等矿藏出现,A错;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B错;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有主要地位,也是主要的成煤期,C错。13~14.13.B14.D解析第13题,依据材料可知,安吉古鲎生活时期距今约4.5亿年,对应古生代,B正确。故选B。第14题,依据安吉古鲎化石各方面特征以及化石成分来推想当时的自然环境特征,D正确。故选D。15~16.15.C16.D解析第15题,依据材料可知,该化石中的生物与珊瑚等共生,珊瑚生活在温煦浅海中,因此该化石可以指示浅海环境,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6题,三叶虫是古生代的物种,恐龙等爬行动物是在中生代盛行,A、C错误。哺乳动物是新生代出现的,B错误。三叶虫是无脊椎动物,江山“金钉子”地层剖面代表的地质时期古生代无脊椎动物盛行,D正确。故选D。17~18.17.A18.D解析第17题,结合题图可知,石炭纪属于古生代晚期,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古生代晚期蕨类植物繁盛,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8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生代基本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A错误;古生代末期原始鱼类全部灭亡,B错误;新生代出现距今最近的大冰期,C错误;中生代是地质史上重要的造煤期,D正确。故选D。19~20.19.C20.B解析第19题,由材料可知,“石球”是由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形成的,岩浆主要发源地是软流层,位于地幔,故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圈层是地幔,C符合题意。故选C。第20题,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A错误;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之一,B正确;两栖动物盛行也是晚古生代,C错误;该时期海洋面积未出现明显扩张,D错误。故选B。21~22.21.B22.A解析第21题,三叶虫为古生代早期出现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灭亡,因此三叶虫化石形成的地质年头只能是古生代,B符合题意;元古代还没有出现三叶虫,中生代和新生代时,三叶虫早已经灭亡。故选B。第22题,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因此促使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溶蚀)作用,与风力作用、冰川作用和海浪作用无关,A符合题意,解除B、C、D。故选A。23.AB解析读图可知,在同一深度,甲的传播速度大于乙,且甲在各圈层都能传播,而乙在约2900千米深处消逝,因此甲是纵波,乙是横波,A正确;图中显示,②层中横波不能传播,纵波传播速度较慢,该层的物质应呈液态或熔融状态,B正确;①层位于约2900千米深处以上,应包括地壳和地幔,②是外核,③是内核,C错误;地震波向下到达图中X处,横波消逝,纵波大幅度降速,且该处位于地表以下约2900千米深处,应为古登堡面,不是接近地表的莫霍面,D错误。故选A、B。24.AB解析由材料可知,三叶虫生活的地质年头为古生代,代表性动物为海生无脊椎生物,包括鱼类、两栖类。故选A、B。25~26.25.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