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州市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涿州市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涿州市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涿州市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涿州市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涿州市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中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B.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C.矿泉水是纯净物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O2的摩尔质量是44B.质量相同的SO2、SO3分子中硫原子个数比为4:5C.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18÷(6.02×1023)gD.1molN2约含6.02×1023个氮原子5.硝酸铜[Cu(NO3)2]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 B.NO2 C.NH3 D.CO6.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A.1% B.19% C.25% D.78%7.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 B.2 C.3 D.68.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食盐和泥沙C.矿泉水D.铁粉和铜粉9.如图为过氧化氢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如果不加催化剂,该反应也能发生C.该反应中分子、原子个数均不变D.该过程可说明过氧化氢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10.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冰冰融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铁生锈铁熔化 D.鸡蛋变臭鸡蛋煮熟11.酚酞试液是比较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之一,酚酞是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无味,它的化学式是C20H14O4,关于酚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酚酞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B.酚酞分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酚酞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10:7:2D.酚酞分子中含有38个原子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氧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发出耀眼白光D.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由于氧气的含量不同13.某同学设计或实施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氧气B.通过颜色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两种固体物质C.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试管,再将导管伸入水中D.二氧化碳、氮气、氧气分别盛于三个集气瓶中,欲鉴别他们可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各瓶内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但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则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15.“苹(凭)什么”是继“蒜(算)你狠”、“逗(豆)你玩”之后又一网络流行语,说的是近日苹果价格激增。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力的效果。苹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C6H8O6)还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B.维生素C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8D.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棉花的着火点150℃。

步骤①:将U型管放入冷水中,打开K1,关闭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气。两端棉花都不燃烧。步骤②:打开K2,关闭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将U型管放入80℃热水中。两端棉花都不燃烧。步骤③:······步骤④:打开K2,关闭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燃烧着的棉花熄灭。(1)步骤①中棉花和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2)步骤②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3)步骤③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4)能证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步骤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已知6.2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28克。求:(1)生成多少克的氧气?_____(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18.(8分)实验室用碳酸钙(CaCO3)和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现有5g碳酸钙,可以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_____?温馨提示: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一中,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A、B两支试管中共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中,观察到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①D试管中无现象,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反应,甲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小洪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探究D中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钠,乙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碳酸钠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来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除生成物碳酸钠还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D中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溶液,静置后,取上部清液加入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存在小军评价实验操作③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原图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口紧挨试剂瓶口,原图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原图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取用固体粉末时,将试管平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将试管慢慢竖起,原图正确,故符合题意。2、B【解析】

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此选项正确;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C.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此选项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此选项正确。故选B。3、B【解析】

A、我国人均水量很少,故要节约用水,错误;

B.蒸馏水属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正确;

C.矿泉水是混合物,错误;

D.硬水通过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错误。故选B。4、C【解析】

A、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g/mol,故A错误;B、质量相等的SO2、SO3分子中硫原子个数比=,而非4:5,故B错误;C、1mol的水分子的个数为6.02×1023,1mol的水分子的质量为18g,所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18÷(6.02×1023)g,故C正确;D、1molN2约含6.02×1023个氮分子,不是氮原子,故D错误。故选C。5、B【解析】

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有NO2、NH3、CO,而硝酸铜中不含氢元素和碳元素,不可能是氨气和一氧化碳,故该气体是NO2,

故选:B。【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6、B【解析】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则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故选B。7、B【解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牢记与掌握,并能应用于解题.8、B【解析】吸附沉降即化学沉降,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絮状物质,使悬浮颗粒聚集而沉降;过滤除掉沉降还不能除掉的小颗粒不溶物;蒸馏是加热到水的沸点使水从混合物中蒸发出来,然后再被冷凝成液态的水,通常用于将液体混合物分离。A.酒精和水,二者的沸点不同,可以用蒸馏法分离;B.食盐和泥沙,加水后食盐成为溶液,然后过滤,可除掉其中的不溶固体--泥沙C.矿泉水是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用过滤法分离;D.铁粉和铜粉都是难溶固体,不能用过滤法分离。选B9、C【解析】

【详解】A、根据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有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正确;B、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可以不加催化剂,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中分子个数改变、原子个数不变,不正确;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氧化氢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10、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水结冰、冰融化都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酒精挥发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铁生锈是缓慢氧化,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铁熔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鸡蛋变臭、鸡蛋煮熟,都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11、C【解析】

A.酚酞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错误;B.分子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用宏观概念来解释微观概念,故B错误;C.由酚酞的化学式可知,酚酞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20:14:4=10:7:2,故C正确;D.每个酚酞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共38个原子,题中未指明分子的个数,故D错误。故选C。12、D【解析】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充入食品包装可以防腐。而氧气供给呼吸。故A说法错误;B、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故B说法错误;C、镁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是由于生成了白色固体,有新物质产生。故C说法错误;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是由于氧气的含量不同。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3、B【解析】

A、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氢气中,若氢气中混有氧气,容易发生爆炸,故不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氯酸钾为白色固体,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区分,故符合题意;C、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氮气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木条都熄灭,无法鉴别,故不符合题意。14、C【解析】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故错误;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错误;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但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比如离子等,故正确;D、氮气、二氧化碳气体等都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错误。故选C。15、B【解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解答。【详解】A、一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中是宏观对微观,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正确;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而非168,错误;D、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化学式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未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证明U型管内氧气已经排尽打开K1,关闭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气,观察到:右端棉花燃烧,左端棉花不燃烧②③或③④【解析】

(1)步骤①中白磷和棉花都与氧气接触,但是都未达到着火点,故未燃烧,故填:未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打开K2,关闭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说明U型管内氧气已经排尽;(3)由步骤(4)打开K2,关闭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燃烧着的棉花熄灭可知,步骤③是通入氧气,使白磷接触氧气,又由于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使裹着白磷的棉花燃烧,故打开K1关闭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气,右边裹着白磷的棉花与氧气接触,达到了白磷着火点,白磷燃烧,导致棉花燃烧,左边棉花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未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不燃烧,故现象是右端棉花燃烧,左端棉花不燃烧;(4)步骤②,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充入二氧化碳,右端棉花不燃烧,步骤③中,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通入氧气,右端棉花燃烧,步骤④中,通入二氧化碳,燃烧的蜡烛又熄灭,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填:②③或③④。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92g4.9g【解析】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是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为气体的质量,故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故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4.9g。【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是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为气体的质量。18、2.2g【解析】

根据盐酸足量,则碳酸钙完全反应,利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碳酸钙的质量代入计算来求二氧化碳的质量。【详解】设制取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答:可得到二氧化碳2.2g.【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产生蓝色沉淀溶液中都含有共同的变量不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