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如图所示物质可以组成()A.胰岛素

B.纤维素

C.性激素

D.核糖核酸表中鉴定物质、使用试剂及最终显色,对应正确的是()鉴定物质使用试剂最终显色A淀粉酶碘液蓝色B麦芽糖班氏试剂砖红色C脂肪醋酸洋红红色D蛋白质龙胆紫染液紫色A.A B.B C.C D.D如图是质壁分离实验的部分操作图,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是因为液泡颜色明显

B.图示方法为引流法

C.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水分子渗透出原生质层

D.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如图为用某种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所得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0℃

B.A点以后酶已变性失活

C.从图中可以看出酶的高效性

D.20℃条件下,A点时底物耗尽

如图为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图解,①②③④为代谢过程,A、B为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葡萄糖水解 B.②是转氨基作用

C.③是脱氨基作用 D.④是卡尔文循环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的

B.人体受到惊吓刺激时,可能会有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多个神经中枢参与

C.肾上腺素属于信息分子,可以催化心肌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D.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后,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使动物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如图是1926年温特设计的实验图,下列哪一组可以说明琼脂对胚芽鞘的生长没有影响()A.⑤为对照组、②为实验组 B.①为对照组、②为实验组

C.①为对照组、⑤为实验组 D.③为对照组、⑥为实验组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测细胞实验中,发现很多现象,有关现象和同学想法正确的是()有关现象同学想法A有一细胞位于视野左下方细胞实际位于左上方B视野中观察到一个测微尺该测微尺可能是目镜测微尺C换高倍镜后使用调节器粗细调节器均可使用D从10倍物镜换到40倍物镜视野会变亮A.A B.B C.C D.D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为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

B.D和A的结合体现了受体具有特异性

C.结构C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D.E处的液体属于组织液

下列感受器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A. B.

C. D.使用杀虫剂消灭蚊子,使用初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长期使用后,蚊子出现了抗药性,且抗药性越来越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杀虫剂使用初期,杀虫剂对蚊子进行了定向选择

B.长期使用杀虫剂后,蚊子针对杀虫剂产生了定向抗药性变异

C.长期使用杀虫剂后,蚊子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标志着蚊子发生了进化

D.杀虫剂的使用,可能会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长期在夜间入睡前摄入过多营养物质,更容易引起肥胖,主要因为这种生活习惯会导致()A.胰高血糖素长期偏高,导致血糖偏高

B.胰岛素长期不变,导致血糖偏高

C.胰高血糖素长期不变,导致血糖偏低

D.血糖偏高,导致胰岛素长期偏高Leigh氏综合征是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一位母亲的线粒体携带这一突变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因患有该病而夭亡。她的第三个孩子因为接受了另一名女性捐赠的卵母细胞而成为全球首个拥有“三个父母”的男婴。如图为男婴的孕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为核移植技术

B.②使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C.③使用了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

D.④为胚胎移植技术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用A/a表示)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某家族遗传系谱如图所示,8号和9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约为()A.100% B.66.7% C.50% D.25%某种鱼的尾形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基因决定,相关基因、酶以及尾形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A和基因b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B.基因型为AaBb的鱼,表现为扇尾

C.图中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

D.不考虑基因突变,三角尾鱼相互交配,子代中会出现扇尾如图为酵母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物的遗传物质应含有五种碱基

B.图示的生殖方式可以产生更多的变异,有利于生物进化

C.该生物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核糖体、类囊体等结构

D.用BTB鉴定其呼吸产物时,可以出现蓝→黄的变化

如图是人体不同细胞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细胞,Ⅰ~Ⅲ表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Ⅲ表示有丝分裂,保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B.细胞①的分化程度低,但全能性大于细胞④

C.细胞①和④相比,细胞内的蛋白质、RNA和核DNA不同

D.Ⅱ过程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如图为健康人肾小管的局部示意图,当肾小管中的液体从A流到B时,不会被重吸收的物质是()A.水

B.葡萄糖

C.尿素

D.钠离子下列有关ABO血型的观点错误的是()A.ABO血型的基因IA、IB、i为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一般情况下,表现型为O型的人为纯合子

C.ABO血型的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6种

D.AB型和O型血的人婚配可以生出O型血的子女如图示某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A-a和基因B-b之间遵循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B.该果蝇如果产生含A、D基因的配子,同时含有B基因的可能性大

C.该果蝇产生abd配子和ABD配子的概率相等

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可以产生abd、ABD、ABd、abD、Abd等配子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微生物与传染病

引起肺结核的结核分枝杆菌通过飞沫、尘埃等被吸入呼吸道并进入肺泡,由此引起肺泡炎症。一部分免疫力低下者,结核分枝杆菌大量繁殖,一旦病原菌进入血管,将会蔓延至整个肺部和全身,其后果往往是致命的。

(1)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______。

A.空气传播

B.接触传播

C.媒介物传播

D.病媒传播

(2)以下对于肺结核的预防措施正确的有______。

A.给未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婴儿接种疫苗

B.对于已经患肺结核病的患者,要及时隔离

C.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D.在生活中,居室要通风换气,注意消毒

(3)我国对肺结核患者实行免费治疗,其主要抗菌药物--利福平可以抑制细菌的RNA合成,从而抑制肺结核杆菌生长。这种药物可直接影响肺结核杆菌的______。

A.DN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多糖合成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病原菌耐药性的提高,为探究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研究者对从患者体内提取的病原菌进行培养(如图1)。

(4)下列关于结核分枝杆菌固体培养基配方的设置,正确的是______。

①甘油

②谷氨酸钠(C5H8NNaO4)

③生长因子

④N2

⑤无机盐

⑥琼脂

⑦水

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⑤⑥

(5)研制治疗耐药性的肺结核所需药物时,需要大量培养巨噬细胞,应控制的培养条件是______。

A.适宜pH和温度

B.充足溶解氧

C.无菌环境

D.适宜光照

E.合适的渗透压

F.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6)如图2是经过图1过程①即细菌纯化培养的结果。据图2分析,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研究者在图1过程③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3所示的平板。该接种方法是______,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生物工程与糖尿病的防治

某种1型糖尿病是因免疫系统将自身胰岛素作为抗原识别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小肠黏膜长期少量吸收胰岛素抗原,能诱导免疫系统识别该抗原后应答减弱,从而缓解症状。科研人员利用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动物实验,使乳酸杆菌在小鼠肠道内持续产生人胰岛素抗原,为此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注:信号肽是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向分泌通路转移的短肽链(长度5-30个氨基酸)

(1)为使人胰岛素在乳酸菌中高效表达,需改造其编码序列。图2是改造前后人胰岛素B链编码序列的起始30个核苷酸序列。据图分析,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段序列所对应的片段内存在碱基替换的密码子数有______。

(2)在重组表达载体中,SacⅠ和XbaⅠ限制酶仅有图的酶切位点。用这两种酶充分酶切重组表达载体,可形成______种DNA片段。

(3)检测转化的乳酸杆菌发现,信号肽-重组人胰岛素分布在细胞壁上。由此推测,信号肽的合成和运输所经历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膜、细胞壁

C.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壁

(4)用转化的乳酸杆菌饲喂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一段时间后,小鼠体内出现人胰岛素抗原,能够识别它的免疫细胞有______。

A.B淋巴细胞

B.抗体

C.巨噬细胞

D.浆细胞

(5)1型糖尿病还有可能是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该损伤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攻击胰岛B细胞使其裂解死亡。以下关于该1型糖尿病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上述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上述过程不产生记忆细胞

C.该病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D.该病是免疫功能缺失而导致的生命活动的调节

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细胞中的胆固醇可以来源于血浆。人体血浆中含有的某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以外的组织细胞(靶细胞)中,以满足这些细胞对胆固醇的需要。

注:(-)表示抑制;(+)表示促进

(1)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与其结构中的______与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直接相关。

(2)LDL通过途径①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胞吞

(3)含有LDL的胞内体通过途径③进入______(细胞器)被水解酶降解,以此增加胞内游离胆固醇的含量。

A.内质网

B.溶酶体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4)据图分析,当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时,游离胆固醇的含量依然维持在正常水平的机制是______。

(5)LDL受体基因表达受阻,可能导致人体患下列______疾病。

A.高血压

B.动脉粥样硬化

C.乙型肝炎

D.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

(6)图2为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微粘度(与流动性负相关)影响的曲线。据图分析,胆固醇对膜流动性的作用有______。

A.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

B.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升高膜的流动性

C.在温度较低时,胆固醇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

D.胆固醇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生物的变异

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男孩,检测发现患儿父亲完全正常,母亲的卵巢细胞内相关染色体发生了如图1所示的变化。已知患儿母亲产生如图2所示的卵细胞类型。

(1)图1所示的染色体变异除了易位之外还有______等变异类型。

A.缺失

B.重复

C.染色体数目整倍化变异

D.染色体数目非整倍化变异

(2)该母亲体内发生图1所示变异类型的体细胞染色体数通常为______条。若图2中______(填字母)卵细胞类型与正常精子受精,会导致出现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该男性患儿体细胞内含有______种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细胞癌变与基因突变有关,为鉴定造成结肠癌的突变基因,科学家检测了213例结肠癌病人样品的基因突变,发现每个样品都涉及了多种突变基因,其中抑癌基因(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的基因)和原癌基因(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最大,如表所示:被检基因检出突变的样品数量突变基因形式突变基因活性A93AV活性增强B28BW失去活性(3)根据表中所述突变基因活性变化以及癌细胞具有恶性增殖的特点,推测______(填“A”或“B”)被检基因为原癌基因。

有数据表明,BW基因携带者患上结肠癌的风险要比正常人大得多,其中一种解释是携带者的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发生了体细胞重组,即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并伴随染色体交叉互换,进而出现基因重组。

(4)基因型为BBW的细胞,如果发生体细胞重组,将会产生癌变机率明显增大的子细胞,请在图3中画出这种子细胞的基因组成。

(5)生活中的致癌因子很多,但是癌症发生的频率并不是很高。请从结肠癌病人样品突变基因检测结果及免疫调节机制的角度进行解释:______。光合作用

科研小组对某植物进行研究,图1是细胞代谢的部分示意图,其中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图2是温度对此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和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已知曲线Ⅲ表示呼吸作用速率。

(1)图1中的⑤⑥表示的完整生理过程是______。

A.无氧呼吸

B.糖酵解

C.有氧呼吸

D.暗反应

(2)植物吸收的Mg2+促进图1中的______(填标号)过程进行,体现了Mg2+的生理作用是______。

(3)据图1判断,如果给植物提供H218O,一段时间后,下列能检测到18O的物质有______。

A.C6H12O6

B.CO2

C.C2H5OH

D.O2

(4)图2中,表示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温度大于20℃时,净光合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5)经研究发现,高温可降低植物的叶绿素b/叶绿素a的值,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写出简要实验思路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A、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正确;

B、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错误;

C、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C错误;

D、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A。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团,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团的不同.

本题考查细胞内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掌握蛋白质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答案】B

【解析】解:A、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用碘液检测淀粉,A错误;

B、麦芽糖是还原糖,可以用班氏试剂鉴定,呈砖红色,B正确;

C、脂肪可以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检测,醋酸洋红可以使染色体着色,C错误;

D、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龙胆紫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错误。

故选:B。

生物实验中颜色反应的总结:

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原理:还原糖+班氏试剂→砖红色沉淀。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原理: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4、碘液检测淀粉原理:淀粉+碘液→蓝色。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答案】C

【解析】解:A、采用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是因为液泡颜色明显,便于观察,A正确;

B、图示方法为引流法,B正确;

C、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水分子渗透出原生质层,C错误;

D、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D正确。

故选:C。

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

本题考查的是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4.【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三种温度中30℃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但不能说酶的最适温度为30℃,A错误;

B、A点以后酶促反应达到平衡点,此时酶仍然具有活性,B错误;

C、从图中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C错误;

D、20℃条件下,A点时底物耗尽,D正确。

故选:D。

据图分析,图中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研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由图可知,三种温度中30℃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本题结合用同一种酶进行不同温度得出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特性,明确外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过程①属于葡萄糖在细胞基质内被分解为丙酮酸,A错误;

B、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过程②属于蛋白质的水解过程,B错误;

C、脱氨基亦可称为脱氨作用或去胺作用是指移除分子上的一个氨基,故③是脱氨基作用,C正确;

D、由分析可知,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故过程④是三羧酸循环,D错误。

故选:C。

1、脱氨基亦可称为脱氨作用或去胺作用是指移除分子上的一个氨基。人类的肝脏经由脱氨作用将氨基酸分解,当氨基酸的氨基被去除之后,会转变成氨。由碳及氢所组成的残余部分,则回收或氧化产生能量。对人体而言,氨具有毒性,因此某些酵素将会在尿素循环中将二氧化碳分子附加其上,使氨转变成尿素或尿酸,之后这些尿素及尿酸再经由尿液排出体外。

2、卡尔文循环,一译开尔文循环,又称光合碳循环(碳反应,也称为光合反应的暗反应)。是一种类似于柠檬酸循环的新陈代谢过程,可使其动物质以分子的形态进入和离开此循环后发生再生。碳以二氧化碳的形态进入并以糖的形态离开卡尔文循环。整个循环是利用ATP作为能量来源,并以降低能阶的方式来消耗NADPH,如此可增加高能电子来制造糖。

3、三羧酸循环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原核生物中分布于细胞质,真核生物中分布在线粒体。因为在这个循环中几个主要的中间代谢物是含有三个羧基的有机酸,例如柠檬酸(C6),所以叫做三羧酸循环,又称为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意在考查学生对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的理解与运用。

6.【答案】B

【解析】解: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的,A错误;

B、人体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可能会有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多个神经中枢参与,B正确;

C、肾上腺素属于激素,是信息分子,不是酶,不能催化心肌细胞内的化学反应,C错误;

D、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后,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使动物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D错误。

故选:B。

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用下,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体液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方式、作用途径、速度、范围等知识,能列表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答案】C

【解析】解:A、⑤应为实验组、②为对照组,A错误;

B、若①为对照组、②为实验组,不能说明琼脂块对胚芽鞘的生长没有影响,有可能琼脂块促进胚芽鞘生长,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若①为对照组、⑤为实验组,可说明胚芽鞘的生长与琼脂块无关,C正确;

D、③应为实验组,⑥应为对照组,D错误。

故选:C。

据图分析,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②③④放置了A琼脂块,胚芽鞘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促进其生长的物质,而①⑤⑥放置了B琼脂块,胚芽鞘不生长,由于①无尖端作为空白对照,⑤⑥说明胚芽鞘的生长与琼脂块无关。

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发现和相关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8.【答案】B

【解析】解:A、有一细胞位于视野左下方,则细胞实际也位于左下方,A错误;

B、视野中观察到一个测微尺,该测微尺可能是目镜测微尺,B正确;

C、换高倍镜后使用调节器,不能使用粗调节器,否则可能会导致压碎装片或损坏物镜镜头,且容易错过清晰物像,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视野更暗,D错误。

故选:B。

1、显微镜的呈像原理和基本操作:

(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

(2)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

(4)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

(5)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2、目镜测微尺,是指配装在显微镜目镜中的刻有尺度对比线的玻璃片,经校正后用于测量被观测物体的大小。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工作原理,区分高倍镜和低倍镜。

9.【答案】A

【解析】解:A、A为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排出细胞,A错误;

B、A神经递质只能与特定的D受体结合,体现了受体具有特异性,B正确;

C、结构C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是由于钾钠离子的跨膜运输导致的,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C正确;

D、E是突触间隙,此处的液体属于组织液,D正确。

故选:A。

分析题图可知:A是神经递质,B是突触小泡,C是突触后膜,D是神经递质的受体,E是突触间隙,F是通道蛋白。

本题考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的相关知识,考查了突触的结构,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0.【答案】A

【解析】解:A、该图示为味蕾,可以获取溶解在水中的化学信息,为化学感受器,A正确;

B、该图为哺乳动物皮肤结构图,为皮肤感受器,属于物理感受器,B错误;

C、该图为视网膜结构图,为光感受器,属于物理感受器,C错误;

D、该图示为人耳模式图,为声波感受器,属于物理感受器,D错误。

故选:A。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装置,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内。凡是感受接触、压力、地心引力、张力、运动、姿势以及光、声、热等的感觉器都是物理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多分布在鼻腔和口腔粘膜、舌部、眼结合膜、生殖器官粘膜、内脏壁、血管周围以及神经系统某些部位。

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B

【解析】解:A、在杀虫剂使用初期,杀虫剂对蚊子进行了定向选择,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A正确;

B、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使定向的,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长期使用杀虫剂后,蚊子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标志着蚊子发生了进化,C正确;

D、杀虫剂的使用,使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可能会导致基因的丢失,遗传多样性降低,D正确。

故选:B。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蚊子杀死,抗药性强的蚊子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蚊子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在使用同等剂量的杀虫剂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的灭蚊的效果越来越差。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12.【答案】D

【解析】解:夜间入睡前摄入过多营养物质,会使血糖偏高,导致胰岛素长期偏高,最终使血糖转化为脂肪积累,因而更容易引起肥胖。

故选:D。

1、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升血糖的激素.

2、血糖平衡的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本题考查的是血糖调节的相关激素和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不大。

13.【答案】B

【解析】解:A、将卵母细胞B的细胞核移植入去除细胞核的卵母细胞A中,①为核移植技术,A正确;

B、②是将重组细胞与精子进行体外受精,②使用了体外受精技术,B错误;

C、③将受精卵培养为早期胚胎,使用了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C正确;

D、④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子宫中继续发育,属于胚胎移植技术,D正确。

故选:B。

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取出卵母细胞A中的细胞核,将卵母细胞B的细胞核,然后将它们进行融合,再进行体外受精,对受精卵进行早期胚胎培养,最后进行胚胎移植,将培养移植入子宫中继续发育。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和人工受精技术,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4.【答案】B

【解析】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号和10号的基因型均为aa,5号、6号和8号的基因型均为Aa,9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因此8号和9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约为66.7%。

故选:B。

分析题图:5号和6号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

本题结合遗传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准确推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5.【解析】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A和基因b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数量、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鱼,表现为扇尾,B正确;

C、图中可以看出基因A指导酶1的合成,基因b指导酶2的合成,故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C正确;

D、三角尾鱼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不考虑基因突变,三角尾鱼相互交配,子代中不会出现扇尾(A_B_),D错误。

故选:D。

分析题图可知:基因A指导酶1的合成,在酶1的作用下,圆尾形成扇尾,基因b指导酶2的合成,在酶2的作用下,扇尾形成三角尾,故可知基因型为A_bb的个体表现为三角尾;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为扇尾;其他基因型个体表现为圆尾。已知A/a和B/b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即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16.【答案】D

【解析】解:A、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含有A、G、C、T四种碱基,A错误;

B、图示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只有有性生殖才可以产生更多的变异,有利于生物进化,B错误;

C、酵母菌不含叶绿体,没有类囊体结构,C错误;

D、酵母菌呼吸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气体,所以用BTB鉴定其呼吸产物时,可以出现蓝→黄的变化,D正确。

故选:D。

题图分析:图示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其正在进行出芽生殖.

本题结合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7.【答案】B

【解析】解:A、Ⅱ表示有丝分裂,保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A错误;

B、细胞①的分化程度低,其全能性大于细胞④,B正确;

C、细胞①和④相比,细胞内的蛋白质、RNA不完全相同,但核DNA相同,C错误;

D、Ⅱ过程表示有丝分裂,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B。

题图分析:Ⅰ表示受精作用,Ⅱ表示细胞分裂,Ⅲ细胞分化。其中①表示受精卵,②③④⑤表示分裂分化形成的组织细胞。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裂的特点,识记细胞分化的过程、特点、实质和结果,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适中。

18.【答案】C

【解析】解:肾小管能重吸收水和无机盐,据图可知,A是肾小管的起始端,B是肾小管的末端,因此当肾小管中的液体从A流到B时,不会被重吸收的物质是尿素。

故选:C。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本题结合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的调节机制图解,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水平衡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结合图中信息答题,难度一般。

19.【答案】D

【解析】解:A、ABO血型的基因IA、IB、i为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O型血的基因型为ii,为纯合子,B正确;

C、ABO血型的表现型有4种(A型、B型、AB型和O型),基因型有6种(IAIA、IAi、IBIB、IBi、IAIB、ii),C正确;

D、AB型(IAIB)和O型血(ii)的人婚配只能生出A型或B型血的子女,不会生出O型血的子女,D错误。

故选:D。

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控制的(IA、IB、i),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其中A型的基因型为IAIA或IAi,B型的基因型为IBIB或IBi,AB型的基因型为IAIB,O型的基因型为ii.

本题以血型为题材,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血型的相关知识,掌握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答案】D

【解析】解:A、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A正确;

B、由图可知,基因A与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该果蝇如果产生含A、D基因的配子,同时含有B基因的可能性大,B正确;

C、由图可知,基因A与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故该果蝇产生abd配子和ABD配子的概率相等,C正确;

D、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即一种卵细胞,D错误。

故选:D。

分析题图可知:该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Ⅱ、Ⅱ、Ⅲ、Ⅲ、Ⅳ、Ⅳ、X、X,为雌性,其中Ⅱ号染色体上有A-a、B-b基因;Ⅲ号染色体上有D-d基因,故该果蝇基因型为AaBbDd。

本题借助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模式图,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1.【答案】A

ABCD

B

B

ABCE

①③②

平板涂布法

涂布不均匀

【解析】解:(1)根据“引起肺结核的结核分枝杆菌通过飞沫、尘埃等被吸入呼吸道并进入肺泡”可知,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即A正确。

(2)A、给未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婴儿接种疫苗,可使其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可预防肺结核的发生,A正确;

B、对于已经患肺结核病的患者,要及时隔离,防止其通过飞沫、尘埃等方式传给他人病原体,B正确;

C、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可使机体能通过自身免疫清除结核分枝杆菌,C正确;

D、在生活中,居室要通风换气,注意消毒,防止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D正确。

故选ABCD。

(3)利福平可以抑制细菌的RNA合成,从而抑制肺结核杆菌生长。说明这种药物可直接影响肺结核杆菌的转录过程,使其不能形成RNA,从而因缺少翻译的模板而不能合成蛋白质。即B正确。

(4)结核分枝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要型。在实验室条件下,欲分离和筛选结核分枝杆菌应使用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需满足结核分枝杆菌对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营养成分的需求,因此该培养基配方中应含有①甘油、②谷氨酸钠(C5H8NNaO4)、③生长因子、⑤无机盐、⑥琼脂、⑦水。即B正确。

(5)动物细胞的培养,除了要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有: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气体环境。据此可推知:大量培养巨噬细胞,需要控制的培养条件是适宜的pH和温度、充足溶解氧、无菌技术、充足的营养物质、合适的渗透压,即ABCE。

(6)平板划线时每一次都应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且划完后要灼烧接种针,以保证每次的菌种来自上次的末端,从而达到分离菌种的目的,根据菌落的密集程度可确定划线顺序为①③②,图3菌落分布不均匀,在平板上看到的都是单一菌落,可判定为平板涂布法,因此很可能是由于平板涂布不均匀造成的。

故答案为:

(1)A

(2)ABCD

(3)B

(4)B

(5)ABCE

(6)①③②平板涂布法

涂布不均匀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其代谢方式从同化作用看为异养型,从异化作用看属于需氧型,结核分枝杆菌在组织中大量繁殖,引起炎症、损伤和破坏组织。培养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时每一次都应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从而达到分离菌种的目的,为预防接种过程中研究者本身受病原菌感染,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本题综合考查了肺结核的致病原因和机理以及微生物的培养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22.【答案】6

3

B

AC

ABD

【解析】解:(1)从图示可知,改造前后人胰岛素B链编码序列的起始30个核苷酸序列有7个核苷酸发生了替换,则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也会有7个核苷酸发生改变,一个密码子由mRNA上三个连续的碱基组成,由此可知,该段序列所对应的片段内存在碱基替换的密码子数有6个。

(2)在重组表达载体中,SacⅠ和XbaⅠ限制酶切位点分别有2个和1个,当将重组表达载体用SacⅠ和XbaⅠ限制酶充分酶切后,会形成3个缺口,得到3种不同的DNA片段。

(3)乳酸菌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壁上的信号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到细胞质基质中加工,再将其运输到细胞膜上,进而转移到细胞壁。故选:B。

(4)人胰岛素抗原能引起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和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而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是特异性识别,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故选:AC。

(5)因为Ⅰ型糖尿病还有可能是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该损伤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攻击胰岛B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A.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A错误;

B.上述过程产生记忆细胞,B错误;

C.该病可能是由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突变引起的,C正确;

D.该病是自身免疫而导致的,D错误。

故选:ABD。

故答案为:

(1)6

(2)3

(3)B

(4)AC

(5)ABD

乳酸菌是原核细菌,要表达人体的人胰岛素抗原,必须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才能实现。图中将人胰岛素编码序列进行了改造,再与一小段短肽编码序列结合形成重组人胰岛素编码序列,进而构成重组表达载体。

本题结合图形,综合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免疫调节和基因工程等相关的知识点,考向灵活,各知识点联系紧密,要求考生能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认真作答。

23.【答案】载脂蛋白B

D

B

抑制LDL受体基因表达抑制乙酰CoA还原酶的活性促进胆固醇的储存

ABD

ACD

【解析】解:(1)分析题图可知,载脂蛋白B与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然后LDL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

(2)由图可知,载脂蛋白B与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后,细胞膜凹陷,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故可知LDL通过胞吞方式进入靶细胞。故选:D。

(3)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含有LDL的胞内体进入溶酶体被水解酶降解,以此增加胞内游离胆固醇的含量。故选:B。

(4)由分析可知,当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时,过多的胆固醇通过抑制LDL受体基因表达、抑制乙酰CoA还原酶的活性以及促进胆固醇的储存,使游离胆固醇的含量依然维持在正常水平。

(5)LDL受体基因表达受阻,从而导致LDL受体的合成不足,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过多,可能导致人体患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乙型肝炎是由机体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与胆固醇无关。故选:ABD。

(6)分析题图可知,自变量为不同温度和人工膜的类型(是否含胆固醇)因变量为人工膜微粘度,已知人工膜微粘度与流动性负相关。

解:A、在温度较高时,含胆固醇的人工膜微粘度高于不含胆固醇的人工膜,即流动性低,说明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A正确;

B、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B错误;

C、在温度较低时,含胆固醇的人工膜微粘度低于不含胆固醇的人工膜,即流动性高,说明胆固醇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C正确;

D、分析曲线走势可知,含胆固醇的人工膜微粘度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差值低于不含胆固醇的人工膜,说明胆固醇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

故选:ACD。

故答案为:

(1)载脂蛋白B

(2)D

(3)B

(4)抑制LDL受体基因表达抑制乙酰CoA还原酶的活性促进胆固醇的储存

(5)ABD

(6)ACD

由图中可知,人体血浆中含有的载脂蛋白B,可以与血浆中的胆固醇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然后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LDL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过多的胆固醇进入细胞后,可以通过影响LDL受体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LDL受体的合成;也可以通过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还可以通过影响胆固醇的转化,加速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储存下来;最终降低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这种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本题考查胆固醇平衡的调节机理,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4.【答案】AD

45

c

25

A

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基因突变的结果;人体会通过细胞免疫杀死突变后的癌细胞

【解析】解:(1)分析题图可知,图1所示的染色体变异先是14号和21号染色体缺失短臂部分,然后21号染色体易位到14号染色体上,从而使子代出现易位型21-三体,故染色体变异除易位之外还有缺失和染色体数目非整倍化变异等变异类型。故选:AD。

(2)分析题图可知,该母亲体内发生图1所示变异类型后,图示的14号和21号染色体由4条变为3条,减少1条,故该体细胞染色体数通常为46-1=45条。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应含有2条14号染色体(一条正常14,一条易位型14/21)和3条21号染色体(两条正常21,一条易位型14/21),故该种个体染色体组成为(14、14/21、21、21),应是图2中c型卵细胞(14/21、21)与正常精子(14、21)受精产生的。正常男性体内的染色体由24种形态(22种常染色体+X+Y),该男性患儿体细胞内含有24+1=25(22种常染色体+X+Y)+14/21)种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3)已知抑癌基因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原癌基因是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