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产业研究报告_第1页
中国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产业研究报告_第2页
中国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产业研究报告_第3页
中国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产业研究报告_第4页
中国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产业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产业研究报告中国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产业研究报告1、国际环境1.1、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新技术产业化带动智能终端市场爆炸式增长;新型显示面板需求回暖 智能终端主要表现形式有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等,智能终端包含的主要要素有:高性能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网络接入。 从2007年的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开始,智能终端市场发生巨变,智能终端产业开始了一日千里的变化。目前,移动终端市场已经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天下;而智能电视也在彩电市场异军崛起,并日益壮大;随着全球个人终端产品型态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最终用户将同时拥有PC、平板设备、智能手机等更多智能终端产品。 2013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回暖为PC、平板设备、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产业带来利好因素。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可穿戴智能终端等新产品不断涌现,智能终端产业在未来几年会风生水起。表格SEQ表格\*ARABIC1:2010-2013年全球主要智能终端产品出货量统计智能终端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PC(亿台)3.513.533.673.16平板电脑(亿部)0.170.671.442.17智能手机(亿部)3.054.917.2510.04智能电视(亿台)0.070.520.660.76图SEQ图\*ARABIC1:2010-2013年全球主要智能终端产品出货量统计 智能终端产业的迅速发展,为面板产业带来利好因素。全球主要面板厂的营运逐步回归正轨,并陆续走出泥沼实现赢利。中小尺寸面板市场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专业显示市场需求增长带动下,实现持续增长。受到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及笔记型电脑等主要应用市场成熟稳定影响,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场增长空间相对较小。1.2、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分布从“三足鼎立”向“三国四地”转变 目前,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分布正从原来的“三足鼎立”向“三国四地”转变。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亚洲已成为TFT-LCD彩色液晶显示器件研发及生产制造中心。其中,日本是最早将液晶显示器商业化的国家,是该产业的先驱,拥有完整产业链;韩国则采取规模经济的竞争策略,产能最高,且十分注重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以求在技术层面上与日本厂商并驾齐驱;中国台湾地区通过引进日韩先进技术、制定产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等策略成为继日韩之后又一个液晶显示器产业技术发达的地区。 中国面板产业虽起步较晚,然而经过近10年的努力,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中国内地液晶面板高世代线建成,海外企业在国内的竞争优势正逐步丧失,为了继续抢占中国市场,海外企业陆续改变原先不肯向中国输出技术的策略,通过在中国投资建厂,设立生产基地,贴近终端产品市场,在国内市场与本土企业展开竞争。 截至2013年底,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面板市场份额,其中韩国超过50%,中国台湾约占30%,日本和中国大陆各约占10%。各自具备不同的产业特点。新型显示面板全球五大厂商(韩国三星和乐金、台湾友达和奇美、日本夏普)占据全球生产和销售总量的80%以上;等离子体显示产业基本形成日、韩、中三足鼎立之势。 全球OLED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其中,以柯达、CDT为代表的美国和欧洲企业掌握着OLED的核心专利技术。在OLED产业化方面,日韩和台湾企业发展较快。三星SDI、LGD、奇晶光电、铼宝已经量产小尺寸OLED面板,许多日本厂商包括Sony、爱普生、东芝、日立等均已启动了OLED小尺寸面板的生产。 目前在彩色PDP大规模生产方面技术最先进且成熟度较高的企业在日本,代表生产商有松下、日立、先锋、NEC。日本采用世界先进的水平纯黑驱动系统技术,高亮度、高对比度,且产品更新快,属于高端PDP产品。松下一直保持着全球等离子市场五成以上的份额。另一方面,达到1.89亿户,新增3G用户1.69亿户,总量达到4亿户。同时,宽带接入速率普遍提升,用户上网体验进一步改善,4M及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比达到79%,实现两年翻倍。2013年,中国农村宽带基础设施条件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新增1.9万个行政村通宽带,通宽带比例从2012年年初的88%提高到91%。2014年将继续提高宽带网络能力,新增FTTH(光纤接入)覆盖家庭3000万户,建设完成TD-LTE基站30万个,新增1.38万个行政村通宽带。中国宽带发展将迎来无线化和高速化,为智能终端产品的普及创造了良好的使用环境,大大提高智能终端产品使用的方便性,加快了智能终端产品的渗透速度,从而带动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飞速发展。2.5、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 中国在各类智能终端产品产量方面均位于世界前列,面板需求量巨大。因为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龙头企业放缓了在本国的产能投资,中国内地成为全球生产线建设的重点,中国新型显示新技术量产进程将明显加快,全球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三星、LGD和友达光电均在中国大陆地区投资建设8.5代线。随着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布局向中国转移的进程逐渐加快,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鄂等四大产业聚集区均已拥有高世代线。中国内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面板自给率逐渐攀升,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3、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3.1、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多条高世代液晶线满产,增强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高,面板自给率逐渐攀升,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显示终端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各类电子终端产品产量方面均位于世界前列。彩电产量的不断增加和其他电子终端产品的持续增长,为面板市场提供了巨大需求。从全球整体供需的角度看,受经济危机影响,国际龙头企业放缓了产能投资,中国则加强投资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布局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产业规模迅速壮大,自给能力显著提升。新型显示产业是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是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了光电子、微电子、化学、制造装备、半导体工程和材料等多个学科,具有产业链长、多领域交叉的特点,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中国与新型显示技术相关的产品产值约占信息产业总产值的30%,彩电制造能力已占全球彩电产业总加工能力的47%,中国已成为新型显示相关产品的制造大国,已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技术和产业基础。TFT-LCD技术方面,中国自主建设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率先取得突破进展,骨干企业已将重心转向低温多晶硅(LTPS)和氧化物(Oxide)等背板演进技术的研发,在高分辨率、宽视角、低功耗和窄边框等新技术上加大投入,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AMOLED技术也取得一定的进展。多种具有鲜明特色的LCD和AMOLED样品相继问世,110英寸4K×2K、98英寸8K×4K、65英寸氧化物背板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30英寸以上AMOLED显示屏以及6英寸高PPILTPSTFT手机用显示屏等产品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在OLED机理研究、材料开发、器件结构设计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在材料和工艺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OLED技术已经初步满足实用化的要求,并在材料、彩色化、大尺寸、柔性显示、照明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量产进程稳步推进。多条高世代线的投产带动上游材料和设备的发展,推动了玻璃基板、液晶材料、背光源组件、驱动IC等配套产业备的国产化进程,使中国平板显示配套产业开始取得突破。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下,本地化配套能力不断提升,骨干企业本地化配套率超过30%。2014年,本土化材料配套率有望超过40%,装备本土化率有望提升至16%,总采购金额超过150亿元。随着新增产能陆续达到满产,国内平板显示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改善,成功扭亏为盈。以京东方为例,全年盈利比2012年将提升6倍左右。天马和华星光电经营情况也普遍好转。3.2、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展望2015年,在政策引导、市场供给、技术创新以及规模增长等方面作用下,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格局将进行重大调整。在此影响下,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是政府将继续保持在新型显示产业方面的支持力度,产业政策环境持续向好;二是全球范围的面板供需情况将出现结构性过剩,市场竞争日趋复杂;三是新技术产业化以及新产品量产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应用进程明显加快;四是凭借终端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重心继续向我国转移。虽然从整体看,2014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情况将延续前两年的稳健态势,持续向好,但在产业规模快速壮大过程中,有以下特点。供需趋于平稳新技术应用加快。2015年我国新型显示新技术量产进程将明显加快,全球产业重心向我国转移,但市场竞争日趋复杂。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共有16条4.5代及以上生产线建成投产,分别为4条4.5代线、6条5代线(含5.5代线)、2条6代线和4条8.5代线,其中,2条8.5代线、1条5.5代AMOLED生产线为新竣工投产。从产品供需来看,国内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全球面板供需日趋平衡。以大尺寸面板为例,2013年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为11600万平方米,大尺寸显示面板有效产能为11900万平方米,全球面板供需已接近平衡点。从产品结构来看,显示面板分化明显,显示器、电视用大尺寸面板需求增长趋缓,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主的中小尺寸面板则处于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在20%以上,成为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力。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将导致发达地区电视需求继续衰退,新兴市场成长乏力,国内“节能惠民”等政策的到期退出也将影响我国电视整机市场的持续增长,因此,大尺寸面板市场的增长将进一步放缓,预计将保持4%左右的增长。随着我国新建生产线逐渐满产,全球范围的面板供需情况将出现结构性过剩,竞争日趋复杂。可以预见,竞争对手将采取ITA(扩围)等关税贸易方式以及价格、专利、标准、能效、环境评价等多种非关税壁垒手段打压国内企业,在我国产业链建设和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制造障碍,产业竞争也将从技术、产能等层面向产业链、环保、知识产权等全方位展开。新技术应用进程明显加快。在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整体增长趋缓的形势下,新技术产业化以及新产品量产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TFT-LCD技术方面,在自主建设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取得突破进展后,骨干企业已将重心转向新一代显示技术布局,在高分辨率、宽视角、低功耗和窄边框等新技术上加大投入,AMOLED技术也取得一定进展。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半导体(Oxide)、四道光罩工艺等新技术逐步导入生产线,110英寸4K×2K、98英寸8K×4K、65英寸氧化物背板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6英寸高PPILTPSTFT手机用显示屏等产品处于国际先进行列,超高分辨率的55英寸4K×2K液晶电视面板实现量产,电视用30英寸以上AMOLED面板样品研制成功,本土企业专利申请数近5000件。2015年,中国新型显示新技术量产进程将明显加快,将有一条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TFT-LCD生产线投入量产,多条AMOLED生产线建成投产,触控显示一体化相关产业布局进展顺利,中国的高端面板生产能力将取得明显进展。全球产业重心继续向中国转移。在各类电子终端产品产量方面均位于世界前列,面板市场需求量巨大。从全球整体供需角度看,受经济危机影响,国际龙头企业放缓了在本国的产能投资,中国内地成为全球生产线建设的重点,三星、LGD和友达光电均在中国大陆地区投资建设8.5代线,其中,三星苏州8.5代线在2013年正式竣工投产。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布局向中国转移的进程逐渐加快,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鄂等四大产业聚集区均已拥有高世代线。整体规模扩张政策环境持续向好。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将快速扩张,新政策的出台将推动产业的发展。2014年,中国将有两条新的8.5代线进入满产,国产面板产能进一步增加,产业整体规模将快速扩张,在2013年行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基础上,2014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有望接近1500亿元。在面板供给能力增长的带动下,面板自给率有望超过45%,贸易逆差将进一步缩减,产业聚集区在面板生产线和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方面也将有所取舍、各具特色。京东方鄂尔多斯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和采用金属氧化物背板技术的合肥8.5代面板生产线将在2014年进入量产阶段,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将在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储备和量产化进程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珠三角地区未来两年内将有2条8.5代高世代线建成投产,进一步满足广东、福建等电视生产基地的面板需求,稳定供给。以重庆、成都、武汉为代表的川渝鄂地区着重在中小尺寸面板和触摸屏方面展开布局,将进一步完善该区域移动智能终端产品产业链建设。展望2015年,相关部委将继续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加强规划、完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已连续实施3年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将继续执行,除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外,提高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也将成为支持重点。二是对国内显示产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2010~2012年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规划》的后续指导性文件有望推出,新政策的出台将会对新形势下我国显示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价格持续下跌关键配套能力缺失。面板价格持续下跌、关键配套能力缺失、知识产权储备缺乏、地方投资热情高涨等因素将影响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2014年,面板需求将呈现结构性供大于求的局面,面板价格将进一步下降。这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新开产能带来面板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回落,一方面是市场供给量变化带动终端厂商调整库存,面板价格随之变化;另一方面则是先进企业为保持市场份额主动降价。二是考虑全球经济复苏速度缓慢,液晶电视市场成长仍将较为保守,终端市场需求不振对面板价格将产生压力。三是新技术升级影响面板价格和产能,面板企业通过推出新尺寸和积极引入新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保证获利空间。随着全球液晶面板市场逐渐成熟,今年面板价格下跌趋势基本确定。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面板企业可能凭借产线折旧完成和产业链完备的优势继续压低面板价格,以保证市场份额和企业现金流;还可能通过调整制程,推出高附加值的新型显示产品,保证高额利润率。由于我国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建成时间较短,生产线折旧压力巨大,面板价格走向将对企业经营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关键配套能力缺失或将影响产业安全。国内装备、零配件和材料领域的基础十分薄弱,已建、在建的高世代TFT-LCD面板生产线90%以上的工艺设备、70%以上的零配件和材料仍依赖进口,关键材料和核心装备已成为制约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瓶颈。2014年随着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大,材料与设备配套能力缺失对产业发展的制约将更加凸显。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本地化配套能力不断提升,骨干企业本地化配套率超过30%。但与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国内配套产业起步晚,技术基础弱,对进口依赖程度大,核心工艺设备被少数国外厂商垄断,基板玻璃、液晶材料、偏光片、光学薄膜等上游关键材料配套方面受到的制约仍然较大。我国上游配套企业基本属于中小企业,技术与资本沉淀不足,技术研发投入有限,在与实力雄厚的国际大厂竞争中劣势明显。如何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企业规模过小、缺少积累以及发展环境不甚合理等问题,是决定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下一步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知识产权储备缺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隐忧。未来面对不断缩减的市场份额,国际企业很可能以知识产权作为利器,遏制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境外龙头企业在显示领域拥有的专利数量众多,在成熟技术领域已完成专利积累,在新技术领域也加快布局。我国进入新型显示产业时间较晚,专利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液晶显示产业专利分析报告》统计,液晶显示全球专利申请前10位中,有韩国企业2家、日本企业7家、我国台湾地区企业1家,没有我国大陆地区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以知识产权或专利作为利器,遏制包括我国企业在内的竞争对手的发展。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缺乏储备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隐忧,与快速壮大的产业规模相比,知识产权攻防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地方投资热情高涨恐带来重复建设。国务院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随着近期国内骨干面板企业盈利水平不断好转,企业和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信心增强,投资热情明显高涨,相关项目无序上马的端倪初现。目前国内建成、已建和宣布计划建设的AMOLED生产线项目有8个,涉及新型显示产业投资的相关省份超过10个。由于新型显示产业对GDP巨大的拉动作用,加之我国作为终端产品制造大国的地位,地方政府对显示产业的投资始终青睐有加。但是,新型显示产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强大的企业背景支持。为保持企业的有效竞争力,目前新型显示产业发达地区趋向产业集聚,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主要的面板企业最多不超过4家,而中国大陆则高达数十家,这种投资主体分散的形式与全球产业集聚发展的趋势明显相悖。3.3、智能终端发展现状中国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已经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以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等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成为信息消费的新热点,发展势头迅猛。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智能终端产业已经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智能手机2012年国内市场出货量为2.58亿部,同比增长166.8%,占国内市场手机市场总出货量的55.3%,首次超过功能机的份额。2013年,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达4.23亿部,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2012年手机即时通信软件“微信”的用户突破2亿,到2013年底“微信”活跃用户已达3.55亿,全国即时通信用户已超4.55亿,大幅拉动了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增长。从应用服务看,基于智能终端的平台属性,第三方开发企业围绕位置服务等开展了与世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运营服务,市场效果良好。基于智能终端平台的应用服务不断增长,其发展速度远高于硬件产业的发展速度,拓展了信息消费的范围,提升了信息消费的层次。图SEQ图\*ARABIC2:中国主要智能终端产品出货量统计从商业模式看,智能终端需求的增长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不断丰富,推动了传统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用户消费方式的转变,对通信、金融服务、传统商业等影响巨大。智能终端需求的增长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不断丰富,带来了用户消费行为的转变,推动了传统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传统行业转型带来了新的契机,并且能够有效促进信息消费。智能终端对于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智能终端是信息消费的重要物质支撑,它与软件相配合,共同促进了信息消费。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为代表的智能终端逐渐成为信息产品消费的主力。在医疗、交通、电力、金融等领域,各种新型的智能产品不断涌现,市场潜力巨大。其次,智能终端是进一步扩大信息消费规模,包括服务规模的重要引擎。迄今为止,信息技术经历了主机时代、PC时代、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四个发展阶段,终端设备在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向不同的应用需求,硬件技术的多样化成为必然趋势。未来,围绕着硬件技术的进步,比如传感器、系统集成等技术的发展,信息消费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会为消费者和社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智能终端是持续提升信息消费效益的重要保障。英特尔、苹果、谷歌等公司的模式都是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服务提升企业的效益。更多的参与方也是在硬件平台之上创造和发明,不断挖掘新的价值。基于智能终端的商业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信息消费层次和效益水平。正因为智能终端具有以上这些重要作用,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其作为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中国也于2013年8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其中明确提出“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同时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3.4、智能终端发展趋势中国智能终端产业未来发展重点是,政策方面国家会加大对智能终端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智能终端产品的创新发展。作为全球信息技术创新要素最丰富密集的领域之一,智能终端的发展商机显而易见。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转变政府工作职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也开展了许多工作:加大对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的支持;加大对智能终端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智能终端产品的创新发展。产业链与产品方面;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需要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生态链,这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此外,在大力拓展行业应用市场的同时,还要促进软硬件的联合研发与应用。根据目前掌握数据,预计2014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增长17%,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5亿部,智能终端整体市场平稳向上发展。与此同时4G手机为移动智能终端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移动宣布2014年将销售1亿部4G智能手机。其他两家运营商也分别拿到了TD-LTE,FDD-LTE牌照。运营商将在中国进行快速的4G智能手机部署。预计2014年下半年将迎来4G手机的高峰销售阶段。2013年中国城镇市场智能终端的保有率已经很高,PC和智能手机市场都已经日益饱和。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内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随着宽带网络普及,终端价格下降,客户群细分以及厂商营销手段的多样化,2014年市场开始逐步向农村拓展。消费者在客厅拥有更多的智能终端的选择,无论是传统的PC、平板、手机,还是智能电视、机顶盒和游戏机,一场新的客厅终端会展开竞争。4、国内产业布局状况4.1、TFT-LCD产业链整体布局 在系统性和持续性的产业政策引导下,目前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已基本完成了产业的布局。初步形成了北京辐射圈(京津塘)、长三角地区(苏州-南京-合肥)、珠三角地区(广州-佛山-深圳)、海西经济区(台北-厦门-福州)、以成都为主的西部开发区(成都-绵阳-重庆)等各具特色、分工合作的产业园区聚集格局。表格SEQ表格\*ARABIC3:国内主要的五大TFT-LCD平板显示产业集聚区概况地理范围整机一体化模组液晶面板线芯片LED上游材料京津塘冠捷、三星电子、同方BOE京东方BOE京东方5G、8G、8.5G同方康宁玻璃合肥-南京-苏州安康、海尔、长虹长虹、海尔景智、康佳、LG、瀚宇、三星、华映6G、7.5G、8G、8.5G长虹、海尔彩虹彩虹玻璃深圳-广州-佛山TCL、康佳、创维、长虹、海信TCL、康佳、创维、海信奇美、TCL、创维、智翔光电5G、二条8.5G、TCL、海信创维、TCL、康佳、旭硝子重庆-成都-绵阳重康、海尔、长虹、TCL长虹长虹、TCL、长智二条4.5、8.5代(规划)长虹中光电玻璃福州-厦门-台北冠捷、厦华、LG厦华友达、华映冠智5.5G4.2、TFT-LCD上游产业链布局4.2.1、玻璃基板 国内玻璃基板产业已初具与面板匹配的供应布局。彩虹在张家港的5代、8.5代布局(可就近供应昆山龙腾光电及上海中航光电);合肥6代、8.5代布局(可就近供应合肥京东方面板企业);广州佛山顺德区的8.5代(可对广东境内的包括华星光电、深天马以及广州LGD等面板企业供应)等。东旭集团分别在咸阳、郑州、石家庄、绵阳、营口、武汉、芜湖等地设立1~8.5代玻璃基板产线,形成了规模优势。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中光电、南玻、天马、洛玻、安徽蚌埠工业设计研究院等本土企业也在加快产业布局。4.2.2、液晶材料目前,国际上主要有四家液晶材料公司,它们分别是德国默克(Merck)公司、日本智索(Chisso)公司、大日本油墨和日本ADK公司。由于TFT液晶材料的高技术壁垒,导致中高端液晶材料市场多年来一直处于垄断状态。中国国内生产液晶材料的企业有10多家,目前主要生产液晶化学品和单体液晶,这些产品出口给国外的液晶生产商。西安瑞联近代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烟台万润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康鹏化学有限公司、浙江永太科技有限公司、烟台显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成为国外几家TFT液晶材料生产厂商的主要供应商;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河北迈尔斯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积极积极备战,提升液晶材料生产水平。4.2.3、偏光片 偏光片的制造技术一直被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垄断,中国内地企业生产TFT型偏光片在技术上非常困难。现有本土企业在偏光片领域生产规模偏小,主要厂商有盛波光电、三利谱、富鸿电子、玮达光电、温州侨业、乐凯等。这些企业大都批量供应中低端TN-LCD用偏光片和部分STN-LCD用偏光片,主要应用在各类精密仪器仪表盘、眼镜、电子词典、MP3、MP4、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等中小尺寸领域。相反,电脑、液晶显示器、电视机等高端产品的偏光片还是要从日本、韩国或台湾地区进口。4.2.4、彩色滤光片 彩色滤光片是液晶显示中三大关键件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显示器所呈现图像颜色的优劣。目前中国已建彩色滤光片生产线有武汉天马的4.5代线、上海剑腾液晶显示的5代线、上广电富士的5代线、深圳深超光电的5代线、厦门天马的5.5代线以及深圳莱宝高额、南玻伟光、比亚迪和长沙普照-爱伯乐的2.5代线等。4.2.5、驱动IC 在液晶面板用驱动IC领域,驱动IC是液晶模块中所占成本比例最高的部分,中国内地仅有的两条面板生产线,其驱动IC采购权都在外方手中,京东方—Hydis的关联公司Magnachip是全球五大大尺寸驱动IC厂家。上广电-NEC的关联公司NEC是全球第三大大尺寸驱动IC厂家。4.2.6、背光模组 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面板本身并不发光,必须借助背光模块才能实现显示功能。它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反射板、扩散板、增光片以及外框架等部分组成。为了配合企业液晶模块生产线需要,日、韩及中国台湾都在大陆设有背光模组厂家,本土也有100多家背光模组厂商,基本能满足国内液晶模块厂商生产的需要。一般来说模块生产厂商均目前大部分背光源厂商都是围绕TFT-LCD面板/模组厂商就地供应或In-House配套,很少将其产品销往距离工厂较远的地区。4.3、OLED产业布局 目前来看,发展OLED显示技术和产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包括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内地。纳入国家“十二五”计划的OLED产业,在发改委、工信部的支持下,得到长足的发展,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中国的OLED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3个区域。表格SEQ表格\*ARABIC4:中国OLED产业布局情况表地点代数类型北京PEOLED昆山2.5PEOLED昆山4.5、5.5AMOLED上海2.5、4.5AMOLED厦门5.5AMOLED佛山2.5PEOLED佛山4.5*2AMOLED汕头2.5PEOLED成都4.5AMOLED鄂尔多斯5.5AMOLED四川2.5PEOLED四川4.5AMOLED深圳4.5AMOLED 目前,中国在OLED方面主要集中在中小尺寸,并且在PMOLED和AMOLED面板两方面都有进展。除了清华维信诺之外,还有汕尾信利、上海天马、佛山彩虹等多家企业从事小尺寸PMOLED的研发和生产。此外,维信诺、京东方、长虹等显示终端厂商也开始涉足AMOLED产业。如京东方开始筹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TCL、创维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研发和产业化,电子科技大学和京东方也共同建立了OLED联合实验室。 2012年南京在紫金(新港)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立OLED产业孵化区。社区内已成立了一个光电技术研究院,地方准备把它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平板显示的创新中心,主要功能就是进行OLED项目的孵化。依托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和液晶谷,围绕OLED显示和OLED照明,重点发展OLED材料、面板、模组、终端等,打造OLED全产业链。同时南京政府还规划了300亩的OLED产业基地,把OLED相关领域产业集中在一起。 2013年11月27日,TCL集团子公司华星光电宣布,投资244亿元建立二期第8.5代TFT-LCD(含氧化物半导体及AMOLED)生产建设项目,并于2015年5月份投产。国内另一大面板企业京东方宣布其在鄂尔多斯市的5.5代面板生产线正式投产,并可生产OLED小尺寸面板。4.4、智能终端产业布局 中国智能终端产品线较长,产品众多。同时,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产业区域聚集效应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已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以及海西经济区五大智能终端产业区域。环渤海区域(北京、天津、青岛)产业集群,主要生产智能手机、电子家电等。其中天津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和移动通信手机的三大生产基地之一。长三角洲(上海、杭州、苏州)产业集群主要从事智能家电和IC的设计生产。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东莞)则具备多种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能力,如果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装备等50多种智能终端产品。尤其广东省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产业链布局完整。中西部产业群(成都、重庆、武汉、长沙、西安)主要生产笔记本和新型显示器。海西经济区(台北-厦门-福州)是我国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电视和手机等四大显示终端产品的生产基地。5、国内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随着智能终端产品爆炸式的增长,其上游产业TFT-LCD和OLED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呈现“三国四地博弈”格局,基于价格战的知识产权战、情报战、人才战、舆论战等“复合战”越演越烈,特别是大尺寸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后,各面板产商纷纷向增长较快的中小尺寸市场转移,导致中小尺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其实新型显示产业之间的竞争一直都是韩日台及大陆之间的竞争。目前投入TFT-LCD/OLED面板生产的厂商都在亚洲,分别是日本、韩国、台湾和大陆,共14家企业。其中一线液晶面板制造商为韩国的三星电子、韩国LG电子公司、台湾友达光电、新奇美电子以及日本的夏普电子。2013年这五家一线液晶面板厂商合计产能占全球液晶面板产能的79.6%。前三家液晶面板生产厂商是三星电子、LG电子、友达光电,他们的市场占有率相近,竞争力相当。因为国外产业环境的不断变化,韩国、日本、台湾厂商倾向于将生产基地建在大陆。一方面带动了大陆的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国内的竞争态势。5.1、TFT-LCD竞争态势5.1.1、国内外主要面板厂商市场份额 2013年全球TFT-LCD电视面板市场前5大厂及其市占率,分别依序为LGD市占25.2%、三星23.8%、群创15.8%、友达14.8%、夏普7.1%。至于中国面板厂华星光电、京东方在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市占率分别达6.9%、4.3%,分别位居第6位及第7位。 TFT-LCD显示器面板方面,2013年全球显示器面板市场出货面积也由LGD以市占率30.7%位居领先地位,排名第2位的是群创、市占率约25.7%。友达在显示器面板市场占有率约16.3%、三星市占率约11.4%,分别位居第3位及第4位。京东方显示器面板出货市占率达到10%,排名第五。 笔记型电脑TFT-LCD面板去年前4大供应商及其市占率分别为LGD占32.1%、友达21.8%、群创21%、三星18.5%,合计市占率超过90%,排名在后的京东方市占率仅3.9%。 2013年,韩国三星仍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厂,市占率达22.9%。日本夏普居次,市占率为13.2%。日本索尼市占率为11.8%,排名第三。乐金市占率为11.5%,排名第四。台湾群创光电(CMI)排名第五,市占率为6.5%。5.1.2、韩系厂商产业重心向中国内地转移,中国厂商将面临韩厂国内量产线的竞争 2014年包括SDC、BOE、LGD位于中国三条8.5代线加入营运,TFT-LCD的产能扩张竞赛将让各厂间的竞争将愈趋激烈。 韩国、日本和台湾面板生产厂商中,日本和台湾在内地投资相对谨慎,没有大规模的内地生产线的投资。台湾厂商注重产品差异化布局,投资策略保守。台湾面板厂群创和友达在面板世代线布局上较为完整,可以在不同世代线做各应用的最佳经济切割产品,特别在液晶电视产品的布局上总是领先其他面板厂推出新尺寸产品。同时台厂也拥有全球最多的5代线和6代线产能,但另一方面来看,台厂8.5代线较少,高世代产能不足,且因面板产业持续亏损而投资策略保守。将使得台厂在下一轮的产业竞争中可能面临巨大挑战。韩系厂商强化垂直产业链优势,并将重心转移到中国国内。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中国苏州和广州分别建设了8.5代线面板厂,取得了中国国内市场竞争的优势,中国厂商将面临韩厂国内量产线的竞争。5.1.3、中国内地TFT-LCD生产厂商竞争力表格SEQ表格\*ARABIC5:2013年国内外主要厂商TFT-LCD国内产值排名企业排名企业名称产量(万片)产值(千元)1LGD4414480462922奇美3273334757783京东方25240253836494友达2250219482715华星33834122302206天马2015953724827三星67238537 从上表可见,国内排名前七的生产厂商中仅有京东方、华星光电和天马微电子为内资企业;韩国企业两家,分别为LGD和三星;奇美、友达为台资企业。表格SEQ表格\*ARABIC6:中国内地TFT-LCD生产厂商国内生产产品尺寸及竞争力厂商产品尺寸竞争力LGD大尺寸强奇美大尺寸强小尺寸一般京东方大尺寸一般小尺寸弱友达大尺寸强小尺寸弱华星大尺寸弱天马小尺寸弱三星小尺寸强5.2、OLED竞争态势竞争态势 OLED凭借着出色的动态显示效果、和优秀的黑位还有节能等优点,被确定为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重点。行业发展之初,面板企业纷纷投入研发,且朝着商务化发展方向发展。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OELD高成本和不良率较高的问题日益凸显,企业投资热情减退。相较于TFT-LCD的激烈竞争,OLED行业竞争表现平淡。 日本企业对OLED的兴趣不高,索尼和松下纷纷表示退出OLED产业。韩国三星对OLED的投资较少,而LG在OLED项目上的推进速度完全超过了绝大多数的竞争者,成为全球OLED产业的领军企业。截至到2014年四月LG8.5代OLED试验线的成品率已经从三年前的5%提升到70%,同时LG8.5代OLED量产线将在2014年下半年投产。 国内企业看好OLED未来市场,纷纷投入资金建设OLED生产线。2010年,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天马)在现有4.5代TFT-LCD生产线场地内建设了一条月加工玻璃基板1000张的4.5代AMOLED中试线。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已经先后在4.5代试验线上,验证了包括低温多晶硅技术、金属氧化物和OLED涂覆技术等许多次世代半导体显示面板的“核心工艺”,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大量专利成果。2014年京东方合肥第二条8.5代线投产的基础上,京东方还将成为第三个在8.5代这等最高世代线上验证OLED量产技术的企业。为了满足未来OLED市场的需要,华星光电还计划在2016年再增加一条生产线,专门用来生产OLED电视。国内企业对OLED的投资较韩国企业晚了三年,差距较小,未来竞争力较强。表格SEQ表格\*ARABIC7:国内外主要厂商在大陆新建AMOLED生产线状况公司地点世代玻璃基板尺寸量产期天马上海5.51300×1500Q4’15京东方鄂尔多斯5.51300×1500Q1’15维信诺昆山5.51300×1500Q4’15和辉光电上海5.5730×920Q4’145.3、国内主要面板生产企业 中国大陆面板厂虽起步较晚,然而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中国面板产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是唯一一个拥有庞大内需市场的面板生产基地。中国平板电脑面板的市占率将由2013年的11%提升到2014年的25%,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另一方面,面板材料的本土化趋势,产业链的本土化比重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国面板生产厂商也开始发力,持续扩大投资。其中表现突出的企业是京东方、深圳天马、龙腾光电和华星光电。 京东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半导体显示技术、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商。京东方的平板显示出货量及市占率均位列全球业内前五。京东方拥有北京第5代和第8.5代TFT-LCD生产线、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合肥第6代TFT-LCD生产线和第8.5代氧化物TFT-LCD生产线以及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生产线等六条半导体显示生产线。截至2014年3月31日,京东方注册资本135.2亿元,净资产739亿元,总资产1264亿元,员工人数26,922人。在北京、四川成都、安徽合肥、内蒙古鄂尔多斯、重庆、河北固安、江苏苏州、福建厦门等地拥有多个研发制造基地,营销和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等全球主要地区。 天马微电子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专业生产、经营液晶显示器(LCD)及液晶显示模块(LCM)的高科技企业。成员企业包括深圳天马、上海天马、成都天马、武汉天马、厦门天马、上海中航光电子、日本NLT及海外子公司欧洲天马、美国天马、韩国天马、驰誉电子等。公司拥有STN-LCD、TFT-LCD、LTPS-LCD及CF等多条生产线和模块工厂以及一条筹建中的AM-OLED生产线。营销网络遍布全球,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MP3/MP4、车载显示、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领域。市场占有率居国际同行业前列,已成为国内中小尺寸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 龙腾光电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12日,由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与龙腾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总投资金额16亿美元,中方控股51%,是中国第三座五代线从事液晶显示面板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龙腾光电目前已具备每月投入12万片以上玻璃基板的处理能力,是国内最具生产规模的五代线TFT-LCD生产企业。龙腾光电生产笔记本电脑、台式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用面板以及车载工控、消费性电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产品,产品规格涵盖1.77寸-27寸。 华星光电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200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一家高新科技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03.5亿元,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45亿元,是深圳市建市以来单笔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2012年初,华星光电被认定为“广东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深圳液晶平板显示)”。主要产品为28吋、32吋、48吋、49吋、55吋以及110吋液晶面板,设计产能为月加工玻璃基板10万张。2013年通过生产工艺优化,产能再创新高,达到13万片。华星光电二期项目于13年11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于光明新区原厂区预留用地,项目总投资244亿元,月产能10万片,其中7万片为非晶硅半导体玻璃基板,3万片为氧化物半导体玻璃基板。6、国内产业发展空间分析6.1、国内TFT-LCD产业缺失环节 国内本土缺少关键技术。TFT-LCD产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生产线技术更替快、关联产业密集、专利壁垒高和国际化分工的特殊产业,其价值体现在整个产业链上,而不是单纯生产线的竞争。TFT-LCD显示产业链当中,国内零配件和材料厂商起步晚、技术基础与研发力量较弱,关键工艺设备均被少数几家国外厂商所垄断。国内目前新型显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与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核心技术方面。目前国内企业在关键工艺技术与生产设备上仍未有大量涉足,满足全部生产工艺过程的整条生产线制造配套与提供能力还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国内本土缺少上游配套材料。TFT-LCD产业绝大部分的关键材料和零配件目前仍然依靠进口。在基板玻璃、液晶材料、偏光片、光学薄膜等上游关键材料配套方面受到的日本、韩国、台湾和其它国家制约仍然较大。另外,上游配套国内企业基本属于中小企业,技术与资本实力不强,在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与雄厚资金实力的国际大厂竞争当中劣势明显。中国液晶面板的上游配套产业起步要晚一些,至今还没能建成完整的上游配套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立一个完整的上游配套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