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心理学知识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理事国家心理咨询师鉴定省专家组组长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指导委员会委员李幸民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目录
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与方法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第一单元感觉概述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第三单元感觉现象第四单元各种感觉第五单元知觉概述第六单元知觉种类第四节记忆第一单元记忆及记忆过程第二单元表象第三单元三个记忆系统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象第一单元思维概述第二单元思维种类第三单元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第四单元语言与言语第五单元想象第六节意识与注意第一单元意识概述第二单元注意概述第三单元注意的特征第七节需要与动机第一单元需要与动机概述第二单元需要层次理论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一单元情绪情感概述第二单元情绪理论第三单元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第四单元情绪情感的种类第五单元意志第九节人格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Psyche+logos=psychology
灵魂表达心理学它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本节内容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一、心理学概述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p2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p1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分支的关系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等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动力)能力、气质和性格(特征)
心理过程人格心理现象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主要由两大方面组成(该表要记)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p3知—知之深情—情之切意—意之坚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B)心理过程是通过人格表现出来的(C)心理过程和人格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心理现象(D)人格和心理过程是相同的概念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一句话,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心理是脑的功能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一、心理是脑的功能(知识点)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具体的说: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理由初级不断向高级发展。心理发展的阶段:(知识点)1、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2、知觉阶段—脊椎动物3、思维的萌芽阶段--灵长类动物4、思维阶段—人的身上,有了人的心理。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思维的萌芽的三个阶段。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狼孩的故事)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心理可以通过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进行研究。心理反映的特点:能动性和主观性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自然(B)环境(C)行为(D)社会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狼孩:人的心理的社会性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了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们给她取名卡玛拉。卡玛拉刚开始被救出来之后,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她像狼那样用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就把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深夜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心理学的性质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心理学的哲学根源心理学的生物学根源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时间:1879年
地点:德国,莱比锡大学
人物: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心理学之父)标志性事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意义:科学心理学诞生WilhelmWundt(1832-1920)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人物:(德国)冯特(1879,莱比锡);铁钦纳观点: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方法:内省法冯特、铁钦纳用()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A)内省(B)测验(C)实验(D)条件反射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行为主义(behaviorism):近代心理学的两大流派之一人物:(美国)华生;斯金纳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方法:探索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JohnWatson(1878–1958)
B.F.Skinner(1904-1990)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只要确定了(),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A)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B)心理现象的整体属性(C)心理在适应环境中机能(D)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华生:《行为主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不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遗传的天才》霍尔“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完形心理学)人物:(德国)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整体>部分之和MaxWertheimer
WolfgangKöhler
KurtKoffka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整体>部分之和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四)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人物:(美国)杜威、詹姆士观点: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机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机能)。WilliamJames
JOHNDEWEY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詹姆士(B)铁钦纳(C)华生(D)弗洛伊德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近代心理学的两大流派之一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概念: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人格的结构:本我、自我、超我SigmundFreud(1856~1939)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六)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六)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物:马斯洛;罗杰斯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人自身的价值与尊严,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CarlR.Rogers,1902–1987
AbrahamMaslow
1908-1970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七)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
---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用计算机的原理,以信息加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研究人的认知活动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八)生理心理学(neuropsychology)
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重点: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功能与个体行为及心理过程的关系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A)构成心理的基本元素(B)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C)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D)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心理学历史发展小结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客观性原则:与思辨相对发展性原则:与静止相对实践性原则:与纯理论研究相对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自然观察法)。
不能干预活动,不能控制条件。
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
访谈法(提纲)
问卷法(信效度、取样、常模)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实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无关的额外变量)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这种方法叫()。(A)自然(一般)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法(D)实验法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知识点)神经:许多轴突聚集在一起组成的神经纤维。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信息)--接受外界的刺激。
传递信息
整合信息
神经元的分类
感觉性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在传入与传出中起联络作用的。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神经元的类型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内导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向中枢传导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外导神经元)中枢向外周传导神经冲动至肌肉和腺体等效应器官,引起运动和分泌反应联络神经元连接传入和传出NC的作用,分布于脊髓、脑等部位,尤其是大脑皮层刺激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官反应联络神经元神经:由许多平行的神经细胞纤维聚集成束,没有传导方向之分,在同一根神经里,既有传入NC也有传出NC。神经系统由神经分布全身,构成一网络。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脊髓脑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交感神经(唤醒)副交感神经(抑制)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端脑(大脑皮层)间脑:丘脑
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脑干:延脑、桥脑、中脑小脑1.自主2.拮抗3.与情绪有关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P13专栏最后自然段,二级重点掌握)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自主神经系统训练--生物反馈仪器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
脑干间脑小脑端脑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一)脊髓灰质(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白质(脊神经的神经纤维)最低级的中枢,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脊髓的构造与功能
传递躯体与脑的信息并控制脊髓反射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桥脑延脑中脑小脑脊髓间脑端脑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脑干延脑:椎体交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桥脑:联系神经纤维上下行通道、大小脑之间的通道中脑:神经纤维上下行通道,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脑干网状结构的作用和功能:其神经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知识点)p15网状结构是()。(A)言语中枢(B)感觉和运动中枢(C)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D)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中枢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间脑
丘脑:所有感觉神经元(嗅觉除外),都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传入大脑,是皮层下感觉中枢(嗅觉除外)。上丘脑:嗅觉下丘脑:是内脏系统的调节中枢(知识点)底丘脑:肌肉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运行)下丘脑是()。(A)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直接中枢(B)感觉和运动中枢(C)调节呼吸与血压的中枢(D)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四)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灰质在外,白质在内。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病”: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脑血管疾病癫痫脑炎脑膜炎等临床上常见
脑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使许多脑和脊髓疾病能得到迅速准确的诊断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两半球由胼胝体连接起来。大脑皮层: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有两个)四个部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大脑皮层的机能枕叶——视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颞叶——听顶叶——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
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额叶——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前回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区位于()。(A)颞上回(B)额叶中央前回(C)顶叶中央后回(D)枕叶后端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大脑半球的分区运动区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单侧化(左语右形)左半球(言语功能)——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右半球(非言语参与的)——空间形象思维占优势右利手的人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侧化的证据和实验研究1960年(法)布洛卡运动失语区:左半球额叶受损20世纪60年代(美)斯佩里”割裂脑”技术的开展结果:左半球:言语优势半脑右半球:空间方位定向和图形认知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这样的结论,即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A)左右半球在空间知觉上优势均等(B)左右半球在言语功能上优势均等(C)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D)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组成。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胸腺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一)垂体腺:位于丘脑下部生长与性;控制泌尿、血压及生长速度等。(二)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部肾上腺髓质维持血压等功能,肾上腺皮质对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影响。(三)甲状腺:位于气管下端的两侧维持发育和机体代谢,对情绪有影响。(四)性腺:位于生殖器促进第二性征发育与生殖。内分泌系统与心理控制泌尿、血压及生长速度的腺体是()。(A)垂体腺(B)甲状腺(C)胰腺(D)肾上腺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兴奋和抑制(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三)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一)条件反射的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消退抑制、泛化、分化抑制(二)扩散与集中条件反射泛化是由神经过程的扩散引起的。(三)相互诱导:正诱导、负诱导(四)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小结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本节目标1、了解感觉的的感念和种类2、了解感受性和感觉阈限3、了解感觉现象4、熟悉各种感觉5、了解知觉的定义和特性6、了解知觉的种类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单元感觉概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定位不清楚)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感觉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二单元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知识点)一、定义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之亦然。二、种类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最大)刺激强度。范围下限—上限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也叫最小可觉差,j.n.d(justnoticeabledifference)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A)感受性(B)感觉阈限(C)差别阈限(D)最小可觉差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韦伯定律:
ΔI/I=K,ΔI差别阈限,I原来的刺激强度。即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费希纳定律:
S=K·logR
即人感受到的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
物理量的变化不能作为心理量变化的单位两定律都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当刺激的物理量增加一个单位时,人感受的心理量也增加一个单位,这种说法对吗?韦伯定律用于描述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的,这个比例是()(A)小于1(B)大于1(C)一个常数。(D)一个变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三单元感觉现象(知识点)
一、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p24
光适应: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感受性下降)
快(一两分钟)暗适应:对暗适应是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慢(30~40分钟)戴波长在620纳米以上的红色眼镜,视紫红质不会分解,可以保护暗适应。
二、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p24
正后像:性质相同负后像:性质相反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后像持续的时间与刺激强度呈正比。感觉适应就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逐渐降低的现象。对吗?暗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过程。(A)提高(B)降低(C)不变(D)波动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色光三原色的补色:当两种色光相加得到白光时,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光。
红光+蓝绿(青光)=白光蓝光+黄光=白光绿光+品红=白光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三、感觉对比: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出题)继时对比(出题)P25
四、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尖锐的声音,红色感觉温暖、蓝色感觉清凉,音乐最容易让人感受联觉)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四单元各种感觉一、视觉(一)视觉的适宜刺激光波:380~780纳米(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电磁波
珈玛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雷达广播频带交流电波长(米)可见光谱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视觉器官角膜→前房→瞳孔→水晶体→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视觉产生的最终部位是()。(A)视网膜(B)视神经(C)大脑枕叶前端(D)大脑枕叶后端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
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它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从视网膜出来的视神经,最终达到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即枕极的部位产生视觉。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颜色视觉色调(波长)颜色的特性明度(光的物理强度)饱和度(灰色所占的比例,光波的纯度)
色弱
色觉异常
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全色盲色觉异常大多由遗传原因造成:隔代遗传(外祖父通过母亲遗传外孙),隐性基因
色光混合:相加混合(不同光同时作用于眼睛)颜料混合:相减混合(颜料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
颜色混合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色盲对红绿蓝三种颜色不能完全产生色觉经验者,如红绿色盲,黄蓝色盲,也称不完全色盲;完全色盲只能看到深浅不同的灰色。男女有别?
男性约占8%,女性0.4%。色盲的生活有何禁忌?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听觉(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声波: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1000~4000Hz
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比较高。(人的说话声音)老年人听觉丧失首先是高频声音感受下降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听觉器官(听觉的感受器是
内耳的科蒂氏器官)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声波→科蒂氏器官(听觉)→颞上回和颞中回()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A)半规管(B)内耳(C)内耳的科蒂氏器官(D)颞上回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听觉的特性
音调——频率(音调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单位-HZ(每秒振动的次数)
响度——振幅(响度是由振幅所决定的)单位-分贝16-160说话:60,刺耳:90
音色——波形(音色是由声音的波形决定的)有规律的震动-乐音,否则噪音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基本特性,是心理量,是心理的感受。频率、振幅、波形是物理量。是心理与物理的对应规律。客观的是物理量,主观的是心理量。心理量物理量声音的声波的心理量包括:(正确答案是A、B)
A、音调B、响度C、频率D、波形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嗅觉和味觉
嗅觉: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味觉: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感受器是味蕾最基本的味觉:酸、甜、苦、咸(图)四、皮肤感觉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
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五、平衡觉:静觉感受器为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六、运动觉:动觉(P30)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内七、内脏感觉:机体觉饥饿、饱胀和渴、窒息、疲劳、便意、疼痛和性的感觉八、痛觉(知识点)
内脏痛定位不准,具有放射的现象。(痛觉感受器分布在全身所有的组织中)痛觉的意义在于保护机体;痛觉最难适应。平衡觉的感受器是()。(A)小脑(B)内耳中的前庭器官(C)运动神经(D)感觉神经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五单元知觉概述(知识点)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知觉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恒常性4、知觉的理解性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在知觉时,总是把把各个部分、各种属性作为统一的整体加以反映,即为知觉的整体性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主观轮廓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觉的选择性:在一定时间内,人们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从而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两可图形(对象和背景)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你看到的是一个老人的脸?或是一对情侶在接吻呢?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觉的选择性:两可图形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觉的恒常性又叫知觉的常性:在知觉时,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不变应万变种类大小恒常性sizeconstancy颜色恒常性colorconstancy明度恒常性brightnessconstancy形状恒常性shapeconstancy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大小恒常性(sizeconstancy)
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因网像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大小恒常性。大小知觉是由网像大小与知觉距离二者共同决定的,对于网像大距离近与网像小距离远两种组合,人们可以根据经验做出物体大小相等的知觉解释。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大小恒常性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形状的恒常性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形状恒常性(shapeconstancy)
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形状恒常性。“门总是方的”门总是方的门总是方的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明度恒常性改变照度使物体反射的光量变化时,对物体的明度知觉仍趋向于保持不变第一章基础心理学颜色恒常性:当照射物体表面的颜色光发生变化时,人们对该物体表面颜色的知觉仍然保持不变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觉恒常性的意义知觉的恒常性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它能使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并改造世界。如果没有知觉的恒常性,人就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知觉理解性在知觉事物时人们总是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第一章基础心理学雪地上的一群马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知觉理解性的作用有:
1、我们可以把没有意义的材料赋予其意义。
2、可以提高知觉的速度。
3、有助于我们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
4、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在观看某些不完整的图形时,正是理解帮助人们不缺少的部分补充起来。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六单元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移动知觉错觉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一、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一)大小知觉影响因素:视像大小、距离、参照物……邻近物体大小对大小知觉的影响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形状知觉
影响因素:视像、动觉、触觉、生活经验(三)方位知觉
以自身作为参照,以两耳听觉提供的信息为参照,判断方位。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四)距离知觉又叫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对象的重叠(遮挡):物体相互遮挡是判断物体前后关系的重要条件
单眼线索之对象重叠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眼线索之线条透视作用线条透视作用: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眼线索之空气透视作用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递过程中有变化,其中包括空气的过滤和引起的光线的散射。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眼线索之运动视差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双眼线索之眼睛的调节作用对眼是这样“炼”成的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双眼视轴辐合两眼视差: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两眼视差双眼视差
——立体电影双像:如果两眼成像的网膜部位相差太大,那么人们看到的将是双像,即把同一个物体看成两个
Exp用右手举起一支铅笔,让它和远处墙角的直线平行。如果注视墙角的直线,则近处的铅笔就出现双像;反之亦然当我们看一物体时,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象叫()。(A)双眼视差(B)双眼的结构级差(C)双眼视轴辐合(D)线条透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生物钟:机体生理节律的变化像一个时钟,调节人的行为节律性,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生理周期:生理循环周期情绪周期智力周期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视似动现象: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电影、霓虹灯
错诱导运动“月亮走,我也走",彩云追月
觉自主运动“暗室中的烟头”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太慢→人感受不到手表时针的运动;也感受不到花的开放。太快→转动的叶片;风扇。对()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A)物体的变化(B)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C)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D)物体的空间特性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四、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图形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倒飞错觉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B)错觉可以通过主观努力进行消除(C)不同感觉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产生错觉(D)错觉是因为人的意识模糊造成的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这些水平线都是平行的嗎?或是彼此之间是有角度的呢?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数数看有几个黑点!:o)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这只大象有几只脚?一、感觉与知觉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四节记忆(知识点)第一单元记忆及记忆过程一、记忆的定义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的意义和作用
1、积累知识和经验,发展思维
2、积累影响,形成个性
3、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记忆的种类
按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语义记忆。动作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叫()(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回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1、识记过程
(1)定义: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第一章基础心理学(2)识记的种类
A、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B、根据识记材料是否有意义:
a、意义识记
b、机械识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作出任何意志努力的一种识记。“睡前无意学习”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有意识记有自觉目的、在必要时也需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一种识记。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两种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的比较识记目的明确借助一定识记方法做出意志努力识记目的不明确不需借助识记方法不需意志努力有意识记无意识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进行思维加工理解识记材料意义识记简单重复死记硬背机械识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3)影响识记的因素
识记的目的学习态度:“洗脑”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对材料的理解程度识记的方法第一章基础心理学2、保持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第一章基础心理学3、回忆/再认(1)回忆: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2)再认:识记过的材料、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确认的过程。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记忆基本过程之间的关系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开始,前提中间环节结果,检验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四、遗忘及遗忘规律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错误地再认或回忆的现象。(无意义记忆)遗忘(保持)曲线: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时间保存量(艾宾浩斯提出;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二单元表象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一、表象的定义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表象。表象就是记忆分类中的形象记忆,表象所回忆的内容一定是事物的形象。二、表象的特征和作用直观形象性积累感性知识片段不稳定性不像知觉那样稳定可操作性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可操作性。这使表象成为想象的素材。概括性表象的形象具有事物的主要特征,丢掉了一些次要特征。表象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桥梁作用)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A)回忆(B)表象(C)再认(D)保持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三单元三个记忆系统根据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来分:三个记忆系统。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长时记忆:过程记识记(编码)保持(存储)忆:再认/重现(提取)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一)感觉登记(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1、定义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2、感觉登记(瞬时记忆)的特点
(1)鲜明的形象性(感觉后象)(2)容量大,保留时间短容量:9-20比特(信息单位)时间:0.25-1秒(图像记忆)
1-4秒(声音记忆)(3)巩固后可进入短时记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1、定义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2、短时记忆的特点
(1)容量有限:7±2(信息组块)(2)短时记忆多为听觉编码(3)加工信息被意识到(4)加工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编码。(A)视觉(B)听觉(C)语义(D)知觉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长时记忆
1、定义: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为()。(A)1分钟以上(B)2分钟以上(C)3分钟以上(D)10分钟以上第一章基础心理学2、长时记忆的特点
(1)容量无限(2)编码形式: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3)信息需要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意识到(4)遗忘因自然衰退或干扰造成
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登记)
0.25~1秒(图像)1~4(声象)容量相当大
图象声象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操作记忆)
1分钟以内7±2
听觉
长时记忆
1分钟—永久
无限
语义形象
保持时间
容量
编码方式
三个记忆系统比较图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刺激注意精细复述提取遗忘维持复述遗忘遗忘行为反应第一章基础心理学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自然的衰退和干扰。干扰分为:
前摄抑制:前面对后面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面对前面的干扰。系列位置效应:两头记忆效果比中间好。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系列位置效应(也叫循序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比较学习经济学学习心理学经济学测验后摄抑制学习心理学学习经济学经济学测验前摄抑制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缓减倒摄抑制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象第一单元思维概述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1、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是人类所特有的。2、特点
(1)间接性
(2)概括性:抽取共同属性,得出概括性认识,形成概念。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1、分析与综合(1)分析: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2)综合: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部分、各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2、抽象与概括(1)抽象: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其非本质的属性和特征的过程。(2)概括: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3、比较与分类(1)比较:对事物进行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过程。
(2)分类:把具有共同点的事物归为一类的过程。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二单元思维的种类一、根据形态,可分为动作思维:依赖于实际的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利用具体形象或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抽象思维: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是思维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二、根据方向,可分为辐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三、根据是否有创造性再造性思维(常规思维):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三单元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概念1、定义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内涵:本质属性外延:概念所包含的范围,具体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集合。生物动物禽类牲畜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3、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关系
A、内涵大,外延小
B、内涵小,外延
Eg人∠动物∠生物;从“人”到“生物”,外延趋窄,因为凡人是动物—生物,而有动物不是人;而“人”的内涵却比“动物”的内涵深,这就是说,人的特有属性包括动物,而动物的特有属性并不包括人。
4、概念的掌握(概念形成):个体借助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1、自然概念(Concept)的掌握途径
A、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
B、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观察形成
C、专门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科学概念
2、人工概念(ArtificialConcept)
为研究概念形成过程而模拟自然概念的人为编制的概念。
eg无意义音节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问题解决就是给被试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去解决这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已有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正迁移和负迁移骑车原型启发蒸汽机的发明,锯子的发明思维定势前期心理准备对后面活动的影响。
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策略逐一尝试
启发式策略:运用已有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探索就能达到目标的方法。循环子目标策略、逆向搜索策略、计划简化策略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四单元语言与言语一、语言与言语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则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言语离不开语言,言语要借助语言才能实现。语言离不开言语,语言只有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功能才有存在的价值。言语是一种()。(A)社会现象(B)心理活动过程(C)思维过程(D)个性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言语活动的形式
外部言语:用于交际口头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不用于交际
——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位置,功能要牢记)
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中枢。左半球额下回若受损伤,则产生表达性失语症——不会说。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中枢。颞上回若受损伤,则产生接受性失语症——听不懂。视觉性言语中枢:顶枕叶交汇处的角回。若受损,失读症——看不懂书写性言语中枢:额中回若受损,失写症——不会写听—说—读—写()受到损伤将导致失读症(A)言语运动中枢(B)言语听觉中枢(C)视觉性言语中枢(D)书写性言语中枢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表达性失语接受性失语失写症失读症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言语功能障碍——第二信号系统受损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五单元想象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一、什么是想象
1、定义: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2、想象与表象的联系(1)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没有创造新形象,属于记忆范畴。(2)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属于思维的范畴。
想象是思维,表象是记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想象的种类(了解)
1、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1)梦:(2)幻觉:2、有意想象: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象。(1)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3)幻想: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憧憬
理想(积极的幻想)和空想(消极的幻想)()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形象。(A)模仿(B)再造想象(C)不随意想象(D)表象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人类探月幻想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六节意识和注意第一单元意识概述一、意识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等,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调节的作用。二、无意识: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自动化的行为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睡眠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一)睡眠1、睡眠的普遍性人类睡眠的基本特征:地点固定,有隐私性;睡眠的个别差异小,一般在5-9小时;睡眠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第一章基础心理学2、睡眠是否具有必要性(1)生物钟理论生物节律以24小时为单位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的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2)恢复与保养恢复论认为,睡眠使身心得到恢复。生物节律的周期是()。(A)12小时(B)24小时(C)1周(D)1个月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第一天夜里尚能主动配合,较轻松渡过。
第二天白天仍能像平时一样学习、活动;第二天夜里要他们保持清醒就很困难,必须不断地予以刺激。第三天白天受试者就不能长时间静坐,稍不注意就会呼呼大睡,断睡的第三夜,有人开始出现幻觉、错觉、烦躁易怒,判断力、记忆力及反应能力明显下降。
恢复自由睡眠的第二天,症状即全部消失。
睡眠剥夺实验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短期剥夺睡眠并不一定给人体带来很大伤害
长期严重失眠和睡眠不足危害主要表现:
·易怒,脾气暴躁,攻击性强,性情改变
·嗜睡
·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热情及能力下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下降
·机体活动能力下降,易疲劳
·感觉异常自觉浑身不适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脑电波的图形清醒和警觉状态:β波——波幅较小,14-30赫兹安静和休息状态:α波——波幅稍大,8-13赫兹睡眠状态:
波——波幅更高,频率更低睡眠的阶段:第一阶段:浅睡眠,10分钟,身体放松,呼吸变慢,易惊醒。第二阶段:出现纺锤波,不易被叫醒,20分钟第三阶段:出现
波,40分钟第四阶段:深度睡眠,肌肉更放松,各种指标变慢。快速眼动期(REM):5~10分钟,做梦,脑电波不是
波,而是β波。在REM睡眠中,心率、呼吸频率、脑波频率都增加了,因为在生理上是唤醒的,但身体却动不了,所以REM睡眠也称为“矛盾睡眠”。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多是()。(A)α波(B)β波(C)γ波(D)δ波做梦一般发生在()。(A)睡眠初期(B)睡眠中期(C)睡眠晚期(D)快速眼动期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梦梦发生在快速眼动期。梦的特点:
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梦剥夺的后果弗洛伊德(Freud)把分析梦作为了解精神病的原因和治疗手段。
梦最主要的特点是()。(A)梦境的不连续性(B)梦境的不协调性(C)梦境的情绪性(D)梦境的完整性p53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
(1)梦是潜意识的显露(2)梦的内容具有象征意义(3)释梦是治疗心理问题的有效技术(4)催睡是进入潜意识的有效技术Freud把释梦作为了解精神病的原因和治疗手段。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二单元注意一、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指由于能力的限制,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对象,而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只是伴随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是人进行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也就不存在了。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这是注意的()。(A)指向性(B)集中性(C)稳定性(D)分配性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努力。
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随意后注意
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有意注意+无意注意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三单元注意的特征(知识点)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7±2
注意的稳定性:维持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注意的起伏或动摇
注意分散:注意离开了当前的任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注意分配的条件: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于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几种活动之间应有内在联系。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注意分散和注意转移都是无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B)注意分散和注意转移都是有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C)注意分散是有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注意转移是无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D)注意分散是无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注意转移是有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注意范围练习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注意稳定性测验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注意的分配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七节需要和动机第一单元需要与动机概述一、需要(一)定义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受社会制约;需要的增长,是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二)需要的种类需要的起源:自然需要—社会需要
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叫()。(A)自然需要(B)社会需要(C)物质需要(D)精神需要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动机(一)定义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需要与动机: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当某种需要没有获得满足时,就会推动个体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也就是说,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在把活动指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了动机。许多学者事实上已把需要当成了动机的同义词。影响动机的因素:内驱力、诱因和情绪内驱力由生理需要引起,起驱动作用。诱因是动机的外部条件,起牵引作用。情绪积极情绪起推动作用,消极情绪起阻碍作用。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是()。(A)内驱力(B)诱因(C)需要(D)外在动机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叫生理性动机,也叫驱力或内驱力;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兴趣都是社会性动机。兴趣----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的品质:倾向性、广阔性(范围)、持久性、效能(力量)兴趣和爱好。有意识的动机—无意识的动机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的动机叫有意识动机;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的动机叫无意识动机。如定势的影响。定势: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对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行为和态度都会有影响。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动机,叫外在动机;如为获得奖励而学习的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叫内在动机。如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二单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知识点)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缺失性需要:能否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低)生长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高)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只有少数人能自我实现。
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需要叫()。(A)安全需要(B)爱和归属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一章基础心理学马斯洛的需要模式
一般来说,人类的需要呈等级系统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自我实现的需要
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只有少数人能自我实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单元情绪和情感概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单元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要点:
1.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
3.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4.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血管容积上的变化。如愉快时面部微血管舒张,害怕时脸变白、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慢等等。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1.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2.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3.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反应过程。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情感通过情绪来表达。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情绪与情感的区别稳固性长期性深刻性感情的内容高级的社会性需要情感情境性不稳定性感情的反应过程生物需要情绪稳定程度发生机制需要角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可以对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公园清工承包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生态园区土石方整治与生态修复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自来水管网租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家庭资产分配协议范本2篇
- 2025清洁合同样板
- 2025年度创新型企业监事聘用合同标准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土地租赁与农业产业扶贫合同
- 2025年度数据中心防火门紧急更换与安全评估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种植项目环境保护责任书3篇
- 2025年度农村出租房租赁与农村文化传承保护合作合同
- 大学英语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执行力神经机制与脑成像研究
- 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 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完美版
- 2024年中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DZ∕T 020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硅质原料类(正式版)
- 修理厂合伙人合同协议书模板
- 大学生医疗创新创业
- 危险化学品无仓储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新导则版)
- MOOC 企业内部控制-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