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
米(U
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
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
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⑸、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减少误
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
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
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
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一一路程一一米(m);t——时间一一秒(s);v一一速度一一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
号为km/h或km-h-l,l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快,气体中最
慢;
2、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
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
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小房间
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声音传播路程:S=V*T,距离L=S/2(注意:请各位同学一定要认真审题再下结论)
四、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
2、响度
3、音色: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
五、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
次声波;
六、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交谈,医生查病时的听疹,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
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OdB指人耳
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减弱(安装消声器);(2)在(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
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
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C;然后把和100C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
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
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
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
体;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物态变化:物质
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
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熔化时没
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
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熔化过程:
(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
(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
液共存状态;
(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
凝固过程:
(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
(5)EF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
固液共存状态;
(6)FG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注意: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
2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
3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4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跟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
很。
快就干);
2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
有。
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3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
风。扇降温);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1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2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3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4沸腾比蒸发剧烈;。
4、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工作中的可燃气体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雾淞、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七、云、雨、雪、雾、露、霜、"白气”的形成
1、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液化)
2、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大水滴,就形成雨;(液化)
3、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凝华成小冰粒,就形成雪;(凝华)
4、温度高于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液化)
5、温度高于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液化)
6、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凝华)
7、"白气"是水蒸汽遇冷而成的小水滴;(液化)
第四章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不是光源
2、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4、一、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xl08m/s;
2、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
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
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二、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
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6、两种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光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
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
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
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
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轴对称图形)。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像的
左手是人的右手,物体远离或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像也要随着远离或靠近镜面相同距
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
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线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
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而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
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外表面为反射面叫,以球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
2、凸面镜对光有;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
五、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的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六、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在空气中的角度最大,在水中的角度次之,在玻璃中的角度最小。(利用光在不同介质中
的速度大小来判断)
3、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七、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
(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
(2)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
(3)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
(4)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
(5)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八、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
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
4、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
界上没有黑光
、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
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电视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
2、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
杀菌)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从而吸收钙元素(小孩多晒太阳),荧光
作用(验钞)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U表示;
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0"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
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
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
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
过焦点
(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
于主光
轴;如下图:
四、透镜应用
照相机:
1、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
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五、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注意事项: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
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六、透镜应用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需戴凹透镜调节;
3、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需戴凸透镜调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4、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5、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
大的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你知道什么时候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吗?请举例说明)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指针向分度盘左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指针向分度盘右
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注意:要掌握如何通过指针来判断调节平衡螺母的方向和判断是否调平了。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镣子向右盘里加减祛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注意:要掌握什么顺序加祛码,怎么知道调平了?这时能调节平衡螺母吗?调了又会怎么样
影响测量的结果呢
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
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注意:水在0至4℃时反常膨胀,即温度升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温度下降,体积变大,
密度变小)
三、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利用m—V图像,可以求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l
②利用量筒测量适量水的体积VI
③将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测得体积为V2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
②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
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
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
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①用天平测量装有适量液体的容器的质量ml
②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V
③用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容器的质量m2
(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
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测
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l;
c.将瓶中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五、密度的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物质,可以求物体的质量、体积。利用天平可以间接地测量长度、面
积、体积。利用刻度尺,量筒可以间接地测量质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力
7.1力(F)
1、定义: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⑵
3、力的单位:4、。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
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
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⑴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
二、弹簧测力计
⑷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
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
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
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
7.3重力(G)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表示。
3重力的大小:
①又叫重量(物重)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
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5重力方向:,
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9/15页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
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第八章运动和力
8.1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
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
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
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
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
动,所以….…
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2、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上的两个力,如果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②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
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8.3摩擦力
1定义:两个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时,就产生一种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B、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A、B静摩擦、C
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
5方向:与物体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6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
读数相等。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
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B。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B
C、D、o
第九章压强
9.1、压强:
㈠压力
1、定义:2、方向:3、作用点: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
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㈡压
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3、定义:物体叫压强.4、公式:
P=F/S
5、单位:帕斯卡(pa)lpa=lN/m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6、增大
压强的方法:1)举例:2)举例:7、减小压强的方法:1)举例:
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
9.2、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
着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3、液体压强的公式:
注意: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
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p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得到压力
F=PS。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
相等。应用举例: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3、
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
用吸管吸饮料。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
的压强,即P0=1.013xl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5帕斯卡,约支持10m高
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大气压就减小6、气压计和种
类:
11/15页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8、液体的沸点随。
(应用:高压锅)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2、在气体和液体中,。3、应用:
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
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浮力
10.1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2、浮力的方向是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
浮力的大小跟和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
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尸浮=61f1)并且收集
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
=G3-G2»2.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
浮
=G排=「液gV排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
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
2.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
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
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
3)气球和飞艇是靠来改变浮力。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
4、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浮=6物不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漂浮悬浮法:
F浮=6物
阿基米德法:F浮=G排=p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
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
说这个力做了功。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
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
=力乂力的方向上的距离)。4、功的计算公式:W=Fs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
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
的符号是J,1J=1N»mo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
以写成w=fso
6、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6、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Fs)等于直接用手所做
的功(Gh),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
第2节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功率的定义人3、计算公式:P=
Wt
其中W代表功,单位是焦(J);t代表时间,单位是秒(s);F代表拉力,单位是牛(s);v
代表速度,单位是m/s;P代表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4、功率的单位是
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kW)1W=1J/S,lkW=103W«
第3节动能和势能
一、能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具有能量的
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二、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
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
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
志是:是否在运动。二、势能
1、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2、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
高,重力势能越大;被举得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一般认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
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低且质量一定的
物体(不论匀速降低,还是加速降低,或减速降低,只要是降低)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
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3、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物体而言)。
(3)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筋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
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
量。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也就是
说机械能是守恒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
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
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
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
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2、五要素:一点、
二力、两力臂。(①"一点"即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示。②"二力"即动力和阻力,它们
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动力是使杠杆转般用"F1"表示,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2"
表示。③"两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阻力臂
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
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4、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F1VF2(省力费距离,如:撬棒、锄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
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2)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等臂杠杆的具体应
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第2节滑轮
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2、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
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3、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
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
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杠杆。用"。"表动的力,一即动力臂即支点到
1G物2
离SF(或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距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4、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
滑轮的重
向。力)拉力
物。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
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vF)=(1倍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体要求组装滑轮。
(G物动)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
第3节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总一W额=nW总斜面:W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0总一\/\/有用=6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亚额=也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
总
=W有用+w额=FS=
W有用
斜面:\AT刈=fL+Gh=FL
4、机械效率:定义:
公式:斜面:
W有用W总
Gh
FL
GhGhG
定滑轮:
FSFhFGhGhG
动滑轮:
FSF2h2FGhGhG
滑轮组:
FSFnhnF
5、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
表不有用功占总功的60%o
6、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7、机械效率的测量:(1)原理:
W有用W总
Gh
FS
(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
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5)
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3)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8、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
体。
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窗棱这个物体
是由铁这种物
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10(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m
做单位来量
度。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⑴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
的体积和形
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
液体没有
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⑶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
极小,容易
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4.纳米技术
-9⑴纳米是长度的单位。lnm=10m»
(2)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0.1〜lOO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
原子、分
子。
⑶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方面、医疗方面、制造业方面等都有
应用。
二、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
⑴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一一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
存在相互
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均
能发生扩散
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
动,并且间接
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10(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两分子间的距
离等于10
-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米
时,分子间斥力大
-10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
力表现为引力;当
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
近似认为分子间
无相互作用力。
三、内能
1、内能
⑴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
或单个分子
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
动和分子间
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
它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
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⑶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
关,温度越
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
也常叫做热能。
⑷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
速度、高
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⑴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
部分转移到
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热量
⑴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
在热量前面
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⑶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四、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
这种物质
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C)。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⑴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
不同性质。
3(2)水的比热容是4.2xlOJ/(kg」C)。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
放
3出)的热量是4.2xlOJo
4、比热容表
⑴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
的情况下,
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
沿海地区比内
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
内陆地区温度
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⑶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
作时要发热,
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5、说明
⑴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
改变,也不
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随之改变。如水变成冰。
⑷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6、热量的计算:Q=cmAt»式中,A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
度之差。
注意:①物体温度升高到(或降低到)与温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比如:水
温度从10C
升高到30℃,温度的变化量是&==30℃-10℃=20℃,物体温度升高了20℃,温度的变化量
At=20℃。
②热量Q不能理解为物体在末温度时的热量与初温度时的热量之差。因为计算物体在某一
温度下所具有的
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理解是热量Q是末温度时的物体的内能与初温度时物体的内能
之差。
五、热机
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
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⑴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
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2周,飞轮转2圈,活塞往返2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⑷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⑸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
靠飞轮的惯
性完成。
2(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
的内能,燃
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
能被释放,物
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
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
燃料通过燃
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
定的,它与燃
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1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
烧程度完
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
式中,q表示
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单位是J。
。5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式中,q表
示燃料的热
3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3、热机效率
⑴热机的能量流图:如右图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图:
由图可见,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2)定义:热机转变为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
⑶公式:9=£有/(1*100%。式中,E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⑷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燃料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的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
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六、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⑴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自
然界有多种
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
也可以从一
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⑶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
形式,或者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
物理学问题
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3、"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七、电流和电路
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叫负电荷;
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四、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五、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19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xl0;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
整个原子
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
擦起电并没
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
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
导电的物体
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八、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
电荷定向
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提供电能(把其
它形式的
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
用导线直接
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
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记住常用的符号)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
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各用电器互
相影响;
2、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
器互不影响;
3、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
则为串联,
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3、一般从
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
串后并,先支路
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3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单位是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nA)
lA=10mA
6=1O|1A
3、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l=Q/t
A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J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须
和用电器
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
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
流表的另
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
换更大的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量程;(2)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模板8篇
- 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及启示范文合集四篇
- 公司员工的辞职报告
- 初中母亲节演讲稿经典9篇
- 金融专业求职信范文集锦七篇
- 医务科发展规划
- 团委工作述职报告15篇
- 文员毕业实习总结报告5篇
- 癌痛全程护理管理
- 公司投资部职工工作总结
- GB/T 15605-2008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会考真题
- 国家公共英语(三级)笔试模拟试卷13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中文版SolidWorks 2019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配套教学课件
- 充电桩考试真题及答案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答案
- 小班 社会语言 懂礼貌的好宝宝 课件(互动版)
- 基坑支护方案带计算书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第13课 传统杂技|广西版 (共13张PPT)
- 设备维护保养年度计划表汇编
- 六年级上册科学素材-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