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_第1页
四川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_第2页
四川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_第3页
四川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_第4页
四川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十二五”公司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发展回顾 1第二节存在的重要问题 3第二章总体规定 4第一节指导思想 5第二节基本原则 5第三节重要目的 6第三章发展重点 7第一节电子信息 7第二节装备制造 10第三节能源电力 11第四节油气化工 12第五节钒钛钢铁 13第六节饮料食品 14第七节现代中药 15第八节航空航天 16第九节汽车制造 17第十节生物工程 18第十一节其它工业 18第四章重点任务 21第一节实行公司创新体系夯实工程 22第二节实行关键核心技术工艺联合攻关工程 23第三节实行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工程 24第四节实行创新环境建设工程 26第五章规划实行 27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和执行力度 28第二节加强动态评估与调整 28四川省“十二五”公司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全省技术创新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规定,发挥公司主体作用,政府积极扶持引导,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公司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十一五”期间,我省的国家、省、市三级公司技术中心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到2023年,全省省级以上公司技术中心达成322家,其中国家认定公司技术中心33家,均居西部第一。成都、德阳、绵阳等15个市州也积极开展市级公司技术中心评估,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级公司技术中心为龙头、省级公司技术中心为骨干、市级公司技术中心为基础的三级公司技术创新体系,公司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2023年,全省省级以上公司技术中心实现销售收入5474.14亿元、利润总额338.0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公司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25.47%和23%。2023年,我省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公司技术开发经费同比增长32.87%,净增78.57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成4.5%;取得专利授权数达成4013项,其中发明专利674项。(二)专项资金拉动有力,技术创新投入连续增长“十一五”期间,“四川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支持项目1851项,共安排资金3.7亿元,拉动项目投资324.82亿元,拉动比达成1:88。项目实现销售收入1405.4亿元,利润207.93亿元,税金112.6亿元,节创汇22.52亿美元。同时,还形成专利2652项,专有技术2546项。在专项资金的拉动下,重点公司技术创新项目投入连续增长,从2023年的40.3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0.3亿元,增长了124%;重点公司新产品产值从2023年的1310.4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315.39亿元,增长了229%。(三)重大专项实行顺利,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的实行,有力地带动了产业技术创新,突破了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实现了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共支持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144项,资金8900万元,项目总投资60.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46亿元,利润40.5亿元,税金21.8亿元,节创汇13亿美元。形成专利441项,专有技术454项。以直接还原钒钛磁铁矿关键技术、聚酯和尼龙新材料、抗甲型H1N1流感人免疫球蛋白的研制技术等重大项目的实行为依托,推动了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技术等新兴产业提高内力,加快发展。(四)风投融资成效显著,成果转化途径进一步拓展政府资金引导、公司主体投资、风投资金拉动、金融资本支持、上市融资扩张的技术创新投资新机制逐步形成,有效推动了技术与资本融合,创新资金来源进一步拓宽。一是通过财政资金杠杆,推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十一五”期间,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总投放151项,总投资64.3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10.4亿元,新增利润34.5亿元,税金17.4亿元,节创汇2.8亿美元。二是搭建平台促进技术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积极引入风险投资,打造“西部硅谷”。近年来引入KKR、摩根大通、首创投资等国内外16家风险投资机构,公司或项目累计实现股权融资13.6亿元。三是多方拓宽中小公司转化资金来源,会同政策性银行对重大技术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建立技术项目的银行贷款、担保及财政贴息联动机制。“十一五”期间,公司开展技术创新实现银行间接融资超过200亿元。四是支持有条件的高技术公司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融资。扶持有上市意愿和正在上市改制的创新型公司,实行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以来,已完毕公司改制35家,哺育拟上市公司18家,辅导支持川大智胜、利尔化学、硅宝科技、二重重装、科伦药业、科新机电、雅化集团等一批公司成功上市,直接上市融资320亿以上。第二节存在的重要问题(一)创新政策体系不完善。鼓励公司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尚不健全,部分扶持创新的政策贯彻不到位、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二)关键核心技术缺少。我省产业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工业公司开展的创新活动仍处在较低层次,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国际新产品数量相对较少,实现的销售收入份额较低。(三)公司创新人才队伍与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现有人才储备、培养与公司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不够,同时存在高端人才流失的问题。公司生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的意识薄弱。公司开展的创新活动仍处在较低层次,关键核心技术与工艺储备局限性。(四)全社会创新的氛围还没形成。部分大型公司缺少创新投入的动力。2023年全省百强公司中省级以上公司技术中心仅为59家。此外41家中尚有部分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大多数公司追求上短、平、快项目,公司的精力和资金重要用于生产性活动、技术改造和引进设备生产线。(五)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还不顺畅。社会创新资源没被有效整合,公司创新需求没被及时反映,从成果到产品的中试环节扶持力度不够等。产学研合作机制还不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第二章总体规定第一节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行“两化”互动发展战略,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把自主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生命线,促进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公司的连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工业人才,哺育一大批有连续创新能力的优秀公司,发明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以公司为主体,官产学研资紧密结合的公司自主创新体系。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公司主体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充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公司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受益主体,全面调动公司的积极性。坚持产业带动的原则。以“转方式、调结构”为着力点,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驱动力,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有效结合技术引进,注重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取再创新,兼顾设计创新,不断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领域,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加大创新投入,哺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人才引领的原则。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优化人才结构,推动公司跨越式发展。第三节重要目的“十二五”期间,以全面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创新投入,带动全省公司技术创新投入达成300亿元以上,重点推动创新项目、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四个方面的建设。开展“四个一”工程,实行2023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100项前沿技术攻关项目,100项重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100项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100项重点产品设计项目。到“十二五”末,力争突破200项国家级行业关键技术和工艺,引进消化200项重大科技成果,完毕200项重大发明专利成果的产业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的。“十二五”期间,新建省级公司技术中心350家以上,省级公司技术中心达成600家,力争建成国家认定公司技术中心50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公司12家。全省重点骨干公司技术中心覆盖率达成100%。中小型公司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覆盖率达成50%以上。结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在重点行业领域里建立10~20家行业技术中心。各市(州)全面建立市(州)级公司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制度。公司创新能力提高目的。“十二五”末,省级以上公司技术中心公司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达成4.7%以上,全省公司研发经费比重超过1%,公司发明专利占比稳步提高。50户重点公司技术研发平台能力跻身全国领先行列。推动5户公司技术中心改制成功并上市。公司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目的。“十二五”末,公司全员创新氛围基本形成,公司R&D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比重超过60%,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第三章发展重点第一节电子信息重点研发:合用于下一代高速宽带信息网和三网融合应用的网络产品,物联网关键设备,基于IPv4/IPv6的高性能路由器/互换机;可以提供端到端服务质量(QoS)、支持多功能多业务、安全的网络技术及设备,Tbit以上大容量汇聚互换设备,软互换设备、网关,IP多媒体子系统(IMS)设备,流媒体系统设备,相应的网络测试设备;合用于三网融合的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网关,以及接入网统一网管系统、专用芯片及设备;物联网感知技术及无线射频(RFID)产品。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含移动互联网)的网络设备、智能终端、专用芯片、操作系统、业务平台及应用软件,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AVS、DRA等)技术与数字电视音视频信号解决相关的关键设备、专用芯片、关键部件(数字高清成像器件和智能监控产品),地面数字电视、数字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射、接受产品及设备,蓝光高清光盘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数字内容保护技术,家庭网关技术,家用电子设备互联技术,统一的多业务认证平台技术;高档数字音响系统等家庭信息终端,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产品等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高端服务器及配套软件,云计算模式下的新型终端、新型云计算结点、网络存储及海量存储设备,大容量高速率的移动存储器,固态硬盘(SSD)以及PB级海量存储管理集群文献系统,面向超大规模复杂数据的分级和虚拟化存储管理系统,光、磁盘驱动器,组合公钥(CPK)系统,安全支付系统,电子防伪系统以及网络安全监控系统,虚拟专用网和无线网络领域的安全监管系统,等级保护管理,可信计算技术与产品,网络安全预警系统,内容安全和网络容灾类产品。高性能传感器及关键芯片、高速集成电路技术及芯片、纳米及以下级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纳米级芯片设计平台(EDA工具)及配套IP库,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LED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关键技术;基于SMT技术的新型片式元件,基于MEMS技术的新型元器件和LTCC技术的无源集成元件;TFT-LCD、PDP、OLED、电子纸、3D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集成电路关键设备、新型平板显示关键设备、半导体级单晶设备生产设备、高亮度LED芯片生产线和后封装设备、新型元件生产设备和表面贴装设备等重点电子专用设备关键技术;蓝宝石晶片、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混合材料工艺技术,高效、高亮度LED器件技术、高纯多晶硅、8-12英寸硅外延片等先进电子材料技术;高速光器件(有源和无源)。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线技术,Ka、V频段卫星通信技术,SOC片上集成系统,无线射频辨认(RFID)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电磁辐射、信息泄漏防护技术。非结构化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信息安全软件技术,智能人机交互技术,中文信息解决技术,地理信息解决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并行计算技术,虚拟化技术,网络化大型软件开发和验证技术,IP多媒体子系统(IMS)技术,IPTV中间件(Middleware)技术,组合公钥(CPK)新型密码技术,认证与辨认技术(生物特性辨认技术),不良信息辨认、防范与过滤隔离技术,可信计算技术,工业现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软件即服务技术,信息技术服务关键支撑工具解决技术,游戏动漫软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绿色IT支持软件技术。第二节装备制造重点研发:大型火电、石化、冶金、核电工程所需综合自动化系统,大型传动装置用高效、节能调速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变送器、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网络化制造技术;高性能现代科学仪器设备制造技术;高性能、多功能的位移、力敏、磁敏、光敏、热敏、气敏、湿敏、离子敏和生物敏等新型传感器制造技术;精密微细加工技术和成形设备技术;性能稳定的大功率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高精度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和调整刀具制造;新型工业机器人及其在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面向危险作业、人类健康、社会公众、残障人群的机器人;乙烯裂解炉,“三机”、冷箱、氢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组、氧化反映器、回转干燥机、真空过滤机等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以及大型石油化工成套设备制造技术;关键基础件、大型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电机节能高压变频装置,大功率高端电机调速系统,变流装置技术;印刷、纳粹材料绿色制版、电子轴传动等数字化专用设备;快速制造技术、自动化柔性制造技术、装配技术及装备;高性能工业X射线CT装置,辐照、辐射非动力核技术应用技术,同位素辐照设备、大功率辐照加速器、电子加速器及成套设备等辐射装置及成套设备,以同位素γ源和加速器为射线源的大型工业在线检测技术;高速列车成套关键技术与设备,动力分散式交流传动动车组,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交流电传动及其控制系统,机车、地铁网络控制及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维修养护成套设备,路基/轨道/车辆姿态监控系统。第三节能源电力重点研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隔阂材料、电解液、电解质材料制备技术,大容量锂动力电池成组技术与设备、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与生产,质子互换膜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制备技术,直接醇类燃料电池,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微型燃料电池;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技术,风电逆变系统的数字化实时控制技术,保护检测技术,风电储能及电网稳定技术与设备;高效率、低成本、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太阳能晶硅冶炼用长寿命石墨材料,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及装备,太阳能电池非玻璃封装技术,中、高温太阳能发电技术与设备,光伏逆变并网系统技术,兆瓦级以上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热量采集及运用技术及装备,薄膜太阳电池关键技术及装备,聚光、柔性等新型太阳电池技术及装备;生物质直燃、混燃和气化供热/发电技术,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应用及系统集成技术,垃圾、垃圾填埋气和沼气发电技术;水源、空气源热泵与采暖、空调、热水联供系统技术;煤矿地质与资源条件合用型成套生产装备技术,大型矿井支护、采掘设备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煤矿瓦斯高效抽采技术及设备,煤矿用高性能抢险救灾装备,煤矿全矿井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高效益、低成本的煤层气勘探技术,煤层气规模开发与采煤一体化技术;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高性能燃料元件,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先进乏燃料后解决技术,核辐射安全与监测技术;500千伏以上直流输电技术及设备,1000千伏交流长距离输电技术及设备,环保绝缘材料输变电设备,电子式互感器及核心元器件,超大规模电网安全保障和防御体系及智能调度技术,智能配电、用电技术,电网环保与节能技术及设备,大规模储能系统。高压容器贮氢、金属贮氢、化合物贮氢技术,氢加注设备和加氢站技术,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氢燃料发动机与发电系统技术;氢镍电池、新型结构(卷绕式、管式等)密封铅酸蓄电池等动力电池设计制造技术,新型大容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计制造技术。第四节油气化工重点研发:新型工程塑料与塑料合金技术,新型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阻燃改性塑料、通用塑料改性技术,汽车轻量化热塑性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及成套装置技术;新型、高效分子筛材料、催化剂载体和催化剂制备新技术;高性能碳、无碱玻璃、氨纶、芳纶、芳砜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维、聚酞亚胺等纤维制备技术,晶须材料;新型膜材料制备及组件技术,反映-膜分离耦合技术与成套装备;低碳、节能、安全、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高性能、低能耗特种炭黑,新型环保、节能、高性能纤维(金属)骨架材料,低耗、低排、绿色、高性能橡胶助剂;氯碱、纯碱及黄磷等基础化工高效产品节能技术和清洁化生产技术,高效、低毒及环境和谐农药制备技术,高性能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等高端化工新材料制备及改性技术,有机硅深加工技术,有机氟特种单体及高功能含氟聚合物产业化技术,高效、新型、环保型造纸用化学品制备及产业化技术,高效、新型、环保型油田用化学品制备及产业化技术,高效、新型、环保型选矿用化学品制备及产业化技术,高效天然气制氢、化工、冶金副产煤气制氢,低能耗电解水制氢,微生物制氢技术;大型粉煤气化技术,煤制乙二醇技术,煤炭的清洁高效运用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纤维乙醇)生产技术,窑法磷酸生产技术等。第五节钒钛钢铁重点研发:钒钛磁铁矿煤基直接还原技术,钒钛磁铁矿贫矿(极贫矿)高效综合运用技术,品种结构调整与升级用先进钢铁材料制备技术,重大工程与重大装备用关键钢铁材料,新一代高效、低耗钢铁流程物质流、能量流网络集成优化技术与装备及信息化智能控制技术,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废弃物再资源化、再能源化及物质循环关键技术,钢铁材料低成本、高性能化关键工艺技术,冶金矿产资源领域安全高效开发和资源综合运用技术等。矿产资源勘查与安全高效开发运用技术,铝、镁冶炼重大节能技术,铜、铅、锌短流程连续化节能环保冶金技术,先进铝合金材料及型材制备技术,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钨、钼、钛、锆、硅、锗、镓、稀土等稀有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高效清洁冶炼分离提纯稀土技术,高纯稀土材料制造技术;稀土深加工及应用技术;高温结构材料制造技术;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金属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技术;大型矿产基地资源综合运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运用技术,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再生金属回收运用技术,有色重金属污染防控及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技术,选冶生产过程自动检测与仿真优化控制技术等。第六节饮料食品重点研发:新型高效食品专用酶制剂,高附加值的氨基酸和有机酸、生物防腐剂、生物絮凝剂等新型微生物制造的食品和大宗发酵制品,生物反映废液生物酶分解技术,食品安全检测用芯片,辅助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功能食品,抗氧化与抗缺氧功能食品,减肥功能食品,特殊人群功能食品等,功能性食品有效成分检测和安全评价技术,食品的冷等静压灭菌保鲜技术及产业化,食品非热保鲜加工、高效分离提取、质构重组和高效节能干燥技术与装备,食品包装新材料与新设备,基于减少营养损失和提高品质的果蔬加工新技术,果蔬加工中的节能减排技术,食品加工数字化监控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与设备,新型方便食品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农林副产品及加工副产物资源化高效运用与清洁生产技术及设备,木本粮油精深加工技术,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加工技术与装备,饮用水灵敏、快速的监测、预警、强化解决、高效安全消毒、微污染净化等安全保障技术,特色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技术及装备,饲用氨基酸添加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添加剂、生物活性肽及抗菌肽、高活性生物发酵饲料、幼龄动物专用饲料、风味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及设备,新型绿色分离设备、蒸发浓缩设备、高速和无菌灌装设备等食品装备设计制造技术。第七节现代中药重点研发:重大疾病和多发性疾病领域自主知识产权药物开发及制备技术,新型抗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制备技术和产品,药物生产的绿色合成、手性拆分、晶型制备技术,药物生产在线质量控制技术,药物信息技术;新型给药技术及药物新剂型;道地和紧缺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养殖,重要、濒危野生中药材人工栽培,中药种质及活性成分资源库,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和新型中药饮片生产技术和装备;中药新药及防止保健产品制备技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制备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制药过程质量监控技术;新型医用精密诊断技术及治疗设备;合用于个人、家庭、社区、农村基层诊所及医院的医学信息技术及远程医疗;同位素药物及辐射治疗技术。第八节航空航天重点研发:先进大型客机;综合航空电子、环境控制、安全及救生三大机载系统,民用航空发动机及重要部件;民用飞机及发动机标准件、工艺装备;训练用、工程用飞行模拟机系统;民用航空卫星通信、导航、监视及航空交通管理系统(CNS/ATM)管制工作站系统、CNS/ATM网关系统、飞行流量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管制系统等在内的成套空中交通管理设备,空域设计与评估系统,空中交通进离港排序辅助决策系统,空管监视数据融合解决系统,飞行计划集成系统,卫星导航地面增强系统;卫星导航多模增强应用服务系统(含连续观测网络、实时通信网络、数据解决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北斗兼容型多模卫星导航芯片、个人移动信息终端SOC芯片、RNSS授时接受机,基于位置信息的综合服务系统及其应用服务终端(与无线通信网络结合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和室内定位技术),具有导航、通信、视听等多种功能车辆、船舶信息系统、个人导航信息终端,兼容型卫星导航接受机,卫星导航用芯片和嵌入式软件,基于BD-2的气象测风终端、高现势性导航电子地图,卫星导航时间频率原子钟;卫星导航高精度测地应用平台,导航、位置(三维地理信息)与授时综合信息服务;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标准体系。第九节汽车制造重点研发:无级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电动转向装置、积极(半积极)悬架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牵引控制系统/电子稳定装置,环保薄膜安全气囊,铝车身及零部件,智能前灯和中央照明系统,载重车用盘式制动器,商用车与越野车用空气悬架;启动/发电机/飞轮一体电机,驱动电机;42V电源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环保冷酶汽车空调压缩机,汽车尾气解决系统及控制模块,汽车传感器;商用车无内胎车轮,汽车再制造技术;满足国家标准排放和节能的汽车用柴油机、汽油机,船舶、铁路机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核电等配套用新一代柴油机,汽车配套用各种代用燃料发动机、混合动力车用发动机,电控直列式喷油泵、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电控高压单体泵以及各种新型喷油器、喷油嘴;汽柴油机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自动变速、主/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车用集成电路芯片,关键车用传感器,车用总线网络系统、车辆维修诊断系统,车载雷达及相关图象解决软件、零事故智能交通系统,基于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DBIII)的远程车辆信息采集监控系统,车载综合信息系统,数字化仪表,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用高性能蜂窝载体、满足国IV、国V标准汽车净化器。第十节生物工程重点研发:高效生物反映器技术及设备,生物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动植物生物反映器技术,大规模高效分离技术、介质和设备;抗生素和维生素的绿色生产技术;传染病和治疗肿瘤等慢病的联合疫苗、治疗性疫苗、口服疫苗、新型佐剂的制备技术,疫苗生产用清洁动物、细胞基质技术;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等规模化制备技术;防止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艾滋病、肝炎、结核病、布氏菌病、出血热、疟疾、钩虫病、血吸虫病、手足口病、肠道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等传染病和治疗肿瘤等慢病的联合疫苗、治疗性疫苗、口服疫苗、新型佐剂等,疫苗生产用清洁动物、细胞基质;生物医学材料制备技术、产品及装备,生物材料技术及产品;重大疾病、传染病、遗传病、地方病等诊断用生物芯片。第十一节其它工业(一)建材。重点研发:玄武岩纤维制备技术、水泥低碳化生产等建筑材料绿色制造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运用技术,材料制品与结构功能一体化制造技术,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开发及高效深加工技术,建材产品的低品位燃料生产技术,新型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建材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工业和城市废弃物技术等,高性能外墙自保温墙体材料、功能墙体材料、热反射涂料、相变储能材料、外墙隔火防热材料,高效屋面保温材料,楼地面隔热保温材料,高性能节能玻璃和门窗,低辐射玻璃。(二)纺织丝绸。重点研发:超仿真、差别化、多功能纤维产业化技术,高性能纤维材料及应用产业化技术,聚酯多元化产品及技术,纤维素纤维环保型加工技术,新型纺纱技术,纺纱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毛、麻、丝专用纺织加工技术,新型针织编织技术,新型机织加工技术,纺织品的智能加工技术,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高效短流程前解决技术,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技术,印染在线检测及数字化技术,纺织品功能整理技术,废旧纺织品回收运用技术,高品质丝绸制品加工技术,现代服装制造技术,差别化、高新纤维制造技术与装备,新型纺纱、织造、非织造布、印染、后整理及关键配套件等的设计制造技术。(三)轻工业。重点研发:家用电器变频技术、空调器制冷剂(HFCF)物质替代技术、太阳能制冷在冰箱和空调中的应用技术,造纸循环运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纤维高效运用技术、绿色皮革化工和特殊功能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及高性能纸基新材料,制革和毛皮加工重要工序废水循环使用集成技术,造纸、塑料、皮革废弃物资源化运用技术,新型环保阻燃塑料制品生产技术,废塑料改性及综合运用技术,大幅宽、高车速造纸成套技术与设备,大型废纸制浆生产成套技术,高速、宽幅流浆箱、靴式压缩设备等造纸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节能型塑料成型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工业缝制设备设计制造技术等。(四)环境保护1、固体废弃物。重点研发:垃圾分选、破碎、生化脱水等预解决和综合解决技术与装备,城市及农林固体废弃物处置及能源运用技术,运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复合材料、工程结构制品等技术及设备,电厂粉煤灰及煤矿矸石、冶金废渣、低品位矿及尾矿废渣、建筑废弃物等资源回收与综合运用技术,废旧家电与电子产品、汽车等拆解、废弃物资源化解决成套设备,矿山尾矿资源生态型管理与综合运用技术,贵金属资源二次高效回收运用技术。2、危险品。重点研发:危险废物高效、安全、可靠的收集、存储、运送、焚烧、填埋和焚烧渣、飞灰熔融无害化处置技术及设备,危险废物固化技术、设备和固化药剂,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解决设备;医疗废物收运、高温消毒解决技术与设备;有害化学品解决技术,放射性废物解决与整备技术与装备;电池回收和再运用技术及设备,废旧荧光灯管汞回收解决技术(MRT)及装备,运用水泥窑处置危险废弃物技术及装备。3、气体废弃物。重点研发:高性能除尘滤料和高性能电、袋组合式除尘技术与设备,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脱汞或一体化的高效技术和装备,工业排放有毒废气控制技术与设备,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再生技术,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与削减技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控制技术,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与设备,碳减排及碳转化运用技术,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低温室潜能替代技术及产品。4、液体废弃物。重点研发:洗涤等废水循环运用技术及装备,供水管网防漏技术,高浓度有毒工业废水解决技术和设备,石油废水解决与分质回用技术,高效水解决药剂的研制与开发,工业、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高含盐废水解决工艺与技术,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深度解决及资源化再生运用技术。5、节能技术。重点研发:燃煤工业炉窑改造技术,节约和替代石油技术,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技术与装备,工业余热余压运用技术,能量转换系统效能提高及改造技术,能量梯级运用技术,半导体照明与照明节能控制技术,建筑节能及节能改造技术,电机系统节能控制及改造技术,热电冷等联产联供技术。第四章重点任务着力实行“四大工程”,全面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哺育壮大创新主体,建设健全创新平台,优化整合创新资源,激发公司创新活力,促进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一节实行公司创新体系夯实工程(一)哺育一批自主创新的骨干公司和公司研发机构。行业龙头公司基本建立国家级公司技术中心,并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公司。大公司大集团均建立省级以上公司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引导专业设计公司与制造公司联合建立设计中心。加强对市级公司技术中心的指导,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公司技术中心体系。引导中小公司建立相应的研发检测机构,支持公司与院所共建创新基地。(二)进一步增强公司技术创新活力。鼓励公司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开展委托研发、技术入股、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合作,对重大合作项目优先纳入省科技计划和产业技术研发资金年度计划。鼓励公司探索适合自身的研发模式,支持省级以上公司技术中心设立科技人才特区,实行创新项目责任负责制和绩效奖金制度,增强公司内部创新动力与活力。(三)推动公司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提高。实行重点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专项,按照经费投入比例、科技项目数量与水平、研发人员数等指标,对省级以上公司技术中心予以经费补贴。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每年筛选一批重点公司的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给予专项扶持,引导公司加大创新能力建设投入。(四)鼓励和引导条件成熟的公司技术中心改制。以技术成果、研发平台、人才团队等优势资源融资上市,实现技术优势向资本优势的转化。(五)建立一批行业技术中心。规范行业技术中心管理,制订《关于促进我省行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意见》。围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技术推广、技术征询服务、人员技能培训五大功能,在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中优选若干个子行业进行重点哺育。对有能力建立行业技术中心的科研院所、龙头公司予以认定并扶持,逐步建成分布合理、功能完善的行业技术中心体系。(六)建立全省公司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公司创新能力综合数据库。建立全省公司创新能力信息采集、分析、评估体系,对全省公司自主创新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掌握,对公司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产品项目及相关创新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并通过多种形式推动。第二节实行关键核心技术工艺联合攻关工程(一)组织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大力推动我省优势产业链、产品链的整合与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7+3”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加大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每年组织实行一批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专项、技术工艺攻关行动,支持重点公司联合省内外相关公司、院校、院所的创新资源集中攻关,解决技术工艺瓶颈问题。(二)积极开展前沿技术攻关。鼓励公司单独或与相关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国家“863”、“973”课题,开展产业前沿技术攻关。积极开展技术预测,提出未来5至2023重点发展的产业前沿技术,根据我省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技术前瞻性研究,积极抢占未来产业技术竞争制高点。(三)鼓励采用多种形式支持公司研发外包。扶持、指导公司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采用订单式招标,整合外部力量为公司攻克新工艺、新技术。以技术转让等形式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进入四川。(四)建立引进重大技术消化吸取再创新统筹协调机制。鼓励公司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发替代进口的产品,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第三节实行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工程(一)实行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鼓励公司推动重大发明专利产业化,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明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予以重点扶持,支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重大创新成果应用。(二)推动一批重点中试基地(线)建设。在重点行业,每年优选一批中试基地(线)项目予以重点扶持,打通制约关键技术转化的瓶颈,减少转化成本,提高转化效率,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强公司中试基地与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为公司规模生产提供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系列新产品。(三)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整合公司、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科技资源,哺育一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成果转化基地,打通技术、设计与产品、市场的渠道。加强县(市、区)级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四)政产学研联合推动成果转化。进一步整合全社会创新资源,加强政府、公司、高校、院所的合作,形成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以多种方式组织有基础的公司、产品与高校、院所的对接,搞好全社会科技成果的承接,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促进公司自身成果转化和承接成果转化。(五)完善军民结合机制。以民用航空、新材料、生物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