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其蕴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体现了古代人民的为人处世风格、哲学思想,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启迪思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课改持续推进,愈加重视文言文教育价值的挖掘,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搭建教学支架,给予学生外部支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本文以《鱼我所欲也》一课为例,运用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即支架式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意识,即从被动转为主动,进而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学习。一、教材分析《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是论说类文言文,蕴含丰厚的文学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以及积累文化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孟子在文章中对比了两种生死观,对于舍生取义的人,孟子十分赞扬;对于苟且偷生的人,孟子十分斥责。《鱼我所欲也》阐述“舍生而取义者”的道德主张,指导学生辨别义与利,坚守“本心”。《鱼我所欲也》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论证严密,感情洋溢;排比铺陈,善于譬喻,将复杂的道理通过形象化的事物加以阐述,便于读者理解。二、学情分析初中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属议论性文言文,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一般。教师可改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提升文言文学习效果。三、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掌握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学习、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理解文章主旨。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结构,掌握语言节奏,品味语言特色。4.把握经典论说类文言文的论证结构与方法,即比喻、正反对比、具体事例运用,深度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5.理解《鱼我所欲也》中阐述的“义”,懂得生命的意义,慎重选择人生道路。6.树立“舍生取义”的道德观,摒弃一己私利,明确“本心”,遵从“本心”,将辞让之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善心”放在首位,始终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并灵活运用;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教学难点:理解文本内容与内涵;把握文章主旨,深层次理解文意,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五、教学过程(一)基于学情创设教学情境教师播放《朗读者》节目中关于“选择”主题的视频,让学生理解主持人开场语中关于“选择”的一段话,并将此主题作为这节课的主题。教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做过哪些关于“选择”的事情?学生A:上周,面对去游乐场和去参加志愿者活动,我选择参加志愿者活动,受益匪浅。学生B:我放学后,经常面临是先完成作业,还是先做娱乐活动的选择。教师(总结):理解视频中主持人说这段话的含义,在人生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选择,在关键时刻,面对生与死、利与义时,我们该怎么抉择呢?古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接下来,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面对“生”“义”“利”选择时,孟子给出的答案。教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孟子吗?知道孟子是怎样的人吗?学生A:我知道,孟子和孔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在孔子提出的“仁”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主张。教师:我们以前也学习过孟子的文章,大家记得是哪篇吗?学生B:《富贵不能淫》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为大丈夫之道,成为人们坚持正义的座右铭。学生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最为有名的一句话:“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此为文章主旨,强调人们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避免因过于安逸而自满。教师:同学们对学习过的孟子的文章都有自己的见解,扎实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都运用了论证方法。今天要学习的《鱼我所欲也》,孟子也运用了大量的论证方法阐述自己的选择。让我们来看看,面对抉择,孟子是如何选择的。(设计意图:首先,借助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搭建情境支架,设置生活中关于“选择”的话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降低论说类文言文的学习难度,实现新课程的高效教学。其次,搭建问题支架,面对“选择”话题时,学生能在课堂上讨论交流,锻炼思维能力。)(二)以阅读感知文本内容学生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阅读文本,读准语句、字音、节奏。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理解文本大意,找出疑难处,与同学、老师分享、讨论。教师:同学们,请自行阅读《鱼我所欲也》,可采用自由读、高声读、齐读等朗读形式,感受文本语句的停顿节奏、字词重音。学生A:“故不为苟得也”的“为”读“(wéi)”。学生B:“死亦我所恶”的“恶”读“(wù)”。学生C:“乡为身死而不受”的“乡”读“(xiàng)”。……(学生纷纷作答)教师:同学们了解了文章字词的读音,那能凭阅读感觉找到课文的节奏吗?学生D:这句话的停顿应该是这样的: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学生E:这句话的节奏是这样的: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学生纷纷作答)教师(总结):文言文的语言不同于现代语言,要在反复诵读过程中积累文中生字,听清读音。同学们要结合文下注释,注意字词在文章中表达的含义,加以积累,经反复阅读,理通文章大意。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做好标记,留在小组讨论。班级各学习小组纷纷讨论,发表疑难句子的含义,与其他小组沟通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在各个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巡视,在各学习小组寻求帮助之时,采用指导、引导方法,让学生自行搭建文言词汇支架、文言句式支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大意。多媒体显示教师为学生搭建的文言词汇支架、文言句式支架,如下:文言词汇支架(明确重点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如“辟”“辩”“得”等通假字,“辟”通“避”,为躲避之意;“辩”通“辨”,为辨别之意;“得”通“德”,为恩惠之意。“是”“为”“于”等为一词多义,“是”在“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译为“这种”,在“是亦不可以已乎”中译为“这种做法”;“为”在“乡为身死而不受”中译为“宁愿”,在“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中分别译为“为了”“接受”。文言句式支架:判断句式:“鱼,我所欲也”,此为判断句式,标志词为“也”;倒装句式:“所恶有甚于死者”,此为状语后置句,可理解为“所恶有于死者甚”;省略句式:“乡为身死而不受”,省略了宾语,可以理解为“乡为‘礼义身死而不受‘施舍”。教师:我们熟读了《鱼我所欲也》,那让我们想一下,孟子在“生”与“义”间是如何选择的,在课文中有所体现吗?学生A:孟子在课文中表达了“舍生取义”的道德观。教师:是啊,那孟子是怎么论证的呢?学生B: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学生C:还有举例论证法。教师:是的,在短短的几百字中,孟子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让人们理解了“生”“义”“利”的关系。那么,课文最后一词“本心”,指的是什么呢?学生E:“本心”是指“义”。学生F:“本心”是“不忍人之心”,是“恻隐之心”。教师:让我们来看大屏幕。(为学生提供孟子的背景资料,了解孟子的“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教师:理解了课文大意,明晰了文章主旨,那么,接下来,按照从左至右,再从右到左的形式,一人一句地翻译课文。(设计意图:采用初读、细读、研读等由浅入深的朗读支架,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含义,以自由读、高声读、齐读等朗读形式,找寻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观,品味孟子精神的内涵。)(三)知识迁移,古今对读教师:“舍生取义”是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主张,面对“生”“义”抉择时,孟子选择了“义”,认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让我们看一下“桃园结义”“大义凛然”中“义”所表达的内涵。学生A:“桃园结义”中的“义”为刘备、关羽、张飞的豪情仗义,是家国天下的大义,也是朋友之间的小义。学生B:“大义凛然”中的“义”指的是正义,是面对威逼利诱而不为所动之态度。教师:是的,在不同词汇中,“义”所表达的含义有所不同。但孟子利用气势恢宏的文字,让人们品味其精神世界,理解其道德主张,诱发人们关于生命的思考。“舍生取义”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但随着社会发展,“义”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义”表示社会公义,“利”为一己私利;面对“义”与“利”的抉择,身处现代的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在面对诸多诱惑时,我们要遵从“本心”,做出正确选择,无愧于心。(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词汇中“义”字内涵的理解,可更加深入地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四)布置作业1.理解、背诵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3.绘制思维导图。(五)制订评价量表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要从多个维度着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见表1)。六、教学反思在《鱼我所欲也》教学中,单一形式的支架应用具有局限性,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选择与教学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