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实施方案_第1页
森林经营实施方案_第2页
森林经营实施方案_第3页
森林经营实施方案_第4页
森林经营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本情况1.1自然环境1.1.1地理位置xx县位于黔东南州中部,地理位置东经108°06′至108°30′,北纬26°24′至26°53′之间,处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东与剑河县交界,西与凯里市、雷山县接壤,北面与黄平县、施秉两县毗邻。南北长50.4公里,东西宽22.6公里。全县总面积104170公顷。辖六乡二镇,156个行政村,807村民组。1.1.2地质构造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东部江南台隆主体部分之雪峰台拱。出露地层为晚元古宇下江群浅变质岩组成,岩性重要为板岩、千枚岩、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变余凝灰岩。其地质年代距今约6亿—10亿年,岩石的力学性质比较硬脆,极易产生破裂形变。区内出露地层自上而下分为两组:(1)番召组,上段为浅灰、灰色板岩,千枚岩夹少量变余砂岩、变余凝灰岩,厚度400—900m;下段为浅灰、灰色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夹板岩,或为变余砂岩夹板岩互层,厚度400—1900m。分布北侧及西南角,面积较小。(2)清水江组,分布于区内的大部分地区,以具有较多的凝灰质岩石为特色,厚度大于2023m。区内构造上位于北东方向雷公山复式背斜东翼,总体为历来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22—25度,北东向、北西向及南北向三组节理裂隙发育,控制着河流、沟谷的延伸方向,对该区地形及水系的发育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1.3地形地貌xx县处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地处江南古陆东北沿,扬子江台地东南部,在燕山期形成的三穗、镇远大背斜的西南边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折皱,重要有施洞大断层,为东北走向。境内出露地层,按地质年代先后有震旦系板溪群、老留系及第三、四系地层。其中板溪群变质岩系地层分布最广,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1%,寒武系可溶性白云质灰岩分布较少,仅革一、台盘两乡的部分地区可见。地貌以山地为主,地貌类型为中山、低山、丘陵及河谷阶地四种类型。最高海拔1980米(交密与雷山交界的掌水坪),最低海拔465米(xx猫鼻岭村与剑河五岔村交界的清水江面),高差达1515米。雷公山脉向县境内延伸到西南边境的石灰河村、南刀村,进而廷伸至红阳、登交、方召一带,为南北的分水岭,地势西高东低。1.1.4.气候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xx县气候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热同季无霜期较长,垂直气候明显。由于受雷公山脉的影响,致使南、北地区的气温、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南部地区降水多于北部,而气温因南部海拔较高、雨日及云雾多、光照少而相对于北部要低,北部地区则光照和热量条件比南部地区好,但降雨却比南部地区少,常有伏旱。全县年平均气温15.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为37.1℃,极端最低气温为-10.3℃;≥10℃积温在4455℃~5154℃之间,无霜期247-287天,年降水量1174mm,年降水总量14.21亿立方米,1.1.5.水文xx县属于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有大河一条——清水江,中档河流3条(巴拉河、翁你河、巫密河),大小河流共20条,总长594.8公里,河树枝状排列分布,水资源较为丰富。清水江经革一乡、施洞镇后流入剑河县境,其干流在县境内长58.6公里,流域面积238平方公里,巴拉河由西南向东北汇入清水江,流经台盘乡、老屯乡,长80公里,流域面积265平方公里;巫密河发源于雷公山,是南部林区的重要河流,由西向东横穿南宫乡后流入剑河县境,长21.7公里,流域面积283平方公里。1.1.6.土壤由于不同的母岩及受内外力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土壤母质,从而形成不同的土壤。母岩重要以砂页岩、页岩、碳酸岩为主,土壤重要以红黄壤、黄壤、红棕壤、石灰土为主。砂页岩、页岩形成的土壤土层深厚、疏松、湿润,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立地条件好,宜林条件高,植被覆盖度大,林木生长迅速,是xx县森林重要分布的土壤类型。1.1.7森林植被xx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常绿阔叶林与常绿针叶林为重要植被。常绿阔叶林重要以樟、栲、栎类为主,另一方面为杨梅、山茶等。常绿针叶林重要有马尾松、杉木。南部以杉为主,北部以松为主。次要植被重要有青冈、枫香、化香、白栎、板栗、盐肤木、油桐、梨、苦丁茶、杜英等,尚有蕨类、铁茫箕、巴茅草、梭草等。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据考察,有各类生物共1553种以上,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41种。其中植物资源244科612属1062种,动物491种。列为一类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森林景观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林、灌丛草坡等,森林健康等级评估为健康,重要森林灾害有火灾、气候灾害(以风、雪、旱灾为主)和森林病虫害等。1.2社会经济1.2.1行政区划xx县从属黔东南州管辖,县政府驻地台拱镇苗疆大道,距州府凯里50公里。全县现设台拱、施洞2个镇,南宫、方召、排羊、台盘、革一、老屯6个乡,156个行政村,807村民组。1.2.2人口与劳动力截止2023年终,全县现有人口14.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91万人,占总人口的87.4%,苗族等少数民族13.44万人,汉族1.33万人,农村15周岁以上劳动力7.7万人。1.2.3国民经济202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497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2852万元,第二产业19083万元,第三产业23040万元。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毕32079万元,其中种植业18726万元,牧业7378万元,林业5975万元,林业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8.62%,占全县总产值的9.20%。全县财政总收入525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5元,与2023年比,增长15.9%。1.2.4交通xx县交通以公路为主,65号高速公路与320国道从东至西贯通全境。至2023年终,全县通车公路里程已达1178公里。其中国道41公里,县乡道212公里,高速公路17公里,村道908公里。1.3林业建设1.3.1管理体系与技术力量xx县自1956年7月成立林业局以来,机构一直稳定。现内设人秘股、林政股2个职能股室,局下属单位有xx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xx县林业种苗和技术推广站、xx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xx县造林绿化站、xx县森林资源管理站、xx县木材检查林业站、排羊木材检查林业站、8个乡镇林业站。全县从事林业管理、技术人员有443多人。在管理、技术队伍中,大学以上学历的有14人,大专学历的有42人,中专学历有64人;中职职称8人。1.3.2林业生态xx县对林业生态建设非常重视,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生态建设的法规和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先后启动和实行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等一批生态建设项目。目前,xx县共建立自然保护社区2个,总面积为22266.7公顷,省级森林公园1个。1.3.3林业产业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行后,xx县大力调整林业结构,特色林产业得到了发展,2023年终,全县经济林发展到3530公顷(涉及零星分布),占有林地面积的4.81%,其中金秋梨面积1605公顷。以金秋梨、枇杷为主的经果林已成为林农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特色产业成效初显。1.3.4林业科技推广xx县已建立起以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森防站和8个乡镇林业工作站为主体的县、片、乡镇三级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推广了一批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使林业科技成果和技术在林业生产中得到了成功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了科技与生产的结合,促进了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县先后建立林业先进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4个。在科技推广的同时,举办技术培训班500多期,直接参与培训农民3.2万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万多份,辐射人数5万人。板栗、金秋梨丰产稳产、马尾松工业原料林栽培技术、竹林害虫综合防治等18项先进技术在全县范围内都得到了普遍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1.3.5森林经营形式xx县80年代初实行山林承包责任制,开展山林定权发证;1990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1995年起初步建立和完善山林流转机制;2023年在贵州省开展核发林权证工作,全县山林承包期延长70年不变,共发放到户《林权证》2万余本,占应发农户的90.8%。目前集体所有的森林(含疏林)重要有集体、合作、个人三种经营形式。林地经营权可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联营等合法途径进行流转。1.3.6森林保护1.3.6.1森林防火设施xx县是贵州省10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范围均属一类森林火险等级区域。据记录,2023-2023年期间共发生火灾104次,过火面积106.8公顷,受害森林面积81.3公顷,损害林木蓄积5648立方米,烧毁幼林125600万株。全县的林火隔离网络总长109公里,其中林区道路54公里,防火线45公里,生物防火林带10公里,用于林火监测的瞭望台5座,扑救森林火灾的机具761件,各类防火用车3辆,有专业半专业的森林消防队8个,队员177人,义务消防队156个,队员3200多人,有专职防火巡查队2支,队员60人,兼职护林防火巡查员328人。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0.3‰以内。1.3.6.2森林病虫害防控xx县设有国家级森林病虫害赤腹松鼠中心测报点一个,县级松褐天牛(含松材线虫病防止)和思茅松毛虫治理项目各一个,乡镇测报点8个,村级测报点156个,松材线虫病常年疫情监测点8个。有专职检疫员2人,兼职检疫员15人,测报员1人,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监测预报体系。2023—2023年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80.4%,防治效果达90%。2、森林资源分析与经营评价本章中的森林资源数据,采用2023年xx县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通过补充调查,将xx县森林资源数据进行更新(涉及2023~2023年采伐、更新造林以及2023年1月森林资源凝冻灾害损失资源情况等内容),以更新后的森林资源数据作为xx县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依据。xx县集体所有(100815.53公顷)和集体代管的国有(1334.47公顷)二部分(不含单独编案的县国营林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xx县的部份),以下均称为集体所有。2.1森林资源分析2.1.1森林资源2.1.1.1林地面积全县林地面积76376.25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58863.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77.07%;疏林地面积1602.59公顷,占2.72%;灌木林地10449.89公顷,占17.75%;未成林造林地5154.05公顷,占6.75%;苗圃地12.74公顷,占0.02%;无立木林地36.72公顷,占0.0005%;宜林地256.95公顷,占0.005%。2.1.1.2林木蓄积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3271868.56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3250467.28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9.36%;疏林蓄积19870.34立方米,占0.006%;四旁树蓄积311.20立方米,占0.00009%;散生木蓄积1219.74立方米,占0.0004%。2.1.1.3森林覆盖率全县集体林森林覆盖率56.75%,林木绿化率56.75%。2.1.1.4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1)野生动物xx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共记录有脊椎动物266种,其中,兽类48种、鸟类130种、爬行类26种、两栖类20种、鱼类4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8种。(2)野生植物全县野生植物资源较丰富,共记录有1062种,仅种子植物有447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种子植物14种。(3)古树名木据初步调查,xx县有古树、大树4771株。按分布地记录,革一乡2023株,南宫乡1427株,排羊乡546株,台盘乡451株,老屯乡189株,施洞镇83株,番召53乡株,台拱镇19株。重要树种为南方红豆杉、秃杉、翠柏、杉木、柏木、侧柏、银杏、马尾松、长苞铁杉、柔毛油杉、榉木、木荷、朴树、灯台树、皂角树、香樟、枫香、山核桃、白栎、水青冈、槐树、红麻栎、香果树、化香、泡桐、厚朴、板栗、锥栗、楠木、甜储栲和丝栗栲等,分属红豆杉科、杉科、柏科、银杏科、松科、木兰科、樟科、山茱萸科、金缕梅科、壳斗科、胡桃科、榆科和茜草科等。2.1.1.5森林生态景观xx县境内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相差悬殊,有南宫省级风景森林公园。山色、巨树、峡谷等形成了xx独特的森林生态景观。重要森林生态景观系统有:①垂直地带性森林景观。涉及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经济林森林景观生态系统;中低山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森林景观生态系统;中山矮林灌丛、山地草甸森林景观生态系统。②森林季相景观。涉及森林景观生态系统;山地彩色林相景观生态系统。③复合景观。复合景观是本县森林景观的固有特色,类型丰富,有森林–峡谷景观生态系统;森林–岩溶地貌景观生态系统;森林–库面景观生态系统等。2.1.2森林资源结构2.1.2.1森林使用权结构森林面积:集体27637.77公顷,股份合作1070.41公顷,个人30155.12公顷,结构比47︰2︰51。各类林木蓄积:集体林活立木蓄积1663127立方米,股份合作林49889.41立方米,农户个人所有1558852立方米,结构比51︰2︰47。毛竹株数:集体6万株,个人57万株,结构比10︰90。2.1.2.2森林起源结构(1)各类森林起源结构人工、天然林面积结构比为55︰45,蓄积结构比为71︰29。各类森林面积、蓄积按起源构成详见表2-1。表2-1各类森林面积、蓄积按起源构成表单位:公顷、立方米地类合计人工天然面积蓄积面积比重蓄积比重面积比重蓄积比重合计76069.833270337.6439227.5851.57%2326939.571.15%36842.2348.43%943398.1228.85%乔林58805.043250467.332690.9255.60%2231187171.10%26114.1244.40%938597.0328.90%竹林58.2643.3374.40%14.9325.60%灌木林10449.89130.441.20%10319.4598.80%疏林1602.5919870.341208.8475.40%15069.2575.80%393.7324.60%4801.0924.20%未成造林地5154.055154.05100%(2)乔木林优势树种组起源结构乔木林优势树种组人工、天然面积结构比为:松类86︰14、杉类100︰0、阔叶树类0.2︰98.8;人工、天然蓄积结构比为松类83︰17、杉类100︰0、阔叶树类0.2︰98.8。乔木树种面积、蓄积按起源构成详见表2-2。表2-2乔木树种面积、蓄积按起源构成表单位:公顷、立方米树种人工天然面积比重蓄积比重面积比重蓄积比重合计31503.5456.05%2306745.4571.22%24698.8443.95%931984.3928.78%马尾松20258.4885.77%1459192.4782.66%3360.8614.23%306114.4317.34%栎类336.317.32%3155.5810.79%4261.0792.68%26103.2289.21%杉木10734.35100%840378.88100%枫香390.93100%20503.52100%柏木154.5356.49%2922.4247.06%119.0443.51%3287.752.94%硬阔类19.870.2%1096.10.3%12929.8599.8%42632.3799.7%软阔类3589.42100%138241100%阔叶混476.94100%14392.15100%(3)乔木林分龄组起源结构乔木林各龄组人工、天然面积结构比为:幼龄林27︰73,中龄林52︰48,近熟林39︰61,成熟林42︰58,过熟林18︰82;人工、天然蓄积结构比为:幼龄林28︰72,中龄林55︰45,近熟林40︰60,成熟林41︰59,过熟林15︰85。乔木树种面积、蓄积按起源构成详见表2-3。表2-3乔木林分各龄组面积、蓄积按起源构成表单位:公顷、立方米龄组人工天然面积比重%蓄积比重%面积比重%蓄积比重%合计31503.5454.672306745.570.9626120.9145.33943848.729.04幼龄林3851.2223.33%73296.228.6712658.5476.67182483.0671.33中龄林14895.9769.251062166.471.316613.3830.75427376.7528.69近熟林11009.9379.94999597.1388.792762.7620.06126231.2711.21成熟林1729.5130.2817016946.183981.1169.72198346.5353.82过熟林16.9113.861516.7313.88105.1286.149411.0986.122.1.2.3林种结构在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中,防护林12764.65公顷、特用林8041.7公顷、用材林33228.08公顷、经济林1204.71公顷,结构比为22︰14︰56︰8。在有林地和疏林地蓄积中,防护林553215.33立方米、特用林315472.97立方米、用材林2385573.49立方米、经济林54.92立方米,结构比为17︰10︰72.9︰0.1。2.1.2.4乔木林资源结构(1)乔木林优势树种组结构在乔木林面积中,松类23619.33公顷、杉类10734.33公顷、阔叶树类16539.13公顷,结构比为46︰21︰33。在乔木林分蓄积中,松1765306.9立方米、杉840378.88立方米、阔叶树类565679.47立方米,结构比为56︰26︰18。(2)乔木林龄组结构在乔木林面积中,幼龄林16509.76公顷、中龄林21509.35公顷、近熟林13772.69公顷、成熟林和过熟林5832.65公顷,结构比为29︰37︰24︰10。在乔木林分蓄积中:幼龄林255779.25立方米、中龄林1489543立方米、近熟林1125828立方米、成熟林和过熟林379443立方米,结构比为8︰46︰34︰12。2.1.2.5竹林资源结构(1)竹林林种结构在竹林面积中,防护林29.27公顷、特用林1.8公顷、用材林27.13公顷,结构比为50︰3︰47。在毛竹株数中,防护林497200株、特用林5300株、用材林124200株、经济林4479株,结构比为79︰0.8︰20.2。(2)竹林竹种结构在竹林面积中,毛竹面积23.33公顷、杂竹33.6公顷,结构比为40︰58。(3)毛竹株数各龄组结构在毛竹株数中,幼龄竹0株、壮龄竹81200株、老龄竹60600株,结构比为0︰57︰43。2.1.2.6灌木林资源结构(1)灌木林林种结构在灌木林地中,防护林5554.53公顷、特用林184.73公顷、薪炭林4657.73公顷、经济林52.87公顷,结构比为53︰2︰44︰1。(2)灌木林树种结构茶叶49.28公顷、油茶3.62公顷、其它灌木树种10396.99公顷,结构比0.5︰0.03︰99.47。2.1.2.7用材林资源结构(1)用材林地类结构在用材林面积中,乔木林33200.93公顷、竹林27.13公顷、疏林1297.8公顷,结构比96.16︰0.08︰3.76。在用材林蓄积中,乔木林2369747立方米、疏林15827立方米,结构比99︰1。(2)用材林亚林种结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面积17211.8公顷、速生丰产用材林396.8公顷、一般用材林15619.53公顷,结构比52︰1︰47。短周期工业原料林蓄积1360184立方米、速生丰产用材林22194立方米、一般用材林1003195立方米,结构比57︰0.9︰42.1。(3)用材乔木林优势树种组结构用材林乔木优势树种组面积:松19378.07公顷、杉9640.2公顷、阔叶树7830.87公顷,结构比53︰26︰21。用材林乔木优势树种组蓄积:松1498826.33立方米、杉771226.89立方米、阔叶树110916立方米,结构比63︰32︰5。(4)用材林乔木树种龄组结构用材林乔木树种龄组面积:幼龄林5924.2公顷、中龄林15630.53公顷、近熟林9954.67公顷、成熟林和过熟林1691.53公顷,面积结构比18︰47︰30︰5。乔木树种龄组蓄积:幼龄林92908立方米、中龄林1123630立方米、近熟林971536立方米、成熟林和过熟林181672.6立方米,蓄积结构比4︰47︰41︰8。2.1.2.8经济林资源结构(1)经济林亚林种结构经济林亚林种面积:果树林1226.97公顷、食用原料林71.25、林化工业原料林40.81公顷、其它经济林5.53公顷,结构比91︰5︰3︰1。(2)经济林树种结构经济林树种以梨桃面积为主,有737.17公顷,占经济林面积的54.83%。另一方面是板栗,有261.03公顷,占19.42%。经济林各树种面积构成详见表2-4。(3)经济林龄期结构经济林龄期面积:产前期275.84公顷、初产期402.56公顷、盛产期665.98公顷,结构比20︰30︰50。表2-4经济林各树种面积构成表单位:公顷树种面积比重树种面积比重树种面积比重树种面积比重板栗261.0319.42%梨桃类737.1754.83%柑桔类44.323.3%盐肤木25.81.92%苦丁茶49.273.66%桑108.078.04%油茶38.152.84%杜仲1.680.12%油桐78.895.87%2.1.3森林资源动态变化2.1.3.1林地面积变化林地面积与1992年调查数同比(下同),2023间净增了4607.76公顷,年均增长287.98公顷,年均净增率0.4%。其中: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苗圃地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长,疏林地、其它地类面积减少。地类面积增减情况详见表2-5。表2-5各地类面积动态变化表单位:公顷项目调查时间增减量年均增减量年均增减率%1992年2023年林地71768.576376.274607.76287.980.40%有林地36807.758863.31378.4786.150.23%乔木林地36610.658805.0422194.441387.153.79%竹林13.358.2644.962.8121.13%疏林11896.51535.93-10360.56-647.53-5.40%灌木林地3665.710449.866784.1642411.57%其中:特灌0250.43250.4315.65未成林造林地1823.35154.073330.76208.1711.42%苗圃地012.7512.750.79其它地类18170.4293.67-17876.73-1117.29-6.15%森林覆盖率36.30%56.75%20.45%2.1.3.2各类活立木蓄积变化活立木总蓄积比1992年净增493464立方米,年均净增30841立方米,净增率1.28%。由于乔木经济林上期调查未计蓄积,四旁树上期未作调查,而本次调查两者蓄积有3250467立方米,若按同比年均净增35801立方米,年净增率为1.3%。各类蓄积一增三减。乔木林分蓄积增长,四旁树、疏林、散生木蓄积减少。各类蓄积增减情况详见表2-6。表2-6各类活立木蓄积变化情况表单位:立方米项目调查时间增减量年均增减量年均增减率1992年2023年活立木总蓄积27582263271869493464308411.12%乔木林分蓄积24151513230288815137509462.11%疏林蓄积30157119870-271700-17606-5.9%四旁树蓄积12153311-11842-740-6.1%散生木蓄积293451920-28125-1758-5.99%2.1.3.3乔木林动态变化(1)优势树种组面积、蓄积动态变化。表2-7乔木林优势树种组面积、蓄积变化情况表单位:公顷、立方米优势树种面积蓄积1992年2023年增减量年均增减量年均增减率1992年2023年增减量年均增减量年均增减率马尾松24802.523619.3-1063-66.50.27%10840461765307681261425793.90%杉木7675.210734.33059.1191.22.50%624976840379215403134631.20%柳杉1023.13390.93-632.2-39.5-3.90%9049020504-69986-4374-23.30%柏木43.13273.6230.4714.433.40%10556210515532249.80%续表2-7乔木林优势树种组面积、蓄积变化情况表单位:公顷、立方米优势树种面积蓄积1992年2023年增减量年均增减量年均增减率1992年2023年增减量年均增减量年均增减率软阔3591.23589.4-1.8-0.130.00%208685138241-70444-4403-8.20%经济林种183.81258.21074.767.236.50%55553栎类1636.934597.42960.518511.30109033-68154.90%硬阔9824.7312949.73125195.32.00%549304427438-121866-7617-5.20%乔木林分优势树种组与1992年比,面积五增三减,杉木、柏木、硬阔、经济类、栎类树种增长,松、枫香、软阔减少。蓄积四增四减,松、杉、柏木、经济类树种增长,枫香、硬阔、软阔、栎类减少。(2)龄组面积、蓄积动态变化乔木林(不含经济林乔木树种)龄组面积所有增长,各龄组蓄积所有增长。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增减情况详见表2-8。表2-8乔木林龄组面积变化情况表单位:公顷、立方米龄组面积蓄积调查时间增减量年均增减量年均增减率调查时间增减量年均增减量年均增减率1992202319922023合计37525.457624.4720239.07188433.3%24151573250594835437522152.2%幼龄林15180.7316509.73132912460.5%441111255779211668132293%中龄林10986.5321509.3310522.898656%7284101489543761133475716.5%近熟林60669.813772.677702.8772217.%95380471125828587781367366.8%成、过熟林5288.45832.67544.275100.%6707589379444-328145-20509-2.9%(3)优势树种组单位面积蓄积动态变化乔木林分单位面积蓄积(不含经济林乔木树种)2023年均增长0.1125立方米/公顷,增率0.2%。各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除松增长外,其余所有减少。各树种单位面积蓄积增减情况详见表2-9。表2-9优势树种组单位面积蓄积变化情况表单位:立方米/公顷优势树种1992年2023年增减量年均增减量年均增减率合计55.6557.451.80.11250.2%松43.9574.730.751.924.4%杉木81.4578.3-3.15-0.0195-0.2%枫香88.552.5-36-2.25-2.5%柏木24.4522.65-1.8-0.1125-0.5%硬阔55.9533-22.95-1.44-2.6%软阔58.0538.55-19.5-1.215-2.1%栎类84.456.3-78.15-4.89-5.8%(4)龄组单位面积蓄积动态变化乔木林中龄林单位面积蓄积增长,乔木林幼、近、成、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减少。各龄组单位面积蓄积增长情况详见表2-10。表2-10乔木林龄组单位面积蓄积变化情况表单位:立方米/公顷龄组1992年2023年增减量年均增减量年均增减率合计64.3556.4-7.95-0.495-0.8%幼龄林29.115.45-13.65-0.855-2.9%中龄林66.369.330.1950.3%近熟林88.6581.75-6.9-0.435-0.5%成、过熟林133.865.1-68.7-4.29-3.2%2.1.3.4竹林资源动态变化全县集体所有列入森林面积记录的竹林面积58.33公顷,占有林地面积0.08%。毛竹林面积比1992年增长23.3公顷,年均增长1.45公顷。毛竹株数14.18万株,年均增长0.21万株。各竹种面积增减情况见表2-11。表2-11竹林各竹种面积变化情况表单位:公顷、百株竹种调查时间增减量年均增减量年均增减率1992年2023年合计面积13.358.3345.032.8121.2%毛竹面积023.323.31.45株数01418141814.53小杂竹面积01.41.40.09杂竹(笋干竹)面积13.333.620.31.279.5%2.1.4森林资源特点2.1.4.1用材林比重大在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和经济林4个林种中,用材林面积32561.4公顷、蓄积2385573立方米,占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的56%、蓄积的72.9%,而防护林、特用林两者合计面积只占37.67%,蓄积只占26.7%。根据本县“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生态立县”目的,此后还将需对林种结构进行调整。2.1.4.2乔木树种结构趋于合理在乔木林分面积中,松类、杉类、阔叶树类、经济林树种类结构比为41︰18︰6︰29,从针、阔叶树种面积分布权重看,树种结构分布基本趋于合理。但是,在林分中,纯林面积达57916.4公顷,占乔木林面积(58805.07公顷)的98.4%,且乔木经济林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仅梨桃类、板栗就达成1118.93公顷,占乔木经济林的92.9%,占整个乔木林的1.9%。由于乔木林分组成树种单一,减少了森林的综合效能,因此,在森林经营中,应注重营造、哺育针阔混交林。2.1.4.3森林蓄积量和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同步增长森林蓄积量2023间同比净增493464立方米,年均净增30841立方米,年净增率为1.12%;乔木林分平均单位面积蓄积(不含乔木经济林分)由1992年355.65立方米/公顷提高到2023年的57.45立方米/公顷,2023间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增长1.8立方米,年均增长率0.2%。低于全省乔木林分平均单位面积蓄积(43.8立方米/公顷)42立方米/公顷。2.1.4.4乔木林以幼、中龄林为主乔木林分龄组幼、中龄林两者合计面积占乔木林分面积的65.98%,蓄积占53.69%,近、成、过熟林面积仅占34.12%,蓄积只占46.31%。因此,对林龄结构的的调整,将是森林经营的长期任务。2.1.4.5经济林以梨桃类为主全县个人所有梨桃类面积665.67公顷,占经济林面积55.3%,占有林地面积的0.9%。梨桃类是本县的传统特产,在林业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十分突出。2.2森林可连续经营能力评价2.2.1森林经营成效及存在问题2.2.1.1森林经营成效(1)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实现双增长到2023年终,全县林业用地83792.83公顷(含国有林场及部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在xx县境内的林地),比上期(66824.80公顷)增长16968.03公顷。增长的因素是:上期的非林业用地转变为林业用地。上期非林业用地40703.20公顷,本期24577.20公顷,减少16126.00公顷。减少的16126.00公顷非林业地转化为林业用地。活立木蓄积3759416.39立方米,比上期调查(2715875.0立方米)增长1043541.39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3737843.82立方米,比上期调查(2677645.0立方米)增长1060198.82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6.0%左右。表白该县在绿化造林、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xx县实行分类经营以来,通过全面实行了封山育林、天然阔叶林禁伐、低效林改造、退耕还林及城乡绿化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多林种、多层次、多效益、功能较完备的城乡一体化森林生态系统,使森林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状况明显好转,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3)林业经济稳步增长xx县林业产业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行后,xx县政府大力调整林业结构,特色林产业得到了发展,2023年终,全县经济林发展到3530公顷(涉及零星分布),占有林地面积的4.81%,其中金秋梨面积1350公顷,以金秋梨、枇杷为主的经果林已成为林农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特色产业成效初显。“十一五”期间,从外地成功引进了5家木材加工公司到xx落户,每年完毕木材采伐生产3万余立方米,并运用松脂资源优势,于2023年引资创办了一家加工规模为1000吨的松脂生产厂。县域内有省级森林公园1个全年接待游客12.8万人次、旅游景点门票收入120万元。全县林业产值逐年提高。(4)森林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xx县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防火机制由被动防火转为积极防火,县政府设有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有专业半专业的森林消防队8个,队员177人,义务消防队156个,队员3200多人,有专职防火巡查队2支,队员60人,兼职护林防火巡查员328人。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0.3‰以内。防火预警体系初步建立,防火设施配备逐步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逐步完善,2023年至2023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深化,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体系已基本建立,松毛虫等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2023—2023年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80.4%,防治效果达90%。森林公安、林政管理等执法队伍建设和依法治林工作不断加强。森林限额采伐、林地征占用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5)林业科技支撑水平不断提高xx县林业科技源头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林业科技管理规范化,科技与林业生产结合日益紧密,高新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全县已建立起县、乡镇二级林业技术推广体系,举办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班500多期,辐射人数3余万人。建立林业先进技术推广示范基地6个,其中获地县级以上林业科技成果奖5项。2.3.1.2存在的重要问题(1)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重要表现在林分结构不合理,单层林多,复层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树种结构不够抱负。松、杉等树种与阔叶树种面积比例为54:46,蓄积比例为65:35,针叶林资源比例过大,不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龄组结构不均匀,幼、中龄资源比重大,面积46019.05公顷,占72.54%,蓄积2023840.50立方米,占64.87%,近、成、过熟林比重偏小,不利于森林资源的永续运用;经济果木林所占比重较低,经济林1271.14公顷,仅占2.18%。因此,改善林分结构,是森林经营的一项长期任务。(2)林地生产力较低由于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使得不少森林的林分质量较差,特别是天然林资源,普遍存在生产力低下的问题。乔木林(不含乔木经济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只有48.9立方米/公顷,比全省平均单位面积蓄积仅高0.45立方米/公顷。(3)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林业产业组织化限度较低一方面表现在林业经营主体是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户,组织化限度较低、规模小、山区林农集约经营森林意识不强,停留在粗放型状态,或者不投入任其自然生长,或者不遵循规律、不顾及生态环境盲目投入,致使林地生产率低。另一方面是林产品加工业科技含量低,大多以初加工为主,林产品档次不高,森林资源运用率不高,导致原料(特别是木材)消耗量大,产品附加值、产出与投入之比低。再是对发挥生态效益为主的森林,由于补偿局限性,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经营公益林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提高生态服务的供应能力难度大。此外,由于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使科技、信息等现代经济增长要素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仍未充足显现,林业经济增长仍然重要依靠劳动力等传统的生产要素。2.2.2森林可连续经营有利条件(1)丰富的自然资源xx县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优越,地貌类型多样,森林面积比重大,森林覆盖率高,形成诸多适宜森林动、植物生长繁衍的环境条件。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xx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共记录有脊椎动物266种,其中,兽类48种、鸟类130种、爬行类26种、两栖类20种、鱼类4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8种。全县野生植物资源较丰富,共记录有1062种,仅种子植物有447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种子植物14种。特别是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生物基因库”和“天然植物园”之称。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现代林业的连续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2)基础条件优越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森林资源是林业可连续发展的基础条件。xx的光、热、水条件优越,有利各种林木生长;生物多样性较其丰富,生态效益较高,是xx生态环境最主线的保障;已初步建成了以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的商品林基地,为林业的连续发展奠定了基础。(3)良好的经济社会条件全县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9亿元,林业总产值0.59亿元,财政收入0.52亿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58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5元。本县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超前观念的先发优势,也为林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林业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强。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较多的社会闲散资金,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五十数年特别是近十数年的林业建设成就也为此后林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林业发展的新机遇木材需求转向生态服务、文化消费需求。特别是随着城乡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城乡居民对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休闲、旅游等绿色消费方面的需求不断高涨。为满足新时期人们对林业的需求,创建xx和谐社会,xx县提出“生态立县”的发展目的,把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来抓,将现代林业的理论指导实践,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促进林业建设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这是探索本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城乡统筹等协调的可连续发展之路的战略举措,标志着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必将给xx林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巨大发展空间。(5)全民生态意识增强森林的生态主体地位作用已愈来愈为人们所结识,绿化意识逐步进一步人心。以“种树植草”为宗旨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正迅速掀起,成为全县人民美化家园的自觉行动。2.2.3森林可连续经营制约因素xx是一个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77%以上的山区县,林业是xx经济和社会可连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xx人民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它所承担着的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应的重要地位,在xx尤为显得突出,近十年来,xx林业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资源保护、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定仍差距较大。目前制约xx森林可连续经营因素重要有:(1)林业建设资金投入局限性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对林业的投资回报时间长,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社会对林业的实际投入少,林业资金缺少,难以对森林进行有效的改造更新和哺育,难以按林地面积相应配备护林人员,对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也缺少必要的投入,很难充足发挥应有的效益和作用。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的生态公益林,由于目前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标准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广大林农的合理规定差距又较大,影响了林农建设、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营造林的投资标准过低,与交通、城建等部门同样的绿化造林在投资标准大相径庭,资金投入标准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使林业工程造林无法按照工程项目开展正常的招投标、监理等工程质量管理来实行,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和后备资源的哺育,从而制约着森林的可连续经营和林业可连续发展。(2)用材林经营者的经营效益难以得到实现用材林经营效益的实现,受森林哺育目的和市场经济因素影响很大。目前,森林资源的采伐限额以年度分解,不能跨年度调剂,很少考虑到市场的变化和经营者的实际情况,当木材价格较好时,可采资源因受限额指标制约而不能采,木材价格较低时,经营者又不愿采,无形中减少了经营森林的效益。此外,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小径材价格的上涨,大多数林木所有者乐意哺育小径材,一般都希望提前采伐林木,而用材林的主伐年龄又受到政策的制约,经营者却不能按自己的经营目的进行运用,这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收入重要来源于林业,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大的山区森林经营者来说,财产处置权和收益权在不同限度上受到了侵害,从而影响了经营者经营森林的积极性。(3)森林灾害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是xx县的重要森林灾害。2023-2023年期间共发生火灾128次,过火面积106.8公顷,受害森林面积81.3公顷,损害林木蓄积5648立方米,烧毁幼林125600万株。近五年中发生次数和受害面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森林病虫害称之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全县重要森林病虫害有30多种,经常导致严重危害和威胁的的10余种,并且每2-3年就有1-2新病虫害发生,近十年来平均每年有近2666公顷的森林面积受到危害。此外,有“松树癌症”之称的松材线虫病,一旦危及本县,将对森林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森林灾害防控形势十分严峻。(4)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少,林业生产水平低。苗木质量差异大;造林偏离技术规定的现象较突出;造林后抚育管理和低产林改造措施跟不上,任其自然生长,产量越来越低,丰产林不丰产。(5)现有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不高。表现在森林天然更新能力不强、社会经济效能维持能力仍然较弱;此外,现有林龄结构很不合理,森林中近、成、过熟林比例偏低,无法充足发挥森林的生产能力;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限度高,林分结构不稳定、林种树种单一。(6)资源开发方式不尽合理,生态系统出现退化趋势。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开发运用形式是决定资源配置和经济要素优化的决定因素,短期化、掠夺式、低层次开发,不仅难于发挥资源优势,难于产生连续的经济效益,并且会加剧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制约经济的发展。xx县山区资源运用的不合理现象,集中表现在农林业生产过程中。农业上滥垦,林业上乱砍滥伐,特别是阔叶林破坏较严重,蓄积量日趋减少,树种逐步地人为趋向单纯,造林地生产力下降和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呈现退化趋势。3、森林经营方针与目的 3.1经理期限本经理的期限为2023,即2023年至2023年,其中:前期2023~2023年,后期2023~2023年。3.2经营方针 经理期森林经营方针根据国家、地方有关对林业的方针政策,结合xx森林资源现状、经营特点、技术及基础条件水平等因素,统筹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协调好森林多功能与森林经营多目的的关系,保证森林资源的可连续经营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效益的充足发挥。根据xx县的实际情况,结合大环境对林业的发展规定,制定本经理期森林经营方针为:(1)实行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产业发展为重点、科学技术为依托、多资源多功能综合运用为方向、可连续经营为目的;(2)实行分类经营、分区施策、分级保护、定向哺育、集约管理的经营管理策略;(3)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提高经营效益、哺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高效益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经营发展方向。3.3经营原则(1)坚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2)坚持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原则;(3)林权林地相关的应用原则;(4)坚持保护、发展与运用森林资源并重,及时更新和哺育后备森林资源,注重林种、树种配置的原则;(5)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积极推动森林景观改造的原则;(6)有助于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7)有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8)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9)有助于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改善林区经济社会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4经营目的无论是经理期目的或长期目的的制定都应具有针对性以及时效性,要融入到xx县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中,体现出林业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和作用。xx县林业经营目的的制定应充足考虑到现有森林资源状况、林地生产潜力、森林经营能力和本地经济社会情况等,应纳入成为xx国民经济发展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3.4.1经理期目的本经理期目的具体拟定为:(1)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56.75%提高至60.0%左右。(2)有林地面积:由目前的58863.3公顷提高至61039.6公顷,增长2167.3公顷。(3)林木蓄积量:由目前的327.2万立方米,至2023年提高到335万立方米,至2023年提高到400万立方米,净增72.8万立方米。(4)林木年净增量:由目前的2.2万立方米,至2023年提高到2.5万立方米,至2023年提高到2.8万立方米。(5)林木年采伐量:目前为11万立方米,经理期内增长至年均13万立方米。(6)林业第一产业发展目的:木材生产收入到2023年达成1.3亿元,经济林产收入到2023年达成0.4亿元。(7)森林资源结构实现如下优化调整①林种结构:公益林目前的比例为29.32%,至2023年调整为32%,至2023年调整为34%。有林地中,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面积比例由目前的22︰14︰56︰8︰0调整至2023年的24︰14︰50︰10︰2,至2023年调整为25︰14︰48︰11︰2。②用材林树种结构:用材林中,杉木、松木、阔叶树的面积比例由目前的26︰53︰21,调整至2023年的25︰55︰20,至2023年为20︰60︰20。③用材林龄组结构:用材林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面积比例将由目前的18︰47︰30︰5本经理期末调整(速丰林、工业原料林按工艺成熟记录)为16︰40︰30︰14。(8)森林哺育①人工造林面积9960公顷。其中:前5年更新造林面积6235公顷,后5年更新造林面积3725公顷。②封山育林经理期内封山育林面积3000公顷。③抚育间伐面积为10900公顷,年均抚育间伐面积1090公顷。其中:公益林抚育间伐面积4500公顷,商品林抚育间伐面积6400公顷。④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800公顷。年均改造面积360公顷。(9)森林经营安全指数①森林火灾率:发生火灾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0.3‰以下。②森林病虫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③造林成林率:当年造林成活率保持在85%以上,未成林造林地转有林地保存率达80%以上。3.4.2长远目的 从xx长期的森林经营来看,无论是森林经营规划还是经营措施,都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良性循环的原则,坚持森林经营的可连续性,森林生态体系的完善性。在此后的森林经营过程中,应努力从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中找寻最大效益的平衡点,尽也许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获得森林经营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xx县要建设生态县、打造森林城县,应以森林景观、名胜古迹、人文遗产等自然资源来吸引中外各界游客,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予以发展,这必然会对森林景观、林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健康和活力保持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规定。森林生态功能应体现其长期的整体效益,森林景观的发展不能局限于风景林,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同样具有森林景观的生态价值,特别是道路、河流、城县、旅游区森林,在实行森林经营过程中都应注重其存在的欣赏价值。因此,现有森林资源质量的提高、森林景观的不断改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森林灾害的防控、森林文化内涵的丰富、林地资源的保护及运用、林业保障能力的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的健全、森林健康和活力的保持、林业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是xx县森林经营所要长期坚持的经营目的。4、森林功能区划与分类经营4.1森林功能区划基于森林多种功能,根据xx县各区域自然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生态区位、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土地运用方式等的差异性,而作出区划,拟定功能类型。xx县集体林重要划分为5个森林功能区:森林集水区、生态景观游憩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木质林产品经营区、非木质林产品经营区。在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依据森林的生态脆弱级、生态价位级指标及森林的经营运用方向与条件,把对森林的管理分为严格保护、重点保护、保护经营、集约经营4个保护经营等级。4.1.1森林集水区4.1.1.1特性与分布集水区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集水区是以流域为单元的森林-水生态系统。xx属黔东低中山区。根据xx县重要溪流流向特性以及区位的重要性,集水区经营管理保护等级应以严格保护、重点保护和保护经营为主。对xx县境内的清水江集水区内两侧最大1000米以内第一重山脊的林地,进行严格保护。分布乡镇为:革一乡、施洞镇。对下巫密河两岸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的林地;对台拱镇打岩沟上延20公里和排羊乡南刀河城乡饮用水源头极其沿线两测1000米范围内的林地,进行重点保护。对其它源头水系沟道和小溪流沿岸的山体,以保护经营为主,重要分布在山涧、小山塘等周边山体。集水区林种以水源涵养林为主。4.1.1.2森林经营措施集水区经营措施:以生态系统保护途径为主线,采用封山育林、抚育相结合的措施,在难以自然恢复时采用人工促进措施。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封、造、补、管结合,乔、灌、草结合,以天然更新为主,辅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把森林集水区建成多树种、多层次相结合的混交林,增长集水区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功能。4.1.2生态景观游憩区4.1.2.1特性与分布“生态景观游憩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生态景观区,指偏重生态保护、景观哺育、污染防治的区域。重要是通过控制这类区域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结构和功能用途,不宜随意改变土地的运用方式和景观。这类区域通常不具有完善的游览管理和服务设施条件,不宜向游人开放,应进行严格保护。二是森林游憩区,指具有较好的生态景观和较完善的游览、休闲、游憩设施的大型自然风景区域,应进行重点保护。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观光农业区、旅游度假区等。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又及时作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根据xx生态旅游县的特性,生态景观游憩区重要集中在台拱镇和南宫乡的南宫省级森林公园和方召乡反排旅游度假区。生态景观游憩区以环境保护林、风景林为主。4.1.2.2森林经营措施生态景观游憩区经营措施:生态景观游憩区应在维护好现有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风光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以森林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遵循森林群落自然演替规律,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从自然入手,对偏重生态景观保护的区域以森林景观保护为主线,采用封育、补植、造林相结合的营林措施;对偏重森林游憩的区域,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达成森林群落结构优化、生态功能稳定、景观特色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可连续的目的。4.1.3.生物多样性保护区4.1.3.1特性与分布该功能区重要涉及大黑山、红阳山、东扛坡、南刀坡。区内原生植被茂盛,植物种类较多,国家野生一、二级保护植物有:福建柏、伯乐树、十齿花、樟树、楠木、鹅掌楸、格木、马尾树、异形玉叶金花、伞花木、榉树、香果树、红豆杉、翠柏、观光木等;同时区域内栖息着五群近两佰只猕猴,尚有棕熊、娃娃鱼、穿山甲、小灵猫、林射、红腹锦鸡等众多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为保护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群落稳定,应实行严格保护。4.1.3.2经营管护措施区内加强林木管护、严禁采伐、猎狩。4.1.4木质林产品经营区4.1.4.1特性与分布xx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和湿润,气候条件适宜哺育速生优质木材,除杉木、马尾松常规树种外,一些优良的家具用材,如木荷、马卦木、枫香、青冈、楠木、水青冈、榉木等阔叶树种在这里都能达成速生、丰产、优质的规定。xx有林地林地76376.27公顷,除生态公益林和竹林、经济林所占面积之外,更多的仍是木质林产品经营区域,有用材林面积33228.08公顷,在各个乡镇均有分布。木质资源区重要以集约经营为主。4.1.4.2经营管护措施木质资源区集约经营应遵循林业可连续发展的规定,从木材资源战略储备的高度,努力增长森林资源总量,提高以马尾松、杉木用材林资源质量,合理地发展以乡土珍稀阔叶树种,提高珍稀阔叶用材树种的比重,为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木质资源区经营,应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坚持县场为向导,科技为依托为原则,做好种苗选择、植树造林、林分改造、抚育、定向哺育等工作。4.1.5非木质林产品经营区4.1.5.1特性与分布非木质林产品是除木材以外来自森林(涉及人工和天然)的生物资源产品,涉及水果、坚果、药材、香料、染料、欣赏植物等。xx非木质资源重要有竹子、山苍籽、茶叶、白果、山茱萸、中草药等。xx的经果林产业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已成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几乎涉及到除番召乡以外的各个乡镇,非木质产品经营区域重要以集约经营为主。4.1.5.2经营管护措施根据xx非木质资源特点,对非木质资源经营重要是针对xx县山苍籽、经果林的经营。山苍籽经营:根据xx县目前山苍籽产业的发展情况,对此后山苍籽产业的经营方式是:1)以注重量的扩张和注重质的提高相统一,稳步发展山苍籽基地建设,在经理内山苍籽基地面积达2023公顷;2)应追求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3)应追求可连续的经营发展,而不是短期经营效益;4)应加强资源的开发运用能力和水平。经果林经营:应以低产、低效林改造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突破良种苗木哺育关,实行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栽培,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4.2森林分类经营森林分类经营又称为“森林多效益主导运用经营”,即以发挥某一林种某一效益为主,兼顾其它方面效益的经营模式。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大规定,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运用的不同,依照《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2023]214号)、《贵州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黔林资通(2023)245号),把xx县集体林地区划为公益林区和商品林区。4.2.1生态公益林公益林(地)面积29952.44公顷,占全区集体所有土地面积的29.32%,占林地面积的39.21%。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2253.29公顷,占公益林总面积的74.3%;省级公益林7699.15公顷,占25.7%。(1)水源涵养林水源涵养林、生物多样性区: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保护可饮用水源、调节水的小循环和增长河水常年流量的同时,保护植物物种资源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和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在xx县的大黑山、红阳山、东扛坡、南刀坡、打岩沟上延20公里沿线两测1000米范围内的林地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保护可饮用水源、调节水的小循环和增长河水常年流量为重要经营目的。在适地适树原则指导下,水源涵养林的造林树种应具有根量多、根域广、林冠层郁闭度高(复层林比单层林好)、林内枯枝落叶丰富等特点。因此,最佳营造硬阔混交林,其中除重要树种外,要考虑合适的伴生树种和灌木,以形成混交复层林结构。同时选择一定比例深根性树种,加强土壤固持能力。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方、可考虑以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的豆科树种作先锋树种;在条件好的地方,则要用速生树种作为重要造林树种。水源林在幼林阶段要特别注意封禁,保护好林内死地被物层,以促进养分循环和改善表层土壤结构,利于微生物、土壤动物(如蚯蚓)的繁殖,尽快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当水源林达成成熟年龄后,要严禁大面积皆伐,一般应进行弱度择伐。重要水源区要严禁任何方式的采伐。(2)水土保持林清水江集水区内两侧最大1000米以内第一重山脊重点水土保持林区。该区林木加强管护、严禁采伐,区内荒山加快造林。水土保持林的配置﹐应根据不同地形和不同防护规定﹐以及配置形式和防护特点﹐因地制宜,使各个水土保持林种间在其防护作用和其配置方面相配合﹑协调补充。由于大多数水土流失地区的生物气候条件和造林地土壤条件都较差﹐造林时应选择抗性强和适应性强的灌木树种﹐造林的初植密度宜稍大﹐以利提前郁闭。xx县台盘至革一段白云质半石漠化区,岩石裸露率高、土层薄、植被大部分为灌木,易发生荒漠化,生态极其脆弱。对这一区域继续采用封山育林的方法实行保护。(3)环境保护林xx县环境保护林面积71.63公顷,环境保护林是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减低噪音、改善环境为重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经营措施以管护为主,封山育林为辅。对具有封育条件的疏林地、灌木林地等实行全封的形式。封育年限为每轮5年,一般2~3轮。(4)护路林护路林是在道路旁、城市毗连处,为防止飞沙、积雪以及横向风流等对道路或行驶车辆导致有害影响而种植的林带。xx县护路林面积618.62公顷,分布在县内高速公路、国道等道路两旁。护路林建设应选择树木寿命长,能长期稳定地发挥防护效益,树形美观,有欣赏价值和美化作用的树种。同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路段选择设计相应的绿化模式。对于道路两边需改造的林分,应采用疏伐套种、补植套种、更新造林、复合经营的改造方式进行林相改造。(5)护岸林护岸林地类重要以乔木林、竹林、灌木林为主。xx县护岸林面积115.17公顷,分布在县内清水江沿岸区域。护岸林的经营模式应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的完整性为主线,通过封禁管护,贯彻监管责任书,进一步完善功能,优化森林结构,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森林资源的可连续发展。(6)风景林风景林是以满足人类生态需求,美化环境为重要目的,分布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及其他游览场合内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xx县风景林面积61.12公顷,分布在县内省级南宫森林公园和方召乡反排旅游度假区。4.2.2商品林xx县现有商品林(地)面积46423.83公顷,占全区集体所有土地面积的45.45%,占林地面积的60.78%。商品林蓄积2380969.13立方米,占总蓄积的72.77%,毛竹立竹量12万株,占全县毛竹立竹量的19.05%。4.2xx县除生态公益林建设区域、经济林所占面积之外,更多的仍是用材林建设区域。经理期内,用材林的建设应以可连续经营理论为指导,遵循分类经营原则,以增长森林资源总量,提高商品林资源质量为基础,以木材的生产加工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全县木材产业的总体水平和促进木材产业的可连续发展。用材林集约经营区分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一般用材林。(1)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短周期工业原料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浆材(竹)及特殊工业用木(竹)质原料为重要目的,按照工程项目管理,采用集约经营,定向哺育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xx县“十二五”林业规划对用材林的发展规定,重点建设1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哺育改造项目,2万亩优质丰产阔叶林基地建设项目,以中、北部工业原料用材林区为主,该区海拨较低且交通较方便,以马尾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为主,分布在台拱、台盘、革一、施洞、老屯等5个乡镇及排羊乡部分村。大力发展以马尾松、杉木、鹅掌揪为主的工业原料林;通过定向哺育、造林、迹地更新等措施,哺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本经理期内,继续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2)一般用材林以南部用材林区为主,该区涉及南宫、方召等乡镇及排羊部分村。海拨相对较高,气候较恶劣,交通不便,这一区域重要是发展杉木、楠竹、马尾松一般用材林。4.2.2.2经济林集约经营区以中部果品林观光区和香料林区为主,320国道纵贯本区,以台拱、台盘、革一等为主,以扩大资源与低产林改造为重点;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加强现有金秋梨、枇杷、杨梅果品低产林改造,建成果品林景观区。同时加快以山苍籽为主的香料林的建设步伐。表4-1xx县森林功能区划森林类别区森林功能区规划区域生态公益林区水源涵养林大黑山、红阳山、东扛坡、南刀坡、打岩沟上延20公里沿线两测1000米水土保持林清水江集水区内两侧最大1000米以内第一重山脊,台盘至革一段白云质半石漠化区环境保护林工厂、厂矿周边护路林县内高速公路、国道等道路两旁护岸林县内清水江沿岸区域风景林南宫森林公园和方召乡反排旅游度假区商品林区北、中部工业原料用材林台拱、台盘、革一、施洞、老屯等5个乡镇及排羊乡部分村中部果品林观光区和油料林台拱、台盘、革一等乡镇部分村南部用材林区南宫、方召等乡镇及排羊部分村5、森林经营规划5.1立地分类与评价5.1.1立地分类立地类型的划分立足于显著影响林木生长因子的对的选择,划分因子分级的科学合理,生产应用的直观、简捷原则。根据贵州大学林学院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地貌、岩性、成土母岩、坡位、土壤(腐殖质)厚度对林木生长影响尤为显著,所以该我省立地类型划分采用类型区-类型亚区-类型社区-类型组-类型五级划分系统。1、立地类型区:以大地貌为划分依据,属黔东南山地丘陵立地区。2、立地类型亚区:以中地貌和岩性为依据,划分为锦屏榕江变质岩、碎屑岩低山丘陵立地亚区与剑河、雷山变质岩碎屑岩低山丘陵立地亚区。3、立地类型社区:以小地貌为划分依据,分中山(海拔>1201m)社区、低中山(海拔1001-1200m)社区、低山(海拔小于≤1000m)社区、山前丘陵社区和丘陵(一定连续区域内山体相对高差<100m的山地)社区。4、立地类型组:划分依据为岩性(成土母岩),分砂页岩、碳酸岩、变质岩三个组。5、立地类型:以坡位和土层(腐殖质)厚度为划分依据,分上部薄土层(腐殖质)、中部中土层(腐殖质)和下部厚土层(腐殖质)类型。划分结果详见附表5-1表5-1xx县林地立地类型分类表立地类型社区代码立地类型组代码立地类型代码宜林条件评价面积(公顷)12345678低中山社区A砂页岩组a上部中层土类型1稍好3878.47中部中层土类型2较好2088.47低山社区B砂页岩组b上部中层土类型3稍好10288.47中部中层土类型4稍好8323.46中部厚层土类型5较好11117.67下部中层土类型6较好4677.66碳酸岩组c上部中层土类型7中档1188.26中部中层土类型8稍好2400.27下部中层土类型9稍好20545.66下部厚层土类型10较好852.33变质岩组d中下部中层土类11较好11015.535.1.2立地评价依据土壤容量因子和质量因子进行评价,可把11个立地类型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立地条件较好的有5个类型,面积29751.6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8.95%;稍好的有5个类型,面积45436.33公顷,占59.49%;中档的有1个,面积1188.26公顷,占1.56%。详见表5-2。表5-2立地条件等级面积分布表单位:公顷立地等级立地类型号面积比重合计76376.25100好29751.6638.95中档45436.3359.49差1188.261.565.2森林经营类型组织5.2.1组织目的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的目的是按照定向哺育、森林可连续经营的规定经营森林,建立与森林分类经营相适应的森林经营体系和科学的森林经营模式,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完善森林结构,不断增长并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