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广州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广州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广州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广州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但偶然发现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A.发生180°颠倒 B.重复出现C.移至非同源染色体上 D.发生丢失2.遗传、变异与进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独立生活的生物体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B.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多方向性等特点C.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否定了“用进废退”现象的存在D.蝾螈、鳄鱼、大猩猩和人四种生物中,大猩猩和人的DNA碱基序列差异最小3.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RIH)为下丘脑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环状十四肽),可以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目前可以人工合成,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SRIH治疗时可以采用注射或口服方式B.SRIH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和氨基,合成过程会产生13分子水C.SRIH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的参与D.SRIH可随体液定向运输到垂体和胰岛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生长素类似物可以补救大豆未授粉造成的减产B.使用赤霉素处理玉米可以获得抗倒伏的矮壮植株C.使用细胞分裂素可用于收获后农产品的储存保鲜D.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喷洒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形成5.下图为某些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可以不同B.分析可知,Na+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C.加入线粒体抑制剂,对a分子的跨膜运输没有影响D.a分子运出细胞的速率仅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6.下列关于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B.二者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C.二者不会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发挥作用D.二者均能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形成核苷酸链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冠军,成功卫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比赛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队员机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赛场上,队员看到排球飞来,迅速做出接球的动作,这一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该反射发生时,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向的,运动员在发球的瞬间,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____。(2)激烈比赛会使队员出现体温有所升高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的结果。运动员大量出汗,丢失水分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垂体____,以维持体内水分相对平衡。随着能量的消耗,运动员血糖浓度降低,交感神经末梢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____。(3)队员看到对方发球而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增加,最终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比赛结束,队员的情绪暂时不能恢复,说明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8.(10分)下图1表示研究人员为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其中透明圈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消耗特定营养物质形成的。图2、图3是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这是因为______。(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______,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______。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________越强。(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温度处理的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在______℃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______。(4)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原因是______。9.(10分)池塘养鱼历史悠久,鱼的种类丰富,食性多样:有素食性的鱼类,如草鱼、鲢鱼、鳙鱼,有肉食性的鱼类,如青鱼、鲶鱼等。回答下列问题:(1)养殖品种上最好选择___________(填食性)鱼类,以期获得最大产量。(2)如果给池塘补充投放饲料,池塘的环境容纳量(K值)将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从生产者到素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将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要确保持续高产,应在种群数量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K/2时捕捞。(4)在池塘水体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测定O2含量(A);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经过24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O2含量为B,乙瓶中的O2含量为C。假设甲、乙瓶中生物呼吸作用相同,完善有关问题:①写出能间接表示该水层太阳能输入总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②据此分析,池塘水层过深不利于养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10.(10分)在玻璃温室中,研究小组于上午7:00-10:00分别用黄光、蓝光和红光三种单色光对某种绿叶蔬菜进行补充光源(补光)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包括___________两类,两者在发挥作用时,捕获光质种类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分析可知,____________组能促进该种蔬菜的生长。(3)图中黄光补光组的CO2吸收速率低于白光对照组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红光补光、蓝光补光一段时间后植株的叶绿素a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请写出利用纸层析法比较它们叶绿素a含量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青藏高原啮齿类动物鼠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重要生物干扰源之一,其对草原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研究高原鼠兔干扰强度与物种多样性等的关系,对于科学解释草地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和评价鼠兔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1)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来监测鼠兔的种群密度。鼠兔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其采食、掘洞等行为会造成土壤裸斑。(2)控制鼠兔的干扰强度,划分出高、中、低3种干扰区域,并对区域内群落的______________进行调查,来研究干扰程度对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3)鼠兔的适度干扰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__________,进而提高土壤中N、P含量。但高强度鼠兔干扰会导致草原裸斑数量及面积增加,加剧草地生境的旱化,使得杂草增加,破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______。请提出一种措施或方案来控制鼠兔的干扰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更有效地科学防控草原鼠害,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请你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可用数据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分析题意可知:控制玉米该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应遵循连锁定律;而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移至非同源染色体上。故选C。2、C【解析】

1、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的特点。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A、因为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生活;独立生活的生物是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任何独立生活的生物体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A正确;

B、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的特点,B正确;

C、用进废退是一种生物学现象,不是进化的原因,而自然选择学说内容是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所以说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没有否定“用进废退”现象的存在,C错误;

D、蝾螈、鳄鱼、大猩猩和人四种生物中,大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DNA碱基序列与人的差异最小,D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需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对本题进行准确作答。3、C【解析】

肽类激素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联接而成,进入消化系统将被消化掉,所以口服无效,只能通过静脉注射法进行获取,肽键数=水分子数。【详解】A、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为肽类激素,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不能口服,A错误;B、SRIH为环状十四肽,可能不含游离的羧基和氨基,合成过程会产生14分子水,B错误;C、SRIH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系,C正确;D、SRIH可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D错误。故选C。4、C【解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生理作用的化学物质。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详解】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未受粉的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大豆收获的是种子,未授粉时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所以使用生长素类似物不能补救大豆未授粉造成的减产,A错误;B、赤霉素可促进茎秆伸长,使植株增高,使用赤霉素处理玉米不能获得抗倒伏的矮壮植株,B错误;C、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延缓衰老,常用于蔬菜、水果等保鲜储存,C正确;D、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的形成,D错误。故选C。5、A【解析】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分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协助扩散是一种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特点为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特点为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详解】A、根据图中a分子的浓度关系,可以推测a分子通过载体②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通过载体③运出细胞属于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A正确;B、细胞外Na+的浓度较细胞内高,因此Na+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运出细胞为主动运输,B错误;C、a分子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加入线粒体抑制剂会影响能量的供应从而影响a分子的运输,C错误;D、a分子运出细胞的速率还受载体蛋白的限制,D错误;故选A。6、B【解析】

1、DNA分子的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场所主要是细胞核。2、转录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详解】A、二者都属于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B、DNA聚合酶是催化DNA复制,以DNA两条链为模板,RNA聚合酶是催化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故二者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B正确;C、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也会发生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即也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发挥作用,C错误;D、DNA聚合酶是催化DNA复制,即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形成脱氧核苷酸链,RNA聚合酶是催化转录过程,即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形成核糖核苷酸链,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大脑皮层单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产热量大于散热量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负)反馈调节作用时间长【解析】

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人体内血糖浓度降低时,就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加速体内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农度升高。【详解】(1)队员看到排球飞来,迅速做出接球的动作,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反射发生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是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一反射弧单向传导的,即该反射发生时,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兴奋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2)体温升高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的结果。大量出汗,丢失水分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水分相对平衡。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为分级调节,队员看到对方发球而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细胞代谢。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负反馈。比赛结束后队员的情绪暂时不能恢复,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点睛】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以及水平衡调节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8、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唯一碳源凝固剂单体菌体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50酶活性残留率该温度下,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高,作用时间持久,且酶活性相对较高【解析】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实验原理:

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实验过程:

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梯度稀释:用选择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涂布平板:将样品涂布于含刚果红的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固体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中心透明圈的菌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从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上挑取部分细菌,并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37℃条件下培养,可获得较纯的菌种。【详解】(1)由于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故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

(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应筛选时应选择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单个菌体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越强。

(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不同温度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并在50℃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酶活性残留率。

(4)由图可知:由于40℃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高,作用时间持久,且酶活性相对较高,故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主要考查微生物分离及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9、素食性增大不变大于C-B下层水体光照不足,生产者一天的有机物积累量过低,难以养活鱼类;氧含量过低,不利于鱼类生存【解析】

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其特点是:1.单向流动;2.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一般情况下,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目愈少,这样便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0%~20%。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详解】(1)根据能量流动递减规律,为最大程度利用能量,提高产量,最好选择素食性鱼类饲养;(2)如果投放饲料,池塘的环境容纳量(K值)将增大,但能量传递效率不变;(3)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点可以保证持续高产,所以应在大于时捕捞;(4)①甲瓶溶解氧量(B)=原有溶解氧量−呼吸量,乙瓶溶解氧量(C)=净光合量+原有溶氧量,那么乙瓶溶解氧量−甲瓶溶解氧量=(净光合量+原有溶氧量)−(原有溶解氧量−呼吸量)=净光合量+呼吸量=实际光合量=C−B;②池塘水层过深导致下层水体光照不足,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过少,难以养活鱼类;同时氧含量过低,不利于鱼类生存。【点睛】本题考查种群K值、能量流动、光合作用总量计算等知识,学生需分析24h后所测得的溶氧量的变化,甲瓶是由呼吸作用引起的变化,乙瓶是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引起的变化。10、叶绿素和类胡萝卜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红光补光组、蓝光补光黄光补光后抑制了该蔬菜光合色素对光合作用有效光的吸收提取并分离同一时刻的红光补光组、蓝光补光组和对照组蔬菜绿叶中的色素,比较叶绿素a色素带的宽度【解析】

题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给植物补充黄色光源时,植蔬菜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降低,说明此光源对该蔬菜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给蔬菜补充红光和蓝色光源时蔬菜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升高,说明此光源对蔬菜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详解】(1)叶绿体色素包括两大类即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它们在光合作用中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前者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后者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可推测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两类。(2)由分析可知,红光补光组、蓝光补光组蔬菜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都高于对照组,故此可知能促进该种蔬菜的生长的组别是红光补光组、蓝光补光组。(3)图中黄光补光组的CO2吸收速率低于白光对照组的原因,从光反应的角度分析可能是黄光补光后抑制了该蔬菜光合色素对光合作用有效光的吸收,从而抑制可光合作用的进行。(4)为了验证红光补光、蓝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