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晶法提纯物质的原理就是将易溶物质变成难溶物质使其从溶液中析出B.使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燃料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C.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D.饱和溶液就是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时不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2.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3.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矿石粉碎 C.玉米酿酒 D.干冰升华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一会CO,再加热,所以实验结束后,也先停止通气体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5.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钠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C.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磷元素:PtB.钾离子:K2+C.高锰酸钾:K2MnO4D.5个氮原子:5N7.把过量的锌粉加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A.锌 B.氢气 C.铜 D.锌和铜8.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A.氢B.碳C.氧D.铝9.把20.4g铜和铁的混合粉末放入烧杯中,先加入100.0g8%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300.0g9.8%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9.6g固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共生成0.4gH2B.反应中共消耗的硫酸溶液为200gC.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6.4gD.最后得到的9.6g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10.下列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②④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⑤⑥两种粒子能形成AB2型化合物C.②⑤⑥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D.①③对应的离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11.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 B.46 C.92 D.9612.艾草中含有黄酮素(C15H10O2),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氧化物B.由27个原子构成C.黄酮素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碳、氢、氧三种原子数比为15:10: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你另写一个优点_____。(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的燃烧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1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________(5)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氧气用于性质实验。欲调整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______

15.根据下列实验,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2)B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3)C实验中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6.下列A~C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①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②B实验中的现象是________。③对于C实验,两支试管分别振荡后右边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试计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只写出列式不需写出计算结果)。(2)根据标签计算此品牌一盒牛奶中含钙至少多少g?(保留到0.01g)18.乙醇(C2H5OH)可用作燃料。按要求计算:(1)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2)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写最简比);(3)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4)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氯化钠、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是_____(填化学式)。(2)A、B、C、D表示四种物质中,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①每个A分子是由_____个原子构成的。②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应为_____。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B和C属于氧化物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详解】A.结晶法提纯物质的原理就是将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从而将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故错误;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错误;C.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正确;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错误;故选:C。2、C【详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选项A错误;B、钢是铁的合金,不是纯净的铁,选项B错误;C、合金与组成的纯金属比有许多性能的改变,比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好,选项C正确;D、银虽然导电性最好,但它价格高,密度大,所以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是错误的。现在大多数电线是用铜和铝作材料,选项D错误。故选C。3、C【详解】A、汽油挥发,汽油由液态到气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矿石粉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玉米酿酒,有新物质乙醇(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由固态到气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4、C【详解】A、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一会CO,再加热,实验结束后,也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再停止通气体,故A错误;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较活泼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气体,故B错误;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C正确;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5、D【解析】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B.钠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故B正确;C.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故C正确;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没有单位,故D错误。点睛∶由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信息①元素种类②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或原子序数③元素名称④相对原子质量。6、D【解析】A.磷元素的符号是P,此选项错误;B.钾离子的符号是K+,此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的化学式是KMnO4,此选项错误;D.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5个氮原子用5N表示,此选项正确。故选D。7、D【详解】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锌>氢>铜,所以在硫酸铜和硫酸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锌会和硫酸铜、硫酸全部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氢气,所以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有铜和锌,因为锌是过量的。

故选:D。8、C【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依次是:氧、硅、铝、铁、钙;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故选C。9、D【详解】100.0g8%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100.0g×8%=8.0g设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生成的铜的质量为y,x=2.8gy=3.2g假设加入的硫酸完全反应,300.0g9.8%的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300.0g×9.8%=29.4g设与稀硫酸反应的Fe的质量为z,z=16.8g则剩余固体的质量=20.8g-2.8g-16.8g+3.2g=4.4g≠9.6g,故假设不成立,所以铁全部反应,硫酸有剩余,则剩余固体都是Cu,样品中原有的铜的质量=9.6g-3.2g=6.4g,样品中铁的质量=20.4g-6.4g=14.0g,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14.0g-2.8g=11.2g;设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

a

,生成的氢气质量为

b,a=19.6gb=0.4g由以上分析可知,A、反应过程中共生成

0.4gH2

,故

A

正确;B、反应中共消耗的硫酸溶液=,故

B

正确;C、原混合物中

Cu

的质量为

6.4g

,故

C

正确;D、最后得到的

9.6g

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有铁,故

D

错误。故选D。10、D【详解】A、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④的最外层电子数虽然为2,但是只有一个电子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故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不符合题意;B、⑤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失去4个电子,从而带上4个单位的正电荷,⑥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两个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两种粒子能形成AB2型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②⑤⑥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且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不符合题意;D、①对应的粒子为11号元素,11号元素是钠元素,该粒子为钠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③对应的粒子为17号元素,17号元素为氯元素,该粒子为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不是位于同一纵行,符合题意。故选D。11、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为:2.3g+4.8g-4.4g=2.7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解得x=46,故选B。12、D【详解】A、黄酮素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选项错误;B、黄酮素的一个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选项错误;C、黄酮素里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0:(12×16),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错误;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碳、氢、氧三种原子数比为15:10:2,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A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防止高温熔融物落下,使集气瓶底部受热不均而炸裂软塑料瓶变瘪【详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为了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应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G装置的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铁和氧气燃烧生成高温的熔化物,所以实验前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4、10;及时清洗;石棉网;用水润湿;B。【详解】(1)定量液体的取用,首先要选取适当的量程的量筒,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10mL的量筒,故答案为:10;(2)根据滴管的使用: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故答案为:及时清洗;(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不垫上石棉网,会因为受热不均,引起炸裂,故答案为:石棉网;(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浸入水中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故答案为:用水润湿;(5)根据铁架台上三个旋钮的不同作用,依据图示可知B可调整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答案为:B;因此答案为①10;②及时清洗;③石棉网;④用水润湿;⑤B。15、蜡烛由下到上逐渐熄灭O2氢元素和氧元素2Mg+CO22MgO+C【解析】(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所以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下到上逐渐熄灭;(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所以B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O2,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3)二氧化碳和镁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故答案为:(1)蜡烛由下到上逐渐熄灭;(2)O2;氢元素和氧元素;(3)2Mg+CO22MgO+C。16、H2烧杯①中的酚酞变红产生较多的泡沫【详解】①水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2:1。A实验试管2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其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化学式为:H2;②B实验中,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试液中,发生的现象是烧杯①中的酚酞变红;③水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搅拌,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对于C实验,两支试管分别振荡后右边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产生较多的泡沫。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