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学案:第6单元_第1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学案:第6单元_第2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学案:第6单元_第3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学案:第6单元_第4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学案:第6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夜宴从弟桃花序

重亚基越出3德授。课文导读凸显必备知识

[知识梳理]

一、读准字音

遵旅(ni)秉烛(bing)天伶(Ilin)

琼筵(qi6ng)羽颜(sh云ng)假我以文章(ji衿

二、辨识通假

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

三、一词多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给予)

I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⑴假《,

;因求假暂归(假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良有以也(副词,诚,的确)

I感我此言良久立(副词,很)

⑷良庖岁更刀,割也(好的,高明的)

、此去经年,应是阜辰好景虚设(美好的)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疑问代词,怎么)

⑶何|豫州今欲何至(疑问代词,哪里)

、其间旦暮闻何物(疑问代词,什么)

四、词类活用

⑴如带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名词作动词,作诗,吟诗)

⑵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

⑶古人秉烛夜游(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4)畋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五、古今异义

⑴木块假我以文章

古义:大自然。

今义:大的块头,是两个词。

⑵大块假我以艾草

古义: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

今义:泛指著作。

⑶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指几何学。

六、文言句式

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判断句)

译文:天地,是万物的旅舍。

⑵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判断句)

译文:光阴,是百代的过客。

⑶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判断句)

译文:诸位贤弟都是俊才秀士,个个比得上谢惠连。

(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状语后置句)

译文:况且温暖的春天用绮丽的景色在召唤我们。

⑸大块假我以文章。(状语后置句)

译文:大自然又提供给我们如此灿烂的景象。

⑹开琼筵以坐花。(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译文:摆好筵席,大家坐于花丛之中。

⑺飞羽觞而醉月。(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译文:羽觞飞快传递,在皎洁的月色之中沉醉。

[资料链接]

[探背景]

这是一篇记宴游的小序,也是流传甚广的名篇。本文写作的具体时间难以

考定,大致是开元二十一年(733),李白“酒隐安陆”(今湖北安陆)初期所作。李

白在安陆西面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着隐逸的读书生活,并以安陆为中心,经常

到各地漫游。李白在这一时期常与同宗兄弟来往,写给堂弟们的诗文现存有四

五篇。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

[知常识]

宴集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书序、赠序、宴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

表达一些人生之感,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

阁序》等。

------------◊文白.对译◊-----------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夫:句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的过客。[首发语

词,引起议论。逆旅:旅舍。逆,迎。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

归,如《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此用其意。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浮生若梦:《庄

而虚浮的人生像梦幻一样,能有几多欢乐?|子•刻意》:“其

生若浮,其死若休。”又《庄子•齐物论》称庄周梦为蝴蝶:“不

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意思是,死生之差异,

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1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纷纭变化,不可究诘。/斤以古人持灯夜游,实在是有道理的。

一秉烛夜游:指及时行乐。《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

一长,何不秉烛游?”秉,持,拿着。良:诚,的确。以:原因。一

eq\f(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况且温暖的春

天用绮丽的景色在召唤我们,大自然又提供给)

我以文章。「阳春:温暖的春天。以:介词,用。烟

我们如此灿烂的景象。[景:春天烟柳美景。春天气候湿润,

似含烟雾,故有此称。大块:指大自然。假:借,引申为提供。文

章: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此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

色彩、声音等。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指出,天上日月,地

上山川,以及动物、植物等,均有文采,“形立则章成矣,声发

b

-序:通”叙"。天伦:天]群季俊秀,皆为

一然的伦次,此指兄弟。1诸位贤弟都是"才秀士,个个比得

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季:指弟弟。

上谢惠连;只有我所吟咏的诗,有愧于谢康乐。[惠连:谢惠

连,南朝宋文学家,幼而聪慧,十岁便能作文,深为族兄谢灵

运所赏爱,常一同写作游玩。惭:意动用法,以……为惭、感

到惭愧.康乐:谢灵]幽赏未已,高谈转

运,袭封康乐公。[寻幽探奇还没有.,纵兴的高谈又转

清。「幽赏:欣赏幽美的一开琼筵以坐花,

而成为会心的清论。[景色。清:清雅。一

摆好筵席,大家坐于花丛之中,

飞羽觞而醉月。■■琼筵:美好的筵席。琼,美

羽觞飞快传递,在皎洁的月色之中沉醉。[玉。坐花:坐于花中。

羽觞(shang):酒器,形如]不有佳咏,何伸

雀鸟。醉月:醉于月下。没有好的诗歌,怎能抒发我们

eq\f(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风雅的怀抱?如

果谁写不成诗,依照金谷园的旧例,罚他饮)

酒数。「伸:抒发。金谷酒数:晋代石崇有金谷园,曾与友

酒一杯」人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

怀。或不能者,一

罚酒三斗。”.

培养关键能力探究》精研文本促进素养形成

[文本鉴赏]

[整体感知]

本文抒写了作者与堂弟们春夜宴饮于桃花盛开的园林,赋诗咏怀,畅叙天

伦之乐的情趣,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思想感情。

[文脉梳理]

人生短暂,韶光易逝

春天美景,自然绚丽

春夜宴从弟

群俊毕至

桃花园序

阔淡清・论

宴乐

赏花传杯

赋诗罚酒

[文本深读]

1.诗人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可乐之事?

[答案]李白和堂弟们相会在流光溢彩的桃花园中,此时此地叙天伦之乐,

真是百倍的欢乐,这当然是“乐事”之一;堂弟们个个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敏、

多才,能在宴席上一同吟诵诗篇,这当然是“乐事”之二;在宴席上大家不停

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地高谈阔论,进而转变成了清言雅语,这是“乐

事”之三;他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频传酒杯,这是“乐事”之

四;文章最后,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情绪达到高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

创作的冲动。他们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并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

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五。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

句话的精妙之处。

[答案]作者只用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特别是“阳”字,把春天形

象化了,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还有“烟”字,把春天独特的画面展现在读者

的面前:春天地气上升,弥漫在空气中的是袅袅轻烟,各种自然景物都好像披

上了一层纱。“文章”一词则概括了春日花繁叶茂,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美丽风

光,这些都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美景的无限联想。这两个句子还运用了拟人的手

法。在诗人笔下,“阳春”和“大块”都是有情的,它们用美丽的“烟景”召唤

我,把绚烂的文章献给我。在这里,主客体已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3.同样是文人盛宴,李白的这篇诗文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感情上有

什么不同?为什么?

[答案]①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东晋,政治迫害严重,士人普遍存在消极感

伤的特点,他感慨时过境迁,游赏之乐已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的短暂,必然

“终期于尽”,因此有“岂不痛哉”“悲夫”的感叹。②李白骨子里充满的是

盛唐士人绝对的自信和自豪之情,他乐观、豁达,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

应珍视光阴,“秉烛夜游”。

融入美育知识迁移。学以致用提高审美情趣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化用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篇文章多处化用典故,有的直取其词,有的借

用其语句,还有的用古人、古事,如谢惠连之聪敏,谢灵运之擅诗。这样做既

增添了文章的内涵,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了解盛唐时期文人生活的宝贵资料。

定义:指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

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称作“借用”“套用”。

作用:⑴可更传神、凝练地表情达意,激发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2)可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2.写法指导

运用化用手法“两要求”

⑴要准确分析、概括要化用的作品。

(2)要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创出新意,切忌生搬硬套。

3.迁移运用

请根据下列句式特点,仿写句子。

即使生命短暂如泪始干的蜡炬,燃烧成灰,却能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放

出光芒照亮寻找光明的眼睛;

即使生命短暂如有情意的落花,随风飘零,也会义无反顾地扑向大地,化

作春泥回报默默支撑的树根;

即使生命短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生命短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无限好的夕阳,日薄西山,仍可霞光万丈地壮烈陨落,播

撒余晖染红暮霭沉沉的黄昏;

晶莹的露珠,瞬间蒸发,却可清清白白地离去,滋润草木报答大地母亲的

恩赐。

推荐作品:游沙湖苦斋记

…投养差集熊力突破“文本研习保我素养必成…

r篇目一I游沙湖

[助读链接]

兰溪,在今湖北活水东,水出竹箸山,其侧多兰,唐置兰溪县。元丰二年

十二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次年二月,他到达黄州,一直住到元丰七

年才离去。元丰五年三月,苏轼因病求医,在庞安常家住了好几天,病好以后,

又和他同游清泉寺,《游沙湖》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基础自测]

一'一词多义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动词,观察)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

I儿已薄禄相(名词,福相)

⑴相]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代词,动作行

为偏指一方,我)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副词,互相)

‘四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动词,听说)

⑵闻《生乎吾前,其厚道也固先乎吾(动词,知道,懂得)

、以勇气用于诸侯(动词,闻名,出名)

1悬日剧饮而归(代词,这)

I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动词,认为……正确)

,觉今星而昨非(形容词,正确)

、萍水相逢,尽悬他乡之客(表示判断)

'与之同游清泉寺(介词,和)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连词,和)

I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动词,给予)

⑷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动词,赞成)

、唯求则非邦也与(句末疑问语气词,吗)

,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仔(表约数)

秦王怒,不许(动词,答应、允许)

⑸许《塞上长城空自谆(动词,期望)

先生不知何谆人也(名词,处所)

、问渠那得清如许(代词,这样)

二、词类活用

⑴君看流水尚能四(名词作动词,向西流)

(2)下临兰溪,溪水四流(名词作状语,向西)

(3)闻麻桥人庞安常毒医而聋(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三、古今异义

⑴书不教学

古义:几个字。

今义:表示数目的文字或符号。

(2)辄深了人了

古义:别人的意思。

今义:人的意愿、想法。

四'文言句式

(1)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判断句)

译文: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是沙湖。

(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判断句)

译文: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3)予买田其间。(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译文: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

[文本鉴赏]

[整体感知]

本文题为《游沙湖》,行文重点不在“游”,而在“感”,这明显有别于一般

游记。先写到沙湖“相田”,接下来得了病,于是求医,结识了名医庞安常,病

愈后二人同游清泉寺,作者写词抒怀。文、词融为一体,相互激发,自然流畅

而情韵悠长。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文脉梳理]

求疗

<一

异医

奇水>

[文本深读]

1.文章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是怎么写的?

[答案]开头以简约的笔法交代了沙湖的地理位置和作者此行的因由。作者

因为得疾,遇到了一个人——庞安常。而庞安常这样的“异人”,可记的事迹

行状必然很多,作者却只善于抓住他的特点,选取一两个典型事例点化成文,

重点突出他“以眼为耳”的“异”。文章用字极少,但抓住了人物的特点,人

物个性极为鲜明。

2.第二部分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①谁道人生无再少?——《乐府•相和歌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认为过去的就过去了,就

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了,情绪消沉低落;苏轼认为过去的还有可能回来,老年人

还可以回到少年时代。基调积极乐观,蕴蓄着一种催人向上的人生哲理,表现

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②休将白发唱黄鸡——白

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

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己失。”白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

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奉劝大家“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

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

聘篇目二|苦斋记

[助读链接]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县(今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

政治家、文学家。曾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谥文成,故又称文成公。元至

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精通天文、兵法、

数理等,以诗文见长,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诗文古朴雄放,

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收入《诚意伯文集》。

在旧社会,士大夫阶层生活优越,常常在住室之外,另辟一些房舍,作为

闲居读书之所,就是通常说的书斋。为了表示风雅,又常常为书斋写一些解说

文字。既可以由自己写,也可以另请别人写。这篇文章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

写的一篇记。

[基础自测]

一、读准字音

岩崎(。)黄篥()苦楝()苦敏()

••b6•lidn・di

薮荼(jiCi)粟草(shU)事实(甘)清馋(Hng)

力石(伯)伏施(yU)薪粉(li)蓬嬴dido)

••••

二、辨识通假

⑴覆之以茄(“茄”通“茅”,茅草)

⑵梏竹之笋(“梏”通“苦”)

⑶其桢荼亦苦于常荼(“荼”通“茶”)

(4)燕坐于华堂之上(“燕”通“宴”)

⑸籍柔覆温之躯(“籍”通“藉”,垫)

三、■—词多义

"剑溪之水出售(兼词,于此)

且厚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⑴焉〈于是余有叹声(语气助词,可不译)

盘盘蹲,困困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

、样子”)

(倚修木而啸(形容词,长,高)

I修守战之具(动词,修造)

⑵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动词,整饰)

,一旦运羽福艾(动词,穷尽)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形容词,困厄,处境

⑶穷j.艰难)

、则其好游者不能为也(动词,走到尽头)

四、词类活用

⑴野蜂果其间(名词作动词,筑巢)

⑵故遂择其宏而军焉(名词作动词,造室)

⑶名其室曰苦斋(名词作动词,命名)

(4)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形容词作名词,珍肴美味)

⑸不可以零疏糊(形容词作动词,装满)

⑹苦其心志,芳其筋骨,像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困苦;使……

劳累;使……饥饿)

(7)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五、古今异义

⑴初食颇苦灌

古义:苦涩难食。

今义:痛苦和灾难。

⑵天之将降大任干旱人也

古义:两个词,“于”意为“在”,“是”意为“这个”。

今义:承接连词。

六、文言句式

(1)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判断句)

译文:乐和苦是互相依托的。

(2)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判断句)

译文: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的屋子。

(3)岸外而臼中。(主谓倒装句)

译文:外边高,中间低。

(4)覆之以前。(状语后置句)

译文:用茅草盖顶。

(5)风从北来者。(定语后置句)

译文:从北边刮来的风。

[文本鉴赏]

[整体感知]

本篇着眼在一个“苦”字,人处苦地,动植物亦具苦性,在无往而不苦中,

主人却乐在其中。文章最后揭示原因,说明了苦乐相倚伏的道理,苦中自有其

乐,具有辩证的观点。文短意丰,见解独特。

[文脉梳理

苦斋介绍、“苦”之由来\

周围事物、一概皆“苦”\表现主人

建斋缘由、“苦”中求乐)一“以苦为乐”

自然人事、“苦”乐互化/的胸襟

以“苦”名斋、因斋作记/

[文本深读]

1.简要概括每个段落的内容。

[答案]第1段,交代苦斋之所属,说明“苦”的由来。第2段,具体写乐

生于此地的“物性之苦者”。第3段,补述建苦斋的由来和记述苦斋生活的概

况与乐趣。第4段,从事理方面阐明苦与乐相为倚伏、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

第5段,收结全文,说明作记原因。

2.本文是怎样围绕着一个“苦”字行文的?

[答案]文章通篇紧扣一个“苦”字,环境是苦,物产是苦,人甘吃苦,故

斋名苦,议论言谈亦不离苦,即使写乐谈乐,仍由一个“苦”字生发出来;苦

斋生活之乐,则由苦而来,膏粱之子之乐,则由乐而生苦;所举例证典籍,亦

与苦相关;最后说明写作缘由,也点出一个“苦”字。全文以“苦”字起笔发

端,又以“苦”字收结终章,一个“苦”字,贯串始终。

项脊轩志

史提基磔赵泉链接”课文导读凸显必备知识

[知识梳理]

一、读准字音

^M(shen)(lu)修覃(qi)栏檀(shdn)

呱呱而泣(gii)扈牖(jiOng)异舞(cuan)

fl(he)坦墙(yuGn)长号(h£o)

老妪(yd)it(dai)硼珊可爱(shan)

象笏(hii)偃仰(y6n)先她(bi)

二、辨识通假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

三、一词多义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臣请完璧归赵(归还)

⑴归《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返回)

、若水之归海也(汇聚)

,[又北向,不能得日(得到,获得)

⑵得I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能够)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置)

(3)置《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设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丢下)

[母移案(每逢)

⑷每[妪等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经常,不止一次)

、[他日汝当用之(副词,应当)

(5)当[以当南日(挡住)

'轩东故尝为厨(作为,是)

⑹为“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

、余既为此志(写作)

‘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处所)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用在动词前,构成

I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

⑺所]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与“以”连用,表原因,

”……的原因”)

、若属皆且为所虏(助词,与“为”配合,表被动)

四、词类活用

⑴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向下)

⑵使不上漏(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⑶独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阁子北面)

(4)埠塘周庭(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

⑸郛二世(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

⑹执此以期(名词用作动词,上朝)

⑺庭中通南北为一(数词作名词,一体)

五、古今异义

⑴室仅方丈

古义:一丈见方。

今义:寺院的住持。

⑵隹隹而是

古义:到处。

今义: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3)三巨之夜

古义:指农历每月十五。

今义:表示数目不多,约数。

六、文言句式

⑴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译文: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

(2)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

译文: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

⑶鸡栖于厅。(状语后置句)

译文:鸡在厅堂里栖息。

(4)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句)

译文:形式与过去稍有不同。

(5)而母立于兹。(状语后置句)

译文:你的母亲(曾经)在这儿站着。

(6)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译文:我从童年起就在轩内读书。

(7)以当南日。(省略句)

译文: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

(8)语未毕,余泣。(省略句)

译文:(老婆婆)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

⑼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被动句)

译文: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毁。

[资料链接]

[识作者]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古文家。仕途并不顺利,

35岁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后迁居至嘉定(今上海嘉定)安亭

简介江上,在此读书讲道20余年,学生常数百人,世称“震川先生”。在文

学上,以散文创作为主,取得较高的成就。他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

等被称为“唐宋派”

主要

著述较多,主要有《文章指南》《诸子汇函》《震川文集》等

作品

[探背景]

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他的散文题材较狭窄,只是就日

常交往、身边琐事,尤其是家人、父子、夫妇之情着笔。作者生活在这种环境

中,耳闻目睹,感受深笃,因而文字委婉凄恻,深刻动人。这一特点在《先妣

事略》《寒花葬志》及本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

情的优秀散文。作者35岁中举后,徙居嘉定安亭江上,授课讲学,不复回故里。

由此可以推知,他18岁写此文,35岁左右可能在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

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了附记,其间相距十六七年,妻死之

年手植的枇杷树也生长了约五六年。这样,不仅枇杷树“亭亭如盖”比较符合

实际情况,且“多在外”“不常居”之语也有了着落。

[知常识]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常撷取日常琐

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记事,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等,还有归

有光的《项脊轩志》等。

------------◊文白.对译◊-----------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

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屋子仅一丈见方,只可

eq\f(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一

间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

eq\f(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头上的)泥土漏

下,雨水也往下流;每当移动书桌时,环视)

eq\f(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四周(竟然)没有

可以安置(案桌)的地方。方位又朝北,不能照到)

eq\f(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i),使,阳光,天一过

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微修补了一下,使它上面)

eq\f(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不再漏土漏雨。

阁子北面开辟了四扇窗子,院子周围砌上墙,)

eq\f(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用(北墙)挡着

南边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

eq\f(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楣(shun),,又在庭院里错

杂地种上兰花、桂花、竹子等,往日的栏杆,)

eq\f(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y6n)仰啸歌,,也就增加

了光彩。借来的书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高歌,)

eq\f(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有时又静静地

独自端坐着,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

eq\f(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阶前却静悄悄的,

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了也不离开。)

eq\f(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十五的夜晚,明

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影子交杂错落,)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的事,也有许多可悲的事。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d立i)诸父异爨(cu、),内外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叔分居了,室外

eq\f(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设置了许多小门

墙壁,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

eq\f(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着西家叫,客人

得越过厨房而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开始)

eq\f(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是篱笆隔开,

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

eq\f(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曾经在这里居住

过。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

eq\f(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给两代人喂过奶,

先母对她很好。房子西边和内室相连,)

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日:“某所,而

先母曾经来过一次。老婆婆经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的

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

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

eq\f(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哭泣;你母亲

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

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

西呢?'我在门外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

eq\f(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老婆婆也流下

了眼泪。我从童年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

eq\f(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祖母来看我说:

“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

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

整天默默地待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去的时候,用手

eq\f(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关上门,自言自语

地说:“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得到效果,这孩子)

eq\f(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取得成就,就

可以等待了呀!”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

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

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上朝用的,以后

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

你会用到它!”回忆旧日事物,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

长号(hlo)不自禁。

忍不住放声大哭无法控制。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

项脊轩的东边从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必须从轩

前过。余扃(jiOng)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

前经过。我关上窗户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凭脚步声

eq\ft(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

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毁,大概)

有神护者。……

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

eq\f(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她时常来到轩中,

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

eq\f(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写字。我的妻子回娘家

省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

日:“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

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呀?”这以后

eq\f(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六年,我的妻子

去世,小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

eq\f(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我很长时间生病卧

床,闲极无聊,就派人再次修补南阁子,)

eq\f(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形式跟过去稍有不

同。然而此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eq\f(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

我的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

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的,现在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

…投卷犬您熊力探究》精研文本一驯盍赤步成…

[文本鉴赏]

[整体感知]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

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文脉梳理]

H借书满架片T妻至轩中I

「T偃仰啸歌『T从余间事I

r-{^\---------

T桂影斑驳曲

T凭几学书I

T珊珊可爱上'述诸妹语I

I项脊轩志I——I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T妻死室坏I

厂]叔伯分家

T卧病无聊I

_国)-1妪忆先施I—

匕追忆大母」T在外常居I

T枇杷如盖I

[文本深读]

1.文章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项脊轩?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简

要分析。

[答案]

时间特点文本语句手法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

狭小

案,顾视无可置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①对比手法,修葺前后的

葺破旧

注对比;②以动衬静,以“万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籁有声”“小鸟时来啄

阴暗

昏食”等衬托环境的幽雅寂

修明亮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静

葺幽雅借书满架,桂影斑驳

后安静万籁有声,庭阶寂寂

2.课文第二段记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这些事情是怎样串联起来的?

[答案]这一段里一共记叙了有关母亲的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

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的情景。这两件

往事是通过老妪的回忆串联起来的。

母亲早已逝去,然而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

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呢?因此,老妪话语未毕,作

者不禁潸然泪下。这一笔明写老妪,实际上进一步赞美了母亲的品德。

3.本文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寄托自己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的?

[答案]①抓细节,忆往事:抓住富有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幸福和

谐的夫妻生活。②写景:亡妻留下的枇杷树,以景语结束全篇,引发读者不尽

的凄婉惆怅。③衬托:以当年小夫妻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来衬托今日丧偶的

悲哀。④今昔对比:“死之年”与“今”对比,暗寓“今不如昔”。

4.第二部分补叙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有何作用?

[答案】其作用主要是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的心情。妻“时至轩

中”“述诸小妹语”等写得如在目前,而“今已亭亭如盖矣”感慨尤深,让人

落泪。这两部分虽然写于不同时期,但都是围绕项脊轩写家庭生活琐事,抒发

自己或喜或悲的感情,前后格调一致,情感贯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融入美育知识迁移。学以致用提高审美情趣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细节描写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

迁的感慨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之情,作者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来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

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

充分表达了出来。

定义: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

的描绘,在文学作品中具体表现为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

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作用:(1)有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

的作用。

(2)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2.写法指导

运用细节描写手法“三注意”

(1)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

(2)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3)它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的感情,暗示人物身份、处

境等最重要的方法。

3.迁移运用

请你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写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200字左右。

【参考示例】母亲把线头在舌尖上一舔,又用指尖轻轻一捻。她年纪大

了,那细小的针眼仿佛也成了一道难闯的关。她一手拿着线头,一手捏着针,

费了好大的劲儿,还是穿不上线,我悄悄走过去帮助她。借助灯光,母亲开始

一针一线地缝起衣服。她把衣服先是观察一下,然后再用针密密缝织。有时她

感到手有些僵硬了,就停下来往手上哈几口气,搓一搓双手,然后再接着缝衣

服。望着她的身影,我不禁感到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种树郭橐驼传

支现基和卷多辞授》课文导读凸显必备知识

[知识梳理]

一、读准字音

累驼(tu6)病偻(向早实以蕾他n)

寿且擎(zi)勒尔植(X#早缥而绪便o)

^W(sun)(ydng)W(shi)售人者(zh»ng)

二、辨识通假

(1)既然已(“已”通“矣”,了)

⑵早缭而绪(“而”通“尔”,你们)

三、一词多义

j洒偻,隆然伏行(患病、得病)

I故洒且怠(穷困)

⑴病]君子洒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今日宿矣!予助苗长矣(疲累,倦困)

去不复题(看)

相如廖召赵御史(回头)

顾吾念之(只是,不过)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橐驼非能使木寿旦孳也(连词,而且)

I吾小人辍维鎏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

⑶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己矣(副词,姑且)

四、词类活用

⑴名我固当(名词作动词,起名)

⑵早买以蕃(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⑶根拳而土易(名词作动词,拳曲,伸展不开)

(4)其第欲密(名词作动词,捣土)

⑸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作动词,用指甲划破)

⑹故乡人号之“驼”(名词作动词,称呼,称作)

⑺而卒以祸(名词作动词,造成灾祸)

(8)而木之性目以离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9)目视而萼抚(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10)驼业种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

(11)非有能早而誉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果早;使……果实多)

(12)非有能硕芨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

五'古今异义

⑴他植者虽题便效慕

古义:暗中观察。

今义: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贬义。

⑵以蒙其性焉尔

古义:使……充分发展。

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

指不好的结果)。

⑶不抑耗募实而已

古义:它的果实。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4)吾小人辍飨餐以劳吏者

古义:小民。

今义:人格卑劣的人。

⑸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六、文言句式

⑴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判断句)

译文:我只知道种树罢了,为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⑵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宾语前置句)

译文:又凭什么能使我们繁衍生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

⑶传其事以为官戒也。(省略句)

译文:我把这件事记下来,作为对官吏们的警戒。

[资料链接]

[识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

河东“。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

家、文学家,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顺宗时,

简介

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永

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

他的身心备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主要

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作品

[探背景]

这篇寓言体的传记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本文是针

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写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

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o仅有一

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

种杂税,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知常识]

传记

传记是一种真实而全面地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文体。从传记与史书的关系

看,我国古代的传记主要有史传和史外传两类。史传是正史所载的人物传记,

以司马迁《史记》的撰写为标志,“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的人物传记较为精彩,富有文学性。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