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过关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ΔE1=393.5kJ,ΔE2=395.4kJ,图中各物质均为1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需吸取1.9kJ热量B.石墨和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更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1mol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高于1molCO2的总能量答案A解析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吸取的热量=ΔE2-ΔE1=395.4kJ-393.5kJ=1.9kJ,A项正确;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也有新化学键的生成,属于化学变更,B项错误;依据图示可知,1mol石墨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低于1mol金刚石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可见1mol石墨的能量低于1mol金刚石的能量,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项错误;由图可知,1mol金刚石和1molO2(g)的总能量高于1molCO2(g)的总能量,D项错误。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3Y2(g)2Z(g),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确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c(Z)=0.5mol·L-1B.c(Y2)=0.5mol·L-1C.c(X2)=0.2mol·L-1D.c(Y2)=0.6mol·L-1答案B解析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0.1mol·L-1X2与0.3mol·L-1Y2完全转化可生成0.2mol·L-1Z,这表明平衡时Z的浓度应小于0.4mol·L-1;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0.2mol·L-1Z全部分解转化生成0.1mol·L-1X2和0.3mol·L-1Y2,这表明平衡时X2的浓度应小于0.2mol·L-1,Y2的浓度应小于0.6mol·L-1。3.已知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1molN2和3molH2的能量之和与2molNH3具有的能量相等B.反应过程中同时有1.5molH—H、3molN—H断裂时,N2的浓度维持不变C.降低NH3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当反应速率满意v(N2)∶v(H2)=1∶3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答案B解析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A项错误;反应过程中有1.5molH—H、3molN—H同时断裂时,反应达到平衡,N2的浓度不变,B项正确;降低NH3的浓度,正反应速率不会增大,C项错误;任何时刻都满意v(N2)∶v(H2)=1∶3,D项错误。4.二氧化碳用不同催化剂催化生成一氧化碳的历程中能量的转化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用“·”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运用催化剂NiPc须要的条件更高B.·COOH经过还原反应得到·COC.反应过程中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D.相同粒子吸附在不同的催化剂时能量相同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运用催化剂NiPc的相对能量更高,须要的条件更高,A项正确;整个过程中,C的化合价下降,故·COOH是经过还原反应得到·CO,B项正确;·CO2转变为·COOH存在极性键的生成,·COOH转变为·CO存在极性键的断裂,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COOH、·CO吸附在不同的催化剂时,能量不相同,D项错误。5.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该电池通常只须要更换铝板就可接着运用答案B解析依据电池总反应可知,铝板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OH--3e-Al(OH)3,铂网作正极,氧气在正极上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故A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铂电极沿导线流向负极铝电极,故B项错误;网状的铂可以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C项正确;Al作负极,工作时失电子而损耗,故该电池只需更换铝板便可接着运用,D项正确。6.如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中OH-向b极移动B.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C.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答案C解析由题图中电子移动方向可推断a为负极,b为正极,在燃料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故OH-向a极移动,A项错误;该装置中涉及化学能→电能→光能等形式的能量转化,B项错误;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正极,D项错误。7.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试验,其中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试验结论A将质量相同、形态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两者反应速率相等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更快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下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两支试管产生氧气的速率不同答案A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许多,外界因素中除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外,光、固体颗粒大小、超声波等因素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A项中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铝强,故镁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盐酸反应要快得多。8.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不愿定是平衡状态的是 ()。A.H2(g)+Br2(g)2HBr(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B.2NO2(g)N2O4(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C.CaCO3(s)CO2(g)+CaO(s)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3H2(g)+N2(g)2NH3(g)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答案D解析A项,该反应体系在恒温、恒容下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即Br2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项,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项,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CO2的质量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项,对于化学反应3H2(g)+N2(g)2NH3(g),假如起先时加入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n(H2)∶n(N2)=3∶1的混合气体,或加入的是纯NH3,在反应从起先到化学平衡状态,始终是n(H2)∶n(N2)=3∶1,因此,n(H2)∶n(N2)=3∶1的状态不愿定是平衡状态。9.如图所示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更,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A(g)2B(g)+C(g)B.前2minA的分解速率为0.1mol·L-1·min-1C.起先时,正、逆反应同时进行D.2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答案C解析依据图像知,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减小,B、C浓度增大,因此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依据浓度的变更量可以确定反应为2A(g)2B(g)+C(g),A项正确;前2min,v(A)=0.4mol·L-1-0.2mol·L-12min=0.1mol·L-1·min-1,B项正确;起先时加入的物质为A和B,没有C,C项错误;依据图像知,2min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3mol10.(2024江西吉州期末)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试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EF段单位时间内收集的CO2最多,化学反应速率最大B.FG段速率变小的主要缘由是反应吸热,温度下降C.从图像中可以推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向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会降低反应速率答案B解析依据图像可知,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大,EF段单位时间内收集的CO2最多,化学反应速率最大,故A正确;FG段速率变小的主要缘由是盐酸浓度降低,故B错误;由EF段反应速率增大,说明温度上升,可以推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向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盐酸会被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正确。11.已知金属单质X、Y、Z、W之间有下列关系:①2X+3Y2+2X3++3Y;②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X元素的强;③由Y、W与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Y为负极。则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依次为 ()。A.X>Z>Y>W B.Z>W>X>YC.Z>Y>X>W D.Z>X>Y>W答案D解析由信息①可得还原性X>Y,由②可得还原性Z>X,由③可得还原性Y>W,所以还原性Z>X>Y>W。12.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某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如下。X极:O2+2H2O+4e-4OH-Y极:2H2+4OH--4e-4H2O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X是正极,X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该电池可用稀硫酸作为电解质溶液C.供电时Y极旁边的酸性减弱D.运用时若生成1molH2O则转移2mol电子答案D解析X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项不正确;由Y极电极反应式可知,该电池用碱液作电解质溶液,OH-被消耗,酸性增加,B、C两项都不正确;X、Y两极反应式加和为2H2+O22H2O,每生成1molH2O转移2mol电子,D项正确。13.基于节能减排理念,中国研制出了新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从a极经导线流向b极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还可以选用NaOH固体作固态电解质D.若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则生成11.2L(标准状况下)CO2答案D解析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即a极为正极,电子由负极(b极)经导线流向正极(a极),A项错误;电池运用固态氧化物作电解质,不行选用NaOH固体作固态电解质,正极反应式应为O2+4e-2O2-,B项、C项错误;若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8分)14.(16分)如图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装置将能转化为能,电流方向为(填“b→a”或“a→b”)。
(2)在催化剂b表面的O2发生反应,其旁边酸性(填“增加”“不变”或“减弱”)。
(3)催化剂a表面的电极反应式:。
(4)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与反应的SO2与加入的H2O的质量比为。
答案(1)化学电b→a(2)还原减弱(3)SO2+2H2O-2e-SO42-+4H+(4)8解析(1)该装置是一个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为b→a。(2)由图示可看出,电子由a表面转移到b表面,因此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由题意SO2转化为H2SO4,因此催化剂a表面SO2发生氧化反应;催化剂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O,消耗H+,其旁边酸性减弱。(3)催化剂a表面是SO2失去电子生成硫酸,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4)催化剂a表面的反应为SO2+2H2O-2e-SO42-+4H+,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为12O2+2H++2e-H2O,总方程式为SO2+H2O+12O2H2SO4,依据硫酸的浓度仍为49%,若得到100g硫酸溶液,则有49gH2SO4生成,参与反应的SO2为32g,H2O为9g,故理论上参与反应的SO2与加入水的质量之比为32g15.(15分)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更趋势如图所示。(1)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字母)。
A.改铁片为铁粉B.改稀硫酸为98%的浓硫酸C.上升温度(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为(填“正”或“负”)极。铜片上的现象为,该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外电路中电子由(填“正”或“负”,下同)极向极移动。
答案(1)放热(2)AC(3)正产生无色气泡2H++2e-H2↑负正解析(1)依据能量变更图像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增大固体的表面积或上升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适当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增大,但常温下98%的浓硫酸能使铁钝化。(3)该反应中铁是还原剂,作负极,比铁活动性差的铜应作正极。铜片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16.(17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亲密相关。(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更,在4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试验记录如下(累计值)。时间/min12345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100240464576620①(填“0~1”“1~2”“2~3”“3~4”或“4~5”)min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缘由是。
②用盐酸的浓度变更来表示该反应在3~4min时间段内的化学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
(2)某温度下在4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注塑机2024年度购销合同范本2篇带眉脚
- 2025版冷链物流货车承包经营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货物采购运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场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项目承包经营合同赔偿细则3篇
- 2025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咨询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彩钢板房拆除工程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隧道工程安装施工合同6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伦理与隐私保护合同法解读
- 2025年度新型木材加工钢材买卖居间服务与技术支持合同4篇
- 2024年国家焊工职业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特鲁索综合征
- 《向心力》 教学课件
- 结构力学数值方法:边界元法(BEM):边界元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规程
-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 2024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录2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盆腔炎教学查房课件
- 新概念英语课件NCE3-lesson15(共34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