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6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6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6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6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6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公元前1700年,古代西亚的苏美尔人创作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业历书《农人农历》,以农夫教子的口吻,讲解并描述了一年的农事进程。它可能讲解并描述了农夫()A.种植大麦、小麦并获得丰收B.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C.驾驭了种植葡萄和橄榄的技术D.利用骆马耕种土地2.据考证,在江苏高邮龙虬庄、河南舞阳贾湖、山东龙山文化等遗址中均发觉了稻谷的遗存,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干栏式”粮仓(仓中还剩有稻谷)是至今发觉的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这说明当时()A.水稻栽培技术已相当成熟B.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C.浙江地区的水稻产量最高D.水稻广泛种植并有了剩余3.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下列对这段材料的分析合理的是 ()A.原始农业由原始采集经济发展而来B.神农氏是农耕经济的独创者C.人口增长是农耕经济出现的重要缘由D.真实地反映了远古生活状况4.(2024江苏镇江模拟)16世纪,欧洲人在秘鲁发觉马铃薯,后引入欧洲。17世纪前期,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上写道:“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这表明()A.中国与南美洲之间已有贸易联系B.马铃薯变更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C.马铃薯经中欧贸易传入中国D.新航路开拓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5.哥伦布到达美洲时,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作物。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番茄、南瓜、菠萝、可可、烟草等作物和金鸡纳皮等重要药材。材料表明,欧洲人的早期海外扩张()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C.促进了洲际物种大沟通D.变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6.16世纪50年头起先,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新发觉的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A.自然科学家主导了世界物种沟通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C.欧洲饮食结构变更引发商业革命D.新航路开拓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7.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萄和桑树等,强迫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须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 ()A.为本国工业品开拓市场B.压制殖民地的独立思潮C.变殖民地为其经济附庸D.维护全球商业中心地位8.(2024广东梅州一模)19世纪七八十年头,一些美国商人创办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还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这种经营模式()A.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C.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D.为农业现代化供应了范本9.1994年的《人类发展报告》首次对“人的平安”进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界定,人的平安可以说是涵盖了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能够避开诸如来自饥饿、疾病、心理压抑等的长期性威逼;二是疼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免于突如其来的损害性的灾难。20世纪90年头以来,“人的平安”渐渐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议题。据此分析,下列选项中说法合理的是 ()A.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国家转移到人类自身B.国际社会已将人的平安上升到首要位置C.多极化趋势下国际政治探讨议题发生根本性变更D.新形势下非传统平安问题渐渐突出10.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熟)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赃),与盗同法。”据此,可知汉朝()A.食品交易活动特别频繁B.交易品种特别丰富C.留意对动物的疼惜D.加强食品平安的管理11.2024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粮食平安》白皮书。白皮书全面总结了我国粮食平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重点阐述了1996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保障粮食平安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举措方法,介绍了中国粮食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原则立场,并提出了将来中国粮食问题的政策主见。1996年发布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的“解决粮食平安问题”的方针是()A.制定保障粮食平安的法律法规B.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C.统筹消退饥饿的共同资源D.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的“西进运动”将芝加哥周边的“大西部”开垦为田地。雨量丰沛时,这片区域的作物产量惊人。但要将丰收的物产运到东海岸或海外的城市消费者手上,要靠铁路网和运输河将位于大湖区、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更西边地区的零散农田连接起来,这问题才解决……麦考密克将他所独创的收割机引进芝加哥,并在1847年在该地开设工厂。他的公司进一步改良该收割机,谷物产量跟着收割机销售量一起提高……于是,美国的自耕农花钱购买这省力机器降低生产成本,为美国东部和欧洲的饥饿人口供应便宜的粮食。——摘编自[美]彭慕兰等《贸易打造的世界》材料二中国东北地区由于大豆及大豆制品在国际市场上走俏,大豆种植面积急剧扩大。1910年大豆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0%。1927—1929年,南部大豆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3.2%,北部占34.5%。中东铁路沿线西起萨尔图,东至牡丹江,南至宽城子,北达松花江支流旺河,几乎遍地都是大豆,已经很少见到高粱。东北传统农作物供自己食用的主粮高粱和玉蜀黍,种植面积从1910年占总种植面积的60%削减到1930年的45%。——摘编自李占才《铁路对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美国“大西部”地区农业快速发展的缘由。(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与19世纪中期美国“大西部”相比,20世纪前期我国东北农业的特点,并简析东北农业生产发生变更产生的影响。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代,“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民食问题事关政权稳固。据《礼记》记载,周朝禁止出售不成熟的水果等;汉朝,干肉腐坏变质出售致病,商贩及监管者“与盗同法”。《唐律疏议》规定,明知脯肉已经变质而不刚好焚毁构成的刑事犯罪将受重罚,“其有害心,故与尊长食,欲令死者,亦准谋杀条论;施于卑贱致死,依故杀法”。《宋刑统》要求食品德业从业者必需加入行会,由行会对食品质量负责;明嘉靖时,“米麦等插(掺)和沙土货卖者……杖八十”。——摘编自蒲丽娟、王伟《政治伦理视域下的古代食品平安治理及启示》材料二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组成“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组织对农业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等环节的治理。1982年11月,中国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通过。1981年,卫生部成立食品卫生标准技术分委员会,并托付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探讨所制定了食品卫生标准研发五年规划,接连发布了80多项标准。1984年,我国正式成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成员,主动参加国际食品标准制定。——摘编自胡颖廉《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和机构演进》(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我国历史上食品平安治理的特点和目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食品平安治理的意义。

考点规范练36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A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西亚地区是大麦和小麦的原产地,故A项正确;B项指的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居民,C项指的是古希腊居民,D项指的是南美印第安人,故解除B、C、D三项。2.D依据材料“据考证,在江苏高邮龙虬庄……均发觉了稻谷的遗存,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干栏式’粮仓(仓中还剩有稻谷)是至今发觉的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可知当时有了储存稻谷的设施,反映了水稻广泛种植并有了剩余,D项正确。材料与水稻栽培技术是否成熟无关,解除A项;材料未反映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解除B项;浙江地区有至今发觉的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不代表浙江水稻产量最高,解除C项。3.C题干的意思是:古代,人们吃野兽和鸟类的肉,到了神农生活的年头,人太多了,禽兽不够吃,于是神农依据自然时令、土地的肥沃程度,制作耒耜(农具),教人们劳作。题干材料反映了人口增长导致通过狩猎方式获得的食物供应不足,从而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出现,故选C项;A、B两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解除;《白虎通义》是后人的著作,D项“真实”说法欠妥,解除。4.D材料表明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出现在欧洲,中国明朝时也有了用马铃薯做食物的状况,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拓美洲物种出现在中国,这说明新航路开拓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故选D项;材料只是体现了中国已经有运用马铃薯做食物的状况,但无法说明中国与南美洲之间已有贸易联系,解除A项;马铃薯的出现只是增加了中国人的食物种类,不能说变更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解除B项;材料只是提及马铃薯出现在中国,并没有提及传入中国的方式,解除C项。5.C题干材料反映了新航路的开拓与早期海外扩张促进了洲际物种的沟通,故选C项;题干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洲际贸易范围的扩大,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反映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B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变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项错误。6.B依据题干材料“16世纪50年头起先”“数千种新发觉的物种”,可知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洲际的物种沟通,对当时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故B项正确;自然科学家对物种沟通有影响,但不是主导了物种沟通,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拓引发欧洲饮食结构变更和商业革命,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物种沟通对欧洲饮食习惯的影响,没有涉及世界贸易的发展,解除D项。7.C16世纪以来,西班牙强迫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须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把拉丁美洲变成西班牙的原料产地,将殖民地变为其经济附庸,故选C项;题干材料反映了西班牙要把拉丁美洲变成其原料产地,而不是商品市场,解除A项;B项与题意无关,解除;西班牙没有成为全球商业中心,解除D项。8.C“19世纪七八十年头”,美国正值其次次工业革命,依据材料“美国商人……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流水作业……长途运输……下脚料生产”,可知美国将生产过程进行了细化,故选C项。9.D题干材料“能够避开诸如来自饥饿、疾病、心理压抑等的长期性威逼”“免于突如其来的损害性的灾难”,表明新形势下非传统平安问题渐渐突出,故选D项;从“人的平安”的定义可知非传统平安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社会的关注点发生转移,解除A项;“首要位置”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解除B项;“根本性”说法过于确定,解除C项。10.D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汉朝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说明汉朝加强食品平安管理,D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体现食品交易活动频繁,解除A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脯肉,不能看出交易品种特别丰富,解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食品平安的问题,并非留意对动物的疼惜,解除C项。11.D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故选D项。12.参考答案(1)缘由:开展西进运动,政府激励西部开发;“大西部”自然条件相宜农业生产;西部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农业机器的独创和运用;工业革命的发展;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2)特点: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