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1页
临沂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2页
临沂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3页
临沂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4页
临沂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七年级生物第Ⅰ卷(共50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够进行呼吸C.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组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B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都属于生物的特征,ABC不符合题意。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符合题意。故选D。2.随着生态修复的有效实施,我市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下面是某校同学对沂河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分析和必要的修改B.河水中的植物是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白鹭D.鱼和虾的关系仅是捕食【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学的学习离不开这些方法的指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详解】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分析,但不能进行修改,A错误。B.河水中的植物是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正确。C.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在该食物网中,植物的营养级最低,所以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植物,C错误。D.鱼和虾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错误。故选B。

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C.生物既受环境的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斗争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要被淘汰,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可见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详解】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单一说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具有片面性,A错误。B.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不仅有有阳光、温度和水,还有空气、土壤等,B错误。C.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生物也受环境影响,如干旱导致蚯蚓死亡,C正确。D.不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因此会发生捕食关系;但是不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关系,D错误。故选C。4.我国的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2022年植树节主题为“约会灿烂春天,拥抱绿色草原”。有关植物栽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高温炎热的天气不适合移栽树木,体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B.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C.移栽时往往根部带有“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D.植树造林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2)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时带土移栽,能够保护根毛和幼根。(3)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环境也影响生物。【详解】A.如果在高温炎热的天气移栽植物,由于植物体的根并没有深扎于土壤中,不能吸收充分的水分;高温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强还会散失大量的水分,不利于植物的成活,体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A正确。B.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C.移栽植物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C正确。D.植树造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还能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故选B。5.某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B.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C.为保证单一变量,应将透明玻璃板和不透明玻璃板分别盖在湿土和干土装置上方D.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答案】A【解析】【分析】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该生物小组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水。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水分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详解】A.据图可见: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是否有影响,A正确。B.为了避免偶然,减小实验误差,可以多做几次实验计算平均值,B错误。C.为保证单一变量,应将不透明玻璃板盖在湿土和干土装置上方,C错误。D.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D错误。故选A。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选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绿色植物 B.动物 C.细菌、真菌 D.土壤【答案】C【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是分解者。【详解】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7.“十三五”期间,我国进一步推进草原保护制度建设,促进草原休养生息、永续发展如下图为某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简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占的能量比例最大 B.鹰和蛇的能量最终来自草固定的太阳能C.鹰与蛇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为保证草的生长,应捕杀大量的昆虫和兔【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2)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详解】A.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的过程中,被各级生物依次消耗,因此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该食物网中草所占的能量比例最大,A错误。B.鹰和蛇的能量最终来自生产者草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C.鹰捕食蛇,二者又都捕食鼠,因此二者之间为捕食和竞争关系,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捕杀大量的昆虫和兔对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会产生影响,D错误。故选B。8.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B.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C.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D.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之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亮【答案】D【解析】【分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调节。【详解】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即可,A正确。B.用显微镜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用来观察物像,另一只眼睁开用来画图,B正确。C.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C正确。D.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之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D错误。故选D。9.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图中操作流程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步。【详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与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对光,即图中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即图中的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即图中的②。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即图中的④。整理,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故选C。10.小林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作了如下记录,正确的是()①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而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③洋葱内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⑥找到物像后,要想更清晰应该调节粗准焦螺旋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详解】①洋葱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①正确;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②正确;③洋葱内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③错误;④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④正确;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使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⑤正确;⑥⑥找到物像后,要想更清晰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⑥错误。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11.在学习过程中,框架图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方法,下列选项中符合该框架图中Ⅰ、Ⅱ、Ⅲ对应关系的是()A.I-动物细胞、Ⅱ-线粒体、Ⅲ-叶绿体 B.I-动物细胞、Ⅱ-液泡、Ⅲ-细胞膜C.I-无机物、Ⅱ-水、Ⅲ-无机盐 D.I-细胞膜、Ⅱ-细胞质、Ⅲ-细胞核【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Ⅰ与Ⅱ、Ⅲ是包含关系,Ⅱ与Ⅲ是并列关系。【详解】A.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线粒体,不含叶绿体,不符合图示关系,A错误。B.动物细胞无液泡,不符合图示关系,B错误。C.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并且水和无机盐是并列关系,符合图示关系,C正确。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者是并列关系,不符合图示关系,D错误。故选C。12.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结构层次共同部分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表示细胞生理活动;细胞1,细胞a、细胞b、细胞c……表示不同类型的细胞;A、B、C……表示不同类型的组织;甲、乙、丙……表示不同类型的器官。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B.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生物体的细胞中有细胞壁和液泡等结构,则该组织可能取自植物C.经分析,图中的①和②分别表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D.若图中生物体是人体,那么A,B,C,……基本类型中可能含有保护组织【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观图可知: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详解】A.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B.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由此可知,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因此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生物体的细胞中有细胞壁和液泡等结构,则该组织可能取自植物,B正确。C.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产生两个新的细胞的过程;新形成的细胞与母细胞相比,只是形态上变小了,数目变多了,其他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图中①只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图中①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的过程,题图中②过程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细胞,因此②表示细胞分化;C正确。D.植物组织主要包括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人体四大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由此可知,若图中生物体是人体,那么A,B,C,……基本类型中不可能含有保护组织,D错误。故选D。13.比较下图所示的几种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有根、茎、叶的分化 B.②用孢子繁殖C.③④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D.①②③④均具有输导组织【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①海带属于藻类植物,②肾蕨属于蕨类植物,③美人松属于裸子植物,④五角枫属于被子植物。【详解】A.①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B.②肾蕨属于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B正确。C.③美人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④五角枫属于被子植物,种子的外面有果皮包被,C错误。D.①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体内无输导组织;②肾蕨、③美人松、④五角枫具有输导组织,D错误。故选B。14.下面是黄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玉米种子的1是胚,2是胚乳,3是果皮和种皮B.玉米种子萌发时,由3来提供营养C.黄豆种子的胚是由图中的①②③④组成D.种子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成幼苗,然后再长成植株【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菜豆种子结构图: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1胚、2种皮;玉米种子结构图:1胚,2果皮和种皮、3胚乳。【详解】A.玉米种子的1是胚,2是果皮和种皮、3是胚乳,A错误。B.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玉米种子萌发时,由胚乳提供营养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位,B正确。C.种子的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和子叶构成,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C正确。D.种子萌发的过程是:①种子吸水,把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运给胚根、胚轴和胚芽;②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③胚轴伸长;④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故种子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成幼苗,然后再长成植株,D正确。故选A。15.下图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种子萌发的实验,下面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②3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B.②⑤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C.②种子能够正常萌发,萌发时胚芽最先突破种皮D.①②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答案】C【解析】【分析】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详解】A.③号与②号种子对比,变量是空气,因此②③对照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A正确。B.⑤号与②号种子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因此⑤号与②号种子对比,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正确。C.②种子能够正常萌发,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C错误。D.①号和②号种子唯一的变量是水分,因此①号和②号种子对比,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D正确。故选C。16.有一位科学家统计了一株生长良好的黑麦的幼根,共有150亿条根毛,如果把所有根毛连接起来,长度能够达到1万千米,根的总面积是叶面积的130倍,下列关于幼根法,不正确的是()A.幼根上有大量根毛,增大了根的表面积,有利于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B.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C.根毛大多分布于根尖的成熟区部位D.大量的根毛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不利于根的生长及生理功能的实现【答案】D【解析】【分析】根尖的结构如下图:【详解】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①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已经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②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③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分生组织。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④根冠,根尖最前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具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因此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17.下图中甲、乙、丙分别是某种植物的种子、叶芽和枝条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⑥是果皮,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B.乙图中的⑨发育成丙图的⑫茎C.甲图中的①发育成丙图中的⑫和⑪D.乙图中的⑩发育成丙图中的⑬【答案】A【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是种子的结构,图乙是枝芽的结构,图丙是一段枝条,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的结构是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胚,⑥种皮,⑦生长点,⑧幼叶,⑨芽轴,⑩芽原基,⑪叶,⑫茎,⑬侧芽。【详解】A.甲图中,⑥是种皮,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A不正确。B.乙图中的⑨芽轴发育成丙图的⑫茎,B正确。C.甲图中的①胚芽发育成丙图中的⑫茎和⑪叶,C正确。D.乙图中的⑩芽原基发育成丙图中的⑬侧芽,D正确。故选A。18.图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变化情况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花是两性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B.6是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然后可以发育成种子胚C.1花粉落到柱头上的过程叫做受精D.2能发育成果皮【答案】C【解析】【分析】观图可知:1是花粉粒、2是子房壁、3是胚珠、4是花粉管、5是中央细胞、6是卵细胞,植物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必须经过传粉与受精两个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如下:【详解】A.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花是两性花,A正确。B.6是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然后可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B正确。C.[1]花粉落到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C错误。D.2是子房壁,发育成果皮,D正确。故选C。19.图为菜豆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1→2过程中,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并且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会发生变化B.在2→3过程中,植株的生长离不开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在3→4过程中,植物会通过传粉受精来进行生殖,并产生下一代D.在5的果实中有多个种子,由于4的花的子房中有多个胚珠【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1→2表示种子的萌发,3→4表示植株的生长,4→5表示开花和结果。1→2种子萌发过程:种子吸水,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详解】A.在1→2过程中,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因此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A错误。B.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叶肉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组成,叶肉中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在2→3过程中,植株的生长离不开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正确。C.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繁衍后代;因此在3→4过程中,植物会通过传粉受精来进行生殖,并产生下一代,C正确。D.受精后,子房里的胚珠将发育成植物的种子,所以果实里面含有多粒种子,就意味着子房里有多个胚珠,在5的果实中有多个种子,由于4的花的子房中有多个胚珠,D正确。故选A。20.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盛水的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天平会向右偏移原因是()A.左侧叶片多,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使左侧质量比右侧降低快B.左侧叶片多,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使左侧质量比右侧降低快C.左侧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使左侧质量比右侧降低快D.一次实验偶然因素多,不能得出任何结论【答案】C【解析】【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详解】植物放在阳光下,同时进行三种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重量变化不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重量变化也不大: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如图可知,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右侧叶片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左侧上升,C符合题意。故选C。21.下列有关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⑤为气孔,陆生植物的上表皮气孔多于下表皮,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B.③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的管道,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C.③中的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D.②属于营养组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图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详解】A.⑤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陆生植物下表皮的气孔比较多,因为上表皮要受到雨水,阳光照射等因素影响,所以下表皮比较多,减少蒸腾失水,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A错误。B.③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B正确。C.③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的管道,C正确。D.②叶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可以利用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为植物提供营养,属于营养组织,D正确。故选A。22.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1表示光合作用,2表示呼吸作用B.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C.①表示的是叶绿体D.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只在晚上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反应式:。(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1表示光合作用,2表示呼吸作用,A正确。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可见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B正确。C.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可见①表示的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C正确。D.进行1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只在白天进行;2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有光无光都可以,D错误。故选D。2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适当增加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蔬菜产量B.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C.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是农业生产上有效利用光能的措施D.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答案】D【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详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大棚内烧煤球炉,可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A正确。B.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B正确。C.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可见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是农业生产上有效利用光能的措施,C正确。D.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D错误。故选D。24.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有机物运走耗尽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答案】A【解析】【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详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塑料袋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袋内,木条复燃了,B正确。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正确。故选A。25.全国各地许多城市湿地公园及口袋公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了污染了的环境,也给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锻炼的场所,应该大力推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地生态公园的建设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有效消除生活污染B.口袋公园的建设要体现植物的分层种植,增加对光能的利用率C.口袋公园中可以适当建造体育设施,为市民锻炼服务D.在湿地公园中可以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增加观赏效果【答案】D【解析】【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详解】A.湿地生态公园的建设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可以消除生活污染,A正确。B.植物的分层种植可以增加对光能的利用率,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口袋公园中可以适当建造体育设施,为市民锻炼提供便利,C正确。D.引进一些外来物容易破坏生态平衡,D错误。故选D。第Ⅱ卷(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从26题-32题共7道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26.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放”。如图一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图,图二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物成分,“1~5”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某条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则c代表______。(2)如图一,当蝗虫和沙鼠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蝗虫和沙鼠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森林生态系统此能力较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二中甲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主要依据是图二中的乙通过生理过程______(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此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的______(填细胞结构)中。(5)植被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主要采用鸟灭虫、蛙灭虫、虫灭虫的措施。若不考虑图中其他因素,下列图解能正确表达完全自然状况下肉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数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是______。(注:——表示植食性昆虫,-------表示肉食性昆虫)A. B. C. D.【答案】(1)蝗虫或沙鼠(2)①.自动调节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3)①.分解者②.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4)①.2②.叶绿体(5)A【解析】【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图二中的1、3、4代表呼吸作用,2代表光合作用,5代表化石燃料的燃烧。【小问1详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图一中的食物链有:青草→沙鼠→荒漠雕鸮;青草→沙鼠→蛇→荒漠雕鸮;青草→蝗虫→蛙→蛇→荒漠雕鸮;青草→蝗虫→沙云雀→荒漠雕鸮;青草→蝗虫→蜥蜴→荒漠雕鸮。图二中的食物链,乙→c→a→b,对应图一中的食物链是:青草→沙鼠→蛇→荒漠雕鸮,青草→蝗虫→蜥蜴→荒漠雕鸮,因此c为蝗虫或者沙鼠。【小问2详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当蝗虫和沙鼠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蝗虫和沙鼠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这便是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的原因。【小问3详解】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参与了物质的循环。因此,图二中的甲是分解者。【小问4详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2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小问5详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肉食性昆虫以植食性昆虫为食,当肉食性昆虫增加时,植食性昆虫就减少;植食性昆虫减少了,肉食性昆虫的数量增加就会受到抑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可见A正确。故选A。27.下图一是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图二是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图三是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图一中能够把低倍物镜移走换成高倍物镜的结构是[]______,能够调节显微镜视野亮度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填数字)。(2)假如图二是图一中的两个目镜和物镜,那么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倍,从放大倍数和物镜头长度的关系看,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三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图______,相比其它视野亮度______。(4)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发现一个较大的气泡在视野的右上方,则应向______移动装片,才能将气泡移出视野。【答案】(1)①.①转换器②.③⑦(2)①.400②.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越短放大倍数越小(3)①.C②.暗(4)左下方【解析】【分析】图一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图二中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小问1详解】在显微镜中,转换器的功能是转换物镜。遮光器和反光镜的功能是调节光线的强弱。因此在图一中能够把低倍物镜移走换成高倍物镜的结构是①转换器。能够调节显微镜视野亮度的结构是③遮光器,⑦反光镜。【小问2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因此根据图中镜头的倍数来计算,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为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小问3详解】放大倍数越大,可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因此图三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图C,相比其它视野亮度最暗。【小问4详解】显微镜下物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所以,欲将视野右上方的气泡移出视野,应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28.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并完成相关问题。(1)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_图。动、植物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其功能是将有机物中储存的______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细胞这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由[]______控制。(2)巨峰葡萄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在[]______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3)将菠菜浸泡在凉水中,清水不变色;用开水浸泡菠菜后,水变成绿色,这是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人体由多个细胞组成,衣藻作为一种单细胞藻类,依靠一个细胞也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这说明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甲②.线粒体③.能量④.4细胞核(2)5液泡(3)①.2细胞膜②.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4)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析】【分析】观图可知: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叶绿体、4是细胞核、5是液泡、6是细胞质。【小问1详解】观图可知: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叶绿体、5是液泡,对比甲乙两图细胞结构可知:图甲是植物细胞,图乙是动物细胞。动、植物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其功能是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细胞这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由4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控制。【小问2详解】5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葡萄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小问3详解】2细胞膜把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了,使细胞的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此外,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能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当菠菜浸泡在清水中,细胞膜维持正常状态,清水不变色;当用开水浸泡菠菜后,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里的叶绿素使水会变成绿色。【小问4详解】仅仅依靠一个细胞也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这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9.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占中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中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下图为油菜的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1)a过程表示细胞______,此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的数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______是相同的。(2)b过程表示细胞______,其结果是形成了丙图中不同的组织。(3)与人体细胞相比,油菜细胞特有的结构除液泡、叶绿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4)油菜籽是提取油料的主要原料,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5)从微观到宏观来描述油菜植物体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分裂②.染色体③.遗传物质(2)分化(3)细胞壁(4)器官(5)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3)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细胞膜在中央的部分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4)如图所示:植物的组织主要有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小问1详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图中①②③表示的过程是细胞分裂,在此过程时,此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染色体。染色体的数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小问2详解】b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小问3详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与人体细胞相比,油菜细胞特有的结构除液泡、叶绿体外,还有细胞壁。【小问4详解】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成的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果,油菜籽属于种子,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小问5详解】油菜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0.根据如图不同的绿色植物回答问题。(1)水绵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多细胞______植物,它体内有螺旋状的叶绿体,因此能进行__________。(2)葫芦藓属于苔藓类植物,它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______环境。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没有______,叶中没有______;也具有假根,因此植株—般都很矮小。(3)肾蕨属于蕨类植物,与藻类和苔藓―样,蕨类植物是不结______的植物,如图中所示,叶片下表面有许多黑褐色隆起,里面含有大量的______。【答案】(1)①.藻类②.光合作用(2)①.潮湿②.导管③.叶脉(3)①.种子②.孢子囊【解析】【分析】图中水绵是藻类植物,葫芦藓是苔藓植物,肾蕨是蕨类植物,根据不同植物的主要特征解答。【小问1详解】水绵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小问2详解】葫芦藓属于苔藓类植物,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处,无根,只有茎叶的分化,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小问3详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如图中所示,叶片下表面有许多黑褐色隆起,里面含有大量的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31.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居里夫人曾说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魔术。到目前为止,共有8次诺贝尔奖的桂冠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12位科学家摘取。下面是其中四位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和相关植物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海尔蒙特实验中,柳树质量增加了80千克,土壤重量减少了1000克,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土壤中的______被柳树吸收造成的。(2)普利斯特里的实验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其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萨克斯实验中,对叶片进行不透光的纸遮盖目的是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