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普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普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普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普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普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四川省绵阳市普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奴役他们的政治工具不能当成解放他们的政治工具来使用。”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A.政权的建设具有革命性 B.未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C.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D.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国家2.有学者指出,如果以往世界政治基本上是大国强国的游戏,那么现在则是所有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都参与的全人类的游戏。该观点客观上反映了,当今世界A.国际秩序日益走向混乱 B.大国强权意识普遍衰退C.政治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全球治理主体已多元化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保证国家财税收入C.防范民间土地兼并D.改善人民生活质量4.三国时期,扬州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拓展 B.江南市镇经济兴起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 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5.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朝廷允许各地开矿,但又派出大批宦官去做“矿监”“税使”,宦官们到处横征暴敛,使许多工商业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朝廷派太监孙隆到苏州检查征税情况,他设立名目众多的税项,使“吴中之转贩日稀,织户之机张日减”。这反映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停滞 B.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C.明朝皇权受到宦官钳制 D.中央集权统治受到挑战6.如表是1866—1868年国外棉布在中国的售价变化情况。据此表格信息可推出时间1866年1867年1868年价格2两9钱至4两/匹2两5钱至3两/匹2两2钱至2两5钱/匹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得到进一步强化B.中国小农经济模式加速解体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激烈7.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901年以后的10年间,民族资本的投资范围比以前更加广泛。除棉纺织业和缫丝业外,面粉、肥皂、烟草、电灯、锅炉、铅笔、工矿等行业都陆续成为民族资本投资的对象。在这10年间,民族资本投资于轮船公司,资本在5万元以上的就有17家之多。这说明当时A.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B.轻工业重工业均有所发展C.民族工业以投资轮船业为主 D.近代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8.严志才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指出:到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棉布产量的64%,1937年,帝国主义直接和控制经营的铁路已占总里程的90.7%。材料反映了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B.中国已融入资本主义市场C.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官僚资本兴起并日益膨胀9.如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A.民族资本企业 B.洋务企业 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10.1948年,中共中央在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中指出:不要将国民党人经营的工商业都叫作官僚资本而加以没收……对于小官僚和地主所办的工商业,则不在没收之列。一切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严禁侵犯。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11.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商业广告在建国初期一度很活跃,1953年以后业务骤减,日益萎缩,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告事业发展陷于空白。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采取限制措施B.经济困难物资匮乏C.国家经济体制影响D.商品直销方式主导13.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的影响C.国民经济的调整D.自然灾害的影响14.如表为1984年至198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情况(单位:元),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年份人均纯收入农业收入占比1984355.3198.455.84%1986422.8216.251.14%1988544.923643.31%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农村开始包产到户C.农业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 D.城乡差距不断缩小15.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新时期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16.1978—2014年我国四大城区人均GDP增长率(%),据如图可知我国,90年代末以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国家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C.中西部经济总量已超过东部 D.业已形成合理区域经济格局17.如表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上海流行的“洋泾浜英语”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在当时的上海英语SandwichTelephoneEngineDollarsCommission洋泾浜英语三明治德律风引擎大拉斯康密新词意夹肉面包电话发动机美元佣金A.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B.生产生活方式普遍西化C.外来文化已被民众广泛接受 D.传统观念被彻底地抛弃18.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中文报刊数量猛增,内容上不像以往热衷于“阐发基督教义”,大幅度增加中国时政评论、贸易与商业新闻和评论、商业广告等内容。这些变化A.符合西方扩张在华利益 B.推动了维新变法的深入C.提高了基督教的影响力 D.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兴起19.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20.有学者指出:17世纪,荷兰人出现在东南亚摩鹿加群岛时,以旧武器交换丁香和豆蔻花,当地国王起初要求的每625磅(香料)支付100两白银也被荷兰殖民者强制降到50两,且在很多情况下,公司不支付货币,而是支付当地居民不愿使用的商品。由此可知,早期殖民贸易A.推动了欧洲传统商贸中心转移 B.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C.反映了东西方贸易的不公平性 D.延缓资本原始积累进程2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沿海港口设施建设持续进行。1790~1815年,伦敦、利物浦、布里斯托尔、赫尔出现一系列的码头改善工程。到1830年,港口设施发生革命性变化,港池容量猛增至397英亩。英国进行港口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因是A.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盛行 B.港口建设水平的提升C.工业化发展进程的需要 D.公共交通方式的变革22.1831年3月,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的私人秘书向首相格雷抱怨说,那些参加规模不断壮大的示威游行的人,“绝大多数来自最下层阶级”。这说明,当时英国A.社会制度弊端日益明显 B.阶级对立已成水火不容C.政府成为一切矛盾焦点 D.资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23.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这一现象表明A.生产集中促使传统交通工具消失B.经济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变化C.交通运输革新成为生产主要动力D.自由贸易生产推动了生产的集中24.蒸汽机和机制工具等先进技术促使欧洲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它们利用这种优势经过尼罗河、印度河和长江等主要水路向内陆扩张。在1800年,欧洲占领或控制了世界陆地面积的35%,1914年达到84%以上。这主要反映了A.交通方式的变革 B.资本的原始积累C.侵略方式的改变 D.殖民体系的形成二、材料分析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以来,中国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之际引进原产于新大陆的作物以后,加快了经济作物的商品化过程。在一些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如太湖周围的三吴地区,原来虽然是粮食高产地区,但因栽种桑棉,还需从外处调进粮食,这样就促进了粮食的商品化。其他一些经济作物,像花生、烟草乃至甘蔗等,在其生产发展中也都有类似情况。这样,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和贫瘠的山区,都推广高产的玉米、甘薯等作物,以补救粮食生产的不足。全国作物生产的布局有了新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除了随着东北、西北的垦殖开发扩大了全国耕地以外,更重要是由于复种和间、混、套种等多熟制的推广,提高了复种指数,扩大了增产途径。传统的精耕细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扬。——摘编自王思明《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农业》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以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部门,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从15世纪最后30年开始的圈地运动到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的建立,英国经历了从中世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农业革命。农村资本主义关系的较早出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较大规模的商品化农业的建立,在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和促进其发展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工业革命的发生也为农具的改良、农业机械的发明和推广创造了条件。农业机械的逐渐采用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相对减少农业劳动力起了重要作用。1801—1881年,农业劳动力在全国劳动力中的比例从35.9%下降到12.6%。——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农业革命初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业与英国近代农业发展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近代英国农业发展的影响。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管理,一直有非常严格的制度。服役于官营手工业的劳动者,许多是民间工匠注籍匠户后世代以无偿劳役形式艰苦劳作。由于官营手工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内部技术分工十分细密。有学者认为,“各种规模庞大的官营手工业,虽然都是政府的官设机构,但却都具备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条件,并具备了工场手工业的基本性能”。论者还指出,官营手工业“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中“指挥工作”的“是由政府派遣的官吏”。——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材料二早在19世纪上半期,欧美丝织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对中国生丝的需求。《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对外贸易,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市场体系的扩大。从规模和影响最大的蚕丝业和织布业来看,几个乡村工业核心区的形成和发展也都得益于于此。从19世纪、20世纪之交开始,在一些原始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传统的乡村工业开始吸收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在生产组织形式的演进方面,发生许多实质性的变化。不仅传统家庭经营组织的内涵发生改变,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包买商制度蓬勃兴起,各种类型的合作制也开始出现。——摘编自于秋华《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生产组织的变迁》材料三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建湖北枪炮厂,后改名为汉阳兵工厂。其生产出的众多兵工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模仿德国毛瑟枪生产的“汉阳造”步枪。“汉阳造”步枪是中国军队长期使用的主力枪械——清末新军、国民党军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都曾大量使用。1928年,汉阳兵工厂改名为“兵工署第一工厂”。1943年迁往重庆鹅公岩,在长江沿岸的石壁上挖凿防空洞厂房,在日本的轰炸下坚持生产。解放后工厂收归国有,改名为“国营建设机床制造厂”。1982年工厂转向民用生产,从日本雅马哈株式会社引进摩托车生产线,成功打造“建设牌”摩托车,至今累计生产1500多万辆。90年代,为响应国家深化改革的要求,工厂改为公司制,1995年更名为“建设工业集团公司”。至今,建设工业集团同时进行军民两用生产,其军工产品先后装备了建国50周年阅兵、建国60周年阅兵和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根据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官网“大事记”(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乡村工业得以发展的原因。(3)材料三提供了一个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变迁的案例,蕴含了中国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解析】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在于,工人阶级没有使用现成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而是将其打碎,以改变工人受奴役的政治状况,实现自身的解放,说明马克思肯定了巴黎公社政权建设的革命性,A项正确;材料分析的是巴黎公社的斗争经验,没有说明其未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教训。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具有偶然性,排除C项;最早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是十月革命,不是巴黎公社,排除D项。故选A项。2.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今世界是所有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都参与的全人类的游戏,说明全球治理主体已多元化,D项正确;“国际秩序日益走向混乱”说法错误,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排除A项;“普遍衰退”说法绝对,排除B项;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没有正式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3.B【解析】商鞅变法中实行“分异令”,汉代鼓励生育,唐朝“劝勉”早婚共同点是通过增加政府控制的人口,从而增加政府收入。A项只符合汉初,C、D项“兼并”、“改善质量”不能通过增加人口实现,所以B项是正确的答案。在农业社会里,人口即劳动力问题是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重要环节。4.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郡级行政区和属县的数量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南方开发,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C项正确;材料是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不是统治疆域扩大,排除A项;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兴起,排除B项;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速,排除D项。故选C项。5.B【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经济。材料显示在明朝万历年间,宦官横行,使得工商业遭到破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宦官的权势主要来自于皇权,是君主专制的衍生物,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果,B项正确;A项中“停滞”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宦官的权力仍受制于皇权,是受朝廷委派而去“任职”,排除C项;D项对“中央集权”概念理解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6.B【解析】中国家庭棉纺织手工业大批破产,土布减少,导致洋布销量增加,价格下降,B项正确;材料反映是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事实,此时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排除A项;《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中国民族工商业19世纪60年代刚刚产生,尚无法与外国进行激烈商战,排除D项。故选B项。7.B【解析】材料提到轻工业之外还提到“工矿等行业”,所以轻工业重工业均有所发展,B项正确;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是在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排除A项;看不出是否以投资轮船业为主,排除C项;近代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不符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排除D项。故选B项。8.C【解析】根据材料,到1936年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棉布产量的64%,1937年,帝国主义直接和控制经营的铁路已占总里程的90.7%。”可知中国的重工业发展、铁路运输等几乎全部控制在帝国主义国家手中,即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显著成效,A错误;材料显示中国经济被帝国主义控制,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官僚资本,D错误。9.A【解析】从材料示意图可以看到,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出现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消失,可知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A项正确;洋务企业从19世纪60到90年代,排除B项;外国资本企业是从19世纪40年代到1949年结束,排除C项;官僚资本企业是从1927年到1949年,排除D项。故选A项。10.B【解析】从材料的时间来看,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鉴于当时的经济基础和现状,党中央联合资产阶级的目的是便于接管城市后进行经济的恢复,B项正确;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1953-1956年三大改造的方式确立起来,而材料中强调保留私人经济,排除C项;对新民主主义进行调整应当是在过渡时期,即通过改造的方式,消灭私人资本主义,确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排除D项。1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依据材料中“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主要阐述的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即农业合作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但农业仍然以个体生产为主,随后,人民政府领导农民组织互助组、试办初级社,三大改造后,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A符合题意,BCD的表述均与题意无关,故选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12.C【解析】经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确立,此后,国内商品贸易关系不断减少。1958年后,更是实行全面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主导消费品的生产和流通,商品贸易关系消失,商业广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商业广告减少和陷入空白,体现了国家经济体制影响,故选C;政府采取限制措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国家经济困难物资匮乏,也源于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计划经济没有商品直销方式主导,排除D。1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图片可知,从C到D对应的时间大约为1960—1965年,从1961年起,国家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采取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的办法以缓解困难,所以导致1960—1965年城镇人口的减少。因此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是城镇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ABD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曲折发展的十年请在此输入详解!14.A【解析】由材料1984—1988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发展势头,可知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才出现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现象,A项正确;农村包产到户开始于1978年,排除B项;这一时期农村生产力发展迅速,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城市人均收入的情况,不能得出此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5.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主张积极学习、大胆尝试采用资本主义的“证券、股市”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反映出社会主义也可搞市场经济,D项正确;新时期经济建设要改革而非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改革重心须从农村转向城市,排除B项;设立沿海经济特区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尝试“证券”“股市”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B【解析】据材料图片可知,改革开放后东部发展较快,而90年代末以后各地发展的差距缩小,说明国家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B项正确;据所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且材料仅是我国四大城区人均GDP增长率,不能体现经济体制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数据是人均GDP增长率,只能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体现总量,排除C项;据所学,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太合理,排除D项。故选B项。17.A【解析】19世纪后半期上海流行“洋泾浜英语”,说明当时上海部分人接受了英语以及西方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BCD项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18.A【解析】据材料“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中文报刊数量猛增,大幅度增加中国时政评论、贸易与商业新闻和评论、商业广告等内容”可知,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因此报道内容转为时政评论、贸易与商业新闻等,符合英国侵华的需要,A项正确;维新变法是19世纪末,而材料时间是19世纪四十年代,排除B项;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文报刊不像以往热衷于“阐发基督教义”,因此C项说法与材料所述内容不符,排除C项;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9.C【解析】根据“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可得出其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农产品外传,这属于“商业革命”的范围,C项正确;A项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形成的,排除A;工业革命的开展晚于新航路开辟,排除B;亚洲人口的膨胀与“餐桌革命”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D。20.C【解析】根据材料“以旧武器交换丁香和豆蔻花”“公司不支付货币,而是支付当地居民不愿使用的商品”,可知当时荷兰与东方之间的贸易存在欺诈现象,体现了东西方贸易的不公平性,C项正确;商业革命推动商贸中心的转移,排除A项;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荷兰在东方地区的欺诈贸易能获取巨额的利润,有利于加速荷兰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C项。21.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使英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所以英国政府不断扩大港口建设,以便满足工业原料和工业产品的运输要求,C项正确;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而材料反映英国政府不断扩大港口建设,排除A项;港口建设水平的提升只是英国港口建设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内在原因,排除B项;公共交通方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市内运输,而不是港口的远距离运输,排除D项。故选C项。22.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英国社会下层的示威游行愈演愈烈,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A项正确;B项中的“水火不容”的程度与材料中示威游行的方式不匹配,排除B项;游行示威并不一定是针对政府,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的游行示威会立即转变为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23.B【解析】据材料“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在航运业方面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这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生产力发展,垄断组织产生,B正确;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交通工具消失和交通运输革新成为生产主要动力,A、C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铁路运输部门,而不是生产部门,D错误。24.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欧洲国家对外扩张的经过,尤其是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正式形成,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D。25.(1)同: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土地利用率提高;耕作技术进步;农业结构调整。异:中国是传统农业;英国通过农业革命向近代农业转型;中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主要部门,英国农业比重大幅下降;中国农业主要是个体农耕,英国逐渐实现机械化;中国推动农耕文明继续发展,英国农业助力工业文明建立。(2)影响:推动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推动农业资本主义化;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导致大量农民破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解析】(1)同:根据材料“加快了经济作物的商品化过程。”“农村资本主义关系的较早出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较大规模的商品化农业的建立,”可分析出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根据材料“在一些经济作物集中产区,”“从15世纪最后30年开始的圈地运动到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的建立,”可分析出农业集约化生产;根据材料“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和贫瘠的山区,都推广高产的玉米、甘薯等作物,以补救粮食生产的不足。”可分析出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根据材料“更重要是由于复种和间、混、套种等多熟制的推广,提高了复种指数,扩大了增产途径。”“而工业革命的发生也为农具的改良、农业机械的发明和推广创造了条件。”可分析出耕作技术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异:中国是传统农业;英国通过农业革命向近代农业转型;中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主要部门,英国农业比重大幅下降;中国农业主要是个体农耕,英国逐渐实现机械化;中国推动农耕文明继续发展,英国农业助力工业文明建立。(2)影响:根据材料“英国经历了从中世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农业革命。”可分析出推动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根据材料“农村资本主义关系的较早出现”可分析出推动农业资本主义化、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根据材料“在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和促进其发展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可分析出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根据材料“1801—1881年,农业劳动力在全国劳动力中的比例从35.9%下降到12.6%。”结合所学知识导致大量农民破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26.(1)特点: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劳动者来自民间注籍匠户且世代无偿劳作;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技术分工细;具备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条件和基本性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由政府派遣的官吏管理。(2)原因:欧美国家急需中国原料;通商口岸的开辟;借鉴西方科技成果;采用新型合作制度;民族工业推动;外贸刺激。(任答4点)(3)参考论题: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起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历经艰难;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现代化迅速发展;重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等等。论题: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起点。说明: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逐渐加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小农经济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