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席类产品着色技术规程_第1页
竹席类产品着色技术规程_第2页
竹席类产品着色技术规程_第3页
竹席类产品着色技术规程_第4页
竹席类产品着色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3/TXXXX—XXXX

竹席类产品着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确立了竹席类产品着色流程,规定了竹丝预处理、着色工艺、废水处理步骤的操作指示,描

述了追溯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竹枕席、竹坐垫、竹地毯等竹丝席类产品的着色。装饰类竹丝编织产品的着色可参照

此规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标准,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50425—2019纺织工业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标准

HJ1095—2020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36—2013染料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8780—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竹席类产品着色

通过高温、活性染料、印花等方式,对竹席类产品组成单元或整体进行颜色调整的工艺。

4着色流程

单元着色

单元着色是指对组成竹席类产品的基本单元—竹丝进行颜色调整,着色流程见图1。

1

DB33/TXXXX—XXXX

活性染料着色

特殊条件

着色处理固色处理

竹丝干燥漂白

热处理着色深炭化色着色废水处理

浅炭化色着色

注:漂白程序中特殊条件是指客户特殊要求、竹丝发生变色或污染等情况。

图1竹席类产品单元着色流程图

整体着色

整体着色是指对经竹丝编制、背面压布,并根据成品的长度和宽度进行切割,封边或未封边的竹席

成品或半成品进行颜色调整,着色流程见图2。

滚筒转印

未封边

竹席编织背面压布丝网印花

封边

热转印印花

图2竹席类产品整体着色流程图

5单元预处理

干燥

将新鲜竹丝打捆,每捆重量宜控制在5kg~15kg。通过人工干燥(60℃~85℃)、晾晒或气干等方

式将打捆竹丝干燥至含水率低于20%。

注:GB/T17657—2013给出了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漂白

5.2.1漂白液组成及比例为:过氧化氢27.5%~30.0%、焦磷酸钠4%、连二亚硫酸钠0.5%及微量工业

用荧光增白剂。

5.2.2配制过程为:先将焦磷酸钠溶于水中配成焦磷酸钠水溶液,再加入过氧化氢和荧光增白剂,搅

拌混合,pH值调至10~11。

5.2.3竹丝漂白:将干燥过的竹丝置于漂白液中,加热至50℃~60℃,处理40小时~50小时。然后

2

DB33/TXXXX—XXXX

加入连二亚硫酸钠进行二次漂白处理4小时~8小时,经自来水漂洗2次,烘干至含水率为8%~12%。

6着色工艺

单元着色

6.1.1活性染料着色

6.1.1.1着色处理

将染料加入沸水中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在适宜温度下浸渍15分钟~60分钟。染料和水的配比宜为

1:(50~200),竹席着色常用活性染料见附录A。

6.1.1.2固色处理

将竹丝置于温度为50℃~80℃的烘箱中5分钟~10分钟,取出竹丝冷却至室温,置于温度为30℃~

35℃,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中干燥至含水率为8%~12%。

6.1.2热处理着色

6.1.2.1浅炭化着色

打捆竹丝置于压力容器内,通入饱和蒸汽,压力达到0.15MPa~0.25MPa后保持1.5小时~2.5小时。

6.1.2.2深炭化着色

将打捆竹丝置于压力容器内,通入饱和蒸汽,压力达到0.25MPa~0.40MPa后保持2小时~3小时。

整体着色

6.2.1滚筒印花

6.2.1.1用刻有花纹的滚筒对竹丝或竹席进行印花的模式,以木材纹理或竹材纹理着色为主。

6.2.1.2采用紫外线固化漆(UV漆),固化时间宜为3秒~10秒。

6.2.1.3转印筒温度宜为130℃~160℃、转印时间宜为3秒~10秒。

6.2.2丝网印花

6.2.2.1将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制作成丝网模式,通过丝网模具将设计图案印制到席面上。

6.2.2.2压贴温度宜为145℃~160℃、压力宜为30N~40N、时间宜为11秒~12秒,待冷却至室温

后脱膜。

6.2.2.3根据图案颜色种类、图案的立体感等复杂程度,可进行一次或多次印花。

6.2.3热转印印花

6.2.3.1将图案花样打印到热转印膜上,图案干燥后将转印膜贴在竹席上,并置于热转印机中进行压

印。

6.2.3.2印棍压力宜为4MPa~6MPa、温度宜为130℃~150℃、压贴时间宜为3分钟~10分钟。

6.2.3.3转印膜宜采用热熔胶层,油漆采用常用木器漆。

3

DB33/TXXXX—XXXX

7废水处理

活性染料着色废水处理

活性染料着色废水处理由格栅、酸碱度(pH)调整、好氧生物处理、絮凝沉淀、脱色处理单元组成,

废水处理流程见图3。

活性染料着色废水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格栅、酸碱度调整按GB50425—2019中3.15条进行;

b)各处理单元对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和色度去除率应根据处理水质、设计

参数和处理设备等因素确定;

c)好氧生物处理单元对CODCr和BOD5色度去除率应分别达到60%~70%和75%~85%;

d)絮凝沉淀(或气浮)单元对悬浮物去除率应达到80%~90%;

e)脱色处理按HJ2036—2013中6.3.2条进行,色度去除率达到70%~80%。

注:HJ828—2017、GB/T5749—2006、GB/T11903和GB/T11901分别给出了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色度和悬

浮物的测定方法。

格栅酸碱度调整好氧生物处理絮凝沉淀(或气浮)脱色处理

图3活性染料着色废水处理流程

热处理着色废水处理

热处理着色废水处理由格栅、调节池、芬顿氧化法、酸碱度调整、好氧生物处理、絮凝沉淀(或气

浮)单元组成,废水处理流程见图4。

热处理着色废水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格栅、调节池、酸碱度调整等按GB50425—2019中3.15条进行;

b)当pH值<6或pH值>9时进行调节池酸碱度调整;

c)好氧生物处理单元对CODCr、BOD5和色度的去除率应分别达到60%~70%和75%~85%;

d)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方法按HJ1095—2020进行,B/C(BOD5与CODCr之比)宜达到0.4~0.5;

e)絮凝沉淀(或气浮)单元对悬浮物的去除率应达到80%~90%。

絮凝沉淀

格栅调节池芬顿氧化法酸碱度调整好氧生物处理

(或气浮)

图4热处理着色废水处理流程

8追溯方法

标记方法

8.1.1活性染料着色需要标记的内容包括:染料名称或代号、着色温度和时间、固色处理条件。

8.1.2热处理着色需要标记的内容包括:热处理温度(或蒸汽压力)、热处理时间。

8.1.3印花着色需要标记的内容包括:印花类型、染料或油漆名称。

过程记录

4

DB33/TXXXX—XXXX

在执行第6章~第7章所规定的工艺过程中,记录并保持以下内容:

——前处理方式、干燥方式与温度,应注明有无漂白处理;

——着色处理方式(热处理着色、活性染料着色或印花着色);

——若为活性染料着色,需要记录染料名称或代号、着色温度和时间、固色处理及废水处理情况;

——若为热处理着色,需记录热处理温度(或蒸汽压力)、热处理时间及废水处理情况;

——若为印花着色,需记录印花类型、染料或油漆名称、主要印花设备。

5

DB33/TXXXX—XXXX

A

A

附录A

(资料性)

竹席着色用活性染料

表A.1给出了着色类竹席常用活性染料。

表A.1竹席着色用主要活性染料

活性基染料名称(型号)染料特点

二氯均三嗪活性较高,适于低温(25℃~45℃)染色,匀染性较好,不宜染深色,固

(X型)色率约60%。染料容易水解,贮存稳定性差,主要用于浸染

活性较X型低,反应性弱,适于高温(80℃~100℃)染色,也称热固型染

一氯均三嗪

料,可染深色,固色率约70%~90%。染料贮存稳定性较好,适于印花工艺,

均三嗪活性基(K型)

印浆稳定,易于后处理

反应性介于X型和K型染料之间,40℃~60℃染色,具有高反应性和高固

一氟均三嗪

色率,共价键稳定性以及染料的水解稳定性均比X型活性染料高,具有较

(R型)

好的鲜艳度、匀染性和耐湿处理色牢度

中等反应性和高固色率,共价键稳定性以及染料的水解稳定性均比X型

二氟一氯嘧啶

卤代嘧啶活性基活性染料高,染色温度70℃~90℃。具有较好的鲜艳度、匀染性和耐湿处

(F型)

理色牢度,适于浸染和印花

可在弱酸性条件下(pH=5.5~6.5)固色,可与分散染料一起使用,无水

膦酸脂活性基P型

解反应,固色率可高达90%

在高温、中性条件下固色。对纤维素纤维染色时,直接性大,反应性强,

羧基吡啶均三嗪吡啶羧酸三嗪

能在高温和中性条件下与纤维素纤维反应,可用于涤纶纤维/纤维混纺织

活性基(R型)

物的一浴一步法染色

反应活性介于X型和K型之间,染色温度50℃~70℃,在弱碱性条件下固

乙烯砜活性基KN型

色,与染色材料形成的共价键耐酸稳定性好。溶液稳定,不易发生水解

一氯均三嗪-乙烯砜反应活性强,50℃~80℃染色。与染色材料形成的共价键耐酸耐碱稳定

M型(ME型)

双活性基性高于K和KN型,固色率高,色泽鲜艳。M型主要用于印花,ME型用于浸染。

6

DB33/TXXXX—XXXX

B

B

附录B

(资料性)

部分致癌芳香胺名录

表B.1给出了部分致癌芳香胺名录。

表B.1致癌芳香胺名称及CAS编号

序号化学名aCAS编号

14-氨基联苯(4-aminobiphenyl)92-67-1

2联苯胺(benzidine)92-87-5

34-氯邻甲苯胺(4-chloro-o-toluidine)95-69-2

42-萘胺(2-naphthylamine)91-59-8

5邻氨基偶氮甲苯(o-aminoazotoluene)b97-56-3

65-硝基-邻甲苯胺(5-nitro-o-toluidine)c99-55-8

7对氯苯胺(p-chloroaniline)106-47-8

82,4-二氨基苯甲醚(2,4-diaminoanisole)615-05-4

9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diaminobiphenylmethane)101-77-9

103,3'-二氯联苯胺(3,3'-dichlorobenzidine)91-94-1

11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dimethoxybenzidine)119-90-4

123,3'-二甲基联苯胺(3,3'-dimethylbenzidine)119-93-7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

13838-88-0

(3,3'-dimethyl-4,4'-diaminobiphenylmethane)

142-甲氧基-5-甲基苯胺(p-cresidine)120-71-8

154,4'-亚甲基-二-(2-氯苯胺)[4,4'-methylene-bis-(2-chloroaniline)]101-14-4

164,4'-二氨基二苯醚(4,4'-oxydianiline)101-80-4

174,4'-二氨基二苯硫醚(4,4'-thiodianiline)139-65-1

18邻甲苯胺(o-toluidine)95-53-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