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的终结与保卫美元的战争】_第1页
【美元霸权的终结与保卫美元的战争】_第2页
【美元霸权的终结与保卫美元的战争】_第3页
【美元霸权的终结与保卫美元的战争】_第4页
【美元霸权的终结与保卫美元的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元霸权的终结与保卫美元的战争】---无可挽救的美元危机作者:王建2004年,中国经济取得了9.5%的高增长率,世界经济也取得了多年来少有的5%的高增长。但是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中也存在着巨大隐忧,主要是在美国双赤字不断扩大背景下美元的极度不稳定,给美国经济、世界经济和世界货币体系带来不断增长的风险。由于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在高速增长的出口需求带动下实现的,并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资产,关注美元及未来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走势,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一200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美元与欧元的比价收在1.3666:1,与2002年最高点相比,美元已经对欧元下跌了65%,对日元也下跌了30%,到此,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已连续下跌了三年。美元贬值的表面原因是美国的贸易逆差与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实质原因则是美国的国内储蓄严重不足。按国际经济学中的两缺口理论,贸易逆差是由于国内储蓄不足引起的,而储蓄率的高低是由居民、企业和政府三部门的行为决定的。在80年代初期,美国居民家庭的储蓄率还在10%以上,到2004年已下降到只有0.9%。2002、2003两年,美国居民消费支出高达3.5%,而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的只有1.8%,2004年,美国居民消费更以4%以上的速度增长,可当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只有0.8%。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是用借债来补足的,所以到2004年末,美国家庭的收入与负债比率已上升到1:1.2。在小布什上台以前,美国的国家财政还是美国储蓄的来源,2000年美国财政节余相当于当年GDP的2.4%,但到2004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已经扩大到427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3.1%。根据有关机构估算,2004年美国的净储蓄率只有1.9%,如果美国政府的储蓄率为负3.1%,居民储蓄率为0.9%,则可推算出美国企业的储蓄率为4.1%。但是有资料显示,美国企业是美国最大的负债部门,到2002年美国企业负债总额已超过18万亿美元,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债务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4%,据此推算,到目前为止,美国企业的负债总额已高达24万亿美元,再加政府负债累计近8万亿美元,居民负债约10万亿美元,美国国内债务合计已有42万亿美元之巨。在这42万亿美元负债中,有近3.5万亿美元是对国外负债。1981年,美国还拥有1407亿美元的对外净债权,但1985年美国已转为净债务国,2004年美国对外净债务已相当于当年GDP的30%。根据美国股神巴菲特的计算,美国目前的资产总额为50万亿美元,而美国目前内外债总计已达42万亿美元,按目前债务的增长速度,顶多还有2年时间,美国的资产就会全部买光。随着经济增长,美国的资产总量虽然也会增加,但是自9.11以后,美国股市资产已经大幅度缩水,只有房地产价值显着增长,可与股市缩水价值对冲后,还是有巨大负差。2002-2004年,美国GDP的增长速度年均只有3%,同期的年均新增GDP只有4千亿美元,而总债务的增长速度却高达12%,年均增加额都超过4万亿美元,由于债务的增长速度远大于资产的增长速度,仍然会很快走到卖无可卖的地步。美国的储蓄与消费之间的缺口是靠外资流入来填补的,这表现为美国经常项逆差与资本项顺差之间的对等关系,即美国必须从国外筹得足够的款项才能满足国内日益扩大的消费,美国目前是靠出售本国资产来换得国际资金流入,相对于8万亿美元的美国的资产余额来说,2004年美国的经常项逆差为6177亿美元,商品贸易逆差为6662亿美元,似乎还不是很大,还可以用出售资产所取得的现金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一是国外资本需要的是美国的优良资产,而美国在未出售资产中,属于优良资产的可能已经不多了,因为以前已经有过大规模的出售活动,而好的资产总是会被优先出售,况且在美国的资产总值中,有许多应是不可出售的资产,如社会基础设施、政府设施、国防设施等;二是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对内出售资产比对海外出售的速度还快,这表现为国内急剧膨胀的债务。所以美国的可出售资产在未来数年内会急剧消失,而一旦走到已没有资产可出售的地步,国际资金流就会干涸。美元贬值正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去年以来美元出现了两次深跌,一次是9月份,美国公布了8月份的贸易逆差为560亿美元,而流入美国的资金只有590亿美元,两者相当接近,第二次是11月份,美国公布了10月份的贸易逆差为550亿美元,而当月流入的资金只有481亿美元,比9月份大幅度下降了28.75%,与当月贸易逆差比较,出现了巨大负差。正是由于国际投资人担心美国会很快走到资本流入难以抵偿贸易逆差的境地,届时美国只能以增发通货的方式支付进口,而没有实物资产相对应,会引发美国的严重通胀和美元急剧贬值,才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二美国政府虽然也极力想扭转这种不利趋势,但看来是有心而无力。例如,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近提出了一个预案,要在2015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但其基础是要停止美国目前对企业和居民的减税,并需降低纳税起征点,以增加纳税人,还把社保支出的窟窿抛之在外。这在内行人看来根本是无稽之谈,立即遭到了美国各界的抨击,但如果不这么做,到2015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就会增加到5万亿美元,要占到美国GDP的10%。压缩美国居民消费的难题更大,且不说美国居民是否愿意节衣缩食,降低生活水平,由于美国近年来的经济高增长主要是被居民消费拉动的,如果居民消费停滞,马上面对的就是美国经济增长停滞,从而带来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停滞,并在居民收入、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出现恶性循环。美国政府采取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加息,拉开美元与国际其它主要货币的利率水平,希望以此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但国际资本流入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到美国存款,而是为了购买美国的资产,所以相对于利率而言,国际投资人更关注美国资产的价格。然而以价值形态存在的美国资产如股票、债券等的价格,与利率是呈反向走势,即利率升资产价格反而会下降。在过去10年,美国股票和债券的平均收益率为10-13%,是能够吸引外资流入的重要条件,但去年美国道琼斯指数仅上升了1.87%,远低于过去的平均值。在去年美联储5次加息后,美国的股市虽然仍能持稳,但华尔街的券商们在加息后早就在议论,若继续加息,迟早会沉重打击美国的股市。从实际情况看,自美联储去年6月28日第一次加息以来,美元不仅没有升值,反而出现了大幅度贬值,说明了国际投资人对美国资产价值的前景并不看好。此外,引发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破灭的原因,就是因为日本央行大幅度提高了日元利率,导致日经指数的崩溃,国外已有前车之鉴。所以美联储是否敢把加息进行到底,如某些联储官员说的提高到3.5%,实在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美国政府采取的第三个重要措施,是在去年底出台了《本土投资法》,对美国海外公司汇回国内的盈利实施大幅度减税,从35.5%减到5.25%。据美国有关机构计算,长期以来,美国海外公司大约积累了7500亿美元的盈利,实施这项法案,可能吸引3000亿美元左右的美国公司资金返回国内。这项措施可能在短期内对缓解美国资金流入不足产生效果,但不可能解决长期问题。此外,如果国际资本因为担忧美元的前景而不愿进入美国,难道美国的海外公司不会有同样考虑吗?目前的情况是,不仅国际资本不愿继续流入,原在美国本土的国际资本还在不断流出,其中也包括美国的资本。例如,去年10月份美国本国的资金流入专门投资于美元之外的外汇投资基金就增加了120亿美元。自2003年以来,仅巴菲特属下的基金就购买了200亿美元的远期外汇交易合同,在去年的美元贬值过程中,已经为巴菲特赚了4.12亿美元。去年12月,美国投资人对外国股票的净买入已达154亿,而外国投资人对美国股票的净买入只有65亿美元,总的看,已经是美国股市资金的净流出,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性变化。三美国从1981年以后始终是年年贸易逆差,至今已持续了20多年,美国居民储蓄率的显着下降,也是始于90年代中期以后,只有财政赤字是新世纪出现的问题,所以导致美元贬值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早就存在,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90年代中期后,美元却始终保持强势,只是到2002年才开始了3年的贬值过程。那么为什么以前就存在的问题到现在才爆发呢?主要是因为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国际资本格局的改变。第一个变化了的因素是欧元。1991年欧盟在丹麦小城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稳定与增长公约》,决定启动欧元,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欧盟国家启动欧元的准备工作加快,主要是为达到把公共赤字压缩到3%以下的目标,各国都进行了强力的宏观紧缩,引起经济增长率下降。同时,由于欧元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其前景难以预料,欧洲货币资本持有人为了规避货币统一的风险,将欧洲货币资本大规模向美元形态的资产转移,由此出现了欧盟在实施宏观紧缩中本币却不断贬值的奇特现象。根据有关方面资料,自1995-2000年,有2万亿美元以上的欧洲资本从欧洲流入美国,是1995年以后支持美元对欧洲货币持续走强的重要原因。欧元问世后,受国际经济、政治与军事因素的影响,一度走低,但仍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例如在1999年欧元问世当年,以欧元发行的国际债券就与美元债券平分秋色,到2004年,欧洲经济复苏虽然缓慢,可欧洲没有美国的双赤字难题,也没有美国那样巨大的资产泡沫,因此欧元更加坚挺,去年以欧元发行的国际债券达5.4万亿欧元,而以美元计价发行的债券只有4.8万亿美元,以美元计算,欧元债券总值已比美元债券总值大出近50%。欧元对美元的升值,正是反映出过去从欧洲流入美国的欧洲避险资本正调头回流,由此导致美元贬值。第二个变化了的因素是在亚洲。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风暴后,亚洲国家为了稳固本国的国际收支基础,纷纷采取了大幅度提高外汇储备的措施。1997年6月发生亚洲金融风暴之初,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只有7120亿美元,但到2003年,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总值已迅速飚升到1.87万亿美元,2004年又进一步增加到2.4万亿美元。亚洲国家增加外汇储备是通过增加出口和压缩进口实现的,1991-1997年,亚洲国家的贸易顺差累计只有3932亿美元,而1998-2003年贸易顺差累计为10196亿美元,同期出口增长率为17.6%,而贸易顺差的增长率为159%,是出口增长率的9倍。由于亚洲各国都使用美元进行贸易,外汇储备也主要使用美元,亚洲国家庞大的外汇储备资产必然会流入美国进行投资,就成为1998年以来支持美元坚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为保持国际收支稳定所进行的增加外汇储备行动终究有个限度,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只要相当于3个月的进口额就可以了,而目前亚洲的外汇储备总额已相当于亚洲国家11月的进口,日本和中国这两个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外汇储备额更已超过了一年的进口需求,亚洲国家继续采取鼓励出口压缩进口的宏观政策,提高外汇储备资产额,不仅会长期牺牲本国居民的消费,还会因为美元的不稳定,给庞大的储备资产带来日益增高的风险,因此也开始调整国际收支政策。以贸易顺差占总出口的比重来观察,1997年亚洲总体为4%,2000年上升到9.2%,但2003年已下降到7.7%,2004年进一步下降到5.4%。2003、2004年两年,亚洲的出口增长率分别为16.6%和18%,而进口增长率分别为18.3%和21%。今年初以来,日本央行已经连续两个月减少了外汇储备,总额高达39.8亿美元,2月份,中国香港地区的外汇储备也减少了8亿美元,反映出亚洲国家已经开始了对增加外汇储备政策的调整。而随着亚洲国家增加外汇储备的需求减弱,甚至开始逆转,对强势美元的支持力度必然也会消失。四由于支持强势美元的中期因素消失,美元的贬值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元的贬值必然会引起国际资本市场结构的调整,并给美国经济本身带来巨大影响。首先是世界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由于到2004年末世界外汇总额已高达近4万亿美元,而美元形态的外汇储备到目前仍高达60%以上,随着美元的不断深跌和欧元、日元的升值,必然会使世界各国从规避储备资产损失的目的出发,不断减持美元储备而增持日元特别是欧元的储备。这个外汇储备资产的调整过程自2001年以来已经开始了。例如根据一项最新调查,全球近七成中央银行在过去两年中已经增加了欧元储备,同时有逾五成央行减持了美元。而欧佩克成员国更是在过去3年里已大幅减持美元,它们持有美元存款的比例已从2001年第三季度的75%降低至2004年的61.5%。此外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最新资料,在不包括日本的亚洲银行中,美元储备比重2001年三季度还高达81%,但到2004年9月已降至67%,其中印度的银行将美元储备从69%减少到43%,中国的银行从83%减持到68%。其次是国际资本市场格局的改变。美元贬值的背后是国际资本大规模从美国流出,一个方向是欧洲,另一个方向是亚洲。可供观察的指标是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股票指数的变化,因为股指高启的地区就是国际资本流入的主要指向地。从伦敦富时指数公司编制的全球富时股票指数看,自2003年3月到2004年末,世界股票指数从美国9.11事件的打击下开始回升,总的回升幅度为67%,但美国道琼斯股票指数的回升幅度只有43.5%。2004年,全球股票指数涨幅为12.3%,其中欧元区为16.2%,日经指数为10.1%,美国三大股票指数的平均涨幅为8.9%,其中道琼斯指数只有3.15%。显然,近年来欧洲已经接替美国成为推动世界股票市场上扬的主要动力,这也与2002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持续升值是一致的,反映出国际资本持续从美国向欧洲流动的大趋势。纵观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强势美元的出现和美国出现强势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有几个显着的特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美元对世界其它主要货币的强劲升值,二是经济强劲增长和就业率上升,三是股市与消费的繁荣,四是低通货膨胀率。而这四个特点的出现都是基于一个原因,就是国际资本向美国的大规模流入。由于资本大规模流入美国,推高了美元与美国的资产价格,使美国经济中出现了显着的财富效应,由此刺激了美国居民的消费,拉动了美国国内需求的强劲扩张和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并且导致贸易逆差的急剧拉大。而在美元持续升值的基础上拉大贸易逆差,又使进口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由于进口在美国物质产品总消费中已经占到40%,因此进口物价水平下跌又带动国内消费物价总水平即CPI指数持续下跌,出现了所谓两高一低的反菲利普斯曲线效应,就是高增长、高就业与低物价并存的奇特现象。但是,伴随着2002年下半年国际资本大规模从美国流出,美元开始进入贬值期,过去导致美元强势和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因素就都倒转了过来。股市的繁荣已经不复存在,财富效应大幅度减退,消费的增长由此更加依赖于负债;由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消费的增长实际只能拉动进口而不能拉动产业增长,所以经济增长率虽高,失业率也上升了,从2000年3.9%上升到6%,失业人数则创了十年以来的新记录,出现了所谓无就业的复苏怪现象。在美元贬值的背景下贸易逆差扩大,使进口价格不断上升,影响到国内的通货膨胀也开始抬头,2004年CPI的涨幅高达3.7%,虽然有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但是对比同样受油价上涨的欧洲经济,CPI只上涨了2.3%,明显可以看出欧元与美元一涨一跌对消费物价的不同影响。目前强势美元和低通胀率已经没有了,只剩下消费还算繁荣和经济的高增长,但经济增长是靠消费繁荣拉动的,而消费是建立在高负债基础上的,因此一旦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不能偿付美国的进口帐单,消费繁荣必然会消失,而紧跟着的就是经济萎缩。持续的资本外流还会导致美国的货币紧缩。当欧洲和亚洲货币资本大举流入美国的时候,美联储需要增发美元来收购这些流入的货币,表现为在美元升值的同时美国货币供应的增加。1998-2002年,美国广义货币的年均增长率为8.7%,同期广义货币的增加额为2.47万亿美元,累计贸易逆差为2.05万亿美元,在此期间从欧洲流入美国的货币资本超过2万亿美元,从亚洲流入的货币资本超过1万亿美元,说明美国的货币发行主要是为了收购国际货币资本而不会制造通货膨胀,并且在抵偿贸易逆差后还有剩余,表现为资本市场的资金供应充裕,例如在1997-1998年的短时间内,由于国际资本大量涌入,美国短期资本的拆借利率甚至低于美国的基础利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但是在出现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的时候,情况正好相反,表现为美国银行体系收回美元和吐出欧亚货币的过程,就必然会造成美国货币紧缩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应紧张,并在最终导致利率上升。从2004年情况看,美国广义货币的增长率已经下降到5.3%,反映出国际资本流出已经开始导致美国的货币紧缩。对比欧洲情况看,欧洲央行设定的2004年广义货币增长率目标是4.5%,但实际执行结果却是6.1%,其中12月已达6.4%,反映出国际资本向欧洲流动,迫使欧洲央行增发货币来收购。如果美元继续深度贬值,美国的货币紧缩程度会随货币贬值而不断加剧,同时,由于货币贬值导致进口物价上涨,也会带动国内的CPI水平持续上升,即是说会出现在货币紧缩过程中反而伴随通货膨胀的奇特现象,是1995-2000年期间通货增长而物价下跌现象的因果倒置。五自2000年4月美国高科技股市泡沫破灭以来,在9.11事件打击下,美国主板市场的股市泡沫也开始破灭,国际资本开始向欧洲和亚洲地区转移,美元自2002年起进入了贬值过程。但看起来在国际资本转向和双赤字巨大压力下危危可岌的美元与美国经济,为什么却迟迟没有崩盘呢?这主要是因为还有国际、国内的两个因素在支撑。从国际因素看,目前仍然在支撑美元和美国贸易赤字的是亚洲对美国市场的需求。从全球范围看,亚洲,主要是东亚地区是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地区。东亚地区的净储蓄大约要占到全球净储蓄的四分之三,例如在2004年亚洲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日、港、韩、台加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就占到2.1万亿美元,超过87%,在全球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占55%。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如果一国的储蓄大于投资,就会出现社会总供给大于总消费的现象,出现生产过剩,而通过扩大出口需求,将国内的产品剩余转为金融资产,是避免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的唯一选择。美国的需求是世界总需求的一部分,美国超过本国储蓄的净需求正好与东亚地区的净储蓄相对应,因此是美国的需求增长在拉动东亚地区的供给增长,而东亚地区在对美国出口取得美元收入后,又将其以金融投资的形式再返回到美国,成为补充美国贸易逆差的资金来源。2004年在美国超过6000亿美元的经常项逆差中,来自亚洲地区的超过4000亿美元,对欧洲地区的约900亿美元,其它来自南北美洲等,可见美国的净需求对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由于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对美国需求的依赖,在美元贬值,美国由于双赤字问题而泥足深陷的时候,亚洲国家明知道把产品提供给美国,可能将来只能是拿着一堆废纸,但是由于世界其它地区还产生不了象美国那样巨大的净需求,可以充分吸纳亚洲的净出口,以及大幅度调整美元资产会造成美元的更深度贬值,使本国长期积累的庞大美元储备遭受更大损失,因而在短期乃至中期内难以改变与美元和美国经济的共存共荣关系,是想抽身走也走不了,形象的说,就是一根绳上栓两蚂蚱,陷住了美国,也跑不了亚洲。有分析说自2003年以来,在被外国新购买的美国国债中,亚洲各国央行已占到86%。但既然亚洲各国已经都明白自己与美国目前这种经济联系的长期危害,迟早都会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案之一是扩大内需,减少净出口和外汇储备,这在前面已经提到了。二是调整出口方向,增加对欧洲的出口。去年亚洲国家普遍对欧洲的出口增长率高出对美国,我们中国也是如此。三是逐步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去年以来,泰国、马来西亚、台湾都已经宣布要调整外汇储备构成,减持美元资产,今年2月22日,韩国央行也宣布要调整外汇储备构成,当天就引起美元大跌,对欧元和日元都大跌了1.3%,对韩元跌得更深,为1.8%。所以,在亚洲国家渐进式调整的大趋势下,亚洲剩余产品和资金对美元的支撑将会逐步减弱乃至消失。甚至不能排除在美国经济再次发生显着动荡的情况下,亚洲国家对美经济关系进入急速调整期,从而成为导致美元崩盘的直接原因。从美国国内看,在股市泡沫相继破灭后,美国经济仍能靠消费需求拉动支撑到今天,是因为房地产泡沫还没有破。在美国居民的家庭资产中,房地产占到60%以上,有分析计算,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大约造成了7万亿美元以上的美国财富损失,但自2001年以来,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持续繁荣,又给美国家庭创造了超过3万亿美元以上的财产收入。为了支撑美国居民的消费繁荣,在9.11事件后,美国连续11次降息,使利率水平降低到50年来的最低点,由此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强烈刺激,使房地产市场迅速接替股市,成为财富效应的新来源。9.11以后,美国还实行了可对居民房产增值部分的再抵押贷款政策,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家庭以前购买的房产是50万美元,在增值后进行再评估为70万美元,则可以这增值的这20万美元为抵押做再贷款,其贷款额定最高可达增值部分的50%,因此有美国学者称,美国居民的房产增值,已经成了居民消费的提款机。美国还出台了许多促进二级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政策,例如在9.11后把对二手房交易的按揭贷款额度上限从600-800万美元提高到1200万美元,并可提供95%的贷款,还可前三年免供本金。所以2004年美国旧房交易量达到668万套,比上年增长了9.4%,创出历史新高,也推动了房价上涨。2004年6月以后,美国开始进入加息过程,但长期利率水平仍然持续走低,这个现象被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是出人意料的难题,例如以十年期国债为标志的美国长期利率,2004年初为4.5%,到年末则下降到4.15%,受此影响,美国30年期的按揭贷款利率也从年初的6.3%下降到年末的5.8%。其实格林斯潘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美国长期利率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为了规避美国的经济风险,亚洲国家的央行开始将投资美国金融资产的重点,从股票、企业和机构债券等风险较高的短期金融资产,转成美国的长期国债,由此导致美国的长期国债价格上升和收益率下降。例如根据美国有关机构的资料,2004年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约有8100亿美元,其中7900亿美元是购买了美国的长期证券。但正如前面分析中所指出,随着国际资本逐步撤出美国,特别是亚洲国家对海外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对美国长期国债的需求不会象去年那样持续增加,美国由此难逃货币紧缩的困境,所以长期利率的下降一定是暂时的,迟早会随美国基础利率的提升而上升。美国房地产市场在国内低利率的刺激下,已经酝酿出巨大的泡沫。2000年以来,美国房产价格以年均12%以上的速度递增,而东、西海岸城市密集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更是增长了70%以上,在拉斯维加斯,从去年5月到11月,房价竟上涨了45%,但同期内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还不到3%,因此房产中值价与美国家庭年平均收入的比例,从前20年平均的2.7:1上升到目前的3.4:1。在沿海大城市更高,波士顿是5:1,加利福尼亚是6.4:1。所以,一旦由于长期利率上升超过了居民的负担能力,房价就会失去支撑,房地产泡沫就会破灭。从日本资产泡沫破灭的经验看,在股市泡沫破灭后如果房地产泡沫不破灭,经济的繁荣还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例如在1990年初日本股市崩盘后,房地产价格并没有马上下跌,而是在两年后才出现房地产的崩盘。日经指数在1990年下跌了40%,从3.9万点下跌到2.3万点,而在1993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又经历了再次大幅度下跌,又下跌了50%,1993年以后最低曾下跌到不足8000点,并引发了金融危机,日本经济由此一蹶不振,陷入长期的衰退中。由于发达国家的资产形态超过6成是房地产,而购买房地产一般都是使用抵押贷款,所以对比股市崩盘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房地产要大得多,足以动摇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根本。从美国情况看,投放在房地产方面的贷款总额目前已接近3万亿美元,其中又有超过一半是由美国两家有政府背景的房产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迪美贷放的,而这两家公司早已将1.5万亿美元的房地产贷款证券化,因此一旦出现购房者大量破产的情况,会马上引起债券市场的抛售,由于债券价格下跌的幅度等同于利率上升的幅度,就会使长期利率进一步走高,从而使房地产市场泡沫以更快的速度破灭。房地产泡沫破灭必然会引出金融风暴,国际资本就会以更快的速度撤出,从而加速本币的贬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元危机的到来与美国金融风暴的发生,将取决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何时会崩盘。日本的前车之鉴说明,加息是触发股市和房地产崩盘的最主要和最直接原因,那么美联储出于吸引外资流入动机进行的加息行动,真的能走出与日本资产泡沫崩溃不同的道路吗?美国与日本真正不同的地方在于,日本是高储蓄率国家,在资产泡沫破灭后,仍能够在国际上长期保持物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出超,而长期积累的海外净资产和其产生的净收益,也成为化解日本银行体系巨额不良资产的重要条件,因此日本在发生资产泡沫破灭和金融风暴后,仍能维持住国家经济运转的基本正常。可是美国行吗?美元和美国金融体系在逐步走向深渊的时候,已经积累了巨大的双赤字难题,而其海外资产也早已是负值,所以一旦美国发生货币与金融危机,其猛烈程度一定会比日本要大得多,也更难从经济萧条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以上分析已经指出了美元危机到来的两个主要条件,即东亚国家对与美国经济关系的调整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由于亚洲国家对美经济关系的调整肯定是渐进的,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是可能在美联储加息到一定水平上突然发生的,所以我们更应关注美国长期利率变动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因为这个关系的变动趋势更可能是美元崩溃和美国发生金融风暴的直接原因。在实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欧元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及其所标示的国际资本向欧洲的大规模转移,又会对亚洲国家加速海外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和美国资本市场的资金供应紧张及长期利率的提升不断施加巨大影响,是推动亚洲国家逐渐疏远对美经济联系和引发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主要外部动力。而从总体上看,不论是欧元升值,还是亚洲国家的对美经济关系调整,还是美国的长期利率上升,都是在朝推动美国爆发货币与金融风暴的方向发展而没有逆向变化可能。因此,美元危机是无可挽救的。我在2002-2003年期间共写过三篇文章(1),从世界资本主义新阶段的角度,论述了美国必然会爆发货币与金融危机,本文四论世界资本主义新阶段,是想继续从这一角度出发,更深入的分析为什么美元霸权必将走向崩溃。一资本运动的本质属性,是追求价值增值而不是为了创造使用价值,这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早已论证的很清楚,由于这个属性,创造物质财富从一开始就不是资本运动的目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产业资本的发展还有巨大空间,金融资本的积累规模亦有限,以及货币制度的限制等,资本追求价值增值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发展物质产品的生产来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由于资本必须通过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才能获得增值,所以马克思提出了产业资本居高的理论,并概括出了资本流通公式,即资本从货币形态出发,经过产业和商品资本等形态,再回复到货币资本形态。产业资本居高的时代,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在这以前,虽然也有国际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但其主体也是反映产业资本全球化的国际直接投资,至于直接投资以外的国际资本流动,则主要是以国家间借贷的方式展开,而资本借入国也主要是为了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工业,或者是为战争筹措经费。直到二战前和二战结束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以投资证券和外汇为目的的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资本流动都没有出现,以至于直到60年代,国际金融学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只是附属于国际贸易学的一个分支。这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经济关系是以商品贸易关系为主,货币仅是作为交易的媒介被动地同商品作反方向的流动,国际货币关系是从属于国际贸易关系。1956年是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从事非物质产品生产的美国白领工人人数,第一次超过了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蓝领工人人数,在长达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长期稳定在55%以下的服务产业比重开始迅速提升,这标志着美国社会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已经基本满足,美国经济开始进入到以服务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代。到70年代初期,英、法、德、意、日等国也开始出现了服务产业比重上升的势头,标志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由于社会需求的增长开始转向服务业,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增长趋于缓慢,资本通过发展物质产品生产而牟利需要得不到满足,开始出现了向物质产业以外领域转移的趋势。同时在70年代初期,国际货币体系也出现了巨大变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使货币脱离了黄金,货币的增长从此不再受物质产品增长的限制,有了这两个条件,脱离物质产品生产和流通独立运动的货币资本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到本世纪初,全球每年的GDP不过45万亿美元左右,其中物质产品生产所占的份额不过20万亿美元,但是全球每年的金融商品交易额却高达2000万亿美元,是物质产品生产价值量的100倍!全球每年的国际贸易额不过7万亿美元,可全球每年的货币交易额却高达700万亿美元,也是全球物质产品贸易额的100倍!由于庞大的金融交易额与货币交易额基本上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相关,因此世界资本运动的主体已经发生了位移,世界资本主义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虚拟资本主义时代。虚拟资本运动的轨迹是从货币出发,经过有价证券或另一种货币形态,再还原到原有的货币形态,期运动公式可以概括为:货币-有价证券或其它货币-货币对比产业资本的运动轨迹:货币-商品资本-产业资本-商品资本-货币不难看出,虚拟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根本区别在于,虚拟资本的运动是不参与物质产品创造过程的运动,资本追求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的特性由此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因此,虚拟资本主义是世界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二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虽然虚拟资本运动已经在资本运动中占居了绝对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产业资本的运动已经微不足道,而是对虚拟资本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产业资本运动与虚拟资本运动既有联系,也有本质区别,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我们在观察和分析当代资本运动规律的时候,必须注意到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因为正是由于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资本运动与矛盾,导致了当代货币与汇率关系的大动荡,酝酿出大调整。与产业资本运动的目的一样,虚拟资本运动的目的也是为了追求资本增值,但实现资本增值的方式却与产业资本根本不同。产业资本能够获得增值,是因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的使用价值,而虚拟资本的增值方式,则是通过对证券和货币的炒作,提高了金融财富的名义价值。此外,两类资本在实现增值过程中对货币资本的使用要求也不同。产业资本的扩张需要货币投入,但所投入的货币必须有实物对应,即必须能用货币资本购买到厂房和机器设备,以及原、燃料和劳动力等物质形态的生产要素,如果物质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充分,产业资本的扩张就会受到限制。虚拟资本的增值虽然也必须有货币资本的投入,但由于货币资本购买的对象是有价证券,所以只要有充足的货币供应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在货币脱离黄金后虚拟资本才能获得空前发展的原因,也说明了为什么自70年代以来,货币的增长总是大大快于名义GDP的增长,这多出的部分,实际是流到资本市场中去了。在虚拟资本运动中,也有一部分虚拟资本涉足到房地产和期货等物质产品领域,但虚拟资本购买这些实物产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炒作拉高这些产品名义价值,从中牟利,而并不参与到房地产的开发和初级产品的生产与流通过程,因此房地产和期货是以金融商品的形态进入资本市场的。由于创造货币的过程远比创造物质产品的过程简单和轻松得多,所以美国的波音飞机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等产业资本,能获取5%的利润有就已经不错了,而美国的大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却可以经常获得40-50%甚至更高的投资回报,正是因为巨大的利益差距,才引导世界资本主义从产业资本居高时代,转变到虚拟资本居高时代。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虚拟资本的主体是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运动,而产业资本则正在进行着庞大的全球化运动,其主要运动方向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由于虚拟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运动空间相分离,就酝酿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大变局,以及美元霸权走向终结的前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得对产业资本全球化的历史作一些分析。从19世纪到二战前,产业资本全球化运动的内容是在海外开拓殖民地,其目的是拓展海外的商品输出市场和获取原料,因此从资本流动的方向的看,是从宗主国到殖民地,投资的方向主要是开发资源和建立物质产品输出入的基础设施。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统计,在这一时期,国际直接投资的60%以上是投入到初级产品的开发与运销,这也决定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内容,即初级产品贸易占到了国际贸易的60%以上。二战后,在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主要革命的震撼下,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从缓解国内阶级矛盾的目的出发,开始进行了深刻的社会改良,主要是提高工人工资和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转移支付制度。由此扩大了国内总需求,也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的发展,并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展开了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伴随这一过程,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运动也发生了新变化,从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向从二战前的从宗主国到殖民地,改变为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运动,投资的目的也从二战前主要是为了开发殖民地资源转变为是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投资。根据有关统计,在这一时期,发达国家间的投资要占到全球FDI的80%以上,而国际贸易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从二战前以初级产品贸易为主,转变为80%以上是制成品贸易。美国的著名学者克鲁格曼教授,总结了二战后国际投资与贸易中出现的新特点,在80年代初期还提出了新贸易理论,以解释二战后贸易结构变化的成因,即认为国家间贸易的发生,并不仅仅是由于天然要素禀赋的差别,还在于产品需求的差异化发展和规模经济报酬递增效应的存在,因此各国都可以重点发展几个能充分享受规模经济和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由此推动了战后国际制成品贸易的发展。二战后直到8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是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交换关系,实际上是二战前宗主国与殖民地贸易关系的翻版,只不过因为殖民地纷纷独立成新国家,由殖民地与宗主国的贸易关系,变成了南北贸易关系。二战后,国际初级产品贸易也扩大了很多倍,但是由于发达国家间的制成品贸易增长速度更快,因此初级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从战前的60%以上下降到20%左右。这样就在发达国家之间彼此分工和贸易的水平分工圈之外,形成一个南北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圈。两个分工圈的长期存在,构筑出南北国家间在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劳动生产率,以及工资水平和物价体系方面的长期鸿沟。发达国家以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交换之间的巨大剪刀差,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创造的物质财富,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长时间里只能用初级产品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相交换,导致工业化发展进程缓慢。70年代中期后,发达国家的物质生产部门虽然面临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率下跌,产业资本获利空间收窄的不利局面,将产业资本向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本来是改善获利环境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直到90年代初期,世界冷战格局还没有结束,在东西对立的同时,也在加剧南北对立局面,因此难以形成发达国家产业资本顺利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的条件。1991年,二战后持续了近60年的世界冷战格局宣告结束,和平与发展再次成为世界格局的主流,长期被压抑的发达国家产业资本转移要求被立即释放出来,由此导致国际产业资本运动方向的第三次改变。1991-1997年,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只有8.8%,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增长了32.3%,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也从1990年的16.5%上升到1997年的40%。1997年后由于发达国家间的并购投资大量增加,发展中国家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虽然总量仍在增长,但比重显着下降,2000年约占17.7%,2000年后随着发达国家间的并购活动落潮,2001-2003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又回升到26%。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国际FDI增长了6%,但当年流入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下降了16%,而发展中国家所吸纳的FDI则猛增了48%,其中流入亚太地区发展国家的投资猛增了55%,高达1660亿美元,并首次超过欧盟,成为世界吸纳外资最多的地区。发达国家在国际FDI中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71.5%下降到52%,一年中猛降了近20个百分点。如果今年继续维持这个趋势,发达国家吸纳国际FDI的比重将首次跌破50%,甚至可能低于40%。国际产业资本流动方向再次转到主要朝向发展中国家,而投资的内容也从二战前从主要是开发初级产品资源转为是主要投资到制造业。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在80年代末期,中国所吸收的外资中投资到制造业的部分还刚刚超过40%,但是到本世纪初已上升到65%,2004年则已超过71%。在整个80年代,中国主要是吸纳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外资,而港、澳、台地区外资的主要投资方向是房地产和消费品制造业。90年代以来,特别是自90年代下半期以来,来自欧美和日本以及韩国的产业资本投资大幅度增加,投资的内容也从房地产和一般轻型制造业转向重化工业。在外资的拉动下,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994年机电产品出口第一次超过轻纺产品,成为中国的首位出口产品,在过去的2004年,机电产品则首次出现贸易顺差,顺差额高达224亿美元,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这就使国际投资的内容和南北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模式与二战前大不相同,与二战后至80年代末也大不相同。二战前工业化国家所消费的工业制成品都是基本由本国自己生产,资源不足靠海外殖民地供给。二战后到80年代末,工业化国家所消费的工业制成品是由发达国家间彼此分工的生产体系共同生产,初级产品资源的流向则和二战前一样,是从南方国家流向北方国家。可是从90年初以来,发达国家则是将物质产品的生产体系逐步向发展中国家搬移,因而开始打破二战结束以来既有的南北国家间的垂直分工体系,使制成品贸易替代初级产品贸易,成为南北国家间的主要贸易内容,而世界初级产品贸易的流向,也从以往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改变为在发展中国家之间流动,甚至由于发达国家的产业外移,发达国家国内的资源出现剩余,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仍以中国为例,由于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1994年中国开始成为初级产品净进口国,2004年中国初级产品进口已超过1000亿美元,当年初级产品贸易逆差则超过了700亿美元。拉美国家资源丰富,是世界初级产品的主要供应商,2000-2003年,巴西对中国的出口猛增了500%,阿根廷增加了360%,智利则增长了240%,从中不难看出世界初级产品贸易流向的转变。世界产业资本运动轨迹第三次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物价体系开始融合。在二战后的长时间内,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体系相对分离,使两大经济体系的物价体系也相对分离,然而当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大举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的时候,这个情形开始发生了改变。我们过去经常痛恨地说,为什么美国的沃尔玛在中国收购一双耐克鞋的价格只有5美元,而到美国市场却卖到170美元,把这种情况看成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残酷剥削,但实际情况是,如果在美国生产耐克鞋,沃尔玛的收购价格就得是每双170美元,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美国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大大高于中国的水平。发达国家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由于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水涨船高,但是到了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大转移的时代,对外转移的只能是机器设备形态的产业的资本,而不可能转移劳动力,发达国家高科技含量的产业技术与机器设备同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与品种和在发达国家进行生产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由于土地和劳动者工资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生产成本却可以大大降低,而这正是发达国家产业资本之所以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动力源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因此高技术含量的机器设备难以在发展中经济体使用,这实在是一个认识误区。首先,发展国家的教育水平始终在持续提高,以中国为例,其九年制教育的普及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70年代后期的水平,中国大学和研究生在校生的绝对人数,2003年就已经超过了美国,因此在人力资源方面并不存在接受发达国家高技术设备的障碍。其次,技术含量越高的机器设备,其技术更多的是体现在设备当中,并不需要设备的使用者具备多高的专业技术知识,例如,在中国的许多由外资创办的电子企业中,工人在生产线上的工作只是把各种插件准确放到产品的特定位置就可以了,因此工人只需要初中文化程度就完全可以胜任。第三,在科技进步速度加快的时代,机器设备的无形损耗往往显着大于有形损耗,发达国家即使很早就采取了加速折旧的措施,企业仍然难以在新技术设备出现之前就提足折旧。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在特定时间内增加机器的使用时间,但发达国家都有严格的劳动保障制度和劳工组织,对工人每周的劳动时间都有严格规定。可在发展中国家则往往不是如此,工人的劳动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而且可以长期三班连续运转,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出机器设备的使用效能。因此近些年在日本的在华企业中就流传着一句话,说越是先进的设备,在中国就越有使用价值,目前许多日本企业在中国使用设备的先进程度,都超过了本土企业。此外,科技进步的意义,在于它能够释放自然界中所蕴含的生产能力,因此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就主要产生于对提高物质产品生产能力的追求。正象自工业革命以来,各种科学技术的发明首先是集中在工业生产能力最强大的英国,而后有转移到新的世界工厂美国一样,由于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不断外移,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开始成为新的世界物质产品生产中心,科技进步的中心也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例如根据OECD的数据,从1991-2002年,美国的R&D经费的年均增长率为5%,日本为1.8%,而中国为16.2%,增长率排名世界第一,总额也超过了意大利、加拿大和韩国,位居世界第六,而中国科技进步速度的提高,就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密切相关。所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绝不仅仅是低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也正在成为大潮流,这从中国近年来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远高于普通出口产品增长率的实际情况就可以看出来。因此从长期看,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不论是低端还是高端,都将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目前才只是起步阶段。国际产业资本运动轨迹的第三次大变化,引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其一是微笑曲线的出现。微笑曲线的提出人是台湾宏基公司的董事长施振荣先生,它描述的是产业分工琏中价值的分布情况,经常被许多学者用来说明发展中经济体在当代产业链条中所处的不利地位。而在实际上,如果把制造业零配件的生产、组装和销售放仍在发达国家,所谓微笑曲线就仍然会维持在60-70年代的样子,只是由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了发展中国家低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把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与售后服务等上下游部分还保留在国内,才出现了曲线中段向下弯曲的趋势。然而正如前面所言,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产业琏的前段与后段也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微笑曲线将会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后期趋于扁平。而在转移的高峰期,由于发达国家总是将产业链条中附加价值低的部分首先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这张笑口会张的更大,即曲线的中间部分还会进一步下沉。那么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不会随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而迅速提高呢?是因为生产要素的价格是被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决定的,虽然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制造业可以创造出很高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但在发展中国家,是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低的部门占居着主体地位,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为例,2003年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以GDP计)为4677元,与工业劳动者的人均产值73045元比较,两者相差15.6倍,与电子、汽车等国外制造产业转移集中的领域比较,更是相差出30多倍,但从劳动者的人数看,农业劳动者却是工业劳动者的3.8倍,所以因为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是主体,全社会劳动者的平均收入水平就会倾向于被农业部门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所决定,如果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上涨,就会吸引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由于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内部,一般都存在着巨大的土地与劳动力供给能力,可以源源不断地向非农业部门提供生产要素,所以就有能力在长期内保持生产要素的低价位,以及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在发达国家,是生产要素使用效率高的部门占居主体地位,这样,低要素使用效率部门所占用的生产要素价格也被拉高了。例如,在发达国家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普遍上升了,但是在许多服务业部门,比如理发业,长期以来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显着变化,但是理发匠的工资也随着全社会工资水平的上升而提升了。如果没有这种提升,理发业的劳动力就和向行业以外流出,社会对理发业的需求就无法满足,结果还是得靠提高工资来吸引劳动力。所以,生产要素价格,最终还是被社会主体部门的使用效率水平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当发展中经济体的工业化完成到一定程度,达到高效率部门占居主体地位的时候,生产要素价格才有可能提升到与发达国家相等的程度,而在完成工业化以前的长时间内,只能是随经济发展水平缓慢提升。从另一方面说,在产业资本新的全球化浪潮中,由于出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逐步融合的趋势,发达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也必须逐步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相靠拢,才能使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重现生机。这当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发达国家的劳动者收入与消费水平会被迫降低,这当然会遭到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反抗。目前最激烈反对全球化的恰恰是各个发达国家的工人和各种劳工组织,这从每年举行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在会场外举行的抗议队伍构成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财富阶级掌握掌握着资本,控制着国家权力,并且从产业转移中获得了足够巨大的利益,因此由发达国家产业资本所掀起的新的全球化浪潮是挡不住的。而且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已经了出现了降低工人工资、福利和延长劳动时间的趋势。例如美国在9.11以后,45岁以上的失业工人再就业率只有50%,而45岁以下失业工人的再就业工资平均下降了13%。在欧洲,法国政府正在设法通过有关降低劳动者福利和延长劳动时间的议案,在德国,则正在推行哈茨IV计划,想通过消减失业补贴,迫使长期依靠失业保险悠闲生活的劳动者尽快走向工作岗位。还必须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优势,而只有那些具备庞大剩余劳动力,以及国内政治稳定,基础设施条件好,劳动者教育水平高的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才能承接这种转移,才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体系逐步融合,走上南方国家北方化的道路。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是劳动力最多的地区,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统计,这一地区当年有15.5亿劳动力,其中农村劳动力有12.1亿,而中国的劳动力总数为7.36亿,农村劳动力有5.31亿,分别占东南亚的47.5%和43.9%,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则分别只占27.3%和22.3%。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是流向东亚地区和中国。由于发达国家劳动者阶级的反抗,发达国家的政府与企业降低劳动者工资、福利和延长劳动时间的努力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和痛苦的过程,所以发达国家的走资派还在走也必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就决定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会持续拉大,美国只不过是走在了其它发达国家的前边,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欧盟和日本的产业资本也会加快他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制造业的步伐,因此也会相继走上逆差国家国家的道路。在欧盟国家中,英国以及有15年贸易逆差的历史,西班牙已经有8年贸易逆差的历史,法国和意大利近年来则一直在贸易逆差与顺差的边缘线上波动。德国是世界第二贸易大国,也是目前欧盟各国中唯一能长期持续保持巨大贸易顺差的国家,2004年的贸易顺差仍高达1567亿欧元,但即使强大如德国,去年也对中国有113亿欧元的逆差,而欧盟总体则有780亿欧元的逆差。日本虽然近两年对华贸易中出现了顺差,但主要是对华机器设备与零配件贸易大幅度增加,反映的是日本对华产业转移速度正在加快,过了由产业转移所带动的机器设备输出高峰,最终还是会出现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所以,由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断拉大的贸易逆差,是产业资本第三次全球化运动的必然结果,并不是靠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和对发展中国家汇率战就能修复的。三虚拟资本不创造使用价值,增值幅度再大也不能顶替物质产品消费,这是很浅显的道理,那么进入虚拟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怎样才能满足自身的物质产品需求呢?当然只能是用虚拟产品与物质产品相交换。资本追求价值的本性,决定了资本在追求价值增值的过程要千方百计地挣脱使用价值的束缚,但这种价值追求的意义,终究还得通过寻求与使用价值的对应关系才能得到证明,这就是资本运动的历史逻辑。产业资本是有实物对应的资本,而虚拟资本是没有实物对应的资本,但不论虚拟资本还是产业资本,在其处于货币形态的时候是没有本质分别的,所以只要存在着虚拟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转换的渠道,虚拟资本主义不仅能够生存,而且还能创造消费繁荣。产业资本通过扩大再生产,会不断创造出新的实物产品,资本的价值形态也会随之增长。产业资本在实现增值,形成积累后,也有进行金融投资的要求,这样就在虚拟产品与实物产品之间形成了转换通道,使虚拟资本主义得以生存和发展。目前全球产业资本每年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净剩余约有近9000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这个净剩余量就成为虚拟资本主义的生存来源。产业资本与虚拟资本之间交换的结果,在发展中国家表现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与持续增加的外汇储备,以及持续增加的虚拟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产,在虚拟资本主义国家,则表现为从资本项下输出金融商品,并以其收入作为平衡贸易逆差的来源。因此虚拟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存条件,既决定于全球产业资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净剩余的绝对数量,也决定于其所出售的金融商品数额,是否足够支付满足本国物质产品需求所必须的进口,这就形成了资本项下的顺差必须大于等于贸易项下逆差的对应关系,并且是贸易项下逆差的扩大,必须依赖于资本项下顺差的扩大,如果资本项下的顺差不能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