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通过NaOH溶液洗气B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C检验氧气已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A.A B.B C.C D.D2.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 B.棉纱织布 C.木材燃烧 D.汽油挥发4.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商品名:爱谱沙:化学式为C22H19FN4O2)属于全新作用机制的综合靶向抗肿瘤靶向药物,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素组成B.西达本胺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2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是390gD.西达本胺是一种氧化物5.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B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C二氧化碳和氮气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燃烧情况D氧气和空气分别向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燃烧情况A.A B.B C.C D.D6.在化学符号2H、2Fe3+、2H2、2Cu、2H2O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其中“2”的意义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7.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8.化学工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下列工业生产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气B.工业炼铁C.工业制二氧化碳D.工业制氢气9.氢氟酸(HF)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O2+4HF=X↑+2H2O,则物质X为()A.SiO B.O2 C.SiF4 D.SiF10.生活无处不化学,下列变化过程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面包发霉 B.水分蒸发 C.煤气中毒 D.葡萄酿酒1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X,氯气有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H2OB.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变为+2C.制取氯气时要有尾气处理D.可采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制取氯气12.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I、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从Ⅳ中拿出变红的小花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又变成紫色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本实验目的是证明二氧化碳和醋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1)教材实验(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人),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均匀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3)如果继续完成图丙实验操作,对比实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D______,H____________。(2)利用图中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按字母顺序排列),所用药品是_______。(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填仪器名称),再利用高锰酸钾以及图中仪器还可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若用装置I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端导管进入(填“左”或“右”)。15.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硫酸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2)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需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__________16.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序号样品量筒起始读数/mL量筒最终读数/mL所需时间/min1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10070约1202l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10070约703_____10070约480(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铁锈蚀的速率。(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4)已知含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为了检测某石块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石块样品充分反应来进行实验测定(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表: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丁同学所取石块样品质量(g)10.010.010.010.0加入盐酸的质量(g)10.020.030.040.0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g)19.028.037.847.8(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10g石块样品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多少?(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电子天平对某种铁铜合金的成分进行测量。先取足量稀硫酸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8.0g合金样品开始计时,并将电子天平的读数记录在下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操作空烧杯加入硫酸后加入合金后5分钟加入合金后12分钟加入合金后21分钟加入合金后40分钟加入合金后3小时读数(g)28.0155.8183.6183.4183.2183.0183.0(1)根据电子天平读数和时间的关系分析,该反应进行过程中,氢气的产生速度有什么特点?(2)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克(3)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与应用。(实验验证)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与镊子)、烧杯、两只小试管。药品: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铁钉。(1)根据提供的仪器,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实验,请写出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该实验称量过程中托盘天平指针偏左,可以通过_____调节天平平衡。(微观探析)一定条件下,甲烷(CH4)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3)在上述反应中,参与反应的与生成的分子个数比=_____。(宏观辨识)假设有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充入6.4g甲烷(CH4)与一定量氧气点燃发生上图中的化学反应(甲烷和氧气均没有剩余)。(4)当反应后容器的温度在150℃时,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选填“≥”、“=”“或“≤”)。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详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不能证明CO2能与水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若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由质量守恒定律,可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2、D【详解】A、砂糖水颜色很深,颜色不能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故选项错误;B、砂糖水味道很甜,味道不能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故选项错误;C、砂糖溶解得很快,溶解的快慢不能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故选项错误;D、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砂糖固体有剩余,故选项正确。故选D。3、C【详解】A.粉笔折断,B.棉纱织布,D.汽油挥发,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4、A【分析】根据抗癌新药西达本胺的化学式C22H19FN4O2,进行相关的计算,选择正确的说法。【详解】A、西达本胺是由C、H、F、N和O五种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B、根据西达本胺的化学式C22H19FN4O2,西达本胺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2:19:2,元素质量比不可能为22:19:2,不符合题意;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不可能是390g,单位为“1”,不符合题意;D、西达本胺是由C、H、F、N和O五种元素组成的,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详解】A、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B、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C、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助燃,也不能燃烧,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都熄灭,方法不能鉴别,故错误;D、取样品,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燃烧情况不变的是空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故选C。6、B【分析】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详解】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表示2个氢原子;

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Fe3+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为2个铁离子;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Cu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为2个铜原子;

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H2、2H2O中的“2”分别表示氢分子的个数为2、水分子的个数为2。

“2”的意义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2个。故选B。7、A【详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A正确;B、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要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滴加,故B不正确;C、给试管中物质加热时,试管应与水平面成45°角,不能朝向有人的地方,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C不正确;D、取用液体时,试管倾斜,试剂瓶瓶口紧挨试管口,瓶塞倒放桌面上,故D不正确。故选A。8、A【解析】A、工业制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空气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实现物质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工业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工业制二氧化碳,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工业制氢气,利用电解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或利用碳和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二者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9、C【解析】反应物中硅、氧、氢、氟元素的原子个数为1,2,4,4,生成物中硅、氧、氢、氟元素的原子个数为0,2,4,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SiF4,故选C。10、B【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面包发霉生成有害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水分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D、葡萄酿酒生成的酒精是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1、D【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锰和氯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价、+2价、锰的化合价由+4降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气有毒,制取氯气时要有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室制取氯气属于固液加热型,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12、D【详解】A、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实验I中喷了稀醋酸小花变红,实验Ⅱ中喷了水的小花不变色,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色,故A正确;B、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从Ⅳ中拿出变红的小花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又变成紫色,故B正确;C、实验Ⅱ中喷了水的小花不变色,实验Ⅲ小花不变色,实验IV小花变成红色,说明了水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能使石蕊变色,故C正确;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烧杯B中的溶液变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继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或还能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详解】(1)氨水是易挥发的碱,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通过运动进入B中,形成氨水,使溶液呈碱性,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烧杯B中的溶液变红;实验结论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隔;通过分子的运动,使酒精分子扩散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因而和水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分子继续运动;(3)如果继续完成图丙实验操作,可观察到丙实验中,溶液变红的更快,对比实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装置密闭,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或还能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14、酒精灯

长颈漏斗ABGH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试管2KMnO4K2MnO4+

MnO2

+

O2↑右【解析】(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根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生成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分析解答;(3)根据高锰酸钾必须装在试管中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解答;(4)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解答。(1)标号仪器的名称:D酒精灯,H长颈漏斗;(2)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选择的仪器是ABGH;(3)高锰酸钾必须装在试管中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4)由于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若用装置I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右端导管进入。15、②③④⑤CaCO3+2HCl=CaCl2+H2O+CO2↑试管①④⑥⑦⑧2KClO32KCl+3O2↑反应条件【解析】(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3)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详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选择的仪器是:②③④⑤;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因此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试管,需选择的仪器是:①④⑥⑦⑧;(3)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6、(1)加快(2)放热(3)Fe2O3·xH2O(或Fe2O3)(4)③1g铁粉、10滴水(5)20.5【详解】(1)实验①和②之间唯一的变量为是否有NaCl,根据含有NaCl的②组实验,反应所需的时间较短,得到NaCl能加快铁锈蚀的速率;(2)通过温度升高,可以直接得出铁锈蚀的过程是放热的过程;(3)根据题干“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及“红棕色物质生成”,我们可以判定此物质为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xH2O;(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