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一二三单元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0B/06/wKhkGGaKxKWANydPAAGl30MJEOg457.jpg)
![三年级数学一二三单元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0B/06/wKhkGGaKxKWANydPAAGl30MJEOg4572.jpg)
![三年级数学一二三单元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0B/06/wKhkGGaKxKWANydPAAGl30MJEOg4573.jpg)
![三年级数学一二三单元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0B/06/wKhkGGaKxKWANydPAAGl30MJEOg4574.jpg)
![三年级数学一二三单元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0B/06/wKhkGGaKxKWANydPAAGl30MJEOg45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修改栏
一秉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四则
运算的意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汇总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
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
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
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单元教学课时:十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
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
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
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
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X3=
4、讨论算法。
20+20+20=602X3=6,20X3=60..................
三、拓展应用:
1、3X25X46X7
30X250X46X70
300X2500X46X700
你发现了什么?
2、香蕉每堆200根
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五、作业:练一练2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需要多少钱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
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
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们自己
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X3=
(2)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4、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拓展应用:
1、13X370X524X215X3
31X334X224X413X5
2、__________
WESS'、:
⑴、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⑵、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容内: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算乘法
教学难点:
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
1、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组织学生看图,思考,列式,计算,写答语。
第2问有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教室可组织小组进行交流
3、先出示题目,问学生应该先做什么,再比较,哪些题还有其他方法?
4、本题数字信息较多,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
后再个别辅导。
5、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解答。
6、爸爸的年龄学生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妈妈的年龄,可给与一定的提
Zj\O
三、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唯一,可先算出结果,也可观察因数的变化。
学生先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解答。
四、作业练习一3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自己准备的针对本班学生的口算练习题,练习一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乘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题目。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第7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
2、提出问题:他们交的钱数够吗?
3、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完成。
4、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三、第8题
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2、提出问题:怎样租车划算?
3、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做?
4、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先作成表格样式,看看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说说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再比
较那种方案划算。
四、小结:
你觉得□算乘法掌握得怎样?还需要在什么地方改进?
五、作业
见资源与学案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参观科技馆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
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
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
口算。
教学难点:
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
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
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探索新知:
1、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
样想的?
2、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1、
604-32004-5240+81204-4
5604-79004-31804-6270+9
人人数数平平均均每每人人分分到到的的块块数数
2804-2=
4
8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四、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植树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
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
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
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
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师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
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探索新知
1、观察课本上的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
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1、46・2844-46304-9964-3
664-31004-57204-8484-2
2、观察n页的插图,我们逗了能获得哪些信息?怎样解决以下问题?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在()里填上“>”“〈”或。
48・4844-47204-87204-9
24X324X2264-226X2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
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如
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
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
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教材第十二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口算方
法的掌握。
2、培养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检查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审题认真,计算准确。
教学过程:
一、课堂作业设计
1、快速抢答
424-2364-3404-21804-93604-4
8104-9304-51204-41404-780+4
2、教材第12页第1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2)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3、第2题
(1)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每一道题
(3)组内交流,说说发现的规律
4、第3题
(1)审题说明题意
(2)独立列式解答
(3)交流讨论哪种树苗便宜
5、第4题
(1)审题
(2)独立填空
(3)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6、计算
4=()4=()
6=()2404-2=()
484-8=()6=()
2=()8=()
二、思维训练
爷爷今年64岁,爷爷的岁数是肖明的8倍,肖明今年多少岁?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练习二2、4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教材1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口算方
法,提高计算能力。
2、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
重难点:
快速□算而且准确率高
教学过程:
一、课堂作业设计
1、口算练习
12X340X320X6300X4
214-742+2484-460+2
2、教材第13页第5题
(1)学生审题明确题意
(2)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3第6题
(1)指导学生明确题意
(2)列式解答订正
4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5第9题
(1)教师引导学生把题读懂,明确一星期有7天
(2)生独立完成
(3)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6第8题
(1)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二、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
2、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重难点:掌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其口算方法是:把整十、整百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再根据表内乘法进
行计算。如:20X6=想:先把20看作2个十,2个十乘6,就是12个十,
12个十就是120.所以20X6=120.
如:400X3想:400就是4个百,4个百乘3,就是12个百,12个百就是
1200.所以400X3=1200.
二、一位数乘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
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将两位数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分别乘另一个因数,再把得到结果相加。
如:12X4想:把12分成10和2,10X4=40,2X4=840+8=48
所以12X4=48.
三、巩固练习
20X4用口诀是(),想()个十乘()等于()个十,积就
是()
200X3用口诀是(),想()个百乘()等于()个百,积就
是()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资源与学案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掌握□算
2.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重难点:掌握口算法
教学过程:
一、除法的意义
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相同。
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得分一直把被分的数平均得分到每一份里。
二.除法算式的两种不同读法
三.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算方法
四.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五.简单的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口算方法
1.把几百几十看作是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数再除
2.白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看作是几十几个十、几十几个百再除
六.巩固练习:资源
七、作业见资源与学案
教学反思:
单元测试(两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
32X221X441X2
804-896・38104-9
17X426X2484-2
二、填空
1、口算30X4时,想:()X()=()所以()X()=()
2、口算60・2时,想:()X()=()也可以想()+()=()
3、()的4倍是320;30的()倍是60;30的4倍是()
4、在0里填上><=
2804-7028004-726X20264-2
31X2013X223X30964-3
二、巽一算
3X24-22(30+25)+5
200-2104-7224-2+0
4504-5-5441+7004-7
四、文字题
1、一个数的3倍是120,这个数是几?
2、8个51是多少?
3、42的4倍是几?
4、9个20相加是几?
5、把640平均分成几份,就能使每份是8?
五、应用题
1、5组同学做风筝每组做30个,一共做了多少个?
2、电影院有2000个座位,分为4个区,平均每区多少个座位?
3、小明有20个苹果如果每天吃2个,可以吃几天?如果每天吃3个,
够一个星期吗?
二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
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以观察较为抽象的立体图形为主,使学生能按照描述用正方体来
搭建出立体图形,并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探究其中的不同之处。本单
元的内容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时,让学生使用手中的
正方体学具,自己动手搭建立体图形,在搭建的过程中认证观察,领悟从不
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动的位置观察立体
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
1、能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形拼搭成的立
体图形;
2、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
3、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
4、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在方格纸上画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这样的难度主要是学生明明知道那里有几个小正方体,而看到的个数
与实际的又不一样,往往是不能判断到底该怎样作决定。
单元教学课时:五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搭一搭(课本第14-15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
察、操作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
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空
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训练注意力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的口令行动起来,
老师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表演。
请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请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请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二、活动二: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工地上有许多叔叔总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们在干什
么吗?
2.搭一搭。
⑴老师设计了一栋房子,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
个同学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来。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搭
一搭,请你听好,其他同学当小裁判看他搭的对不对。横着放3个方块,在
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把右面的方块拿去。
⑵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搭,一个发指令,一个搭。
⑶全班听老师指令搭一搭。
大家想想,老师刚才给你们发了几条指令?
最优秀的设计师要尽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挥建筑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够
做到这一点。
⑷同桌一个发指令,一个搭。然后互换。
三、活动三: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⑴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个房
子
你用了几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
侧面看是几个正方形?看,是一样的吗?
⑵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个房子,注
意用书挡住不要让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指令让建筑工人
搭出你设计的房子。做完后同桌互换角色,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第9页的第1至3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1、2题及练习册第10页的第4题第5题。
教学目标: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
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搭一搭,同学们不仅能搭出许多种图形,还能
用语言进行表述。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用学具搭搭,好吗?
二、完成练习三1题2题。
I.珞一搭,长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他面看到的形秋,(正面色
.上面离\r,他曲画*△*)
先让学生搭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再
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注意引导观察,第一个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到的
形状是相同的。
2,下面的幺体柚形状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既被?播一移,连一连.
先想一想,然后独立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再交流讨论。
通过本题练习,你有什么发现?
三、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1至3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
2.教师讲解,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课本第16页第2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3、4题,“资源与学案”第9页第1至3题。
教学目标: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难点:
1.用语言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2.在操作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完成练习三3题4题。
3.希一彩、填一续
域图号.
(I)从州声看是国Ag市(
⑵从正面看走图B的有().
(3)还有什么样的会体图丹从寓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
册从正面看是图R?想一想.珞一拈.
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
上画一画。
1)教师先示范怎样在方格纸上画图?再出示第4题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全部画完
后搭一搭进行验证。
三、完成“资源与学案”第9页第1至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或前后桌互相检查。
3.集体订正,对存在问题当堂解决。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资源与学案”第10页第4题.第5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单元测试练习)
1、知识园
5X12=32X3=4X16=
2X30=50X8=724-8=
24X5=56+24=15X6=
26X2=20X8=29X3=
二、智慧园(按要求做)
⑤⑥⑦⑧
/7
____/
三千克、克、吨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让学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材安排先认识千
克和克,在认识吨,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的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到了物体的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
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
为使学生获得克、千克、吨的明确观念,教材创设了让学生实际操作的活动,
使抽象的质量单位能被学生具体的感知。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
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关键:
1.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
立1千克、1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
克的换算。
2.使学生了解常用的秤以及使用方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有多重(课本第18至1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
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
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
另外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
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
相说一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⑴称一称。⑵掂一掂。⑶估一估。⑷找一找。⑸猜一猜。⑹拎一拎。⑺说一
说。⑻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
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
见过这种符号。
三、巩固练习,实践活动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0页“练一练”及“实践活动”,“练一练”
第1题
2、实践活动(先估计、后称量)
我的体重同伴的体重我的书包一个土豆
我的估计
称量结果
3、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
五、作业:
用秤在家分别称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的质量单位有那些?
二、点名课题
这一节课我们上一节练习课,巩固我们上一课所学的知识。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做练习册第11页中的第『4题。
四、专项练习
1、判断。
(1)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1000克=1千克。()
(2)小明爸爸的体重是70克。()
(3)3000克的大米和3千克的铁一样重。()
(4)2000克=2千克。()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1()一袋洗衣粉重1()
一管牙膏重100()一个鸭蛋重60()
一只鸡重2()小明体重28()
3、填一填
3千克=()克5000克=()千克
6000克=()千克8千克=()克
4、在O里填上“>”“<”“=”。
600克04千克5千克05000克
2千克01900克7000克09千克
5、小调查。
一封平信不得超过()克
乘火车每位成人可免费带行李()千克
乘飞机每位成人可免费托运行李()千克
6、思考题。
一个箱子最多只能装5千克鸡蛋,现有47千克鸡蛋,最少要用多少个箱
子来装?
作业:见资源与学案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
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
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
算,再说一说。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
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
三、拓展应用
1、4千克=()克3吨=()千克
50000克=()千克()t=2000kg
181=()kg()kg=61
2、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50050
3、连一连*。g
2克2千克200千克400克
4、在O里填上或
500kgO3kg1kgO300g9kgO9000g
800gO10kg3kgO3t4000gO4t
8000千克O8吨4500克O4千克
3tO3600kg5tO5000g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质量单位“吨”有一些什么了解?
2、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lt=1000kg,并能进行简单地换算。
2在生活中,能估计哪些物体有It重,感受吨的实际质量。
教学重点:
感受顿的实际质量
教学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用千克、吨作单位
二、做课本第22页“练一练”
1、第一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2)学生抢着回答,集体订正
2、第二题
(1)看清题的要求、读题
(2)指名回答并订正
3、第三题
(1)审题说题意
(2)独立完成
三、数学故事
1、教师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2、学生完成课本的题,算出大象的重量。
四、总结
这节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另作安排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四第一题到第五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某超市招聘售货员的考试,要求应试的人员必须掌握最基础的质量单位
的有关知识,刚好我们才学过了这方面的知识,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称物品,认秤。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下面两样物品称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
位。
2.练习四第二题
(1)了解题意
(2)独立完成
3.练习四第三题
(1)教师引导学生把题读懂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讨论
4.练习四第四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练习四第五题
明确题意,讨论算法并独立完成。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四.作业:练习册,教案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四第六至十一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千克、克、吨
教学难点: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解读探究
1、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理解图意;尝试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8题。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同桌交流。
4、第9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这幅
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
见解的机会。最后全班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二、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
行实际操作。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称5次;先称
30克,再称20克;先称2个20克,再称10克等。
6000克=()千克3kg=()g
4吨=()千克60001=()kg
4千克500克=()克3吨70千克=()千克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第11题。这道思维训练题蕴含着代换的数学思想,教学时可以让学生
用学具代替苹果梨子摆一摆,增强直观性。解题思路是:3个苹果和3个梨
合起来刚好和9个桃子一样重,所以1个梨和1个苹果应和3个桃子一样重。
学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作业:见资源与学案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
3、让学生运用学具摆一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储金融合同范本
- 会展服务转包合同范本
- 保利车位销售合同范例
- 刮白劳务合同范本
- 个人购买材料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化工厂土地厂房租赁及环保设施建设合同
- 2025年度婚生女抚养权争议调解及财产分割协议-@-1
- 2025年度酒店品牌连锁店扩张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农产品冷链物流购销合同质量保障与运输安全协议
- 门窗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范本
- 分享二手房中介公司的薪酬奖励制度
- 安徽省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广电双向网改造技术建议书
- 项目人员管理方案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 2024年电工(高级技师)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证券投资学》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阅读
- 公司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制度
- 2024-2030年中国涂碳箔行业现状调查与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