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起旧古典经济学派主张_第1页
世纪末起旧古典经济学派主张_第2页
世纪末起旧古典经济学派主张_第3页
世纪末起旧古典经济学派主张_第4页
世纪末起旧古典经济学派主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經濟學派:代表人為英國Adamsmith(亞當斯密)(1723-1790),及D.Ricardo(李嘉圖)(1772-1823)。亞當斯密於1776年發表《國富論》(或《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為第一本系統論述經濟學之書,被譽為經濟學之父。主要主張為:經濟活動之主體(生產者與消費者)基於自利心(selfinterest),透過市場價格機能(一隻看不見的手)之調整,可使整個市場自動達到最有效率及效益最大化的均衡狀態,且整個經濟螪體系在完全競爭市場下可自動達到充份就業。並利用總體經濟概念,如人口、就業、總產量、工資、利潤等來說明除非技術進步的幅度領先人口增加的幅度,否則在長期中經濟將達到停滯狀態。故主張自由放任,反對政府對經濟活動之干預。但其主要研究範圍仍僅限於個體經濟學。歐必勝老師編著國富論》共計五篇。《國富論》共計五篇。第一篇論勞動生產力改善的原因,並論勞動產出自然而然在各社會階級間分配的次序。共分11章,第一章:「論分工」,第二章:「論促成分工的原理」,第三章:「分工受限於市場範圍」,第四章:「論金錢的起源與應用」,第五章:「論商品的真實價格與名目價格,或論商品的勞動價格與金錢價格」,第六章:「論商品價格的構成部份」,第七章:「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第八章:「論勞動工資」,第九章:「論資本利潤」,第十章:「論勞動與資本在不同行業的工資與利潤」,第11章:「論地租」。歐必勝老師編著第二篇論物品積蓄的性質、累積與運用。第一章:「論物品積蓄的種類」,第二章:「論貨幣作為社會全部積蓄中的一個特殊種類,或論國家資本的維持費用」,第三章:「論資本的累積,兼論生產性和非生產性勞動」,第四章:「論貸出取息的積蓄」,第五章:「論資本的各種用途」。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第三篇論不同國家財富增加的過程。第一章:「論國家財富增加的自然過程」,第二章:「論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古代國家農業發展的阻礙」,第三章:「論羅馬帝國滅亡後城鎮的興起和進步」,第四章:「論城鎮商業活動如何促進鄉村改良」。第四篇論各種政治經濟學說。第五篇論政府收支。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總而言之,亞當斯密主張實行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在國內外均實行自由放貿易政策,並把國家的任務僅僅歸結為以下三項:一、保護本國社會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社會的暴行與侵略。二、保護人民,不使社會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侮或壓迫。三、建立並維持某些公共機關和公共工程。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摘要:

《世界一流經濟學名著精縮》第34頁到43頁,蔣青主編,新疆人民出版社一、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及勞動生產物自然而然的分配給各階級的順序

(一)分工與交換在勞動生產力上的最大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看起來是分工的結果。以製針行業為例,實行分工,一人一日可製成4800枚針,如果他們各自獨立工作,絕對不能一日製成20枚,說不定一天連1枚也造不出來。其原因有三:一是工人的技巧因專業而日進;二是可免除由一種工作轉移到另一種工作所損失的時間;三是分工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單一事物上,更容易出現簡化勞動和縮減勞動的機械的發明。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

分工是由人類固有的交換傾向所引起的。人們在交換中發覺,與其什麼事都由自己做還不如專門做一件事,這樣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遊牧民族中一善於製造弓矢的人會發覺與其親自到野外捕獵,倒不如用自己製造的弓矢與其他獵人所捕獲的獵物交換。分工的範圍和程度要受市場範圍的限制。在蘇格蘭高地那樣偏遠的內地,無論如何總維持不了一個專門製鐵釘的人。因為他即使一日只能製釘1000枚,一年只勞動三百日,也每年能製釘30萬枚,但在那裡,一年也銷不了他一日的製造量,就是說銷不了1000枚。在人口眾多或水陸交通運輸發達的地方,交換和分工也都發達。(二)貨幣

分工一經完全確立,一切人都要依賴交換而生活。最初的物物交換有極大的不便,於是各時代各社會中每一個聰明的人,為了避免這種不便,除了自己的勞動產品之外,隨時都在身邊帶有一定數量的某種物品,這種物品在他想來,拿去和任何人的產品交換都不會被拒絕。在古代,牲畜、鹽、貝殼、獸皮都曾當做交換的媒介。然而不論在任何國家,由於種種不可抗拒的理由,人們似乎都終於決定使用金屬而不是其它貨物做為交換媒介,金屬的特性決定了它最適宜做交換媒介。為了解決每次交易中要鑑定成色和稱量的麻煩,又有了鑄幣制度。於是貨幣就在這種情況下,成無一切文明國家商業上的通用媒介。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

(三)價值

價值一詞有兩個不同的意義,它有時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時又表示由於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對於他種貨物的購買力。前者可稱為使用價值,後者可以叫做交換價值。為探討支配著商品的交換價值的原則,需闡明以下三點:

(1)什麼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即構成一切商品真實價格的究竟是什麼?任何一種商品,對於占有這種商品而不打算自己使用或消費,卻打算用它交換其他商品的人來說,它的價值等於這個商品能夠買到或支配的勞動量。由此看來,勞動是一切商品的交換價值的真實的尺度。勞動雖是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但一切商品的價值卻通常是以貨幣估定的。勞動是商品的真正價格,而貨幣只是商品的名義價格。

(2)構成真實價格的各部分是什麼?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制產生之前的社會不發達狀態中,為獲得各種交換對象所必要的勞動量,看來是能夠提供交換準則的唯一根據。在這種情況下,通常為獲得或生產某一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是決定用這個商品通常可以買到、支配或換得的那個勞動量的唯一條件,即構成真實價格的只有勞動。但一旦資本在個別人手中積累起來和土地成為地主私有財產後,在勞動成果中就必須分出一部分作為資本所有者的利潤,以及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否則該商品不可能被生產出來。所以商品的真實價格(即價值),應由工資、利潤、地租這三種收入之和構成。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3)什麼情況使商品的市場價格或實際價格有時不能與其自然價格一致?所謂自然價格,指該商品的供給與需求恰好相等時會有的銷售價格。所謂市場價格則是指一時一地的商品的供給和需求所決定的成交價格。市場價格通常環繞自然價格上下波動,並終究會趨向與自然價格一致。因為當市場價格超過自然價格時,資本家賺得超過正常利潤的超額利潤,由此引起資本流入該部門,該商品的供給增加,價格下跌,反之亦然。在一定地區和相當長的時期內,雖然工資、地租和利潤是隨著現實的市場狀況變動不已的,但有趨向於某一平均水平趨勢,即「自然率」。自然價格就是由工資、地租、利潤這三種收入的自然率相加之和構成的。(四)工資利潤和地租

在土地私有制和資本積累之前的社會原始狀態中,工資是勞動的全部生產物,勞動工資將隨著分工所引起的勞動生產力的增進而增加起來。而在土地私有制產生和資本積累之後,工資只是勞動生產物的一部分,工資高低取決於勞動雙方的契約。勞資雙方通過在勞動市場上的競爭所決定的價格,稱為勞動的市場價格。在這種競爭中,工人總想多得,雇主總想少給,由於種種原因,在爭議中雇主常居有利地位。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但工資至少要夠維持工人生存,還要包括養活家屬所需費用。為養活自己和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格,就是勞動的自然價格。勞動的市場價格是環繞自然價格上下波動的。勞動價格的波動,即工資上升或下降,取決於市場上對勞動的需求,而對勞動的需求又與國民財富增長有密切聯系。國民財富不斷增長的國家,工資不斷提高,反之則降低。所以,勞動報酬及勞動者的生活狀況,是國民財富增進與否以及社會是前進還是倒退的結果與象徵。如果勞動供不應求,工資增加,人口會增殖,如工資過份鼓勵人口增殖,勞動者會過多,工資會下降到應有的程度。因此,對人口的需求也必然支配人口的生產。利潤的變動趨勢是:資本增加會提高工資,卻會降低利潤。因為資本增加時,資本家競爭日益激烈,利潤隨之下降。利潤的變動可通過利息率變動來觀察,因為利息是利潤派生出來的,利率升’降與利潤升降是一致的。從英國歷史上看,國家規定的利率是不斷下降的,這說明利潤也是不斷下降的。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在同一地方,勞動和資本在不同用途上取得的工資和利潤必須相等或不斷趨於相等,但實際上卻不均等。這種不均等,部分起因於各產業或各職業本身的一些情況,部分起因於人為的政策。拿工資來說,艱難、骯髒、低賤的工作,需要付出很高代價才能學會的工作,不安定的工作,責任重的工作,成功機會小的工作,工資應當高一些。反之,工資應當低一些。拿利潤來說,其不均是與業務快樂與否以及成功希望如何有關的。這種不均等,看來不均,其實是均,是合理、自然的。因為較高的工資和利潤不過是對職業上、產業上所作出的較大的努力、耗費和犧牲的一種補償而已。相反,起因於人為政策與制度的不均則是不自然的。例如,當時英國行會學徒法與居住法等制度阻止勞動和資本自由流動,限制了某些產業發展。即使這些產業的產品供不應求,商品價格和工資、利潤都偏多,資本和勞動也無法流入這些產業。這樣造成的收入不均等是不合理的。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要保存自然的合理的均等,除掉人為的不合理的不均等,就應當讓資本和勞動自由流動,實現經濟自由。作為使用土地代價的地租,是租地人按照土地實際情況所能支付的最高價格。租地人租種土地時,土地所有者總設法使租地人在生產物中只得到應當補償的農業資本(包括種子、農業工人工資、購買和維養耕畜、農具的費用等)和當地農業資本的正當利潤。其餘要作為地租付給土地所有者。不能把地租看作是土地所有者用來改良土地的資本的利潤,因為耕作未經改良的土地也要繳地租。因此,地租是一種壟斷價格,地租高低取決於農產品的價格超過應補償的農業資本和提供普通利潤這二者之和的程度,而農產品價格高低又取決於需求。所以,在工資、利潤、地租這三種收入中,工資和利潤是決定商品價格的原因,即工資、利潤越多,商品的價格業會越高,但地租是農產品價格高低的結果,即地租是農產品價格扣除工資與利潤以後的餘額,所以地租的多少隨農產品價格的高低而同方向變化。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以地租為生、以工資為生和以利潤為生的三個階級構成文明社會的三大主要的和基本的階級。在這三個階級中,地主階級是一個特殊階級,無論在什麼時候,他們都能得到好處,他們不用勞動、不用費心,可以坐等收入,這種安樂穩定地位使他們自然流於懶惰。工人階級的利益與社會利益密切相關,他們的工資隨資本增加而增加,但在繁榮中他們不能享得土地所有者那樣大的利益,而在衰退的社會中卻要蒙受任何階級所經受不到的痛苦。資產階級對推動社會發展最為重要,但利潤率卻隨著社會繁榮而下降,所以他們的利益從來不和公眾利益完全一致。二、資本的性質及其積累和用途

要大大改進勞動生產力,必須預先積累資金。而資金的積累,亦自然會導致勞動生產力的改進。

(一)資本的性質和劃分

資本是人們希望借以取得收入的那部分資財。按照資本的使用方法可將資本分為流動資本與固定資本。流動資本不斷以一個形態用出而以另一個形態收進,而且也只有通過這種流通才有利潤可圖,主要指用於生產、製造、購買物品的資本;固定資本是無需經過流通就能提供利潤,用來改良土地或購買機器和工具等所用的資本。因此,一個國家的總資本,亦自然分作三部分:一是留供目前消費的;二是固定資本;三是流動資本。第一部分不斷的被消費掉,第二部分亦經常被消耗。這兩部分全靠流動資本中不斷抽取出來的原料、食品及製成品不斷補充。而流動資本本身亦須由土地產物、礦山產物、漁業產物三個主要來源來不斷補充。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二)作為維持國民資本費用的貨幣

一國總收入是指土地和勞動的全部年產物。而總收入中減去消耗掉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以後,餘下的就是純收入。固定資本從實物形態看,不能用作個人消費,因而不是社會純收入,但從價值形態看,他們是社會純收入。例如,生產機器的工人的工資,可用來購買生活資料。但消費品不論從實物形態還是價值形態看,卻可算作社會純收入。流動資本中的食品、材料、製品,是社會純收入的一部分,但流動資本中的貨幣部分,卻必須從社會純收入中扣除下來,因為它不能用來作為消費資料。貨幣是商業上的大工具,但不是社會收入的部分。構成社會收入的是貨幣購買到的貨物,而不是貨幣自身。但節省貨幣這部分流動資本的費用,可增加社會純收入。銀行發行銀行券代替金銀幣,就是以價廉得多的一種商業工具代替另一種極昂貴的商業工具,從而可以增加社會純收入。但發行銀行券必須遵循一定原則,即銀行所借貸給一商人或一企業家的金額,只能限於商人或企業家在沒有銀行借款的情況下為應不時之需所不得不保持在手的備而不用的現金額。這樣,才能保證銀行發出去的紙幣額不超過國內無紙幣時所需流通的金銀量。由銀行券所構成的紙幣,若由有信用的人發行,並隨時都能兌現,則其價值等於金銀貨幣,流通中紙幣增加,並不會提高商品價格。若紙幣不能立即兌現,則紙幣要按兌現的困難程度將自己的價格多少跌到金銀價值之下,商品價格也因此而上漲。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三)資本積累及生產性和非生產性勞動

要把儲蓄起來的資財當做資本來獲取利潤,則此資財必須用來雇用生產性勞動者,而不能用來雇用非生產性勞動者。製造業工人的勞動,通常會把維持自身生活所需的價值與提供雇主利潤的價值加在所加工的原材料的價值上;反之,像家僕的勞動,雖然也應得到報酬,但不像製造業工人的勞動可以固定並實現在特殊商品上且可經歷一段時間,而是隨生隨滅。故製造業工人的勞動為生產性,而家僕的勞動是非生產性的。君主、官吏、牧師、醫生、文人、演員等人的勞動也都是非生產性的。由於資本總是維持生產性勞動者的,而作為利潤或地租的收入部分,則可能用來維持生產性勞動者,也可能用來唯持非生產性勞動者。用來維持生產勞動者的那部分利潤和地租就轉變為資本。導致資本增加的原因是節儉而非勤勞,若只有勤勞而無節儉,就不能有儲蓄。一個人所以會節儉,是因為他有改良自身狀況的願望。這願望人們從娘胎裡出來一直到死,沒有一刻放棄過,人要改良自身狀況,就要增加財產,就要節儉。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四)借貸資本和利息貸款大都以貨幣借出,但借用人所需要的及出借人所供給的,實際上不是貨幣,而是貨幣能買到的貨物。借用人須在借用期內,每年以較小部分的年產物讓與出借人,稱作利息。資本增加了,貸出生息的資本亦必逐漸增加,利息也就必然低落。禁止貨幣利息的法律,不但防止不了重利盤剝,反而會使它更甚,因為債務人不但要支付使用貨幣的報酬,而且要對出借人冒險接受這種報酬支付一筆費用。但法律可以規定合法的最高利率。法定利率應略高於最低市場利率,否則等於禁止放債取利,但也不應比市場利率高得多,否則,大部分借貸資本將離開誠實的經營者,而轉到浪費者和投機家手裡。地價和利率的關係。土地的普通市價,取決於普通的市場利率,因為有資本而不親自使用的人,可用此資本購買土地以取地租,也可借出利息。如地租遠遜於利息,誰也不願買土地,地價就會跌落,反之地價就會提高。因此,利率下降,地價會提高,利率高的地方,地價則較低。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五)資本的各種用途

國民財富不但取決於資本積累,也取決於資本的用途,因為一切資本雖然都用來維持生產性勞動,但等量資本所能雇用的工人數,卻隨資本的用途不同而極不相同。資本用於農業最具生產性,因為同量資本推動的勞動量在農業上最多。在農業上,自然和人一起勞動。自然的勞動,無需代價,但其產物和最昂貴的工人的生產物一樣有價值。其次是製造業即工業,再次是國內商業,最後是對外貿易。若一國資本不夠同時兼營各種事業,那麼,首先應投資於農業,再次是製造業,最後才是對外貿易。三、論政治經濟學體系

(一)論重商主義

(1)財富並不是由貨幣構成,而是由貨幣所能購買的貨物構成。金銀貨幣也是用商品購買的。有能力購買金銀的國家,不用擔心缺少金銀。因此,想通過限制輸入和獎勵輸出的種種辦法來人為的增加一國貨幣是錯誤的。

(2)讓個人經濟自由的政策是對國家最有利的政策。每個人為著自己的利益著想,自然會把資本投到風險最小、獲利最大的部門中去,整個社會收入與社會全部年產品的交換價值相等,因此,每個人爭著要生產交換價值大的產品,即價格最有利的產品,正好就會使社會年收入達到最大值,這樣,各人追求私利的結果,正好有效的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利益。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

(3)一種產品如果自己生產比從別人那裡買來要昂貴,就不應當自己生產而應當去交換。保護關稅雖可提前發展某種產業,但整個國家的生產與收入決不會因此增加。實行自由貿易不僅可以從外國購得比國內製造便宜得多的商品,還可使本國全部資本與勞動使用到最有利的用途上去,從而使國民財富以可能有的最大速度增長。

(二)論重農主義

一方面,重農主義矯枉過正。將投在土地上的勞動,看作唯一的生產性勞動,未免失之偏狹;為了增進農業而特別重視農業,並主張對工業及國外貿易加以限制的那些學說,其作用都和其所要達到的目的背道而馳,並且間接妨礙他們所要促進的那一種產業。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經完全廢除,最明白最單純的自然自由制度就會樹立起來。每一個人,在他不違反正義的法律時,都應聽其完全自由,讓他來採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勞動及資本和任何其他階級相競爭。這樣,君主們就被完全解除了監督指導私人產業使之最適合於社會利益的義務。要履行這種義務,君主們極易陷於錯誤;要行之得當,恐不是人類智慧或知識所能做到的。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另一方面,重農主義認為國民財富不是由不可消費的貨幣財富構成,而由社會勞動每年所再生產的可消費的貨物構成,並認為完全自由是使這種每年再生產能以最大程度增進的唯一有效的方案。這種說法無論從那一點說,都是公正而又毫無偏見的。【古典學派的基本論點】:《總體經濟學》李順成,華泰文化,第72頁至75頁:(有修改詞句)一、即使在短期間發生產品供給遠大於需求的情況,經由自由競爭的過程,產品價格會很快下跌,在新低價水準,產品的需求會自動增加起來,直到等於產品的供給為止。二、所有未被使用於消費的剩餘所得部分,都永遠被利用於投資上。若儲蓄額度遠大於投資時,貸款者(lenders)彼此之間會產生競爭,使利率下跌。進而刺激更多的投資,直到等於儲蓄水準為止。因而,花費在消費和投資產品的總支出,便會正好等於產品的生產總額。三、即使總物價並不下跌,而產品供給也只是暫時性的超額,這也僅僅會導致暫時性的失業情況。失業使工人間產生競爭,而使工資下跌。因而刺激更多的勞動需求,直到等於勞動供給為止(即達到充份就業)。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思:如何讓國家更富強?(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一、產出水準之增加。所有實物性財貨或勞務的產出水準(數量與質量)。二、人民素質(身體、知識、品德)與生活品質。三、財富分配與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建立的相互關係。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以及人們在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關係。四、生產力之充份發揮(技術、就業)。五、國防力量與治安力量。六、經濟秩序穩定。(物價、匯率、利率、工資)。七、增強國人的擁護。古典學派之主要理論架構:(一)「商品市場」以及「生產要素市場」:1.消費者行為理論:

(1)「邊際效用分析」。

(2)「無差異曲線分析」。2.廠商理論:

(1)「生產函數理論」。

(2)「成本結構理論」。

(3)「生產因素的需求理論」。

(4)「生產因素的分配理論」:

A.吉尼系數。

B.羅倫茲曲線。

C.後彎的勞動供給曲線。

D.地租理論:李嘉圖差別地租理論、準租、經濟租(生產者剩餘)。

E.工資理論:馬爾薩斯人口論、工資鐵律、邊際生產力說等。

F.就業理論:N=N();N=N();N=N;Y=Y(N)。

G.利|息理論:I=I(i),S=S(i)。

H.利潤理論:熊彼得創新說、剩餘價值說、風險說、獨占說等。歐必勝老師編著歐必勝老師編著(二)市場類型理論:1.「完全競爭市場」。2.「獨占市場理論」。3.「寡占市場理論」。4.「獨占性競爭市場」。(三)、其它:(見前面摘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