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奉节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重庆市奉节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重庆市奉节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重庆市奉节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重庆市奉节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奉节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14分)学校开展了“寻找平凡之美”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根据小夔写的这段学习心得完成问题。语文课本里面那些平凡却又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人物总能轻易拨动我们的心弦:如买来《山海经》的阿长,触摸到了人间温情,觉得她以前那些令人憎wù的行为都情有可原了;如蹬三轮的老王,即使身患重病,动作滞笨,仍不忘给“我”送上温暖,令“我”心生愧zuò,让读者体察凡人善念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杨绛的情怀;如《台阶》中的父亲,他用辛勤的汗水砌成向往已久的高台阶后,却处处感到“不自在”,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民的谦卑与淳朴。他们就像微光点点的星辰,闪烁着朴素却耀眼的光芒;;。(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①憎wù②愧zuò③蹬三轮④滞笨(2)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悲天悯人B.浩浩荡荡C.微不足道D.不可捉摸(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语病类型分析正确且修改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成分赘余,应将“触摸到了人间温情”删去。B.搭配不当,应将“情有可原”改为“无法理解”。C.语序颠倒,应将后面两个分句调换顺序。D.成分残缺,应在“触摸到了人间温情”前面加上“让迅哥儿”。(4)仿照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再续写一句,使语义前后连贯。(4分)2.(3分)下面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海底两万里》是19世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作品,当中有波澜壮阔的场景描写、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扣人心弦的悬念和巧妙的伏笔。 B.小说中的阿龙纳斯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C.“鹦鹉螺号”构造特殊,异常坚固,具有几乎永恒的动力,能解决压力、重力等多重难题,战斗力极强。 D.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做海底旅行,穿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甚至到了南极和北极,看到了很多奇观,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3.(7分)阅读《骆驼祥子》中的文段,完成相关内容。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我看看!”A笑了,一把将瓦罐接过来,往墙上一碰。祥子看着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就这点?”祥子没出声,只剩了哆嗦。“算了吧!我不赶尽杀绝,朋友是朋友。你可也得知道,这些钱儿买一条命,便宜事儿。”(1)文中的A是,(1分)祥子把钱掏出来的原因是。(2分)(2)纵观祥子的奋斗史,除社会环境因素外,他矛盾型性格(优点与不足)也是阻碍他实现理想,导致人生失败的重要因素。请结合相关情节简析其矛盾型性格(列一组即可)。(4分)4.(6分)你班准备本周三下午2点在教室里开展“天下国家•红色精神”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仿照前两个栏目,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个栏目并简述其内容。(3分)栏目顺序栏目名称具体内容栏目一推荐好书推荐经典红色书籍,并作简要介绍栏目二诵读经典诵读红色经典诗歌,传承革命精神栏目三①②(2)班长之前已邀请教你们历史的马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但现在活动时间改为本周四下午2点,如果你是班长,该如何口头告知马老师?(3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5.(每空1分,10分)默写。①,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②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③,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④杜甫借“造化钟神秀,”两句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杜甫《望岳》)⑤《己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借“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诗句是:,。⑥杜牧在《泊秦淮》中借古讽今,批判统治者贪图享乐,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⑦《木兰诗》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诗句是:,。6.(15分)文言文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①香远益清(4分)②不可亵玩焉③南柔而实坚④居下而有节(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发为茎叶花实B.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发/为茎叶花实C.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发为茎叶花实D.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发为茎叶花实(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4)读了甲、乙两文之后,小夔和小奉就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展开交流,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话。(4分)小夔:读完这两篇短文,我喜欢周敦颐对莲花的描写。他用①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②的志趣。小奉:你说得没错,但我也喜欢李时珍所写的莲。“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与甲文中“③”有异曲同工之妙,乙文侧重用④(表达方式)性文字突出莲的实用功能。三、现代阅读(40分)7.(21分)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文,完成问题。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①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②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③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④“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1)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2)第二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摘录自斯科特日记,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本文并没有侧重记录人物的经历,反而使用大量笔墨,以第三人称视角重点描写人物的心理,结合至少一个句子分析并总结其好处。(4)同样是探险,《海底两万里》的结局是尼摩船长下落不明;《伟大的悲剧》写的是斯科特等人慷慨赴死的情节,两部作品的结局能互换吗?请结合作品的文体特征,谈谈你的理解。(5)斯科特探险队的事迹让人动容,请你为他们写一段赞颂碑文。(50字以内)示例:厚重的冰层下,长眠着勇敢的探险英雄;漫长的历史中,永垂着不朽的灵魂。8.(19分)阅读文学文本,完成问题。蓝瓷碗盛不下包利民①刚记事的时候,就知道家里有一个宝贵的大碗,就摆放在高高碗橱的最顶层。那碗极大,在农村叫海碗,碗外壁全是蓝青色花纹图案,看上去很美。我们这些孩子不知多少次被警告,严禁够触那只碗。那碗平时并不使用,只在年节的时候,才会摆放在饭桌的正中央,我们每人都有幸吃上几口里面的菜肴。②年龄渐长,听家里人说,这碗是祖辈传下来的,称之为传家宝也并不为过。祖父那时就常常小心地捧着那碗细细端详,想来应该是极珍贵的。不知道多少年传下来,碗上连个缺口都没有,可见每一代人都是细心地呵护。③渐渐地,我们惊喜地发现,蓝瓷碗竟还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有一次我生病,上吐下泻,吃了许多药也不见好。这个时候,祖父请出了蓝瓷碗,把捣碎的蒜汁放进去,让我喝下。那是我第一次亲手碰触这宝贝碗,竟顾不上蒜汁的辛辣,一口气全喝了下去。说来也怪,当晚就止了泻,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蓝瓷碗诸如此类的神奇事件还有许多,比如用它盛上少许酒,放里一片止痛药,把酒点燃,待药片化开后喝掉,不知治好了我们多少次的头疼、感冒。蓝瓷碗在我们的心里愈加神秘。④后来,此碗就引起了风波,险些毁于一旦。祖父极疼爱姑姑,姑姑出嫁时,祖父曾想将此碗作为嫁妆,于是引发了家里人的强烈抗议,大家都认为这是全家共有的宝贝,谁也不能独占,除非卖了钱平分。祖父先是笑,后是气,最后当着全家人的面高高举起碗要摔掉。姑姑拼命阻拦,才抢下了宝碗,姑姑说:“我不要这碗,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就比什么都好!”于是蓝瓷碗躲过一劫,仍高居于碗橱之上。只是总见祖父盯着它,眼神中透着复杂的光。⑤听父亲说,在动乱年代,祖父去当兵,多年不曾回来,是祖母一直保护着蓝瓷碗,不管怎样颠沛流离,都不曾离弃。⑥祖母在我未出生时就已经去世,想来她应该是一个很精明且执着的女人,那些年中没有男人在身边,她拖着一家老小从关里到关外,竟不曾丢掉任何一个人,这是男人都极难做到的事。每当提起祖母时,祖父都会眯眼看着蓝瓷碗,目光里满是柔和的色彩。⑦我初中毕业那年,父亲要搬进县城,于是面临着分家。祖父谁都不想跟,自己单过,于是叔叔们开始讨论家产的分配事宜。实际上生活虽然比以前强了许多,却也没有什么家底,大家心之所系的,只有那蓝瓷碗。为此,叔叔们还背着祖父,拿着碗去县城里找懂行的人看了看,回来后都一脸喜色,说了些半通不通的术语,总而言之就是很值钱。只是祖父不发话,谁也不敢打这个碗的主意。⑧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家族里的人全都聚在一起,因为祖父终于要拿出意见了。祖父手捧蓝瓷碗,缓缓看了看他的子女们,说:“这碗你们知道,是你们的妈留下来的,那些年她拉扯着你们走到这儿,不容易!”一提起祖母,大家的脸上全是想念,眼中都闪着泪光。祖父接着说:“我知道,你们都把它当成宝贝,而我也确实把它当成了宝贝。不过,今天我告诉你们,这碗其实并不值钱,它只是那个年代最平常的碗。可它的确是咱们家的宝贝,那时你们都小,可能不记得了,你们的妈,当年就是拿这个碗,一路讨饭把你们养活,把你们带过来!所以说我把它当成了宝贝,和你们想的宝贝不一样!”⑨听了祖父的话,大家全沉默了,没有人不信祖父的话,因为祖父一生都不说谎。最后,大家擦干了脸上的泪,表示要继续保存这只碗,一直传下去,因为那是真正的宝贝!⑩如今,蓝瓷碗仍存放在老叔的家里,依然美丽,没有裂痕。那碗虽然空空,却盛满了祖母当年的爱,和我们不尽的感恩之情。(原文有删改)(1)阅读散文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本文围绕“蓝瓷碗”写了很多事,请将下面的事件补充完整。①蓝瓷碗作为我们的“传家宝”,倍受敬畏。②。③祖父想把蓝瓷碗作为姑姑的嫁妆,引发家人不满,最终姑姑主动拒绝,碗躲过一劫。④。⑤面临分家,祖父揭示蓝瓷碗被珍视的原因,家人醒悟,懂得感恩。(2)散文可以通过语言展现无穷韵味。请按要求回答问题。①祖父那时就常常小心地捧着那碗细细端详,想来应该是极珍贵的。(加点词为什么不能换成“肯定”?)②祖父先是笑,后是气,最后当着全家人的面高高举起碗要摔掉。(“笑”与“气”各有怎样的含义)(3)散文的叙述顺序也有助于理解人物。有同学认为文章第⑤⑥段删去,并不会影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你认为呢?说说理由。(4)好的散文总能带给读者思考。文中祖父的言行让人敬佩,读完后,你对“家风”这个词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谈谈。四、作文(55分)9.(55分)作文。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悟。请你以“那一瞬间的美好”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记叙文要选择典型材料,抓住细节,富有情感;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500字。10.作文。进入初中以来,“怎样学习更高效”一直是同学们关心讨论的问题。阅读下面的材料,给即将进入初中的妹妹小奉写一封信,可以介绍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更有效,或者如何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等。材料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材料二: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材料三:下图是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留存率)是不同的。要求:①记叙文要选择典型材料,抓住细节,富有情感;②书信则符合书信格式,署名为“小夔”,写信日期为“2024年6月24日”;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恶; 怍; dēng; zhì; A; D; 2.B; 3.孙侦探; 屈服于孙侦探的威逼利诱; 4.书海泛舟; 分享红色经典阅读心得,畅谈读书感悟;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5.此夜曲中闻折柳; 双袖龙钟泪不干; 可怜夜半虚前席; 阴阳割昏晓;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6.更加。; 亲近而不庄重。; 实际。; 处于。; A; 托物言志; 高洁傲岸的志趣; 出淤泥而不染; 说明; 三、现代阅读(40分)7.D; 8.我们惊喜地发现蓝瓷碗的神奇作用; 祖母在动乱年代一直保护蓝瓷碗,不曾离弃; 四、作文(55分)9.那一瞬间的美好在人生的长河中,有无数个瞬间如同星辰般点缀着我们的记忆,而其中,总有那么几个瞬间,闪耀着格外耀眼的光芒,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对我而言,“那一瞬间的美好”,便是冬日里的一次温暖邂逅。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傍晚,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街灯昏黄,将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显得格外孤单。路上的行人匆匆,每个人都裹紧了大衣,行色匆匆,似乎都在躲避这刺骨的寒冷。我也不例外,双手插在口袋里,低着头,快步前行,心中只想着快点回到那个温暖的小窝。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琴声突然传入我的耳畔,那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天籁之音,瞬间驱散了周围的寒意。我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位老人正坐在街角,手抚着二胡,全神贯注地演奏着。他的衣衫单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周围虽然没有观众,但他似乎并不在意,只是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享受着那份纯粹的快乐。我停下脚步,静静地站在一旁聆听。那一刻,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随着琴声飘散而去。老人的音乐,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媚,照亮了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美好。我意识到,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而又不经意的瞬间。它们或许短暂,却足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让我们在忙碌和疲惫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