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鸡泽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邯郸市鸡泽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邯郸市鸡泽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邯郸市鸡泽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邯郸市鸡泽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4页、满分60分。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考古发现。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故A符合题意;文献记载、神话传说、调查问卷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2.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可以印证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种植水稻,故A正确;遗址除了稻谷稻草,没有发现其他物品,所以佐证不了河姆渡居民产生物品交换、使用青铜工具、推广“牛耕技术,故BCD错误。综上故选A。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对此理解,正确是()A.华夏族是单一民族发展而来 B.华夏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的C.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请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知,华夏民族是由各族交错杂居,在求大同去小异,相互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各族逐渐融合扩大形成了华夏族,B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排除C项;华夏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的,排除D项。故选B项。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夏商周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西周确立分封制②商朝用甲骨文记事③夏朝的建立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朝代的演变顺序为,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①西周确立分封制,②商朝用甲骨文记事,③夏朝的建立,④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按顺序排列为③②①④。B项正确;ACD项顺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5.下图所示是春秋时期的铁制器物。据此可以判断,春秋时期A.铁制器物开始出现 B.铁制武器种类丰富C.铁制农具已经使用 D.铁器已经取代铜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知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铁制器物,故选A;图示仅展示了铁制器物,但无法说明种类丰富和铁制农具已经使用,排除BC;铁器取代铜器的信息更是无从体现,排除D。6.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朝政腐败百姓反抗 D.周王地位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周王拒绝诸侯国国君请求,诸侯国自立为武王这说明周王的地位下降或者受到挑战,D项正确;楚国是东周的诸侯国,不存在民族矛盾尖锐一说,排除A项;诸侯国要求提升爵位等级,不是要世袭王位,被拒绝自立为王是要摆脱周王统治,也与王位世袭制度消亡无关,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朝政腐败和百姓反抗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7.史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A.都江堰 B.灵渠 C.永济渠 D.通济渠【答案】A【解析】【详解】从“‘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府”指的是成都平原。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主持修筑了都江堰,都江堰建成以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也因此被称为“天府之国”,A项正确;经上述分析,“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都江堰,而不是得益于灵渠、永济渠、通济渠,且灵渠、永济渠、通济渠并不在成都平原这一区域内,排除BCD项。故选A项。8.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材料表明孔子的基本治国主张是()A.“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C“有教无类” D.“兼爱”“非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子为政……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可知,材料表明孔子的基本治国主张是为政以德,A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排除B项;“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主张,排除C项;“兼爱”“非攻”是墨家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9.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下列成就或措施与秦始皇有关的是()①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②采用“皇帝”称号③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④实行商鞅变法⑤统一文字⑥春秋五霸之一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①与秦始皇有关;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②和③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⑤与秦始皇有关,C项正确;实行商鞅变法的是秦孝公,④与秦始皇无关,排除AD项;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或吴王夫差,⑥与秦始皇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10.下列史实中与下图棋盘中“楚河汉界”来历相关的是()A.黄帝与炎帝大战于阪泉 B.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决战C.项羽与秦军于巨鹿激战 D.刘邦与项羽为帝位而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便是来源于这段历史,D项正确;黄帝与炎帝大战于阪泉、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决战、项羽与秦军于巨鹿激战与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1.某同学搜集到下列信息:汉高祖下令解甲归田、汉文帝和汉景帝鼓励农桑、汉武帝平抑物价。据此可知,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A.加强中外交流 B.改善民族关系C.发展国家经济 D.促进文化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高祖下令解甲归田、汉文帝和汉景帝鼓励农桑、汉武帝平抑物价等这些行为都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该是发展国家经济,排除C项;汉高祖下令解甲归田、汉文帝和汉景帝鼓励农桑、汉武帝平抑物价等行为和加强中外交流、改善民族关系以及促进文化发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12.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采用其主张是为了A.促进艺术繁荣B.推动教育发展C.加强思想控制D.保持思想活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因此汉武帝采用其主张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东汉统治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C.王莽施政加剧动荡 D.陈胜吴广起义的打击【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由太后主政,太后依靠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依靠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宠,把持朝政,如此反复,外戚宦官专权,他们打击异己,导致政治腐朽,社会混乱,成为东汉统治走向衰落的最主要原因,B项正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东汉统治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原因,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王莽统治是在东汉建立之前,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4.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指张骞)人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指长安),惟得摩柯兜勒(指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A.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B.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贡献C.中国与马其顿的交流始于西晋 D.张骞为了学习音乐,出使西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张博望(指张骞)人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指长安),惟得摩柯兜勒(指马其顿)一曲”可以得出,张骞通西域之后,西方的音乐传入中共,这体现出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贡献,B项正确;材料叙述的是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与武力控制无关,排除A项;张骞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所以中国与马其顿的交流始于汉代,排除C项;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共同出击匈奴,不是学习音乐,排除D项。故选B项。15.“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司马迁 B.蔡伦 C.班超 D.张骞【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造纸术的改进。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了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材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B项正确;司马迁是史学家,著有《史记》,排除A项;班超曾经经营过西域,排除C项;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16.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人类文明的起源 D.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答案】B【解析】【详解】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十六国”反映出政权分立,“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些历史事件促进民族交融,B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时期的历史,排除C项;“十六国”反映的是政权分立不是政权更迭,排除D项。故选B项。17.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答案】C【解析】【详解】“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西晋。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8.“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意义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表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也是重要因素。所以A符合题意,其他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字面意义为长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19.下图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1.迁都成2.讲汉语3.改姓氏4.通婚姻5.穿汉服A.结束了南北分裂 B.削弱了北魏实力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加强了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是汉化,他的这些汉化改革措施,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并没有结束南北分裂,且孝文帝死后不久,北魏便分裂为东魏和西魏,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而不是削弱了北魏的实力,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与君主专制的加强,并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20.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圆周率日。中国古代有一位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位科学家是()A.贾思勰 B.祖冲之 C.钟繇 D.王羲之【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1000年,B项正确;贾思勰一位农学家,排除A项;钟繇、王羲之是书法家,排除C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两题,每题10分,共20分)21.材料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行至,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行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世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法、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对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许多苦难。——《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材料四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3)材料三、材料四代表了哪家思想?【答案】(1)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2)“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法家思想、儒家思想。【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中“卫鞅”、“商君治秦,法令行至,公平无私”,结合所学知识,卫鞅因功被秦国封于商,被称为商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可以得出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是“商鞅变法”。材料一中“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意思是几年之后,秦国的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去捡拾,老百姓不敢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家的兵力大大加强,各诸侯因秦国实力强大都畏惧秦国,可以得出商鞅变法的影响是“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中“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这项措施被称为“推恩令”。根据材料二中“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可以得出,实行“推恩令”的作用是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中“重刑”、“严刑峻法、惩办威吓”,结合所学知识,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可以得出材料三代表了法家的思想;根据材料四中“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立为正统思想,可以得出材料四代表了儒家思想。22.材料一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